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是什么意思
颓靡←→振作-反义词词典
颓靡←→振作tuímǐ-zhènzuǒ
【词性】:形
颓靡:情绪低落,不振作。
振作:使精神旺盛,情绪高涨。
【例】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唐·陈子昂:《陈伯玉集·修竹篇序》) 我想,应该振作一下精神;妹妹,你看我今天穿了军装了。(茅盾:《虹》)
委靡(萎靡)←→振作 振奋-反义词词典
委靡(萎靡)←→振作 振奋wěimǐ-zhènzuò zhènfèn
【词性】:形
委靡:意志消沉;精神不振。
振作:使精神奋发,情绪高涨。
振奋:振作奋发起精神。
【例】 他没有发出一句怨言,也没有让痛苦压弯了腰:“振作起来,把我所有的感情,献给我们的事业吧!”(李威仑:《爱情》)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委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中。(徐兴业:《金瓯缺》) 秋风吹过,满树繁枝密叶飒飒作响,似乎连这棵大树顿时也感到振奋起来,一遍又一遍随风传播那高亢激越的诗篇……(何为:《临江楼记》)
靡-古汉语虚词词典
靡mí
无指代词
表示无指,后面常紧接否定副词“不”。义即“没有什么”、“没有谁”。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句义:没有什么事情没个开头,但很少能有个好结尾。初:开始。鲜(xiǎn):少。克:能。②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句义:我听说天下万物产生以后,没有什么不死亡的。③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后汉书·黄宪传论》)——言论:言谈。风旨:风仪。然:可是。士君子:士大夫。玼:通“疵”,缺点。④资生之业,靡不毕书。(《齐民要术·序》)——句义:有关生产生活的事,没有什么不详记的。毕:全部,都。书:记载。
副词
表示对动作行为或存在的否定。义即“不”、“无”、“没”。①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诗经·小雅·节南山》)——句义:不幸啊苍天,动乱没有平定。昊天:苍天。②周馀黎民,靡有孑遗。(《诗经·大雅·云汉》)——句义:周朝的百姓,没有遗留下来的。黎民:百姓。孑(jié)遗:残存,遗留。③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史记·游侠列传》)——句义:古代民间普通侠客的情况,不能听到了。已:同“矣”。④蒙然靡察,有如聋瞽。(《史通·疑古》)——句义: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就如同聋子、瞎子一样。蒙然:糊涂的样子。瞽(gǔ):盲人。
萎靡不振-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萎靡不振wěi mí bù zhèn
〈成〉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的,从此就萎靡不振|她整天像霜打了的一样,精神萎靡不振|经理一见他那萎靡不振的样子就不想要他|我们那里没有萎靡不振的人|他像病人一样萎靡不振地靠在沙发上|他被折磨得精神沮丧,萎靡不振
望风披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望风披靡wàngfēngpīmǐ
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所向无敌(淮海战役之后,我军更是~,乘胜南下,敌军望风披靡。)
委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委靡wěimǐ
精神不振,意志消沉——振作、振奋(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顿时使他从委靡状态中~起来。)
委靡不振-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委靡不振wěimǐbùzhèn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精神抖擞
萎靡-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萎靡wěimǐ
见〔委靡〕
风靡-古语词今用词典
风靡fēngmī
随风倾倒。汉朝辞赋家东方朔,字曼倩。善于调笑取乐,并通过笑话曲谏,抨击时弊。因没武帝把他当作演滑稽戏、杂耍之人看待,故政治上很难得志,官至太中大夫。他追念屈原,作《七谏》以述其志。辞中写道:古往今来的兴衰,莫不与帝王的亲疏相关。亲贤臣则兴,近佞臣则衰。正直忠贞之臣,明法令定良策,施德政于天下。佞谗小人勾结起来妒害贤良,在君旁进谗诽谤,贤才遭贬受害。“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世人从俗变化,随被逐流,就像野草顺风倾倒。)诚信正直的人身退名毁,虚伪谗佞的人身显名扬。君王糊涂昏庸而不悟,屈原也只得失望投江。(《楚辞·沈江》)引申为:事物很流行、风行。
今沿用引申义。
《海外文摘》:“她写了风靡万千读者的《飘》之后多年,却既未为《飘》写续集,也未写成其他任何作品。”《追求》:“张恨水的小说当年风靡一时,而且多以言情为纬,以社会为经。”《四川广播电视报》:“当‘红太阳’歌曲重新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已故作曲家李劫夫生前作品著作权却遭到严重侵犯。”
奢侈 奢靡 侈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奢侈 奢靡 侈靡
奢侈shēchǐ 奢靡shēmí 侈靡chǐmí
形容词。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
“奢侈”强调为过分的享受而铺张浪费。例如:“当时贵族少年的奢侈生活,普希金亦不免沾染”(《瞿秋白文集》,第二卷);“他的奢侈欲望非常大”(《沫若文集》,第十卷);“这个人生活奢侈,大少爷作风”。
“奢靡”强调追求极度享受,含有“衣着、住屋、陈设等十分华丽”的意味,意思比“奢侈”重;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享受着较桀纣还要舒适奢靡的生活”(郑振铎:《鹈鹕与鱼》);“陈叔宝是有名奢靡腐化的皇帝”。
“侈靡”和“奢靡”意思一致;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奢靡”浓厚,很少使用。例如:“隋炀帝继位之后,盛治宫室,穷极侈靡,恃其富强,不虞后患,役万物以自奉养”;“三阁各高数十丈,材料多用香木,装饰着大量金玉珠翠,东晋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侈靡的建筑物”(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贺琛所说风俗侈靡,确是事实”(同上)。
颓废 颓唐 萎靡(委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颓废 颓唐 萎靡(委靡)
颓废tuífèi 颓唐tuítáng 萎靡(委靡)wěimǐ
形容词。指意志消沉,精神不振。
“颓废”强调意志消沉,含有“长期消极而放任、随便”的意味,可同“思想”、“生活”搭配。例如:“他没有进取心,思想颓废,当然行动上不会积极”;“法国的波特莱尔,谁都知道是颓废的诗人,然而欢迎革命,待到革命要妨害他的颓废生活的时候,他才憎恶革命了”(鲁迅:《二心集》)。
“颓唐”强调情绪低落,含有“不振作、无情绪在行为、态度、表情上明显表现了出来”的意味,意思比“颓废”轻;可同“情绪”“神色”搭配。例如:“他清楚,自己的内心已完全被一种失败的颓唐情绪所占据”;“这时候,舅舅又来了。满脸的颓唐神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又扑过空!……’”(《叶圣陶文集》,第二卷);“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鲁迅:《孔乙己》)。
“萎靡”强调精神不振,含有“病态地不思进取,没精打采”的意味;可同“精神”“思想”等搭配,和“不振”组合为惯用语“萎靡不振”。例如:“精神萎靡往往会加速肉体的衰老”;“我们当然不赞成自然主义地去反映这些伤痕,由此散布消极的、萎靡的、虚无主义的思想和情绪”(《文艺报》,1979,11-12);“有的是犯过错误、背上包袱,萎靡不振”(《红旗》,1979,4)。
感戴靡涯-实用委婉语词典
感戴靡涯
意为对您的感戴之情,没有止境。“涯”,即尽头。多用作书面语。
结藻精英,流韵绮靡-实用委婉语词典
结藻精英,流韵绮靡
意为集结华丽精彩的文词,流传鲜艳动人的韵致。“绮”,即美丽;“靡”,即华丽或奢华。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抖擞 委靡-反义词应用词典
抖擞 委靡
抖擞 dǒusǒu 委靡 wěimí
【抖擞】形容词。形容精神振作、旺盛的样子。一般只与名词“精神”搭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作谓语,可带趋向补语。有动词用法:使精神振作、旺盛。能重叠为ABAB式。可带动态助词“着”。能作带宾、带补谓语。宾语一般由名词“精神”充当。
〔例句〕
1.孩子们听完故事,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了。
2.同学们,把精神抖擞起来!前面就到目的地了!
