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阿)是什么意思
阿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片ā piàn
【释义】:
为英文opium之音译。即大烟,又名鸦片、乌香。为未成熟的罂粟(二年生草本植物,亦作“莺粟”,又称御米;夏季开花,呈红、紫或白色;蒴果呈球形或椭圆形。)果实乳汁,经干燥后而成的棕黄色块状物。熬制后即可烧泡吸用。其味苦,供医药用,有止泻、镇痛、止咳的功效。常用易成瘾,为一种毒品。
阿芙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芙蓉ā fū róng
【释义】:
阿片的爱称。谓罂粟(yīngsù)花艳如芙蓉,借以指代鸦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五:“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幄护阿芙蓉。”莲幕客,泛指官僚及其帮闲;莲幕,即幕府。清魏《江南吟》:“中朝但断,阿芙蓉烟可立尽。”,即“瘾”。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亦作“泰阿”。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史记·李斯列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明·沈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又指“伊尹”、“权力”,见各该条。
城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城阿chéng ē
【释义】:
城角,南朝·宋·何承天《鼓吹饶歌·朱路篇》:“逸韵腾天路,颓响结城阿。”明·陈子龙《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嘉宾集城阿,送客游旧京。”清·方文《无题》诗:“目挑腹心与,徘徊立城阿。”
阿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弟ā dì
【释义】:
指弟弟。元·杨维祯《铜将军》诗:“阿弟住国秉国钧,僭逼大兄称孤君。”《木兰词》:“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阿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咸ā xián
【释义】:
弟弟。宋·苏轼《和子由……省宿致斋》诗:“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阿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子ā zǐ
【释义】:
对儿子的称呼。《晋书·五行志》:“无儿而(穆)帝崩,太后哭之曰:‘阿子汝闻不?’”
阿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耶ā yé
【释义】:
父。《乐府诗集·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清·钱大昕《恒言录·称父曰爷》:“古人只用耶字。……《木兰诗》‘阿爷无长男’,‘卷卷有爷名’,本当做‘耶’字。”
阿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负ā fù
【释义】:
老年妇女。负,通“妇”。《汉书·高帝纪上》:“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颜师注引三国·魏·如淳曰:“武,姓也,俗谓老大母为阿负。”贳(shì)酒,赊酒。
阿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母ā mǔ
【释义】:
称母。《玉台新詠·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堵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堵物ē dǔ wù
【释义】:
亦作“阿堵君”。钱的代称。《世说新语·规箴》谓:王衍雅尚玄虚,口不言钱。妻令婢以钱绕床。王衍晨起,见钱碍行。呼婢说:“拿走阿堵物!”犹说“拿走这个东西。”阿堵,这个。因以“阿堵物”指代钱。宋·张耒《和无咎》诗之二:“爱酒若无阿堵物,寻春奈有主人家。”宋·苏过《颜乐堂》诗:“恨无阿堵君,一区今尚欠。”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本指宝剑,借喻权柄。《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凶竖,指弄权的太监。清黄遵宪《记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计日。”
崇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崇阿chóng ē
【释义】:
高山,高丘。晋·谢万《兰亭》诗:“肆眺崇阿,寓目高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明·刘基《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括苍》诗:“瞻彼崇阿,维云茫茫。”
阿衡-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衡è héng
【释义】:
伊尹。《书·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孔颖达疏:“伊尹,汤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谓“阿衡”专为商代官名。《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孔颖达疏:“伊尹名挚,至太甲改曰保衡。阿衡、保衡皆公官。”
太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阿tài ē
【释义】:
指伊尹。因伊尹辅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后辅太甲,被称为大阿。《文选·潘岳〈杨荆州诛〉》:“周赖尚父,殷凭太阿。”李善注:“太阿、阿衡;谓伊尹也。”汉·王莽以甄丰为太阿右拂,即取伊尹事。”又为古“宝剑”名,亦指“权力”,见各该条。
阿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阿苏ā sū
【释义】:
指称鹦鹉。明·王志坚《表异·动物一》:“鹦鹉,一名阿苏。”
阿-古汉语虚词词典
阿ā
词头
一、用于疑问代词“谁”前,构成“阿谁”,义即“谁”、“哪个”。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句义:刚才的两种论点,谁〔的〕算错?②无多酌我,醉倒阿谁扶起?(《全宋词·毛滂:感皇恩》)
二、用于疑问代词“那个”前,构成“阿那个”,义即“哪个”。①这个是色,阿那个是空?(《祖堂集·一六)②曰:“阿那个是佛?”师曰:“即心是佛。”(《五灯会元·南阳慧忠国师》)
三、用于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前,或表示排行的数词前,原意不变。①鹪鹩隔门遥唤:“阿你莫漫辄藏!”(《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鹪鹩(jiāoliáo):小鸟名。莫漫辄藏:不要立时躲藏。②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句义:四肢美丑,本与妙和不妙关系不大;是否传神逼真,只在这〔眼睛〕中。阿堵:这。③阿六!汝生活大可。(《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
四、用于人名或亲属称谓前。①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蜀书·刘封传》)②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陶渊明集·责子》)——已二八:已十六岁。故无匹:本已没有第二个。③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乐府诗集·木兰诗》)——阿爷:父亲。
阿谁-古汉语虚词词典
阿谁ā shuí
疑问代词
一、用来问人。义即“谁”。(一)作主语。①苦海之中为船筏,阿谁要你做夫妻?(《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②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全宋词·祖可:小重山》)③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二)作谓语,或单独成句。①初,敦参军熊甫见敦委任风,将有异图,因酒酣谓敦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佞幸在位,鲜不败业。”敦作色曰:“小人阿谁?”(《晋书·王敦传》)②师问:“阿谁?”曰:“杉洋庵主。”(《五灯会元·杉洋庵主》)(三)作宾语。①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诗集·紫骝马歌辞》)②若论此女形貌相,长大将身聘阿谁?(《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聘:定亲,许配。③曰:“问阿谁?”师曰:“问长老。”(《五灯会元·睦州陈尊宿》)(四)作名词修饰语。①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聊。(《全宋词·柳永:少年游》)——恁(nèn):如此。无聊:无依,无靠。②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全宋词·无名氏:九张机》)
二、用于抉择问句。义即“哪种”、“哪个”、“谁”。①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刚才〔咱们两人〕的话,谁的说法是错的?②借问今时人,阿谁肯服弱?(《王梵志诗校辑·王二羊年少》)——服弱:示弱,服输。
阿谀奉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阿谀奉承ēyúfèngchng
迎合别人的意思,巴结奉承、讨好别人——刚直不阿(~者为好汉,阿谀奉承者为丑类。)
阿谀奉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阿谀奉迎ēyúfèngyíng
见〔阿谀奉承〕
刚正不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正不阿gāngzhèngbùē
见〔刚直不阿〕
刚直不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直不阿gāngzhíbùē
