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讖)是什么意思
佳讖-汉语大词典
佳讖
【1】吉祥的谶语。{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廷试》:“今上癸未閲進呈卷中﹐有吾鄉{朱少宰}﹐與國姓既同﹐且名亦似佳讖﹐因拔爲首。”《孽海花》第八回:“{勝翁}你不知道{雯翁}通達洋務﹐安知將來不奉使出洋呢?這正是佳讖!”
冥讖-汉语大词典
冥讖
【1】谓神灵显示的预兆。{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帝每顧旗幡﹐笑而言曰:‘花園可爾﹐不知黄鵠如何﹐吾當一舉千里﹐以符冥讖。’”
凶讖-汉语大词典
凶讖
【1】不吉的预言。{明}{孙仁孺}《东郭记·以利言也》:“我感恩應復效愚忱﹐若忘師便可酬凶讖。俺門生發跡﹐你怀中滿斟。”
吉讖-汉语大词典
吉讖
【1】吉祥的谶语。{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二》:“{鄭丞相}{清之}﹐在太學十五年﹐殊困滯無聊……及試《青紫明主恩》詩﹐押‘明’字﹐短晷逼暮﹐思索良艱﹐漫検韻中﹐有‘赬’字可押﹐遂用爲末句云:‘他年蒙渥澤﹐方玉帶圍赬。’歸爲同舍道之﹐皆大笑曰:‘緑衫尚未能得着﹐乃妄想繫玉乎?’已而中選﹐攀附{史彌遠}﹐官至極品﹐竟賜玉焉﹐遂成吉讖。”
圖讖-汉语大词典
圖讖
【1】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徵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宋}{洪迈}《容斋三笔·光武苻坚》:“{苻堅}禁圖讖之學﹐尚書郎{王佩}讀讖﹐{堅}殺之﹐學讖者遂絶。”《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鍾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後汉书·光武帝纪上》:“{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説{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爲輔。’”{李贤}注:“圖﹐河圖也;讖﹐符命之徵驗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來帝王姓氏上應圖讖﹐如{漢}號卯金﹐{晉}稱典午﹐以及{劉秀}﹑{李淵}之先兆﹐大抵皆事後附會之説。”
夢讖-汉语大词典
夢讖
【1】犹梦兆。《西游补》第四回:“獨有一班榜上有名之人……或高談闊論﹐話今年一榜大公;或自陳除夜夢讖;或云這番文字不得意。”
星讖-汉语大词典
星讖
【1】指星相符谶之术。《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禁郡國不得私學星讖﹐敢有犯者誅。”
擿讖-汉语大词典
擿讖
【1】指陈谶书。《文选·张衡<思玄赋>》:“{嬴}擿讖而戒{胡}兮﹐備諸外而發内。”旧注引《秦语》:“{秦}三十二年﹐{燕}人{盧生}奏籙圖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胡}﹐取{河}南地﹐遂築長城以爲塞。”{张铣}注:“擿﹐指也。”
應讖-汉语大词典
應讖
【1】应验符谶。《晋书·周札传》:“時有道士{李脱}者﹐妖術惑衆……弟子{李弘}養徒{灊山}﹐云應讖當王。”{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致仕表》:“況復水土之職﹐{王梁}以應讖受徵;兵戈之王﹐{韓信}以登壇獨拜。語其連類﹐臣又何人!”
