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韃

韃(韃)是什么意思

  • 拍韃-汉语大词典

    拍韃

    【1】见“拍達”。

  • 韃-汉语大词典

    “[鞑]”的繁体字。《龍龕手鑒》他達切。【1】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后亦用以称{蒙古}。{宋}{赵珙}《蒙鞑备录》:“蓋北方之國,或方千里,或方百里,興衰起滅之不長。今{韃}之始起並無文書,凡發命令遣使往來止是刻指以記之。”{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词:“{蒙韃}殘兵騎豬遁,永絶生猺侵省。”【2】见“鞺韃”。

  • 韃虜-汉语大词典

    韃虜

    【1】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其時{東京}一路百姓﹐懼怕韃虜﹐都跟隨車駕南渡。”{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忆·同盟会的成立》:“以{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 韃靼-汉语大词典

    韃靼

    【1】古代部族名。也写作{达靼}﹑{达旦}﹑{达怛}。又称{达达}﹑{塔塔儿}。本{靺鞨}别部。{唐}末始见记载。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鞑靼}逐渐成为强大部落。两{宋}﹑{辽}﹑{金}时代,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白鞑靼}。{蒙古}兴起,{鞑靼}Y{蒙古}所灭,但仍泛称{蒙古}为{鞑靼}。{元}亡,其宗族走漠北,{明}时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广义的应用上,{鞑靼}为{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参阅《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 鞺韃-汉语大词典

    鞺韃

    【1】鼓声。{郭沫若}《恢复·对月》诗:“我所希望的是狂暴的音乐﹐犹如鞺鞑的鼙鼓声浪喧天。”

  • 韃妖-汉语大词典

    韃妖

    【1】{太平天囯}对{清}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林凤祥}{李开芳}等}《报告北伐战况禀》:“卑職{林鳳祥}﹑{李開芳}二位帶五軍兵將……有韃妖對江把守﹐仍在{河}邊小村扎駐一夜。”

  • 韃韃里-汉语大词典

    韃韃里

    【1】旧指西北方{回}部诸部族。{清}{魏源}《圣武记》卷六:“{鄂羅斯}近日直攻至{韃韃里}之{機洼}。”自注:“{韃韃里}謂游牧{回}部﹐如{哈薩克}﹑{布魯特}之類。東起{葱嶺}西至{裏海}﹐南界{印度}﹐北界{俄羅斯}皆是也。{機洼}乃{韃韃里}南方部落。”

  • 韃夷-汉语大词典

    韃夷

    【1】指{清}朝统治者。《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大明国统理政教天下招讨大元帅刘示》:“韃夷當滅﹐{明}復當興。”

  • 韃子-汉语大词典

    韃子

    【1】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水浒传》第一〇八回:“{宋}先鋒是朝廷良將﹐殺韃子﹐擒{田虎}﹐到處莫敢攖其鋒。”{太平天囯}{{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三讲:“但是下流社会虽然知道要杀鞑子﹐只知道当然﹐不知道所以然。”

  • 魚皮韃子-汉语大词典

    魚皮韃子

    【1】{赫哲}等族的旧称。旧时其民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衣,故名。《文汇报》1992.7.3:“〔他〕偶然闯到{东北}边疆{赫哲}人聚居的三江汇合之地﹐在渔歌和江波之间﹐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家族和故乡;真个欣喜若狂﹐三大碗烈酒一气到底﹐急忙回{吉林}查家谱﹐果然﹐响当当的‘鱼皮鞑子’的后代。”{胡樸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吉林·黑斤济勒弥之生活》:“答抹哈魚産於江中……{臨江縣}之{黑斤人}專以斯魚爲衣食﹐魚肉充飢﹐魚皮染繪作衣﹐{黑斤人}故又名{魚皮韃子}。”

  • 黄毛韃-汉语大词典

    黄毛韃

    【1】古代{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名。《明史·四川土司传一·茂州卫》:“東路生{羌}﹐{白草}最强﹐又與{松潘}{黄毛韃}相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