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銓

銓(銓)是什么意思

  • 三銓-汉语大词典

    三銓

    【1】{唐}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爲三銓﹐尚書﹑侍郞分主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選人先遭塗毁文書者﹐令三銓止除詐僞﹐余復舊規。”{胡三省}注:“《唐六典》:‘吏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選:一曰尚書銓﹐二曰中銓﹐三曰東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爲三銓。’”按﹐{唐}{乾元}中侍郎{崔器}奏改中铨为西铨。故{宋}{王溥}《唐会要·吏部尚书》以尚书铨﹑东铨﹑西铨为三铨。

  • 中銓-汉语大词典

    中銓

    【1】三铨之一。{唐}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旧唐书·职官志二》:“尚書﹑侍郎﹐分爲三銓。尚書爲尚書銓﹐侍郞二人分爲中銓﹑東銓也。”

  • 候銓-汉语大词典

    候銓

    【1】听候选授官职。《聊斋志异·青梅》:“適有{王進士}者﹐方候銓於家。”

  • 典銓-汉语大词典

    典銓

    【1】主持选用官吏。{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先公典銓日﹐〔{蔡迨}〕以文卷來訪。”《明史·瞿式耜传》:“疏言{李國國}宜留内閣﹐{王永光}宜典銓﹐{曹于汴}宜秉憲。”

  • 平銓-汉语大词典

    平銓

    【1】比较评量。{元}{{袁裒}{袁桷}}《东湖联句》:“登臨難婉戀﹐想像費平銓。”

  • 小銓-汉语大词典

    小銓

    【1】{唐}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即官得自主铨选﹐称“小銓”。{宋}{孙沔}《服阕谢复官表》:“復援小銓之秩﹐再躋延閣之榮。”《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一人掌小銓﹐亦分爲九品﹐通謂之行署。以其在九流之外﹐故謂之流外銓﹐亦謂之小選。”

  • 衡銓-汉语大词典

    衡銓

    【1】铨衡,铨选。{清}{赵翼}《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由來才大小﹐可預定衡銓。”

  • 春銓-汉语大词典

    春銓

    【1】{唐}{宋}时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的礼部考试。按例于每年三月上旬举行,故称。《宋史·选举志三》:“{紹熙}二年﹐命今歲春銓太史局試﹐應三全通﹐一粗通合格者並特收取﹐時局生多闕故也。”{宋}{陆游}《送子遹》诗自注:“初欲赴春銓﹐以兄弟皆出故輟行。”

  • 無銓次-汉语大词典

    無銓次

    【1】不论顺序。{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我這府裏祗候幾曾閑﹐差撥無銓次﹐從今後無倒斷嗟呀怨咨。”

  • 省銓-汉语大词典

    省銓

    【1】{元}代官制,由行省铨叙官职。{明}{高启}《元故婺州路兰溪州判官致仕胡君墓志铭》:“會公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遂與俱南﹐以省銓爲{■國路}{涇縣}典史。”

  • 監銓-汉语大词典

    監銓

    【1】监察铨选。{元}{虞集}《知昭州秦公神道碑》:“後五年﹐行臺治書侍御史{裴公}{道源}監銓{廣西}﹐外選舉公知{昭州}。”

  • 赴銓-汉语大词典

    赴銓

    【1】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金史·宣宗纪上》:“詔{河}南﹑{陝西}鎮防軍應廕及納粟補官者﹐當役如舊﹐俟事定乃聽赴銓。”{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南劍州}而歸。”

  • 評銓-汉语大词典

    評銓

    【1】评议衡量。{元}{袁桷}《饯王参议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为韵》之九:“淒涼塵土姿﹐朗鑒勞評銓。相親耿無語﹐相期欲忘年。”

  • 試銓-汉语大词典

    試銓

    【1】谓经过考试﹔量才授官。《宋史·选举志四》:“{崇寧}以後﹐又復{元豐}制﹐而蔭補者須隸國學一年無過罰﹐乃試銓﹐若在學試嘗再入等﹐即免試。”

