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隸)是什么意思
直隸-汉语大词典
直隸
【1】直接隶属。《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書省﹐以京畿{應天府}直隸京師。”《十驾斋养新录·直隶》引{宋}{李昕}《九域志》:“‘{利州路}有{三泉縣}﹐{唐}隸{興元府}﹐皇朝{乾德}五年﹐以縣直隸京師’……直隸二字﹐始見於此。”【2】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
卒隸-汉语大词典
卒隸
【1】指服兵役﹑劳役的人。《汉书·刑法志》:“窮武極作﹐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爲敵讎。”{颜师古}注:“謂{陳勝}﹑{吴廣}﹑{英布}之徒也。”
内隸-汉语大词典
内隸
【1】犹臣民。《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君之内隸﹐臣之父兄﹐若有離散在于野鄙﹐此臣之罪也。”{张纯一}校注:“隸﹐屬也。”
今隸-汉语大词典
今隸
【1】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四·书画》:“郡人{王次仲}少有異志﹐弱冠﹐變{蒼頡}舊文爲今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當{漢}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際﹐文質斑燐﹐當爲今隸之極盛矣。”
佐隸-汉语大词典
佐隸
【1】即隶书。《晋书·卫恒传》:“鳥跡之變﹐乃惟佐隸。蠲彼繁文﹐崇此簡易。”
俘隸-汉语大词典
俘隸
【1】被俘而为奴隶者。《周书·晋荡公宇文护传》:“而子爲公侯﹐母爲俘隸﹐熱不見母熱﹐寒不見母寒﹐衣不知有無﹐食不知饑飽﹐泯如天地之外﹐無由暫聞。”
傔隸-汉语大词典
傔隸
【1】仆役。《辽史·杨佶传》:“三請致政﹐許之﹐月給錢粟傔隸﹐四時遣使存問。”
傭隸-汉语大词典
傭隸
【1】仆役;奴隶。{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常念蓄役之外﹐以逮傭隸﹐雖豢養至豐﹐莫不苦于受制。”{清}{唐甄}《潜书·思愤》:“其於愚人則流於傭隸﹐入于竊。”{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身爲傭隸﹐妻爲僕妾﹐往而不返﹐客死敵國。”
僚隸-汉语大词典
僚隸
【1】僚与隶,皆为服苦役的罪人。因以“僚隸”泛指奴隶。{晋}{葛洪}《抱朴子·崇教》:“馳輕足於嶮峻之上﹐暴僚隸於盛日之下﹐舉火而往﹐乘星而返﹐機事廢而不修﹐賞罰棄而不治。”
僕隸-汉语大词典
僕隸
【1】奴仆。{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王成}者﹐{固}之僕隸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火神》:“已而紅焰滿室﹐僕隸雜遝﹐擁一緋衣人至﹐據案而坐。”{宋}{苏辙}《历代论二·汉光武下》:“{景}{武}之後此風衰矣﹐大臣用舍僅如僕隸。”《列子·仲尼》:“固不可事國君﹐交親友﹐御妻子﹐制僕隸。”{唐}{姚合}《送孙山人》诗:“塵土衣裳重﹐腥羶僕隸饑。”
僮隸-汉语大词典
僮隸
【1】奴仆。{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爵勳逮僮隸﹐簪笏自懷綳。”《魏书·高谦之传》:“居家僮隸﹐對其兒﹐不撻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清}{唐孙华}《钱瞿亭舍人挽诗》:“約束戒僮隸﹐儐豆洽弟昆。”
優隸-汉语大词典
優隸
【1】倡优和仆役。{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采芳集》:“優隸也以爲俊秀﹐貧窶也以爲豪華﹐在媒早以微言温語﹐任意相欺﹐而妁乃更從而點綴。”
儲隸-汉语大词典
儲隸
【1】太子的属官。《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三妨儲隸﹐五塵朝黻。”{李周翰}注:“三妨儲隸﹐謂三任東宫官。五塵朝黻﹐謂五任朝官也。”
兵隸-汉语大词典
兵隸
【1】士兵中之担当差役者。{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聽役之者﹐有倉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隸﹐有車人﹐有攬户。”
分隸-汉语大词典
分隸
【1】指八分书和隶书。《隶释·汉安平相孙根碑》{洪适}释:“今之言{漢}字者則謂之隸﹐言{唐}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秦}{漢}時﹐分隸已兼有之。”{元}{揭傒斯}《赠吴主一并序》:“國朝分隸誰最長﹐{趙}{虞}{姚}{蕭}{范}與{楊}。”{清}{钮琇}《觚賸·石经》:“按六朝以前用分隸﹐今石經皆正書。”【2】分别隶属。{秦牧}《社稷坛抒情》:“天上二十八宿的分隶青雀﹑黄龙﹑白虎﹑玄武(乌龟)四方﹐都是和这种的观念紧密地联结起来的。”《宋史·吕颐浩传》:“招降{趙延壽}于{分寧}﹐得其精鋭五千﹐分隸諸將。”
刑隸-汉语大词典
刑隸
【1】因犯罪被官府判作奴隶的人。亦特指阉人。《後汉书·刘陶传》:“陛下既不能增明烈考之軌﹐而忽{高祖}之勤﹐妄假利器﹐委授國柄﹐使羣醜刑隸﹐芟刈小民﹐彫敝諸{夏}﹐虐流遠近。”
割隸-汉语大词典
割隸
【1】划分归属。《新五代史·杂传·贺德伦》:“爲我報皇帝﹐三軍不負朝庭﹐朝庭負三軍﹐割隸無名﹐所以亂耳。”《新五代史·职方考三》:“{監利}﹐故屬{復州}﹐{梁}割隸{江陵}。”
奚隸-汉语大词典
奚隸
【1】男女奴隶。《周礼·秋官·禁暴氏》:“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孙诒让}正义:“奚爲女奴﹐隸爲男奴也。”
小隸-汉语大词典
小隸
【1】小的隶书。《太平广记》卷二三一引《异闻录》:“鏡爐前獲素書一紙﹐文字小隸。”【2】小奴。{宋}{范成大}《甬东道院午坐》诗:“梳頭小隸那知此﹐强向窗前數鬢絲。”
古隸-汉语大词典
古隸
【1】{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西京杂记》卷六:“{杜陵}{秋胡}者﹐能通《尚書》﹐善爲古隸字。”{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後》:“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明}{陆深}《书辑》:“自{程邈}以降﹐謂之{秦}隸;{賈舫}《三倉》﹑{蔡邕}《石經》諸作﹐謂之{漢}隸;{鍾}{王}變體﹐謂之今隸;合{秦}{漢}謂之古隸。”
司隸-汉语大词典
司隸
【1】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司隸章-汉语大词典
司隸章
