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鈴)是什么意思
一串鈴-汉语大词典
一串鈴
【1】{明}代一种役银的上解办法。要点是统一征收,分项上解。《明史·食货志二》:“時又有綱銀﹑一串鈴諸法。綱銀者﹐舉民間應役歲費﹐丁四糧六總徵之﹐易知而不繁﹐猶網之有綱也。一串鈴﹐則夥收分解法也。”解﹐上缴。
九子鈴-汉语大词典
九子鈴
【1】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莊嚴寺}有玉九子鈴﹐{外國寺}佛面有光相﹐{禪靈寺}塔諸寶珥﹐皆剥取以施{潘妃}殿飾。”{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箴戒》:“{齊武帝}内殿則張帷雜色錦旗帳﹐帳之四角爲金鳳凰﹐銜九子鈴。”{清}{吴伟业}《读史有感》诗之六:“爲掣瓊窗九子鈴﹐君王晨起婕妤醒。”{唐}{李商隐}《齐宫词》:“{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摇九子鈴。”《西京杂记》卷一:“〔{昭陽殿}〕上設九金龍﹐皆銜九子金鈴。”
串鈴-汉语大词典
串鈴
【1】用中空的金属环,内装金属丸,套在手上摇动发声的响器。旧时走江湖给人算命﹑看病的人常用以招揽顾客。《老残游记》第一回:“來了一個摇串鈴的道士﹐説是曾受異人傳授﹐能治百病……{老殘}就拜他爲師﹐學了幾個口訣﹐從此也就摇個串鈴替人治病糊口去了。”【2】连贯成串的铃铛。{舒展}《复婚》:“三匹枣红马全挂着彩绸子和串铃。”
兜鈴-汉语大词典
兜鈴
【1】见“兜零”。
劫初鈴-汉语大词典
劫初鈴
亦作“[刼初鈴]”【1】佛教传说成劫之初{善顺菩萨}所拾之阎浮金铃。{宋}{黄庭坚}《赠王环中》诗:“囊中收得刼初鈴﹐夜静月明獅子吼。”{任渊}等注:“《寳積經》云:{善順菩薩}得刧初時閻浮金鈴﹐於四衢中高聲言:‘此舍衛中誰最貧窮﹐當以此鈴而施與。’時有耆舊{最勝}長者云:‘我於此城最爲貧窮﹐可施與我。’菩薩曰:‘汝非貧者﹐有{波斯匿王}最爲貧者﹐而施與之。今齎此鈴願以相奉。’復説偈言:‘若人多貪求﹐積財無厭足﹐如是狂亂者﹐名爲最貧人。’”
塔鈴-汉语大词典
塔鈴
【1】佛塔上的风铃。{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引{藜村}《鸡鸣棣访友》诗:“欲辨{六朝}蹤﹐風亂塔鈴語。”{明}{周永年}《泖塔上作》诗:“塔鈴譯佛語﹐簷鳥調天風。”
叮鈴-汉语大词典
叮鈴
【1】形容铃声或金属物体敲击声。{李季}《玉门儿女出征记·祁连春节夜》诗:“突然电话响起来﹐紧一阵慢一阵叮铃不停。”
合歡鈴-汉语大词典
合歡鈴
【1】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汉}{郑众}《婚礼谒文赞》。
含鈴子-汉语大词典
含鈴子
【1】楝实的别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药材下·木类》:“《爾雅翼》:楝實如小鈴﹐名金鈴子。俗謂之苦楝﹐亦曰含鈴子。”
和鈴-汉语大词典
和鈴
【1】古代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左传·桓公二年》:“鍚鑾和鈴﹐昭其聲也。”{杜预}注:“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孔颖达}疏:“和亦鈴也。以處異﹐故異名耳。”《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晋}{傅玄}《良马赋》:“結以輕軒﹐節以和鈴。”《诗·周颂·载见》:“龍旂陽陽﹐和鈴央央。”
啞鈴-汉语大词典
啞鈴
【1】体操器械。用木头或铁制成,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以便手握,因其形似铃而无声,故名。{何其芳}《街》:“他们围着那位该死的校长在那间屋里﹐而且用哑铃从玻璃窗掷进去。”
寶鈴-汉语大词典
寶鈴
【1】道教称泥丸宫{太一真君}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云笈七籤》卷五十:“流火之鈴者﹐無質而赤光﹐動之聲聞十萬里﹐蓋{上清}中{太一真人}寳鈴也。”【2】寺庙中悬挂的铃。{南朝}{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轉曜﹐寶鈴韻響。”《大方便佛报恩经·论议品》:“有七寶塔﹐從地踊出住在空中﹐無數幢幡而懸其上﹐百千寶鈴不鼓自鳴﹐微風吹動出微妙音。”
