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非

非(非)是什么意思

  • 出售品←→非卖品-反义词词典

    出售品←→非卖品chūshòupǐn-fēimàipǐn

    【词性】:名

    出售品:用以卖出的物品。

    非卖品:用于赠送,展览等而不出卖的物品。

    【例】 在商店橱窗里摆着非卖品中有他所需要的衣服,但是不能够买;而在柜台里的出售品中,却没有他所需要的衣服,他感到非常懊恼和感慨。

  • 非←→是-反义词词典

    非←→是fēi-shì

    【词性】:动

    非:不对。

    是:对。

    【例】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是一下子战胜“非”。(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非常←→恰好-反义词词典

    非常←→恰好fēicháng-qiàhǎo

    【词性】:副

    非常:极;十分。

    恰好:正好。

    【例】 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老舍:《骆驼祥子》)这奚笑和讪笑恰好暴露了一些人的丑恶:在他们的思想里,还存在着职业分上下贵贱的等级观念——可耻的封建阶级的阶级偏见!(马铁丁:《张弛集》)

  • 非法←→合法-反义词词典

    非法←→合法fēifǎ-héfǎ

    【词性】:形

    非法:不合法律。

    合法:符合法律。

    【例】 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蔽精干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结晶体←→非晶体-反义词词典

    结晶体←→非晶体jiéjīngti-fēijīngtǐ

    【词性】:名

    结晶体:原子、离子或分子依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而形成的有规则外形的固体。如明矾、食盐等。

    非晶体,内部原子排列和外形都无规则的固体。如电木、玻璃等。

  • 平庸←→非凡-反义词词典

    平庸←→非凡píngyōng-fēifán

    【词性】:形

    平庸:平凡;寻常而不突出。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

    【例】 这李莲英是个长相十分平庸的人,肤色黑黄,过早地发了胖,门楼头,圆合脸,单眼皮,肉眼泡有点外凸,鼻子象个蒜瓣,实在是其貌不扬……(鲍昌:《庚子风云》) 这时候,在墓地上空,现出了一弯美丽非凡的彩虹。(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反义词词典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pǔtōng-tèbié fēifán dútè qítè

    【词性】:形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非凡:超过一般,不平常。

    独特:特别的;独有的。

    奇特:奇怪而特别;与寻常不同的。

    【例】 这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是一位上海工人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纪念品。(巴金:《杨林同志》) 那雪后的天空,一碧如洗,显得特别的晴朗。(峻青:《瑞雪图》) 林子里的鸟儿吱吱喳喳,热闹非凡;有时,百鸟齐鸣,就象一曲美妙的民乐合奏,简直叫人流连忘返。(徐鹏飞:《奇异的海底世界》) 在晋东的烽燧下,在冀西的山道中,汗马浸下的尘渍,篝火烙下的黄点,炮浪风雪,留在军衣鞍鞯的斑斓纹痕,更加显出一个替中国人民争了气,为太行山人民立下了大功的伟大战士、光辉军事艺术家的独特本色。(阮章竞:《三月春山》) 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鲁迅:《〈呐喊〉自序》)

  • 寻常←→非常-反义词词典

    寻常←→非常xúncháng-fēicháng

    【词性】:形

    寻常:平常。

    非常:异乎寻常的。

    【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鲁迅:《故乡》)

  • 赞赏←→非难-反义词词典

    赞赏←→非难zànshǎng-fēinàn

    【词性】:动

    赞赏:赞美赏识。

    非难:指摘和责问。

    【例】 她底舞艺术是冠绝一城的,所以在场上的独舞与合舞都博得宾众底赞赏。(许地山:《无忧花》) 她这一句话,不晓得是赞扬呢,还是非难。(周立波:《新客》)

  • 非熊-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非熊fēi xióng

    【释义】:

    指吕尚。《宋书·符瑞志》:“(文王)将畋,史偏卜之,曰:‘将大莸,非熊非罴,天遗汝师以佐昌。’”

  • 非-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fēi

    副词

    一、用于主语和名词性谓语之间,表示否定性的判断。义即“不是”。①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世说新语·方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昌黎文集·师说》)——惑:迷误,困惑。③封建非圣人意也。(《柳河东集·封建论》)——句义:实行分封制不是圣人的意志。

    二、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动作或情状的否定。义即“不”。①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哭师:为军队而哭。②豹呼妇视之,以为非妙。(《水经注·浊漳水》)——句义:西门豹呼出〔给河伯挑选的〕新娘子看了看,认为不漂亮。

    三、用于句末,与全句共同构成反复问句。义即“……不是”。①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庄子·盗跖》)——句义:这是鲁国那位能言善辩、提倡虚伪仁义的孔丘不是呢?②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史记·儒林列传》)——句义:必如你所说,这是高帝代替秦王占据了天子之位不是呢?③如此衣形者,是汝所拟者非邪?(《世说新语·贤媛》)——句义:这种穿着打扮的,是你想像中的那个人不是呢?④车驾出宣平门,当渡桥,汜兵数百人遮桥曰:“此天子非也?”(《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兴平二年》)——遮桥:在桥上阻拦。⑤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全宋词·陈人杰:沁园春》)——是梦邪非:是梦呢不是?

  • 非但-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但fēi dān

    短语

    见“非徒”。

  • 非独-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独fēi dú

    短语

    见“非徒”。

  • 非……而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而何fēi……ér hé

    凝固格式

    用先否定后反诘的方式,表示强烈的肯定。义即“不是……又是什么”、“只能是……”。充当句子谓语。“非……而谁”、“非……而奚”义同。①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句义:国家被别国战胜,国君出奔外国,不是祸又是什么?②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史记·陈丞相世家》)③然人之所以能视听言动,非天而何?(《朱子语类·释明明德》)——非天而何:不是上天的旨意使然又是什么?④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赵盾。正卿:上卿,最高执政大臣。亡不越竟:奔亡却没出国境。反不讨贼:回朝廷后又没有诛讨弑君的凶手。⑤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祖堂集·十四》)⑥逢滑当公而进曰:“吴未有福,荆未有祸。”公曰:“国胜君出,非祸而奚?”(《说苑·善说》)——国胜君出:国家被战胜,国君出奔国外。奚:何。

  • 非……而谁-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而谁fēi……ěr shuí

    凝固格式

    见“……而何”。

  • 非……而奚-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而奚fēi……ěr xī

    凝固格式

    见“非……而何”。

  • 非特-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特fēi tè

    短语

    见“非徒”。

  • 非徒-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徒fēi tú

    短语

    常用于递进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不限于某个范围或情况。义即“不只〔是〕”、“不单单”、“不仅”。“非特”、“非独”、“非但”义同。①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②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吕氏春秋·用民》)③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句义:这样〔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人有两只脚身上没有毛的缘故,还因为人有〔男女、长幼、贵贱〕等差别的缘故。④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韩非子·六反》)——句义:这不仅是没有治国之术,也是缺乏治国之道。⑤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史记·刺客列传》)——政:聂政。⑥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汉书·魏相传》)⑦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世说新语·规箴》)——卿:你。

  • 自非-古汉语虚词词典

    自非zì fēi

    连词

    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之首,表示否定性假设。义即“如果不是”。①自非圣人,得志而不骄佚者,未之有也。(《盐铁论·论功》)——佚(yì):放肆。未之有:没有这种人。②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月:太阳和月亮。

  • 非凡-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非凡fēifán

    〈形〉超过一般。形容人物、见解、成就、热闹等。常作谓语、定语,也可以作补语。

    他仪表堂堂,气度非凡|本领非凡|成就非凡|才智非凡|医术非凡|在世界历史上,林肯是个非凡的人物|非凡的见解|非凡的观察力|非凡的才能|非凡的技艺|非凡的艺术杰作|非凡的贡献|非凡的外交家|在战斗中,他英勇非凡|街上热闹非凡

  • 非常-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非常fēicháng

    〈形〉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形容人、事件、时期、会议、手段、灾难等。只能作定语。

    战争时期是非常时期,所以要实行军事管制|他是个非常的人,所以能做出这样非常的事来|非常的时代|这是一次非常的会议|大家都想去看看这非常的典礼|公安部门采取了非常的措施|在敌占区那种非常的环境里,我们要过非常的生活|我看到了非常的景象|他们遭遇了非常的灾难

    〈副〉十分,极。只能作状语。

    他觉得非常光荣|非常高兴|非常激动|非常雅致|他非常会说话|他非常喜爱这只花瓶|非常欣赏这个人的才能

  • 播弄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播弄是非bōnòngshìfēi

    制造矛盾和不和——息事宁人(有的人爱播弄是非,而他,对一些无原则的纠纷,总是抱着~的态度。)

  • 颠倒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颠倒是非diàndǎoshìfēi

    把错的说成对的,把对的说成错的——是非分明(罪犯故意颠倒是非,妄图把水搅浑,公安部门放手发动群众,内查外调,终于真象大白,~。)

  • 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非fēi

    错误、不对——是(颠倒~非/~非曲直自有公论/明辨~非)

  • 非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非法fēifǎ

    不合法——合法(当年,安源煤矿工人既要做~斗争,也要做非法斗争。)

  • 非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非凡fēifán

    超过一般——平凡(~的人物)

  • 非分-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非分fēifèn

    不守本分、不安分——本分、安分(要~一些,不能有一点非分之想。)

  • 非亲非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非亲非故fēiqīnfēigù

    形容没有一点亲戚关系——沾亲带故(这个村子里,多数人都是~,非亲非故的很少。)

  • 胡作非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胡作非为húzuòfēiwéi

    行为不顾法律、法纪或舆论而乱来,任意行动——安分守己(进行法制教育以来,大多数失足青年不再胡作非为,都~了。)

  • 混淆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混淆是非hùnxiáoshìfēi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是非分明(罪犯妄图混淆是非,把水搅浑,公安机关发动群众深入调查,终于使事情真相大白,~了。)、明辨是非。

  • 拒谏饰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拒谏饰非jùjiànshìfēi

    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闻过则喜、广开言路(我党的优良传绕之一,就是~,从不拒谏饰非。)

  • 口是心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口是心非kǒushìxīnfēi

    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如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口是心非是伪善的产物,~是诚实的表现。)

  • 明辨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明辨是非míngbiànshìfēi

    把是非分清楚——混淆是非

  • 惹是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惹是非rěshìfei

    引起麻烦或争端——守规矩(这些小青年一向~,从不惹是非。)

  • 是非分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是非分明shìfēifēnmíng

    事理的正确与错误非常明显——颠倒是非(在原则问题上,共产党人应该是非分明,决不可~,混淆黑白。)

  • 为非作歹-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为非作歹wéifēizuòdǎi

    任意干坏事——奉公守法(为保护~的公民,对那些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要严加制裁。)

  • 无事生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事生非wúshìshēngfēi

    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找麻烦——息事宁人(他处理问题总是抱~的态度,不会无事生非的。)

  • 腹非-古语词今用词典

    腹非fùfēi

    见“腹诽”条。

  • 不独(不特、非特)……还……-关联词语词典

    不独(不特、非特)……还……

    “不独(不特、非特)”,连词;“还”,副词。配对构成“不独(不特、非特)……还……”的格式,表示累积性递进关系。“不独(不特、非特)”的意义和用法跟“不但”相同;“还”表示项目的增加或范围的扩大。例如:

    ①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就走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鲁迅《祝福》)

    ②不特须除去强暴,还应发挥他自己的美德。(鲁迅《我之节烈观》)

    ③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非特不能赚钱,还要贴补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加思索地爱上了殴打这办法了。(夏衍《包身工》)

  • 非但……并且……-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并且……

    “非但”、“并且”都是连词,配对构成“非但……并且……”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但”相当于“不但”,用于书面,“并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例如:

    ①非但月底要预付的来月的房金可以无忧,并且付过房金以后,还可以维持几天食料。(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②因为他们向来有一个家,而且还是“自田自地”过得去的家,他们就以为做人的意义无非为要维持这“家”,现在要他们拆散了这家去过“浮尸”样的生活,那非但是对不起祖宗,并且也对不起他们的孩子——小宝。(茅盾《残冬》)

  • 非但……而且……-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而且……

    “非但”、“而且”都是连词,配对构成“非但……而且……”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但”相当于“不但”,多用于书面;“而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例如:

    ①至于男盗和女娼,那是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男盗可以多刮几层地皮,女娼——可以多弄几个“裙带官儿”的位置。(鲁迅《赌咒》)

    ②根据刚才的经验,知道洞里潮湿,穿布鞋非但容易湿透,而且把不稳脚。(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③这是一根枯树枝,不然船非但撞不断它,而且还要伤人。(映泉《同船过渡》)

    ④真正的美食家必须精通消化术,如果来个食而不化,那非但不能连续工作,而且也十分危险!(陆文夫《美食家》)

  • 非但……反而(倒、反、反倒)……-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反而(倒、反、反倒)……

    “非但”,连词;“反而(倒、反、反倒)”,副词。配对构成“非但……反而(倒、反、反倒)……”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但”用在前边分句,跟否定词“不、没有、末”等连用,引出一种否定的意思;“反而(倒、反、反倒)”用于后边分句,引出肯定方面的意思,把意思推进一层,表示“否定再肯定”的递进关系。例如:

    ①他听了,非但不走,反而把腰弯得更深了。(陆途《登泰山记》)

    ②然而我非但没有观赏美景的兴致,反而越往里走心越沉。(映泉《白云深处》)

    ③所以,几乎把S市著名饭馆吃遍的阿宝,除了从炊事员的职业角度,了解到天外有天,增加许多业务知识外,非但未曾长一点腰,相反,倒象害了一场重病似的,整天一副霜打的样子。(李国文《危楼记事》)

    ④袁绍非但不听田丰之劝,反以“沮众罪”把田丰关了起来。(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⑤兄弟俩结婚,非但没把原来的家拆散,反倒添人进口,扩大了门庭。(母国政《不是一场虚惊》)

  • 非但……还(也)……-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还(也)……

    “非但”,连词;“还”、“也”都是副词。配对构成“非但……还(也)……”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但”,用法跟“不但”相同,用于书面。“还”表示范围的扩大、程度的加深,是一种累积性的递进关系;“也”表示前后两项的类同和并存,是一种类比性的递进关系。例如:

    ①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②……至于自己,只是教教体操而已,再没有旁的责任;非但没有旁的责任,遇到学生不好,还有权责备级任教师,那一定是级任教师管教上有了疏忽了。(叶圣陶《倪焕之》)

    ③因此,他建议:非但不要追究诸葛云裳,还应该修改制度,取消原来那个有一人达不到定额就不能评先进的规定,同时增加一个新的条件:先进班组应该有良好的“集体意识”。(陈冲《小厂来了个大学生》)

    ④炒洋白菜,非但成了餐桌上经常的菜肴,味道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母国政《我们家的炊事员》)

  • 非但(岂但)……就是(即使)……也(都)……-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岂但)……就是(即使)……也(都)……

    “非但(岂但)……就是(即使)……也(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格式。“非但”,同于“不但”;“岂但”,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都用在前边分句,引出一层意思。后边分句用“就是(即使)……也(都)……”的固定格式,表示一种极端情况,把意思推进一层。例如:

    ①非但我的全部健康不如常人,就是我的眼睛和脚力,也局部的非常萎缩了。(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②惭愧惭愧!我何敢望佐藤春夫的肩背!但是在目下的中国,想以作家立身,非但干枯的我没有希望,即使雨果,狄更斯,霍普特曼等来,也是无望的。(郁达夫《海上通信》)

    ③自从这一次的风波以后,我非但皮鞋不着,就是衣服用具,都不想用新的了。(郁达夫《书塾与学堂》)

    ④岂但我,就是爸爸也完全茫然。(叶圣陶《一个练习生》)

  • 非但(岂但)……且……-关联词语词典

    非但(岂但)……且……

    “非但(岂但)”、“且”都是连词,配对构成“非但(岂但)……且……”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但”相当于“不但”,用于书面;“岂但”有“哪里只是”的意思,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且”,同“而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例如:

    ①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且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丰子恺《秋》)

    ②这就与狂妄的人不同了;有这么一承认,非但不菲薄别人,且能致相当的尊敬。(叶圣陶《两法师》)

    ③因此那封信又变为无聊的通信了,岂但无聊而已哉,且恐要惹起许多无聊的是非来,这个挑拨是非之责,应该归记者去担负吧!(鲁迅《咬嚼之余》)

  • 非特(非徒)……而且……-关联词语词典

    非特(非徒)……而且……

    “非特(非徒)”,“而且”都是连词,配对构成“非特(非徒)……而且……”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非特(非徒)”相当于“非但”,有“不只”的意思,用来引出前项,承认一层意思,并表示这不是说话人所要说的全部意思,用于书面;“而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例如:

    ①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咷了。(鲁迅《阿Q正传》)

    ②昆虫有助于虫媒花的受精,非徒无害,而且有益,就是极简略的生物学上也都这样说,确是不错的。(鲁迅《“蜜蜂”与“蜜”》)

  • 非(不)……不(才)……-关联词语词典

    非(不)……不(才)……

    “非”、“不”都是副词。合用构成“非(不)……不……”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前边用“非(不)”的部分表示假设的条件,后边“不”的部分表示后果,含有“如果不……就不……”的意思。这种句式前后双重否定,有很强的肯定语气。

    用“非……不……”的格式的。例如:

    ①他们要掩住青年的耳朵,使之由聋而哑,枯涸渺小,成为“末人”,非弄到大家只能看富家儿和小瘪三所卖的春宫,不肯罢手。(鲁迅《由聋而哑》)

    ②“非把他横拉竖割,不能解恨呀!”老田太太颤巍巍地说。(周立波《暴风骤雨》)

    用“不……不……”的格式的。例如:

    ③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④这是他的习惯:谁发言他就这么聚精会神地看着谁,不把别人的话掏尽,不到节骨眼上,他不张嘴。(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有时,用“非(不)……不……”构成紧缩句。在单句中作谓语,它所关联的两部分隐含着条件性的假设关系。例如:

    ⑤就是那个工人鲁大海!他不讲理,非见老爷不可。(曹禺《雷雨》)

    ⑥他们这些野草灰不见丧不掉泪。(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非……才……”是后来才出现的格式,表示一定要具备某一条件才能怎么样。跟“非……不……”的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例如:

    ⑦象你做的这些做饭洗衣的琐碎事情,如果它是对人民对革命有利的、必需的,需要我们去做时,不一定非要上战场才算是革命。(杨沫《青春之歌》)

  • 除非-关联词语词典

    除非

    “除非”,连词,有“除此不可”的意思。单用于条件复句的前面分句,表示唯一的条件。后面用陈述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例如:

    ①除非确实知道桂英和芳亮都已阵亡,这样的推测是十分合乎情理的。(姚雪垠《李自成》)

    ②除非他是动了肝火暴躁的时候,他的面目便还免不了要露出些狰狞的真相。(洪深《五奎桥》)

    “除非”除了单用,大多跟后面分句的“才、不、否则”等合用,表示条件关系。

    【辨析】

    除非——只有

    两者都是连词,用于条件复句表示唯一的条件。“只有”,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是从指定方面说的,强调只有这个条件才行;“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是从推断方面说的,通过推断,排除其他条件来肯定唯一的条件。“只有”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除非”不能。

  • 除非……才……-关联词语词典

    除非……才……

    “除非”,连词;“才”,副词。配对组成“除非……才……”的关联格式,表示唯一条件关系。“除非”从反面指出唯一的先决条件,“才”表示只有在这唯一的特定条件下才会产生的结果。例如:

    ①除非是反革命文艺家,才有所谓人民是“天生愚蠢的”,革命群众是“专制暴徒”之类的描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②除非车子的毛病太大,他无法整治了,才去向胡文发请教。(和谷岩《枫》)

    ③他很少换衬衣,除非出门,或是上哪位太太家里做客,才会换上一件我母亲为他洗干净、烫平整的衬衣。(张洁《帮我写出第一篇小说的人》)

    ④除非对方是艺术内行或什么大人物,他在构思用意和刻法上才着意和讲究一些。(冯骥才《雕花烟斗》)

  • 除非……否则(不然)……-关联词语词典

    除非……否则(不然)……

    “除非”和“否则”、“不然”都是连词。配对构成“除非……否则(不然)……”的关联格式,表示唯一条件关系。这种格式先从反面指出唯有某种条件,才会得到某种结果,再从反面指出失去这样的条件会产生什么结果。相当于“除非……才……否则……”的格式。例如:

    ①报告会上除非被逼得没办法,否则,还是隐讳…点为好吧。(曾德厚、木杉《有意无意之间》)

    ②唉,我从来不那么乐观,什么事不确确实实地抓到手,就不能算成,除非电影院里今天上演,否则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都会发生。(张洁《方舟》)

    ③除非你有本事使第二个人上当,不然,只能卖个麻雀价。(郑效农《花鸟鱼市》)

    有时,表示结果的分句前置,并省略“否则”,表达的意思相同。例如:

    ④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伊索生自己寄给他。(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⑤即使个人主义的作品,一写出,就有宣传的可能,除非你不作文,不开口。(鲁迅《文艺与革命》)

  • 除非……否则……不……-关联词语词典

    除非……否则……不……

    “除非”、“否则”连词,“不”副词。连用构成“除非……否则……不……”的关联格式,表示唯一的条件关系。前面分句用“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及其所产生的结果,是“除非……才……”的省略式;后面分句用“否则……不……”表示如果不这样,就不会有这一结果。例如:

    ①除非你爱我,否则我不许你去!(欧阳山《苦斗》)

    ②按照工会法的规定,这一届工会委员会已经任满了,如果再不改选的话,除非工会法有了新的章程,否则再拖下去,会员也不能同意的。(李国文《改选》)

  • 要……除非……-关联词语词典

    要……除非……

    “要”,能愿动词;“除非”,连词,配对构成“要……除非……”的关联格式,表示唯一条件关系。这种格式表示要想得到某种结果,一定要这样。先说结果,然后说明条件,重点在指出取得某种结果的唯一条件。例如:

    ①要想遗忘,除非把心掏出来。(宗璞《心祭》)

    ②金旺撇撇嘴说:“咦!装什么假正经?小二黑一来管保你就软了!有便宜大家讨开点,没有;要正经除非自己锅底没有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 非常 十分 万分 万般-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非常 十分 万分 万般

    非常fēicháng 十分shífēn 万分wànfēn 万般wànbān

    副词。表示程度很高地。

    “非常”强调“程度之高非比寻常”。例如:“主席在刚才的开会辞中,对本人特别表示欢迎,我非常感激”(郭沫若:《洪波曲》);“读这样的文章,……倒真的感觉到它的内容非常充实,情感非常丰富”(马南邨:《燕山夜话》);“党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我非常拥护”(阳翰笙:《时过子夜灯犹明——忆茅盾同志》)。

    “十分”强调“到了充分的程度”。例如:“他在一次部务会议上,以十分坚决的态度,要抢做五月份的工作”(郭沫若:《洪波曲》);“老头儿换上一件旧狐皮马褂,不系扣而用一条旧布褡包松拢着,十分潇洒”(老舍:《正红旗下》);“他们都怀着十分希望,又十分恐惧的心情来准备这春蚕的大搏战”(茅盾:《春蚕》)。

    “万分”强调“程度之高到了很充分的地步”,略带夸张的意味,强调的语气比“十分”强,意思比“十分”、“非常”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近年来他虽然万分拮据,面子上可还遮得过”(茅盾:《林家铺子》);“虽然住在被煤烟四袭的破楼房里,但抱石的《桐阴读画》却万分超然的挂在我的壁上”(郭沫若:《洪波曲》);“在那万分急迫动乱的时候,心中还要保持安静、镇定、稳重、沉着,这需要平时养成硬功夫,真本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下册)。

    “万般”含有“程度实在高到难堪地步”和略为夸张的意味,一般只用于不好的性质特点或心理,意思也比“十分”“非常”重,使用范围则比较狭窄;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和“无奈”组合,构成固定词组“万般无奈”。例如:“我连是驻在鸭湖的一所祠堂之内,时常给养中断,军纪松弛,处境万般困苦”(《李宗仁回忆录》,上册);“玉峰原是个走树下怕树叶儿打头的人,到了这时,万般无奈,只好去找他的老师点灯子,入了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周泉万般无奈地点点头说:‘对。咱们不理他!’”(欧阳山:《三家巷》)。

    “非常”在作为形容词而表示“不平常的”意思时(如说:“若发生非常事件,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和本组其他词无同义关系。“万般”在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时(如说:“虽然遇到万般阻力,仍然不屈不挠地奋斗”),也不是“非常”“十分”“万分”的同义词。

  • 非难 责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非难 责难

    非难fēinàn 责难zénàn

    动词。表示指摘和责问。

    “非难”强调认为不正确合理或者不应该如此;多用于否定式。例如:“既维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又歌颂了党的伟大和正确,这有什么可以非难的呢?”(《北京文艺》,1979,8);“团支部组织同学们在课余进行维修公物的劳动、用意和效果都好,是无可非难的”。

    “责难”强调给以责备,意思比“非难”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宁宁的气质象个运动场上的裁判,迫不及待地作决定,分是非,帮助人,责难人”(蒋子龙:《悲剧比没有剧好》);“这种心理,实在是应该责难的”(鲁迅:《二心集》);“做永王的幕佐,于理也无不合,也用不着责难”(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 研核是非-实用委婉语词典

    研核是非

    意为请考核审查事理的对和错。

  • 品貌非凡-实用委婉语词典

    品貌非凡

    喻指男子外貌俊秀,内质出众。

  • 心中疾,箴石非所砭-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中疾,箴石非所砭

    意为一个人精神上的不快,不是药石所能治愈的。“箴石”,即古代治病的器具。语出唐韩愈《赠张籍张彻》。

  •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实用委婉语词典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意为人的天性喜欢直率,这不是矫揉造作所能勉强的。语出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 最美的花并非最香的花-实用委婉语词典