【1】《後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末年{淮阳王}{刘玄}起兵后,将北都{洛阳},以{刘秀}兼代司隶校尉。{刘秀}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三辅}吏士东迎{刘玄}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本谓恢复{汉}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還覩司隸章﹐復見東都禮。”{张铣}注:“章﹐儀也。”{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隸章初睹﹐{南陽}氣已新。”
嚴家餓隸-汉语大词典
嚴家餓隸
【1】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清}{姚鼐}《论书绝句》:“薑芽斂處成何狀﹐正得嚴家餓隸倫。”
常隸-汉语大词典
常隸
【1】指职位低微的吏役。《左传·成公十六年》:“{嬰齊}﹐{魯}之常隸也﹐敢介大國以求厚焉!”{杜预}注:“隸﹐賤官。”
行隸-汉语大词典
行隸
【1】带有隶书笔意的行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行草》:“吾以{山谷}爲行篆﹐{魯公}爲行隸﹐{北海}爲行分也。”
役隸-汉语大词典
役隸
【1】谓服役。{清}{曹寅}《小游仙》诗之十:“役隸金庭亞左神﹐乍看癡肉似凡身。”【2】服贱役的人。《北齐书·文宣帝纪》:“詔免諸伎作﹑屯﹑牧﹑雜色役隸之徒爲白户。”
徒隸-汉语大词典
徒隸
【1】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管子·轻重乙》:“今發徒隸而作之﹐則逃亡而不守。”《後汉书·隗嚣传》:“民坐挾銅炭﹐没入鍾官﹐徒隸殷積﹐數十萬人。”《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彭羕}〕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髠鉗爲徒隸﹐因此短髮。”【2】专指狱卒。{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正惕息。”
御隸-汉语大词典
御隸
【1】皇帝的近侍。《晋书·石苞传》:“會謁者{陽翟}{郭玄信}奉使﹐求人爲御﹐司馬以{苞}及{鄧艾}給之。行十餘里﹐{玄信}謂二人曰:‘子後並當至卿相。’{苞}曰:‘御隸也﹐何卿相乎?’”{宋}{曾巩}《再登对状》:“無側行之一跡﹐得參於御隸之間;無嘗試之半詞﹐得徹於巖廊之上。”
外隸-汉语大词典
外隸
【1】朝臣。《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君之外隸﹐臣之所職﹐若有播亡在于四方﹐此臣之罪也。”
庶隸-汉语大词典
庶隸
【1】庶人和隶人。泛指操贱业者。{汉}{王符}《潜夫论·相列》:“或王公孫子﹐仕宦終老﹐不致於穀;或庶隸廝賤﹐無故騰躍﹐窮極爵位。”
庸隸-汉语大词典
庸隸
【1】泛指执贱役者。{晋}{葛洪}《抱朴子·嘉遯》:“棄細人之近戀﹐捐庸隸之所欲。”
廝隸-汉语大词典
廝隸
【1】犹厮役。{明}{张居正}《王承奉传》:“乃其廝隸﹐亦莫不有大臣風節焉。”《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遨遊市里﹐雜於廝隸。”
守隸-汉语大词典
守隸
【1】守卫的隶卒。{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夜息南山﹐同卧一席﹐守隸防夫﹐觝頂交跖。”
家隸-汉语大词典
家隸
【1】{春秋}列国卿大夫的家臣。后泛指富贵人家的仆役。{宋}{苏轼}《与郑嘉会书》之一:“小客{王介石}者﹐有士君子之趣﹐起屋一行﹐{介石}躬其勞辱﹐其於家隸﹐然無絲髮之求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臣聞宰相國之柱也﹐不可不彊﹐是故{漢}有{蕭}{曹}之佐﹐先帝有{顧}{步}之相。而{萬彧}瑣才凡庸之質﹐昔從家隸﹐超步紫闥﹐於{彧}已豐﹐於器已溢﹐而陛下愛其細介﹐不訪大趣﹐榮以尊輔﹐越尚舊臣。”《左传·定公十年》:“敢以家隸勤君之執事。”{唐}{罗隐}《谗书·齐叟事》:“彼鄰嫗者﹐始衣食於吾家﹐今雖外居﹐猶吾之家隸也。”
女隸-汉语大词典
女隸
【1】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晋书·苻坚载记上》:“課後宫﹐置典學﹐立内司﹐以授于掖廷﹐選閹人及女隸有聰識者署博士以授經。”【2】泛称女婢。{唐}{柳宗元}《巧文》:“女隸進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孫將嬪於河鼓。’”{宋}{孙觌}《兰溪津亭病起》诗:“剖瓜女隸方祈巧﹐結柳雙星也送窮。”
奴隸-汉语大词典
奴隸
【1】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新唐书·魏元忠传》:“閹豎者﹐給宫掖掃除事﹐古以奴隸畜之。”《後汉书·西羌传》:“{羌無弋爰劒}者﹐{秦厲公}時爲{秦}所拘執﹐以爲奴隸。”{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汝曹降賊﹐必驅汝爲奴隸﹐負擔歸其巢穴。”【2】引申为被奴役被压迫的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无数万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的吃人的仇敌。”【3】婢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爰及農商工賈﹐厮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爲師表。”{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宋}{苏洵}《广士》:“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國﹐而不以爲怍。”{巴金}《灭亡》第十章:“然而我底母亲因为没有了人间的爱死去了﹐我底表妹被人强迫做奴隶去了。”{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但自有婢媪﹐不用{張}之奴隸耳。”【4】奴役,役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荼毒人民﹐奴隸官府﹐扈從所臨﹐野無青草。”{孙中山}《香港兴中会宣言》:“庶我子子孫孫﹐或免奴隸於他族。”
奴隸主義-汉语大词典
奴隸主義
【1】指不求深思只知一味盲从的处事原则。{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奴隸主-汉语大词典
奴隸主
【1】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的人,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杨朔}《乱人坑》:“人不是人﹐却和牲畜一样﹐最野蛮的奴隶主对待他的奴隶也不会更残暴。”
