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辨)是什么意思
分辨-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分辨fēnbiàn
〈动〉辨别。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这两种花的颜色深浅不一样,很容易分辨|老猎手能在浓雾中分辨方向|你已经分辨不出哪张是真画,哪张是假画|他立刻分辨出那姐妹俩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分辨不出那声音是从哪层楼传来的|分辨好坏|分辨敌我|分辨优劣|他对不同声音的分辨能力很强
明辨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明辨是非míngbiànshìfēi
把是非分清楚——混淆是非
辨认 识别-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辨认 识别
辨认biànrèn 识别shíbié
动词。表示加以分辨,以认定或找出某一事物对象。
“辨认”强调根据事物的特点而加以分辨,从而认出某一事物对象;一般用于分辨一些同类的对象,认出其中某一个来的情形。例如:“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花苞,而末梢处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叶圣陶:《牵牛花》);“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从这里,他体味出她的文笔的妙趣,愤慨嘲讽而不显露,仔细辨认,却意在言外”(叶圣陶:《倪焕之》)。
“识别”强调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从而确定出所要找的事物对象;多用于区别好坏、高低、真伪等。例如:“将识别、培养和提拔本地干部,当作自己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公开的敌人,公开的民族破坏分子,容易识别……暗藏的敌人,暗藏的民族破坏分子,就不容易识别”(同上书,第三卷);“这些德国特务伪装为英国人,和伦敦的老百姓混在一起,很难识别他们”。
分辨 辨别 分别 区分 区别 分 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分辨 辨别 分别 区分 区别 分 辨
分辨fēnbiàn129辨别biànbié 分别fēnbié131区分qūfēn 区别qūbié40分fēn 辨biàn
动词。都表示把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从而看出它们相互间的差异。
“分辨”和“辨别”都着重于辨认出不同来。“分辨”还强调要把两个以上的事物分开来认识而不是混同起来;“辨别”则强调辨认的目的和结果是看出事物间的不同。例如:“许多人对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分辨不清”(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善于分辨哪些人正直、坦白,哪些人伪善、狡诈”;“从他举动神态里,一眼就辨别出他是个什么人”(杨朔:《东风第一枝》);“在城市里长大和生活的人,不能辨别马和骡子”。
“分别”和“区分”都着重于把不同的事物划分出来。“分别”还强调划分开是为着揭示事物间的差异;“区分”则强调按照互相之间的差异而划分,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文采同志向他们征求意见,……却又不能分别他们意见的是非”(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们应该分别名人之所以有名,是由于那一门,而对于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我上次批评他把美加以实体化,形式化和绝对化,是根据我所引的他分别‘美’和‘美的’那段文章的”(《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国内有的教材……干脆取消‘同义词’的提法,只区分等义词和近义词两个范畴”(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论丛》);“电法测井的缺点是不容易区分某些致密的和多孔性的岩层”。
“区别”综合了“区分”和“辨别”的意思。例如:“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指矛盾的特殊性——编者注),才有可能区别事物”(《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对于文艺界、理论界、出版界、新闻界发表过严重错误言论的人们,采取分析态度,区别不同情况,加以正确对待”(《文艺报》,1982,1);“大小差不多的鸡蛋和鸭蛋,凭蛋壳的厚薄和色泽,不难区别开来”。
“分”在意思上和“分辨”较为一致,另外还强调划分开来;可出现在一些固定词组中,如“分清敌友”“不分皂白”“五谷不分”。例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一个首要问题”;“联想是一种最普遍的作用,通常分为两种”(《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没有高低,不分好坏,这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周恩来与文艺》);“他预备好的话全混在一起了,他们不分前后地乱跳出他的口腔”(巴金:《秋》);“任国忠又向她飞过一个分不清是什么意思的眼色”(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辨”和“辨别”意思一致,只是表意不如“辨别”明显;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有时可用于口语;多和单音词搭配。例如:“在薄暗的暮光中,他辨不出她的气色,只看见她的唇上还是浮着温柔的笑容”(茅盾:《蚀》);“及至辨不清庄稼和杂草的时候,她们才从山里起身”(《柳青小说散文集》);“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关心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
辩 辨-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辩 辨
[辩biàn 辨biàn]
同 ①辩论,申辩。《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商君书·更法》:“曲学多辨”。(曲学:指学识片面的人。辨:通“辩”) ②分别,辨别。《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仲长统《昌言·理乱》:“目能辩色,耳能辩声”。(辩:通“辨”) ③读bàn,治理,办理。《淮南子·泰族训》:“苍颉之初作书,以辩治百官,领理万事。”(领理:了解,处理)《荀子·议兵》:“城郭不辨”。(辨:修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辨”,现简化为“办”。
异 【辩】 ①巧辩的话。《韩非子·难势》:“此则积辩累辞”。(积辩累辞:堆砌说辞) ②(言词)动听。《墨子·修身》:“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光说而行动跟不上,说得再好也没人听他的)又引作有口才。《韩非子·五蠹》:“子贡辩智而鲁削”。
辨 “辩”字从“言”,本义是“辩论”、“申辩”,“辨”字从“刀”,本义是“剖分物体”引申为“分别”、“辨别”,但在古书里,二者常常通用。后代“辩”、“辨”的意义被严格区分开来,“辩论”不作“辨论”,“辨别”不作“辩别”。
辨和辩-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辨和辩
两字音同形近但不同义。“辨”本义为剖分,现在主要指辨别、分辨,如“辨明、辨析”等。“辩”本义为辩论,申辩,这也是其主要意思,如“辩解、辩驳”等。
凡与区分、辨别的意思有关的,一般用“辨”,如“辨认、辨识、明辨是非”等;凡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如“辩护、辩辞、辩诬、辩白、争辩、申辩”等。两字用法并不难区别,但由于二字原来有时可以相通,“辨”原有争论、论定是非的意思,如“辩诬”也可以写作“辨诬”;“辩”原有分别、辨别的意思,如“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所以今天它们有时也还可通用,如“辨白——辩白、辨正——辩正”。“辩证”当“辨析考证”讲时也作“辨证”,而“辨证”还有“辨别症候”的意思,却与“辩证”的意思不同,不能通用。
分辩和分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分辩和分辨
“分辩”指辩白,辩解,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它的中间是“言”,所以与口头辩解有关。例如:“你竟然不给人家分辩的机会!”“这是不容分辩的事实。”“分辨”指区分,辨别,根据事物不同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它的中间是斜“刀”,所以重在分析,分别。如“分辨是非、分辨真伪、分辨方向、分辨好人和坏人”。其实,由“辩”和“辨”构成的词语意思的区别大多与它们的中间的形旁“言”和“刀”有关,前者如:“辩白、辩驳、辩才、辩辞、辩护、辩解、辩论、辩明、辩难、辩诉、辩诬、辩证法、争辩”,后者如“辨别、辨明、辨认、辨识、辨析、辨证论治、明辨是非”。
不分皂白 明辨是非-反义词应用词典
不分皂白 明辨是非
不分皂白 bùfēnzàobái
明辨是非 míngbiànshìfēi
【不分皂白】意谓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亦作“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
〔例句〕
1.前清有成例,知县老爷出巡,路遇两人相打,不问青红皂白,谁是谁非,各打五百屁股完事。