3.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个个都抖擞着精神。
【委靡】形容词。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也写作“萎靡”。
〔例句〕
1.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从此萎靡不振
2.考完放出的良民,偶尔也可以遇见,但仿佛大抵是萎靡不振,恐怕是在反省和毕业论文上,将力气使尽了罢。
3.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只是一日一日地委靡下去,差不多把“我是什么人”……这些观念都忘掉了。
〔应用例句〕
你应该抖擞起精神,不能总是这样委靡不振。
节节败退 所向披靡-反义词应用词典
节节败退 所向披靡
节节败退 jiéjiébàituì
所向披靡 suǒxiàngpīmǐ
【节节败退】形容对抗中失败的一方一步步退却,已经无力扭转形势。
〔例句〕
1.李自成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杀得官军节节败退,望风而逃。
2.他下围棋不是我的对手。即使让四子,他也无力招架,只能节节败退。
3.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德寇节节败退,这期间也有反扑,但已无力扭转战局。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例句〕
1.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
2.猎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侵略军仓遑败退。
3.暴动队伍所向披靡,路过之处都贴满了“打倒军阀”的大标语。
〔应用例句〕
太平天国起义军士气高昂,所向披靡,清兵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气宇轩昂 萎靡不振-反义词应用词典
气宇轩昂 萎靡不振
气宇轩昂 qìyǔxuān'áng
萎靡不振 wěimǐbùzhèn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例句〕
1.紧跟在后面的骡夫,四十来岁,身材魁梧,气宇轩昂。
2.大牛这人生得豹头虎腰,气宇轩昂,又有个见着粗夯家伙都要比势比势的脾性。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作。
〔例句〕
1.当那个女人背叛我时,我是萎靡不振的,甚至是绝望的。
2.话音刚落,门外抛进一个黑影,接着走进一个身量矮小,看去萎靡不振白衣青年。
〔应用例句〕
气宇轩昂的许云峰和那萎靡不振的叛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颓靡 振奋-反义词应用词典
颓靡 振奋
颓靡 tuímǐ 振奋 zhènfèn
【颓靡】形容词。贬义。形容精神委靡,不振作。
〔例句〕
1.纪纲决裂,风俗颓靡。
2.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疾恨颓靡之俗。
3.四杰的诗文一扫齐梁浮华、颓靡的风气,在唐初的诗坛上树起新的文风。
【振奋】形容词。褒义。形容精神振作、奋发。
〔例句〕
1.秋虫鸣奏着银铃一般的碎响,从遥远传来鸟声高唱,惟有一列火车清醒地、振奋地、惊天动地地飞驰过梦一般的田野上。
2.这些散文,又不外抒发个人的某种恋情、哀愁,也可能抒发一点欢愉,振奋;也可能记述某种追求。
萎靡不振 神采飞扬-反义词应用词典
萎靡不振 神采飞扬
萎靡不振 wěimǐbùzhèn
神采飞扬 shéncǎifēiyáng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颓废不振作。
〔例句〕
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的,从此萎靡不振。
【神采飞扬】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限于描绘神态。
〔例句〕
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风霜,多了皱纹,但还是神采飞扬。
〔应用例句〕
他已消尽了贫穷困顿时那委靡不振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神采飞扬的面庞。
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反义词应用词典
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
闻风而逃 wénfēng'értáo
所向披靡 suǒxiàngpīmǐ
【闻风而逃】听到一些风声动静就逃跑掉,形容非常害怕。
〔例句〕
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也作“所向皆靡”。
〔例句〕
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应用例句〕
刘邓大军一路杀过来,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毫无反抗之力,闻风而逃。
靡-古文观止词典
靡mí
【词性】:动词
一、倒下,倾倒(3)。《曹刿论战》:望其旗靡,故逐之。——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就是平素了解我的人,也还是随着风势倒下去。《潮州韩文公庙碑》:天下靡然从公。——天下人倾倒地跟着公走。
二、用同“糜”。耗费,奢侈,浪费(2)。《有子之言似夫子》: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做椁〕如果像这样奢侈浪费,死后还不如快点腐朽好。《文帝议佐百姓诏》:为酒醪以靡谷者多。——酿酒而浪费粮食多。
靡-古文观止词典
靡mí
【词性】:代词
表示无指。必须同句中的否定副词“不”连用。指代人、事物。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等(2)。《屈原列传》:靡不毕见。——没有什么不完全显现出来。《司马季主论卜》:靡屈不伸。——没有什么事物只屈曲不伸展的。
靡-古文观止词典
靡mí
【词性】:副词
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否定。可译为“不”、“没有”等(2)。《游侠列传序》: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古代民间的游侠,已经不能听说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仓储之积靡穷。——仓库的积贮没有穷尽。
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靡mí
代词
表示无指。必须同句中的否定副词“不”连用或呼应。指代人、事物、时间。作主语、定语。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四海之内,靡不受获。(《史记》册九页三〇四一)
——四海之内,没有谁不受恩惠。《史记·孝文本纪》: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册二页四三三)
——我听说天下万物产生以后,没有什么不死亡。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一冬一春,靡屈不伸。(《古文观止》下册页五三八)
——〔经过〕一冬一春,没有什么屈而不伸。
《聊斋志异·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聊斋志异》册二页四八四)
——在破墙乱草中,探石缝,挖洞穴,没有什么办法没用过,〔但〕终究无济于事。
《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毛诗注疏》册二卷二之三页三下)
——〔我〕怀念的人在卫国,没有什么时候不思念。
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靡mí
副词
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否定。作状语。可译为“不”、“没有”等。
《史记·外戚世家》: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史记》册六页一九六九)
——秦以前〔对历史的记载〕崇尚简略,那详细情况不能够记述了。
《汉书·食货志下》: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汉书》册四页一一四九)
——凡财货,金钱布帛的使用,夏殷以前其详细情况没有记载。
靡-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靡m
附类
一、动词。作“没有”、“倒下”、“倒退”等解。
《诗经·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狁(xiǎnyǔn)之故。(《毛诗注疏》册五卷九之三页七下)
——没有妻子没有家,〔这〕是狁骚扰的缘故。(狁:古代民族名。春秋时称戎、狄。秦汉时称匈奴。)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一五一)
——我看到他们车轮的痕迹错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史记》册八页二四四二)
——左右的人想杀相如,相如瞪眼怒斥,近臣都向后倒退。
二、形容词。作“奢侈”解。
《礼记·檀弓上》: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礼记注疏》册三卷八页四上)
——〔做椁如果〕象这样奢侈,死后还不如迅速腐朽的好。
靡-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靡mí
①分散。《周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之。”(爵:酒器。)②浪费。贾谊《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性不喜华~。”③损害。《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王躬身。”④糜烂。《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胣chǐ:裂腹。)⑤通“摩”。接触,摩擦。《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怒则分背相踶。”司马相如《子虚赋》:“下~兰蕙,上拂羽盖。”(羽盖: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另见mǐ。
靡-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靡mǐ
①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②倒退,退却。《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促织》:“试与他虫斗,虫尽~。”③无,没有。《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有朝矣。”《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不毕见。”④不。《史记·外戚世家》:“秦以前尚略矣,其详~得而记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天高地迥,号呼~及。”⑤华丽,美好。《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偷:苟且。)《后汉书·班彪传》:“以为相如《封禅》,~而不典。”
另见mí。
【靡敝】败坏,凋敝。《礼记·少仪》:“国家~,则车不雕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百姓~,孤寡老弱不能相养。”
【靡丽】奢华。司马相如《上林赋》:“恐后叶~,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
【靡曼】①柔美。《文心雕龙·章句》:“歌声~,而有抗坠之节也。”②美丽。也指美色。《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耳不听钟鼓。”
【靡靡】①迟缓的样子。《诗经·王风·黍离》:“行迈~,中心摇摇。”②形容柔弱的乐声。《史记·殷本纪》:“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之乐。”③倒伏。宋玉《高唐赋》:“薄草~,联延夭夭。”陆机《拟青青河畔草》:“~江离草,熠耀生河侧。”④富丽的样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何宏丽之~,咨用力之妙勤。”⑤零落的样子。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而愈索。”
【靡披】披靡。形容军队溃败。《后汉书·杜笃传》:“师之攸向,无不~。”
丽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丽靡lì mǐ
【释义】:
华丽。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裴子野是写过《雕虫论》,反对丽靡之词的,可能在当时发生了影响。”
之死靡它-现代汉语大词典
之死靡它zhī sǐ mǐ tā
【释义】:
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语出《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矢,发誓;靡它,意为无二心。陈毅《送旧友南归》:“坚持阵地,之死靡它。”
华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华靡huá mǐ
【释义】:
指文章辞藻华丽。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其文华靡,长于敷陈。”
侈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侈靡chǐ mí
【释义】:
奢侈浪费。如:侈靡之风不可长。
披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披靡pī mǐ
【释义】:
①草木倒伏。②喻军队溃败。也泛指退却,后退。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不久就主持《民报》…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③喻事物衰落。郭沫若《满江红》:“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苶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苶靡nié mǐ
【释义】:
疲惫萎靡。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余)志气苶靡,不复能重整旗鼓,竟同志未竟之绪。”
萎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萎靡wěi mǐ
【释义】:
①精神不振作,意志消沉。杨沫《青春之歌》:“燕,你怎么搞的?精神越来越萎靡。”②衰退。徐特立《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笔记》:“如果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注定要萎靡下去。”
萎靡不振-现代汉语大词典
萎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
衰颓消沉,精神不振作。鲁迅《牺牲谟》:“你不要这么萎靡不振,爬呀!朋友!”
浮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浮靡fú mí
【释义】:
浮艳,华而不实。郭沫若《中国史稿》:“他不满当时的清谈、浮靡等风气。”
波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波靡bō mǐ
【释义】:
波及,扩散。黄远庸《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淫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淫靡yín mí
【释义】:
过分享受,恣意浪费。鲁迅《关于女人》:“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
委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委靡wěi mǐ
【释义】:
颓唐,不振作。沙汀《催粮》:“汪二是个矮架子青年农民,骨骼宽大,气色却很委靡。”
委靡不振-现代汉语大词典
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
衰颓而不振作。如:他这几日因情绪不佳,显得委靡不振。
柔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柔靡róu mǐ
【释义】:
柔弱委靡。朱自清《短诗与长诗》:“据我所感,便只有感伤的情调和柔靡的风格;正和旧诗、词和散曲里所有的一样!”
