闍(闍)是什么意思
伐闍羅-汉语大词典
伐闍羅
【1】佛教名词。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金刚。相传为古{印度}{婆罗阿迭多王}之子,后佛教以为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宋}{黄庭坚}《十八罗汉赞》之八:“我今稽首{伐闍羅}﹐是真離欲阿羅漢。”{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下》:“{婆羅阿}{迭多王}之嗣位也﹐次此東北又建伽藍……其王之子{伐闍羅}﹐嗣位之後﹐信心貞固﹐復於此西建立伽藍。”原注:“{唐}言{金剛}。”
必闍赤-汉语大词典
必闍赤
【1】蒙古语音译。{元}代官名,掌管文书等事。亦译作“必徹徹”﹑“必赤赤”。《元史·兵志二》:“爲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元史·祭祀志三》:“設神位于中書省﹐用登歌樂﹐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譯言典書記者。”{宋}{彭大雅}《黑鞑事略》:“必徹徹者﹐漢語令史也﹐使之主行文書耳。”{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懷着文簿。”
耆闍崛山-汉语大词典
耆闍崛山
【1】梵语的译音﹐又译为{灵鹫山}﹑{灵鸟山}﹑{灵鸟顶山}。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为{释迦牟尼}说法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引《西域记》:“{耆闍崛山}在{阿耨達}{王舍城}東北﹐西望其山﹐有兩峯雙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鷲鳥常居其嶺﹐土人號曰{耆闍崛山}。胡語‘耆闍’﹐鷲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此譯云{鷲臺}﹐又云{鷲峯}﹐言此山既栖鷲鳥﹐又類高臺也。舊譯云{鷲頭}或云{靈鷲}者﹐一義也。”
耆闍-汉语大词典
耆闍
【1】{耆闍崛山}的简称。{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烏斯藏}﹐傳是{耆闍}古靈隩。”
羅闍-汉语大词典
羅闍
【1】古{高昌}对于糜粥之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凉州异物志》:“{高昌}僻土﹐有異於華﹐寒服冷水﹐暑啜羅闍。”原注:“闍﹐受車切。此郡人作糜粥啜之﹐俗號闍也。”
蘭闍-汉语大词典
蘭闍
亦作“[蘭奢]”【1】梵语或伊朗语译音。为褒赞之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 语·政事》:“{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竝加霑接,人人有説色。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爲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喜説。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闍,蘭闍。’羣胡同笑,四坐竝懽。”《朱子语类》卷一三六:“{王導}爲相,只周旋人過一生,謂胡僧曰:‘蘭奢,蘭奢。’乃胡語之藵譽者也。”一说,即兰若。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杂 识》。后人亦间有用之者。{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四章:“蓋今之沙門﹐雖身在蘭闍﹐而情趣纓茀者﹐固如是耳。”
阿闍-汉语大词典
阿闍
【1】见“阿2闍黎”。
阿闍梨-汉语大词典
阿闍梨
【1】见“阿2闍黎”。
阿闍黎-汉语大词典
阿闍黎
亦作“[阿闍梨]”【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軌範師”。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唐}{颜真卿}《西林寺题名》:“〔{西林寺}〕有{法真}律師﹐深究清浄毗尼之學﹐即律祖師{志恩}之上足﹐余内弟{正義}之阿闍黎也。”{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東方﹐惟有啟明。咨爾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 shē﹐传法师)传授。”亦省称“[阿闍]”。{奚侗}《辛亥岁暮杂诗》:“八國垂涎舍利子﹐西來健者又阿闍。天風吹滿羣龍起﹐奪得魔王佛口鬚。”{五代}{齐己}《送谭三藏入京》诗:“阿闍梨與佛身同﹐灌頂難施利濟功。”{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釋典﹐{羅雲}出家即{羅羅}。佛命{舍利弗}爲其和尚﹐{大目犍連}作阿闍黎。故沙門以和尚爲尊貴之稱。”
闍-汉语大词典