    最美的花并非最香的花

    婉指人和事物的表面不能决定其根本的价值。欧美谚语。

  •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实用委婉语词典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意为尺把长的玉称不上宝贝,而一寸的光阴才是值得去争的,岂能白白浪费。语出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也作“尺璧非宝,寸阴可惜”。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实用委婉语词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喻指人生假如失去了大好的青春时光·那么到了晚年千万不可再错过。语出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实用委婉语词典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

    意指容忍他人的缺点或错误,并非赞同其错处。

  • 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实用委婉语词典

    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意为不让物欲伤害自己的性情,而保持坦荡的襟怀,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快乐的。语出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 非无家室之思,无奈鸟笼依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非无家室之思,无奈鸟笼依人

    意为并非没有对家人的思念,但苦于自己被系缚于他人笼子中一样,只能萦怀于心。

  • 搬弄是非-实用委婉语词典

    搬弄是非

    婉指造谣,通过无中生有或夸大的手法惹是生非。

  •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实用委婉语词典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意为倾吐花一样美好的语言,无非离不开自己的情感、性情。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 人生并非一张玫瑰花床-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生并非一张玫瑰花床

    意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为你准备好一张享受的床。外国谚语。

  •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实用委婉语词典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意为知道自己满头白发已非春景,那么就举起芳香的酒杯追恋过去美好的景物吧。语出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樽”,即古时的酒器。

  • 非-孙子兵法词典

    非fēi

    【释义】:

    不,不是。《九地篇》:“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用间篇》:“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 非战-孙子兵法词典

    非战

    【释义】:

    不硬战。《谋攻篇》:“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李筌注:“以计屈敌,非战之屈者。”

  • 非攻-孙子兵法词典

    非攻

    【释义】:

    不硬攻。《谋攻篇》:“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孟氏注:“言以威刑服敌,不攻而取。”

  • 非久-孙子兵法词典

    非久

    【释义】:

    不持久作战。《谋攻篇》:“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曹操注:“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 非善之善-孙子兵法词典

    非善之善

    【释义】:

    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者,非善之善者也。”

  • 非人之将-孙子兵法词典

    非人之将

    【释义】:

    不配作百姓的将领。《用间篇》:“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 非主之佐-孙子兵法词典

    非主之佐

    【释义】:

    不配作国君的辅佐者。《用间篇》:“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 非胜之主-孙子兵法词典

    非胜之主

    【释义】:

    不配作胜利的主宰者。《用间篇》:“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 非才-敬谦语小词典

    非才fēicái

    谦辞。古代用来对人谦言自己无能。清·曾国藩《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小子非才,微府君厚泽,曷克成立,以蒙兹光显。”

    另作〖不才〗bùcái。

  • 很和非常-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很和非常

    作副词时都表示程度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区别。一是程度的深浅不同。“很”表示程度相当高,语气不如“非常”重;“非常”表示程度极高,语气也较重。“非常漂亮”就比“很漂亮”语气重得多,读时“非常”一般加重语气。二是变化的形式不同。“很”不能重叠使用;“非常”可以重叠为“非常非常”,用来更进一步加重语气,如“非常非常难办”。三是“很”可以作补语,如“好得很、冷得很、伤心得很”;“非常”一般不作补语。

  • 数字与非公历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非公历纪年

    我国历史上纪年的方式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按出现的时间排列,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生肖纪年法等等。其中人们较为熟悉的,跟出版物上数字使用关系比较密切的,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因为是非公元纪年,所以这些纪年中的数字在书面上应一律用汉字数码,必要时还应在后面括注公元纪年。

  • 数字与非物理量-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非物理量

    非物理量,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非度量衡的量。如:270元,48岁,四种产品,六条意见。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物理量和非物理量是区别对待的。非物理量,特别是当数值比较小,比较孤立,活用或意义较虚的时候,可以使用汉字数码。如果一味地改用阿拉伯数字,反而显得不得体。像后面例子中的数字就不宜改用阿拉伯数字:“姊妹四个”“开了一天的会”“下了一夜的雨”“过来,咱们说两句话”“有机会到杭州玩两天”“一日三餐”“五块半石棉瓦”“一副好心肠”“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阵笑声”“咬了三口”。

  • 安分守己 胡作非为-反义词应用词典

    安分守己 胡作非为

    安分守己 ānfènshǒujǐ

    胡作非为 húzuòfēiwéi

    【安分守己】指规规矩矩,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例句〕

    1.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

    2.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3.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胡作非为】指无所顾忌地任意做坏事。

    〔例句〕

    1.襄理的位置,正如明朝的太监,可以倚靠权势,胡作非为,而受害的不是他,是学校。

    2.这岂不是拿着国家有用的帑项钱粮来供大家的养家肥己,胡作非为么?

    3.胡作非为的小刘,经过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青年。

    〔应用例句〕

    胡作非为,违法乱纪,是社会的破坏性因素;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是社会的稳定性因素。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 本分 非分-反义词应用词典

    本分 非分

    本分 běnfèn 非分 fēifèn

    【本分】形容词。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又作名词。指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例句〕

    1.祥林嫂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本分的人。

    2.他是个老老实实守本分的庄稼汉。

    【非分】形容词。不守本分;不安分。

    〔例句〕

    你不应该有非分之想。

  • 不分皂白 明辨是非-反义词应用词典

    不分皂白 明辨是非

    不分皂白 bùfēnzàobái

    明辨是非 míngbiànshìfēi

    【不分皂白】意谓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亦作“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青红皂白”。

    〔例句〕

    1.前清有成例,知县老爷出巡,路遇两人相打,不问青红皂白,谁是谁非,各打五百屁股完事。

    2.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明辨是非】清楚分明地辨别出谁是谁非。

    〔例句〕

    1.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从小就培养。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 非常 平常-反义词应用词典

    非常 平常

    非常 fēicháng 平常 píngcháng

    【非常】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非谓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只有副词用法:十分,很。作定语。

    〔例句〕

    1.这是一个非常的现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2.对于突发事件,警方采取了非常措施。

    3.我非常喜欢看这本小说。

    【平常】形容词。普通、不特别。可重叠为AABB式。

    〔例句〕

    1.那里的风景平常极了,实在没有什么可观赏的。

    2.他说的话虽然平常,但意义却很深刻。

  • 非凡 平凡-反义词应用词典

    非凡 平凡

    非凡 fēifán 平凡 píngfán

    【非凡】形容词。超过一般。

    〔例句〕

    1.那人品貌非凡,令人崇敬。

    2.北京王府井从早到晚都热闹非凡。

    3.“八五”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成就非凡。

    【平凡】形容词。平常;不希奇。带有主观评价色彩。常用以形容人及其劳动、工作、事业、精神等。

    〔例句〕

    1.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富细致的感情。

    2.没有无数平凡的勤恳的工作者,领袖就成了“空军司令”。

    3.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平凡的岗位也可以产生伟大的人物。

    〔应用例句〕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 非难 赞赏-反义词应用词典

    非难 赞赏

    非难 fēinàn 赞赏 zànshǎng

    【非难】动词。(不合理的)指责和责问(多用于否定式)。贬义词。多见于书面。

    〔例句〕

    1.……如果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

    2.那些非难这项工程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3.他虽然遭到种种非难,但并不灰心丧气,仍然坚持着实验下去。

    【赞赏】心理活动动词。赞美赏识。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

    2.外宾十分赞赏中国杂技演员的高超技艺。

    3.她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这件艺术品。

  • 合法 非法 违法-反义词应用词典

    合法 非法 违法

    合法 héfǎ 非法 fēifǎ

    违法 wéifǎ

    【合法】形容词,符合法律。

    〔例句〕

    1.合法经营是每个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准则。

    2.在转轨阶段,由于市场的暂不规范,也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便出现了有的合法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法的诸多事情。

    【非法】形容词。不合法。

    〔例句〕

    1.一些音像出版单位,非法盗版,严重违反了出版法,也严重干扰了市场的有序运作。

    2.非法同居,不受法律保护,但是法律又承认未经登记的事实婚姻,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刀切的。

    【违法】形容词。不遵守法律或法令。

    〔例句〕

    1.在商业活动中,不正当竞争是违法的。

    2.无照经营是非法的,漫天要价,欺骗顾客是违法的。

    〔应用例句〕

    在经济活动中,货源有南有北,进价有高有低,促销方式各异,但是,商业行为只能合法,不能非法,商家不能违法经营,这是不可逾越的准则。

  • 口是心非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反义词应用词典

    口是心非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口是心非 kǒushìxīnfēi

    言行一致 yánxíngyīzhì

    心口如一 xīnkǒurúyī

    【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例句〕

    1.叭儿之类,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确是口是心非的所谓“战友”,因为防不胜防。

    2.他的话怎么能信?谁都知道他是个口是心非的家伙。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个样。也作“言行若一”。

    〔例句〕

    1.印度的甘地,是反英的,他不但不用英国货,连生起病来,也不用英国药,这才是“言行一致”。

    2.我们要做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心口如一】心里怎样想,嘴里就怎样说。

    〔例句〕

    1.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2.只要什么地方有些不同,又得心口如一,就往往免不了彼此无话可说。

  • 惹是生非 循规蹈矩-反义词应用词典

    惹是生非 循规蹈矩

    惹是生非 rěshìshēngfēi

    循规蹈矩 xúnguīdǎojǔ

    【惹是生非】贬义。招惹是非,引起纠纷或灾祸。

    〔例句〕

    1.你这样大了,一天还惹是生非。

    2.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3.恶霸张委惹是生非,欺压百姓,被花仙狠狠惩治一番。

    【循规蹈矩】一切都按规矩办事,没有任何越轨行为。

    〔例句〕

    1.那时候,人们,尤其是青年,就都循规蹈矩,既不嚣张,也不浮动,一心向着“正路”前进了。

    2.吾辈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规蹈矩。

    〔应用例句〕

    弟弟薛蝌一向循规蹈矩,而哥哥薛蟠专喜惹是生非。

  • 为非作歹 奉公守法-反义词应用词典

    为非作歹 奉公守法

    为非作歹 wéifēizuòdǎi

    奉公守法 fènggōngshǒufǎ

    【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

    〔例句〕

    中国人民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宗教,他们所反对的只是那帮假借上帝的名义来为非作歹的人。

    【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纪。也作“奉公如法”或“奉公行法”。

    〔例句〕

    1.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2.会长在与不在,他们各位都是奉公守法,丝毫不苟的。

    〔应用例句〕

    如果只是要求黎民百姓奉公守法,而你们却可任意为非作歹,为所欲为,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吗?

  • 莫非 难道-近义词应用词典

    莫非 难道

    莫非 mòfēi 难道 nándào

    【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如:

    1.她望见远远的连绵不断的积雪的山上有一条曲折的黑线,心里猛地一动,莫非就是万里长城

    吗?

    【难道】加强反问的语气。如:

    2.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辨析:“难道”一般只表示反问语气,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常用,如难道你不知道吗。“莫非”表示反问语气,如莫非我活了半辈子,还不懂生活;表示猜测语气,如莫非我听错了。它们有通用处,如难道(莫非)我走错了路。句末都可用“不成”呼应,如难道(莫非)她病了不成。

  • 异常 非常-近义词应用词典

    异常 非常

    异常 yìcháng 非常 fēicháng

    【异常】不同于寻常;非常,特别。如:

    1.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

    【非常】①特殊的,异乎寻常的。②极,十分。如:

    2.战争时期是非常时期。

    3.父亲对我们的好总理是非常尊敬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辨析:“异常”指超出一般,特别,如异常突出,异常小心谨慎,异常光亮等,其程度比“非常”要深。“非常”指不同于平常,如例2。也表示程度深,如非常紧张,非常紧急,非常尊敬。

  • 非-古文观止词典

    非fēi

    【词性】:名词

    一、坏事,错误,不对(12)。《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饥寒一并到来,而能不做坏事的是很少的。《归去来辞》:觉今是而昨非。——认识到了现在是对的而以前是错误的。《争臣论》: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耳朵眼睛长在人身上,耳朵主管听,眼睛主管看,耳朵能听清是非,眼睛能看见危险与安全。

    二、责难,批评(1)。《乐毅报燕王书》: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遭受诋毁侮辱的责难,毁坏先王的名誉,这是下臣最害怕的。

  • 非-古文观止词典

    非fēi

    【词性】:动词

    一、责怪,反对(2)。《臧哀伯谏纳郜鼎》: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周武王攻克商,把九鼎迁到雒邑,忠义之士尚且还责怪他,更何况将明明白白违乱受贿的祭器放在太庙里,这又该怎么办?《襄王不许请隧》: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大概叔父接受了赏赐后,也会厌恶,来责怪我本人的。

    二、违反(1)。《驳复仇议》: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这种违反经典背离圣人的做法,不也太过分了吗!