刚强正直,不逢迎——溜须拍马、奴颜婢膝、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刘老伯是个刚直不阿的硬汉子,一向鄙视那种~的小人。)
岩阿之致-实用委婉语词典
岩阿之致
意为有隐居的情致。“岩阿”,即山的曲折之处。
阿睹物-实用委婉语词典
阿睹物
原意“这东西”,钱的代称。旧时通用。也作“阿堵”、“阿堵君”。
阿堵-实用委婉语词典
阿堵
婉指眼睛。《世说新语·巧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阿公-敬谦语小词典
阿公āgōng
敬称。古代用来称老年男子。《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只见一个人……走将去墓堆子上叫道:‘朱小四你这厮!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厮出头。’墓堆子里谩应道:‘阿公小四来也。’”《水浒传》二一回:“阿公休怪。不是我说谎,只道金子在招文袋里,不想出来得忙,忘了在家。我去取来与你。”◇也指祖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阿婆-敬谦语小词典
阿婆āpó
敬称。古代用来称老年妇女。古乐府《折杨柳枝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也指祖母;女子称丈夫的母亲。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
这本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人喜欢采取英美式的表达方式,以致发生了混淆。汉语中年月日的顺序是从大到小,即某年某月某日,如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又写作1997-07-01,也有写作“1997.7.1或1997/7/1。而英式的表达法是从小到大,即某日某月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1/7/1997;美式的表达法是先月日后年份,即某月某日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7/1/1997。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会发生误解的,而英式和美式的表达方式却时有因不够明白而发生误解。在中国人之间交往时,我们没有必要用英式或美式的表达方式。在与外国人交往需要用英美式表达方式时,最好将月份写成英语单词,如“July1,1997”,以免误解。另外,“1997年”不要写成“97年”,不要用简写。
数字·阿拉伯数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阿拉伯数字
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印度数码早在公元8世纪初叶就传到中国,但没有流行开来。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兴起,阿拉伯数字才被广泛地使用。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数字制。它的优点是: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应用,成为一套国际通行的数字体系。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不仅用于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出版物,一般出版物凡是在涉及数字(如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时,也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体例,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十分混乱。为纠正这种混乱状况,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这个规定试行了8年,后经修订,于1995年12月13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做为国家标准颁布,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刚直不阿 阿谀奉承-反义词应用词典
刚直不阿 阿谀奉承
刚直不阿 gāngzhíbù'ē
阿谀奉承 ēyúfèngchéng
【刚直不阿】刚强正直,不循私奉承。
〔例句〕
1.共产党人要做到刚直不阿。
2.公丕汉在恶势力面前刚直不阿,表示要和他们斗争到底。
【阿谀奉承】也作阿谀逢迎。奉承拍马,曲意迎合别人。
〔例句〕
1.任何靠阿谀奉承得势的人都没有好结果。
2.京师有一流棍,名叫李光,专一阿谀逢迎。
阿缟-古文观止词典
阿缟ē gǎo
【词性】:名词
古代齐国所产的细缯。即细丝织品(1)。《李斯谏逐客书》:阿缟之衣。——细缯做的衣服。
阿房-古文观止词典
阿房ē páng
【词性】:名词
秦宫殿名,即阿房宫。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1)。《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蜀中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阿房宫建成了。
太阿-古文观止词典
太阿tài ē
【词性】:名词
也作“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所铸(1)。《李斯谏逐客书》:服太阿之剑。——佩带着太阿剑。
阳阿-古文观止词典
阳阿yáng ē
【词性】:名词
较为高深的歌曲名(1)。《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能跟着和唱的有几百人。
祝阿-古文观止词典
祝阿zhù ē
【词性】:名词
古县名。在今山东历城西南(1)。《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现在将军攻下祝阿而立功扬名。
阿房宫赋-古文观止词典
阿房宫赋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中进士。多在地方任职,官终中书舍人。诗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赋和古文的成就也很高。
【说明】:
本文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敬宗即位以后,广征声色,大兴土木,荒淫失德。文章记述秦建阿房宫之事。表面虽在揭示始皇骄奢淫逸终于致秦灭亡的历史,而用意却在借古讽今,指陈时弊,希望晚唐统治者能够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本文开文赋之先声,在语句上骈散兼行,在押韵上疏密相间,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夹叙夹议,气势道劲。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旨,具有一语破的之妙。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物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阿物儿
【释义】:
玩艺儿,东西,家伙。用于人则含轻蔑或戏谑之意。《红楼梦》十九: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又四三:尤氏笑道:“你这阿物儿,也忒行了大运了。”又五八: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儿,跑来胡闹。
不痴不聋,难做阿家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痴不聋,难做阿家翁
【释义】:
不装聋作哑,就当不了一家之主。谓家务事烦杂难理,当家的只能听之任之装糊涂。□汉·刘熙《释名》二:里语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连城璧》亥:但凡做官的遇着有家庭之事,调处不明来告状的,只好以不治治之。学那当家人藏拙之法,叫做“不痴不聋,难做阿家翁”,只是不准他便了。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镜花缘》九三:北方有句俗语,叫做“憨头郎儿增福延寿”;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姑妄言》一七:只得装呆做痴而已,把唐代宗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两句金言,做了护身符。
⊙不痴不聋,难做主人翁
《醒世奇言》七:从来说“不痴不聋,难做主人翁”。为父母的,就是儿子媳妇果然不能孝顺,也要好好教训。
⊙不痴不聋,做不得阿家翁
《隋唐演义》九九:天子知之,置之不问;又恐子仪心怀不安,乃谕之曰:“不痴不聋,做不得阿家翁。儿女闺阁中语,不必挂怀。”
搭脚阿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搭脚阿妈
【释义】:
指与主人有同居关系的女佣人,身份仍是婢仆,也叫“搭脚娘姨”。《何典》四:一个搭脚阿妈,只晓得烧茶煮饭,踏杀灶堂泥,连大前头都不到的。
阿兜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阿兜眼
【释义】:
深眼窝,凹眼窝。《金瓶梅词话》九六:生的阿兜眼,扫帚眉,料绰口,三须胡子。
阿绵花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阿绵花屎
【释义】:
阿:屙。意谓磨蹭时间。《西游记》三三:(行者)却回头对小妖道:“装天罢。”小妖道:“要装就装,只管阿绵花屎怎的?”
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
【释义】:
阿谀:用好听的话奉承别人。意谓世人都喜欢别人奉承,而讨厌别人的直言不讳。《警世通言》一七:黄顾二人,口中还不干净,却得马德称抵死劝回。那先生只求无事,也不想算命钱了。正是: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
扶不起的阿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扶不起的阿斗
【释义】:
阿斗: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在位时昏庸无能,虽有诸葛亮辅助,也未能保住刘备开创江山。比喻庸碌无能的人。《黄绣球》二七:这些人据我看还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怎样能就他隙之明,替他们引出点光来?