玉鈴-汉语大词典
玉鈴
【1】铃的美称。{唐}{赵嘏}《华清宫和杜舍人》诗:“馬馴金勒細﹐鷹健玉鈴鏘。”【2】道教语。指月亮。《云笈七籤》卷五一:“二景纏綿﹐雙神洞明。右迴金鐺﹐左旋玉鈴。”【3】菊名。{宋}{刘蒙}《菊谱·定品·玉铃》:“玉鈴未詳所出﹐開以九月中。純白﹑千葉﹐中有細鈴﹐甚類大金鈴菊。”
杠鈴-汉语大词典
杠鈴
【1】金属举重器械。在铁质横杠两端安上圆盘形的铁片,铁片最重的50千克,最轻的0.25千克。锻炼或比赛时,可以根据体力调节重量。
梵鈴-汉语大词典
梵鈴
【1】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红楼梦》第五十回:“鏤檀鍥梓一層層﹐豈係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棉鈴蟲-汉语大词典
棉鈴蟲
【1】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危害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棉鈴-汉语大词典
棉鈴
【1】棉花的果实,初长时形状像铃,故称棉铃。
檐鈴-汉语大词典
檐鈴
【1】即檐马。{宋}{施枢}《檐玉鸣》诗:“曉窗風細響檐鈴﹐一曲雲璈枕上聞。”
曼陀鈴-汉语大词典
曼陀鈴
【1】即曼陀林。参见“[曼陀林]”。
淋鈴-汉语大词典
淋鈴
【1】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元}{王学文}《摸鱼儿》词:“記當年舞衫零亂﹐《淋鈴》忍按新闋。”{唐}{杜牧}《华清宫》诗:“行雲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鈴》淚數行。”【2】指雨声。{前蜀}{韦庄}《宿蓬船》诗:“夜來{江}雨宿蓬船﹐卧聽淋鈴不忍眠。”{清}{秋瑾}《秋雨》诗:“最是淋鈴聞不得﹐{謝娘}減盡舊腰肢。”
扯鈴-汉语大词典
扯鈴
【1】传统杂技节目。即抖空竹。参见“[抖空竹]”。
掩耳盜鈴-汉语大词典
掩耳盜鈴
同“[掩耳盗鐘]”【1】{宋}{朱熹}《答江德功书》:“成書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譏﹐此與掩耳盜鈴之見何異?”{清}{李渔}《玉搔头·媲美》:“寡人爲尋{劉倩倩}﹐借名討賊而來﹐只説掩耳盜鈴﹐假意要與真情互見。”{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掩耳偷鈴-汉语大词典
掩耳偷鈴
同“[掩耳盜鐘]”【1】{明}{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空延頸﹐苟圖掩耳偷鈴。”{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難道他掩耳偷鈴﹐則待要見世生苗。”《天雨花》第四回:“姐姐何必問他﹐他自掩耳偷鈴﹐好似失心瘋的一般。”
提鈴喝號-汉语大词典
提鈴喝號
【1】指夜间警戒之事。{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更做道{孫武子}教來武藝高﹐止不過提鈴喝號。”
提鈴-汉语大词典
提鈴
【1】古时从傍晩至拂晓定时摇铃,以示太平无事。{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提鈴者﹐每日申時正一刻﹐并天晩宫門下鎖時﹐及每夜起更至二更三更四更之交;五更則自{乾清宫}門裏提至{日精門}﹐回至{月華殿}門﹐仍至{乾清宫}門裏﹐其聲方止。提者徐行正步﹐大風大雨不敢避﹐而令聲若四字一句﹐‘天下太平’云云。”《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文嫂}先開後門﹐呼唤{玳安}﹑{琴童}牽馬過來﹐騎上回家。街上已唱號提鈴﹐更深夜静。”
揚鈴打鼓-汉语大词典
揚鈴打鼓
【1】摇铃敲鼓。喻喧哗吵闹。《红楼梦》第六二回:“‘大事化爲小事﹐小事化爲没事’﹐方是興旺之家。要是一點子小事便揚鈴打鼓﹐亂折騰起來﹐不成道理。”
撈鈴-汉语大词典
撈鈴
【1】见“撈菱”。
火鈴-汉语大词典
火鈴
【1】道士所用的法器。{唐}{皮日休}《入林屋洞》诗:“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2】道教亦借指人体中胆边的肉珠。《黄庭内景经·胆部》:“雷電八振揚玉旌﹐龍旂横天擲火鈴。”
盜鈴-汉语大词典
盜鈴
【1】见“盜鈴掩耳”。