  • 非-古文观止词典

    非fēi

    【词性】:副词

    表示否定。可译为“不”、“不是”、“没有”等(230)。《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不好学深思,能领会其中含意的,本来就难以对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说。《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后赤壁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

  • 非常-古文观止词典

    非常fēi cháng

    异乎寻常,不同一般(7)。《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时候富贵而名声磨灭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越而异乎寻常的人才被后世称道。《武帝求茂材异等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大凡要建立异乎寻常的功绩,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晁错论》: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世上的君子,要建立异乎寻常的功业,就一定不要作自己保全自己的打算。

  • 非独-古文观止词典

    非独fēi dú

    表示动作行为或人、事物不限于某一范围。有的兼起关联作用。可译为“不只是”、“不仅是”(6)。《宋玉对楚王问》: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所以不只是鸟有凤凰鱼有大鲲,士人也有凤凰和鲲鱼。《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我的艰难困苦,不只是蜀郡的人士和两州的长官所亲自看见和明白了解的,天地神明确实都看得清楚。《亲政篇》: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不仅是承袭了成例,也是那种地位形势使他这样的。

  • 非辜-古文观止词典

    非辜fēi gū

    无罪的人(1)。《驳复仇议》:虐于非辜。——残害无罪的人。

  • 非人-古文观止词典

    非人fēi rén

    不适当的人(2)。《寄欧阳舍人书》: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以后写铭志的人,应看是怎样的人,如果委托的是个不适当的人,那么写的铭志就不会公正真实,也就不能流行于世并为后代传诵。《寄欧阳舍人书》: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其中的原因没有别的,而是委托的是个不适当的人,写的铭志不公正和不真实的缘故啊。

  • 非特-古文观止词典

    非特fēi tè

    表示动作行为或人不仅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不只是”(2)。《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这是我为了自己而辜负公道已经很久了,不只是辜负了您啊。《辨奸论》:非特二子之比也。——不只是他二人所能比拟的了。

  • 非徒-古文观止词典

    非徒fēi tú

    表示事物不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只是”(2)。《贾谊治安策一》:病非徒瘇也,又苦跖盭。——病,不只是脚肿一种,还害有脚掌反背症。《贾谊治安策一》:非徒病瘇也,又苦跖盭。——不只是害有脚肿病,还害有脚掌反背症。

  • 韩非-古文观止词典

    韩非hán fēi

    【词性】:名词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3)。《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韩非囚秦。——韩非被囚在秦国。《送孟东野序》: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批人,都是用他们的主张来表达的。

  • 是非-古文观止词典

    是非shì fēi

    【词性】:动词

    评论(2)。《太史公自序》: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评论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用〔《春秋》〕作为天下表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喜欢议论他人的长短,胡乱评论正常的法制。

  • 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福

    【释义】:

    非言:违理的话,过失的话。讲半句不应该讲的违理的话,就能把一生的福份抵消完。劝人谨慎说话,多积口德。《飞龙全传》六:鬼使领命,即时到了张家,整备明日施行。这正是合着古语所云: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福。

  • 饱食三餐非足贵,饥时一口果然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饱食三餐非足贵,饥时一口果然难

    【释义】:

    往常吃得饱饭时,一日三餐并不感到珍贵;一旦遇困挨饿,才知道就是吃上一口也确实不易。《三遂平妖传》一八:见胡员外面有饥色,……留义便引着胡员外、陈学究,到左近处一个僻静酒店内来。胡员外这番真个是绝处逢生,死中得救。正是:饱食三餐非足贵,饥时一口果然难。

  • 扯是搬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扯是搬非

    【释义】:

    挑拨生事。《红楼梦》一〇: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

  •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释义】:

    比喻大势已去,局面危急,非一人之力可以挽回。《水浒全传》六九:量你这个寡将,怎敢当吾?岂不闻古人曾有言: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大厦将倾,一木难扶

    《封神演义》九四:臣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顺何!

    ⊙大厦将倾,一木怎支

    《鼓掌绝尘》三六:怎知当今圣上十分伶俐,把咱爷贬到凤阳,你众孩子们可晓得古人讲得好:大厦将倾,一木怎支。

    ⊙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闽都别记》一二:古言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况七级浮屠如泰山将倒,纵使女皇再世,斩截鳌足,只可撑之不倒,安能搬之以正。

    ⊙大厦将颠,非一木可支

    《唐书志传》一〇:书曰:大厦将颠,非一木可支。隋失其德,民叛士散,天下之势,郡守所知。

    ⊙大厦将倾,一木如何支撑

    《封神演义》九四:其如天命不眷,万姓离心,大厦将倾,一木如何支撑?

  • 得福者未必非祸,得祸者未必非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福者未必非祸,得祸者未必非福

    【释义】:

    意谓人的祸福不定,会互相转化。《升仙传》三二:韩贤弟,你是亲耳听见的,古人云:得福者未必非祸,得祸者未必非福,你若非革去解元,焉知不合王某一样,况且他之遇祸,偏叫贤弟亲闻,又何必别处去悟道参禅?

  • 非钱不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钱不行

    【释义】:

    相传唐郑情为吏部侍郎,掌选,赃污狼藉。有选人系百钱于靴带上,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愔默而不言。□事见唐·张鷟《朝野佥载》。意谓世风颓败,办事无钱就行不通。《何典》二:与土地老爷讲话,却是非钱不行。若没钱时,凭你亲爷娘活老子,话出灵天表来,他也只当耳边风。《老残游记》一:你们知道现在是非钱不行的世界了,你们大家敛几个钱来。

  • 非同儿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同儿戏

    【释义】:

    比喻事关重要,不容轻视。《红楼梦》六五: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

  • 非理不为,非财不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理不为,非财不取

    【释义】:

    意谓不合道理的事不能做,不合道义的钱财不能要。《水浒全传》六一:先生差矣。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喻世明言》二六:此一去,只因沈昱看见了自家虫蚁,又屈害了一条性命。正是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释义】:

    不是自己同宗族、同民族的,必然怀有异心。也常指不是自己人或不是同类人,必然各怀异心。《东西晋演义·西》二: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所居,未闻戎、狄宜在此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九尾龟》七:他们现在的宗旨是开口闭口总说“满人不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固然不错。《狮子吼》二:其余如“戎狄豺狼,不可亲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都悬为宝训,全国奉守。

  • 非义之财不养家,未曾到手祸先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义之财不养家,未曾到手祸先发

    【释义】:

    非义之财: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指来路不正当的钱财不但不能养家糊口,而且往往很快引发祸端。《跻春台·卖泥丸》:癫僧曰:“我笑你,有些呆,为何不取非义财。人非横财难致富,何妨使心用些乖。”王成曰:“禅师之言更不是了,岂不闻:非义之财不养家,未曾到手祸先发,阎王赐你三合米,任你走到遍天涯。”

  • 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

    【释义】:

    谓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语见《大学》。《醒世姻缘传》八:俺虽是取唱的,那唱的“入门为正”,甚是尊尊贵贵的。可是《大学》上的话: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替我挣不上忘八。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镜花缘》七一:你道那四句?就是圣人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能依了这个处世,我们闺阁也可算得第一等闲人。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

    《红楼梦》六六:(三姐)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说着,回房去了,真个竟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 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

    【释义】:

    指婚姻是前生就由上天决定的,是很郑重的大事。《云钟雁三闹太平传》一四:夫妇非同儿戏,姻缘本是前定,贪花爱色总徒然,天瞋怎随人愿。

  • 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方觉少时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方觉少时非

    【释义】:

    等事情过了,才知道以前行为的错误,到老了才发觉年轻时的不对。《俗话倾谈》二:智鉴云: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方觉少时非。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释义】:

    恨:仇恨。对仇敌不怀深恨就不是君子,除敌下手不毒辣的人算不上大丈夫。也指为人、行事心肠不狠,就不算有本事的人。一说,原作“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指人要有气度。后“度”破读为“毒”。《水浒全传》一〇三:那王庆从小恶逆,生身父母也再不来触犯他的。当下逆性一起,道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不做,二不休。《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七: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你与我各办下三百担干柴,灌上些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到东门外搭起一个柴篷来,把南朝三个将官和前日那一个太监一齐捆缚了,丢在篷上烧化了他,才泄得我心中之恨。

    ⊙无毒不丈夫

    《金瓶梅词话》九二:叵耐这厮无端!自古无毒不丈夫,不是我去寻他,他自来送死。《禅真逸史》八:守净道:“还是我妙人儿有见识,使小僧如梦方觉。自古道:无毒不丈夫。待我暗里用些计策,赶他出寺便了。”

  • 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胡作非为

    【释义】:

    意指毫无顾忌地随意作恶、专做坏事。《歧路灯》六五:小的是经过老爷教训过的,再不敢胡作非为。《儿女英雄传》二:要是这样的顽法,这岂不是拿着国家有用的帑项钱粮,来供大家的养家肥己胡作非为么?

  • 积金非福荫,教子是良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积金非福荫,教子是良谋

    【释义】:

    福荫:恩德庇佑。意谓聚积金钱财产并非是对子孙的真正恩惠庇佑,重视教育子孙才是真正的好谋划。《贪欣误》六:却不见世人厚蓄的,也有遇了盗贼劫掠一空,也有生个败子,荡费几尽,正所谓积金非福荫,教子是良谋。

  •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释义】:

    意谓且图眼前快乐,不管他人闲事。《西游记》五: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将分饮仙酒,一闻此报,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 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释义】:

    指开口说话既费精神,又惹是非,不如闭口不言的好。《西游记》八二:他不敢答应者何意?想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却又一条心儿想着,若死住法儿不开口,怕他心狠,顷刻间就害了性命。

  •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释义】:

    来:招致。去:消除。意谓由谁招来的是非,还得由谁去解决。《金瓶梅词话》八六:月娘便道:“老王,无事不请你来。”悉把潘金莲如此这般,上项说了一遍,“今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一客不烦二主,还起动你领他出去,或聘嫁,或打发,教他吃自在饭去罢。”《红楼梦》六八:我还有个主意,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这事还得我了才好。

  •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释义】:

    议论别人是非的人,就是招惹是非的人。也指提出问题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西游记》二九:这和尚“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必有降妖之术。自古道: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可就请这长老降妖,救公主,庶为万全之策。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续红楼梦》六:谚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如今我二人反倒不能辞其责了。

    ☉来言是非者,即是是非人

    《万花楼》五四:此事关系重大,谚语云:来言是非者,即是是非人。今此事乃包拯所言,焉知真假?

    ☉来言此事者,即此事有碍之人

    《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五四:臣思此事关天重大,谚语云:来言此事者,即此事有碍之人。今此事包拯独自言来,焉知真假?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释义】:

    气量小的人算不上君子,心肠不狠毒的人算不上男子汉大丈夫。指做事要狠,一不做,二不休。《济公全传》七二:贼人心中暗说:“不好。我要说拿毒镖打了雷鸣、陈亮,他准要我的命。莫如我一狠二毒三绝计,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绿牡丹全传》一四:王伦听得此言,心中大喜,说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分付家人快取文房四宝,速开失单并写报呈,将偷了去的开上,未偷去的也开上了,一倍开了三倍。《小五义》八一:王三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夜至三鼓,大众凑齐,咱们大家前去。讲武,不是他们的对手。咱们把后院柴薪搬过去,堵门烧,烧他们个焦头烂面之鬼,风火中的亡魂。”

    ☉无毒不丈夫

    《五金鱼传》:汝二人多方为我言曰无毒不丈夫,又曰斩草不留根……。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八仙全传》五七:我们这地方有句古话,叫“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你的前途祸福在此一举,真是第一利害关头。

  • 孟婆汤,又非酒礼又非浆,好人吃了醺醺醉,恶人吃了乱颠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孟婆汤,又非酒礼又非浆,好人吃了醺醺醉,恶人吃了乱颠狂

    【释义】:

    孟婆汤:相传阴间一个叫孟婆的人卖茶汤,人喝了就会忘掉前生和阴间的事。也就是通常说的迷魂汤。意谓迷魂汤,既不是礼酒,又不是祭奠的浆水,好人吃了像醉了一样,恶人吃了就神志迷乱。《醋葫芦》一六:俗话:孟婆汤,又非酒礼又非浆,好人吃了醺醺醉,恶人吃了乱颠狂。怪不得都氏正渴之际,只这一碗饮下,也不用夹棍拶子,竟把一生事迹兜底道出。

  • 明有人非,幽有鬼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明有人非,幽有鬼责

    【释义】:

    幽:暗。指人做了坏事、恶事,世上有人公开非议,暗中有鬼神惩罚。《喻世明言》三:人生在世,切莫为昧己勾当。真个明有人非,幽有鬼责,险些儿丢了一条性命。

  • 女非媒不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女非媒不嫁

    【释义】:

    古时婚姻须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非此不能出嫁。《警世通言》二九:告状妾李氏,切闻语云:女非媒不嫁。此虽至论,亦有未然。

  • 平空撒下天罗网,从今勾出是非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平空撒下天罗网,从今勾出是非来

    【释义】:

    平空:事出意外。意谓意外地惹出口舌来。《续济公传》二四:杨顺一进这院中,正是:平空撒下天罗网,从今勾出是非来。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释义】:

    普:也作溥。大,全。率:自。滨:古人认为中国大陆四周环海,指大陆四周的海滨。□语出《孟子·万章上》:“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谓整个天下,无处不是周王的领土,四海之内,无人不是周王的臣民。后泛指一切地方都是国君的土地,一切臣民都是国君的臣民。《水浒后传》一二:乐和欠身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宋中外一统,列圣相传,历世已久。今天子圣仁英武,荒裔要服,无不重诏来朝,贵国并不朝贡,有失以小事大之礼。”《韩湘子全传》一三:宪宗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为天下之主,上自卿相臣僚,下至苍黎黔赤,见朕者无不嵩呼拜跪。汝不过一游方道人,生养在王土之内,何敢如此无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绣云阁》七八:大士执斧从容言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为王者所辖,为之民者,皆可以牧,可以樵。吾只知有地可樵,有地可牧而已,不知有甚贪将军焉。”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

    《银瓶梅》一四:吏合奏曰:“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然酬答神恩,陛下命一大臣往代劳可矣,何必劳圣驾亲往?”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武则天四大奇案》四七: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人没有身家性命,何敢作乱。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水浒传·楔子》:(金评)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一百八人而无其人,犹已耳;一百八人而有其人,彼岂真欲以宛子城蓼儿洼者,为非复赵宋之所覆载乎哉?