  • 需銓-汉语大词典

    需銓

    【1】等待铨选录用。{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总论》:“然則投牒需銓﹐乃宦途之跬步;捧檄司牧﹐乃入仕之培塿。”

  • 釘銓-汉语大词典

    釘銓

    【1】订铨。谓订正谬误﹐评量斟酌。{汉}{王充}《论衡·自纪》:“夫賢聖殁而大義分﹐蹉殊趨﹐各自開門。通人觀覽﹐不能釘銓。”

  • 銓-汉语大词典

    “[铨]”的繁体字。《廣韻》此緣切,平仙,清。【1】衡量轻重的器具。即秤。《说文·金部》:“銓﹐稱也。”{段玉裁}注﹕“稱﹐各本作衡﹐今正。禾部﹕‘稱﹐銓也。’與此爲轉注﹐乃全書之通例。稱﹐即今秤字……稱錘以金爲之﹐故从金。”《汉书·王莽传中》:“白煒象平﹐考量以銓。”{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量﹐斗斛也。銓﹐權衡也。”【2】衡量;鉴别。{汉}{王充}《论衡·自纪》:“聖賢銓材之所宜﹐故文能爲深淺之差。”{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訓諮以校同異﹐平衡以銓羣言。”{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金箆空刮眼﹐鏡象未離銓。”{朱鹤龄}注﹕“而執鏡象以爲實有﹐則猶未離銓量之間也。”【3】选授官职。《魏书·世宗纪》:“而中正所銓﹐但存門第﹐吏部彝倫﹐仍不才舉。”{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若銓實用﹐百無一人。”{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白安人》:“旋散館﹐{俊}銓得{南都}宰。”【4】指铨选官员之职。《文选·王俭<禇渊碑文>序》:“出爲司徒右長史﹐轉尚書吏部郎。執銓以平。”【5】指吏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姜晦}自兵部侍郎拜吏部。從前銓中廊宇﹐布棘以防内外﹐猶不免交通。{晦}至﹐盡去之﹐大開門﹐示無所禁。”{清}{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公掌銓日﹐力爲超雪。”【6】指古代史书中说解﹑评议一类的文字。{宋}{郑樵}《<通志>总序》:“後之史家﹐或謂之論﹐或謂之序﹐或謂之銓﹐或謂之評。”【7】通“[跧]”。卑屈。《晏子春秋·问下二四》:“君子之大義……莊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銓。”{王念孙}《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一》﹕“銓者﹐《説文》﹕‘跧﹐卑也。’《廣雅》﹕‘跧﹐伏也。’作銓者﹐借字耳。‘和柔而不銓’﹐謂和柔而不卑屈也。”

  • 銓擇-汉语大词典

    銓擇

    【1】评量选择。{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若委館閣官﹐銓擇本朝文章﹐成一代之書。”{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編次﹐不加銓擇﹐豈非蕪濫者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論諸家所藏多猥雜﹐不務銓擇﹐切中歷朝館閣之病。”

  • 銓次-汉语大词典

    銓次

    【1】谓选授官职的次序。{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今日何銓次﹐新官與舊官。”《晋书·羊琇传》:“選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盡銓次之理。”【2】次序。{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我這府裏祗候幾曾閑﹐差撥無銓次﹐從今後無倒斷嗟呀怨咨。”【3】谓编排次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隨其所問﹐信筆便書﹐不復銓次。”{唐}{杜甫}《<八哀诗>序》:“八公後存殁﹐遂不銓次焉。”{朱鹤龄}注:“詩序末句﹐言不以存殁之前後爲次第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前史所述{魏}{晉}諸家書目﹐條流僅學﹐銓次靡詳。”

  • 銓授-汉语大词典

    銓授

    【1】选拔任命(官吏)。《北齐书·高叡传》:“{須拔}進居蟬珥之榮﹐退當委要之職﹐自昔以來﹐實未聞如此銓授。”《新唐书·选举志下》:“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始作循資格﹐而賢愚一概﹐必與格合﹐乃得銓授。”