盜鈴掩耳-汉语大词典
盜鈴掩耳
同“[盜鍾掩耳]”【1】《解放日报》1982.8.24:“盜鈴舊伎倆﹐警惕新陰謀。”{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盜鈴掩耳欺天下﹐賣國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亦省作“[盜鈴]”。
盤鈴傀儡-汉语大词典
盤鈴傀儡
【1】以盘铃伴奏演出的傀儡戏。{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杜公}在{維揚}也﹐嘗召賓幕閑語:‘我致政之後﹐必買一小駟八九千者﹐飽食訖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盤鈴傀儡﹐足矣!’”{元}{许有壬}《水调歌头·庚寅秋即席次可见寿韵》词:“敢效歸鄉錦繡﹐且就盤鈴傀儡﹐終日看兒嬉。”
盤鈴-汉语大词典
盤鈴
【1】乐器名。《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樂有笛﹑鼓﹑笙﹑觱篥﹑盤鈴。戲有弄駝﹑師子﹑馬伎﹑繩伎。”
百子鈴-汉语大词典
百子鈴
【1】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唐}{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晋}{王嘉}《拾遗记·魏》:“帝({魏文帝})以文車十乘迎之﹐車皆鏤金爲輪輞﹐丹畫其轂﹐軛前有雜寶爲龍鳳﹐銜百子鈴﹐鏘鏘和鳴﹐響於林野。”
蜂鈴-汉语大词典
蜂鈴
【1】菊花名。{宋}{刘蒙}《菊谱·蜂铃》:“蜂鈴開以九月中﹐千葉深黄﹐花形圓小而中有鈴﹐葉擁聚蜂起﹐細視若有蜂窠之狀﹐大抵此花似金萬鈴﹐獨以花形差小而尖﹐又有細蘂出鈴葉中﹐以此别爾。”
花鈴-汉语大词典
花鈴
【1】指用以惊吓鸟雀的护花铃。{清}{梁清标}《辘轳金井》词:“鬭草平蕪﹐逞芙蓉雙頰﹐花鈴暗掣﹐蚤驚見緑楊飛雪。”
繫鈴解鈴-汉语大词典
繫鈴解鈴
【1】{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金陵}{清凉}{泰欽法燈禪師}在衆日, 性豪逸, 不事事, 衆易之。{法眼}獨契重, {眼}一日問衆:‘虎項金鈴是誰解得? ’衆無對。師適至, {眼}舉前語問, 師曰:‘繫者解得。’”后因用“繫鈴解鈴”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由谁去解决。《黄绣球》第五回:“我不妨和他見了面﹐窺察他的神氣語意﹐如果事由他起﹐則繫鈴解鈴﹐原須一人。”{清}{昭槤}《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倘執事以繫鈴者解鈴﹐則日月之更﹐民皆仰之矣。”
車鈴-汉语大词典
車鈴
【1】安装在自行车﹑人力车等上面的铃。{李瑛}《红柳集·包头钢铁大街的清早》:“车铃响﹐汽车叫﹐钢铁大街正是清早﹐几十里的路面黑压压﹐赛过黄河}万里涛。”
郵鈴-汉语大词典
郵鈴
【1】古时邮人用以表示邮传信号的铃铎。{宋}{赵师秀}《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翁卷}遊{崆峒}﹐一已煩郵鈴。”{唐}{唐彦谦}《夜坐》诗:“不眠驚戍鼓﹐久客厭郵鈴。”
解鈴須用繫鈴人-汉语大词典
解鈴須用繫鈴人
【1】见“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汉语大词典
解鈴
【1】比喻解决纠纷﹑困难。{清}{李渔}《慎鸾交·计竦》:“老年兄﹐你解鈴勝似繫鈴高﹐惠重叨。”{郭沫若}《蒲剑集·屈原考》:“我自己补充的一个证据﹐由我自己来解铃吧。”
解鈴繫鈴-汉语大词典
解鈴繫鈴
【1】见“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是繫鈴人-汉语大词典
解鈴還是繫鈴人
【1】见“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須繫鈴人-汉语大词典
解鈴還須繫鈴人