瑣隸-汉语大词典
瑣隸
亦作“[璅隸]”【1】谓卑微的人。《後汉书·刘梁传》:“昔{文翁}在{蜀}﹐道著{巴}{漢}﹐{庚桑}瑣隸﹐風移{碨磥}。”{唐}{柳公权}《小说旧闻记·王铎》:“{龜壽}璅隸﹐尚服義風﹐九土蒼生﹐固受恩宥之賜矣。”
楷隸-汉语大词典
楷隸
【1】楷书与隶书。{明}{陶宗仪}《辍耕录·瘞鹤铭》:“{元魏}間盡習隸法。自{隋}平{陳}﹐中國多以楷﹑隸相參。”【2】指隶书。{汉}{魏}时以隶书为楷法,故称。《南史·萧确传》:“{確}字{仲正}﹐少驍勇﹐有文才﹐尤工楷隸。”
狄隸-汉语大词典
狄隸
【1】指征伐夷狄所获之俘虏。《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傾倉可賞﹐矧云私粟;狄隸可頒﹐况曰家僕。”{李善}注引{郑玄}曰:“征蠻夷所獲也。”
正隸-汉语大词典
正隸
【1】谓符合标准写法的隶书。《北史·江式传》:“文得正隸﹐不差篆意也。”
散隸-汉语大词典
散隸
【1】以散笔作的隶书。{宋}{欧阳修}《<牡丹记>跋尾》:“右{蔡君謨}之書﹐八分﹑散隸﹑正楷﹑行狎﹑大小草﹐衆體皆精。”《南史·周朗传》:“〔{周顒}〕少從外氏車騎將軍{臧質}家得{衛恒}散隸書法﹐學之甚工。”{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古人以散筆作隸書﹐謂之散隸。”
流隸-汉语大词典
流隸
【1】旧谓流亡他乡的微贱之民。《陈书·世祖纪》:“或親屬流隸﹐負土無期﹐子孫冥滅﹐手植何寄。”《文选·班彪<王命论>》:“餓饉流隸﹐饑寒道路。”{李善}注:“流隸﹐流移賤隸也。”
漢隸-汉语大词典
漢隸
【1】{汉}代通行的隶书。{元}{郝经}《书<磨崖碑>後》诗:“正筆篆玉藏{李斯}﹐出筆存鋒兼{漢}隸。”{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弦索入曲》:“嘗見友人以{漢}隸自誇﹐余誚之曰: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清}{叶廷琯}《吹网录·承安宫鼎铭》:“{阮氏}《鍾鼎彝器款識》定此器爲{漢}物者﹐以銘文字體於{漢}隸爲近。”{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而先{伏生}所口授者﹐緣其寫以{漢}隸﹐遂反稱今文。”【2】指{汉}朝的属吏。{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如身爲{漢}隸﹐而迹入{魏}幕。”
胥隸-汉语大词典
胥隸
【1】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明}{顾养谦}《赠温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自僚屬﹑士民﹑胥隸﹑夷酋﹐無不化先生者﹐而先生無有也。”{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呆官》:“某令持有護符﹐益逞貪墨﹐論案情之鉅細﹐索價值之重輕﹐激胥隸之狂狺﹐良有以也。”
氓隸-汉语大词典
氓隸
【1】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南朝} {宋}{鲍照}《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凡在氓隸﹐莫不忭悦。”{元}{柳贯}《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诗:“入關先見父老喜﹐出節始通氓隸逆。”{汉}{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陳涉}﹐甕牗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一本作“甿隸”。{明}{何景明}《何子·上作》:“正之與邪﹐公之與私﹐氓隸之人能辨其所好惡。”
民隸-汉语大词典
民隸
【1】指平民。《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有功勳﹐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爲民隸﹐朕常愍之。”
扈隸-汉语大词典
扈隸
【1】跟随帝王的臣隶。{南朝} {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操勒負羈﹐班榮扈隸。”
愍隸-汉语大词典
愍隸
【1】犹氓隶。服苦役的奴隶。《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生爲愍隸﹐死爲轉屍。”{颜师古}注:“愍隸者﹐言爲徒隸﹐可哀愍之也。”
甿隸-汉语大词典
甿隸
【1】农夫与皂隶。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譬猶明月之珠﹐失之二千年﹐上自王公﹐下至甿隸﹐無不倀倀日索之。”《史记·陈涉世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宋}{苏洵}《衡论上·议法》:“今夫天子之子弟卿大夫……有罪而使與甿隸並笞而偕戮﹐則大臣無恥而朝廷輕。”
私隸-汉语大词典
私隸
【1】犹私奴。{晋}{潘岳}《马汧督诔序》:“而州之有司乃以私隸數口﹐穀十斛﹐考訊吏兵﹐以檟楚之辭連之。”
秦隸-汉语大词典
秦隸
【1】{秦}代隶书。又称佐书。{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对今隶而言﹐故又称古隶。《北史·江式传》:“時有六書……四曰佐書﹐{秦}隸書也。”{宋}{晁冲之}《和十二兄》:“簡疎{秦}隸奇﹐譎怪{夏}篆醜。”
程隸-汉语大词典
程隸
【1】相传{秦}{程邈}创造隶书﹐后世称之为“程隸”。{清}{刘熙载}《艺概·书概》:“雖{程}隸世已無傳﹐然以{漢}隸逆推之﹐當必不如《閣帖》中所謂{程邈}書直是正書也。”
百隸-汉语大词典
百隸
【1】众官吏。{唐}{韩愈}《平淮西碑》:“百隸怠官﹐事亡其舊。”《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
皂隸老官-汉语大词典
皂隸老官
【1】旧时对州县衙役的俗称。{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明太祖}製秀才衣巾﹐既成服﹐試問{馬后}曰:‘謂我何似?’后曰:‘似一箇皂隸老官。’”
皂隸-汉语大词典
皂隸
亦作“[皁]”【1】古代贱役。后专以称旧衙门里的差役。《左传·隐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皁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皂隸若取那輕的﹐就知他得了錢了。”{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此則宰衡之與皁﹐{容彭}之與殤子。”{鲁迅}《三闲集·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打人﹐也不行的。但大老爷要打斗殴犯人的屁股时﹐皂隶来一五一十的打﹐难道也算犯罪么?”