好人是阿呆表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人是阿呆表德
【释义】:
阿呆:呆子。“好人”是呆子表示功德的说法。意谓做好人是真正的呆子。《醉醒石》一〇:就是这些读书人,极薄情。与他银子,是一样脸;要他银子,又一样脸了。倒不如丢在水里,也响一声。自古道:好人是阿呆表德、小浦也是个真阿呆。
鹦哥学念阿弥陀佛——好不入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鹦哥学念阿弥陀佛——好不入耳
【释义】:
歇后语。意谓声音或故事非常好听。《石点头》三:将日记故事所载王祥卧冰,孟宗哭竹,姜家一条布被,田氏一树荆花,长言短句流水般说出来,恰像鹦哥学念阿弥陀佛——好不入耳。
未看老婆,先看阿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未看老婆,先看阿舅
【释义】:
指议婚时,先看看未婚妻的兄弟,就可以推测出未婚妻的品貌。《二刻拍案惊奇》一七:撰之道:“模样如何?”俊卿道:“与小弟有些厮像。”撰之道:“这等,必是极美的了。俗语道:未看老婆,先看阿舅。小弟尚未有室,吾兄与小弟做个撮合山何如?”
阿-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阿ā
词头
1.名词词头。附“阿”的名词多是人名或亲属称谓。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册五页一二七五)
——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我原以为老弟只有打仗的本领罢了,到了现在,〔才知道你〕学识出众渊博,不再是吴下的阿蒙了。”(吴下:指苏州一带地方。)
《世说新语·方正》: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阿奴好自爱。”(《世说新语》册一卷中之上页十上)。
——周侯独自留下和〔阿奴〕饮酒说话,分别时流着眼泪拍着他的背说:“阿奴你要好生自爱。”
《乐府诗集·焦仲卿妻》: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yìng)汝。”(《乐府诗集》册十卷七三页三下)
——母亲对女儿说:“刚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娶你。(迎:迎娶。)
《乐府诗集·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乐府诗集》册五卷二五页八下)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爷:父亲。)
2.代词词头。附“阿”的代词主要是疑问代词。
《乐府诗集·紫骝马歌辞》: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乐府诗集》册五卷二十五页三上)
——在路上碰见乡邻〔我就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册四页九五六)
——先主说:“刚才的争论,谁有过失?”(先主:这里指刘备。)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女甥向依阿谁?(《聊斋志异》册二页四七八)
——外甥女一向依靠谁?
阿-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阿ē
附类
一、名词。指“丘陵”。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é),在彼中阿。(《毛诗注疏》册六卷十之一页九下)
——茂盛的莪嵩,在那丘陵中。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访风景于崇阿。(《初唐四杰文集》册一卷五页十一下)
——在高山丘陵中寻访美景。
二、动词。作“曲从”、“迎合”解。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册一卷二页五下)
——法律不曲从显贵,墨线不曲就弯曲。
《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册二卷十一页八下)
——迎合郑君的心。
阿鼻地狱-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鼻地狱ā bí dì yù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喻指苦难深重的地方。《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余殃。”明徐复祚《投梭记》“若是王导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柯灵《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
阿木林-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木林ā mù lín
方言。傻瓜,呆子。“木林”为“森”,谐音“生”,意谓初到城市的陌生人,不懂什么事。鲁迅《“抄靶子”》“我不是‘老上海’,不知道上海滩上先前的相骂,彼此是怎样赐谥的了。但看看记载,还不过是‘曲辫子’、‘阿木林’。”
阿土生-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土生ā tǔ shēng
方言。指土里土气孤陋寡闻的人。瞿秋白《学阀万岁》“一种是西洋古典主义。如果‘主上’有些阿土生的气味,那么,清客帮他搬弄些西洋古董,讲讲海外奇谈。”
阿乡-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乡ā xiāng
对农民的轻蔑性称呼。也用作对孤陋寡闻者的称呼。《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在小李这样的年纪,他已周游了大半个地球,没想到今天在他们眼中,他却成了个老阿乡!”
阿诈里-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诈里ā zhà li
方言。指专事行骗的人。《新闻报晨刊》2001.8.20“一伙闲散人员,在1994年成立宏豪企业发展公司后,诈取合同订金、好处费、办证费400余万元。被骗的60起案件的当事人,一时曾对这帮‘阿诈里’无可奈何。”
打悲阿-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悲阿dǎ bēi ē
谓诉说悲惨的话。元杨显之《酷寒亭》“前街后巷,叫化些波。那孩儿灵便口喽啰,且是会打悲阿。”
阿堵物-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堵物ē dǔ wù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用“阿堵物”指钱。宋张未《和无咎》“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一人如是,则众人结习所成之国,亦以此阿堵物为最大之功用,此有国者所以常也。”
阿弥陀佛-汉语惯用语辞典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
①佛名。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净土宗用为持名念佛的佛号。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也表示庆幸、惊讶或叹息等感情。沙汀《淘金记》:“没有人要你劝!少给我滋些事,就阿弥陀佛了!”
红头阿三-汉语惯用语辞典
红头阿三hóng tóu ā sān
指旧上海租界中印度籍巡捕。蒋光慈《少年飘泊者》“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刘阿斗-汉语惯用语辞典
刘阿斗liú ā dǒu
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借指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新华文摘》1982年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阿鼻地狱-佛源语词词典
阿鼻地狱
简称“阿鼻”,梵语avīei的音译,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的意思,故“阿鼻地狱”又称“无间地狱”,佛教中所说八大地狱中的第八地狱,在诸地狱中为受苦最重者,在世间作恶最重的人,死后当堕阿鼻地狱,无间断地承受种种苦刑。《成实论》卷十:“若增长无明究竟,必堕阿鼻地狱。”又《敦煌变文集·目莲缘起》:“慈母作咒,冥道早知,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余殃。”又同上:“慈父已生于天上,终朝快乐逍遥,母身堕在阿鼻,日日唯知受苦。”
阿家-佛源语词词典
阿家
称丈夫的母亲,义同“婆婆”“婆母”。中古以前“家”与“姑”两字同音,“阿家”即“阿姑”。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唐宋妇人每称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应读姑。”又,唐代称婆婆为“姑”,故“阿家”即“婆婆”也。《敦煌变文集·孝子传》:“武子为国从远征,母病餐人肉始轻,新妇闻之方割股,阿家吃了得疾平。”
阿罗汉-佛源语词词典
阿罗汉
梵语arhat的音译,修持小乘佛教的人获得的最高果位,地位仅次于佛,相当于罗汉、菩萨。证得阿罗汉果者,意谓断除了一切烦恼,不生不灭,应当受到众生供养。能够做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即能够知道自己他人过去、未来及现在的一切情况;能够做到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解脱一切贪欲。《观无量寿经》:“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二明六通,具八解脱。”《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当时目连于双林树下,证得阿罗汉果。”
阿婆-佛源语词词典
阿婆
对老年妇女的敬称。佛教典籍中常用于两种意义:①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婆母”,义同“阿家”。《敦煌变文集·韩朋赋》:“阿婆报客,但道新妇,病卧在床,不胜医药。”②年老时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适来和尚说其真,修行弟子莫因巡。各自念佛归舍去,来迟莫遣阿婆嗔。”源于中古汉语早期。《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折杨柳枝歌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为泛指意义,佛教典籍指称范围窄而具体。现代汉语承中古汉语本义。例:旅游的时候向老阿婆问路,总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阿弥陀佛-佛源语词词典
阿弥陀佛
佛的名号,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译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因净土宗经常作为持名念佛的佛号,成了僧人与人见面的招呼语,表示打招呼、感叹、感谢,以至委婉含蓄的批评、反驳等,所以此佛的名号及其用法对民间的影响很大。《佛说阿弥陀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过西方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宁到灵利。”现代汉语承用。鲁迅《彷徨·祝福》:“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
南无阿弥陀佛-佛源语词词典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nāmó),梵语Namas的音译,意为归命、敬礼、度我的意思,表示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与尊敬。“南无阿弥陀佛”为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一般人以为是佛家的“六字真言”,实为净土宗修行的一个佛号,意为“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修行时以专门念诵此佛号为主要方法,认为修行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号,死后能到西方净土降生。《观无量寿经》:“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现代汉语承用,理解为佛家之问候语或口头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昨天长老怕他病倒,亲自为他配药,内加三钱人参。他极其感动,双手合十,口诵‘南无阿弥陀佛’。”
新妇骑驴阿家牵-佛源语词词典
新妇骑驴阿家牵
新妇,新媳妇;阿家(gū),婆母。新媳妇骑着驴,却叫老婆婆给牵着。比喻关系颠倒了。《五灯会元·卷十九·九顶清素禅师》:“颠倒颠,颠倒颠,新妇骑驴阿家牵。便怎么,太无端,回头不觉布衫穿。”
阿-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阿ā
词头。(1)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前。《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母。”《木兰诗》:“~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自立~斗为太子以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2)用于代词前。《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谁?”《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先主谓曰:‘向者之论,~谁为失?’”
