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隧)是什么意思
墓隧-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墓隧mù suì
【释义】:
即墓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刊石树碑,列于墓隧矣。”宋·欧阳修《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既葬,赐其墓隧之碑首,曰旧学之碑。”宋·苏轼《赵请献公神道碑》:“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
埏隧-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埏隧yán suì
【释义】:
亦作隧。墓道。《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李贤注:“今人墓道也。杜预注《左传》云:‘凿地,通路曰隧。’”晋·潘岳《杨仲武诔》:“龟筮既袭,埏道既开。”《晋书·恭帝纪》:“臣推毂阃外,将隔寒暑,不获展情埏隧,私心罔极。”推毂(gǔ),推车前进,谓助上成事。毂,车轮,借指车;阃外,京城之外。阃(kǔn),城郭门限,借指京城。
徯隧-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徯隧xī suì
【释义】:
小道。徯,小路,隧,道路。《汉书·货殖传》:“鹰隼未击,矰弋不施于徯隧。”矰弋(zēngyì),用拴有丝绳的箭射鸟;矰,拴有丝绳的箭;弋,用这种箭射鸟。颜师古注:“徯隧,径道也。”
隧-古文观止词典
隧suì
【词性】:名词
隧道,地道。亦用作动词“挖隧道”,“挖墓道”(5)。《郑伯克段于鄢》: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道里,那快乐啊,到了极点!《襄王不许请隧》: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晋文公已经帮助周襄王在郏复位,襄王拿土地酬谢他,文公推辞不受,请求〔在他死后〕,挖墓道葬他以天子礼。《襄王不许请隧》: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如果不是这样,叔父您有土地就挖墓道,行天子的葬礼,我怎么能够过问呢?
襄王不许请隧-古文观止词典
襄王不许请隧
【原文出处】:周语中 国语
【说明】:
晋文公帮助周襄王恢复君位,自以为功莫大焉,提出享受天子葬礼的要求。尽管周天子此时已徒有虚名,但在襄王看来,这种表现君臣名分的“礼”仍旧是不能违反的。于是襄王挖空心思地讲了一席话,委婉地拒绝了晋文公的非礼要求,维护了他自己的天子特权。
【原文】: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而已,岂敢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隧-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隧suì
①隧道,地道。《左传·隐公元年》:“大~之中,其乐也融融。”《庄子·天地》:“凿~而入井。”特指墓道。《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焉。”②通道,道路。《庄子·马蹄》:“山无蹊~,泽无舟梁。”③旋转。《庄子·天下》:“若磨石之~。”
隧-现代汉语大词典
隧suì
【释义】:
山洞;地道。如:隧洞;隧道。
隧洞-现代汉语大词典
隧洞suì dòng
【释义】:
即隧道。陈毅《初游良口》:“隧洞电光明,爆破山脊断。”
隧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隧道suì dào
【释义】:
在地面、河道、海峡下或山岭中修筑的通道。用以穿越障碍和缩短路程,供车辆、行人、水流、管线等通过。杨朔《走进太阳里去》:“工人们炸山辟路,开凿隧道。”
水工隧洞-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工隧洞shuǐ gōng suì dòng
【释义】:
开凿于山岩中用以引水、泄洪或导流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的隧洞的统称。如引水隧洞引水供发电、灌溉、给水、通航等兴利之用;泄洪隧洞放泄上游洪水;导流隧洞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期内排泄上游河道中天然流量的临时性隧洞。
三隧-汉语大词典
三隧