私讖-汉语大词典
私讖
【1】私怀忏悔。讖﹐同“懺”。{唐}{李商隐}《拟意》诗:“曾來《十九首》﹐私讖詠牽牛。”{叶葱奇}疏注:“末二句用《洛神賦》獨處之意﹐説私懷讖悔﹐悄然獨處。”
秦讖-汉语大词典
秦讖
【1】预言{秦国}未来前景的谶书。《史记·赵世家》:“{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
秘讖-汉语大词典
秘讖
【1】奥秘的谶语。《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太宗}得秘讖﹐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
符讖-汉语大词典
符讖
亦作“[符讖]”【1】符图谶纬的统称。泛指各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三国} {魏}{曹丕}《策孙登为东中郎封侯文》:“蓋{河}{洛}寫天意﹐符述聖心﹐昭晰著明﹐與天談也﹐故《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朱光潜}《诗论·诗与谐隐》:“人说的话要明白﹐神说的话要不明白﹐才能显得他神秘玄奥﹐所以符谶大半是隐语。”{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唯累聖之徽典﹐恭淑慎以允緝;兹火土之相生﹐非符讖之備及。”
經讖-汉语大词典
經讖
【1】{汉}儒以经义文饰图谶之说, 附会人事, 预言吉凶, 称为“經讖”。《後汉书·郅恽传》:“{莽}大怒﹐即收繫詔獄﹐劾以大逆。猶以{惲}據經讖﹐難即害之。”《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禪位”{裴松之}注引{汉}{刘艾}《献帝传》:“輔國將軍{清苑侯}{劉若}等百二十人上書曰:‘……而固執謙虚﹐違天逆衆﹐慕匹夫之微分﹐背上聖之所蹈﹐違經讖之明文﹐信百氏之穿鑿﹐非所以奉答天命﹐光慰衆望也。’”
緯讖-汉语大词典
緯讖
【1】纬书和图谶的合称, 也称谶纬。谶书诡为隐语, 预言吉凶, 荒诞尤过于纬。{清}{朱彝尊}《说纬》:“緯讖之書﹐相傳始於{西漢}{哀}{平}之際﹐而《小黄門譙敏碑》稱﹐其先故國師{譙贛}﹐深明典奥﹑讖録﹑圖緯﹐能精微天意﹐傳道與{京尹明}﹐則是緯讖遠本於{譙氏}﹑{京氏}也。徵之於史﹐如‘亡{秦}者{胡}’﹑‘明年{祖龍}死’﹑‘{楚}雖三户﹐亡{秦}必{楚}’﹐已爲緯讖兆其端矣。”《隋书·经籍志一》:“説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經﹐以明天人之道﹐知後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緯及讖﹐以遺來世。”
遺讖-汉语大词典
遺讖
亦作“[遺]”【1】谓在他人家中留下谶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時酷吏多令盜夜埋蠱遺讖於人家﹐經月﹐告密籍之。”按﹐旧时造反﹐往往假借谶纬以号召群众。故{曹魏}以来历代王朝﹐都明令严禁﹐如有发现﹐按法处罪。【2】前人留下的预言吉凶得失的谶言。{清}{丘逢甲}《漫遣三叠前韵》之一:“{六朝}遺讖詮《桃葉》﹐{三峽}哀謡和《竹枝》。”《文选·班固<幽通赋>》:“{黄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李善}注:“{應劭}曰:{黄}﹐{黄帝}也﹐作占夢書;邈﹐遠也。言{黄神}邈遠無所質問﹐依其遺讖文﹐以胸臆爲對也。”
訞讖-汉语大词典
訞讖
【1】预兆灾变的谶语。{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鸱鸮诗说》:“{哀}{平}以前﹐訞讖未興﹐故{霍光}輔政﹐天下晏如。”
詩讖-汉语大词典
詩讖
【1】谓所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南史·贼臣传·侯景》:“初﹐{簡文}《寒夕詩》云:‘雪花無有蔕﹐冰鏡不安臺。’又《詠月》云:‘飛輪了無轍﹐明鏡不安臺。’後人以爲詩讖﹐謂無蔕者﹐是無帝。”{明}{陶宗仪}《辍耕录·诗谶》:“‘潮逢{谷水}難興浪﹐月到{雲間}便不明。’{松江}古有此語。{谷水}﹐{雲間}﹐皆{松江}别名也。近代來作官者﹐始則赫然有聲﹐終則闒茸貪濫﹐始終廉潔者鮮﹐兩句竟成詩讖。”{郭沫若}《蜀道奇·哭希夷》:“我发表了你的诗﹐朋友们说那竟成了你的‘诗谶’。”
語讖-汉语大词典
語讖
【1】预言。{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罗歪嘴}的语谶﹐大家的希望﹐果于这一天实现了。”《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此兩個要效鴛鴦比翼交頸﹐不料便成語讖。”{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三》:“{王直方}《詩話》云:‘{東坡}在{定武}﹐作《松醪賦》﹐有云:“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雲濤。”蓋自{定}再謫{惠州}﹐自{惠}而遷{昌化}﹐人以爲語讖。’”