2.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明辨是非】清楚分明地辨别出谁是谁非。
〔例句〕
1.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从小就培养。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分辨 分别 区别-近义词应用词典
分辨 分别 区别
分辨 fēnbiàn 分别 fēnbié 区别 qūbié
【分辨】辨别。如
1.现在,你已经分辨不出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他的,哪些是他带到牢房里来的,哪些是我带来的。
【分别】辨别。如:
2.那时候就没有你了,一交摔下去,碎成千块万块,跟我们毫无分别。
【区别】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分别。如:
3.我们首先是区别革命和反革命,对反革命不能存在任何幻想。
辨析:“分辨”着重于“辨”,分清是非真假优劣,多用于容易相混、不易区分的事物,如分辨香花毒草。“分别”着重于“别”,辨别异同、轻重、缓急,如分别对待;它的另一个意义,指离别,如暂时的分别。“区别”着重于“区”,区分,运用范围较广,用“分辨、分别”的地方大都可换用“区别”,如分别(区别)对待,分辨(区别)是非真假等。但“区别”更适合用于互相联系或统一的事物,如区别目的和手段,区别任务和义务,区别权利和义务等,因此常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等。
鉴别 辨别-近义词应用词典
鉴别 辨别
鉴别 jiànbié 辨别 biànbié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如:
1.愚蠢的特务鉴别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断定是许晓轩写的。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
2.我们必须听各方面的意见,辨别是非,从青年的时候起,就培养这样的思考力。
辨析:“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特征,对象多指出土文物,真假笔迹,优劣产品等。“辨别”指分辨、区别,如辨别是非、辨别真假等。
识别 辨别-近义词应用词典
识别 辨别
识别 shíbié 辨别 biànbié
【识别】辨认,以自己见解来分别。如:
1.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辨别】依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
2.我们必须听各方面的意见,辨别是非,从青年的时候起,就培养这样的思考力。
辨析:“识别”,以自己的见识来区分人或事物,如识别真假,善于识别。“辨别”指用某种标准来判别人或事物,如辨别好坏,辨别方向,辨别香花毒草等。
辨-古文观止词典
辨biàn
【词性】:名词
一、界限,区别(4)。《超然台记》:美恶之辨战于中。——美好、丑恶的区别在心中斗争。《潮州韩文公庙碑》:盖尝论天人之辨。——我曾经论述过天和人的区别。《尊经阁记》: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则谓之《春秋》。——用〔这一观点〕解释那些真假、正邪区别的,就称作《春秋》。
二、口才,辨才(2)。《潮州韩文公庙碑》:仪、秦失其辨。——张仪、苏秦失去他们的辨才。《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辨如贾谊。——口才像贾谊。
辨-古文观止词典
辨biàn
【词性】:动词
一、辨别,明察(12)。《臧僖伯谏观鱼》:辨等列。——辨别等级。《送石处士序》:辨古今事当否。——辨别古今事情的正确与不正确。《朋党论》: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因为他们能够明察君子和小人。
二、用同“辩”。争辩,争论,辩论(3)。《鲁仲连义不帝秦》:辨之疾。——争辩得很厉害。《滑稽列传》:滑稽多辨。——说话恢谐,很会争辩。《尊经阁记》:竞诡辨。——争相欺诈辩论。
多辨-古文观止词典
多辨duō biàn
能言善辨(1)。《滑稽列传》: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身长不到七尺,能言善辨。
诡辨-古文观止词典
诡辨guǐ biàn
用同诡辩。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议论(1)。《尊经阁记》:侈淫词,竞诡辨。——大谈过头的话,争说诡辩的言词。
桐叶封弟辨-古文观止词典
桐叶封弟辨
【说明】:
周成王以桐叶封弟,在《吕氏春秋》、《说苑》等书中都有记载。柳宗元借对此事的辨正,批驳了所谓“天子不可戏”的谬论。他认为:对于君主的言行,应椐据实际效果来考虑。假如效果不好,君主的话也可以更改,但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循循善诱。这样的小事,作者却转常为奇,大作文章,显然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写法上有驳有立,言简意赅,较有特色。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辨奸论-古文观止词典
辨奸论
【说明】:
本文传为苏洵所作,实际上是后人的冒名伪作。因为本文主要是影射攻击王安石的,而苏洵在王安石执政前就去世了。经清代学者李绂、蔡上翔等考证,本文是邵伯温(1057-1134)所作。邵氏政治上属于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作此文,是有很大可能的。如果我们不去深究本文的作意,仅就其所用手法及语言来看,显然也能有所借鉴。如“见微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等语,在今天仍有相当的生命力。但如果全面分析本文,就不能不说它是一篇反动文章了。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见貌辨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见貌辨色
【释义】:
形容善于察言观色。《西游记》九三:我到城中,自能聆音而察理,见貌而辨色也。《醒世恒言》九: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见貌辨色,已知女孩儿心事。《官场现形记》四九:亏得他见貌辨色,立刻告病还乡,乐得带了妻儿老小,回家享福,以保他的富贵。
⊙监貌辨色
《野叟曝言》三三: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镜中花影波中月,假假真真辨不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镜中花影波中月,假假真真辨不清
【释义】:
波中月:水中月。镜中花、水中月多比喻虚幻的景象。比喻对人的言行让人估摸不透。《儿女英雄传》八:(十三妹)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这正是:镜中花影波中月,假假真真辨不清。
三头不辨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头不辨两
【释义】:
三头:三种,三个。三种东西分辨不出两种。形容人非常愚笨糊涂。《醒世姻缘传》六三:希陈虽是生长富家,却是三家村的农户,除了银钱,晓得什么叫是顾绣,三头不辨两,说得像个挣头鸭子一般。
踏地不知高低,逢人不辨生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踏地不知高低,逢人不辨生熟
【释义】:
意即人生地不熟。《石点头》三:离了文安地方,去到涿鹿,转望东行。真正踏地不知高低,逢人不辨生熟。
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辨biàn
副词
用同“遍”。表示宾语所指的事物都是某一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或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具有某一动作行为。作状语。可译为“一一”、“都”等。
《左传·定公八年》:子言辨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春秋左传集解》册五页一六六三)
——子言一一在季氏祖庙里献酒祭告而后才出走。(舍爵:指向祖先献酒。)
《史记·礼书》:万民和喜,瑞应辨至。(《史记》册四页一一六〇)
——万民和睦高兴,吉详的征兆都到来了。
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辨biàn
附类
动词。作“辨别”解。
《荀子·荣辱篇》: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荀子》册一卷二页十下)
——眼睛辨别黑白美丑,耳朵辨别声音清浊。
辨风向-汉语惯用语辞典
辨风向biàn fēng xiàng
谓认清形势及发展趋势。《解放日报》2001.4.23“好在时下的银行,都很会辨风向。”
辨清浊-汉语惯用语辞典
辨清浊biàn qīng zhuó
分辨干净和肮脏。比喻分清是非曲直。元无名氏《志感》“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新民晚报》1999.1.5“‘额内’、‘额外’辨清浊。”
鉴貌辨色-佛源语词词典
鉴貌辨色
鉴,观察;辨,分析。观察人的容貌,分辨其神色,以图了解人的状况及其心理活动。《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适来鉴貌辨色,观君与凡俗不同。”《五灯会元·卷八·清泉守清禅师》:“问:‘和尚见古人得个甚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近、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这就叫见风使船,鉴貌辨色。”
龙蛇易辨,衲子难谩-佛源语词词典
龙蛇易辨,衲子难谩