  • 銓席-汉语大词典

    銓席

    【1】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明}{沈德符}《野獲编·台省·王聚洲给事》:“吏部不得持﹐遂除{浙}{孫}名﹐而{富平}再登銓席矣。”

  • 銓法-汉语大词典

    銓法

    【1】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新唐书·选举志下》:“初﹐銓法簡而任重。”{宋}{叶適}《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朝廷難以銓法持之﹐遂授太學録。”《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官司文籍散佚﹐無所稽考﹐議者以爲銓法最爲急務。”

  • 銓敍-汉语大词典

    銓敍

    亦作“[銓叙]”亦作“[銓序]”【1】衡量论述。{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爲易﹐彌綸羣言爲難。”【2】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將吏﹐依勞銓序。”{靳以}《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皇甫}……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貫﹐一同舊族﹐隨才銓敍。”《旧唐书·李义府传》:“〔{李義府}〕專以賣官爲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3】评定次第。{宋}{李上交}《近事会元·法曲》:“{開元}二十五年﹐太常卿{韋縚}令博士{韋逌直}……等銓叙前後所用樂章爲五﹐奏付太樂習之。”【4】编次有序。{南朝} {宋}{裴松之}《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壽}書銓敍可觀﹐事多審正。”《宋书·臧焘传》:“{凝之}詞韻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賞焉。”《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賓客滿席﹐{儉}應接銓序﹐傍無留滯。”

  • 銓品-汉语大词典

    銓品

    【1】犹选拔。《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銓品人倫﹐各盡其用。”{吕向}注:“各隨才而擢用之。”【2】衡量评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或臧否當時之才﹐或銓品前修之文。”{宋}{叶適}《周君南仲墓志铭》:“名章偉著皆欲銓品﹐異聞逸傳皆欲論述。”

  • 銓管-汉语大词典

    銓管

    亦作“[銓筦]”【1】对人才进行品量和管理。《晋书·阮放传》:“遷吏部郎﹐在銓管之任﹐甚其稱績。”{{唐中宗}{赵皇后}等}《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當熊讓輦愧前芳﹐再司銓筦恩可忘。”{宋}{司马光}《送田校理知晋州》诗:“銓筦萃賢豪﹐夫君主劇曹。”【2】指掌管选拔人才的职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其在銓管也﹐用僕爲京兆掾。”{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見日﹐便{蒲}{同}。朝旨俾留﹐遂領銓筦。”

  • 銓政-汉语大词典

    銓政

    【1】指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政务。《明史·石珤传》:“自羣小竊柄﹐銓政混濁。”{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三·阁部重轻》:“暫攝政府者爲{王山陰}﹐與{陸}傾蓋相善﹐銓政幾還舊觀。”

  • 銓度-汉语大词典

    銓度

    【1】衡量测度。《国语·吴语》:“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衆寡。”{韦昭}注:“銓﹐稱也。”《孙子·谋攻》“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唐}{杜牧}注:“謂將無權智﹐不能銓度軍士﹐各任所長。”

  • 銓曹-汉语大词典

    銓曹

    【1】借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明史·顾鼎臣传》:“兵部主事{馬承學}恃{鼎臣}有聯﹐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承學}而用{崑}。”【2】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宋史·岳云传》:“〔{岳雲}〕功在第一﹐{飛}不言。逾年﹐銓曹辯之﹐始遷武翼郎。”{清}{李渔}《蜃中楼·点差》:“漫勞烏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唐}{包湑}《会昌解颐录·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薦他人亦得。”

  • 銓别-汉语大词典

    銓别

    【1】衡量鉴别。{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别。”

  • 銓録-汉语大词典

    銓録

    【1】铨选录用。《新唐书·刘祥道传》:“悉集吏部調﹐至萬員﹐{林甫}隨才銓録﹐咸以爲宜﹐論者方{隋}{高孝基}。”