望风披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望风披靡wàng fēng pī mǐ
【释义】: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指草木随风倒伏。后用“望风披靡”比喻被对方强大的气势所压倒。形容军无斗志。朱光潜《选择与安排》:“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
风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靡fēng mǐ
【释义】:
①随风倒伏。如:小草风靡,而大树挺立。②归顺;降伏。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二十世纪的世界,恐怕也不免为这种宗教的权威所支配,为这种群众运动所风靡。”③倾倒;倾慕。秦牧《笑的力量》:“一代喜剧演员卓别麟,他的剧作和表演更是多么风靡了我们这一世代呵!”④竞相仿效;风行。邹韬奋《患难余生记》:“风靡全国的救亡运动的核心,是和当时政府的所谓‘睦邻政策’处于矛盾的地位。”
风靡一时-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释义】:
同“风行一时”。秦牧《幻想的彩翼》:“《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
所向披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所向披靡suǒ xiàng pīmǐ
【释义】:
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之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郭小川《矿工不怕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因而每一战必能所向披靡。”
颓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颓靡tuímǐ
【释义】:
委靡;衰败。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民国初年,朝野上下之忘仇寡耻,徒事内争,颓靡昏罔之人心也。”又如:风俗颓靡一至于此!
靡1-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1mǐ
【释义】:
①顺风倒下。如:应风披靡。②衰弱;不振。叶圣陶《邻舍吴先生》:“其俗柔靡,人轻节义。”③华丽,精美。如:靡丽。④无,没有。郭沫若《怀念董老》:“九旬寿考靡蹉跎。”⑤副词。不。表示否定。叶圣陶《穷愁》:“久则数载,暂亦匝月,靡可期也。”
靡有孑遗-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有孑遗mǐ yǒu jié yí
【释义】:
本指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后泛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国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靡丽-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丽mǐ lì
【释义】:
精美华丽。如:装饰靡丽。也指文采富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拾遗记》)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
靡坚不摧-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坚不摧mǐ jiān bù cuī
【释义】:
指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汪东《革命今势论》:“有一国焉,度其兵力之厚,靡坚不摧。”
靡乱-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乱mǐ luàn
【释义】:
动乱。老舍《柳屯的》:“战事是必不可避免的…没有大靡乱,是扫不清咱们这个世界的污浊的。”
靡届-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届mǐ jiè
【释义】:
不能到达。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所导之路若差,或迷途而靡届。”
靡响-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响mǐ xiǎng
【释义】:
本义为靡靡之音,后借指辞藻华丽而无风骨的诗赋。罗惇曧《文学源流》:“里巷之谣谚,质之过也;齐梁之靡响,华之过也。”
靡弱-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弱mǐ ruò
【释义】:
靡丽柔弱。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陆机)《猛虎行》诸作,宜可刚劲猋发,而亦乃靡弱工整,亦足见其才之所限。”
靡曼-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曼mǐ màn
【释义】:
轻艳卑弱。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昆仑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靡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然mǐ rán
【释义】:
草木顺风而倒的样子。比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鲁迅《摩罗诗力说》:“(裴伦)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
靡然向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然向风mǐ rán xiàng fēng
【释义】: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或徒步而取公卿,或累旬而膺台鼎。于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靡靡-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靡mǐ mǐ
【释义】:
柔弱,颓靡。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靡靡之音-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
【释义】:
指柔弱、颓废的音乐。杨沫《青春之歌》:“他在一叠唱片里又挑了一阵,‘他妈的,全是美国的靡靡之音。来,只好听听麦克唐娜的吧!’”
靡2-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2mí
【释义】:
①耗费,浪费。如:靡费。②散,分散;扩散。梁启超《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于彼。”
靡费-现代汉语大词典
靡费mí fèi
【释义】:
浪费,耗费过度。如:靡费巨资。
之死靡二-汉语大词典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1】{清}{曹寅}《重修二郎神庙记》:“{白崖君}之諫君澤民﹐之死靡二﹐在在所當祀者也。”
之死靡它-汉语大词典
之死靡它
【1】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陈毅}《送旧友南归》诗:“坚持阵地﹐之死靡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郑玄}笺:“之﹐至也。”
之死靡他-汉语大词典
之死靡他
同“[之死靡它]”【1】{清}{伍观澜}《西炮台行为提督张公作》诗:“又不見{張公}鏖戰暮及晡﹐之死靡他期捐軀!”{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願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崑崙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俠義﹐則臨難自奮﹐之死靡他。”
卑靡-汉语大词典
卑靡
【1】谓格调低下柔弱。{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唐}初詩文﹐與{隋}代同﹐製句切響﹐言務纖密﹐雖雅法{六朝}﹐然卑靡之音﹐於焉盡革。”{清}{叶燮}《原诗·内篇上》:“{唐}初沿其卑靡浮豔之習﹐句櫛字比﹐非古非律﹐詩之極衰也。”
侈靡-汉语大词典
侈靡
【1】奢侈浪费。《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爲榮﹐儉節者以爲陋。”{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团》:“{王定保}《摭言》云﹐{曲江}大會﹐比爲下第舉人﹐其筵席簡率﹐爾來漸加侈靡。”【2】奢侈靡烂。《汉书·匡衡传》:“今天下俗貪財賤義﹐好聲色﹐上侈靡﹐廉恥之節薄﹐淫辟之意縱。”{唐}{李白}《大猎赋》:“以孟冬十月﹐大獵于{秦}﹐亦將曜威講武﹐掃天蕩野﹐豈荒淫侈靡﹐非三驅之意耶?”《战国策·楚策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3】奢华。《旧唐书·萧復传》:“少秉清操﹐其羣從兄弟﹐競飾輿馬﹐以侈靡相尚。”{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茶器極精緻﹐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數﹐士大夫家多有之﹐寘几案間﹐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鋹}所居棟宇﹐皆飾以玳瑁珠翠﹐窮極侈靡。”《汉书·地理志下》:“列侯貴人車服僭上﹐衆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取尤崇侈靡。”{明}{杨慎}《黄母聂太夫人墓志铭》:“性仁慈﹐明淑﹐儉勤﹐敬慎﹐弗好侈靡。”【4】中国古代的一种经济学说,主张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来繁荣社会经济。《管子·侈靡》:“興時化若何?莫善于侈靡。”{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侈靡篇》基本上是一篇经济论文。就如它的题目‘侈靡’二字所表示的一样﹐它主张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兴工﹐大量就业。”
俗靡-汉语大词典
俗靡
【1】庸俗颓靡。{清}{王夫之}《薑斋诗话》附录:“{啟禎}諸公欲挽{萬曆}俗靡之習﹐而競躁之心勝。”
倚靡-汉语大词典
倚靡
【1】随顺貌。《晋书·夏侯湛传》:“不識當世之便﹐不達朝廷之情﹐不能倚靡容悦﹐出入崎傾﹐逐巧點妍﹐嘔喁辯佞。”{三国} {魏}{嵇康}《卜疑集》:“吾寧發憤陳誠﹐讜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將卑懦委隨﹐承旨倚靡﹐爲面從乎?”
偃靡-汉语大词典
偃靡
【1】使倒伏。{清}{唐甄}《潜书·尚治》:“天地之間﹐無形而速動者莫如風。起於幽陸﹐至於炎崖;偃靡萬形﹐鼓暢衆聲﹐無一物之不應者﹐惟風爲然。”
傖靡-汉语大词典
傖靡
【1】鄙俚淫靡。{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乃知詞學之微﹐等之詩亡﹐{元}曲盛行﹐彌以傖靡﹐失其舊體。國朝諸家﹐尟所折衷。”
傾靡-汉语大词典
傾靡
【1】倾倒;佩服。{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擇日﹐設席{江南會館}﹐請諸豪貴來﹐己乃纏頭而出﹐一座傾靡。”{清}{吴伟业}《柳敬亭传》:“與人談﹐初不甚諧謔﹐徐舉一事相酬答﹐澹辭雅對﹐一座傾靡。”【2】倒伏;倾覆。{清}{昭槤}《啸亭杂录·百菊溪制府》:“砲石驟發﹐二匪艇皆傾靡﹐海水爲之色赤。”{清}{唐孙华}《高邮阻风》诗:“屋瓦争怒飛﹐草木盡傾靡。”
弚靡-汉语大词典
弚靡
【1】弟靡。{宋}{范成大}《过波阳湖次游子明韵》:“休問巉巖與欹側﹐我今弚靡共波流。”
弟靡-汉语大词典
弟靡
【1】谓柔顺而随波逐流。《庄子·应帝王》:“因以爲弟靡﹐因以爲波流﹐故逃也。”{郭象}注:“變化頽靡﹐世事波流﹐無往而不因也。”{成玄英}疏:“頽者﹐放任;靡者﹐順從。”{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序》:“汝神禫其中﹐弟靡其側﹐復何騖哉?”