【1】犹言三道。指为将者必须具备的三项条件。《淮南子·兵略》:“所謂三隧者﹐上知天道﹐下習地形﹐中察人情。”【2】远郊之地。隧,遂。《史记·鲁周公世家》:“{魯}人三郊三隧。”{裴骃}集解引{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東郊留守﹐故言三也。”【3】三条通道。《灵枢经·邪客》:“五穀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爲三隧。”
下隧-汉语大词典
下隧
同“[下遺]”【1】《荀子·非相》:“《詩》曰:‘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屢驕。’此之謂也。”按﹐今《诗·小雅·角弓》下隧作“下遺”。
井隧-汉语大词典
井隧
【1】见“井遂”。
亭隧-汉语大词典
亭隧
【1】亭燧。{汉}{王粲}《七哀诗》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飛戍旗。”{汉}{刘向}《说苑·辨物》:“昔{夏}之興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於亭隧。”
地隧-汉语大词典
地隧
【1】犹地道。{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先是﹐城外連掘地隧十餘﹐皆爲賊覺﹐或水灌之﹐或濠截之。”
埏隧-汉语大词典
埏隧
亦作“[埏]”【1】墓道。《南史·褚彦回传》:“又詔{彦回}妻{宋}故{巴西主}埏暫啓﹐宜贈{南康郡公夫人}。”《後汉书·陈蕃传》:“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李贤}注:“今人墓道也。{杜預}注《左傳》云:‘掘地通路曰隧。’”{晋}{潘岳}《杨仲武诔》:“龜筮既﹐埏隧既開。”《晋书·恭帝纪》:“臣推轂閫外﹐將革寒暑﹐不獲展情埏﹐私心罔極。”
墓隧-汉语大词典
墓隧
【1】犹墓道。{宋}{欧阳修}《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既葬﹐賜其墓隧之碑首﹐曰舊學之碑。”{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無名與文﹐無以昭示來世﹐敢以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刊石樹碑﹐列於墓隧矣。”
封隧-汉语大词典
封隧
【1】坟墓的别称。隧,墓道。{唐}{皮日休}《文中子碑》:“{皮日休}嗜先生道﹐業先生文﹐因讀《文中子後序》﹐尚闕於贊述﹐想先生封隧所在﹐因爲銘。”
大隧-汉语大词典
大隧
【1】古隘道名﹐{春秋}{楚}要塞。在今{河南}{信阳}南{豫}{鄂}交界处﹐即{黄岘关}。一说为{武阳关}。参阅{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2】地道﹐隧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徯隧-汉语大词典
徯隧
【1】小道。《汉书·货殖传》:“鷹隼未擊﹐矰弋不施於徯隧。”{颜师古}注:“徯隧﹐徑道也。”
宰隧-汉语大词典
宰隧
【1】墓道。《隋书·杨素传》:“春秋遞代﹐方綿歲祀﹐式播彫篆﹐用圖勳德﹐可立碑宰隧﹐以彰盛美。”
王隧-汉语大词典
王隧
【1】帝王下葬时通往墓穴的地道。《文选·张衡<思玄赋>》:“{董}弱冠而司衮兮﹐設王隧而弗處。”{李善}注:“《左氏傳》曰:‘〔{晉侯}〕請隧。’{杜預}曰:‘掘地通路曰隧﹐王葬禮也。’”
松隧-汉语大词典
松隧
【1】陵墓,墓地。《宋书·袁湛传》:“{世祖}{大明}三年﹐幸籍田﹐行經{湛}墓﹐下詔曰:‘……朕近巡覽千畝﹐遥瞻松隧﹐緬惟徽塵﹐感慕增結。可遣使祭﹐少申永懷。’”《晋书·苻登载记》:“山陵無松隧之兆﹐靈主無清廟之頌。”
洪隧-汉语大词典
洪隧
【1】大火。指強烈的闪电。隧,通“燧”。{晋}{陆云}《喜霁赋》:“靖{屏翳}之洪隧兮﹐戢大山之觸石。”
潛隧-汉语大词典
潛隧
亦作“[潛]”【1】墓中隧道。{晋}{潘岳}《马汧督诔》:“潛隧密攻﹐九地之下。”{晋}{潘岳}《哀永逝文》:“嗟潛隧兮既敞﹐將送形兮長往。”《隋书·元德太子昭传》:“永隔存没﹐長分古今。去榮華於人世﹐即潛之幽深。”
百隧-汉语大词典
百隧
【1】纵横交错的市道。《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李周翰}注:“隧﹐市道也。”{唐}{王勃}《临高台》诗:“旗亭百隧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文选·左思<魏都赋>》:“百隧轂擊﹐連軫萬貫。”{刘良}注:“隧﹐路也﹐言有隧路多也。”
蹊隧-汉语大词典