另见ē。
【阿堵】魏晋时熟语,这个。《世说新语·巧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中。”
【阿奶】称母亲。袁枚《祭妹文》:“~问:‘望兄归否?’”
【阿爷】称父亲。《木兰诗》:“~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阿姨】①称母亲的姐妹。元好问《姨母陇西君讳日作》:“竹马青衫小小郎,~怀袖阿娘香。”②称庶母。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阿-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阿ē
①大山。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崇:高。)②山边,山弯处。《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③曲从,迎合。《韩非子·有度》:“法不~贵。”(贵:有权势的人。)④通“婀”。柔美的样子。《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其叶有难。”(隰xí:低湿的地方。难nuó:茂盛的样子。)
另见ā。
【阿阁】四面有栋有檐的楼阁。《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交疏结绮窗,~三重阶。”
【阿房】秦宫殿名,未建成即被项羽焚毁。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出。”
【阿谀】用好话奉承别人。如“阿谀逢迎”。《汉书·匡衡传》:“~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罔:欺骗。)
不瞎不聋,不做阿翁-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瞎不聋,不做阿翁bù xiā bù lóng bù zuò ā wēng
【释义】:
见“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南无阿弥陀佛-现代汉语大词典
南无阿弥陀佛nā mó ē mí tuó fó
【释义】:
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认为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姚雪垠《李自成》:“昨天长老怕他病倒,亲自为他配药,内加三钱人参。他极其感动,双手合十,口诵‘南无阿弥陀佛!’”
刚正不阿-现代汉语大词典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
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浦安修《赤子之心》:“他戎马战斗的一生,他献身真理的热忱,他刚正不阿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刘阿斗-现代汉语大词典
刘阿斗liú ā dǒu
【释义】:
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依阿取容-现代汉语大词典
依阿取容yī ē qǔ róng
【释义】:
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郭沫若《银杏》:“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
阿1-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1ē
【释义】:
①大的丘陵。泛指山。如:访风景于崇阿。②(山、水或其他的)弯曲处,曲隅。如:山阿。③曲从;迎合。如:执法不阿;阿谀。④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
阿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世ē shì
【释义】:
迎合世俗。范文澜等《中国通史》:“他著《史记》不是为了阿世,所以敢于用直笔。”
阿世取容-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世取容ē shì qǔ róng
【释义】:
迎合世俗,取悦于人。范文澜等《中国通史》:“叙述西汉儒学,应该看到多数阿世取容的章句小儒,也应该看到少数同情人民的正统儒者。”
阿世媚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世媚俗ē shì mèi sú
【释义】:
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鲁迅《文化偏至论》:“如其《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
阿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曲ē qū
【释义】:
阿谀随顺。郭沫若《中国史稿》:“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
阿好-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好ē hào
【释义】:
迎合别人的爱好。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污不至阿其所好。”郭沫若《〈孔雀胆〉后记》:“我这样去加强他,并不纯粹是出于我的阿好。”
阿时趋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时趋俗ē shí qū sú
【释义】:
迎合世俗和时尚。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阿附-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附ē fù
【释义】:
①阿谀依附。郭沫若《中国史稿》:“刘秀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②偏袒附和。
阿房宫-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房宫ē páng gōng
【释义】:
秦代著名宫殿建筑,规模极为宏大。秦始皇时开始建造,迄秦亡尚未竣工,旋为项羽焚毁。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阿房村。
阿弥陀-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弥陀ē mí tuó
【释义】:
见“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
【释义】:
①[梵Amitābha]佛名。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意译为无量,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也省称“阿弥陀”。许地山《命命鸟》:“愿勇猛无畏阿弥陀,俯听恳求接应我。”②净土宗用为持名念佛的佛号。表示感谢神灵的意思。沙汀《淘金记》:“没有人要你劝!少给我滋些事,就阿弥陀佛了!”也表示惊讶或叹息的感情。鲁迅《祝福》:“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也省作“阿弥陀”。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
阿柄-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柄ē bǐng
【释义】:
喻指权柄。梁启超《萃报叙》:“授人阿柄,自陷棘淖。”
阿借-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借ē jiè
【释义】:
逢迎宽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周多征伐,上下相戒,事危而言切,则峻肃而不阿借。”
阿胶-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胶ē jiāo
【释义】:
中药名。是用驴皮加水熬成的胶。原产山东省东阿县,以阿井水煎黑驴皮制成。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也称驴皮胶。
阿谀-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谀ē yú
【释义】:
迎合奉承。曹禺《北京人》:“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阿嗜-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嗜ē shì
【释义】:
偏爱,偏好。聂绀弩《汽油——艺术》:“无论雅人们怎样阿嗜,俗人总是高攀不上的。”
阿2-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2ā
【释义】:
①名词前缀。(1)用在人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茅盾《赛会》:“喂,阿虎弟!辛苦你照管一会儿。我到茶馆去找阿金的爷去!”(2)用在排行次第的前面,有亲昵或轻视的意味。茅盾《赛会》:“喂,喂,和尚阿八!生意好吗?”(3)用在称谓之前。如:阿爸;阿妈。②译音用字。如:阿訇;阿罗汉。
阿Q-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Qā qiū
【释义】:
,又读ā kiū鲁迅著名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其实,阿Q当时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而已。可是,这样的革命假洋鬼子也还是不准。”
阿土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土生ā tǔ shēng
【释义】:
指土里土气孤陋寡闻的人。瞿秋白《学阀万岁四》:“一种是西洋古典主义。如果‘主上’有些阿土生的气味,那么,清客帮他搬弄些西洋古董,讲讲海外奇谈。”
阿大-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大ā dà
【释义】:
①方言。掌柜;经理。郭沫若《百合与番茄上》:“其实好听些说叫主任,直说便是店里的阿大。”②方言。称子女中排行最大的。《新民晚报》1990.9.12:“上海人总是把家中的孩子从大到小称之为‘阿大’、‘阿二头’、‘阿三头’。”
阿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门ā mén
【释义】:
希伯来āmēn]基督教祈祷词中的结束语,表示希望所有一切祈祷均能如愿。老舍《老张的哲学》:“那位军官用中国话迟迟顿顿的祷告起来…只听一声‘阿门!’众人全抬起头睁开眼,老张开始把眼闭上。”也作“阿们”。冰心《寄小读者》:“樱唇眼波,终是梦痕,温柔智慧中,愿你永存,阿们!”