    ☉率王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民,皆属王民

    《三遂平妖传》八:薛霸叫将起来道:“先生!你好不晓事!率王之土,皆属王土,率土之民,皆属王民。你虽是出家人,住在郑州界上,也属知州所管。”

    ☉当今天下,莫非王土;卫土之士,莫非王臣

    《英烈传》一:当今天下,莫非王土;卫土之士,莫非王臣。主上位居九五之尊,为万乘之主,身衣锦绣,口饫珍馐,耳听管弦之声,目睹燕齐之色,神仙游客,沉湎酣歌,惟陛下所为,有何不乐?徒自书夜劳神!O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力

    【释义】:

    裘:毛皮衣服。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皮毛能够制成的。比喻事业的成功,不能靠一个人的力量,要靠众人之力。□《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力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六六:千金之裘,非一狐之力,万全之策,非一善之长。今日临大敌,遇大变,怎么不要一个大主张!

  • 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

    【释义】:

    意谓钱财不易到手,一旦失去才知道来之不易。《禅真后史》三六:阿呀!银子呵,世上的至宝,可以起死回生,转祸为福,天地间化工莫过于此。相公不可轻看了。……相公这一项钱粮,怎割舍籴米与人?自古道: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

  • 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释义】:

    情知:明知。是非: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比喻因几句话常可以惹出一场是非。也比喻不注意的行为动作会引出是非。《水浒全传》六七:段景住言无数句,话不一席,有分教,宋江调拨军兵,来打这个去处,重报旧仇,再雪前恨。正是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喻世明言》三八:说了,又笑一场。正是: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情知语是针和线,就地引起是非来

    《金瓶梅词话》三四:潘金莲这几句话,分明讥讽李瓶儿,说他先和书童儿吃酒,然后又陪西门庆,岂不是双席儿。那西门庆怎晓的就里。正是:情知语是针和线,就地引起是非来。

    ☉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前钓出是非来

    《醒世恒言》一三:明早又起身,到二郎神庙中,却惹出一段跷蹊作怪的事来。正是: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前钓出是非来。

    ☉情知语似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醒世恒言》一五:蒯三听得这话,即忙来问。正是情知语似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情知语是针和线,就此引出是非来

    《五美缘全传》二:冯旭闻言,满心欢喜,道:“叫小生一时消受得起三位美人。”正是:情知语是针和线,就此引出是非来。

    ☉言谈好似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水浒传》二〇:不是这个人来寻宋押司,有分教:宋江小胆翻为大胆,善心变为恶心。正是:言谈好似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

    ☉鳌鱼吞却钩和线,从今引出是非来

    《续金瓶梅》三九:可见女儿家张头露像,街上行走,自然惹出事来!正是:鳌鱼吞却钩和线,从今引出是非来。

    ☉从天降下钩和线,就地引起是非来

    《金瓶梅词话》八八:雪娥道:“可又来!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不因今日雪娥说话,正是:从天降下钩和线,就地引起是非来。

  •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

    【释义】:

    追求快活并没有真正快活,占了小便宜反而吃了大亏。比喻人应本分,不应妄求无度。《喻世明言》一: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

  • 鹊噪非为喜,鸦鸣岂是凶,人间凶吉事,不在鸟音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鹊噪非为喜,鸦鸣岂是凶,人间凶吉事,不在鸟音中

    【释义】:

    世俗以为喜鹊叫是报喜,鸟鸦叫是报凶。这里反其说,意谓喜鹊、乌鸦的鸣叫和人的喜庆、灾祸并没有关系。人的吉凶并不能从鸟音中反映出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九:国师道:“这些鹦哥儿叫得有些不吉。”老爷道:“鹊噪非为喜,鸦鸣岂是凶,人间凶吉事,不在鸟音中。我和你提师海外,誓在立功,怎么说得个不吉的话?”

    ☉鹊噪非喜,鸦鸣不凶

    《石点头》一二:彭教谕道:“黄昏时候,那有鸦鸣鹊噪之事,甚是可怪!”申屠虔笑道:“从来鹊噪非喜,鸦鸣不凶,凶吉事大,这禽鸟声音何足计较。”

    ☉鹊噪未为吉,鸦鸣岂是凶,人间凶与吉,不在鸟音中

    《韩湘子全传》二六:(窦氏)忙叫芦英道:“媳妇,我夜梦不祥,今日精神恍惚,这许多鸦鹊喧闹振吟,不知主何吉凶?”芦英道:“婆婆思念公公,以致如此。古云鹊噪未为吉,鸦鸣岂是凶,人间凶与吉,不在鸟音中。吉人自有天相,不必多疑。”

    ☉鹊噪未为喜,鸦鸣岂是凶,人间荣辱事,不在鸟声中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三:鹊噪未为喜,鸦鸣岂是凶,人间荣辱事,不在鸟声中。这四句诗,是宋朝朱文公先生警世的,大凡人间大小事情,都有一个荣辱,尽系自家做人。

    ☉人有吉凶事,不在鸟音中

    《红楼梦》九一:只听见檐外老鸹呱呱的叫了几声,便飞向东南上去,宝玉道:“不知主何吉凶。”黛玉道:“人有吉凶事,不在鸟音中。”

  • 饶了他,除非饶了蝎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饶了他,除非饶了蝎子

    【释义】:

    人被蝎子叮咬后,疼痛难忍,决不会饶过蝎子。比喻决难轻饶。《金瓶梅词话》一二:若是饶了这个淫妇,自除非饶了蝎子娘。又二八:妇人道:“我饶了小奴才,除非饶了蝎子。”《三续金瓶梅》三〇:官人说:“六儿,你听见了,这都是你教的,我要饶了你们,就饶了蝎子。”

  • 热心常见是非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热心常见是非多

    【释义】:

    热心:指热情,肯为人尽心尽力。指热心替别人办事,往往反给自己招惹上是非。《铁花仙史》一一:毕纯来道:“不要说起。为朋友之事,累自己淘气。”其志道:“此正‘热心常见是非多。’但不知为着那个朋友,却是甚的事情,因何有得受气?”

  •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

    【释义】:

    人不是草木,谁能没有感情。意谓人总是有感情的。《林兰香》一:然人非草木,谁能无情,有时感自外至,有时忧从中来,使不设一排谴之法,倘一旦雪冷霜寒,则兰也不空与艾萧同腐也哉!《济公全传》六五:老和尚一闻脂粉头油,异香扑鼻,见荷花百般献媚,俗言说的不错,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老和尚一阵心神飘荡,被荷花缠绕的欲火难挨,当时从荷花那件云雨之事。

    ☉人非草木,岂不知恩

    《水浒全传》一三: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水浒全传》一七: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情变》四:又想起:他那一种情致缠绵的样子,竟是一心一意的为了我。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人非草木,岂不自知

    《绘芳录》一四:人非草木,岂不自知。无奈一至其境,横来竖去,那愁字都撇不脱。

    ☉人非草木,岂能忘情

    《红楼梦补》三:要论咱们两个人,这几年来行动坐卧,那一时那一刻没在一堆厮跟着,这会儿生巴巴拆开了,人非草木,岂能忘情。

    ☉人非草木,岂得无情

    《枕上晨钟》二:你起来,我实话对你说,你的美意我已领略,人非草木,岂得无情。

    ☉人非草木,焉有不知

    《世无匹》三:屡次蒙小娘子相救,感不可言。至于爱念之恩,人非草木,焉有不知?但卑人非淫邪之辈,不敢忘及于私。

    ☉人非草木,岂不知感

    《醒世恒言》一九:万里向蒙不杀之恩,收为厮养,委以腹心。人非草木,岂不知感?

    ☉人非木石,岂得无情

    《铁花仙史》一:王悦笑道:“人非木石,岂得无情。即玉芙蓉白缟冰心,淡泊已具,将残而忽又华丽,此亦绘事后素之见端,如吾等虽已心冷如灰,岂可无一热言以发其冷乎?”

    ☉人非木石,谁能无情

    《林兰香》四三:春畹道:“人非木石,谁能无情?一则关系家风,二则败坏行止。且作奴婢的若一有所私,便为主人所不齿,安得到有今日?”

    ☉人非木石,焉得无情

    《蕉叶帕》三:你到无心,我却有意,你在我家五六年。人非木石,焉得无情,今日母亲在病,爹爹又不在家,我有几句话儿,一发对你说了。

    ☉人非木石,岂能无情

    《梦中缘》七:小姐道:“人非木石,岂能无情?但我生来命薄,怎敢希望这样人豪?”

    ☉人非木石,安得无情

    《林兰香》二七:人非木石,安得无情,既种情根,当为情死。

    ☉人非木石,岂不知感

    《初刻拍案惊奇》二七:承蒙相公、夫人抬举,人非木石,岂不知感?

    ☉人非金石,岂竟无情

    《绣戈袍全传》三五:虽蒙公子过爱,人非金石,岂竟无情!但须臾童仆即到,终觉怀羞,倒不如两个人谋个夜食罢。

    ☉人非木石,岂能漠然

    《孽海花》三〇:回想多年宠爱的恩情,明明雯青为自己而死,自己实在对不起雯青人非木石,岂能漠然!所以倒也哀痛异常。

    ☉心非木石,岂属无情

    《快心编》八:贱妾蒲柳陋质,妄为君子所思,辱赐瑶章,感深五内。第心非木石,岂属无情?

    ☉心非木石,岂能无情

    《醒世恒言》二三:下官心非木石,岂能无情!但惧主上闻知,取罪不小。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释义】:

    人不是圣哲贤士,谁能没有过错。指人都免不了会有过错。□语本《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清史稿·孙嘉淦传》:语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龙图耳录》五八:公孙先生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日话已说明,所谓‘既往不咎’了。”又一一九: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也是仁兄雄心过豪,不肯下气,所以我等略施诡计,将仁兄诓到此地。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五色石》七: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能改,便是君子。《小五义》一〇九:掌柜的一听,气的肺都炸了,说:“都出去。”蒋爷一拦:“不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也许你们错了,也许他们错了。”

  • 人非知己休全托,事若亏心切莫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非知己休全托,事若亏心切莫为

    【释义】:

    意谓不是知己朋友就不要一切都托付给他,事情若是亏负良心就切记不要去做。劝世语。《玉燕姻缘全传》一五:自古为人要见机,见机终后得便宜。人非知己休全托,事若亏心切莫为。得胜胜时饶一着,用乖乖里放些痴。

  • 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葬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葬僧

    【释义】:

    葬:断送。若要使自己所奉行的佛法兴盛起来,就只有排除掉其他的僧徒才能做到。比喻只有消灭了同行中的对立面,才能使自己的主张确立起来。《三教开迷归正演义》四三:妇人便向灵明说道:“师父,你是何处道士,那里全真?岂不知道俗语说的好: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葬僧”

  • 若非万丈深潭计,焉得老龙颔下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若非万丈深潭计,焉得老龙颔下珠

    【释义】:

    颔:下巴。传说深潭老龙下巴有宝骊珠,为无价之宝。如果没有进入万丈深潭的打算计谋,怎么能得到老龙下巴下的宝珠呢。比喻没有周密的谋算妙计就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玉燕姻缘全传》二九:细思了一会,想了一个主意。命人快将游学的号簿拆开,换了一页,将张寅名讳填在二月之前,做了个倒填年月之计。……正是:若非万丈深潭计,焉得老龙颔下珠。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说

    【释义】:

    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最好不要做,不想让人听到的话,最好不说。指背人做事说话终究瞒不住人。也指做坏事终究要暴露。□汉·刘向《说苑·丛谈》: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三遂平妖传》三五:这小厮乖巧,但出外见个美男子,便访问他姓名,进与永儿,永儿自会法术,便摄他到伪宫中行乐。中意时,多住几日;不中意时,就放他去了。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说”。王则与永儿同窝居住,便道不曾亲眼看见,难道没些风声吹在耳朵里面?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东周列国志》三一: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惠公所托,虽是勃鞮一人,内侍中多有闻其谋者。

    ☉若要不闻,除非莫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作

    《东周列国志》三四:众人商议许久方散。只道幽僻之处,无人知觉,却不道“若要不闻,除非莫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作”。其时姜氏的婢妾十余人,正在树上采桑喂蚕,见众人环坐议事,停手而听之,尽得其语。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醒世姻缘传》一九:再说天下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唐氏自从与晁源有了话说,他那些精神丰采自是发露出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隔帘花影》一三:从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这子金和银瓶勾搭了一年,这些粉头们也都看破了几分。《带印奇冤郭公传》二六:自以为庭衙深邃,内宅只有婢女仆妇两人,又不准他们与外人来往,大料万不能走漏消息。却不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况语云:“好事不出名,坏事满街飞”。不到两月,果然传遍通城了。

    ☉若要人不知,须是己莫为

    《金云翘传》一二: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须是己莫为,恁般娶姊妹,经官动府,怎么瞒得许多。早有人将这些行径传在宦小姐耳朵中。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三国演义》五四: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倒瞒我!”