疲隸-汉语大词典
疲隸
【1】犹贱臣。{晋}{卢谌}《赠刘琨》诗:“謬其疲隸﹐授之朝右。”
童隸-汉语大词典
童隸
亦作“[童隷]”【1】犹童仆。{明}{方孝孺}《宗仪》之二:“有士者之子孫不能修身篤行而屈爲童隷。”《後汉书·樊宏传》:“其營理産業﹐物無所棄;課役童隷﹐各得其宜。”{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石虔}﹐{司空豁}之長庶也。小字{鎮惡}﹐年十七八﹐未被舉﹐而童隷已呼爲‘鎮惡郎’。”隷﹐一本作“隸”。
臣隸-汉语大词典
臣隸
【1】犹臣仆。《南史·傅昭传》:“王嗣帝位﹐故時臣隸争求權寵。”{隋}{薛道衡}《隋高祖文皇帝颂》:“柳塞氈裘之長﹐皆爲臣隸;瀚海{蹛林}之地﹐盡充池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沈委篤痾﹐寢疾彌留﹐逋違臣隸顛倒之節。”
臺隸-汉语大词典
臺隸
【1】地位最低下的奴仆。{章炳麟}《五无论》:“非吾族也﹐孰有聖哲舊邦﹐而忍使其遺民陷爲臺隸?”{唐}{卢照邻}《咏史》之一:“髠鉗爲臺隸﹐灌園變姓名。”《後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輿馬臺隸﹐應爲科品。”{李贤}注:“臺﹑隸﹐賤職也。”
蠻隸-汉语大词典
蠻隸
【1】由南方少数民族人充当的奴隶。{康有为}《大同书》丙部:“{劉歆}僞爲《周官》﹐以{漢}制緯之﹐乃託爲罪隸﹑閩隸﹑蠻隸﹑夷隸﹑貉隸諸名﹐以爲{周公}之制。”{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問役焉取?則蠻隸是徵。”《周礼·秋官·蛮隶》:“蠻隸﹐掌役校人養馬。”{郑玄}注:“征南夷所獲者。”{贾公彦}疏:“云掌役校人者﹐爲校人所役使以養馬。”
罪隸-汉语大词典
罪隸
【1】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周礼·秋官·序官》:“罪隸百有二十人。”{贾公彦}疏:“古者身有大罪﹐身既從戮﹐男女緣坐﹐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稾。”【2】泛指罪人。《陈书·世祖纪》:“屢虧聽覽﹐事多壅積﹐寃滯靡申﹐幽枉弗鑒。念兹罪隸﹐有甚納隍。”
篆隸-汉语大词典
篆隸
【1】篆书和隶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篆隸相鎔﹐蒼雅品訓。”{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米芾}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内。{芾}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
舊隸-汉语大词典
舊隸
【1】老部下﹐昔日的部属。《南史·鲁爽传》:“自以非{武帝}舊隸﹐屢建大功﹐有自疑之志。”《宋书·武帝纪上》:“昔天禍皇室﹐巨狡縱篡﹐臣等義惟舊隸﹐豫蒙國恩。”{南朝} {陈}{徐陵}《为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江}{淮}舊隸﹐悉已招攜﹐方稟英謨﹐共翦讐難。”
衆隸-汉语大词典
衆隸
【1】百官。《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長﹐是以……委之常秩﹐道之禮則﹐使毋失其土宜﹐衆隸賴之﹐而後即命。”【2】指下级官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今可斷{趙}人悉不聽詣寺燒香﹐以遵典制﹐其百辟卿士下逮衆隸﹐例皆禁之;其有犯者﹐與淫祀同罪。”
草隸-汉语大词典
草隸
【1】草书和隶书的合称。《南史·刘孝绰传》:“兼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爲别體。”《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隸兼善﹐尺牘必珍。”{李周翰}注:“言草隸之書皆善也。”【2】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陈书·始兴王伯茂传》:“{伯茂}大工草隸﹐甚得{右軍}之法。”{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王獻之}字{子敬}﹐尤善草隸﹐幼學於父﹐次習于{張芝}。”
萌隸-汉语大词典
萌隸
【1】犹百姓。《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地可墾闢﹐悉爲農郊﹐以贍萌隸。”{刘良}注:“氓隸﹐百姓也。”{明}{何景明}《势成篇》:“{陳涉}非有諸侯之權﹐甲士之衆﹐以其萌隸之民﹐戍役之卒……一呼而四海嚮應。”《战国策·燕策二》:“〔先王〕棄羣臣之日﹐餘令詔後嗣之遺義﹐執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於後世。”{鲍彪}注:“萌﹑氓同。”
纖隸-汉语大词典
纖隸
【1】小卒。含蔑视意。《宋书·桂阳王休范传》:“重氣輕死﹐排藪競出﹐練甲照水﹐總戈成林﹐劋此纖隸﹐何患不克。”
走隸-汉语大词典
走隸
【1】差役。{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募民中有曾爲吏胥走隸者﹐皆倍給其食﹐令供簿書。”{元}{李致远}《还牢末》楔子:“你便是廳上的孔目﹐我便是泥鞋窄襪走隸公人。”
輿隸-汉语大词典
輿隸
亦作“[轝隸]”【1】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因用以泛指操贱役者; 奴隶。{南朝} {宋}{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温渥浹輿隸﹐和惠屬後筵。”{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因成一千言》诗:“或爲輿隸唱﹐或被兒童憐。”《吕氏春秋·为役》:“夫無欲者﹐其視爲天子也﹐與爲輿隸同。”{明}{徐祯卿}《异林·饮客》:“亟呼家人設酒﹐勞轝隸。”
配隸-汉语大词典
配隸
【1】犹隶属。《後汉书·冯異传》:“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士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李贤}注:“隸﹐屬也。”《晋书·殷仲堪传》:“割此三郡﹐配隸{益州}。”【2】将流放犯人发配至某地服役。{宋}{叶適}《厢禁军弓手土兵》:“又有配隸罪人﹐牢犴充塞﹐亦州郡所養。”《宋史·刑法志三》:“{太宗}以國初諸方割據﹐沿{五代}之制﹐罪人率配隸西北邊﹐多亡投塞外﹐誘{羌}爲寇。”《宋史·刑法志三》:“初﹐京師裁造院募女工﹐而軍士妻有罪﹐皆配隸南北作坊。”{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二:“{潭州}婦人{阿毛}﹐其夫{楊全}﹐配隸{房陵}﹐既死本州﹐請陳願負夫骨歸葬故鄉。”
販夫皂隸-汉语大词典
販夫皂隸