  • 銓注-汉语大词典

    銓注

    【1】谓对官吏的考选登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明年﹐銓注復歸之吏部﹐承前所司注擬﹐皆約官資﹐升降之時﹐難于允愜。”{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明初翰林不由进士》:“命下吏部﹐惟銓注而已。”《元典章新集·吏部·承荫》:“驗其品格﹐先爲銓注﹐俾資俸月﹐養榮其親。”

  • 銓綜-汉语大词典

    銓綜

    【1】谓选拔罗致人材。{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是故銓綜失敍﹐受任多濫。”{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吏部爲銓綜之司﹐而部曹之選所以佐理天官﹐簡拔賢俊者也。”《晋书·良吏传序》:“莅職者爲身擇利﹐銓綜者爲人擇官。”《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三年》:“〔{李義府}〕恃中宫之勢﹐專以賣官爲事﹐銓綜無次﹐怨讟盈路。”【2】权衡和综合。{唐}{刘知幾}《史通·覈才》:“遂使握管懷鉛﹐多無銓綜之識;連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

  • 銓土-汉语大词典

    銓土

    【1】谓受领封地。{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句踐}〕走犬{若耶}﹐休謀石室﹐食於冰厨﹐領功銓土。”

  • 銓考-汉语大词典

    銓考

    【1】考核选拔。《宋史·苏颂传》:“今{定}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緣御史﹐薦寘憲臺。”

  • 銓司-汉语大词典

    銓司

    【1】主管选授官职的官署。{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左右於銓司訪之﹐云有{廣德縣}令請换{羅江}宰矣。”{清}{李渔}《奈何天·锡祺》:“天上銓司﹐人間冢宰﹐一般握鑑司衡。”{黄人}《<清文汇>序》:“操選政者﹐大都辨宗派之真贋﹐覈聲情之高下﹐而録棄之﹐與樞府銓司以門伐資格黜涉百爾者等。”

  • 銓選-汉语大词典

    銓選

    【1】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南齐书·百官志》:“左僕射﹐領殿中主客二曹事﹐諸曹郊廟﹑園陵……改號格制﹑莅官銓選。”{宋}{沈辽}《代人献利害书》:“結髮從仕﹐甫二十年﹐三遇銓選矣。”{清}{昭槤}《啸亭杂录·盛京五部》:“其未設吏部者﹐以其地官員無多﹐仍由京中銓選﹐故不備。”{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國}向來銓選﹐最重資格。”【2】指负责铨选的官员。{清}{昭槤}《啸亭续录·褚筠心》:“先生終身不謁銓選﹐曰:‘此膝不爲權臣屈也。’”

  • 銓藻-汉语大词典

    銓藻

    【1】评量鉴别。《旧唐书·刘仁轨郝处俊等传论》:“{正平}銓藻吏能﹐文學政事﹐頗有深識。”

  • 銓定-汉语大词典

    銓定

    【1】衡量评定。{孙中山}《建国大纲》:“凡候選及任命官員﹐無論中央與地方﹐皆須經中央考試銓定資格者乃可。”

  • 銓掌-汉语大词典

    銓掌

    【1】谓掌管选才授官。《新唐书·选举志下》:“初﹐尚書銓掌七品以上選﹐侍郎銓掌八品以下選。”

  • 銓柄-汉语大词典

    銓柄

    【1】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职权。{明}{李贽}《忠节名臣·黄公》:“其後勢成﹐銓柄在己。”

  • 銓補-汉语大词典

    銓補

    【1】选补官职。《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官速銓補。”《清史稿·兵志六》:“銀米有稽﹐銓補有章﹐訓練有規。”《北齐书·文宣帝纪》:“其國子學生亦仰依舊銓補﹐服膺師説﹐研習《禮經》。”

  • 銓覆-汉语大词典

    銓覆

    【1】谓选拔﹑审察人才。{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今年銓覆數萬人﹐總知姓字﹐何處有{丁}{士}乎?”