阿门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门诗ā mén shī
【释义】:
赞美诗。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序》:“我这样做诗的动机,是起于一年前读‘阿门’诗,和某君的‘女工之歌’。”
阿飞-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飞ā fēi
【释义】:
指身着奇装异服、举动轻狂的小流氓。海默《城里来的姑娘》:“最近她竟和一个比她少十岁的男人结了婚,这个男人打扮得像阿飞。”
阿乡-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乡ā xiāng
【释义】:
对来自农村的人的轻蔑性称呼。叶辛《在醒来的土地上》:“这会儿,阿乡全忙着烧夜饭。”也用为对孤陋寡闻者的戏称。《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在小李这样的年纪,他已周游了大半个地球,没想到今天在他们眼中,他却成了个老阿乡!”
阿木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木林ā mù lín
【释义】:
方言。傻瓜;呆子。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过了几年,物资样样紧张起来,没有点‘三分三’的人什么都买不到了,他倒又想一下子样样都买全,岂不又做了阿木林!”
阿片-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片ā piàn
【释义】:
鸦片。梁启超《游台第一信》:“台湾之阿片专卖事业,自诩为禁烟之一妙法,当有可供我研究者。”
阿公-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公ā gōng
【释义】:
①方言。祖父。②方言。女子称丈夫的父亲。③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阿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斗ā dǒu
【释义】: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小字。阿斗昏庸懦弱,后因以“阿斗”泛指庸碌无能的人。巴金《小人·大人·长官》:“我常常想:倘使我自己不争气,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事事都靠包青天、海青天,一个青天,两个青天,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阿们-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们ā mén
【释义】:
见“阿门”。
阿司匹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司匹林ā sī pǐ lín
【释义】:
又称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药。白色结晶或粉末,稍带酸味,微溶于水。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肌肉痛、月经痛、关节痛和风湿病。同非那西汀和咖啡因制成复方阿司匹林,又称APC片,是一种止痛药。
阿奶-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奶ā nǎi
【释义】:
祖母。《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不能让阿奶他们知道我们在卖东西。”
阿西跳月-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西跳月ā xī tiào yuè
【释义】:
一种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撒尼人地区。多为男女对舞,舞蹈动作有拍掌、跺脚、跳转等,情绪欢快。
阿囝-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囝ā nān
【释义】:
方言。对儿子的亲昵称呼。
阿囡-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囡ā nān
【释义】:
方言。对女儿的亲昵称呼。茅盾《林家铺子》:“林大娘慌得没有工夫打呃,挣扎着说:‘阿囡,呃,不要哭——过了年,你爸爸有钱,就给你制新衣服。””
阿爷-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爷ā yé
【释义】:
①父亲。②祖父。《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不能让阿奶他们知道我们在卖东西,阿奶阿爷要生气的。”
阿米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米巴ā mǐ bā
【释义】:
拉丁Amoeba]也称变形虫。单细胞动物。细胞表面的任何部分都能生出突起,即“伪足”。因伪足不固定,会伸缩,虫体随之变形,故名。伪足除运动外,还能摄取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等食物。种类很多。一般生活在水中,如犬变形虫等。
阿妈-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妈ā mā
【释义】:
①方言。母亲。吴组缃《山洪》:“今年春上才娶了亲,和他的阿妈,和他的哥哥大官、二官分了锅灶,单独成家立业。”②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梨园戏《陈三五娘》:“(益春:)请阿娘吃药,阿妈说要趁热吃下。”③对年老妇女的敬称。邹韬奋《职业妇女的苦痛》:“如保姆请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较聪明清洁的阿妈,代为照顾。”
阿芙蓉-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芙蓉ā fú róng
【释义】:
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
阿芙容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芙容膏ā fú róng gāo
【释义】: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鸦片。
阿苏尔-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苏尔ā sū ěr
【释义】:
又称娇凤、虎皮鹦鹉。体长近20厘米。羽色美丽,颈部和背脊有黑色细横斑纹。尾羽中间一对狭细尖长。上嘴钩曲,脚有四趾。食果实或种子。喜群栖,多营巢于树洞中。原产澳大利亚。在我国,都为笼养,供观赏。
阿连-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连ā lián
【释义】:
指南朝宋诗人谢惠连。惠连为谢灵运从弟,后因以为兄弟的代称。郁达夫《寄曼兄》:“记取当时灯下语,阿连有力争诃纷。”
阿弟-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弟ā dì
【释义】:
①弟弟。②年长者对年轻人的客套称呼。茅盾《林家铺子》:“喂,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卖九角!”