壽靡-汉语大词典
壽靡
【1】见“壽麻”。
封靡-汉语大词典
封靡
【1】严重损害。《诗·周颂·烈文》:“無封靡于爾邦。”{毛}传:“封﹐大也;靡﹐累也。”{马瑞辰}通释:“猶云無大損壞于爾邦也。”一说﹐敛财骄奢。{朱熹}集传:“封靡之義未詳。或曰:封﹐專利以自封殖也;靡﹐汰侈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不知{剛中}({鄭剛中})封靡自植﹐欲以何爲?”
夷靡-汉语大词典
夷靡
【1】低平。《文选·潘岳<笙赋>》:“或案衍夷靡﹐或竦踴剽急。”{李善}注:“夷靡﹐平生漸靡也。”{吕延济}注:“夷靡﹐平也。言聲或下而長平也。”【2】倾颓。《文选·潘岳<射雉赋>》:“或乃崇墳夷靡﹐農不易壠。”{徐爰}注:“夷靡﹐頽弛也。”
奇靡-汉语大词典
奇靡
【1】新奇华丽。{唐}{萧颖士}《江有归舟》诗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牽比類﹐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
奓靡-汉语大词典
奓靡
【1】奢华浪费。{晋}{葛洪}《抱朴子·守塉》:“故道德之功建﹐而奓靡之門閉矣。”《文选·张衡<西京赋>》:“攢珍寳之玩好﹐紛瑰麗以奓靡。”{薛综}注:“奓靡﹐奢放也。”
奢靡-汉语大词典
奢靡
亦作“[奢糜]”【1】奢侈靡费。{丁玲}《韦护》第三章:“他示意人们去参观﹐那象一个堕落的奢糜的销金窟。”《汉书·地理志下》:“嫁取送死奢靡。”{清}{昭槤}《啸亭杂录·军营之奢》:“軍中奢糜之風﹐實古今之所未有也。”《新唐书·魏徵传》:“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
徙靡-汉语大词典
徙靡
【1】摇曳纷披貌。《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隨波闇藹。”{李善}注:“徙靡﹐言枝往來靡靡然。”
從風而靡-汉语大词典
從風而靡
【1】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宋}{俞文豹}《吹剑四录》:“上意所向﹐從風而靡﹐士大夫欲追逐時好﹐從非其學﹐亦將矯入此門。”{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王荆公}作《字説》﹐一時從風而靡﹐獻諛之輩競爲注解﹐至比之六經﹐今不復見矣。”【2】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昔者{戰國}之初﹐六國合力擯{秦}﹐而{秦}得閉關息民﹐養精蓄鋭者數世。迨開關出師﹐六國從風而靡﹐自救不贍。”《汉书·韩信传》:“於是用{廣武君}策﹐發使{燕}﹐{燕}從風而靡。”
彫靡-汉语大词典
彫靡
【1】奢靡浪费。《北史·邢邵传》:“但事不兩興﹐須有進退﹐以臣愚量﹐宜罷尚方彫靡之作﹐頗省{永寧}土木之功﹐并減{瑶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鐫琢之勞﹐及諸事役非世急者。”
弗靡-汉语大词典
弗靡
【1】犹奢侈。《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陈奇猷}集释:“作沸靡是﹐《迂評本》﹑《凌本》亦作沸靡。或弗沸古通……弗靡之財﹐猶言奢侈之貨。”
强食靡角-汉语大词典
强食靡角
亦作“[彊食靡角]”【1】谓饱食而角力求胜。《列子·说符》:“彊食靡角,勝者爲制,是禽獸也。”{殷敬顺}释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议·列子》。《列子·说符》:“彊食靡角﹐勝者爲制﹐是禽獸也。”{殷敬顺}释文:“《韓詩外傳》云:‘靡﹐共也。’《吕氏春秋》云:‘角﹐試力也。’此言人重利而輕道﹐唯食而已﹐亦猶禽獸飽食而相共角力以求勝也。”一说﹐靡读为摩﹐谓以角相摩。见{俞樾}《诸子平议·列子》。
彌靡-汉语大词典
彌靡
【1】犹弥漫。充满;布满。《淮南子·俶真训》:“定于死生之境﹐而通于榮辱之理﹐雖有炎火洪水彌靡於天下﹐神無虧缺於胷臆之中矣。”
委靡-汉语大词典
委靡
【1】柔顺。{南朝} {梁}{王僧孺}《为人述梦》诗:“雅步極嫣妍﹐含辭恣委靡。”{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一日即位﹐無所易置﹐左右驅使皆委靡聽順﹐無一人敢偃蹇者。”【2】颓唐,不振作。{沙汀}《催粮》:“{汪二}是个矮架子青年农民﹐骨骼宽大﹐气色却很委靡。”{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頽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明史·范济传》:“邇來士習委靡﹐立志不弘﹐執節不固。”
妍靡-汉语大词典
妍靡
【1】犹妍美。《南史·王筠传》:“{筠}又能用强韻﹐每公宴並作﹐辭必妍靡。”
妙靡-汉语大词典
妙靡
【1】犹靡曼。指柔美的歌声。{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發參差於{王子}﹐傳妙靡於{帝江}。”{唐}{司空图}《成均赋》:“瑶山激響﹐流妙靡於蹌鸞;{嶰谷}搜奇﹐寫玲瓏於嬉鳳。”
妖靡-汉语大词典
妖靡
【1】艳丽华美。{三国} {魏}{曹植}《七启》:“僕將爲君子説游觀之至娱﹐演聲色之妖靡。”【2】指美女。《列子·汤问》:“妖靡盈庭﹐忠良滿朝。”
委靡不振-汉语大词典
委靡不振
【1】衰颓而不振作。{宋}{马永卿}辑《元城语录解》卷上:“至於{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元}{刘祁}《归潜志》卷八:“作文字無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觀。”{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若不通權達變﹐因時制宜﹐終難富强……風俗政治委靡不振。”
媮靡-汉语大词典
媮靡
【1】靡衣媮食。亦指奢侈的生活 。{明}{归有光}《顾隐君传》:“君故生長海上﹐言語衣服﹐猶故時海上人也﹐無纖毫城市媮靡之習。”{明}{归有光}《送昆山县令朱侯序》:“{江}南諸郡縣土田肥美﹐多秔稻﹐有江海陂湖之饒……俗好媮靡﹐美衣鮮食。”
嬉靡-汉语大词典
嬉靡
【1】玩乐奢侈。{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风俗》:“游士豪客兢千金裘馬之風﹐而六院之油檀裙屐浸淫染於閭閻﹐膏脣耀首﹐倣而傚之……故其小人多嬉靡而淫惰。”
嫺靡-汉语大词典
嫺靡
亦作“[嫻靡]”【1】文雅温顺。{清}{龚自珍}《尊隐》:“人攘臂失度﹐啾啾如蠅虻﹐則山中戒而相與修嫻靡矣。”
瓊靡-汉语大词典
瓊靡
【1】见“瓊糜”。
柔靡-汉语大词典
柔靡
【1】柔弱委靡。{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故文章柔靡﹐風俗巧僞。”{朱自清}《短诗与长诗》:“据我所感﹐便只有感伤的情调和柔靡的风格;正和旧诗﹑词和散曲里所有的一样!”{胡韫玉}《锦城纪游》诗:“六十年間萬首詩﹐剗除柔靡育雄奇。”{明}{唐顺之}《送陆训导序》:“{海鹽}故濱海之沃﹐而柔靡奢慢之俗也。”
猗靡-汉语大词典
猗靡
【1】随风飘拂貌。《文选·枚乘<七发>》:“衆芳芬鬱﹐亂於五風;從容猗靡﹐消息陽陰。”{李善}注:“林木茂盛﹐隨風披靡。”{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揚輕袿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佇。”{晋}{成公绥}《啸赋》:“藉臯蘭之猗靡﹐蔭脩竹之嬋娟。”【2】婀娜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縞……扶輿猗靡﹐翕呷萃蔡。”{张铣}注:“言美人等披麗服﹐扶{楚王}之輿﹐倚靡相隨貌。”《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夫人之顔色的然盛美﹐雖在風中縹姚﹐愈益端嚴也。”《文选·潘岳<西征赋>》:“較面朝之焕炳﹐次後庭之猗靡。”{吕向}注:“猗靡﹐美貌。”【3】犹缠绵。{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四:“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三国} {魏}{阮籍}《乐论》:“故猗靡哀思之音發﹐愁怨偷薄之亂興﹐則人後有縱欲奢侈之意﹐人後有内顧自奉之心。”{唐}{李白}《感遇》诗之一:“可憐{浮丘公}﹐猗靡與情親。”
獘靡-汉语大词典
獘靡
【1】疲敝委靡。獘,通“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乃使邊境之民獘靡愁苦而有離心﹐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
殄靡-汉语大词典
殄靡
【1】靡费。{明}{杨慎}《亡妻王安人墓志铭》:“數衣則敝﹐敝必製新﹐恐其殄靡﹐非所以稱君子之清範也。”
攻靡-汉语大词典
攻靡
【1】犹攻破。《南史·陈庆之传论》:“前無强陣﹐攻靡堅城。”
明靡-汉语大词典
明靡
【1】鲜明华丽。{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下:“{祏}詩猗猗清潤﹐弟{祀}﹐明靡可懷。”{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曼靡-汉语大词典
曼靡
【1】指美人。{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奸聲在堂﹐諛舌在旁﹐曼靡在床﹐醲醴在觴。”【2】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南朝} {梁}{萧统}《七契》:“與金石而鏗鏘﹐共絲竹而曼靡。”【3】指女子柔美的情态。{清}{刘銮}《五石瓠·冠佩》:“士夫而爲婦女之曼靡﹐寧非邪類?”