蹊隧
亦作“[蹊]”亦作“[蹊遂]”【1】门径,门路。{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當時一二年間﹐幾至於姦無蹊隧﹐而政有根本矣。”【2】小路。{章炳麟}《訄书·定版籍》:“窮巷之宅﹐不當蹊隧者﹐視露田而弱﹐當孔道者﹐魚池勿如别爲差品。”{宋}{苏辙}《上两制诸公书》:“荆榛棘茨﹐蹊滅絶。”{宋}{苏辙}《祭八新妇黄氏文》:“風波恐懼﹐蹊遂顛絶。”《庄子·马蹄》:“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
邪隧-汉语大词典
邪隧
【1】犹邪道。《淮南子·兵略训》:“行仁義﹐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
郊隧-汉语大词典
郊隧
【1】见“郊遂”。
鄣隧-汉语大词典
鄣隧
【1】用以观察和警戒敌情的城堡。《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須臾以婆娑。”{李善}注:“《蒼頡篇》曰:‘障﹐小城也。’《漢書》:‘{武帝}謂{狄山}曰:使居一障閒。’《説文》曰:‘隧﹐塞上亭﹐守烽火者也。’”一本作“障隧”﹐{刘良}注:“障隧﹐城墻也。”
逕隧-汉语大词典
逕隧
【1】指甬道。{唐}{郑子春}《北岳庙碑》:“長松靡柏﹐逕隧猶褊。”
遼隧-汉语大词典
遼隧
【1】见“遼隊”。
請隧-汉语大词典
請隧
【1】请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礼。《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請隧﹐弗許。”{杜预}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禮也﹔諸侯皆縣柩而下。”{杨伯峻}注﹕“請隧者﹐{晉文}請天子允許於其死後得以天子禮葬己耳。”后以指图谋统治天下。{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徒知問鼎請隧﹐有懼霸王之師;白馬素車﹐無復藩維之援。”
長隧-汉语大词典
長隧
【1】长长的地道。《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射集隼於高墉﹐繳大風于長隧。”{吕延济}注:“隧﹐隧道也。”
霣隧-汉语大词典
霣隧
【1】犹霣坠。《隶释·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進不能濟﹐息不得駐﹐數有顛覆霣隧之害。”{洪适}释:“碑以隧爲墜。”
陀隧-汉语大词典
陀隧
【1】坠落。{明}{何景明}《七述》:“其水則洪泛沸汩﹐蕩湍洄﹐周搏逆濞﹐潜延排來﹐連混陀隧﹐沛踰崎堐。”
除隧-汉语大词典
除隧
【1】犹除道。《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韦昭}注:“隧﹐道也。”
陵隧-汉语大词典
陵隧
【1】墓道。{清}{曹寅}《入灵谷寺》诗:“馬塍酹客穿陵隧﹐鴨脚干霄逼相輪。”
陬隧-汉语大词典
陬隧
【1】边邑的通道。《管子·问》:“關者﹐諸侯之陬隧也﹐而外財之門户也﹐萬人之道行也。”{尹知章}注:“謂陬隅之道也﹐他國之財因而入。”
隕隧-汉语大词典
隕隧
【1】死亡的婉称。隧﹐通“墜”。《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念君之仁恩﹐聞君之隕隧﹐剥斷而辛酸。”
障隧-汉语大词典
障隧
【1】边塞上的烽火台。隧﹐通“燧”。《汉书·匈奴传赞》:“武略之臣﹐脩障隧備塞之具﹐厲長戟勁弩之械﹐恃吾所以待邊寇。”{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須臾以婆娑。”
隧-汉语大词典
隧
通“[墜]”。《集韻》直類切,去至,澄。【1】坠落。《荀子·儒效》:“至{共頭}而山隧。”{杨倞}注﹕“墜謂山石崩摧也﹐隧讀爲墜。”《淮南子·说林训》:“懸垂之類﹐有時而隧。”{高诱}注﹕“隧﹐墮也。”
隧-汉语大词典
隧