【1】{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衆何不道:‘繫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事亦见{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后因以“ 解鈴須用繫鈴人”﹑“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病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亦省作“[解鈴繫鈴]”。{方靖四}《致胡適书》:“正因为是伟人﹐才有勇气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此种纠正自己错误之举﹐将博得举世的同情﹐则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解铃系铃’﹐我们对先生寄以功穷的希望!”{明}{王錂}《春芜记·忤奸》:“常言道:解鈴須用繫鈴人。當初是他兩個説他進去﹐如今依先要這兩個説他出來。”{清}{华生}《滇越铁路问题》:“解鈴還須繫鈴人。責有攸歸﹐義無旁貸。”亦作“[解鈴還是繫鈴人]”。
訟鈴-汉语大词典
訟鈴
【1】旧时为了表示愿意听取人民的冤情﹐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宋}{强至}《送宣州太守沈司封》诗:“訟鈴閒郡閣﹐吟筆動江樓。”
語鈴-汉语大词典
語鈴
【1】挂在塔檐上的风铃﹐风吹后能丁当作响﹐故称。{傅尃}《金山旧耸江心今南接陆可徒往》诗:“寺裏山依危磴出﹐風前塔尚語鈴懸。”
説鈴-汉语大词典
説鈴
【1】指琐屑的言论。{汉}{扬雄}《法言·吾子》:“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好説而不見諸{仲尼}﹐説鈴也。”{李轨}注:“鈴﹐以喻小聲。猶小説不合大雅。”
警鈴-汉语大词典
警鈴
【1】报警用的铃﹔亦指报警的铃声。{艾芜}《百炼成钢》第二十章二:“装入机在走道上﹐转来转去﹐不断地响着警铃。”{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为了从暴风骇浪里夺回我们社会主义的财产﹐我立即发出战斗的警铃。”【2】法庭上用以警众的铃。{舒群}《少年chén女》:“我再度仿效法庭审判长﹐晃晃拳头--摇响‘警铃’﹐加以制止;而她以原告人的身份﹐不肯诚服。”
護鈴-汉语大词典
護鈴
【1】见“護花鈴”。
護花鈴-汉语大词典
護花鈴
【1】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梁启超}《蝶恋花·感春》词:“早識護鈴成漫約﹐餘英悔不春前落。”{杨锡章}《浇花罐》诗:“抱此冰心何所往?來生化作護花鈴。”亦省作“[護鈴]”。{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至春時﹐於後園中紉紅絲爲繩﹐密綴金鈴﹐繫於花梢之上。每有鳥鵲翔集﹐則令園吏掣鈴索以驚之﹐蓋惜花之故也。”{梁启超}《国产之保护及奖励》:“好像栽花的插些籬笆﹐掛些護花鈴﹐令那嫩芽不受摧殘。”
雨霖鈴-汉语大词典
雨霖鈴
亦作“[雨淋鈴]”【1】词牌名。由{唐}教坊曲演化而成。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宋}{柳永}始作。{柳永}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无定。在他离开{汴京}时作此词﹐以抒发惜别之情。词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句﹐脍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清}{陈维崧}《赠歌者陈郎》诗:“憐爾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鈴》。”【2】{唐}教坊曲名。{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採其聲爲《雨霖鈴》曲﹐以寄恨焉。”{唐}{元稹}《琵琶歌》:“因兹彈作《雨霖鈴》﹐風雨蕭條鬼神泣。”{明}{梁辰鱼}《红线女》第一折:“《雨霖鈴》空響人何處﹐只落得渺渺獨愁予。”
雨淋鈴-汉语大词典
雨淋鈴
【1】见“雨霖鈴”。
雨鈴-汉语大词典
雨鈴
【1】谓雨中闻铃声。{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雨鈴製曲﹐空有感於宫商;龍腦呈香﹐不可返其魂魄。”
電鈴-汉语大词典
電鈴
【1】利用电磁原理﹐通电后使铃发出音响信号的装置。{茅盾}《子夜》二:“他把拟好了打给省政府请兵的电稿给{竹斋}过目﹐就去按背后墙上的电铃。”
零鈴-汉语大词典
零鈴