景靡-汉语大词典
景靡
【1】比喻迅速。《汉书·王褒传》:“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颜师古}注:“景靡者﹐如光景之徙靡也。”
江靡-汉语大词典
江靡
【1】江边。{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玓瓅{江}靡。”{清}{黄景仁}《江上晓发》诗:“五更驚風起{江}靡﹐布帆一峭百餘里。”《晋书·明帝纪论》:“運龍韜於掌握﹐起天旆於{江}靡﹐燎其餘燼﹐有若秋原。”
泰靡-汉语大词典
泰靡
【1】奢靡。《逸周书·文传》:“不爲驕侈﹐不爲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爲民愛費。”
泯靡-汉语大词典
泯靡
【1】形容姿态之美。{南朝} {梁}{江淹}《丹砂可学赋》:“秀青色之泯靡﹐熳美目之波瀾。”{胡之骥}注:“泯靡﹐美姿態也。”
波靡-汉语大词典
波靡
【1】比喻倾颓之世风﹑流俗。{清}{戴名世}《<蔡瞻眠文集>序》:“獨立於波靡之中﹐而物誘不足以動其心﹐富貴不足以易其節。”{清}{李慈铭}《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後>文後》:“流及六朝﹐愈尚華藻﹐波靡遞下﹐乃有‘風雲’‘月露’之譏。”【2】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世之愚俗﹐徒以二氏之詭誕怪異出耳目外﹐則波靡而從之。”{清}{方亨咸}《武风子传》:“{滇}士民慴於威﹐波靡以從﹐生獨匿深箐中不出。”
波流茅靡-汉语大词典
波流茅靡
【1】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明史·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繼用事﹐六卿之長不得其職。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波靡-汉语大词典
波靡
【1】波及,扩散。{梁启超}《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動所波靡之面積百倍於彼。”{黄远庸}《铸党论》:“今者黨之問題﹐可謂波靡全國矣。”
消靡-汉语大词典
消靡
【1】消磨。{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鎮日酒壚中﹐把壯志消靡。”{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英雄豪傑﹐皆汩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覺。”【2】溃散。《後汉书·伏隆传》:“{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鐵脛}﹑{五校}莫不摧破。”
浮靡-汉语大词典
浮靡
【1】浮艳绮靡。{清}{唐甄}《潜书·劝学》:“草木必有根﹐舍是而爲文學﹐必流于浮靡。”{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一节:“他({葛洪})不满当时的清谈﹑浮靡等风气。”《南史·江总传》:“{總}性寬和温裕﹐尤工五言七言﹐溺于浮靡。”《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赞》:“{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2】浪费。《新唐书·顺宗十一女传》:“〔帝〕徧諭諸主﹐且敕京兆尹禁切浮靡。”
涣靡-汉语大词典
涣靡
【1】散漫。{清}{谭献}《<古诗录>序》:“{東京}則{張}{蔡}振其奇﹐{建安}則{曹}{徐}揚其采;同時之人﹐未嘗無支離涣靡之作。”
流靡-汉语大词典
流靡
【1】谓过分华美;委靡不振。{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下》:“《李陵集》有《與蘇武書》﹐詞采壯麗﹐音句流靡。觀其文體﹐不類{西漢}人﹐殆後來所爲。”{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夫以近世風俗之流靡﹐自雖士大夫之才﹐勢足以進取﹐而朝廷嘗奬之以禮義者﹐晩節末路﹐往往怵而爲奸。”{宋}{李清照}《词论》:“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靡之變日煩。”{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或文以爲妙﹐或流靡以自妍。”
清靡-汉语大词典
清靡
【1】清新华丽。《陈书·侯安都传》:“{安都}工隸書﹐能鼓琴﹐涉獵書傳﹐爲五言詩﹐亦頗清靡。”{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曹攄}清靡於長篇﹐{季鷹}辨切於短韻﹐各其善也。”{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中:“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爲田家語耶!”
淫靡-汉语大词典
淫靡
【1】谓文辞浮华艳丽。{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詩章則學矯激于{孟郊}﹐學淺切于{白居易}﹐學淫靡于{元稹}﹐俱名爲元和體。”{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二:“夫{屈原}之《離騷》﹐憂世憤戚……非拘拘執筆凝思而爲之也。至於其徒寖失師意﹐流於淫靡。”{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下:“{惠休}淫靡﹐情過其才。”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郑云叟》:“{鄭徵君}爲詩﹐皆祛淫靡﹐迥絶囂塵。”【2】淫荡,颓废。多用以形容乐声。{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淫靡之聲﹐欣之者衆。”{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俚曲》:“《山坡羊》有《沉水調》﹐有數落已爲淫靡矣。”【3】过分享受,恣意浪费。{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錢唐}自{五季}以來﹐無干戈之禍﹐其民富麗﹐多淫靡之尚。”{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汉书·王褒传》:“〔{宣帝}〕數從{襃}等放獵﹐所幸宫館﹐輒爲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議者多以爲淫靡不急。”
漸靡-汉语大词典
漸靡
【1】浸润感化。{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外物之動性﹐若神之不守也﹐積習漸靡﹐物之微者也。”《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赞》:“此非獨王也﹐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漸讀如漸漬之漸﹐靡與摩同。漸靡即漸摩。”【2】谓依水的流势。《晋书·刘颂传》:“譬由行舟﹐雖不横截迅流﹐然俄向所趣﹐漸靡而往﹐終得其濟。”《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然當漸靡而往﹐稍向所趨﹐然後得濟也。”{胡三省}注:“濟大川者﹐雖曰横絶大川﹐亂流而渡﹐然必因水勢漸靡﹐而行舟向其所趨﹐以登陸之路﹐然後汔濟。”
漫靡-汉语大词典
漫靡
【1】漫无边际。《新唐书·陈夷行李绅等传赞》:“然其言荒茫漫靡﹐夷幻變現﹐善推不驗無實之事﹐以鬼神死生貫爲一條﹐據之不疑。”
澆靡-汉语大词典
澆靡
【1】浮薄奢侈。{清}{李渔}《怜香伴·斋访》:“好個端莊女子﹐比這{揚州}澆靡氣習大不相同。”
牧靡-汉语大词典
牧靡
【1】草名。可解毒。又地名和山名。因产此草而得名。{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四:“{牧靡縣}因草得名﹐生牧靡﹐可以解毒。”{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涂水}〕出{建寧郡}之{牧靡}南山。縣﹑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縣東北{烏句山}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鳥多誤食﹐烏喙口中毒﹐必急飛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
披靡-汉语大词典
披靡
【1】犹风靡。{清}{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乃無端而忽有此種邪説﹐披靡全國者﹐不過一二逆賊﹐希冀非常﹐借此爲題﹐以惑人心耳。”{梁启超}《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及{斯密亞丹}興……謂社會如水然﹐任其自競﹐則供求相劑﹐而自底於平。此論既出﹐披靡一世。”【2】喻事物衰落。{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頃見佛國云遥﹐空門不靖﹐至使西來大意﹐日就披靡﹐東土衆生﹐自爲簧鼓﹐良堪悼也。”{郭沫若}《满江红》词:“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3】泛指退却,后退。{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唐}{代州}西有大槐樹﹐震雷擊之﹐中裂數丈﹐雷公爲樹所夾﹐狂吼彌日﹐衆披靡不敢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不久就主持《民报》……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4】喻军队溃败。《明史·朱能传》:“軍數萬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衆﹐降三千餘人。”《新唐书·杜伏威传》:“大呼衝擊﹐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5】草木倒伏。{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應風披靡﹐吐芳揚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擔夫驚走﹐{器之}不動也。”{清}{张明弼}《丹葵》诗:“盲風一夜渡南荒﹐衆草披靡盡欲狂。”