衲子,穿僧服的僧人;谩,欺骗。意谓僧人对佛法、禅理的高下的区分是最清楚的,是不能欺骗的。引申为认识高明,不容欺骗。《五灯会元·卷三·南泉普愿禅师》:“赵州问:‘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师便打。州捉住棒曰:‘已后莫错打人去。’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谩。’”
乌马难辨-佛源语词词典
乌马难辨
“乌”与“马”字形相近,手写体更易混淆。比喻相近的两种事物不容易分辨清楚。《祖堂集·卷一·序》:“言教甚布于环海,条贯未位于师承。常虑水涸易生,乌马难辨。今则招庆,有静筠二,禅德,袖出近编古今诸方法要,集为一卷,目之《祖堂集》。”
无星秤子——不辨斤两-佛源语词词典
无星秤子——不辨斤两
歇后语。没有星花的秤,分辨不出物体是几斤几两,比喻没有标准,无法进行判断。《五灯会元·卷十二·本觉若珠禅师》:“说祖说佛,埋没宗乘。举古谈今,淹留衲子。拨开上路,谁敢当头。齐立下风,不劳拈出。无星秤子,如何辨得斤两?”“无星秤子”用做不同比喻,有的肯定,有的否定。说明佛门中不同宗派有不同的理论和主张,表达方式也有差异。参见“无星秤子”条。
无星秤子——有什辨处-佛源语词词典
无星秤子——有什辨处
歇后语。没有星花的秤,也就没有分辨物体轻重的功能。《五灯会元·卷七·泐潭宝峰禅师》:“岩头闻得,‘又曰:无星秤子,有甚辨处。’”参见“无星秤子——不辨斤两”条。
雪覆芦花——通身莫辨-佛源语词词典
雪覆芦花——通身莫辨
歇后语。芦花本身是白的,上面再加雪覆盖上,整个就分辨不清了。比喻无法把两种相似的事物分辨清楚。《五灯会元·卷十八·上封本才禅师》:“放行也,如开武库,错落交辉。把住也,似雪覆芦花,通身莫辨。使见之者撩起便行,闻之者单刀直入。个个具顶门正眼,人人悬肘后灵符。扫佛祖见知,作丛林殃害。”
辨-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辨bàn
治理,办理。后来写作“办(辦)”。《荀子·五霸》:“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
另见biàn。
辨-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辨biàn
①区别,辨别。《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久之,能以足音~人。”②通“辩”。(1)辩论,争辩。陶潜《饮酒》之五:“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2)善辩,有口才。《韩非子·内储说下》:“惠王之明,张仪之~也,茂事之,取十官而免于罪,是茂贤也。”(茂:甘茂。)③通“遍”。周遍,普遍。《左传·定公八年》:“子言~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舍爵:设置酒器。)
另见bàn。
【辨白】分辨明白。《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为离言~,分毫析厘者。”
不辨菽麦-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
【释义】:
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缺乏实际知识。郭沫若《银杏》:“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分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辨fēn biàn
【释义】:
辨别。杨朔《征尘》:“堂倌吹熄壁上的油灯,屋里人的眉目已经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论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论辨lùn biàn
【释义】:
议论辩驳。辨,用同“辩”。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辨自然并未能成为定论。”
识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识辨shí biàn
【释义】:
识别辨认。柳杞《好年胜景》:“对于自己的母亲,孩子们有特别尖锐的识辨能力。”
思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思辨sī biàn
【释义】:
①思考辨析。如:思辨能力。辨,也写作“辩”。②哲学名词。即纯粹思考。对经验的思考而言。
审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审辨shěn biàn
【释义】:
审慎辨别。如:审辨真伪。
考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考辨kǎo biàn
【释义】:
查考辨正。鲁迅《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入彀中。”
机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机辨jī biàn
【释义】:
机敏明察。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繁钦字休伯,机辨有文才,少便得名于汝颍间。”
明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明辨míng biàn
【释义】:
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陶行知《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我们对于国外学制的经验,应该明辨择善,决不可舍己从人,轻于吸收。”
明辨是非-现代汉语大词典
明辨是非míng biàn shì fēi
【释义】:
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姜妙香《追怀往事》:“兰芳同志接受新鲜事物快,进取心强,明辨是非,热爱真理。”
见貌辨色-现代汉语大词典
见貌辨色jiàn mào biàn sè
【释义】:
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常形容为人机灵。如:张妈见貌辨色,已知来者不善。又如:亏得他见貌辨色,知道不妙,立刻借端远远地避开了。
辨-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biàn
【释义】:
①辨别;区分。如:辨似;辨析。②不同,区别。鲁迅《狗·猫·鼠》:“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③辨认。如:辨识。也指察觉。如:辨味。④用同“辩”。(1)争论;辩论。如:辨驳。(2)辩解;分说。如:辨解。
辨认-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认biàn rèn
【释义】:
分辨识别。夏丐尊等《文心》:“不把‘辞’的意义辨认清楚,就胡乱使用起来。这使旁人听了觉得好笑,有时竟弄不明白他们说的什么。”
辨正-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正biàn zhèng
【释义】:
辨明是非,改正谬误。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索引》一书,有了《董小宛考》的辨正,我本可以不再批评他了。”
辨白-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白biàn bái
【释义】:
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辨,用同“辩”。叶圣陶《一包东西》:“就是事情幸而能辨白,学校也不能办了。”
辨似-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似biàn sì
【释义】:
辨别汉字中某些意义显别、笔画相似的字。王力等《古代汉语》:“汉字中有某些意义显别、笔画近似的字,《康熙字典》把这些字都收在正集前面的‘辨似’里,以供查阅。”
辨别-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别biàn bié
【释义】:
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加以分辨区别。鲁迅《“论语一年”》:“但要明白,首先就要辨别。”
辨证-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证biàn zhèng
【释义】:
①辨析考证。②同“辨症”。
辨识-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识biàn shí
【释义】:
辨认识别。夏丐尊等《文心》:“这样,正好使你认得那些作家,亲自辨识他们的代表作品。”
辨驳-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驳biàn bó
【释义】:
争辩反驳。辨,用同“辩”。鲁迅《致黎烈文》:“《大晚报》与我有夙仇…一面登载柳丝(即杨邨人)之《新儒林外史》,一面崔万秋君又给我信,谓如有辨驳,亦可登载。”
辨析-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析biàn xī
【释义】:
辨别分析。如:辨析词义。
辨味-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味biàn wèi
【释义】:
觉察体味。茅盾《子夜》:“她立刻辨味出这热情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双桥镇。”
辨明-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明biàn míng
【释义】:
辨别清楚。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辨尝-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尝biàn cháng
【释义】:
辨别品尝。叶圣陶《苦辛》:“又觉得新年里的几天总是去得太匆匆了,没有拿来细细咀嚼,透骨地辨尝它的滋味。”
辨症-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症biàn zhèng