謡讖-汉语大词典
謡讖
【1】以谣谚形式表达的谶语。{蔡元培}《再致<新青年>记者》:“古代稍涉神祕之傳説﹐如感生帝及符瑞謡讖之屬﹐見于讖緯者﹐皆{孔子}所删。”{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謡讖之語﹐在《洪範》‘五行’﹐謂之詩妖。”《旧唐书·元行沖传》:“{行沖}推事跡﹐以{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受命﹐考校謡讖﹐特著論以明之。”
讖-汉语大词典
讖
“[谶]”的繁体字。《廣韻》楚譖切,去沁,初。【1】预言吉凶的文字﹑图箓。《文选·贾谊<鵩鸟赋>》:“發書占之兮﹐讖言其度﹐曰﹕‘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李善}注﹕“《説文》: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洛}所出書曰讖。”《後汉书·光武帝纪上》:“{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説{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爲輔。’”{李贤}注﹕“讖﹐符命之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吴越春秋》稱{覆釜山}之中﹐有金簡玉字之書﹐{黄帝}之遺讖也。”【2】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巫新麥以爲讖﹐果不得其所餐。”{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骈》:“{駢}爲{西川}節度﹐築{成都}城四十里﹐朝廷疑之。以宴間詠風筝云﹕‘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别調中。’明日詔下﹐移鎮{渚宫}﹐亦讖之類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谶是谜语式的预言﹐源出巫师和方士。”
讖-汉语大词典
讖
“[谶]”的繁体字。通“[懺]”。《集韻》叉鑑切,去■,初。【1】忏悔。参见“[讖2悔]”。
讖兆-汉语大词典
讖兆
【1】预兆。《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外廂有個好兒子﹐卿可暫留宫中﹐替朕看養他幾日﹐做個得子的讖兆。”{明}{瞿佑}《归田诗话·新婚咏梅》:“鄰友{陸仲連}新娶﹐忽詠梅花詩云:‘練裙縞袂誰家女?背立東風怨曉寒。’不久遽卒﹐蓋讖兆也。”
讖辭-汉语大词典
讖辭
【1】见“讖詞”。
讖術-汉语大词典
讖術
【1】古代巫师﹑方士等预卜未来的法术。《後汉书·桓谭冯衍传赞》:“{譚}非讖術﹐{衍}晚委質。”《晋书·艺术传序》:“{漢武}雅好神仙﹐{世祖}尤耽讖術。”
讖候-汉语大词典
讖候
【1】载有谶语的书﹐占卜之书。{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开元占经目录>後》:“嘗論古緯書﹐爲馮相﹑保章﹐從太史所記靈臺候簿﹐故曰緯候﹑讖候。”《宋史·真宗纪二》:“辛丑﹐詔:民間天象器物讖候禁書﹐並納所司焚之﹐匿不言者死。”
讖瑞-汉语大词典
讖瑞
亦作“[瑞]”【1】符瑞。{前蜀}{杜光庭}《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當天人之允屬﹐表瑞之咸臻。”
讖語-汉语大词典
讖語
【1】泛指预言。{茅盾}《子夜》十七:“这原是一时戏言﹐为的是想拉住{杜竹斋}﹐但是现在却成了谶语了。”【2】谶言。{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三衢}境内地名{張步}﹐溪中有石﹐里人號曰團石﹐有讖語:‘團石圜﹐出狀元﹐團石仰﹐出宰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話説人生萬事﹐前數已定﹐儘有一時間偶然戲耍之事﹐取笑之話﹐後邊照應將來﹐却像是個讖語響卜﹐一毫不差。”
讖文-汉语大词典
讖文
【1】具有预示性质的图箓或文字。《後汉书·李通传》:“{通}因具言讖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當之。”
讖悔-汉语大词典
讖悔
【1】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讖﹐通“懺”。{明}{汤显祖}《与门人李超无书》:“此時惟有痛自讖悔﹐盡消業緣。”
讖言-汉语大词典
讖言