  • 銓部-汉语大词典

    銓部

    【1】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銓部”指吏部。{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後世慮選人之請托﹑銓部之徇私也﹐於是{崔亮}{裴光庭}定爲年勞資格之法。”《宋史·选举志四》:“在朝廷則當量人才﹐在銓部則宜守成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銓部類出見次﹐士大夫樂從遠宦。”{清}{陈梦雷}《绝交书》:“誤指不孝曾爲僞學士﹐殊爲駭然﹐而銓部無據呈代題之例。”

  • 銓判-汉语大词典

    銓判

    【1】评选鉴别。《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既主選﹐無品鑒才﹐而谿壑之欲﹐惟賄是利﹐不復銓判﹐人人咨訕。”

  • 銓引-汉语大词典

    銓引

    【1】选拔引荐。《宋书·文帝纪》:“可宣教内外﹐各有薦舉﹐當依方銓引﹐以觀厥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先是﹐侍郎{唐皎}銓引選人﹐問其穩便。”《陈书·世祖纪》:“將帥戰兵﹐亦同肆眚﹐並隨才銓引﹐庶收力用。”

  • 銓擢-汉语大词典

    銓擢

    【1】选拔起用。《晋书·伏炽磐载记》:“隨{傉檀}文武﹐依才銓擢之。”《宋书·武帝纪》:“四方秀孝﹐非才勿舉﹐獻答允值﹐即就銓擢。”{唐}{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伏見銓擢之次﹐每以詩賦爲先。”

  • 銓軸-汉语大词典

    銓軸

    【1】犹衡轴。比喻中枢要职。{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理錢穀者﹐則欲兼夫兵刑;典禮樂者﹐又欲與於銓軸。”

  • 銓試格-汉语大词典

    銓試格

    【1】铨试的规章制度。《宋史·选举志四》:“{紹聖}初﹐改定銓試格﹐凡攝官初歸選﹐散官﹑權官歸司﹐若新賜第﹐皆免試。”亦省作“[銓格]”。《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宗道}在選調久﹐患銓格煩密﹐及知吏所以爲姦狀﹐於是多所釐正。”《宋史·选举志四》:“進士中銓格者﹐每二百人﹐得優恩不過五七人﹐又或闕上等不取。”

  • 銓簡-汉语大词典

    銓簡

    【1】评量选拔。《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是歲﹐立{登}爲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爲賓友。”《宋史·真宗纪一》:“丙午﹐許羣臣著述詣閤獻﹐令兩制銓簡。”《北史·拓拔澄传》:“及車駕自{代}北巡﹐留{澄}銓簡舊臣。”

  • 銓括-汉语大词典

    銓括

    【1】谓选拔和统领官吏。{晋}{孙绰}《司空庾永碑》:“雖名器未及﹐而任盡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 銓序-汉语大词典

    銓序

    【1】见“銓敍”。

  • 銓汰-汉语大词典

    銓汰

    【1】选拔与淘汰。《新唐书·李迥秀传》:“{大足}初﹐檢校夏官侍郎﹐仍領選﹐銓汰文武﹐號稱職﹐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 銓叙-汉语大词典

    銓叙

    【1】见“铨敍”。

  • 銓貫-汉语大词典

    銓貫

    【1】编排连缀。{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章奏書牘之文﹐咸通暢明達﹐雖屬詞枝繁﹐然銓貫有序。”{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然{仲瑗}博古﹐而銓貫有叙。{長虞}識治﹐而屬辭枝繁。”

  • 銓限-汉语大词典

    銓限

    【1】选授官职的等级﹑界限。{宋}{叶適}《送孙伟夫》诗:“云此新進士﹐銓限凛難越。”

  • 銓試-汉语大词典

    銓試

    【1】通过考试进行选拔。《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言者請令有官人銓試﹐並兼司兩場。”{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至于蔭補初出官者法當銓試﹐今有堂除免試者。”{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至{景祐}元年正月﹐遂廢書判爲銓試。”

  • 銓鏡-汉语大词典

    銓鏡

    【1】评选鉴别。{唐}{元稹}《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夫銓鏡萬品﹐不無倦勤。”{南朝} {梁}{王筠}《为第六叔让重除吏部尚书表》:“然後可以銓鏡流品﹐平均衡石。”《北史·郭祚传》:“是時{孝文}鋭意典禮﹐兼銓鏡九流。”