【释义】:
辨别症候。如:辨症论治。
辨症施治-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症施治biàn zhè ng shī zhì
【释义】:
又称辨症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中医临床的过程。辨症即借助四诊、八纲、脏腑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症候。施治即根据辨症的结果,拟定治疗方案。也写作辨证施治。
辨难-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难biàn nàn
【释义】:
辩驳、问难。辨,用同“辩”。鲁迅《渡河与引路》:“至于辨难驳诘,更可一笔勾消。”
辨悉-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悉biàn xī
【释义】:
辨认;识别。郭沫若《牧羊哀话》:“歌声渐远,渐渐要不能辨悉了。”
辨晰-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晰biàn xī
【释义】:
分辨明白。杨朔《木棉花》:“我不过是说这次民族自卫战争很像一块试金石,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可以立刻辨晰清楚。”
辨解-现代汉语大词典
辨解biàn jiě
【释义】:
①分辩解释。辨,用同“辩”。鲁迅《文人比较学》:“该承认就承认,该辨解的也辨解,态度非常磊落。”②辨别理解。茅盾《子夜》:“一连串奇怪的事情,究竟主吉主凶,她急切间可真辨解不来。”
三頭不辨兩-汉语大词典
三頭不辨兩
【1】形容糊涂人不明事理。《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狄希陳}雖是生長富家﹐却是三家村的農户﹐除了銀錢﹐曉得甚麽叫是顧綉﹐三頭不辨兩﹐説得像個挣頭鴨子一般。”
才辨-汉语大词典
才辨
【1】见“才辯”。
不辨菽粟-汉语大词典
不辨菽粟
【1】犹不辨菽麦。粟,小米。{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養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不辨菽麥-汉语大词典
不辨菽麥
【1】形容愚昧无知。今亦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别﹐故以爲癡者之候。”{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兒漸長﹐魁梧可愛﹐然性絶癡﹐五六歲尚不辨菽麥。”{郭沫若}《抱箭集·银杏》:“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屯毛不辨-汉语大词典
屯毛不辨
【1】《汉书·沟洫志》“{河}復北决於{館陶},分爲{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縣,误以爲{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人说部》:“{王錡}《寓圃雜記》:‘{元}有{全}某者﹐乃{宋淵聖}皇帝之母舅﹐在{元}學佛於{土番}﹐號{合尊大師}﹐有子亦從其教。後{元}主坐以説法聚衆﹐皆殺之。’按{淵聖}乃{欽宗}追尊之號﹐至{元}朝已百六十餘年﹐何得尚存?{合尊大師}乃{德祐}帝也。蓋{全}某系{德祐}母{全太后}之兄弟耳﹐而訛爲淵聖﹐可謂屯毛不辨。”
博辨-汉语大词典
博辨
【1】见“博辯”。
伏辨-汉语大词典
伏辨
【1】见“伏辯”。
俊辨-汉语大词典
俊辨
【1】见“俊辯”。
條辨-汉语大词典
條辨
亦作“[條辯]”【1】逐条辨析。{南朝} {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序》:“事事條辨﹐略宣後章。”{清}{恽敬}有《明儒學案條辯序》。
偏辨-汉语大词典
偏辨
【1】侧重于辨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駁議偏辨﹐各執異見;對策揄揚﹐大明治道。”
交辨-汉语大词典
交辨
【1】互相辩论;争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夷甫}﹑{裴頠}﹐交辨於有無之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商鞅}變法﹐而{甘龍}交辨。”
分辨-汉语大词典
分辨
【1】区别。{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蓋《大學》格物之説﹐自與《繫辭》窮理大旨雖同而微有分辨。”{清}{李渔}《比目鱼·狐威》:“哦﹐原來官民二字也有些分辨麽?”【2】辨别。{宋}{曾巩}《南轩记》:“然而六藝百家﹐史氏之籍﹐箋疏之書……皆{伏羲}以來﹐下更{秦}{漢}至今﹐聖人賢者﹐魁傑之材﹐殫歲月﹐憊精思﹐日夜各推所長﹐分辨萬事之説。”{杨朔}《征尘》:“堂倌吹熄壁上的油灯﹐屋里人的眉目已经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丛维熙}《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她一手撑着遮阳伞﹐一手提着个小皮包﹐悠闲自在地站在椰子树下的绿草坪上。{陆步青}马上分辨出这是个来自{东南亚}的客人。”【3】辩白。《红楼梦》第一〇八回:“{人}也不敢分辨﹐只得低頭不語。”{宋} {沈括}《梦溪笔谈·谬误》:“囚如吏言﹐分辨不已。吏大聲訶之曰:‘但受脊杖出去﹐何用多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金朝奉}却待分辨﹐二人毫不理他﹐一氣走到{韓}家來﹐對{子文}説知緣故。”{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慨君王聖怒難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争辨-汉语大词典
争辨
【1】争论辩驳。{宋}{叶適}《徐德操墓志铭》:“在{邵武}﹐危與守争辨﹐數軋其不義﹐幾得罪。”《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趙昇}也不争辨。”{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僕大驚﹐争辨不已。”
别辨-汉语大词典
别辨
【1】辨别。《元典章·礼部六·杂例》:“{南京}{朝元宫}碑上鐫著聖旨御寳一顆﹐誠恐姦細歹人摸勒僞造﹐偷販馬疋﹐難以别辨。”{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我不分一个曲直﹐必索要别辨個是和非。”【2】变异。《吕氏春秋·决胜》:“勇則能決斷﹐能決斷則能若雷電飄風暴雨﹐能若崩山破潰﹐别辨霣墜。”{陈奇猷}校释引{谭戒甫}曰:“别者﹐異也;辨者﹐變也。别辨猶言異變也。”
剖辨-汉语大词典
剖辨
亦作“[剖辯]”【1】剖析辩解。{清}{恽敬}《读<大学>》:“聖人之學﹐夫豈若是哉?今之學者多不從説説。聰明之士﹐千枝萬條﹐互相剖辨。”{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不把俺心情剖辯﹐偏加些惡謔毒訕﹐這欺侮受應難。”{孙中山}《伦敦被难记》:“然{唐某}氣不稍沮﹐竭力剖辨﹐謂此消息純屬子虚。”
力辨-汉语大词典
力辨
【1】努力争辩或辩白。辨,通“辯”。《金史·刘仲洙传》:“{田瑴}等以黨罪廢錮者三十餘家﹐{仲洙}知其寃﹐上書力辨﹐帝從之。”{宋}{袁文}《甕牖闲评》卷二:“{蘇東坡}作《志林》﹐力辨此一段事。”
廷辨-汉语大词典
廷辨
【1】见“廷辯”。
均辨-汉语大词典
均辨
【1】公平。《荀子·富国》:“人歸之如流水﹐親之歡如父母﹐爲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梁启雄}简释:“{久保愛}曰:辨﹐与‘徧’通。《君道》有‘均徧而不偏’之語。”
執辨-汉语大词典
執辨
【1】犹争辩,强辩。辨,通“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崑生}入﹐見母涕痕﹐詰得故﹐怒責{十娘}。{十娘}執辨不相屈。”
大辨-汉语大词典
大辨
【1】见“大辯”。
小辨-汉语大词典
小辨
【1】在小事上辨别是非。《大戴礼记·小辨》:“寡人欲學小辨﹐以觀於政﹐其可乎?”{汉}{刘向}《说苑·谈丛》:“夫小快害義﹐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傷德。”【2】见“小辯”。
口辨-汉语大词典
口辨
【1】见“口辯”。
微辨-汉语大词典
微辨
亦作“[微辯]”【1】隐约而委婉地讽喻。《礼记·儒行》:“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孔子家语·儒行》作“微辯”。
廉辨-汉语大词典
廉辨
【1】指清廉明辨。{清}{钱谦益}《明故按察使徐公墓志铭》:“公爲令廉辨惠和﹐爬垢剔蠹﹐三邑皆有遺愛。”《周礼·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郑玄}注:“辨﹐辨然不疑惑也。”
宣辨-汉语大词典
宣辨
【1】清楚地分辨。《逸周书·太子晋》:“{師曠}告善﹐又稱曰:宣辨名命﹐異姓惡方﹐王侯君公﹐何以爲尊﹐何以爲上。”{朱右曾}校释:“宣﹐顯。辨﹐别。命﹐以名命之也。”
察辨-汉语大词典
察辨
【1】详审而明辨。{清}{刘大櫆}《徐笠山时文序》:“今天下相率以{孔}﹑{孟}﹑{曾}﹑{思}之言爲八比之時文﹐各持其一是﹐各持其一長﹐彼其誠心﹐莫不自以爲察辨於儒生之説﹐而洋溢乎學士之文矣。”{宋}{叶適}《郑仲酉墓志铭》:“君治獄察辨而堅明。”
審辨-汉语大词典
審辨
【1】审慎辨别。{汉}{蔡邕}《贞定直父碑》:“其接友也﹐審辨真僞﹐明于知人。”{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自天下不官﹐文書專司於卜祝﹐取天下之私著﹐審辨而淘汰之﹐有不合於法憲﹐足以亂政者﹐皆屏除之。”
屈辨-汉语大词典
屈辨
【1】退缩自卑。{明}{方孝孺}《宜隐轩记》:“丞相怒奏抵君罪﹐君慷慨不少屈辨﹐説天下事激昂奇壯﹐聲動朝廷。”
强辨-汉语大词典
强辨