摧靡-汉语大词典
摧靡
【1】犹披靡。《新唐书·杨弘礼传》:“領步騎二十四軍跳出賊背﹐所向摧靡。”《魏书·赵遐传》:“{遐}率甲士九千﹐所在衝擊﹐數百里中﹐莫不摧靡。”【2】折磨。{清}{姚燮}《双鸩篇》:“阿爺逼妾嫁﹐朝呵暮駡相摧靡。”
肩靡-汉语大词典
肩靡
【1】见“肩摩”。
胥靡-汉语大词典
胥靡
【1】空无所有。《荀子·儒效》:“鄉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胥靡者空無所有之謂﹐故{荀子}以况貧。胥之言疏也;疏﹐空也;靡﹐無也;胥靡猶言胥無。”《汉书·扬雄传下》:“蓋胥靡爲宰﹐寂寞爲尸。”{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胥﹐相也;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爲作宰者也。”【2】特指腐刑。《史记·儒林列传》{裴駰}集解引{徐广}曰:“胥靡﹐腐刑。”{王禹偁}此文用其义。{宋}{王禹偁}《记马》:“圉人復曰:‘以是駒配是母﹐幸而騮﹐其駿必倍;不幸而騍﹐又獲其種﹐明年將胥靡之﹐不可失也。’”原注:“胥靡﹐腐刑也﹐俚言改馬也。”按﹐《庄子·庚桑楚》{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胥靡﹐腐刑也。”【3】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亦为刑罚名。{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宋}{司马光}《送李揆之序》:“然則垢面而■眥﹐操耒而胥靡者﹐尚未可輕辱而易視也。”《吕氏春秋·求人》:“{傅説}﹐{殷}之胥靡也。”{高诱}注:“胥靡﹐刑罪之名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王{戊}稍淫暴……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颜师古}注:“聯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綴耳。”《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則勁拔(殺)之﹐不格者則係操(纍)而歸﹐丈夫以爲僕圉﹑胥靡。”《庄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成玄英}疏:“胥靡﹐徒役之人也。”{清}{吴兆骞}《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诗:“脱驂深愧胥靡贖﹐裂帛誰憐屬國還。”
望風而靡-汉语大词典
望風而靡
【1】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2】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唐}{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是以鄉里長幼﹐望風而靡;邦國賢豪﹐聞名而悦服。”【3】同“[望風披靡]”。《三国演义》第一回:“四方百姓﹐裹黄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清}{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協將{岱昌}與戴罪留營之{劉大忠}守之﹐聞礮聲倉皇遠遁﹐官兵皆望風而靡。”{明}{邵璨}《香囊记·败兀》:“將士望風而靡﹐三四十萬軍馬不剩得一二。”
望塵靡及-汉语大词典
望塵靡及
【1】见“望塵莫及”。
望風披靡-汉语大词典
望風披靡
【1】{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應風披靡﹐吐芳揚烈。”谓草木随风倒伏。后用“望風披靡”比喻为敌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形容军无斗志。{朱光潜}《选择与安排》:“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馀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元史·张荣传》:“{榮}馳之﹐望風披靡﹐奪戰船五十艘。”{明}{沈鲸}《双珠记·避兵失侣》:“吾自起兵以來﹐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河}北州縣已望風披靡。”
施靡-汉语大词典
施靡
【1】连绵不断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封巒石關﹐施靡乎延屬。”{李善}注:“施靡﹐相連貌也。施﹐弋爾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隱轔鬱﹐登降施靡。”{张守节}正义引{郭璞}曰:“施靡﹐猶連延。”
旁靡-汉语大词典
旁靡
【1】广被﹐普及。{晋}{郭璞}《晋元帝哀策文》:“仁風旁靡﹐神化潛鑠。”
旗靡轍亂-汉语大词典
旗靡轍亂
【1】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明}{张煌言}《北征录》:“後軍忽報虜奄至﹐急回馬﹐而旗靡轍亂﹐士卒皆竄山谷中。”《左传·庄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晋}{杜预}注:“旗靡轍亂﹐怖遽。”{清}{周亮工}《与方与三书》:“謂{櫟下}未必旗靡轍亂﹐但全師未盡出耳。”
灰靡-汉语大词典
灰靡
【1】见“灰糜”。
焚靡-汉语大词典
焚靡
【1】烧毁散失。{南朝} {梁}{陶弘景}《<本草>序》:“文籍焚靡﹐十不遺一。”
煎靡-汉语大词典
煎靡
【1】挥霍;榨取。《韩非子·亡徵》:“好罷露百姓﹐煎靡貨財者﹐可亡也。”
爛靡-汉语大词典
爛靡
【1】靡烂。{宋}{苏辙}《缸砚赋》:“子果以此自悲也﹐則亦不見夫諸毛之捽拔﹐諸楮之爛靡﹐殺身自鬻﹐求效於此﹐吐詞如雲﹐傳示萬里。”
所向皆靡-汉语大词典
所向皆靡
【1】见“所向披靡”。
所向披靡-汉语大词典
所向披靡
【1】谓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之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周书·王雅传》:“擐甲步戰﹐所向披靡﹐{太祖}壯之。”《艺文类聚》卷六十引{晋}{荀□}《灵鬼志》:“{河間王}{顒}既敗于{關中}﹐有給使{陳安}者﹐甚壯健;常乗一赤馬﹐俊快非常;雙持二刀﹐皆長七尺;馳馬運刀﹐所向披靡。”{郭小川}《矿工不怕鬼》诗:“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因而每一战必能所向披靡。”亦作“[所向皆靡]”。《太平御览》卷三〇二引《东观汉记》:“〔{賈復}〕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懦靡-汉语大词典
懦靡
亦作“[愞靡]”【1】柔顺。{明}{陶宗仪}《辍耕录·忠烈》:“吾殺官軍將吏多矣﹐至吾砦﹐皆愞靡求生﹐未有若此餓夫之倔彊者。”
牆靡-汉语大词典
牆靡
【1】草名。即蛇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蛇虺喜卧於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諸名。其葉似靡蕪﹐故曰牆靡。”
相靡-汉语大词典
相靡
【1】见“相摩”。
相靡-汉语大词典
相靡
【1】相继分散;递相消失。《管子·山至数》:“五穀相靡而輕﹐數也。”{宋}{叶適}《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余稚從公至耄﹐歲月相靡﹐而士之變故繁矣。”
積靡-汉语大词典
積靡
【1】谓顺其积习。《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杨倞}注:“靡﹐順也;順其積習﹐故能然。”{清}{吴敏树}《为守斋五叔父暨张叔母五旬双庆之序》:“嗚呼﹐豈其人之本願哉!蓋逐於一時之風尚而不知謹者﹐其積靡宜使然也。”
要靡-汉语大词典
要靡
【1】社会地位低微的人﹐平庸的人。要﹐通“幺”。《商君书·夜战》:“是故豪傑皆可變業,務學《詩》《書》,隨從外權,上可以得顯,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賈,爲技藝,皆以避農戰。”{高亨}注:“或説:‘要靡當讀爲么麽。《鶡冠子·道端篇》云:無道之君任用么麽,動即煩濁;有道之君在用T雄,動則明白,彼以么麽與俊雄討官,與此以豪傑與要靡對言同義。’{楊}({楊樹達})説:‘要靡謂細僾之人也。要假爲幺。《説文》:幺,小也。《小爾雅·廣言》:靡,細也。’”一说追逐奢侈者。{姚焕}《商子解诂》:“要靡﹐謂趨於奢靡。”
羈靡-汉语大词典
羈靡
【1】见“羈縻”。
衰靡-汉语大词典
衰靡
【1】衰败淫靡。{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覽{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元}詞日就衰靡﹐愈趨愈下。”
苶靡-汉语大词典
苶靡
【1】疲惫萎靡。{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蒙讀書爲文三四十年﹐所作實不少﹐而才力苶靡不能振﹐天實限之。”{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一篇第一章:“〔余〕志氣苶靡﹐不復能重整旗鼓﹐竟同志未竟之緒。”
茅靡-汉语大词典
茅靡
【1】应变不穷貌; 随顺貌。《列子·黄帝》:“因以爲茅靡﹐因以爲波流。”《明史·廖纪等传赞》:“{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繼用事﹐六卿之長不得其職﹐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草靡-汉语大词典
草靡
【1】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晋}{潘岳}《闲居赋》:“訓若風行﹐應如草靡。”{汉}{刘向}《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猶風靡草。東風則草靡而西﹐西風則草靡而東。在風所由﹐而草爲之靡。”{唐}{岑参}《感旧赋》:“捧{堯}日以雲從﹐扇{舜}風而草靡。”【2】犹披靡。喻溃败。{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行恭}〕力衛乘輿﹐直出行陣﹐大呼雷吼﹐長刃雪飛﹐觀者爲之骨寒﹐向者爲之草靡。”