  • 銓第-汉语大词典

    銓第

    【1】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级别与职位。{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光禄勳銓第郎吏﹐出爲它官﹐以補員缺。”

  • 銓總-汉语大词典

    銓總

    【1】指吏部。{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余爲侍郎﹐銓總攸居。實得茂彦﹐奉其規模。”【2】犹铨综。{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自{魏}氏銓總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專任門地。唯四夷則全以氏族爲貴賤。”《新唐书·宋璟传》:“先是{崔湜}﹑{鄭愔}典選……流品淆并﹐{璟}與侍郎{李乂}﹑{盧從愿}澄革之﹐銓總平允。”

  • 銓事-汉语大词典

    銓事

    【1】犹铨政。《新唐书·苗晋卿传》:“{李林甫}爲尚書﹐專國政﹐以銓事委{晉卿}及{宋遥}。”

  • 銓調-汉语大词典

    銓調

    【1】根据考绩迁调官职。{宋}{陆游}《王季嘉墓志铭》:“及見除書﹐從天官銓調{湖南}轉運司主管文字以去。”{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餘年未嘗升擢﹐或沈於銓調﹐不與改官。”

  • 銓文-汉语大词典

    銓文

    【1】评量文章。{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辨史﹐則與贊評齊行;銓文﹐則與叙引共紀。”

  • 銓取-汉语大词典

    銓取

    【1】鉴别选取。{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立爲江西派之説者﹐銓取或不盡然。”

  • 銓貢-汉语大词典

    銓貢

    【1】选拔推荐。《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露表告將入關﹐因詆宦豎柄朝﹐垢蠧紀綱﹐指諸臣與中人賂遺交構狀﹐銓貢失才。”

  • 銓用-汉语大词典

    銓用

    【1】选拔任用。《南史·谢弘微传》:“臣謂宜普命大臣﹐各舉所知﹐以付尚書依分銓用。”

  • 銓校-汉语大词典

    銓校

    【1】审核﹔审查。《魏书·叔孙建传》:“羣官上事﹐先由{俊}銓校﹐然後奏聞。”

  • 銓覈-汉语大词典

    銓覈

    【1】评量考核。{唐}{刘知幾}《史通·鉴识》:“斯則物有恒準﹐而鑒無定識﹐欲求銓覈得中﹐其唯千載一遇乎!”{唐}{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榮揆務﹐頗煩倫擬﹐有異優崇。”{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使野無遺賢﹐萬邦咸寧﹐則銓覈之任得矣。”

  • 銓擬-汉语大词典

    銓擬

    【1】谓选拔人才并拟定官职。《金史·完颜守贞传》:“陛下即位﹐復立是科﹐朝廷寬大﹐放及百數﹐誠恐積久不勝銓擬。”

  • 銓廷-汉语大词典

    銓廷

    【1】指吏部。吏部专司考核﹑选拔官吏﹐故称。《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借使{周公}﹑{孔子}今處銓廷﹐考其辭華﹐則不及{徐}{庾}﹐觀其利口﹐則不若嗇夫﹐何暇論聖賢之事業乎!”{胡三省}注:“銓廷﹐謂吏部銓量選人之所。”

  • 銓格-汉语大词典

    銓格

    【1】见“銓試格”。

  • 銓採-汉语大词典

    銓採

    【1】选拔搜寻。《魏书·高祖纪下》:“將有賢人湛德﹐高士凝棲﹐雖加銓採﹐未能招致。”

  • 銓歷-汉语大词典

    銓歷

    【1】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新唐书·选举志下》:“其後{李敬玄}爲少常伯﹐委事於員外郎{張仁禕}。{仁禕}又造姓歷﹐改狀樣﹑銓歷等程式﹐而銓總之法密矣。”