【1】谓能言善辩。《後汉书·党錮传·刘祐》:“閑練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議﹐應對無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荆公}乃曰:‘{伊尹}五就{湯}﹐五就{桀}﹐亦可謂之非純臣乎?’其强辨如此。”{清}{管同}《楚昭王论》:“彼其初既目覩其君之窮蹙而不顧﹐則苟非挾有强辨﹐亦安敢貿貿然再至其前?”
學問思辨-汉语大词典
學問思辨
【1】古代儒家的修养方法。《礼记·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宋}{朱熹}集注:“此誠之之目也。學﹑問﹑思﹑辨﹐所以擇善而爲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爲仁﹐利而行也。”
好辨-汉语大词典
好辨
【1】见“好2辯”。
妙辨-汉语大词典
妙辨
【1】见“妙辯”。
理辨-汉语大词典
理辨
【1】犹申辩。《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他若善善的過來理辨﹐倒也只怕被他支吾過去了。”
未辨菽麥-汉语大词典
未辨菽麥
【1】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載湉}小醜﹐未辨菽麥﹐鋌而走險。”
析辨詭詞-汉语大词典
析辨詭詞
【1】见“析辯詭辭”。
案辨-汉语大词典
案辨
【1】查讯辨析。《太平广记》卷一二七引《法苑珠林·馆陶主簿》:“至歲暮﹐妻夢﹐具説被殺之狀﹐兼言所盜財物藏之處﹐妻乃依此訴官。官司案辨﹐具得實狀。”
極辨-汉语大词典
極辨
【1】分辨得很清楚;明辨。{清}{熙祚}《<日闻录>跋》:“末篇極辨佛氏之欺誕﹐博而能精﹐尤足徵學識。”{宋}{叶適}《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余每見{朱公}極辨於毫釐之微﹐尤激切而殷勤﹐未嘗不爲之歎息也。”【2】非常明察。{明}{张居正}《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方今天下﹐當五陽之會﹐處極辨之朝。”
機辨-汉语大词典
機辨
【1】机敏善辨。{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慈湖疑大学》:“那學子應得也自好﹐只是{象山}又高一著。此老極是機辨。”{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僧{貫休}有機辨﹐{杜光庭}欲屈其鋒﹐每相見﹐必伺其舉措以戲調。”{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陳朝}嘗令人聘{隋}﹐不知其使機辨深淺﹐乃密令{侯白}變形貌﹐着故弊之衣爲賤人供承。”{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三:“{繁欽}字{休伯}﹐機辨有文才﹐少便得名於{汝}{潁}間。”
甄辨-汉语大词典
甄辨
【1】辨明。{章炳麟}《论式》:“甄辨性道﹐極論空有。”
敏辨-汉语大词典
敏辨
【1】见“敏辯”。
整辨-汉语大词典
整辨
【1】见“整辦”。
曲辨-汉语大词典
曲辨
【1】周详地治理。《荀子·王霸》:“儒者爲之不然﹐必將曲辨。”{梁启雄}释:“曲﹐周也……《説文》:‘辨﹐治也。’”一说﹐谓尽量辨明是非。{郝懿行}曰:辨﹐古“辯”字。{王先谦}曰:{虞}{王}本作“辯”。见{杨柳桥}《荀子诂释》。【2】同“[曲辯]”。{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上》:“古人本分之事﹐而强以權術處之﹐是故惡夫曲辨之士也。”
明辨-汉语大词典
明辨
【1】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陶行知}《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我们对于国外学制的经验﹐应该明辨择善﹐决不可舍己从人﹐轻于吸收。”{清}{姚鼐}《赠孔撝约假归序》:“言忠信﹐行篤敬﹐本也;博聞明辨﹐末也。”《礼记·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明辨是非-汉语大词典
明辨是非
【1】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三章:“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姜妙香}《追怀往事》:“{兰芳}同志接受新鲜事物快﹐进取心强﹐明辨是非﹐热爱真理。”{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决﹐而又心细如发。”
晰毛辨髮-汉语大词典
晰毛辨髮
【1】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聖歎}之評《西厢》﹐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于其間矣。”
智辨-汉语大词典
智辨
【1】见“智辯”。
暢辨-汉语大词典
暢辨
【1】谓文词流畅而善于辨析。{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郭祥正}知{邵州}{武岡縣}﹐附遞奏書﹐以天下之計﹐專聽{王安石}區畫﹐凡議論有異者﹐雖大吏亦當屏黜﹐表詞亦甚暢辨。上覽而異之。”
治辨-汉语大词典
治辨
亦作“[治辦]”亦作“[治辯]”【1】治理。《荀子·王霸》:“萬乘之國可謂廣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若是則恬愉無患難矣﹐然後養五綦之具具也。”{宋}{苏辙}《李周陕西运使制》:“爾忠厚之性見紀於時﹐治辦之才屢試以事。”【2】谓处理事务合宜。《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辯進業。”《史记·酷吏列传》:“居官數年﹐一切郡中爲小治辨。”【3】备办。《红楼梦》第五三回:“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和{鳳姐兒}治辦年事。”
澄辨-汉语大词典
澄辨
【1】犹明辨。《南史·齐纪上·高帝》:“公明鑒人倫﹐澄辨{涇}{渭}。”
折辨-汉语大词典
折辨
【1】见“折辯”。
持辨-汉语大词典
持辨
【1】见“持辯”。
擿辨-汉语大词典
擿辨
【1】剔抉辨明。《新唐书·韦陟传》:“遷吏部侍郎﹐選人多僞集﹐與正調相冒﹐{陟}有風采﹐擿辨無不伏者﹐黜正數百員﹐銓綜號爲公平。”
服辨-汉语大词典
服辨
【1】见“服辯”。
臆辨-汉语大词典
臆辨
【1】只凭推测来辨别。{南朝} {梁}{沈约}《佛记序》:“神途詭互﹐難以臆辨。”
騰辨-汉语大词典
騰辨
【1】恣意辩论﹐大事谈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忽聞吉莫靴鏗鏗甚厲﹐縲鎖鏘然;旋有紛囂騰辨之聲。”
文辨-汉语大词典
文辨
【1】犹文辩。{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杜欽}文辨﹐{樓護}脣舌。”{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古人質正﹐貴行賤言﹐故爲政者﹐不尚文辨。”
無辨-汉语大词典
無辨
【1】见“無辯”。
户辨-汉语大词典
户辨
【1】见“户辯”。
思辨-汉语大词典
思辨
【1】亦作“[思辯]”。思考辨析。语本《礼记·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若只是温凊之節﹐奉養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思辯?”{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八》:“故必極學問思辨之力……然後可以治天下國家。”【2】哲学名词。即纯粹思考。对经验的思考而言。
慧辨-汉语大词典
慧辨
【1】狡黠善辨。{明}{唐顺之}《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吾友{東城}{林君}﹐古所謂敦行君子也﹐紛華盛麗耳目之好一不膩乎其外﹐獧巧慧辨機智之習一不鉤乎其心。”【2】识见。{唐}{李翱}《答韩侍郎书》:“苟以爲賢則不要前人相知相識﹐逢便見機巧﹐有慧辨﹐故身雖否塞﹐而所進達者不爲少矣。”
牂羝不辨-汉语大词典
牂羝不辨
【1】形容愚昧无知。牂,母羊;羝,公羊。{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汝牂羝不辨﹐香臭不分﹐有何尲尬﹐其恃汝母爲護符耶!”
研辨-汉语大词典
研辨
【1】见“研辯”。
眼辨-汉语大词典
眼辨
【1】眼力好。{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惟眼辨與身輕﹐那更馬疾手妙。”{凌景埏}校注:“眼辨:眼明。”《刘知远诸宫调·团圆》:“强人眼辨世中希﹐{彦威}手親天下少。”
申辨-汉语大词典
申辨
【1】见“申辯”。
白辨-汉语大词典
白辨
【1】神话中的北方水神的助手。{汉}{袁康}《越绝书·计倪内经》:“{玄冥}治北方﹐{白辨}佐之﹐主水。”【2】谓弄明白情况。{三国} {魏}{曹操}《步战令》:“有急﹐聞雷鼓音絶後﹐六音嚴畢﹐白辨便出。”
考辨-汉语大词典
考辨
【1】查考辨正。{鲁迅}《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入彀中。”{清}{毛岳生}《<後汉书公卿表>序》:“〔{練伯穎}〕性喜考辨﹐尤達官制。”
至辨-汉语大词典
至辨
【1】具有极高辨别能力的人。《荀子·正论》:“天下者……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
置辨-汉语大词典
置辨
【1】置辩。{清}{徐作肃}《侯方域<太子丹论>》评:“刺骨之論﹐起{宋}儒而質之﹐當不復置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生詞窮﹐不能置辨。”【2】辨别。{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上古中古之史﹐其文體若何﹐又何從以置辨哉!”
舌辨-汉语大词典
舌辨
亦作“[舌辯]”【1】口才敏捷。《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知{修}是個舌辨之士﹐有心難之。”{明}{沈德符}《野獲编·兵部·金丹说客》:“{金丹}者﹐吾邑諸生也。素以舌辨見稱﹐微有拳勇。”《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九回:“况且{伊紫旒}這個人能言舌辯。在{上海}若干年﹐上下人等﹐三教九流﹐他没有不認得的。”【2】{唐}{宋}时称说书者为舌辨。{宋}{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説話者謂之舌辨。雖有四家數﹐各有門庭。”