闍
“[阇]”的繁体字。《廣韻》當孤切,平模,端。《廣韻》視遮切,平麻,禪。【1】城门上的台。《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毛}传:“闍,城臺也。”{孔颖达}疏:“闍是城上之臺,謂當門臺也。”{元}{周伯琦}《八月六日丁亥释奠孔子庙三十韵》:“廟宫參象緯,書閣壓城闍。”
闍-汉语大词典
闍
“[阇]”的繁体字。《廣韻》視遮切,平麻,禪。【1】见“闍2梨”﹑“闍2維”等。
闍毗-汉语大词典
闍毗
同“[闍2維]”【1】{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闍毗之。”{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把一箇爲糟堤送上南巢去﹐把一箇因酒海又闍毗。”
闍維-汉语大词典
闍維
【1】梵语。指人死后火化。{晋}{法显}《佛国记》:“火然之時﹐人人敬心﹐各脱上服及羽儀傘蓋﹐遥擲火中﹐以助闍維。”《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請尊三昧火﹐闍維金色身。”{明}{宋濂}《净慈禅寺第七十六代住持无旨禅师授公碑铭》:“龕留七日﹐顔貌不變。用闍維法從事﹐齒牙貫珠不壞。”
闍臺-汉语大词典
闍臺
【1】城门上的台。《晋书·天文志中》:“東夷氣如樹﹐西夷氣如室屋﹐南夷氣如闍臺﹐或類舟船。”
闍黎-汉语大词典
闍黎
【1】见“闍2梨”。
闍梨-汉语大词典
闍梨
亦作“[闍黎]”【1】梵语“阿闍梨(crya)”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梁书·侯景传》:“〔{僧通}〕初言隱伏﹐久乃方驗﹐人並呼爲闍梨﹐{景}甚信敬之。”{南朝} {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曠濟羣品﹐爲天人之師﹐水陸空行﹐皆所尊貴﹐言必闍黎和尚﹐書輒致敬和南﹐遠近嗟詠﹐貴賤顒仰。”《西游记》第四七回:“闍黎還念經﹐班首教行罷。”{姚锡钧}《寄楚伧即题其午梦堂卷子》诗:“幸是闍梨好才思﹐疎鴉殘月點{分湖}。”
闍提花-汉语大词典
闍提花
【1】金钱花的别名。{宋}{陈善}《扪虱新话·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無者﹐苿莉花﹑含笑花﹑闍提花﹑渠那異花之類……闍提花微似梔子香﹐而色雪白。”
闍里-汉语大词典
闍里
【1】街巷。《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故{蜀}孺老得扶攜悉入{成都}。闍里皆滿﹐户所占地不得過一牀﹐雨則冒箕盎自庇。”
闍婆達-汉语大词典
闍婆達
【1】见“闍2婆婆達”。
闉闍-汉语大词典
闉闍
【1】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毛}传﹕“闉﹐曲城也。闍﹐城臺也。”{马瑞辰}通释﹕“闍爲臺門之制﹐上有臺則下必有門﹐有重門則必有曲城﹐二者相因。‘出其闉闍’謂出此曲城重門。”后泛指城门或城楼。{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玄宗}親御闉闍﹐臨視誅討。”{明}{张煌言}《闽南行》诗:“迴首百雉蚤懸燈﹐照耀闉闍光爲赤。”{清}{恽敬}《祭张皋文文》:“送予闉闍﹐頓軛而語﹐誰知死别﹐成此終古。”【2】《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汉}{郑玄}笺:“闍讀當如彼都人士之都,謂國外曲城之中市里也。”后人据此以“闉闍”指城市街里。{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驅馬歷闉闍﹐荆榛翳阡陌。”{宋}{叶適}《齐云楼》诗:“虚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闉闍雖散闊﹐欄檻皆堪記。”{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厥兄隱水國﹐從不履闉闍。”
闍婆-汉语大词典
闍婆
【1】见“闍2婆婆達”。【2】花名。{前蜀}{贯休}《寿春进祝圣·守在四夷》诗:“闍婆香似雪﹐{迴鶻}馬如林。”{宋}{周密}《乾淳岁时记·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闍婆﹑薝蔔等南花數百盆於廣庭﹐鼓以風輪﹐清芬滿殿。”
闍婆婆達-汉语大词典
闍婆婆達
亦称“[闍婆]”亦称“[闍婆達]”【1】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闍婆婆達國}﹐{元嘉}十二年﹐國王{師黎婆達陁阿羅跋摩}遣使奉表。”《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闍婆達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境异》:“梵僧{菩薩勝}又言:‘{闍婆國}中有飛頭者﹐其人目無瞳子﹐聚落時有一人據。’”《宋史·外国传五·闍婆》:“{闍婆國}在南海中。其国東至海一月﹐汎海半月至{崑崙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