【1】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王古鲁}《本书(《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金}的所以腰斩《水浒》修改《水浒》﹐为的是不愿‘贩夫皂隶都看’。”
賤隸-汉语大词典
賤隸
【1】役隶。以其地位低下,故称。{晋}{傅咸}《禁奢上书》:“今之賤隸﹐乘輕驅肥。”{宋}{陈亮}《酌古论·苻坚》:“以有釁攻無釁﹐雖婦人孺子﹐末工賤隸﹐皆知其不可。”{明}{梁辰鱼}《红线女》第四折:“陰力見誅﹐罰爲女子﹐使身居賤隸﹐氣禀凡俚。”
遷隸-汉语大词典
遷隸
【1】指被俘流放的奴隶。《新唐书·王起传》:“聞賊用騎兵﹐乃閲所部﹐得{吐蕃}﹑{回鶻}遷隸數百﹐發{龍陂監}牧馬起用之。”
邊隸-汉语大词典
邊隸
【1】犹边民。《宋书·夷蛮传·倭国》:“而{句驪}無道﹐圖欲見吞﹐掠抄邊隸﹐虔劉不已。”
貉隸-汉语大词典
貉隸
【1】司寇的属官,掌驯养猛兽之事。因从东北方少数民族俘虏中选任,故称。《周礼·秋官·貉隶》:“掌役服不氏而養獸﹐而教擾之﹐掌與獸言。”《周礼·秋官·序官》:“貉隸百有二十人。”{郑玄}注:“征東北夷所獲。凡隸衆矣﹐此其選以爲役員﹐其餘謂之隸民。”
辠隸-汉语大词典
辠隸
【1】罪人。{明}{唐顺之}《答周约庵中丞书》:“某自屏居以來﹐自以辠隸﹐不敢復齒於薦紳之後。”
附隸-汉语大词典
附隸
【1】仆从﹐下属。《宋书·恩倖传·阮佃夫》:“{泰始}初﹐軍功既多﹐爵秩無序﹐{佃夫}僕從附隸﹐皆受不次之位。”《南史·刘湛传》:“{義康}僚屬及{湛}諸附隸潛相約勒﹐無敢歷{殷氏}門者。”《隋书·裴藴传》:“賓客附隸﹐徧於郡國﹐侵擾百姓﹐帝弗之知也。”
陪隸-汉语大词典
陪隸
【1】犹陪台。{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昔{毛遂}{趙}之陪隸﹐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汉}{应劭}《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自{君章}之後﹐轉相放式﹐好干上怵忮﹐以采名譽﹐末流論起於愛憎﹐政在陪隸也。”{吴树平}校释:“陪隸﹐猶陪臺﹐即奴隸。”{宋}{叶適}《上殿札子》:“册命行於至尊﹐陪隸施於宰輔。”
鍾隸-汉语大词典
鍾隸
【1】{三国}{魏}{锺繇}工隶书﹐世称“鍾隸”。{南朝} {梁}{周兴嗣}《千字文》:“{杜}藳{鍾}隸﹐漆書壁經。”{汪■}注:“{杜}﹐{杜度}也;{鍾}﹐{鍾繇}也……{秦始皇}時﹐{程邈}始變古文篆書爲隸。以其簡捷﹐便于徒隸﹐故謂之隸。{魏}{鍾繇}善作此書。”
門隸-汉语大词典
門隸
【1】守门的仆役。《庄子·秋水》:“動不爲利﹐不賤門隸。”{王先谦}集解:“固不爲利﹐亦不以求利之守門僕隸爲賤。”
閩隸-汉语大词典
閩隸
【1】{周}代掌管驯养鸟的小官。《周礼·秋官·闽隶》:“閩隸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教擾之。”
隸-汉语大词典
隸
“[隶]”的繁体字。《廣韻》郎計切,去霽,來。【1】奴隶;奴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隸也。著於丹書。”{杜预}注:“蓋犯罪没爲官奴,以丹書其罪。”《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狄可頒,况曰家僕。”{李善}注:“《周禮》有蠻夷。{鄭玄}注:‘征蠻夷所獲也。’”{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先時民貧,以男女相質,久不得贖,盡没爲。”【2】特指奴隶中的一个等级。《左传·昭公七年》:“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隷臣僚,僚臣僕,僕臣臺。”《文选·沈约<恩倖传论>》:“{周}{漢}之道,以智役愚,臺參差,用成等级。”《宋书·恩倖传序》作“隸”。{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大体上说,士属于自由平民,在士以上为奴隶主阶级,以下为奴隶阶级。庶人﹑工﹑商属于生产奴隶,皂﹑舆﹑隶﹑僚﹑仆﹑台﹑圉﹑牧为宫廷和家用奴隶。”【3】罪人。《周礼·秋官·司隶》:“掌五之灋,辨其物而掌其政令。”{郑玄}注:“五,謂罪,四翟之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章华台考》:“隸則罪人。”【4】指低贱的人。{汉}{班固}《述韩英彭卢吴传》:“{信}({韓信})惟餓,{布}({英布})實黥徒。”{唐}{韩愈}《送灵师》诗:“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宋}{岳飞}《申司进兵状》:“竊念{飛}以行伍賤隸辱知朝廷,蒙被厚恩,殞殁難報。”【5】小臣;下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地可墾闢,悉爲農郊,以贍萌。”{郭璞}注引{司马彪}曰:“,小臣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如身爲{漢},而迹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6】贱。参见“[隸臣]”。【7】役使。《荀子·议兵》:“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杨倞}注:“獲得五甲首,則役隸鄉里之五家也。”【8】指役事。《国语·鲁语下》:“{卞}有罪而子征之,子之隸也,又何謁焉?”{韦昭}注:“隸,役也。”【9】差役。{唐}{唐彦谦}《宿田家》诗:“忽聞扣門急,云是下鄉隸。公文捧花柙,鷹隼駕聲勢。”【10】附属;隶属。《後汉书·冯异传》:“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李贤}注:“隸,屬也。”{唐}{白居易}《夏州军将二人授侍御史制》:“某官某等:早稱武藝,久軍麾,禀命元戎,服勤王事。”{宋}{叶適}《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募材武足千人,御前。”{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二:“华人虽同隶一国,而言语多相扤格。”【11】追随;跟随。{唐}{韩愈}《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臣適執筆隸太史,奉明命,其可以辭。”{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同遊者{吴}{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2】汉字字体的一种。即隶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乃{李斯}删籀而{秦}篆興,{程邈}造隷而古文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唐}{韩愈}《石鼓歌》:“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科。”{元}{揭傒斯}《赠吴主一》诗:“二碑分法古所藏,隸多分少須精詳。”【13】通“[肄]”。查阅;考察。《史记·酷吏列传》:“{關}東吏隸郡國出入關者,號曰‘寧見乳虎,無值{寧成}之怒。’”{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隸,閲也。”《汉书·酷吏传·义纵》“隸”作“肄”,{颜师古}注:“{李奇}曰:‘肄,閲也。’{師古}曰:‘肄,音弋二反。’”【14】通“[肄]”。研习;研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上既觀,使行禮,曰:‘吾能爲此。’迺令羣臣習隸,會十月。”一本作“肄”。{司马贞}索隐:“肄,亦習也。音異。”{清}{周亮工}《书影》卷四:“庚寅在南都,與諸同人隸七夕事,凡數十則,以爲無以加矣。”【15】姓。古有史官{隶首}。见{汉}{张衡}《西京赋》。