衽席無辨-汉语大词典
衽席無辨
【1】见“衽席無辯”。
裁辨-汉语大词典
裁辨
【1】鉴别; 辨别。{清}{姚鼐}《辨<逸周书>》:“{周}之將亡﹐先王之典籍泯滅﹐而里巷傳聞異辭。蓋聞而識者﹐無知言裁辨之智﹐不擇當否而載之。”
苟辨-汉语大词典
苟辨
【1】犹诡辩。辨, 通“辯”。《吕氏春秋·怀宠》:“君子之説也﹐非苟辨也;士之議也﹐非苟語也。”
索辨-汉语大词典
索辨
【1】探求辨别。《管子·君臣下》:“是故慎小事﹐微違非﹐索辨以根之。”{尹知章}注:“謂有違非﹐必尋索分辨﹐得其根而止之也。”
較辨-汉语大词典
較辨
【1】明辨。{宋}{王禹偁}《与李宗谔书》:“静思熟慮﹐未免一訴。然前事是非不敢較辨﹐直以窮苦聞于帝閽。”
酬辨-汉语大词典
酬辨
【1】对答辨析。《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相府多事﹐獄繫殷積﹐{晦}隨問酬辨﹐曾無違謬。”
責辨-汉语大词典
責辨
【1】要求置办。辨,通“辦”。{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責辨﹐歌舞俳優﹐連笑伎戲。”{马非百}注:“辨同‘辦’﹐置備。責辨﹐要人家置備酒菜。”
資辨-汉语大词典
資辨
【1】利口善辩。《史记·殷本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
質辨-汉语大词典
質辨
【1】见“質辯”。
質疑辨惑-汉语大词典
質疑辨惑
【1】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張彦清}〕初從{朱子}游﹐得其大旨﹐後與{李公}{吕}質疑辨惑﹐造詣益深。”
贍辨-汉语大词典
贍辨
【1】犹雄辩。辨,通“辯”。{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仲甫}才勇有文﹐頃從事於{郭崇}﹐教其射法﹐後{崇}反師之﹐贍辨宏博﹐縱横可用。”
見貎辨色-汉语大词典
見貎辨色
【1】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鴇兒是老積年﹐見貌辨色﹐見{秦重}恁般裝束﹐又説拜望﹐‘一定是看上了我家那個丫頭。’”《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虧得他見貌辨色﹐立刻告病還鄉。”
逞辨-汉语大词典
逞辨
【1】见“逞辯”。
通辨-汉语大词典
通辨
【1】聪慧明辨。{汉}{刘向}《列女传·班女婕妤》:“賢才通辨﹐始選入後宫爲小使。”
觤辨-汉语大词典
觤辨
【1】诡辩。{章炳麟}《说物》:“是以能致知﹐不然﹐非解垢爲觤辨﹐則逐于無端崖之辭。”
訂辨-汉语大词典
訂辨
亦作“[訂辯]”【1】订正辨明。《蕙风词话》卷三引{金}{李治}《与翰苑诸公书》:“肯容我竄名玉堂之署﹐日夕相與刺經講古﹐訂辨文字﹐不即叱出。”{黄濬}《花随人圣盦摭忆·陈衎记戚继光与俞大猷事》:“唯{倭}寇與{日}本迺爲二事﹐世俗混淆﹐正須訂辯。”
訊辨-汉语大词典
訊辨
【1】审理。《梁书·武帝纪上》:“可通檢尚書衆曹﹐{東昏}時諸諍訟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時施行者﹐精加訊辨﹐依事議奏。”《南史·梁纪上·武帝》作“訊辯”。{宋}{晁补之}《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會上以府左右院暨司録獄﹐無以雜合訊辨﹐三司混金穀﹐視獄不專﹐詔曰:‘稽參故事﹐宜屬理官。’初置大理寺﹐命公爲記。”
記辨-汉语大词典
記辨
【1】记览和辩给。辨﹐通“辯”。{元}{黄溍}《赠余生诗序》:“後生小子﹐羣居終日﹐視記誦詞章爲不足爲﹐而獨以不知地理爲恥﹐探奇勦説﹐憑虚造言……觀其記辨馳騁﹐出人意表﹐誠若可喜。是以孝子慈孫甘受其欺而曾不悟。”
設辨-汉语大词典
設辨
【1】运用辩说之辞。《文选·班固<答宾戏>》:“{韓}設辨以激君﹐{吕}行詐以賈國。《説難》既遒﹐其身乃囚;{秦}貨既貴﹐厥宗亦墜。”{李周翰}注:“{韓非}設辯説以激發{秦始皇}之意也。”一本作“設辯”。
訴辨-汉语大词典
訴辨
【1】见“訴辯”。
詞辨-汉语大词典
詞辨
【1】见“詞辯”。
詭辨-汉语大词典
詭辨
【1】见“詭辯”。
該辨-汉语大词典
該辨
【1】完全辨明。《宋书·志序》:“地理參差﹐事難該辨。”
詳辨-汉语大词典
詳辨
【1】详尽辨析。《晋书·刘颂传论》:“詳辨刑名﹐該覈政體。”{清}{曾国藩}《覆李眉生书》:“近世{王伯申}《經傳釋詞》﹐於衆所易曉者皆指爲常語﹐而不甚置論;惟難曉者﹐則深究而詳辨之。”
認辨-汉语大词典
認辨
【1】辨认。{前蜀}{朱希济}《妖妄传·素娥》:“{三思}({武三思})自入召之﹐皆不見。忽於堂奥隙中﹐聞蘭麝芬馥﹐乃附耳而聽﹐即{素娥}語音也﹐細於屬絲﹐纔能認辨。”
論辨-汉语大词典
論辨
【1】文体的一种。今称论说文。辨﹐通“辯”。{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論辨理繹﹐能在釋結﹐失在流宕。”{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論辨類者﹐蓋原於古之諸子﹐各以所學著書詔後世。”【2】谓考定才能品德。《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郑玄}注:“論﹐謂考其德行道藝;辨﹐謂考問得其定也。”【3】议论辩驳。辨﹐通“辯”。《元史·巎巎传》:“其遇事英發﹐掀髯論辨﹐法家拂士不能過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追论及补遗》九:“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辨自然並未能成为定论。”《後汉书·荀悦传》:“辭約事詳﹐論辨多美。”
談辨-汉语大词典
談辨
【1】见“談辯”。
諧辨-汉语大词典
諧辨
【1】诙谐论辩之才。辨﹐通“辯”。{宋}{洪迈}《夷坚丙志·綦叔厚》:“{綦}素有諧辨﹐不爲動色。”
諦辨-汉语大词典
諦辨
【1】仔细辨认。{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烽子》:“乙覺樹頭有物﹐借電光諦辨之。”
講辨-汉语大词典
講辨
【1】讲议论辨。{明}{杨柔胜}《玉环记·约友赴选》:“歷遊湖海﹐問友師﹐到處雖有講辨﹐無出{皋}之所見﹐暗合經書。”{元}{戴良}《吴原伯哀辞序》:“有疑則進而質之父師﹐退而與其弟{沈}私相講辨。”
譁辨-汉语大词典
譁辨
【1】大声声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盛}見其狀﹐益譁辨之;聽者皆掩耳而走。”
識辨-汉语大词典
識辨
【1】识别辨认。{柳杞}《好年胜景》四:“对于自己的母亲﹐孩子们有特别尖锐的识辨能力。”
辨-汉语大词典
辨
通“[貶]”。《集韻》悲檢切,上琰,幫。【1】损减;贬抑。{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行篡》:“貨多則辨﹐辨則民不德其上。”
辨-汉语大词典
辨
《廣韻》符蹇切,上獮,並。【1】辨别;区分。《易·同人》:“君子以族類辨物。”{孔颖达}疏﹕“辨物﹐謂分辨事物﹐各同其黨﹐使自相同﹐不相雜也。”《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唐}{韩愈}《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何以辨榮悴﹐且欲分賢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劫財物﹐奪妻女﹐不能挣揣。豈辨箇是和非﹐不分箇皂白。”【2】不同,区别。《墨子·非命上》:“坐處有度﹐出入有節﹐男女有辨。”{孙诒让}间诂﹕“辨﹑别同。”{宋}{叶適}《上孝宗皇帝札子》:“精論者妄推天意﹐而以夷夏爲無辨。”{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3】明白;清楚。《吕氏春秋·顺说》:“{宋王}謂左右曰﹕‘辨矣。客之以説服寡人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及{劉歆}之移太常﹐辭剛而義辨﹐文移之首也。”{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次年乙未﹐{載堉}又上曆法歲差之疏﹐以駁天官之謬﹐其説甚辨﹐而禮官不能從。”【4】指明了﹑详悉。{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至于稼穡之難﹐獄訟之情﹐政教之繁簡﹐貨殖之利病﹐雖不能辨﹐亦嘗有聞焉。”【5】谓考问而确定。《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郑玄}注﹕“辨﹐謂考問得其定也。”《管子·立政》:“論百工﹐審時事﹐辨功苦﹐上完利﹐監壹五鄉﹐以時鈞修焉﹐使刻鏤文采﹐毋敢造于鄉﹐工師之事也。”【6】表明;显示。{唐}{韩愈}《鄠人对》:“既以一家爲孝﹐是辨一邑里皆無孝矣。”【7】察看;辨认。《北史·隋纪下·炀帝》:“丘壟殘毁﹐樵牧相趨﹐塋兆堙蕪﹐封樹莫辨。”{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自辨岡阜形勢﹐謂其宅當出宰相。”{清}{周亮工}《书影》卷五:“舉視室中﹐無一存者﹐五齡兒固坐足旁泣﹐而屋中乃僵二尸,辨之﹐即{錢翁}﹑{沈嫗}也。”【8】指察觉。{宋}{王安石}《秦始皇》诗:“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9】谓视觉敏锐,灵敏。{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果手疾眼辨﹐捽着寶勒﹐側坐着鞍鞽﹐阣地勒住戰騵。”【10】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易·剥》:“剥牀以辨﹐蔑貞﹐凶。”{王弼}注﹕“辨者﹐足之上也。”{孔颖达}疏﹕“辨﹐謂牀身之下﹐牀足之上﹐足與牀身分辨之處也。”【11】通“[辯]”。争论;辩论。《礼记·乡饮酒义》:“不慢不争﹐則遠於鬭辨矣。”{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清}{唐甄}《潜书·除党》:“昔之雄辨如鋒者﹐今之杜口無言者也。”【12】通“[辯]”。辩解;分说。