阿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拉ā lā
【释义】:
①[阿拉伯Allāh]伊斯兰教所信仰的神的名称,该教相信阿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我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称为“真主”。②方言。我;我们。葛琴《罗警长》:“谢谢依!阿拉工人格事体,用勿着侬来管。”
阿拉伯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拉伯马ā lā bó mǎ
【释义】:
著名骑乘型马品种。原产阿拉伯半岛,历史悠久。体格中等,匀称而结实,姿态优美,步伐轻快、稳健,速度快,能持久,聪明而温顺,容易调教。
阿拉伯狒狒-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拉伯狒狒ā lā bó fèi fèi
【释义】:
即狒狒。
阿拉伯数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拉伯数字ā lā bó shù zì
【释义】:
世界上最通用的数字。有0、1、2、3、4、5、6、7、8、9十个。记数用十进位制。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随着印度的天文学、数学书籍被译成阿拉伯文,印度的数字传到了中亚,12世纪初又传到欧洲,直到16世纪才和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阿其那-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其那ā qí nà
【释义】:
满语音译。旧说是狗的意思。鲁迅《“抄靶子”》:“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和‘塞思黑’。”
阿叔-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叔ā shū
【释义】:
叔父。洪深《香稻米》:“阿叔已经去想法子求托人情了。”
阿昌族-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昌族ā chāng zú
【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较发达。
阿罗汉-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罗汉ā luó hàn
【释义】:
梵Arhat]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教也用称断绝嗜欲,解脱烦恼,修得小乘果的人。
阿侄-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侄ā zhí
【释义】:
方言。侄子。鲁迅《无常》:“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
阿侬-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侬ā nóng
【释义】:
方言。我,我们。郭沫若《棠棣之花》:“别母正三载,母去永不归。阿侬姐与弟,愿随阿母来。”
阿爸-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爸ā bà
【释义】:
父亲。吴组缃《山洪》:“奶奶少不得还要说些当年阿爸在日的风光。”
阿狗阿猫-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狗阿猫ā gǒu ā māo
【释义】:
比喻平庸之辈。含轻蔑或诙谐意。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上海的《申报》上,至于称社会科学的翻译者为‘阿狗阿猫’,其愤愤有如此。”
阿波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波罗ā bō luó
【释义】:
希腊Apollo]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和提坦神后裔勒托的儿子。主掌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诗歌,并代表宙斯宣告神旨,英俊而富才情。代指太阳或俊美的男青年。
阿弥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弥巴ā mí bā
【释义】:
即阿米巴。
阿妹-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妹ā mèi
【释义】:
方言。妹妹。
阿姐-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姐ā jiě
【释义】:
方言。姐姐。
阿姆-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姆ā mǔ
【释义】:
①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甬剧《两兄弟》:“王春香:春香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②母亲。碧野《没有花的春天》:“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单身汉子,一岁死了阿爸,七岁死了阿姆,自己没有一个家。”
阿胡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胡子ā hú zi
【释义】:
方言。①指络腮胡子。《光明日报》1964.1.23:“老马今年四十五岁,生来双料头身体,阿胡子。”②长有络腮胡子的人。金曾豪《险幌》:“(大叔)激动得不行,恨不得拉那阿胡子吃河豚。”
阿香-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香ā xiāng
【释义】:
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郁达夫《金丝雀》:“能向阿香通刺否?风云千里传雷车。”
阿修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修罗ā xīu luó
【释义】:
梵Asura]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也名为无善神。
阿訇-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訇ā hōng
【释义】:
波斯ākhūnd]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韩北屏《非斯印象》:“嘉鲁因大学从前专门培养阿訇、副阿訇,是宗教性的学校。”
阿姨-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姨ā yí
【释义】:
①姨母。②泛称跟母亲年岁差不多的妇女。冰心《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妈妈说她和她们纸花厂的工人阿姨们,都是一边扎着花圈和纸花,一边流着眼泪。”③称保育员或保姆。《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我如坐针毡地等了好久,阿姨才把瘫痪了的女主人搀扶出来。”
阿娇-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娇ā jiāo
【释义】:
指汉武帝陈皇后。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幼时,他的姑母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他:让阿娇给你作媳妇好吗?武帝回答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后常用借指妓女或外宠。郁达夫《怀扬州——用姜白石〈小红低唱我吹箫〉韵》:“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箫。”
阿哥-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哥ā gē
【释义】:
①哥哥。②对年纪跟自己相近的男子表示亲热的称呼。《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一个小伙子奔过去趁机找便宜:‘叫我一声阿哥,我教你们踏黄鱼车。””③满俗。同辈彼此间的互称。也为父母对儿子的称呼。或为对皇子的通称。
阿爹-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爹ā diē
【释义】:
①父亲。《新民晚报》1983.2.6:“康金梅在她的学画道路上,走过来了。阿爹、阿妈娘不再反对。”②祖父。茅盾《春蚕》:“阿爹,妈等你吃中午饭呢!”
阿娘-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娘ā niáng
【释义】:
①母亲。②方言。小姐。旧时仆人称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梨园戏《陈三五娘》:“李姐,安人准阿娘出门睇灯,只是员外不放心,才叫老姐来与您作伴。”③方言。奶奶。④方言。称姑母或姨母。
阿堵-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堵ā dǔ
【释义】:
见“阿堵物”。
阿堵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堵物ā dǔ wù
【释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载:王夷甫恨妻子贪财,自己嘴上从不说“钱”字。妻子想考验他,就叫婢女用钱绕着他的床,使无法行走。王夷甫早晨起来,见钱堵路,就呼婢说:“举却阿堵物。”后遂以“阿堵物”指钱。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一人如是,则众人结习所成之国,亦以此阿堵物为最大之功用。”也作“阿堵”。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犹是横目两足,犹是耳聪目明,独以缺此区区阿堵故不得有此权利,吾不知其何理也。”
阿领-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领ā lǐng
【释义】:
指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鲁迅《无常》:“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
阿猫阿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猫阿狗ā māo ā gǒu
【释义】:
犹阿狗阿猫。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在德国无论阿猫阿狗见面,一律互相举手高喊:‘希特勒万岁!’”
阿婆-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婆ā pó
【释义】:
①祖母。也用作对老年妇人的敬称。②方言。称丈夫的母亲。
阿嫂-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嫂ā sǎo
【释义】:
①哥哥的妻子。鲁迅《无常》:“我道nga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②称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的朋友的妻子。
阿媛-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媛ā yuàn
【释义】:
方言。父母对女儿或长辈对小辈(多指女孩儿)的亲昵称呼。越剧《三摆渡》:“说起我阿媛,真要咪咪笑,生活样样会,技术算头挑。”
阿蒙-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蒙ā méng
【释义】:
指三国吴吕蒙。吕蒙原不注意学习,孙权劝他“宜学问以自开益”。后吕蒙苦学,学识大进,鲁肃称赞他“非复吴下阿蒙”。后用“阿蒙”谦称自己为没有学识的一介武夫。陈毅《兴国旅舍》:“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阿舅-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舅ā jiù
【释义】:
①舅父。②妻子的弟兄。
阿鼻-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鼻ā bí
【释义】:
梵Avīci]意译“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的意思。为佛教传说中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
阿鼻地狱-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鼻地狱ā bí dì yù
【释义】:
即阿鼻。柯灵《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
阿魏-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魏ā wèi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复叶。花小,黄色。主要产于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切断根和根状茎,有乳状液流出,干后称阿魏,有强烈的蒜样臭气,中医入药,能消积、杀虫。
阿戆-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戆ā gàng
【释义】:
方言。指傻里傻气的人。《新民晚报》1984.4.10:“上海人把反应迟钝的人称为‘阿木林’,傻乎乎的人称为‘阿戆’。”
阿3-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3ǎ
【释义】:
叹词。表示惊讶。鲁迅《头发的故事》:“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
阿呀-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呀ǎ ya
【释义】:
叹词。表示惊讶。鲁迅《明天》:“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了一声‘阿呀!””
阿4-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4à
【释义】:
方言。副词。犹可,是否。用在问句中,加强语气。刘半农《善政桥直对鼓楼门》:“你阿看见赵大跌勒井里仔钱二去下石?”
阿5-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5a
【释义】:
语气词。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嘱咐、乞请等语气。如:今天真热阿;你别忘了阿!②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如:你刚到阿,快走吧,时间来不及了!