【1】词牌名。即《雨淋铃》。{清}{顾贞观}《柳初新》词:“當日别離無據﹐知他可憶長亭語﹐《零鈴》唱罷酒醒殘月﹐只在踏青歸處。”
霖鈴-汉语大词典
霖鈴
【1】喻指凄苦离愁之声。{清}{陈维崧}《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攪離腸﹐更翻堦急雨﹐只是霖鈴。”
金鈴子-汉语大词典
金鈴子
【1】昆虫名。形状略像蟋蟀﹐但小得多﹐黄褐色﹐带金光﹐善于跳跃。雄的前翅长﹐能互相摩擦发出好听的声音。
金鈴-汉语大词典
金鈴
【1】菊花品种名。{龚骞}《九秋》诗:“金鈴摇斷粉函欹﹐湘簾夜壓玉蠅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都下賞菊有數種﹐黄色而圓者曰金鈴菊。”【2】金属制成的铃。《红楼梦》第五三回:“金鈴玉珮微微摇曳之聲。”{前蜀}{韦庄}《贵公子》诗:“金鈴犬吠梧桐院﹐朱鬣馬嘶楊柳風。”《西京杂记》卷一:“〔璧帶〕上設九金龍﹐皆銜九子金鈴﹐五色流蘇。”《宋史·仪卫志六》:“〔氅〕今制有青﹑緋﹑皂﹑白﹑黄五色﹐上有朱蓋﹐下垂帶﹐帶繡禽羽﹐末綴金鈴。”
釘鈴-汉语大词典
釘鈴
【1】象声词。马行时佩铃的声音。{唐}{李贺}《沙路曲》:“柳臉半眠丞相樹﹐珮馬釘鈴踏沙路。”{王琦}汇解:“珮馬﹐馬之羈絡上有鸞鈴玉珂之飾者。釘鈴﹐珮聲。”
鈴-汉语大词典
鈴
“[铃]”的繁体字。《廣韻》郎丁切,平青,來。【1】以铜铁为圆壳,下面微裂,置金属丸于内,摇则发声。大小不一。多悬于车衡上﹑马颈下或旗杆顶。也有作为服饰的。《诗·周颂·载见》:“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高亨}注﹕“掛在車軾上的鈴稱和﹐掛在車衡上的鈴稱鈴。”《左传·桓公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杜预}注﹕“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2】形体似钟而小。有三种:(1)中悬铁制的铃胆,在钟体上置柄,或在铃心下系绳摇动发声,作发号司令之用。《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郑玄}注:“雞人主呼旦,鳴鈴以和之,聲且警衆。”《尉缭子·勒卒令》:“金﹑鼓﹑鈴﹑旗四者各有法……鈴,傳令也。”又如:上课欝|了,快进教室吧!(2)中悬金属片,多悬于宫殿楼阁等处的檐角,风动发声,作装点环境制造气氛之用。《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天静無風,而塔上一鈴獨鳴。”《宋史·礼志四》:“明堂庭樹松梓檜,門不設戟,殿角皆垂鈴。”(3)打击乐器。无舌,用单签敲击或两铃碰击发声。【3】铃状物。{宋}{刘蒙}《菊谱·玉铃》:“〔{玉鈴}〕開以九月中﹐純白千葉﹐中有細鈴﹐甚類大金鈴菊。”{明}{徐渭}《牵牛花》诗:“鳥來栖不響﹐朵朵巧垂鈴。”{清}{林则徐}《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今年早花已被風摇﹐而晩棉結鈴尚旺。”如﹕哑铃﹔杠铃﹔棉铃。【4】比喻小声。{汉}{扬雄}《法言·吾子》:“好説而不要諸{仲尼}﹐説鈴也。”{李轨}注﹕“鈴以諭小聲﹐猶小説不合大雅。”{汪荣宝}义疏﹕“説鈴﹐謂聲小而衆。”{清}{黄宗羲}《有明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爲説鈴﹐賢聖指爲血路也。”【5】即铃下。指侍卫﹑门卒或仆役。{宋}{苏轼}《送李公择》诗:“論事到深夜﹐僵仆鈴與騶。”{王十朋}集注引{李厚}曰﹕“鈴﹐守鈴閣者。”{宋}{杨万里}《苦吟》:“先生苦吟日色晩﹐老鈴來催喫朝飯。”【6】古代表示旌旗数的量词。{郭沫若}《<班>的再发现》:“‘铃’是旗上的铃﹐彝铭中即以铃表示旗﹐若干旗即称‘旗若干铃’。《毛公鼎》‘朱旗二铃’﹐《番生》‘朱旗旃金柄二铃’﹐即其证。”
鈴子香-汉语大词典
鈴子香
亦称“[鈴鈴香]”【1】古称兰蕙。唇形科宿根草本植物。秋天叶腋间开花﹐淡红紫色﹐有香气。{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唐}人謂之鈴鈴香﹐亦謂之鈴子香﹐謂花倒懸枝閒如小鈴也。”
鈴閤-汉语大词典
鈴閤
【1】见“鈴閣”。
鈴子-汉语大词典
鈴子
【1】铃子香的花。{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至今京師人買零陵香﹐須擇有鈴子者。鈴子﹐乃其花也。”【2】铃铛。《水浒传》第四九回:“只聽得拽鈴子響﹐{樂和}道:‘甚麽人?’”