    ☉若要不知,除非莫作

    《蜃楼志》一九:吉士笑道:“好妹妹,这事你怎么晓得?”小霞也笑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作。雪里葬死尸,不久自然消化出来。”

    ☉欲人不知,莫若勿为

    《初刻拍案惊奇》二三:欲人不知,莫若勿为!虽承娘子美情,万一后边有些风吹草动,被人发觉,不要说到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东西晋演义·东》四: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荐者,其此之谓也。

    ☉欲人不知,除是不为

    《驻春园》一一:欲人不知,除是不为。姐姐看燕题诗,登楼赠帕,乃使俊白郎君驰心香阁。两下痴情,旁人不晓,愚妹先知。

    ☉欲人不知,除非莫为

    《二刻拍案惊奇》二〇:说话的,依你说,而今为何知道了?看官听说,天下事欲人不知,除非莫为。

    ☉欲人不知,莫若莫为

    《二刻拍案惊奇》三八:欲人不知,莫若莫为。你做的事,外边那一个不说的?你瞒咱则甚!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小五义》五四: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风声就到了岳州府了。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济公全传》一二八: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在梁官屯杀死刘喜之妻,你打算我不知道?

    ☉但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醒世姻缘传》九一:人说得好:但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吴推官惧内行径,久已闻知于人,况这些家人那一个是肯向主人有严紧口嘴的。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

    焉:安、哪里。边塞上的老翁丢了马,又怎能知道它不是福分呢。□《淮南子·人间训》载:古时边塞有一老翁丢失一马,却说:“此何遽不为福乎。”后来这匹马果然自己回来,还带来一匹骏马。别人又来向他贺喜,他却说:“此何遽不为祸乎。”果然,他的儿子因骑这匹带回来的马摔断了大腿。别人又来安慰他,他又说:“此何遽不为福乎?”后来胡人入侵,丁壮都被征入伍迎战,近塞之人,十死八九,他的儿子因为腿瘸而得以幸免。比喻福祸无常,也比喻福祸可以互相转化。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也可以变好事。《野叟曝言》三六:而借此讨得出文伯母消息,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捕役这一番错认锁拿,不足为我之辱,反是我之大幸矣。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东欧女豪杰》三:妹妹自从创立革命团以后,没有多大工夫再做学问,如今正好偷个空儿养养精神,再研究好些哲理。……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这是古人说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呢!

    ☉塞翁失马,未知是福是祸

    《三教归正开迷演义》九〇:若是妄自尊大,夸逞凌人,古人说得好:塞翁失马,未知是福是祸。

    ☉塞翁失马,祸福难知

    《东欧女豪杰》一:俗语说:塞翁失马,祸福难知。这安知不是他的益处呢!

    ☉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野叟曝言》三八: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你弟若在京中引见时,必有大祸,这督学又翻过脸来,那时就无可解免了!

    ☉塞翁得马非为吉

    《警世通言》一五:塞翁得马非为吉,宋子双盲岂是凶!祸福前程如漆暗,但平方寸答天公。

  • 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释义】:

    高人:指摆脱了名利束缚的达者。能安心睡眠的人,一定是达者贤人;难以成眠的人,一定是日间为名利而奔忙的人。指高人心无名利,清闲自在,睡也安稳;贪人心牵名利,终日碌碌,夜不成寐。《警世选言》六:此诗因人终日碌碌,无有自在的日子。又云:知足便足,足时何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人一入名利,闲莫说日里闲,连夜睡也不得足。所以古人云: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 要得出人头,除非书中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要得出人头,除非书中求

    【释义】:

    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这一条路。也指知书达理,才会受人尊重。《十把穿金扇》七:古人良言:要得出人头,除非书中求。像我陶文彬,要不是博览经史,文字渊博,那个把我被难觅食之人,请到书房,如此奉承不暇?

  •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释义】:

    形容人的生离死别是人生最痛苦的事。《喻世明言》一:浑家道:“官人放心,早去早回。”两下掩泪而别。正是: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醒世恒言》一九:(玉娘)对着丈夫道声保重,含着眼泪,同两个家人去了。程万里腹中如割,无可奈何,送出大门而回。正是: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五美缘全传》二六:落霞亦过来拜别。合府仆妇丫头人等无不嚎啕痛哭。正是: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世人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三遂平妖传》三五:赵氏收泪对婆婆说道:“……到今生死之际,又被贼徒隔绝,不得与丈夫一面。……。”说罢放声又哭。正是:世人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纵教铁汉应断魂,便是泥人也泪垂。

    ⊙世上万般悲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飞龙全传》二:匡胤道:“母亲不必忧心。孩儿因一时戏耍,造此事端,致累二亲惊恐,不肖之罪,万分莫赎,又蒙母亲分付,孩儿安敢不依?”说罢,彼此俱各下泪。正是:世上万般悲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世上万般愁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二度梅》八:母子大哭一场,自古道:世上万般愁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公子拜别了夫人,说道:“母亲此去,一路须要小心,切莫思虑悲哀,有伤身体。”《混元盒五毒全传》四:这谢相公无限苦切,情形悲痛,只得洒泪而别上车,正是:世上万般愁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世上万般凄惨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五虎平西演义》六〇:想罢,不胜凄惨。单剩得他一人对着尸骸痛哭,英雄之泪,不知落了多少。正是:世上万般凄惨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世上万般苦哀情,惟有生别与死离

    《梦中缘》一二:舜华道:“姐姐你当真舍我去了!”语未完早已泪似湘江水,涓涓不断流矣!正是:世上万般苦哀情,惟有生别与死离。

    ⊙世上万般伤意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章台柳》七:柳姬同轻蛾亦洒泪而归。正是:世上万般伤意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世上伤心无限事,最难死别与生离

    《儿女英雄传》二:那老爷太太在车上,也不由得几次的回头远望,只是恋恋不舍。这正是古人说的:世上伤心无限事,最难死别与生离。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共生离

    《飞花咏》三:直送出境外,方才作别。正是: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共生离。

    ⊙世间万般哀苦事,除非死别与生离

    《金瓶梅词话》五九:正是:思想娇儿昼夜啼,寸心如割命悬丝。世间万般哀苦事,除非死别与生离。

    ⊙人生最苦难堪事,莫过死别与生离

    《歧路灯》一二:娄、孔失却良友,心如刀刺,痛的连话也说不出来。别的不必缕述。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人生最苦难堪事,莫过死别与生离。

    ⊙人生无限伤心事,尽在生离死别时

    《雷峰塔奇传》一二:许氏、公甫上前相见,也有一番言语,不必细表。正是:人生无限伤心事,尽在生离死别时。

    ⊙人间万般愁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一六:母子三人说说谈谈,夫人只是流泪,悲悲苦苦。正是:人间万般愁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世上万般苦楚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飞花艳想》四:一连饮了三杯,梅公也回敬一杯,就要起身。如玉小姐含泪拜别,梅公亦泣然泪下,只得吞声而别。正是:世上万般苦楚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人间最苦处,死别共生离

    《粉妆楼》一〇:二位公子哭倒在地,好不悲伤。正是:人间最苦处,死别共生离。

  • 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释义】:

    事情不是与己有关的就不要去多管;说话不投缘就不要勉强说下去。劝人少管闲事,少说无谓的话。《醒世恒言》二:那教他莫说的,也有些见识,他道:“……常言道:‘疏不间亲’你我终是外人,怎管得他家事?就是好言相劝,料未必听从,枉费了唇舌,到挑拨他兄弟不和。倘或做兄弟的肯让哥哥,十分之美,你我又呕这闲气则甚!……”正是: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

  • 是非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非堆

    【释义】:

    是非窝,指是非集中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二〇:这样妇人,若留着他,到底是个是非堆,为此今日休他,发还娘家,任从别嫁。

  • 是非自有公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非自有公论

    【释义】:

    事情的正确与否自会有公众来评论。《玉娇梨》一二:是非自有公论,何谗之有,万望见教。

  •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释义】:

    是非:口舌。惹是生非的话天天都有,不去听它,自然也就化为乌有。指对付流言蜚语,搬弄是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不在意。《林兰香》二四:郑文道:“此论大是。甥女姊妹五人,同处一室,能无各有是非乎?”梦卿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若五人各以长争长,便如五色之不能相混。惟以短济短,即如五味之相和矣。”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金瓶梅词话》八三:经济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怪不的,说舌的奴才到明日得了好?大娘眼见不信他。”

    ⊙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金瓶梅词话》八五:娘,你老人家也少要忧心。仙姑,人说日日有夫。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古昔仙人,还有小人不是之处,休说你我。

  •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释义】:

    惹是生非只因为自己多说了话,引来心烦气恼都因为自己硬要出头露面。劝人为人处世,言行谨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九三:侯公公笑一笑,说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少不得我去寻一个圆梦先生来也。”《三遂平妖传》二九:见那和尚走下楼来,众人都去捉那和尚。那和尚用手一指,有分教:鼎沸了东京城,大闹了开封府。恼得做公的看了妖僧,捉他不得,惹出一个贪财的后生来,死于非命。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五美缘全传》五:童仁就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岂不气死我也!”……花文芳道:“舅舅也不必气,我外甥自有主意。”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济公全传》一九六:你我要不是济公,咱们也不管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这件事总算全始全终。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济公全传》二二二:小昆仑郭顺听和尚说话不通情理,自己有心要翻脸。后又一想,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我何必跟他为仇做对?

    ⊙是非只为多开口,祸乱都因硬出头

    《官场现形记》二七:老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是非只为多开口,祸乱都因硬出头,你难道连这两句俗话还不晓得吗?现在世界最忌的是硬出头。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舌

    《警世通言》三:荆公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为湖州刺史。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舌。

    ⊙是非只为闲撩拨,烦恼皆因不老成

    《喻世明言》六:申徒泰听罢大惊,想道:“我这条性命,只在早晚,必然难保。”整整愁了一夜。正是:是非只为闲撩拨,烦恼皆因不老成。

    ⊙是非只为多开口

    《封神演义》一〇:是非只为多开口,千岁爷在上,这一件是机密事。

    ⊙烦恼只为强出头

    《龙图耳录》四六:他若不找什么姓展的,咱们如何能够到这里?又如何有这些烦恼为难呢?真是烦恼只为强出头,这个“强”字岂是任得性的呢!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释义】:

    书本到实际应用的时候,才后悔读得太少;事情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艰难不易。《俗话倾谈》一:不用教,不用教,照从前咁样孝法便好过头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济公全传》四一:谈了几句闲话,又盘问些诗文,李文元对答如流,赵海明甚喜。然后书僮研了墨,求李文元写了一幅对联,写完一看,上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

    【释义】:

    谓单身闯出事关生死的地方,从速离开惹是生非、祸乱或令人难堪之地。多形容急速离开或狼狈逃走的样子。《金瓶梅词话》五二:那陈经济见无人,从洞儿钻出来,顺着松墙儿,抹转过卷棚,一直行前边角门往外去了。正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常言道》一四:此时时运来才得脱离小人国界,不见小人之面,不受小人之气:身居安宅,出入礼门,高枕无忧,优游自在。正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

    ⊙双手拨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

    《金瓶梅词话》五三:便戏发讪,打了恁一下,那经济就慌跳走出来。金莲就叫春梅先走,引了他出去了。正是一。

    ⊙双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五美缘全传》一〇:妇人先开门,望望街上,幸喜还早,不见一人行走,叫道:“冤家,快快走罢。”……有怜紧三步出了他家门。正是:双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双手劈开生死路,将身跳出是非门

    《玉燕姻缘全传》二九:此刻小桃正在好睡,邓氏将他摇醒,说道:“外面杀了来了,快些起来,张相公带我们逃走呢。”小桃朦胧醒来,那里知道就里,连连穿了衣服,同邓氏出了大门。张寅随后出来,将门儿带上。他三人是:双手劈开生死路,将身跳出是非门。