《廣韻》徐醉切,去至,邪。【1】墓道。《周礼·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爲丘隧﹐共喪之窆器。”{郑玄}注﹕“隧﹐羨道也。”{唐}{范传正}《贈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猗歟琢石爲二碑﹐一藏幽隧一臨歧。”{王闿运}《李编修妻郭夫人墓志铭》:“彷徨扃隧﹐誦習靈文。”【2】地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庄子·天地》:“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文选·张衡<思玄赋>》:“{董}弱冠而司衮兮﹐設王隧而弗處。”{李善}注﹕“《左氏傳》曰﹕‘{晉侯}請遂。’{杜预}曰﹕‘掘地通路曰隧。’”{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過此入深隧﹐秉燭始暗度。”【3】指挖地道。《左传·隐公元年》:“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杨伯峻}注﹕“隧﹐動詞﹐掘作隧道。”《新唐书·李光弼传》:“{思明}宴城下﹐倡優居臺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4】谓从洞穴通道走出。《孔子家语·致思》:“{季羔}逃之﹐走郭門。刖者守門焉﹐謂{季羔}曰﹕‘彼有。’{季羔}曰﹕‘君子不踰。’又曰﹕‘彼有竇。’{季羔}曰﹕‘君子不隧。’”{王肃}注﹕“隧﹐從竇出。”【5】路,通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杜预}注﹕“隧﹐徑也。”《後汉书·班固传上》:“内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别隧分。”{李贤}注﹕“隧﹐列肆道也。”【6】旋转;回旋。《诗·大雅·桑柔》:“大風有隧﹐有空大谷。”{高亨}注:“隧,旋轉。”《庄子·天下》:“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動静无過﹐未嘗有罪。”{成玄英}疏﹕“隧﹐轉也。如飄風之回﹐如落羽之旋﹐若磑石之轉。”【7】经脉,经络。《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王冰}注﹕“隧﹐潛道也。經脉伏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焉。”【8】钟上经常被敲击而显得洼下的地方。《周礼·考工记·凫氏》:“鍾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杖﹐杖謂之景﹕于上之攠謂之隧。”{郑玄}注﹕“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9】{春秋}国名。《汉书·地理志上》:“{隧鄉}﹐故{隧國}。《春秋》曰‘{齊}人殲于{隧}’也。”今本《春秋·庄公十七年》作“遂”。【10】通“[遂]”。郊外之地。《史记·鲁周公世家》:“{魯}人三郊三隧。”{裴駰}集解引{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按﹐《书·费誓》作“遂”。【11】通“[遂]”。{周}代郊外行政区划名。五县为隧。参见“[隧正]”。【12】通“[燧]”。烽火亭。{汉}{刘向}《说苑·尊贤》:“{晉文侯}行地登隧﹐大夫皆扶之。”《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須臾以婆娑。”{李善}注﹕“《説文》曰﹕‘隧﹐塞上亭也﹐守烽火者也。’篆文從火﹐古字通。”【13】通“[邃]”。纵深。指车箱的深度。《周礼·考工记·舆人》:“參分車廣﹐去一以爲隧。”{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隧謂車輿深也。”{孙诒让}正义﹕“{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者﹐深謂從度﹐封廣爲横度也。”
隧正-汉语大词典
隧正
【1】{周}代郊外五县之地为“隧”。一隧之长为“隧正”。隧﹐通“遂”。《左传·襄公七年》:“{叔仲昭伯}爲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杨伯峻}注:“隧正﹐當即《周禮》之遂人﹐其職亦掌徒役。”《左传·襄公九年》:“使{華臣}具正徒﹐令隧正納郊保。”{杜预}注:“隧正﹐官名也。五縣爲隧。”{杨伯峻}注:“隧正﹐一遂之長。疑即《周禮》之遂人。國都城區之外曰郊﹐郊外曰隧﹐隧猶今之遠郊區。”
隧路-汉语大词典
隧路
【1】墓道。{宋}{王安石}《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城闕宫車轉﹐山林隧路歸。”《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山庭寢日﹐隧路抽陰。”{李善}注引{郑玄}《周礼》注:“隧﹐墓道也。”【2】道路。《淮南子·兵略训》:“隧路亟﹐行輜治﹐賦丈均﹐處軍輯﹐井竈通﹐此司空之官也。”{高诱}注:“隧﹐道也。”
隧埒-汉语大词典
隧埒
【1】深沟和高墩。{清}{王夫之}《宋论·光宗》:“夫豈必陻其溝洫﹐夷其隧埒﹐而後畸有所歸哉!”