鈴鈴香-汉语大词典
鈴鈴香
【1】见“鈴子香”。
鈴毦-汉语大词典
鈴毦
亦作“[鈴眊]”【1】一种毛羽结成的织物﹐四周缀铃。《北史·赤土传》:“每門圖畫菩薩飛仙之象﹐懸金花鈴眊。”{三国} {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贈足下……赤戎金裝鞍轡十副﹐鈴毦一具。”一本作“鈴眊”。
鈴轅-汉语大词典
鈴轅
【1】长官的公署或临时驻地。{清}{冯桂芬}《怀人·罗椒生太仆时视学皖江》诗:“午夜鈴轅静讀書﹐青氈風味似寒儒。”
鈴軒-汉语大词典
鈴軒
【1】即铃阁。{宋}{苏辙}《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治劇從容緩策銜﹐鈴軒無事日清談。”
鈴鐺-汉语大词典
鈴鐺
【1】专指因受外力摇晃而发声的铃。球形或扁圆形﹐下部或中部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或小石子。式样大小不一﹐有骡马系带的﹑儿童玩的或做服饰的。{老舍}《骆驼祥子》一:“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菡子}《源远流长》:“我要在下面扯绳子响铃铛﹐你们就按着铜柱死劲往下捶。”《清会典事例·兵部·军器》:“鈴鐺十五年更换﹐風繩三年更换。”
鈴醫-汉语大词典
鈴醫
【1】旧时游走各处﹐手摇串铃召唤病家治病的医生。又称走方郎中。
鈴下-汉语大词典
鈴下
【1】太守的敬称。{明}{王志坚}《表异录·职官》:“{唐}稱太守曰節下﹐又云鈴下﹐又云第下。”【2】指侍卫﹑门卒或仆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布}({吕布})屯{沛城}西南﹐遣鈴下請{靈}({紀靈})等。”{胡三省}注:“鈴下﹐卒也﹐在鈴閣之下﹐有警至則掣鈴以呼之﹐因以爲名。”{汉}{应劭}《汉宫仪》:“太常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有鈴下﹑侍閣﹑辟車﹑騎吏﹑五百等員。”{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王敦}在{武昌}﹐鈴下儀仗生花。”
鈴眊-汉语大词典
鈴眊
【1】见“铃毦”。
鈴齋-汉语大词典
鈴齋
【1】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唐}{韩翃}《赠郓州马使君》诗:“他日鈴齋内﹐知君亦賦詩。”{宋}{范仲淹}《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鈴齋賀客有喜色﹐飲酣歌作擊前籌。”{宋}{柳永}《早梅芳》词:“鈴齋少訟﹐宴館多歡。”
鈴閣-汉语大词典
鈴閣
亦作“[鈴閤]”【1】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文毅公}〕遂入城蒞總督任﹐終日閉鈴閣﹐以示無事。”《晋书·羊祜传》:“〔{羊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閤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晋}{干宝}《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不可久也。”{唐}{韩翃}《寄裴郓州》诗:“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憶白頭翁。”
鈴絛-汉语大词典
鈴絛
【1】即铃索。{唐}{郑畋}《夜景又作》诗:“鈴絛無響閉珠宫﹐小閣涼添玉蕊風。”
鈴鐺心-汉语大词典
鈴鐺心
【1】比喻易受外界影响摇摆不定的态度。{陈登科}《活人塘》四:“二爹就是一时一变的铃铛心﹐才说虚又喘起来了。”{陈登科}《活人塘》四:“就怕我们自己铃铛心﹐见敌人一来就慌了。”
鈴騶-汉语大词典
鈴騶
【1】系铃的马。{明}{高启}《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鈴騶已遊賓客醉﹐深夜垣扉罷扃鍵。”
鈴鈸-汉语大词典
鈴鈸
【1】即碰铃。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似小碗﹐两个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个﹐相碰发音。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鈴鑷-汉语大词典
鈴鑷
【1】缀有垂饰的风铃﹑鸾铃。{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隱隱﹐鈴鑷夜將將。”《西京杂记》卷二:“自是{長安}始盛飾鞍馬……猶以不鳴爲患﹐或加以鈴鑷﹐飾以流蘇﹐走則如撞鐘磬。”《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風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鈴鑷之聲﹐驚動左右。”
鈴鐸-汉语大词典
鈴鐸
