讔(讔)是什么意思
讔-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讔讔yǐn
隐语。《吕氏春秋·重言》:“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听:指听政。)《文心雕龙·谐隐》:“~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
讔-现代汉语大词典
讔yǐn讔
【释义】:
隐语;谜语。
好讔-汉语大词典
好讔
【1】喜好有寓义的话。《吕氏春秋·重言》:“{荆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成公賈}入諫……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
諧讔-汉语大词典
諧讔
【1】谐辞隐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然文辭之有諧讔﹐譬九流之有小説。”
讔-汉语大词典
讔
《集韻》倚謹切,上隱,影。【1】隐语。《吕氏春秋·重言》:“{荆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高诱}注﹕“讔﹐謬言。”{陈奇猷}校释﹕“{漢}人既謂譎爲謬﹐故謂讔語爲‘謬言’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讔者﹐隱也。遯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也。”{清}{钱谦益}《陈昌箕日记诗序》:“序詩而姑與爲讔﹐{昌箕}歸以示{存永}﹑{開仲}共一笑也。”
讔語-汉语大词典
讔語
【1】隐语。寄托有隐伏费猜内容的遁词诡譬。{清}{陈维崧}《<观槿堂词集>序》:“{臧文仲}書詞詰曲﹐讔語居多。”{清}{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毁形人莫識﹐讔語世難詮。”{清}{黄宗羲}《王孝女碑》:“百里千年﹐雙碑翠鎖﹐吾作讔語﹐江流不墮。”
讔言-汉语大词典
讔言
【1】隐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故知諧辭讔言﹐亦無棄矣。”
讔謎-汉语大词典
讔謎
【1】犹讔语。{清}{陈维崧}《<苍梧词>序》:“託讔謎以言愁﹐借謿詼以言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