《荀子·正名》:“實不喻然後命﹐命不喻然後期﹐期不喻然後説﹐説不喻然後辨。”{王先谦}集解﹕“若説亦不喻者﹐則反覆辨明之也。”《史记·萧相国世家》:“{秦}御史監郡者與從事﹐常辨之。”{司马贞}索隐﹕“{何}與御史從事常辨明﹐言稱職也。”{唐}{韩愈}《赠崔复州序》:“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鄉里之吏者鮮矣﹐況能自辨於縣吏乎?”{宋}{章炳文}《搜神秘览》:“官府栲訊就獄﹐〔{旻}〕不能自辨。”【13】通“[辯]”。谓言辞漂亮﹑巧妙。《管子·法法》:“故言有辨而非務者﹐行有難而非善者。”《吕氏春秋·荡兵》:“故説雖彊﹐談雖辨﹐文學雖博﹐猶不見聽。”{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言以易曉爲辨﹐則書何故以難知爲好哉!”【14】通“[辯]”。聪明,有智慧。《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不學而性辨。”{王引之}《经义述闻·大戴礼记下》﹕“辨﹐智也﹐慧也。言不學而性自智慧也。辨或作辯。”【15】通“[徧]”。遍及;周遍。《易·繫辞下》:“《復》﹐小而辨於物。”{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下》﹕“辨讀曰徧﹐古字辨與徧通。”《左传·定公八年》:“{子言}辨舍爵於{季氏}之廟而出。”{杜预}注﹕“辨﹐猶周徧也。”《史记·礼书》:“或言古者太平﹐萬民和喜﹐瑞應辨至。”{张守节}正义﹕“辨,音遍。”{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必窮盡天下之佳肴﹐辨嘗而後供一饌﹐是大惑也。”【16】通“[變]”。《荀子·臣道》:“故因其懼也而改其過﹐因其憂也而辨其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五》﹕“辨讀爲變﹐變其故﹐謂去故而就新也。”{唐}{元稹}《奏制试乐为御赋》:“乘六氣之辨﹐哂六轡之徒施﹔皷八風而行﹐知八駿之非寶。”【17】通“[班]”。颁布。《汉书·王莽传上》:“臣謂古者畔逆之國﹐既以誅討……辨社諸侯﹐出門見之﹐著以爲戒。”{颜师古}注﹕“{孟康}曰﹕‘辨﹐布也。’……辨讀曰班。”【18】通“[般]”。盛;大。《穆天子传》卷一:“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辨于樂﹐後世亦追數吾過乎!”{郭璞}注﹕“辨﹐作遊樂之事。”{刘师培}补释﹕“辨﹐當作般……古籍般﹑班﹑辡諸字互相通用。故此文假辨爲般。般即《孟子》‘般樂’之般﹐{趙}注﹕‘般﹐大也。’‘而般于樂’,猶言淫于樂也。”【19】通“[平]”。均平。《荀子·富国》:“爲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三》﹕“辨讀爲平﹐平﹑辨古字通。”【20】通“[别]”。古代借债的契券。参见“[辨合]”。【21】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孔颖达}疏引{汉}{贾逵}曰:“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七辨而當一井也。”【22】姓。{汉}有{辨武},{淮}南名士。见《奇姓通》。
辨-汉语大词典
辨
“[辦]”的古字。《廣韻》蒲莧切,去襇,並。【1】备办。《周礼·考工记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郑玄}注﹕“辨﹐猶具也。”{宋}{王观国}《学林·辨》:“古無從力之‘辦’,止用‘辨’字。”【2】治理。《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溝池不拑。”{王先谦}集解引{赦懿行}曰﹕“辨﹐治也﹐或音辦。古無辦字﹐{荀}書多以辨爲辦。”《吕氏春秋·过理》:“王名稱{東帝}﹐實辨天下。”{高诱}注﹕“辨﹐治也。”{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3】成功,办成。{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利害》:“伎倆之業﹐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宋}{曾巩}《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其爲吏不獨能自任其官﹐蓋他吏之不能任其事者﹐或屬君兼任之﹐辨且裕也。”【4】花费。{宋}{杨万里}《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道是詩壇萬丈高﹐端能辨却一生勞。”一本作“辦”。
辨浴-汉语大词典
辨浴
【1】谓准备沐浴之具。《後汉书·列女传·阴瑜妻》:“{采}因勑令左右辨浴。既入室而掩户﹐權令侍人避之……遂以衣帶自縊。”
辨駁-汉语大词典
辨駁
【1】争辩反驳。辨﹐通“辯”。《新唐书·王世充传》:“人或辨駁﹐{世充}以口舌緣飾﹐衆知其非﹐亦不能屈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敷}道:‘不瞞大哥説﹐經過我愚弟兄兩個看的地﹐一毫也没得辨駁的!’”{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大晚报》与我有夙仇……一面登载{柳丝}(即{杨邨人})之《新儒林外史》﹐一面{崔万秋}君又给我信﹐谓如有辨驳﹐亦可登载。”【2】辩难﹐驳正。辨﹐通“辯”。{明}{刘刚}《<日损斋笔记>後序》:“觀公辨駁之精若此﹐則其平昔攷古之學爲何如哉?覽此記之大略﹐蓋已知之矣。”{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四:“偏護古文者﹐亦可藉口脱去上一畫爲辭﹐不若{閻氏}﹑{惠氏}兩家之辨駁詳明也。”
辨事-汉语大词典
辨事
【1】辩论事理。辨﹐通“辯”。《孔丛子·公孙龙》:“〔{平原君}〕明日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絀。’”
辨疏-汉语大词典
辨疏
【1】辩白的奏疏。辨﹐通“辯”。{明}{沈德符}《野獲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海}之再出也﹐年力已憊﹐漸不及撫南畿時﹐諸辨疏亦稍餒荏﹐次年遂卒於位。”
辨括-汉语大词典
辨括
【1】普遍搜求。辨﹐通“徧”。《南齐书·东昏侯纪》:“八月丁巳﹐詔{雍州}將士與虜戰死者﹐復除有差。又詔辨括選序﹐訪搜貧屈。”
辨析-汉语大词典
辨析
【1】辨别分析。{清}{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總括羣言﹐一一衡量其高下﹐銖黍之得﹐毫釐之失﹐皆辨析之。”《北史·齐纪上·世宗文襄帝》:“{神武}試問以時事得失﹐辨析無不中理。”{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牛女》:“至於渡河之説﹐則{洪景盧}辨析最爲精當。”【2】条理清晰﹐说理明白。{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夫奏之爲筆﹐固以明允篤誠爲本﹐辨析疏通爲首。”《孔丛子·公孙龙》:“{公孫龍}言臧之三耳﹐甚辨析。”【3】辩解﹐分说。辨﹐通“辯”。{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一·辅臣掌吏部》:“{江陵公}聞之大怒﹐召其子禮部主事名{兑}者﹐譙呵甚苦。{兑}震懼﹐辨析哀楚﹐遂請告歸。”
辨裝-汉语大词典
辨裝
【1】置办行装。《新唐书·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始﹐節度自神策出者﹐舉軍爲辨裝﹐因三倍取償。”
辨詰-汉语大词典
辨詰
【1】辩难诘问。辨﹐通“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元璹}見{頡利}﹐責以負約﹐與相辨詰﹐{頡利}頗慚。”《明史·曾鲁传》:“{魯}衆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説則是﹐從某説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2】查问﹐查办。{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後魏}﹑{北齊}時﹐里俗作僞字最多。如‘巧言’爲‘辯’﹑‘文子’爲‘學’之比。{隋}有{柳■}﹐傳又‘■’之訛以‘■’易‘巧’矣。予見佛書以言辯字﹐多作‘■’。世人不復辨詰。”《後汉书·党锢传·范滂》:“{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詰﹐{滂}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階下。”{明}{沈榜}《宛署杂记·养济院孤老》:“而流弊觴濫﹐至使會頭作奸﹐勢難辨詰。”
辨論-汉语大词典
辨論
【1】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宋}{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一:“已詔公卿之流﹐博選賢良之士;而又申《周官》辨論之法﹐以考於賢能。”《礼记·王制》:“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郑玄}注:“辨其論﹐官其材﹐觀其所長。”{孔颖达}疏:“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以王﹐王必以樂正所論之狀授與司馬﹐司馬得此所論之狀乃更論辨之﹐觀其材能高下﹐知其堪任何官。”【2】辨析论说。{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三·为李南阳建坊》:“{胡}作《讀史管見》﹐但遇母子間事﹐必再三辨論﹐則以當年不喪生母﹐爲世所嗤也。”{清}{唐甄}《潜书·无助》:“性即性耳﹐有何可言!今之學者好言性﹐辨論多端﹐何與於性!”{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德操}曰”{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人質所疑﹐君宜辨論﹐而一皆言佳﹐豈人所以咨君之意乎?”【3】辩驳争论。辨﹐通“辯”。{宋}{杨万里}《赠临川严泰伯秀才》诗:“行看最先進﹐辨論詘諸儒。”《清史稿·时宪志一》:“{光啓}等斷斷辨論﹐當時格而不行﹐乃爲新朝改憲之資﹐豈非天意哉!”{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王》:“俗儒新生不能採綜多共辨論﹐至於訟鬩。”【4】犹议论。辨﹐通“辯”。{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权德舆》:“{德輿}善辨論﹐開陳古今﹐覺悟人主。”{宋}{苏舜钦}《王子野行状》:“時年始二十五﹐風韻高灑﹐喜辨論﹐所交皆當世豪英。”{宋}{梅尧臣}《答刘原甫寄糟姜》诗:“胸懷飽經史﹐辨論出九州。”