    ⊙撒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飞龙全传》二〇:匡胤见势头不好,又没避身之处,心中着慌,舍下了行李袍带,跳下台来,赤手抡拳,打开一条活路,往南疾走如飞。正是:撒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两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金瓶梅词话》二二:被他千王八百王八,骂的李铭拿着衣服往外,金命水命,走投无命。正是:两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李铭諕的往外走了。又二六:那钺安得手,一直往前去了。正是两手劈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两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

    《飞龙全传》四:听那谯楼已敲五鼓,即忙举步,奔走如飞,竟望关西去了。正是:两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

    ⊙双手撇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

    《说呼全传》一五: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双手撇开生死路,翻身跳出是非门。陈琳说了这话,回身就走。

    ⊙双手劈开生死路,反身跳出是非门

    《离合剑莲子瓶》二七:单讲崔言回头一看道:“好一座出生入死的衙门。”急而走,正是:双手劈开生死路,反身跳出是非门。

  • 双手撒开金线网,从中钓出是非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双手撒开金线网,从中钓出是非来

    【释义】:

    比喻因某事而自身惹出灾祸是非。《初刻拍案惊奇》一一:若是王生有未卜先知的法术,慌忙向前拦腰抱住,扯将转来,就养他在家半年两个月,也是情愿,不到得惹出飞来横祸。只因这一去,有分教:双手撒开金线网,从中钓出是非来。

  • 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释义】:

    意谓国家为天下人共有,不属某一家一姓。□《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隋炀帝艳史》三六:炀帝沉吟良久,急叹息道:“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一日之福,且享一日之乐,况天子四海为家,何必定恋两京?”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有德者:指有德行的人。《彭公案》九六:你不必多说,自古及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济公全传》一九三:小辈休要说此朗朗狂言大话!你岂不知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永庆升平前传》六七: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你大清自入关以来,不思收揽英雄,权臣用事,常有含冤的英雄受那势利小人之气。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仁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仁人:指能宽惠德厚之人。《彭公案》二八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仁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陛下作中原之主,为万乘之君,常怀不是之心。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可私,惟有德能享

    《跻春台·栖凤山》:常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可私,惟有德能享。况我以仁义之众,故尔残暴之兵,除下之腥闻,成山河之帝主。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五:陛下差矣!古之帝王,无德让有德,自古皆然。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须不是陛下祖宗自古传到今。请陛下思之。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说唐全传》二:古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天时在隋,故一战而定北,再战而平陈,四海咸平,边疆敬服。

    ⊙天下者,天下之天下

    《四游记·东游记》一二: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高才捷足者,皆可得之。汝汉可得之他人,我亦可得之于汉,乘除有数,无足怪者。

    ⊙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

    《武则天四大奇案》五二:陛下之言,也失了意旨,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刘伟之所言,正是为天下之公论,岂得谓陛下家事的!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夏商合传·有夏》三:羿见王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当以无德让有德。”

    ⊙天下非一人天下

    《东西晋演义·东》六:天下非一人天下,有德者可居焉。陛下仁德日新,何用退让。

    ⊙天下乃天下之天下

    《台湾外志》一九:武曰:“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岂耿藩之所自有?惟有德者居之。”

  • 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

    【释义】:

    三尺盖面:三尺坟土盖面,指死。指人的一生会有千变万化,只要不死,就会有变化,有转机。《警世通言》三一: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天无绝人之路,你如何把生命看得恁轻?

  • 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

    【释义】:

    在异地他乡,老乡遇见老乡,不是亲戚,也会像亲戚一样亲切。《鼓掌绝尘》三七:陈府判道:“若又是我金陵人,正是乡人遇乡人,非亲也是亲。”

  • 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释义】:

    不要把自己的心腹之事与相交的朋友随便说,以后万一双方交情破裂,就要惹出是非。比喻对人不可轻信,不可轻易把心里话对人乱讲。《说岳全传》四: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十把穿金扇》一七:虎熟不可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 蓄怨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蓄怨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释义】:

    积下仇怨不报的人不是君子,心肠不狠毒的人算不上男子汉。意谓君子有仇必报,决不心慈手软。《绣鞋记》九:荫自睹情伤,暗暗自忖:蓄怨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兄长不须忧虑此事,交我担承。

  • 言之非艰,行之维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言之非艰,行之维艰

    【释义】:

    指说说并不难,做起来就非常艰难了。《野叟曝言》五九:水夫人道:“这便不可,但‘言之非艰,行之维艰’,非时时省察,刻刻防闲,不可也!”

  • 沿潭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沿潭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释义】:

    比喻因某事已布下由头,随时随地都可能引发出一场是非。《封神演义》七二:看官,广成子你原不该来!这正应了“三谒碧游宫”。正是:沿潭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沿江撒下钩和线,从中钓出是非来

    《飞龙全传》一:二人道:“大哥所见甚当。”正是:沿江撒下钩和线,从中钓出是非来。

    ⊙沿江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说唐全传》九:罗公大喜,立刻草成奏章,九个大炮,差官起身走长安去了。正是:沿江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满江撒下钩和线,从今引出是非来

    《五美缘全传》四七:自己上马,崔氏与小红上轿,直奔沈府而来。正是:满江撒下钩和线,从今引出是非来。

    ⊙满天撒下针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五美缘全传》五:丫环道:“如今既已批了他的卷子,悔也迟了。”正是:满天撒下针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满天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绿牡丹全传》四三:说罢,竟回公馆去了。正是:满天撒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

  • 夜深无故入人家,非奸即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夜深无故入人家,非奸即窃

    【释义】:

    古代刑律谓,深夜无缘无故闯入人家去,不是强奸就是盗窃,必须论处。《欢喜冤家》一〇:若是秀才,一发不可轻放,久后反受其害。律上说得好,夜深无故入人家,非奸即窃。不要管他,竟扭去见官便是。

  •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释义】:

    一饮一啄:指鸟儿饮一口水,取一口食。意谓人生在世能吃上什么喝上什么都是命运早在前生中已注定了的。也泛指人生一切际遇、大小事情,都有定数。□《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于樊中。又,《玉堂闲话·贫妇》:谚云:“一饮一啄,系之于分。”《西游记》三一: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点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警世通言》一七:此非贫僧家常之饭,乃府上涤釜洗碗之余流出沟中,贫僧可惜有用之物,弃之无用,将清水洗尽,日色晒干,留为荒年贫丐之食。今日谁知仍济了尊府之急。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儒林外史》四五:今日有三处酒吃,一处也吃不成;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一饮一酌,莫非前定

    《隋唐演义》六七:天下事自有定数,一饮一酌,莫非前定,何况王朝储贰,万国君王,岂是勉强可以侥幸得的?

    ⊙一饮一啄,都有数定

    《雨花香·失春酒》:一饮一啄,都有数定,何况大事,如不饮春酒是也。

    ⊙一饮一啄,都有前定

    《醒世姻缘传》二八:谁知人生在世,原来不止于一饮一啄,都有前定,就是烧一根柴,使一碗水,也都有一定的分数。

    ⊙一饮一啄,俱有定数

    《雨花香·定死期》:一饮一啄,俱有定数,何况死生大事?所以死之时刻地境,皆不可移易。世人奸媒妄想,究何益乎?

    ⊙一饮一啄,尚有数定

    《雨花香·锦堂春》:一饮一啄,尚有数定,何况夫妻之配合乎!婚已聘定,即境异当安,若妄想悔改,皆痴迷之至也!

    ⊙一饮一啄,俱有命数

    《醒名花》一六:来到此地,回思往事,如同隔世,要知一饮一啄,俱有命数,丝毫不可强求也。

    ⊙一饮一啄,各有分定

    《三侠五义》六一:一饮一啄,各有分定,好好一只肥嫩小鸡儿,那二位不吃,却便宜老汉开斋。这是从那里说起?

    ⊙一饮一啄,莫非命也

    《风流悟》一:一饮一啄,莫非命也,一个美妇人,若上了手,用掉这些银子也不懊悔。如今白白里送与他,又加一吓。

  • 异姓有情非异姓,同胞无义枉同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异姓有情非异姓,同胞无义枉同胞

    【释义】:

    意谓外姓人有情有义等同于骨肉同胞,同胞之间若无情义则枉自称作“同胞”。《永庆升平全传》二:(孽应龙)与忠孝自幼同师学艺,总角相交,一处长大成人,结义兄弟。忠孝居长,庆龙次之,应龙行三,情投意合。正是:异姓有情非异姓,同胞无义枉同胞。《彭公案》二五:仁兄何必太谦,你我结义弟兄,如骨肉一般,俗语说得好,异姓有情非异姓,同胞无义枉同胞!

  • 姻缘姻缘,事非偶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姻缘姻缘,事非偶然

    【释义】:

    意谓婚姻是命中注定,并非偶然巧合。《醒世奇言》一:尽有门户高低悬绝的,并世有冤仇的,一经月老把赤绳系定,便曲曲弯弯要走拢来,这叫做姻缘姻缘,事非偶然。

  • 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

    【释义】:

    夤夜:深夜。深更半夜偷偷溜进别人家里,不是行奸即是偷盗,按律应给“奸盗”之罪。《野叟曝言》四五:好滑贼!敢是饿得慌了,到人家来偷饭吃么?且送你到官,问个“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石点头》五:谁何随着小姐脚跟,直到房里。此时,若有一人撞见,可不是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登时打死不论。

    ⊙夤夜入院,非奸即盗

    《施公案》一:施公看罢,不由点头,暗暗吃惊。想道:“夤夜入院,非奸即盗。胡翰林夫妇年老被杀,而不窃去财物;且将人头拿去,其中情由,显系仇谋。”

    ⊙深夜入人家,非奸即盗

    《绣戈袍全传》四:深夜入人家,非奸即盗。里边岂无火种?你如不速退,我便高叫起来,恐怕你性命难保。

  • 游鱼吞却钩和线,从今钩出是非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游鱼吞却钩和线,从今钩出是非来

    【释义】:

    比喻因某事某人而惹出是非。《禅真逸史》五:这尼姑是受过恩的人,见钟守净有病,怎得不惊,急急走入去探望一遭。只因此去,有分教:游鱼吞却钩和线,从今钩出是非来。

  • 有仇不报非君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仇不报非君子

    【释义】:

    意谓君子有仇必报。《说呼全传》二:这教有仇不报非君子,兄长含冤我与申。《施公案》六四:施公心忠,也不怕了,面无惧色。答道:“有仇不报非君子。”《绘芳录》四八:好呀,姑娘说了半日,这句话却合上道理。俗语:有仇不报非君子。又云:有志能报隔宿仇。日后他们碰到姑娘手里,还不知因什么病死的。

  • 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

    【释义】:

    对自己有恩的不去报答,就不是君子;跟自己有仇的不去报复,就算不上男子汉大丈夫。意谓为人应恩仇必报。《海公大红袍全传》一五:仇氏道:“岂不闻古人云:‘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这两句说话,你我正当去做呢。”

    ⊙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枉为人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三四:正是:纵有西江一派水,难洗今朝满面羞。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枉为人。

    ⊙有仇不报非君子

    《施公案》六四:贤臣就知命不远矣。施公心忠,也不怕了,面无惧色,答道:有仇不报非君子。

    ⊙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是小人

    《双凤奇缘》五三:毛贼!奴是南朝恩爱夫妻,被你拆散逼到北番。来日奏知狼主,将你这贼万刀千剁的碎纷纷,怎泄心头之恨,毛贼呀,你只知要害别人,如今反害了自己,这叫做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是小人。

    ⊙受恩不报非君子,有怨须偿是丈夫

    《生绡剪》八:是日姊妹二人,联床共榻,呕呕咽咽,说到天明,次日萱念又取银二百两,送与母亲姐姐,古人说得好:受恩不报非君子,有怨须偿是丈夫。

  •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释义】:

    意谓男子汉并非没有感情,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洒眼泪。指男子汉不应因离别而落泪。《孤山再梦》四:父母亦含泪勉强曰:“不必泣哭,放心前去,古人曰:‘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我儿快走,鸡已叫五次了。”《醒名花》四:云侣道:“日后便见,过了周年,与先生再会于彭蠡之滨。”又道:“不宜久留,只此告别。”翌王依依不舍。正是: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岭南逸史》五:公主亲送下山,诸将闻之,亦来赆送逢玉。一一谢了,请公主回山,一揖而别。正是: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

    ⊙丈夫虽有泪,不洒别离间

    《梦中缘》一:拜别已毕,他父母俱送至大门,这一去虽然不比死别,但父子之间也未免各带几分酸楚,只是不好掉下泪来。正是:丈夫虽有泪,不洒别离间。

    ⊙丈夫有泪,不洒别离

    《东游记》八六:尚功说道:“丈夫有泪,不洒别离”,我效力王家,乃是丈夫的好事,何消啼哭?乃不顾而去。

  •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释义】:

    知道别人于己有恩而不报答,就算不上品行高尚的人,将会永远受人唾骂。《西游记》二七: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知恩不报非君子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六:只这一篇长篇,把个关爷爷说得心肠都是碎的,生怕负了他当日的大恩,连声道:“知恩不报非君子。你去罢!我决不拿你。”