華靡-汉语大词典
華靡
【1】华丽奢靡。{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而位竊東藩﹐爵在上列﹐身披輕煖﹐口厭百味﹐目極華靡﹐耳倦絲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清铸大钱》:“夫以甚有用之銅﹐而聽其爲民間私家不急之物﹐古人所謂貨惡其棄於地者﹐莫此爲甚﹐大約風氣之華靡﹐以漸而開。”《旧唐书·杜鸿渐传》:“{鴻漸}晩年樂於退静﹐私第在{長興里}﹐館宇華靡﹐賓僚宴集。”【2】指文章辞藻华丽。{明}{宋濂}《赠梁建中序》:“而余猶爲是强聒者﹐文之華靡其溺人也甚易之故也。”{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大夫﹐文章華靡者﹐莫如{楊億}﹐使{楊億}尚在﹐則忠清鯁亮之士也﹐豈得以華靡少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其文華靡﹐長于敷陳﹐言險難則天地間皆不可居﹐述逸樂則飲食聲色必極其致﹐後人作賦﹐頗學其誇。”
萎靡-汉语大词典
萎靡
【1】衰退。{徐特立}《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笔记》七:“如果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注定要萎靡下去。”【2】精神不振作; 意志消沉。{孙中山}《大亚洲主义》:“到近几百年以来﹐我们{亚洲}各民族才渐渐萎靡﹐{亚洲}各国家才渐渐衰弱。”{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七章:“{燕}﹐你怎么搞的?精神越来越萎靡。”
萎靡不振-汉语大词典
萎靡不振
【1】衰颓消沉; 精神不振作。{鲁迅}《华盖集·牺牲谟》:“你不要这么萎靡不振﹐爬呀!朋友!”{毛泽东}《学习与时局》:“例如:犯过错误﹐可以使人觉得自己反正是犯了错误的﹐从此萎靡不振。”
薄靡-汉语大词典
薄靡
【1】飞扬貌。《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爲天﹐重濁者凝滯而爲地。”{高诱}注:“薄靡者﹐若塵埃飛揚之貌。”
藉靡-汉语大词典
藉靡
【1】缚, 捆绑。《荀子·正论》:“斬斷枯磔﹐藉靡舌■﹐是辱之由外至者也。”{杨倞}注:“藉﹐見凌藉也。靡﹐繫縛也﹐與縻義同﹐即謂胥靡也﹐謂刑徒之人以鐵鎖相連繫也。”
薾靡-汉语大词典
薾靡
【1】犹委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越南}﹑{緬甸}﹑{高麗}﹐服屬中土﹐漸染習氣﹐因仍弊政﹐薾靡不變﹐{漢}官威儀﹐今無存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閲數百載﹐歷 {元}涉{明}﹐薾靡疲敝﹐迄於今世。”
纖靡-汉语大词典
纖靡
【1】细巧华丽。《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徐贤妃》:“竊見服玩纖靡﹐如變化於自然;織貢珍奇﹐若神仙之所製。”《後汉书·班固传上》:“恥纖靡而不服﹐賤奇麗而不珍。”【2】纤巧柔弱。{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江總}自{梁}入{陳}﹐其詩猶有{梁}人餘氣。至{陳}之末﹐纖靡極矣。”{唐}{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僉嘆其文字纖靡﹐駮蘚生金﹐四十年間﹐已不可識。”【3】细小。{汉}{王充}《论衡·验符》:“{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纖靡大如黍粟。在水涯沙中。”
綺靡-汉语大词典
綺靡
【1】侈丽; 浮华。{清}{李渔}《慎鸾交·订游》:“果然是衣冠勝地﹐文獻名邦﹐只嫌他風俗綺靡﹐華而不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设多图虚国》:“服用鮮素﹐裳衣綺靡。”《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百工作無用之器﹐婦人爲綺靡之飾。”【2】美好; 艳丽。{唐}{韦纾}《赋得风动万年枝》:“參差摇翠色﹐綺靡舞晴空。”{南朝} {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綺靡菱蓋﹐悵望蕙枝。”{宋}{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愛此露的皪﹐復憐雲綺靡。”【3】指风格浮艳柔弱。{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學{褚}求其蒼勁處﹐學{歐}求其圓潤處。以怒張木强爲{歐}﹐綺靡輭弱爲{褚}﹐均失之。”{晋}{陆机}《文赋》:“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一倡而三嘆﹐豈若後世務爲哇淫綺靡之音哉。”
繁靡-汉语大词典
繁靡
【1】繁琐浮靡。{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二》:“{曾少詹}{子啓}﹐該博逸蕩﹐其才長於七言﹐古遂切直﹐健捷爲工﹐頗以繁靡爲累。”{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晉}諸作者﹐浮慕三百﹐欲去文存質﹐而繁靡板垛﹐無論古調﹐並工語失之。”
軵靡-汉语大词典
軵靡
【1】附丽, 依附。{章炳麟}《訄书·学蛊》:“淫文破典﹐軵靡者衆。”
輕靡-汉语大词典
輕靡
【1】轻佻浮浅。{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希仲诗>序》:“{李}詩輕靡﹐華勝於實。此所謂才力不足﹐務爲清逸。”{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惟{范雲}﹑{任昉}﹐文詩淵懿;{江總}﹑{沈約}﹐亦無輕靡之辭;乃{齊}{梁}文士之傑出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也。”【2】轻柔细软。《汉书·王莽传上》:“今誠未皇于輕靡而備味﹐庶幾與百僚有成﹐其勗之哉!”{颜师古}注:“靡﹐細也。”
轍亂旗靡-汉语大词典
轍亂旗靡
【1】谓车迹错乱,军旗倒下。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后以“轍亂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亦用于比喻。{清}{昭槤}《啸亭杂录·车骑营》:“然其制嚴重﹐難以連行﹐{和通}之敗﹐轍亂旂靡﹐道路壅塞﹐士卒多有傷損﹐論者歸咎車戰﹐遂廢其營。”{唐}{虞世南}《破邪论序》:“引文證理﹐非道則儒﹐曲致深情﹐指的周密﹐莫不轍亂旗靡﹐瓦解冰銷。”亦作“[轍亂旂靡]”。
轍亂旂靡-汉语大词典
轍亂旂靡
【1】见“轍亂旗靡”。
豐靡-汉语大词典
豐靡
【1】丰盛奢靡。{清}{王夫之}《仿符命·绎思》:“豐靡逾量﹐不揆古人之尺度﹐非但{揚雄}《美新》爲貞士所羞稱己也。”《晋书·后妃传下·穆章何皇后》:“而饍御豐靡﹐豈與百姓同其儉約﹐減損供給﹐勿令游過。”
豔靡-汉语大词典
豔靡
【1】华艳奢靡。{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一切衣飾歌管﹐豔靡紛華之物﹐皆屏棄之。”《陈书·文学传·褚介》:“詞義典實﹐不好豔靡。”
費靡-汉语大词典
費靡
【1】见“費糜”。
規靡-汉语大词典
規靡
【1】切磋揣摩。{宋}{沈辽}《翰林唐公祠堂记》:“其後雖出處内外﹐猶以言責爲己任﹐大要以威福當歸人主﹐而規靡上意﹐皆陳天戒﹐朝廷竦然﹐執政者憚之。”
蹙蹙靡騁-汉语大词典
蹙蹙靡騁
【1】《诗·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后因“蹙蹙靡騁”谓局促,无法舒展。{梁启超}《中国国债史》:“自兹以往﹐我民歲增二千餘萬之負擔﹐汲汲顧影﹐蹙蹙靡騁矣!”{宋}{刘克庄}《水调歌头·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词:“四方蹙蹙靡騁﹐獨此尚寬閑。”{清}{王鸣盛}《蛾术编·说人六》:“{孟子}至{宋}﹐及去{宋}再去{齊}﹐因所如不合﹐蹙蹙靡騁。”
邪靡-汉语大词典
邪靡
【1】倾斜披靡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延蔓太原﹐麗靡廣衍”{唐}{吕向}注:“麗靡﹐謂邪靡於下平之地。”
鄙靡-汉语大词典
鄙靡
【1】鄙俚柔弱。{唐}{元稹}《莺莺传》:“是用託短章﹐願自陳啓。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
迤靡-汉语大词典
迤靡
亦作“[迤]”亦作“[迆靡]”【1】相连貌。{汉}{王褒}《洞箫赋》:“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汉}{张衡}《冢赋》:“曲折相連﹐迤靡相屬。”《文选·扬雄<甘泉赋>》:“{封巒}{石關}﹐迆靡乎延屬。”一本作“施靡”。{李善}注:“施靡﹐相連貌。”{宋}{张耒}《柯山赋》:“入東門而右回者﹐原迤靡以相屬。”
逐靡-汉语大词典
逐靡
【1】谓追逐围观而表示倾倒。《汉书·礼乐志》:“顔如荼﹐兆逐靡。”{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兆逐靡者﹐兆民逐觀而猗靡也。”
逶靡-汉语大词典
逶靡
【1】犹逶迤。曲折自如貌。{清}{吴光}《泊湖口二妃庙》诗:“逶靡廻翠旌﹐彷彿驂文貍。”
邊靡-汉语大词典
邊靡
【1】犹边际。{宋}{范浚}《拙懒轩记》:“渺瀰漫汗﹐不見邊靡。”
誇多鬭靡-汉语大词典
誇多鬭靡
【1】{唐}{韩愈}《送陈秀才彤序》﹕“讀書以爲學﹐纘言以爲文﹐非以誇多而鬭靡也。”后以“誇多鬭靡”指读书或写文章以数量多﹑词藻华美相夸耀。《朱子语类》卷九五:“{明道}({程明道})以{上蔡}({謝上蔡})記誦爲玩物喪志﹐蓋爲其意不是理會道理﹐只是誇多鬭靡爲能。”{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韓昌黎}﹑{柳子厚}長篇聯句﹐字難韻險﹐然誇多鬭靡。”{清}{汪琬}《传是楼记》:“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誇多鬭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
誇靡-汉语大词典
誇靡
【1】铺张靡费。{明}{张居正}《来雁说》:“而天子猶撝悒不居﹐下令若曰﹐此大誇靡﹐敕示中外﹐自今毋得獻。”
詭靡-汉语大词典
詭靡
【1】奢华﹐不朴实。{明}{李苏}《见物·介物·贝》:“{中國}禮文繁豔﹐習尚詭靡﹐于貝奚有耶!”