大阿福-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阿福dà ā fú
【释义】:
江苏省无锡所产的泥人。作胖娃形。
太阿倒持-现代汉语大词典
太阿倒持tài ē dào chí
【释义】: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即太阿,古剑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小阿哥-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阿哥xiǎo ā gē
【释义】:
方言。兄长中最年轻者。
守正不阿-现代汉语大词典
守正不阿shǒu zhèng bù ē
【释义】:
坚守正道,不曲从迎合。如:他为人守正不阿,对逢迎拍马之流从不假以词色。
红头阿三-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头阿三hóng tóu ā sān
【释义】:
红头巡捕。含贬义。蒋光慈《少年飘泊者》:“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曲学阿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曲学阿世qū xué ē shì
【释义】:
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吴晗《论内战运动》:“正统是不存在的,假如有,也只是一些道统论者一相情愿的虚构,用以侍候新主人,‘曲学阿世’。”
牛头阿旁-现代汉语大词典
牛头阿旁niú tóu ā bàng
【释义】:
佛教指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旁,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也写作“牛首阿旁”。鲁迅《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之谈,则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后也喻凶恶可怖的人。
牛首阿旁-现代汉语大词典
牛首阿旁niú shǒu ā bàng
【释义】:
见“牛头阿旁”。
不阿-汉语大词典
不阿
【1】不曲从,不逢迎。《管子·君臣下》:“能據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過﹐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後汉书·袁敞传》:“{敞}廉勁不阿權貴﹐失{鄧氏}旨﹐遂自殺。”{明}{沈德符}《野獲编·宗藩·辽王贵烚罪恶》:“談者反謂{洪}不阿{江陵}﹐欲存{遼}得罪。真説夢耳。”{萧乾}《栗子·参商》四:“他有着黑亮的眼珠﹐整齐的牙齿﹐和一条倔强不阿的灵魂。”
丘阿-汉语大词典
丘阿
【1】山丘的曲深僻静处。《诗·小雅·緜蛮》:“緜蠻黄鳥﹐止于丘阿。”{陈奂}传疏:“小鳥知止於丘之曲阿静安之處而託息焉。”{汉}{王逸}《九思·逢尤》:“遽傽遑兮驅林澤﹐步屏營兮行丘阿。”
中阿-汉语大词典
中阿
【1】丘陵之中。亦指山湾里。《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毛}传:“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文选·左思<蜀都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皐。”{张铣}注:“阿﹐曲也。”{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诗:“傾城誰不顧﹐弭節停中阿。”
九阿-汉语大词典
九阿
【1】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八二:“垂影臨層城﹐餘光照九阿。”【2】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汉}{张衡}《东京赋》:“西阻{九阿}﹐東門于{旋}。”《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西征﹐升{九阿}。”{郭璞}注:“疑今{新安縣}十里{九坂}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九阿}﹐此是也。”
乾阿妳-汉语大词典
乾阿妳
【1】乾奶婆。《北齐书·恩倖传·穆提婆》:“{提婆}母{陸令萱}嘗配入掖庭﹐{後主}繦褓之中﹐令其鞠養﹐謂之乾阿妳。”
十阿父-汉语大词典
十阿父
【1】{五代}{後周}{郭威}({太祖})无子,以后兄{柴守礼}子{荣}({世宗})为养子。{宋礼}与大官僚{王溥}﹑{汪晏}﹑{王彦超}﹑{韩令坤}等人的父亲同住{洛阳},相互勾结,仗势横行,时人鄙称为“十阿父”。参阅《新五代史·柴守礼传》。
南無阿彌陀佛-汉语大词典
南無阿彌陀佛
【1】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啞子合着掌﹐忽然念出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便能説話﹐將{張稍}從前過惡﹐一一説出。”{宋}{苏轼}《阿弥陀佛赞》:“佛子在時百憂繞﹐臨行一念何由了;口誦南無阿彌陀﹐如日出地萬國曉。”《观无量寿经》:“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昨天长老怕他病倒﹐亲自为他配药﹐内加三钱人参。他极其感动﹐双手合十﹐口诵‘南无阿弥陀佛!’”
伊阿那-汉语大词典
伊阿那
【1】{汉}{魏}乐府歌辞中的衬词,无义。{明}{徐祯卿}《谈艺录》:“乐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諸語﹐本自亡義﹐但補樂中之音。”
依阿取容-汉语大词典
依阿取容
【1】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明}{宋濂}《承直郎王君墓铭》:“視依阿取容者賤之﹐不與交語。”{郭沫若}《银杏》诗:“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傖。”{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嫉謗怒叢于一身﹐以受侮于羣小。”
依阿-汉语大词典
依阿
【1】曲从附顺。{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杨倭漆》:“一時紳之流﹐依阿事達者不少。”《新唐书·萧复传》:“若使臣依阿偷免﹐不敢當宰相。”《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其倚杖虚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内。”{张铣}注:“依阿無心﹐謂曲從不察。”{清}{管同}《孝史序》:“及{東漢}{馬融}﹐依阿權勢﹐所至以賄聞。”
保阿-汉语大词典
保阿
【1】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女的妇女。《後汉书·皇后纪序》:“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佩之響。”{李贤}注引《列女传》:“{孝公}使駟馬立車載姬。姬泣曰:‘妾聞妃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佩環;今立車無輧﹐非敢受命。’”《汉书·李寻传》:“唯陛下執乾剛之德﹐彊志守度﹐毋聽女謁邪臣之態。諸保阿乳母甘言悲辭之託﹐斷而勿聽。”
倒持太阿-汉语大词典
倒持太阿
【1】见“倒2持泰阿”。
倒持泰阿-汉语大词典
倒持泰阿
亦作“[倒持太阿]”【1】倒持宝剑,将剑把交给别人。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其害。《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當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獨攬。寄之於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况今駐{華}各使﹐惟利是視﹐又值修約之際﹐蹈瑕伺間﹐詭謀百出﹐不豫爲之防﹐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亦省作“[倒持]”。《汉书·梅福传》:“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爲{漢}敺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泰阿﹐劍名﹐{歐冶}所鑄也。言{秦}無道﹐令{陳涉}﹑{項羽}乘間而發﹐譬倒持劍而以把授與人也。”《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數年來﹐姦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鐏柄。”{宋}{王安石}《兼并》诗:“姦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
倍阿-汉语大词典
倍阿
【1】神鬼名。《庄子·达生》:“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倍阿﹐神名也。”{成玄英}疏:“人宅中東北牆下有鬼﹐名倍阿﹑鮭蠪。”
偏阿-汉语大词典
偏阿