隸法-汉语大词典
隸法
亦作“[法]”【1】谓隶书的笔法。{南朝} {梁}{庾肩吾}《书品》:“草勢起於{漢}時﹐解散法﹐用以赴急﹐本因草創之義﹐故曰草書。”{唐}{张怀瓘}《书断》卷上:“{漢}亦因循……所謂‘三蒼’也﹐皆用字寫之﹐法由兹而廣。”{清}{杨以增}《<隶篇>序》:“夫隸法善變﹐似異而實同。”
隸圉-汉语大词典
隸圉
【1】指低贱的身份或地位。《左传·哀公二年》:“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杨伯峻}注:“隸圉﹐亦奴隸﹐隸服雜役﹐圉養馬。”《国语·周语下》:“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絶後無主﹐湮替隸圉。”{韦昭}注:“隸﹐役也。圉﹐養馬者。”{汉}{王符}《潜夫论·论荣》:“處隸圉不足以爲恥﹐撫四海不足以爲榮。”
隸役-汉语大词典
隸役
【1】仆役;仆人。《後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雖宫人隸役﹐皆加恩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隸役舁芒神土牛﹐導以鼓樂﹐至府署前﹐陳於綵棚。”【2】谓从事役事。{宋}{洪迈}《夷坚甲志·祝大伯》:“或盛夏暴烈日中﹐冬覆冰上﹐皆不寒暑﹐而隸役如故。{桂氏}之人皆敬事之﹐呼爲{祝仙人}。”
隸學-汉语大词典
隸學
【1】谓隶书之学。《宣和书谱·韩择木》:“隸學之玅﹐唯{蔡邕}一人而已。”{清}{项絪}《<录辨·目录>识语》:“{顧南原}氏究心隸學﹐徧見古碑﹐備稽往籍﹐作《隸辨》八卷﹐以印其是而砭其非。”
隸書-汉语大词典
隸書
亦作“[書]”【1】汉字字体名。也叫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以便书写。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秦}人{程邈}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汉}{荀悦}《汉纪·成帝纪》:“{秦}時獄官多事﹐省文從易﹐施之於﹐故謂之書。”《魏书·术艺传·江式》:“隸書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於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隸﹐即謂之隸書。”{巴金}《秋》二:“五弟﹐{金冬心}写的隶书单条哪儿去了?”【2】正书的古称。正书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故{唐}以前仍有把正书沿称隶书的。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称正书为“今隸”。{南朝} {梁}{庾肩吾}《书品论》:“體……以{秦}事繁多﹐篆字難製﹐遂作此法﹐故曰書﹐今時正書也。”{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東魏}{大覺寺}碑陰﹐題銀青光禄大夫臣{韓毅}書。蓋今楷字也{庾肩吾}曰:書﹐今之正書也……自{唐}以前﹐皆謂楷字爲。”【3】指官司刑狱所用的文字。{章炳麟}《訄书·订文》:“{北宋}之亡﹐而民日啙媮﹐其隸書無所增。增者起於俗儒鄙夫﹐猶無增也。”
隸行-汉语大词典
隸行
【1】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结构移动后的隶定,称“隸行”。{宋}{郭忠恕}《佩觿》卷上:“詞朗之字是謂隸行﹐本作朖。”
隸户-汉语大词典
隸户
【1】谓没入为奴隶的人家。《隋书·刑法志》:“{魏}虜{西涼}之人﹐没入名爲隸户。{魏武}入關﹐隸户皆在{東魏}﹐{後齊}因之﹐仍供厮役。”《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王國舍人皆應娶八族及清脩之門。{咸陽王}{禧}娶隸户爲之﹐帝深責之。”{胡三省}注:“隸户﹐謂没入爲奴隸之户。”
隸首之學-汉语大词典
隸首之學
【1】指算术,算学。{清}{俞樾}《<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經﹐通小學﹐故不爲浮詞﹐尤精隸首之學﹐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
隸字-汉语大词典
隸字
【1】即隶书。《晋书·卫恒传》:“{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獨符﹑印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臨淄}人發古塚﹐得銅棺﹐前和外隱起爲隸字。”《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又以赴急速官府刑獄間用之﹐餘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隸字之初也。”【2】指楷书。{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後》:“夫書﹐先須引八分﹑章草入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
隸業-汉语大词典
隸業
亦作“[業]”【1】肄业。谓修习其业。隸,通“肄”。{清}{钱谦益}《<艺林汇考>序》:“道在粃稗﹐業及之。”
隸家-汉语大词典
隸家
【1】即戾家。谓非行家。{元}{王思善}《士夫画》:“{趙子昂}問{錢舜舉}曰:‘如何是士夫畫?’{舉}答曰:‘隸家畫也。’”《文物》1963年第4期:“今人对于技艺的事﹐凡有师承的﹐专门职业的﹐技艺习熟精通的﹐都称之为‘内行’﹐或说‘行家’。反之叫作‘外行’……古时则称之为‘戾家’(戾﹐或作隶﹑利﹑力)。”
隸楷-汉语大词典
隸楷
【1】字体名。带有隶书笔法的楷书。{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弦索入曲》:“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此名隸楷。”
隸絶-汉语大词典
隸絶
【1】谓隶书之绝佳者。{南朝} {梁}{陶弘景}《与梁武帝启》:“{伯英}既稱學聖﹐{元常}亦自隸絶﹐論旨所謂殆同一機神﹐實曠世莫繼。”