諧靡-汉语大词典
諧靡
【1】和谐美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諧靡﹐章句偶對﹐諱避精詳﹐賢於往昔多矣。”
長惡靡悛-汉语大词典
長惡靡悛
【1】见“長惡不悛”。
雲靡-汉语大词典
雲靡
【1】如云之分散。谓广布。《汉书·扬雄传下》:“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并包書林﹐聖風雲靡。”{宋}{苏轼}《贺新运使张大夫启》:“伏承抗旌入境﹐揆日臨民。方一節之風馳﹐已列城之雲靡。”
震靡-汉语大词典
震靡
【1】惊恐﹐披靡。{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一》:“〔{光武帝}〕初戰{昆陽}﹐破{王莽}四十萬衆﹐天下聞之﹐莫不震靡﹐公之武衆所服也。”
靡服-汉语大词典
靡服
【1】顺从﹐归服。《後汉书·应劭传》:“〔{鮮卑}〕唯至互市﹐乃來靡服。”
靡縟-汉语大词典
靡縟
【1】轻艳华丽。{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沈}{宋}厭{王}{楊}之靡縟﹐稍欲約以典實而未能也。”
靡冗-汉语大词典
靡冗
【1】谓诗文辞藻华美但笔力冗弱。{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至{士龍}兄弟﹐泛瀾靡冗﹐動輒千言﹐讀之數行﹐掩卷思睡。”
靡旗-汉语大词典
靡旗
【1】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視其轍亂﹐視其旗靡。”后因以“靡旗”指败军之旗。{北魏}{温子昇}《寒陵山寺碑》:“霧卷雲除﹐冰離葉散﹐靡旗蔽日﹐亂轍滿野﹐{楚}師之敗於{柏舉}﹐{新}兵之退自{昆陽}﹐以此方之﹐未可同日。”
靡止-汉语大词典
靡止
【1】没有礼制。《诗·小雅·小旻》:“國雖靡止﹐或聖或否。”{郑玄}笺:“靡﹐無。止﹐禮。言天下諸侯今雖無禮﹐其心性猶有通聖者。”一说谓小。{毛}传﹕“靡止﹐言小也。”
靡迤-汉语大词典
靡迤
亦作“[靡迆]”【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南朝} {梁}{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屬深渚。”{汉}{张衡}《西京赋》:“高陵平原﹐據{渭}踞{涇}﹐澶漫靡迤﹐作鎮于近。”{宋}{苏辙}《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岡巒靡迆﹐四顧可挹。”【2】曲折行进貌。{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隨波水﹐潺湲泝淺流。”《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趨下田﹐迢遞瞰高峰。”{张铣}注:“靡迤﹐細走貌。”【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宋}{苏辙}《君术》:“夫是以至寬﹐而天下無頽惰靡迆之風;至險﹐而君臣無猜防逼迫之慮。”
靡旃-汉语大词典
靡旃
【1】谓日光照耀下﹐旌旗的影子没有移动。形容经历的时间很短。《文选·扬雄<长杨赋>》:“車不安﹐日未靡旃﹐從者彷彿﹐骩屬而還。”{李善}注:“日未靡旃﹐言日未移旌旗之影也。”{李周翰}注:“言不移時也。”
靡然從風-汉语大词典
靡然從風
同“[靡然向風]”【1】{清}{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例略》:“{惜抱}振興絶學﹐海内靡然從風。”《明史·熊廷弼传》:“{魏忠賢}盜竊威福﹐士大夫靡然從風。”{明}{李贽}《答马历山书 》:“然非{龍谿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師説﹐不少改變﹐亦未必靡然從風﹐一至此也。”
靡密-汉语大词典
靡密
【1】细致精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庫中有{漢}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2】繁琐细碎。{宋}{王禹偁}《潭州岳麓山书院记》:“米鹽靡密﹐推行不倦。”《汉书·循吏传·黄霸》:“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颜师古}注:“米鹽﹐言碎而且細。”【3】绵密而纤弱。{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仲宣}靡密﹐發端必遒;{偉長}博通﹐時逢壯采。”{詹鍈}义证引{曹丕}《与元城令吴质书》:“{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辋川图>後》:“世傳此圖本多﹐物象靡密而筆勢鈍弱﹐今所傳則賦象簡遠而運筆勁峻。蓋{摩詰}遺蹟之不失其真者。”
靡衣偷食-汉语大词典
靡衣偷食
【1】见“靡衣媮食”。
靡跌-汉语大词典
靡跌
【1】无差错﹐无失误。《後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舞無常態﹐鼓無定節﹐尋聲響應﹐修短靡跌。”
靡盬-汉语大词典
靡盬
【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唐}{白居易}《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來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將命無違。”{明}{张居正}《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議官瑣闥﹐爲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獨念翁老欲歸﹐而天子遂許之﹐使諫議無靡盬之歎﹐翁得以介眉壽之福。”{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爾雅》曰:‘棲﹑遲﹑憩﹑休﹑苦﹐息也。’苦讀與靡盬之‘盬’同。”【2】借指王事﹐公事。《後汉书·刘陶传》:“竊見比年以來﹐良苗盡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之事。”
靡慝-汉语大词典
靡慝
亦作“[靡忒]”【1】不变更。{汉}{王粲}《赠士孙文始》:“龍雖勿用﹐志亦靡忒。”{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然而聖上猶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慝。”
靡從-汉语大词典
靡從
【1】无从。谓没有门径或头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蓋聞其聲﹐今視其來。厥塗靡從﹐天瑞之徵。”{颜师古}注引{文颖}曰:“其來之道何從乎?此乃天瑞之應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靡蹤”。{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遺書絶寡﹐考訂靡從。”
靡漫-汉语大词典
靡漫
【1】迷离彷徨貌。{明}{刘基}《游云门记》:“多於山則深沉杳絶﹐使人憯悽而寂寥﹐多於水則曠漾浩汗﹐使人望洋而靡漫。”【2】美妙的声色。{唐}{司空图}《成均讽》:“大樸久雕﹐迷風益扇﹐浮音薄思﹐雅曲沉英﹐要乎靡漫之娱﹐競嫋■娟之奏。”【3】指文风轻艳卑弱。《宋书·乐志一》:“其後《風》衰《雅》缺﹐而妖淫靡漫之聲起。”{明}{孙鑛}《与余君房论文书》:“文章之法﹐盡于經矣﹐皆千錘百煉而出者﹐至{子長}乃縱肆……後至{六朝}﹐靡漫極矣。”
靡莫-汉语大词典
靡莫
【1】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
靡弱-汉语大词典
靡弱
【1】靡丽柔弱。{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陆机}〕《猛虎行》诸作﹐宜可刚劲猋发﹐而亦乃靡弱工整﹐亦足见其才之所限。”{清}{龚自珍}《语录》:“今世苶字﹐訓靡弱之貌﹐華貌以柔弱爲悦目﹐故曰華盛。”
靡然-汉语大词典
靡然
【1】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倫}〕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將靡然向之。”《史记·平準书》:“{彭吴}賈滅{朝鮮}﹐置{滄海之郡}﹐則{燕}{齊}之間﹐靡然發動。”【2】颓靡貌。{宋}{曾巩}《筠州学记》:“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學者靡然溺于所習。”
靡腜-汉语大词典
靡腜
【1】见“靡膴”。
靡既-汉语大词典
靡既
【1】没有穷尽。{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轉求天父聖旨允准﹐赦罪賜福﹐世世靡既﹐我主江山萬萬年﹐是心所願也。”{太平天囯}{洪秀全}《改太平天囯为上帝天囯诏》:“普天一家盡歸爺哥﹐世世靡既﹐永遠人間恩和於無盡也。”
靡風-汉语大词典
靡風
【1】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風﹐必偃。”意为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新唐书·李训郑注等传赞》:“{訓}因{王守澄}以進﹐此時出入北軍﹐若以上意説諸將﹐易如靡風。”
靡細-汉语大词典
靡細
【1】细小。《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唐}{孔颖达}疏:“葶藶之屬﹐以其枝葉靡細﹐故云靡草。”
靡衣玉食-汉语大词典
靡衣玉食
【1】美衣美食。{宋}{苏轼}《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何可勝數。”
靡忒-汉语大词典
靡忒
【1】见“靡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