【1】铃铛。{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手摇鈴鐸﹐唪誦不輟。”{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山羊……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2】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三国} {魏}{嵇康}《声无哀乐论》:“猶鈴鐸警耳﹐鍾鼓駭心。”{宋}{洪迈}《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聞鈴鐸音﹐若數壯夫負巨水﹐欲上復下。”【3】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清}{曹寅}《十六日登虎丘作》诗:“葳蕤寒不鎖﹐鈴鐸夜微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門當塗﹐有三精舍﹐上置輪相﹐鈴鐸虚懸。”{清}{唐孙华}《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聞鈴鐸。”
鈴鈴-汉语大词典
鈴鈴
【1】象声词。《汉书·天文志》:“内戌﹐地大動﹐鈴鈴然﹐民大疫死。”《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李善}注:“鈴鈴﹐策聲。”
鈴網-汉语大词典
鈴網
【1】指僧尼在铃﹑铎之类响器的伴奏之下诵经。{章炳麟}《建立宗教论》:“而拙者震於功德莊嚴﹐怳忽如聞鈴網之聲﹐如見曼陀羅華之色。”
鈴吏-汉语大词典
鈴吏
【1】随从护卫人员。{宋}{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見鈴吏擎生肉二盤﹐一置倅前﹐一置客前。”
鈴蘭-汉语大词典
鈴蘭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开钟状小花﹐向下垂﹐形状像铃﹐白色。结浆果﹐红色﹐球形﹐可以入药。
鈴索-汉语大词典
鈴索
【1】系铃的绳索。{唐}制翰林院禁署严密﹐内外不得随意出入﹐须掣铃索打铃以传呼或通报。{唐}{韩偓}《雨後月中玉堂闲坐》诗:“夜久忽聞鈴索動﹐玉堂西畔響丁東。”{明}{文徵明}《翰林斋宿》诗:“鈴索無風塵土遠﹐始知仙署逼金鑾。”{宋}{范成大}《晓起》诗:“窗明驚起倒裳衣﹐鈴索頻摇定怪遲。”{明}{杨慎}《艺林伐山·铃索》:“{李德裕}云:‘翰林院有懸鈴﹐以備警急文字﹐引之以代傳呼也。’{唐}制禁署嚴密﹐非本院人﹐雖有公事﹐不敢遽入于内。夫人宣事﹐亦先引鈴。每有文書即﹐内臣立於門外﹐鈴聲■﹐本院小判官出﹐受訖﹐授院使﹐院使授學士。”【2】引申指警报﹑边警。{元}{胡助}《滦阳十咏》之十:“身遇太平鈴索静﹐題名篆畢又南還。”
鈴旛-汉语大词典
鈴旛
【1】铜铃和旗旛。古代常并用于园中﹐以驱雀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三:“天花豈用鈴旛護?活色生香五百春。”
鈴柝-汉语大词典
鈴柝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清}{钮琇}《觚賸续编·季氏之富》:“其居繞牆數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兒執鈴柝者共六十人。”【2】摇铃击柝。《明史·郭正域传》:“方獄急時﹐邏卒圍{鯉舍}及{正域}舟﹐鈴柝達旦。”【3】借指巡逻﹑警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慮有盜﹐夜遣家奴數人﹐更番司鈴柝。”【4】犹号令﹑纪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三軍用命﹐鈴柝嚴明。”
鈴語-汉语大词典
鈴語
【1】檐铃的声音。语本《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又能聽鈴音以言吉凶﹐莫不懸驗。”《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清}{蒋莘}《游古寺》诗:“磬聲流樹杪﹐鈴語繞簷牙。”{元}{萨都剌}《和友人游鹤林韵》:“竹院東風僧未歸﹐落日樓臺自鈴語。”{元}{吴师道}《次韵许可用参政从幸承天护圣寺是日升左丞》:“瓦光浮璀璀﹐鈴語振鏘鏘。”
鈴鼓-汉语大词典
鈴鼓
【1】一种打击乐器。鼓框扁平﹐木制。一面蒙兽皮﹐周围嵌以若干小铜铃。演奏时﹐左手执鼓﹐悬空摇动﹐或用右手指﹑掌击之﹔用右拇指搓奏﹐可得震音。用于管弦乐队。【2】铃和鼓。《三国志·魏志·韩传》:“又諸國各有别邑﹐名之爲蘇塗。立大木﹐懸鈴鼓﹐事鬼神。”
鈴架-汉语大词典
鈴架
【1】{唐}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其法是﹕在围在营房四周的木架上挂铃﹐当敌人接触它时会发出响声﹐以便禁戒﹑迎战。《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朱全忠}穿蚰蜒壕圍{鳳翔}﹐設犬鋪﹑鈴架以絶内外。”{胡三省}注:“鈴架者﹐繞營設架﹐掛鈴其上﹐敵來觸之則鳴。”
鈴杵-汉语大词典
鈴杵
【1】僧﹑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水浒传》第六一回:“{吴用}手中摇着鈴杵﹐口裏念四句口號。”《宋史·外国传六·天竺》:“{至道}二年八月﹐有{天竺}僧隨舶至海岸﹐持帝鐘﹑鈴杵﹑銅鈴各一。”
鈴馬-汉语大词典
鈴馬
【1】系有铃铛的马匹。{清}{姚燮}《双鸩篇》:“日高聽鈴馬﹐鈴馬轔轔過樓下。日落聞行車﹐行車却向東南馳。”
鈴箭-汉语大词典
鈴箭
【1】响箭。{明}{沈榜}《宛署杂记·驾相》:“銅牌爲信﹐鈴箭爲警。”
銀鈴-汉语大词典
銀鈴
【1】银制的铃。《宋史·舆服志一》:“頂輪施耀葉﹐紅羅輪衣一﹐綴銀鈴﹐紅羅絡帶二。”《中阿含经·中阿含王相应品四》:“金鈴銀舌﹐銀鈴金舌。”【2】常用来形容声音的清脆﹑嘹亮。{茅盾}《子夜》一:“蓦地这披发头扭了一扭﹐又响出银铃似的声音。”{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他不理我﹐忽然吐出银铃似的声音。”