隸臣-汉语大词典
隸臣
【1】奴仆。《国语·晋语二》:“{晉國}其誰﹐非君之羣隸臣也?”{韦昭}注:“隸﹐役也。”【2】用作臣下对帝王的谦卑之称。{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皮服弁服﹐悉是隸臣。”【3】贱臣,低贱的人。《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江充}﹐布衣之人﹐閭閻之隸臣也。”{颜师古}注:“隸﹐賤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管庫隸臣﹐呵强{秦}使鼓缶。”【4】{汉}代的一种刑名。参见“[隸臣妾]”。
隸漢-汉语大词典
隸漢
【1】即汉隶。指{汉}代的隶书。{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弦索入曲》:“嘗見友人以隸漢自誇。余誚之曰:‘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此名隸楷﹐非隸漢也。’”
隸省-汉语大词典
隸省
【1】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简省后的隶定称“隸省”。{宋}{郭忠恕}《佩觿》卷上:“衞夢之字﹐是謂隸省﹐本作■(衞)。”{宋}{郭忠恕}《佩觿》卷上:“{唐}{玄度}以弁互爲隸省﹐其不典有如此者。”
隸配-汉语大词典
隸配
【1】谓流配服隶役。{{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南诏}攻{骠国}﹐掳获三千馀人﹐隶配{拓东镇}。”
隸文-汉语大词典
隸文
【1】即隶书。{唐}{张怀瓘}《书断》卷上:“{蔡邕}《聖皇篇》云:‘{程邈}删古立隸文。’”《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國﹐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李斯}變大篆﹐以{程邈}作隸文﹐種種有不勝言者。”
隸僕-汉语大词典
隸僕
亦称“[隸僕人]”【1】{周}官名。职掌清扫宗庙后殿以及行大射礼时清扫射宫侯道。《仪礼·大射》:“隸僕人埽侯道。”{胡培翚}正义:“隸僕人﹐《周禮》司隸之屬。{盛氏}曰:‘隸僕人﹐即《周禮》隸僕也。’隸僕﹐下士二人﹐屬夏官﹐掌五寢之埽除糞洒之事﹐故使之給埽侯道之役。諸侯蓋亦以庶人在官者爲之也。”《周礼·夏官·隶仆》:“隸僕﹐掌五寢之埽除糞洒之事。”{孙诒让}正义:“宗伯所脩除者爲正廟﹐與此官掌後寢﹐職掌互相備﹐亦官聯也。又《大射儀》云:‘隸僕人埽侯道’﹐‘司宫埽所畫物’。司宫即宫人;隸僕人亦即此官之屬。彼畫物在堂﹐宫人埽之;侯道在庭﹐此官埽之。與此經宫人埽王寢在内﹐此官埽廟寢在外﹐比例亦略同﹐足證{鄭}義。凡大射﹐在宫外之射宫﹐而使此官埽其侯道﹐則又兼及宫外埽除之事矣。”【2】泛指奴仆。《商君书·境内》:“高爵能﹐無給有爵人隸僕。”按﹐能﹐通“罷”﹐谓罢免。
隸變-汉语大词典
隸變
【1】指汉字从篆书演化为隶书而产生的变化。{唐}{{陈夷行}等}《新加九经字样·开成二年八月十二日牒》:“古今體異﹐隸變不同。”
隸事-汉语大词典
隸事
【1】以故事相隶属。谓引用典故。《南史·王谌传》:“{諶}從叔{摛}﹐以博學見知。尚書令{王儉}嘗集才學之士﹐總校虚實﹐類物隸之﹐謂之隸事﹐自此始也。{儉}嘗使賓客隸事多者賞之﹐事皆窮。”{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其隸事﹑不隸事﹐作詩者不自知﹐讀詩者亦不知:方可謂之真詩。”{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人能于詩詞中不爲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
隸韻-汉语大词典
隸韻
【1】隶书的韵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购碑》:“蓋承{漢}分之餘﹐古意未變﹐質實厚重﹐宕逸神隽﹐又下開{唐}人法度﹐草情隸韻﹐無所不有。”
隸僮-汉语大词典
隸僮
【1】奴仆。{唐}{韩愈}《祭窦司业文》:“乃令{洛陽}﹐歲且四終。惟刑之慎﹐掌正隸僮。”
隸胥-汉语大词典
隸胥
【1】官府中的小吏。{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非武备》:“堂下隸胥聞之﹐皆掩口而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布客》:“途中遇一短衣人﹐似是隸胥。”
隸農-汉语大词典
隸農
【1】{春秋}时的一种农业奴隶。《国语·晋语一》:“吾觀君夫人也﹐若爲亂﹐其猶隸農也。雖獲沃田而勤易之﹐將不克饗﹐爲人而已。”{韦昭}注:“隸﹐今之徒也。”【2】指佃农。{宋}{陈亮}《书林勋<本政书>後》:“顧其間將使隸農耕良農之田﹐納租視其俗之故﹐經賦出於良農﹐而隸農出軍賦﹐疑非隸農所利。”
隸御-汉语大词典
隸御
【1】指奴仆。{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於從官之内﹐隸御之間﹐窮思畢精﹐以贖罪過。”
隸草-汉语大词典
隸草
亦作“[草]”【1】指章草。{唐}{张怀瓘}《书断》卷上:“{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清}{阮元}《北碑南帖论》:“{唐}人修《晉書》﹐南北史傳﹐于名家書法﹐或曰善書﹐或曰善草﹐或曰善正書﹐善楷書﹐善行草﹐而皆以善書爲尊。”【2】指隶书和草书。
隸首-汉语大词典
隸首
亦作“[首]”【1】{黄帝}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文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首}不能紀。”{李善}注:“《世本》曰:‘{首}作數。’{宋衷}曰:‘{首}﹐{黄帝}史也。’”{晋}{葛洪}《抱朴子·道意》:“{隸首}不能計其多少﹐{離朱}不能察其髣髴。”{清}{黄遵宪}《杂感》诗:“{隸首}不能算﹐知有幾萬年。”
隸僕人-汉语大词典
隸僕人
【1】见“隸僕”。
隸子弟-汉语大词典
隸子弟
【1】士对其子弟的称谓。《左传·桓公二年》:“士有隸子弟。”{杜预}注:“士卑﹐自以其子弟爲僕隸。”
隸習-汉语大词典
隸習
【1】研习,练习。隸,通“肄”。{明}{汤显祖}《紫箫记·审音》:“俺將此詞送到{杜秋娘}别院﹐隸習一番﹐明日霍王登高﹐便用此曲進酒。”
隸卒-汉语大词典
隸卒
【1】差役。{清}{袁枚}《续新齐谐·阴阳山》:“忽見一隸卒執牌來呼曰:‘且帶三十六人去。’”《镜花缘》第十一回:“説話間﹐來到鬧市﹐只見一隸卒在那裏買物。”
隸寫-汉语大词典
隸寫
【1】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尚書》之字﹐本爲隸古﹐既是隸寫古文﹐則不全爲古文。”{宋}{郭忠恕}《佩觿》卷上:“造字之旨﹐始於象形﹐中則止戈反正﹐而省聲生焉。至若《春秋》姓字地名﹐更見《尚書》﹐{宋}{齊}舊本﹐隸寫古文﹐學者知之﹐不可具舉。”{清}{顾蔼吉}《<隶辨>序》:“{漢}人傳經﹐多用隸寫﹐變隸爲楷﹐益失本真。”