【1】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新唐书·李逢吉传》:“{敬宗}新立﹐{度}求入覲﹐{逢吉}不自安﹐{張權輿}爲作讖言以沮{度}﹐而{韋處厚}亟爲帝言之﹐計卒不行。”《後汉书·方术传序》:“後{王莽}矯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讖言﹐士之赴趣時宜者﹐皆騁馳穿鑿﹐争談之也。”
讖書-汉语大词典
讖書
【1】记载谶语的书。{汉}{王充}《论衡·实知》:“{孔子}將死﹐遺讖書曰:‘不知何一男子﹐自謂{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牀﹐顛倒我衣裳﹐至{沙邱}而亡。’”{沈砺}《悲秋》诗:“讖書交口稱{新莽}﹐穢史何心誚{魏收}。”《新唐书·张亮传》:“我兄子{大品}言﹐有神告公名在讖書。”
讖緯-汉语大词典
讖緯
【1】{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讖”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谶纬里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历法和地理的知识﹐还有很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迷信的内容。”《後汉书·方术传上·廖扶》:“專精經典﹐尤明天文﹑讖緯﹑風角﹑推步之術。”《隋书·经籍志一》:“{煬帝}即位﹐乃發使四出﹐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涉者﹐皆焚之﹐爲吏所糾者至死。”
讖録-汉语大词典
讖録
【1】谶书的目录。《後汉书·张衡传》:“{劉向}父子領校祕書﹐閲定九流﹐亦無讖録。”{李贤}注:“並無讖説也。”
讖符-汉语大词典
讖符
【1】即谶箓。{清}{万寿祺}《夜报》诗:“故國不堪災異盛﹐新謡皆與讖符應。”
讖詞-汉语大词典
讖詞
【1】谶语。{章炳麟}《辨诗》:“古詩多詰詘不可誦﹐近體乃與杯珓讖辭相等。”{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上:“嘗以讖詞有‘{東海}鯉魚飛上天’之語﹐由是懷逼主禪位之心矣。”
讖步-汉语大词典
讖步
【1】指以谶术对天象灾变的推算。步﹐推步。《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乃冶銅匭爲一室﹐署東曰‘延恩’﹐受干賞自言;南曰‘招諫’﹐受時政失得;西曰‘申冤’﹐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讖步祕策。”
讖籙-汉语大词典
讖籙
【1】记有谶语的符命。《旧唐书·李密传》:“故讖籙云:‘{隋}氏三十六年而滅。’”
讖記-汉语大词典
讖記
亦作“[記]”【1】即谶书。《东观汉记·窦融传》:“臣{融}朝夕教導以經藝﹐不得令觀天文﹐見記。”《旧唐书·姜皎传》:“{李通}之讖記不言﹐{田叔}之髠鉗罔憚。”{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與人言﹐始若難曉﹐後皆效驗。時或賦詩﹐言如讖記。”《汉书·王莽传下》:“{君惠}好天文讖記﹐爲{涉}言:‘星孛掃宫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
青衣讖-汉语大词典
青衣讖
【1】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清}{谭嗣同}《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錦縧早作青衣讖﹐天子樊籠{五國城}。”
鉤讖-汉语大词典
鉤讖
【1】指纬书和谶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 》:“《孝》《論》昭晳﹐而鉤讖葳蕤。”{詹鍈}义证:“{孫瑴}《古微書》曰:‘緯書以命言者﹐莫如《元命苞》;鉤言者﹐莫如《春秋》之《文耀鉤》﹐《河圖》之《稽耀鉤》。兹據《孝經緯》﹐則直言訣矣。’《論語》無緯有讖。《古微書》曰:‘《論語》不入經﹐亦不立緯﹐惟讖八卷。’”
黄雲讖-汉语大词典
黄雲讖
【1】《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黄爲豐。”后以“黄雲讖”指丰年的预兆。{元}{柯丹丘}《荆钗记·续姻》:“一陽氣轉春透徹﹐履長歡慶冬節﹐驗歲瞻雲人意切﹐聽殘漏曉臨臺榭﹐今年是别﹐黄雲讖争書吉帖。”
鵲讖-汉语大词典
鵲讖
【1】喜兆。{唐}{王勃}《七夕赋》:“若夫乾靈鵲讖之端﹐地輔龍驂之始﹐憑紫都而受歷﹐按元邱而命紀。”
鵩讖-汉语大词典
鵩讖
【1】不祥的预兆,指死亡。{唐}{无名氏}《骑都尉李君墓志铭》:“天長地久﹐人事推遷﹐鶴書易促﹐鵩讖難延。”
鶴讖-汉语大词典
鶴讖
【1】白色预兆物。对旧王朝主凶,而对新王朝则主吉。{唐}{王勃}《乾元殿颂》序:“我大{唐}雞渾制極﹐樹神宰而制山河;鶴讖裁儀﹐闢太虚而有天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