【1】偏护一方。{宋}{陈亮}《谢何正言启》:“盡洗偏阿﹐具知情僞。”《後汉书·马严传》:“不務奉事﹐盡心爲國﹐而司察偏阿﹐取與自己﹐同則舉爲尤異﹐異則中以刑法。”{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读经一》:“自{孟喜}以下﹐大抵多漢學﹐即{荀}{虞}亦在其中也。然有並存而無偏阿﹐足資後學之詳擇而已。”
儂阿-汉语大词典
儂阿
【1】我。{唐}{长孙无忌}《新曲》之一:“儂阿家住朝歌下﹐早傳名。”
公正不阿-汉语大词典
公正不阿
【1】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建中靖國}中﹐或欲復從{元祐}﹐已施行矣﹐時{豐相之}爲工部尚書﹐獨持不可……議遂寢。{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謂賢矣。”
卷阿-汉语大词典
卷阿
【1】泛指蜿蜒的山陵。{明}{许潮}《龙山宴》:“重陽風雨惡﹐登臨無奈天何。徙倚杖﹐望卷阿。”《楚辞·王褒<九怀·株昭>》:“步驟桂林兮﹐超驤卷阿。”{王逸}注:“騰越曲阜﹐過阨難也。”{洪兴祖}补注:“卷﹐曲也。音拳。”【2】《诗·大雅》篇名。《诗》序谓{召康公}作以戒{成王},要“求賢用吉士”。其诗云:“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清}{钱谦益}《申比部诗序》:“{文定}之事我神祖﹐《卷阿》之鳳凰也。”
剛正不阿-汉语大词典
剛正不阿
【1】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劉掞}字{文白}﹐{湖北}{沔陽州}人。少穎悟﹐過目成誦。比長﹐剛正不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濟南}同知{吴公}﹐剛正不阿。”{浦安修}《赤子之心》:“他戎马战斗的一生﹐他献身真理的热忱﹐他刚正不阿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劉阿斗-汉语大词典
劉阿斗
【1】{三国}{蜀}後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後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劉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垂阿-汉语大词典
垂阿
【1】向下四垂的曲檐。{唐}{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南爲燕亭﹐延宇垂阿﹐步簷更衣﹐周若一舍。”
城阿-汉语大词典
城阿
【1】城角。{南朝} {宋}{何承天}《鼓吹铙歌·朱路篇》:“逸韻騰天路﹐頽響結城阿。”{明}{陈子龙}《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嘉賓集城阿﹐送客游舊京。”{清}{方文}《无题》诗:“目挑復心與﹐徘徊立城阿。”
大阿福-汉语大词典
大阿福
【1】{江苏省}{无锡}所产的泥人。作胖娃形。
大阿哥-汉语大词典
大阿哥
【1】{清}代称皇长子为大阿哥。《清续文献通考·王礼十》:“二十七年﹐諭奉皇太后懿旨﹐已革{端郡王}{載漪}之子{溥溥}前經降旨立爲大阿哥﹐承繼{穆宗毅皇帝}爲嗣﹐宣諭中外。”
大阿-汉语大词典
大阿
【1】太阿。{章炳麟}《沈荩哀辞》:“假大阿于晳人兮﹐享千胡而啖其肺。”{明}{李东阳}《童公神道碑铭》:“入登留曹﹐在六卿列;若操大阿﹐歷試不折。”
天阿-汉语大词典
天阿
【1】星名。《淮南子·天文训》:“五星八風﹐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宫﹐太微﹐軒轅﹐咸池﹐四守﹐天阿。”{高诱}注:“皆星名。”{清}{王念孙}谓天阿即天河。见《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三》。
太阿倒持-汉语大词典
太阿倒持
【1】《汉书·梅福传》:“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爲{漢}敺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即太阿﹐古剑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明}{焦竑}《读<论语>》:“{定公}爲太阿倒持之君﹐故欲防之以禮;三家爲尾大不掉之臣﹐故欲教之以忠。”{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懲北軍之變﹐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太阿-汉语大词典
太阿
【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战国策·韩策一》:“{韓}卒之劍戟……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堅。”{唐}{卢照邻}《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李善}注:“《越絶書》曰:{楚王}召{歐冶子}﹑{干將}作鐵劒二枚﹐二曰太阿。”{明}{沈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周}賴{尚父}﹐{殷}憑太阿。”{李善}注:“太阿﹐阿衡﹐謂{伊尹}也。”{汉}{王莽}以{甄丰}为太阿右拂﹐即取{伊尹}事。见《汉书·王莽传中》。【3】喻权柄。{清}{黄遵宪}《纪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計日。”《明史·阉党传序》:“凶豎乘其沸潰﹐盗弄太阿。”
小阿哥-汉语大词典
小阿哥
【1】方言。兄长中之最年轻者。【2】男婴孩。《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三年五載﹐抱上個小阿哥﹐哎喲那時節﹐怎不叫人心快樂。”
吴下阿蒙-汉语大词典
吴下阿蒙
【1】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結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吴下阿蒙}。’”{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自今觀之﹐皆{吴下}{阿蒙}手筆也。”{清}{沈起凤}《谐铎·隔牖谈诗》:“汝{吴下}{阿蒙}﹐輒敢高持布鼓﹐過我雷門。”亦省作“[吴蒙]”。{清}{黄景仁}《送温舍人汝適归广州》诗:“君去{江}南只半程﹐卻過{吴蒙}舊鄉井。”
周阿-汉语大词典
周阿
【1】谓殿庭之隅。《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碝磩綵緻﹐琳珉青熒﹐珊瑚碧樹﹐周阿而生。”{刘良}注:“阿﹐曲也。言生于庭曲。”{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謂以珠玉假爲樹﹐而植之於殿曲。”{明}{李东阳}《重建福州府学孔子庙记》:“廉陛高聳﹐周阿嚴峻﹐髹采焕發﹐蔚爲奇觀。”
唯阿-汉语大词典
唯阿
【1】《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唐}{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視予之仕﹐昔與今乃唯阿之差耳。”《宋书·蔡兴宗传》:“率衛相去﹐唯阿之間。”【2】形容卑恭顺从。{明}{唐顺之}《莆田林氏先墓表》:“嚘咿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無譴訶憎疾於人。”{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爲愛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趨承此社會。”
四阿-汉语大词典
四阿
【1】指屋宇或棺椁四边的檐霤,可使水从四面流下。《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杜预}注:“四阿﹐四注椁也。”{孔颖达}疏:“{鄭玄}云:‘阿﹐棟也。’四角設棟也﹐是爲四注椁也。”《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郑玄}注:“四阿﹐若今四注屋。”{贾公彦}疏:“此四阿﹐四霤者也。”《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大廟﹑宗宫﹑考宫﹑路寢﹑明堂咸有四阿。”{孔晁}注:“宫廟四下曰阿。”{朱右曾}校释:“四阿﹐四注屋﹐四面有霤阿下也。”
山阿-汉语大词典
山阿
【1】借指山野之人。{南朝}{梁武帝}《设榜木肺石二函诏》:“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横議﹐投謗木函。”【2】山的曲折处。《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注:“阿﹐曲隅也。”{续范亭}《南泥湾概况》诗:“至今瓦礫已無存﹐偶有破窑在山阿。”{三国} {魏}{嵇康}《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四游记·锺离败逃山谷》:“〔{鍾離}〕正立馬躊躇﹐進退不得﹐忽山阿中轉出一個胡僧。”
崇阿-汉语大词典
崇阿
【1】高丘,高山。{明}{刘基}《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括苍》诗:“瞻彼崇阿﹐維雲茫茫。”{晋}{谢万}《兰亭》诗:“肆眺崇阿﹐寓目高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