隸人-汉语大词典
隸人
【1】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仪礼·既夕礼》:“隸人涅厠。”{郑玄}注:“隸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三国} {魏}{嵇康}《声无哀乐论》:“隸人擊磬﹐而{子産}識其心哀。”【2】指职位低贱的官吏。《左传·昭公四年》:“輿人納之﹐隸人藏之。”{杜预}注:“輿﹑隸皆賤官。”《晋书·卫恒传》:“{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3】仆人。{宋}{王安石}《上郎侍郎书》:“去離門牆﹐凡五六年﹐一介之使﹐一書之問﹐不徹於隸人之聽。”{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裴晉公}爲盜所傷﹐隸人{王義}扤刃死之﹐乃自爲文以祭之﹐厚給妻拏。”【4】众民;众人。《列子·仲尼》:“隸人之生﹐隸人之死﹐衆人且歌﹐衆人且哭。”{张湛}注:“隸﹐猶羣輩也。”
隸臣妾-汉语大词典
隸臣妾
【1】隶臣与隶妾的并称。{汉}代处罚男女罪人的两种刑名。《汉书·刑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一歲﹐爲隸臣妾。隸臣妾一歲﹐免爲庶人。”{颜师古}注:“男子爲隸臣﹐女子爲隸妾。鬼薪白粲滿一歲爲隸臣﹐隸臣一歲免爲庶人。隸妾亦然也。”
隸名-汉语大词典
隸名
【1】谓无所事事,挂名而已。《後汉书·孔融传》:“每朝會訪對﹐{融}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2】谓隶属于某部门而册上有名。{唐}{柳珵}《上清传》:“{上清}果隸名掖庭。後數年﹐以善應對﹐能煎茶﹐數得在帝左右。”
隸釋-汉语大词典
隸釋
【1】谓用楷书录写隶字并加以解释。{清}{项絪}《<隶辨·目录>识语》:“前人亦常用意於此﹐而無其通貫明確﹐隸釋諸家﹐咸所不及也。”
隸齒-汉语大词典
隸齒
【1】同列。{南朝} {齐}{谢朓}《始之宣城郡》诗:“振鷺徒追飛﹐羣龍難隸齒。”《隋书·孝义传序》:“雖或位登台輔﹐爵列王侯﹐禄積萬鍾﹐馬踰千駟﹐死之日﹐曾不得與斯人之徒隸齒。”
隸籍-汉语大词典
隸籍
【1】犹隶户。《纲鉴会纂·宋太祖皇帝纪》:“當時内外隸籍﹐幾四十萬﹐禁衛馬步半之。”《明史·李新传》:“悉發{鳳陽}隸籍爲民。”
隸妾-汉语大词典
隸妾
【1】{汉}代处罚女犯的一种刑名。详“[隸臣妾]”。
隸屬-汉语大词典
隸屬
【1】指百姓。《韩非子·难势》:“{堯}教於隸屬﹐而民不聽;至於南面而王天下﹐令則行﹐禁則止。”也指低贱的人。{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然則隸屬役御﹐由乎争彊弱而校愚智。”【2】受管辖;从属。{晋}{潘岳}《上关中诗表》:“{齊萬年}編户隸屬﹐爲日久矣﹐而死生異辭﹐必有詭謬。”《周书·齐炀王宪传》:“且近代以來﹐又有一弊﹐暫經隸屬﹐便即禮若君臣。”{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或被分割隊伍﹐隸屬諸頭。”{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生活书店虽非救国会所出资创办的﹐也不是在组织上直接隶属于救国会的﹐但对于救国主张在原则上或精神上却与救国会共鸣。”
隸體-汉语大词典
隸體
【1】书体的一种。即隶书。《魏书·术艺传·江式》:“{皇魏}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南朝} {梁}{庾肩吾}《书品论》:“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明}{张鼎思}《<路史·前纪後纪>序》:“是書字多隸體﹐而傳寫既久﹐舛譌亦甚。”
隸古-汉语大词典
隸古
【1】谓以隶书考校写定古篆文。《书序》:“至{魯共王}﹐好治宫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科斗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爲隸古定﹐更以竹鉏g之。”{陆德明}释文:“謂用隸書寫古文。”{孔颖达}疏:“言隸古者﹐正謂就古文體而從隸定之﹐存古爲可慕﹐以隸爲可識﹐故曰隸古﹐以雖隸而猶古。”{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安國}變隸古﹐後人不復見古文﹐時於《史記》見之。”一说﹐指隶书与科斗古文。{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孔安國}《尚書序》言:‘爲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隸爲隸書﹐古爲科斗。蓋前一簡作科斗﹐後一簡作隸書﹐釋之以便讀誦。近有善隸者﹐輒自謂所書爲隸古﹐可笑也。”
餓隸-汉语大词典
餓隸
【1】飢饿之徒。《晋书·王羲之传》:“{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汉书·叙传下》:“{信}({韓信})惟餓隸﹐{布}({英布})實黥徒。”
餘隸-汉语大词典
餘隸
【1】微贱隶卒。官宦子弟谦称其做官父亲之词。{晋}{袁宏}《後汉纪·顺帝纪》:“臣父故司徒臣{郃}﹐受先帝厚恩﹐子孫不敢自比於餘隸。”
騶隸-汉语大词典
騶隸
【1】驺仆。{明}{李东阳}《长至祀陵纪行》诗:“傳教騶隸齊迴節﹐逢著樵夫屢問岐。”
驛隸-汉语大词典
驛隸
【1】驿站的仆役。{唐}{韩愈}《刘统军碑》:“驛隸走呼﹐有中使來;公迎于驛﹐遂行不迴。”《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唐}{张读}《宣室志·李徵》:“向者見君﹐有二吏驅而前﹐驛隸挈印囊以導﹐庸非爲御史而出使乎。”
鳳凰皁隸-汉语大词典
鳳凰皁隸
【1】铁鹦鹉的别名。一说指伯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伯劳》〔附录〕:“〔鷑鳩〕亦曰鐵鸚鵡。能啄鷹鶻烏鵲﹐乃隼屬也。南人呼爲‘鳳凰皁隸’……{楊氏}指此爲伯勞﹐乃謂批頰爲■雞﹐俱誤矣。”{明}{杨慎}《丹铅总录·鸟兽》:“鵙﹐即博勞也……性亦能搏擊。鷹集於林﹐則盤旋鳴聒﹐俟鷹飛﹐輒擊之。俗呼爲鳳凰皁隸﹐言百鳥畏之也。”
黥隸-汉语大词典
黥隸
【1】犹黥徒。{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孫忌}〕擢拜學士﹐爲中書舍人﹐{宋齊丘}排出{舒州}觀察使﹐州多黥隸凶人﹐曰歸化軍。”【2】犹刺配。{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公衮复仇》:“遂聞於官﹐具服其罪﹐止從徒斷﹐黥隸他州。”《宋史·郑戩传》:“{戩}聞﹐悉召至庭下﹐推首謀者數十人﹐黥隸他州﹐事乃定。”
鼓隸-汉语大词典
鼓隸
【1】书体的一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百體中有懸針書……楷書﹑横書﹑芝英隸﹑鍾隸﹑鼓隸﹑龍虎篆﹑麒麟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