辨謗-汉语大词典
辨謗
【1】对别人的毁谤加以申辩和驳正。辨﹐通“辯”。《旧唐书·元稹传》:“至于陳暢辨謗之章﹐去之則無以自明於朋友矣。”{宋}{孔平仲}《续世说·谗险》:“{唐次}無故貶斥﹐久滯蠻荒﹐孤心抑鬱﹐乃采自古忠賢遭罹放逐﹐雖至殺身﹐而君猶不悟﹐著書三篇﹐謂之《辨謗略》﹐上之。”
辨難-汉语大词典
辨難
【1】辩驳﹑问难。辨﹐通“辯”。{孙中山}《驳<保皇报>》:“乃彼既知爲美政﹐而又認爲最終之結果﹐胡爲如此矯强支離﹐多端辨難也?”{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溪渔子》:“辨難上下古今事﹐折衷損益﹐根據理道。”{鲁迅}《集外集·渡河与引路》:“至于辨难驳诘﹐更可一笔勾消。”
辨譎-汉语大词典
辨譎
【1】明辨果决。譎﹐通“決”。《旧唐书·张宿传》:“及上在東宫﹐宿時入謁﹐辨譎敢言。”
辨明-汉语大词典
辨明
【1】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清}{刘大櫆}《续难言》:“彼世之人﹐自京國以至閭閻﹐自王公以及黎庶﹐辨明而起﹐夜分而未息﹐採金于山﹐採珠于海。”【2】辨别清楚。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3】分辩明白﹐申明。辨﹐通“辯”。{清}{刘大櫆}《江先生传》:“先生未之辨明﹐則其説具載方册之中﹐而人顧莫之見。”{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本待辨明亦了﹐便擬殺身謝責﹐豈料聖慈尚在﹐薄貶{同州}。”{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不幸爲匪人厚誣﹐弟輩又不爲辨明。”
辨護-汉语大词典
辨護
【1】治理修护﹐修治。{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材能》:“辨護之政﹐宜於治煩。”{刘昞}注:“事皆辨護﹐煩亂乃理。”{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接识 》:“器能之人﹐以辨護爲度﹐故能識方略之規﹐而不知制度之原。”{汉哀帝}《诏上计丞史归告二千石》:“官寺鄉亭漏敗﹐墻垣阤壞不治﹐無辨護者﹐不勝任。先自劾不應法﹐歸告二千石聽。”【2】办理监督。《墨子·号令》:“爲符者曰養吏一人﹐辨護諸門。”《周礼·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脩除且蹕”{汉}{郑玄}注:“爲主﹐主辨護之也。”{孙诒让}正义:“辨即今之辦治字﹐《漢書·李廣传》{顔}注云:‘護謂監視之。’此辨護﹐亦謂辨治監視其事﹐不定供用相禮也。”《古微书·中候握图记》:“{堯}即政七十年﹐授《河圖》。帝立壇磬折西向﹐{禹}進迎{舜}﹐{契}陪位﹐{稷}辨護。”【3】照顾维护。《汉书·贡禹传》:“往者嘗令{金敞}語生﹐欲及生時禄生之子﹐既已諭矣﹐今復云子少。夫以王命辨護生家﹐雖百子何以加?”
辨志-汉语大词典
辨志
【1】辨明志向。{明}{高攀龙}《三时记》:“余則以《大學》格致﹐即《中庸》明善﹐所以使學者辨志定業﹐絶利一源﹐分剖爲己爲人之介﹐精研義利是非之極。”《礼记·学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郑玄}注:“辨志﹐謂别其心意所趣鄉也。”
辨覈-汉语大词典
辨覈
【1】明晰翔实。{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新证序》:“近世之考訂《荀子》者﹐淹貫如{王懷祖}﹐精醇如{劉端臨}﹐辨覈如{俞蔭甫}﹑{劉申叔}。”{南朝} {宋}{宗炳}《答何衡阳书》:“敬覽來論﹐抑裁佛化﹐畢志儒業﹐意義檢著﹐才筆辨覈。”【2】辨明核实。{南朝} {宋}{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詢之朝列﹐辨覈同異﹐庶或開引羣慮﹐研盡衆謀﹐短長畢陳﹐當否可見。”《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申詔誥礪﹐辨覈事原。”
辨激-汉语大词典
辨激
【1】谓能说会道﹐好矫情立异作激切之辞。辨﹐通“辯”。《宋史·仁宗纪四》:“庚戌﹐詔中書門下采端實之士明進諸朝﹐辨激巧僞者放黜之。”
辨識-汉语大词典
辨識
【1】辨认识别。{{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八:“这样﹐正好使你认得那些作家﹐亲自辨识他们的代表作品。”{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觚之不爲觚﹐幾莫可辨識。”{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人問性之有無﹐何處辨識?予曰不難﹐觀其説話﹑行文﹐即知之矣。”
辨嘗-汉语大词典
辨嘗
【1】辨别品味。{叶圣陶}《未厌集·苦辛》:“又觉得新年里的几天总是去得太匆匆了﹐没有拿来细细咀嚼﹐透骨地辨尝它的滋味。”
辨言-汉语大词典
辨言
【1】申辩﹐说辩解的话。辨﹐通“辯”。{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如宰執本進士﹐或士大夫得罪﹐知其無辜﹐不敢辨言﹐恐人疑其爲黨也。”{清}{管同}《楚昭王论》:“繼又不知愧耻﹐而辨言以求復位。”【2】巧伪之言﹐美丽动听而奸诈虚伪的言词。辨﹐通“辯”。《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辨言而不固行﹐有道而先困﹐自慎而不讓﹐當如强之﹐曰始妒誣者也。”{王聘珍}解诂:“辨言者﹐言僞而辨也。”
辨約-汉语大词典
辨約
【1】明白简要。{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斷辭辨約者﹐率乖繁縟。”{詹鍈}义证:“《議對》篇:‘文以辨潔爲能﹐不以繁縟爲巧。’”
辨絜-汉语大词典
辨絜
【1】见“辨潔”。
辨人-汉语大词典
辨人
【1】即辩人。辨﹐通“辯”。《淮南子·人间训》:“人或問{孔子}曰:‘{顔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貢}何如人也?’曰:‘辨人也﹐{丘}弗如也。’”一本作“辯人”。
辨惑-汉语大词典
辨惑
【1】辨别疑惑﹐解除疑惑。{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自夫受書﹐少解詞翰﹐好惡殊别﹐志在辨惑。”《论语·颜渊》:“{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辨物居方-汉语大词典
辨物居方
【1】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汉}{徐幹}《中论·智行》:“夫明哲之士者﹐威而不懾﹐困而能通﹐决嫌定疑﹐辨物居方。”《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孔颖达}疏:“辨别衆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高亨}注:“君子觀此卦象及卦名﹐從而以謹慎態度﹐分清事物之性質與勢力等﹐審處其方位﹐以求行事有成。”
辨解-汉语大词典
辨解
【1】分辩解释。辨﹐通“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文人比较学》:“该承认就承认﹐该辨解的也辨解﹐态度非常磊落。”《新唐书·奸臣传下·柳璨》:“{玄暉}懼﹐由往辨解。”【2】辨别理解。{茅盾}《子夜》十一:“一连串奇怪的事情﹐究竟主吉主凶﹐她急切间可真辨解不来。”
辨悟-汉语大词典
辨悟
【1】聪明颖悟。辨﹐通“辯”。《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续异记·施子然》:“{晉}{義熙}中﹐{零陵}{施子然}﹐雖出自單門﹐而神情辨悟。”
辨釣-汉语大词典
辨釣
【1】以钓为喻﹐论说用人之道。辨﹐通“辯”。《六韬·文师》载:{周文王}猎于{渭水}之阳﹐遇{姜太公}垂钓于野。{太公}向{文王}进言﹐以为“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禄取人﹐人可竭”﹐君王只有不惜爵禄网罗人才﹐才能使“天下歸之”。{文王}深以为然﹐遂拜{太公}为师。{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伊尹}以論味隆{殷}﹐{太公}以辨釣興{周}。”
辨決-汉语大词典
辨決
【1】辨明栽决。{唐}{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公首狀拜監察﹐會{鄂州}鹽鐵贓狀上聞﹐有力者持爲滯獄﹐公馳傳即訊﹐涉旬辨決。”
辨測-汉语大词典
辨測
【1】判断推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難辨測。”
辨給-汉语大词典
辨給
【1】谓言谈或写作敏捷流利。辨﹐通“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宰拘僧訊鞫﹐亦辨給無情詞。”{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張}{陳}兩文﹐辨給足采﹐亦其亞也。”《三国演义》第四七回:“〔{闞澤}〕口才辨給﹐少有膽氣。”
辨捷-汉语大词典
辨捷
【1】能言善辩﹐才思敏捷。辨﹐通“辯”。{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左街僧{録惠}{江威儀}﹑{程紫霄}俱辯捷﹐每相嘲誚。”
辨方-汉语大词典
辨方
【1】辨别四方。《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郑玄}注:“辨﹐别也。{鄭司農}云:‘别四方﹐正君臣之位。’”{晋}{成公绥}《天地赋》:“辨方正土﹐經界建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