  • 只是锦上添花,无非坑里挖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是锦上添花,无非坑里挖泥

    【释义】:

    锦上添花:比喻使好的事物更加好。坑里挖泥:比喻本来境遇就不好,反而加重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形容人情势利刻薄,顺境时趋炎附势;逆境时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会受到伤害。《歧路灯》八四:那受业的,挟赢余之势,其态骄而吝,少不如其所说,便说散伙。弃产的抱艰苦之衷,其气忍而吞。少欲惬其所愿,又恐开交。唯有产行经纪,帮闲说合之人,只是锦上添花,无非坑里挖泥。参见“只见锦上添花,那肯雪中送炭”。

  • 得非-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得非dé fēi

    熟语

    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能不是”。

    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河东集》册二卷三页三下)

    ——能不是诸侯盛强,尾大不掉的过失吗?(末大不掉:这里比喻上弱下强,指挥不动。末,泛指物之尾端。掉,摇动。)

    陈鸿《东城老父传》: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乎?(《唐宋传奇集》页一一三)

    ——您看〔京师少年的〕首饰、靴子、服装的式样,都与以前不同,能不是怪现象吗?(吾子:对人相亲爱的称呼。物妖:即妖物,怪现象。)

  • 非-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fēi

    副词

    表示否定。作状语。

    1.表示对动作行为、性状的否定。可译为“不”、“没”等。

    《穀梁传·僖公三十三年》: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穀梁传注疏》册二卷九页九下)

    ——他们两人说:“不敢哭军队,是哭我们的儿子啊。”

    《史记·陈涉世家》:非诛之,事恐败。(《史记》册六页一九五七)

    ——不杀掉他,事情恐怕要败露。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初唐四杰文集》册三卷二一页一上)

    ——非法掌握朝政的武则天,性格不温柔和顺,出身也很卑贱。

    《史通·内篇·叙事》:文而不丽,质而非野。(《史通通释》册三卷六页十一上)

    ——〔文章〕要有文采而不华丽,要质朴而不粗野。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吕氏春秋》册一卷一页十一上)

    ——您的年龄大了,没有别的儿子,我已命令官吏不要杀了。

    2.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否定。可译为“不”。译时要加判断词“是”。《孙膑兵法·见威王》: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孙膑兵法》页三六)

    ——战争不是〔人们〕乐意的,胜利也不是〔对人们〕有利的。

    《庄子·外篇·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册二卷六页十五上)

    ——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午非子之子邪?(《吕氏春秋》册一卷一页十下)

    ——午不是您的儿子吗?

    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昌黎先生集》册四卷十二页一下)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 非-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fēi

    介词

    “非”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排除的对象,指出唯一条件。作状语。可译为“除了”。

    《荀子·劝学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册一卷一页三下)

    ——蟹有八条腿和两个螯,除了蛇、蟮的洞穴没有〔它〕可以寄住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不专。(六:系“八”之误。螯:节肢动物变形的步足,形状如钳。躁:急躁,不专一。)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八九)

    ——除了刘备没有可以〔同我一起〕抵挡曹操的人了。

  • 非-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fēi

    语气词

    用在疑问句末,助是非问语气。可译为“吗”。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终军》:此言与实反者非?(《汉书》册九页二八一八)

    ——这种说法和实际情况相反吗?《后汉书·董卓列传(注)》:是天子非?(《后汉书》册八页二三三九)

    ——这是天子吗?

  • 非但-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但fēi dàn

    熟语

    表示人、情况等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仅”。

    《三国志·魏书·刘廙传》: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三国志》册三页六一六)

    ——不仅国君应当了解臣下,臣下也应当了解国君。

    《世说新语·规箴》: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世说新语》册二卷中之下页三一下)

    ——不仅我说您不可以〔这样〕,李阳也说您不可以〔这样〕。

  • 非独-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独fēi dú

    熟语

    表示人、事物、情况等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只”、“不仅”等。

    《盐铁论·轻重》: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盐铁论》册一卷三页二下)

    ——这些都是统筹规划的结果,不只靠耕地养蚕从事农业。

    李密《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文选》中册页五二四下)

    ——我的苦衷,不仅蜀郡的人士和两州的长官能看见明了,天地神明实在都看得清楚。(二州:梁州、益州。牧伯:州官。这里指太守逵与刺史荣。)

    章炳麟《秦政记》: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章氏丛书》册十八文录一页四五上)

    ——从法家的观点看来,秦始皇是能够坚守法制的,不仅刑罚依照法律条文,用人也是这样。

  • 非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特fēi tè

    熟语

    表示人或动作行为的对象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仅”、“不只”等。

    《韩非子·六反》: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韩非子》册三卷十八页三上)

    ——这不仅是没有〔治国的〕办法,又没有〔治国的〕理论。(行:道。)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之迁,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临川集》册十五卷七三页四上)

    ——盘庚迁都,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的士大夫而已。(胥:全,都。)

  • 非徒-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徒fēi tú

    熟语

    表示事物、情况或动作行为的对象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仅”、“不只”等。

    《孟子·公孙丑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注疏》册一卷三上页五下)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又害了它。

    《汉书·贾谊传》:病非徒瘇(zhǒng)也,又苦(zhí)戾。(《汉书》册八页二二三九)

    ——不只是脚肿病,还害有脚掌反背症。(瘇:脚肿病。践戾:脚掌反背症。)

    《盐铁论·结合》:用兵非徒奋怒也,所以匡(kuāng)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盐铁论》册二卷八页二下)

    ——打仗不只是出于愤怒,是用它救难除害,来为老百姓的长远利益打算。(匡:救助。)

  • 非惟-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惟fē wéi

    熟语

    表示事物等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册四页九一二)

    ——不仅是时机好,也是人的谋划高啊。

  • 非直-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直fēi zhí

    熟语

    表示人或动作行为的对象不仅限于某一范围。可译为“不仅”。

    《孟子·公孙丑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孟子注疏》册二卷四下页一上)

    ——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椁〕不仅是为美观,而是这样才算尽了人心。

    《宋史·文天祥列传》: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宋史》册三六页一二五三九)

    ——假如仓促给我官做,这不仅〔因为我是〕亡国大夫不能参与图谋保存国家的大计,〔而且〕会把我的一生全部毁掉,还为什么用我呢?

  • 非……不……-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不……fēi……bù……

    固定格式

    由副词“非”和副词“不”组成。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可译为“不……不……”。译时要加判断词“是”。

    《庄子·外篇·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册二卷六页十五上)

    ——〔鹓〕不是梧桐树不栖,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饮。

    《韩非子·有度》: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韩非子》册一卷二页四上)

    ——交往不是我不能亲善,积怨不是我不能和解。

  • 非……而……-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而……fēi……ér……

    固定格式

    由副词“非”和副词“而”组成。加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有时同表示疑问的代词“谁”、“何”等呼应,表示反诘。可译为“不……就……”、“不……又……”等。译时要加判断词“是”。

    《墨子·明鬼下》:若是,则先死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sì)也。(《墨子》册二卷八页九下)

    ——如果是这样,那么先死的不是父亲就是母亲,不是哥哥就是嫂嫂。(姒:古代称妯娌间年长的为姒。)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三四一)

    ——主持晋国祭祀的,不是您又是谁。

    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白氏长庆集》册一卷二八页一四四中)

    ——竭尽心力,伤劳声气,夜以继日,还不觉得自己辛苦,〔这〕不是诗魔又是什么?

  • 非……则……-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则……fēi…zé……

    固定格式

    由副词“非”和副词“则”组成。加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可译为“不……就……”。译时要加判断词“是”。

    《墨子·明鬼下》:若是,则先死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sì)也。(《墨子》册二卷八页九下)

    ——如果是这样,那么先死的不是父亲就是母亲,不是哥哥就是嫂嫂。(姒:古代称妯娌间年长的为姒。)

    《韩非子·显学》: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韩非子》册三卷十九页九上)

    ——所以明据先王之法,肯定尧舜之道的,不是愚蠢就是欺骗。(诬:欺骗。)

  • 非-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非fēi

    附类

    一、名词。作“错误”解。

    《荀子·王制篇》: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荀子》册二卷五页一下)

    ——正确和错误不混淆,那么国家就会治理好。

    《荀子·正名篇》: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荀子》册三卷十六页二下)

    ——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清楚,那么即使执法的官吏、熟记条文的儒生,也都会产生混乱。(数:法律条文。)

    二、动词。作“反对”解。

    《荀子·非相篇》: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荀子》册一卷三页三下)

    ——居于上位却不能爱护下属,居于下位却好反对自己的上级,这是人们必然困窘的第一个原因。

  • 非亲非故-汉语惯用语辞典

    非亲非故fēi qīn fēi gù

    不是亲属也不是故旧。表示彼此过去毫无关系。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故当以货求耳。”

  • 是非场-汉语惯用语辞典

    是非场shì fēi chǎng

    指充满矛盾纠纷的场所。元无名氏《赚蒯通》“我如今跳出是非场,抹下了这功劳簿。”老舍《四世同堂》:“他就不能跳出是非场去,教人家笑他有始无终。”

  • 是非堆-汉语惯用语辞典

    是非堆shì fēi duī

    指产生是非的根源。《初刻拍案惊奇》“这样妇人,若留着他,到底是个是非堆。”

  • 是非涡-汉语惯用语辞典

    是非涡shì fēi wō

    指矛盾纠纷的中心。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老王见她有些紧张,怕自己卷到是非涡里,慌忙声明。”

  • 是非窝-汉语惯用语辞典

    是非窝shì fēi wō

    指矛盾、纠纷多的地方。朱秀海电视文学剧本《百姓》“小凤告诉绿枝,自己大学是考不上,只能像娘说的那样,早早地找个人嫁出去,离了家里那个是非窝”

  • 说是非-汉语惯用语辞典

    说是非shuō shì fēi

    ①指评说事理的是非。元关汉卿《裴度还带》“这厮得道夸经纪,学相呵说是非。”②搬弄口舌。《金瓶梅词话》“王婆道‘不是老身说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许多,那里讨得一个似娘子的。’”

  • 闲是闲非-汉语惯用语辞典

    闲是闲非xián shì xián fēi

    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我待和他计较来,与这厮争甚么闲是闲非。”

  • 大智非明,真空无迹-佛源语词词典

    大智非明,真空无迹

    过人的智慧并不在外表显现出来,真正的佛法没有什么迹象。《五灯会元·卷三·盘山宝积禅师》:“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 得失是非-佛源语词词典

    得失是非

    得到与失去,对了还是错了。指个人的利益与荣辱。佛家主张,参禅悟道要抛弃个人是非,做到得失两忘。《虚堂和尚语录》卷四:“发意参祥,遇善知识,方得道眼明白,辨得邪正,不是娘生下便会此,亦古人不欺之语。今之学者,不得其妙。病在自信不及处,病在得失是非处,病在我见偏执处……”

  • 非常-佛源语词词典

    非常

    ①佛家指无常,谓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总是处于变异灭坏的过程中,并终将要消失灭亡的。《四十二章经》:“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法苑珠林》卷九十五:“释慧进者,少雄勇游侠,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上古汉语指不合惯例、不合时间,非同寻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佛家语义为专门用语。现代汉语承上古汉语用法。鲁迅《野草·风筝》:“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勇气。”②中古时,又发展出程度副词用法,义为“很,十分”。唐·李德裕《昭义军事宜状》:“其端氏城,是刘从谏近年修筑,非常牢固。”现代汉语亦承此用法。柔石《二月》一:“当时他们两人的感情非常好。”

  • 非人-佛源语词词典

    非人

    佛家指不是人间的众生。佛家认为众生因缘不同分处于三界之中,即处于天界、人界和冥界,处于天界的有天龙八部等,处于冥界的如夜叉之类。相对于人界的人而言,处于天界和冥界的众生即为非人。《法华经·提婆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祖堂集·卷三·牛头和尚》:“一切果报,本来自有。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上古汉语中,“非人”指坏人和恶人。《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现代汉语由佛家语义引申而生新义,即不被当作人来看待。巴金《廖静秋同志》:“然而她终于从非人的地位走到了人的地位,从受践踏、被蹂躏的女戏子变成了新社会的优秀艺术家。”

  • 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佛源语词词典

    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

    狐狸不能和狮子相比,灯光和日月之光的亮度完全不同。比喻事物两者相差悬珠,不能相比。《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问僧:‘今夏在什么处?’曰:‘待和尚有住处即说。’师曰:‘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

  • 居必择邻,鉴非止水-佛源语词词典

    居必择邻,鉴非止水

    居住一定要选择邻里环境;照自己的脸必须是静止的水面。强调做事要有必要的条件做保证,否则影响成功。《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居必择邻,鉴非止水,明暗相凌,言犹在耳。”现代汉语作为格育承用。

  •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佛源语词词典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是非,对和错;优点和缺点,复词偏义,主要指缺点、毛病。到你面前指摘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人,这种人本身就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人。《五灯会元·卷十九·九顶清素禅师》:“祖见,乃问:‘百丈野狐话,又作么生?’师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祖大悦。”现代汉语作为谚语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