鐸鈴-汉语大词典
鐸鈴
【1】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清}{储徵甲}《洞仙歌》:“瑶臺應不遠﹐天外朱樓﹐也聽丁冬鐸鈴語。”{唐}{孟郊}《寒溪》诗之四:“冰齒相磨嚙﹐風音酸鐸鈴。”{元}{萨都剌}《题<明皇击梧图>》诗:“一葉忽飄天下秋﹐愁聲换出鐸鈴語。”
鑾鈴-汉语大词典
鑾鈴
【1】人君所乘车之铃。{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禮記》云:行前朱鳥﹐鸞也。前有鸞鳥﹐故謂之鸞;鸞口銜鈴﹐故謂之鑾鈴。”
門鈴-汉语大词典
門鈴
【1】安装在门内的铃。铃键在门外,用来从门外唤人开门。近现代通常装置的是电铃。{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巴金}《静夜的悲剧》:“她伸出那只戴着漂亮手套的手去拉门铃。”
預備鈴-汉语大词典
預備鈴
【1】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花城》1981年第5期:“‘你该去上课了……’预备铃响了﹐教研室的老师催促着她。”
風鈴-汉语大词典
風鈴
【1】殿阁塔檐的悬铃,风吹发出响声,故称。{清}{李渔}《慎鸾交·心归》:“最奇的是横階塔影﹐在平地上振響風鈴。”{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现在﹐能发出声音的只有风和大雄宝殿楼阁上的风铃叮当。”{唐}{元稹}《神麴酒》诗:“遥城傳漏箭﹐鄉寺響風鈴。”
馬鈴-汉语大词典
馬鈴
【1】系在马身上的铃铛。{刘绍棠}《渔火》第四章:“马铃声声﹐{马名骓}和{高鲤}飞骑进门。”{艾芜}《山峡中》:“午后﹐在江流的澎湃中﹐迸裂出马铃子连击的声响……久无人行的索桥那面﹐从崖下转下来一小队人﹐正由桥上走了过来﹐为首的一个胖家伙﹐骑着马﹐十多个灰衣的小兵﹐尾在后面。”《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管門的老院公﹐聽見牆外有馬鈴響﹐走出來看﹐只見這一個騎馬郎君﹐呆呆的對牆裏觀看。”
馬鈴瓜-汉语大词典
馬鈴瓜
【1】西瓜之一种。《文汇报》1980.7.5:“马铃瓜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少。”
馬兜鈴-汉语大词典
馬兜鈴
亦作“[馬兜零]”【1】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夏日开筒状花,紫绿色。蒴果球形,通称马兜玲,为镇咳袪痰药。根茎细长,有强烈的辛香味,有解暑﹑降压﹑消炎﹑止痛的功效,通称青木香。《西游记》第三六回:“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馬兜零之根﹐乃是獨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马兜铃》:“〔馬兜鈴〕其實尚垂﹐狀如馬項之鈴﹐故得名。”
馬鈴薯-汉语大词典
馬鈴薯
【1】多年生草本,但多作一年生栽培。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地下块茎呈马铃状,可供食用,也可制淀粉,渣可制酒﹑醋﹑饴糖等。又称土豆﹑洋山芋。【2】指这种植物的块茎。
馱鈴-汉语大词典
馱鈴
亦作“[鈴]”【1】驼铃。{清}{黄景仁}《定远》诗:“鈴間市喧﹐卸裝孤館清。”{清}{赵翼}《舒城题旅店壁》诗:“布帘飄處旅店招﹐鈴騎鞭一齊奮。”
駝鈴-汉语大词典
駝鈴
【1】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元}{马祖常}《河湟书事》诗之二:“{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沈凯}《古玛河春晓》第一章:“过去﹐在这条古商道上﹐终年驼铃丁冬﹐商队不断。”
鳴鈴-汉语大词典
鳴鈴
【1】振铃使发声。《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孙诒让}正义:“恐雞人所呼未徧聞﹐故車人復鳴鈴和之以警戒衆。”【2】指鹁鸽铃。{宋}{范成大}《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之一:“已被兩人驚夢斷﹐誰家風鴿鬭鳴鈴?”{周汝昌}注:“《四朝聞見録》:‘東南之俗﹐以養鵓鴿爲樂……寓金鈴於尾﹐飛而颺空﹐風力振鈴﹐鏗如雲間之珮。’{杭州}至有專賣鵓鴿鈴爲業者。”
鸞鈴-汉语大词典
鸞鈴
【1】系在马身上的响铃。《水浒传》第一〇九回:“鸞鈴響處﹐約有三十餘騎哨馬﹐都戴青將巾﹐各穿緑戰袍﹐馬上盡繫着紅纓﹐每邊拴掛數十箇銅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得寫‘亭’字起﹐聽得鸞鈴響……果然{王秀才}騎了高頭駿馬﹐瞬息來到亭前。”《三国演义》第五回:“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2】车铃的一种。{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禮》云:行﹐前朱雀。或謂朱鳥者﹐鸞鳥也。前有鸞鳥﹐故謂之鸞。鸞口銜鈴﹐故謂之鸞鈴。今或爲鑾。事一而義異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