隧風-汉语大词典
隧風
【1】《诗·大雅·桑柔》﹕“大風有隧﹐有空大谷。”后以“隧風”指疾风﹐暴风。《楚辞·九歌·河伯》“衝風起兮横波”{汉}{王逸}注:“衝﹐隧也。{屈原}設意與{河伯}爲友﹐俱遊九河之中﹐想蒙神祐﹐反遇隧風﹐大波涌起﹐所託無所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大风有隧》:“《楚辭·九歌》:‘衝風起兮横波。’{王逸}注曰:‘衝﹐隧也。遇隧風大波涌起。’據此﹐則古謂衝風爲隧風﹐隧風即遺風。《吕氏春秋·本味篇》:‘遺風之乘。’{高誘}注曰:‘行迅謂之遺風。’”
隧洞-汉语大词典
隧洞
【1】即隧道。{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战士的语言的晶体哟﹐构成了隧洞口外的屏风。”{陈毅}《初游良口》诗:“隧洞電光明﹐爆破山脊斷。”
隧炭-汉语大词典
隧炭
【1】填在深及地下水的隧道中的炭。《左传·昭公十七年》:“使{隨}人與後至者守之﹐環而塹之﹐及泉﹐盈其隧炭﹐陳以待命。”【2】喻指黄泉之路。{唐}{欧阳行周}《吊汉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隧户-汉语大词典
隧户
【1】墓道的门。{明}{高启}《穆陵行》:“魚燈夜滅隧户開﹐弓劍已出空幽臺。”
隧誌-汉语大词典
隧誌
【1】墓志。{清}{周亮工}《送王庭一入楚序》:“秋往{虞山}﹐先人隧誌。”
隧口-汉语大词典
隧口
【1】墓道的入口处。{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碑碣》:“臣子或書君父勳伐于碑上﹐後又立之于隧口﹐故謂之‘神道碑’﹐言神靈之道也。”
隧道-汉语大词典
隧道
【1】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清}{戴名世}《孑遗录》:“賊之督者數十人﹐以凶具自遮蔽﹐矢石不能傷﹐又掘隧道﹐欲穿城而入。”{杨朔}《走进太阳里去》:“工人们炸山辟路﹐开凿隧道。”【2】墓道。{宋}{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碑》:“刻趺篆首﹐作此銘詩﹐陳之隧道﹐永矣其詒。”《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上數幸{嶷}第﹐{宋}{長寧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尋人。’”{清}{昭槤}《啸亭杂录·裕陵闻香》:“甫啟地宫石門﹐聞有異香自隧道出。清芬可愛﹐如是者數日乃已。”
金隧-汉语大词典
金隧
【1】黄泉﹐墓穴。{前蜀}{贯休}《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蜕殼埋金隧﹐飛精駕錦鸞。”
隴隧-汉语大词典
隴隧
【1】墓间甬道。{唐}{顾況}《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夕陽迷隴隧﹐秋雨咽笳簫。”{明}{何景明}《寡妇赋》:“極隴隧之修延兮﹐翳宿莽之蔓域。”{宋}{曾巩}《丁元珍挽词》之二:“試想長橋路﹐昏昏隴隧煙。”
門隧-汉语大词典
門隧
【1】迎着大门的道路。《礼记·曲礼上》:“居喪之禮﹐毁瘠不形﹐視聽不衰﹐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孙希旦}集解:“門隧﹐門外當門之中道。”
鼻隧-汉语大词典
鼻隧
【1】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灵枢经·师传》:“鼻隧以長﹐以候大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