  • 銓除-汉语大词典

    銓除

    【1】犹选授。《明史·杨涟传》:“使吏部不得專銓除﹐言官不敢司封駁。”{元}{柯丹丘}《荆钗记·传鱼》:“鄉關久别應多慮﹐幸登高第得銓除。”

  • 銓量-汉语大词典

    銓量

    【1】衡量。{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之二:“{廖侯}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膽如斗。”《金史·孟浩传》:“既典選﹐善銓量人物﹐分别賢否。”《尔雅·释言》“坎律﹐銓也”{晋}{郭璞}注:“《易》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銓量輕重。”

  • 銓闈-汉语大词典

    銓闈

    【1】政府设置的选拔官吏的考试场所。{唐}{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诗:“天府留香名﹐銓闈就明試。”{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所謂太醫局生者﹐始以賂隸名籍﹐每年則隨銓闈公試。”{宋}{吴自牧}《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每歲三月上旬﹐應文武官蔭授子弟﹑宗子蔭補者﹐並赴銓闈就試出官。”

  • 銓衡-汉语大词典

    銓衡

    【1】品鉴衡量。{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中:“〔{魏文帝}〕惟‘西北有浮雲’十餘首﹐殊美贍可翫﹐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羣彦﹐對揚厥弟者耶?”{晋}{葛洪}《抱朴子·尚博》:“德行爲有事﹐優劣易見﹐文章微妙﹐其體雖識﹐夫易見者粗也﹐難識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銓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難一焉。”{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故每遇時賢﹐銓衡輕重﹐無足失。”{宋}{司马光}《和伯镇再入馆》:“銓衡時進對﹐户牖日相親。”【2】考核﹑选拔(人才)。《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鏡人倫﹐銓衡庶職﹐能官流詠﹐遺賢必舉。”{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小官擢用良才﹐銓衡人物﹐褒貶必當。”《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官才用人﹐國之柄也﹐故銓衡專於臺閣﹐上之分也。”【3】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輩人。”《资治通鉴·晋哀帝兴宁二年》:“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爲侯﹐自今國官皆委之銓衡。”{胡三省}注:“銓衡﹐謂吏部尚書也。”{明}{张煌言}《徐允岩诗序》:“我{明}選舉既行﹐薦辟遂廢。一命必由銓衡﹐三事莫敢幕置。”{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冻猪肉》:“{姜晦}爲吏部侍郎﹐眼不識字﹐手不解書﹐濫掌銓衡。”【4】衡量轻重的器具。{唐}{白居易}《革吏部之弊策》:“妍蚩者不能欺於藻鏡﹐錙銖者不敢詐於銓衡。”《淮南子·齐俗训》:“夫挈輕重不失銖兩﹐聖人弗用﹐而縣之乎銓衡。”{刘文典}集解:“《羣書治要》引﹐銓作權。”{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銓衡不平則輕重錯謬﹐斗斛不正則少多混亂。”

  • 銓臣-汉语大词典

    銓臣

    【1】掌握考核﹑选拔人才之权的臣僚。{明}{袁宏道}《送观察侯公序》:“今諫官憂釜鬲﹐銓臣憂滯薪﹐卿寺具瞻仰屋而已。”{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三·太宰推内阁》:“比有旨再推閣臣﹐則銓臣爲政﹐{陸}於會推疏中列堪任者數人﹐以己名居首﹐俱人望也。”

  • 銓筦-汉语大词典

    銓筦

    【1】见“銓管”。

  • 銓配-汉语大词典

    銓配

    【1】权衡调度﹔统筹安排。{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或有同歸一事﹐而數人分功﹐兩記則失於複重﹐偏舉則病於不周﹐此又銓配之未易也。”{唐}{刘知幾}《史通·忤时》:“某袠某篇﹐付之此職;某傳某志﹐歸之彼官:此銓配之理也。”

  • 鎖銓-汉语大词典

    鎖銓

    【1】{宋}代铨选授官亦须经锁试﹐故称“鎖銓”。《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今員多闕少﹐四時計選猶慮壅塞﹐况鎖銓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