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顶

顶(頂)是什么意思

  • 底角←→顶角-反义词词典

    底角←→顶角dǐjiǎo-dǐngjiǎo

    【词性】:名

    底角:在平面图形里,以底边为其一边的角。

    顶角:三角形底边所对的角;锥体底面所对的立体角。

  • 顶←→底-反义词词典

    顶←→底dǐng-dǐ

    【词性】:名

    顶:物体最上部。

    底:物体最下部分。

    【例】 形状是从顶到底,一样的粗细。(〔日〕芥川龙之介:《鼻子》)

  • 山脚←→山顶 顶峰-反义词词典

    山脚←→山顶 顶峰shānjiǎo-shāndǐng dǐngfēng

    【词性】:名

    山脚:山的靠近平地的地方。

    山顶:山的尖顶。

    顶峰:山的最高处。

    【例】 石窟大小不等,最小的三十七窟,刚能把头钻进去,最大的十六窟面积二百六十八平方米,最高的九十六窟是从山脚开到山顶,高四十米,外观象九层楼。壁画虽然经历千百年风沙浸蚀,但仍然色彩鲜艳,线描清晰。(林恒英:《敦煌石窟散记》) 可是一到眼前,那耸入蓝天的积雪的顶峰,那势如悬河的冰川的岩石,眼看着就要崩塌下来似的。(华山:《山中海路》)

  • 蒙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蒙顶méng dǐng

    【释义】:

    茶名。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山之峰顶,故名。唐·郑谷《蜀中》诗之二:“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纸一溪春。”

  • 山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顶shān dǐng

    【释义】:

    山的最高处,指顶峰的最高点。《尔雅·释山》:“山顶,冢。”郭璞注:“山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攲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唐·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巅,阳谷霞光射山顶。”

  • 峰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峰顶fēng dǐng

    【释义】:

    山峰的顶端,即山顶。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一》:“从坳南至跻峰顶,其峰甚狭而峭,凡七起伏。”亦以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 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顶dǐng

    物体最高的部分——底(这水塔从顶部到~部有三丈多高)

  • 顶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顶峰dǐngfēng

    高山的最高处——深谷(从顶峰往下看,下边便是万丈~。)

  • 顶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顶撞dǐngzhuàng

    用强硬的话反驳上级或长辈——顺从(他不顶撞领导,可也不那么~。)

  • 顶 迎-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顶 迎

    顶dǐng 迎yíng

    动词。表示“对面冲着(某种事物)”的意思。

    “顶”强调正向面对,作用力相反;含有用力对抗的意味;多用于具体事物、恶劣的自然现象或条件;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龙梅和玉荣连忙顶着风把羊往回赶”;“急雨猛烈地向她扑来……他弯腰、低头地朝前顶着跑”(浩然:《箭秆河边》)。

    “迎”含有“主动地、欣然地面向”的意味,可用于好的或坏的、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多见于文艺性的文字,具有书面语色彩或文艺风格色彩。例如:“一个大浪迎着我的头打来”(巴金:《在普陀》);“它高高的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郑振铎:《蝉与纺织娘》);“我迎上去,我们向着他走去”(郑振铎:《向光明走去》);“他连忙迎了出去”(《冰心选集》)。

    “顶”在表示“抵住,支撑”的意思(如说:“有个人屁股朝天头顶地,跪在桌前的地上”〔冯德英:《迎春花》〕)或“对抗”的意思(如说:“把顶着不办的人撇下来”〔《人民日报》,1984.12.5〕)时,和“迎”没有同义关系。

  • 高峰 顶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高峰 顶峰

    高峰gāofēng 顶峰dǐngfēng

    名词。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有比喻的形象色彩。

    “高峰”含有“在一定时代或时期里发展到最高的程度,有着最高水平”的意味。例如:“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九月下旬,已不再是参观游览的高峰季节,每天仍然还有几万人要拥到这儿来”(蒋子龙:《真假颠倒的世界》);“证实这种猜测的高峰,终于在昨天下午出现了”(张笑天、张天民:《追花人》)。

    “顶峰”含有“发展的最高顶点”和“绝对最高水平”的意味;意思比“高峰”重。例如:“他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发奋攻关,向着核物理学的顶峰一步一步登攀”;“也许我永远到不了顶峰,可重要的只是,我一直在登攀”(《上海文学》,1982,9);“我不是企图上升到这个俯瞰人世的顶峰去吗?”(《收获》,1982,5);“我的负罪感达到顶峰”(《当代》,1983,1)。

  • 冲掉顶盖-实用委婉语词典

    冲掉顶盖

    欧美婉指发怒,意为连密封的盖子都冲掉了。喻指。

  • 顶层-实用委婉语词典

    顶层

    欧美喻指人的脑部,意为人的脑部处于人的最上部。也叫“楼上”。

  • 顶牛-实用委婉语词典

    顶牛

    婉指意见分歧很对立,很尖锐。喻指。

  • 高顶硬礼帽-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顶硬礼帽

    欧美婉指摆绅士派头,傲视他人的人。有戏谑味。

  • 颠 顶-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颠 顶

    [颠diān 顶díng]

    同 ①头顶。《诗·秦风·车邻》:“有马白颠”。《后汉书·蔡邑传》:“有务世公子,诲於华颠胡老曰”。(华颠:白头。胡老:老人)《庄子·人世间》:“肩高於顶”。《孟子·尽心上》:“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都干) ②物体的顶端,最上部。《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颠”。(首阳:山名)王充《论衡·累害》:“处颠者危”。(危:不稳)《淮南子·修务训》:“今不称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公论乎?”(两末之端议:是从两个极端来发议论)徐宏祖《游黄山记》:“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天都、莲花:山峰名)

    异 【颠】 ①倒,跌倒。《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翢:音zhōu。屈:短) ②精神错乱,颠狂。高适《醉后赠张旭》:“醉后语犹颠”。张籍《赠道士》诗:“对花歌咏似狂颠”。

    【顶】 用头承载。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顶冕而垂裳。”

    辨 二者在“头顶”、“顶端”的意义上同义。《说文》:“顶,颠也,”“颠,顶也。”二者互训。在其他意义上互不通用。

    注 “颠”指山顶后来写作“巅”,指精神错乱后来写作“癫”。

  • 基础 顶端 尖端-反义词应用词典

    基础 顶端 尖端

    基础 jīchǔ 顶端 dǐngduān

    尖端 jiānduān

    【基础】名词。建筑物的根脚,比喻事物发展的根基或起点。

    〔例句〕

    1.我们要在自己的基础上,用我们自己的方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2.四个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

    3.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是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斗争中出现的问题的。

    【顶端】名词。最高最上的部分,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例句〕

    1.顶端分生组织中可以有多个或只有一个原始细胞,它有持续分裂的能力。

    2.所谓“顶芽”,是指位于植物的主轴或侧枝顶端的芽。

    3.杂技演员在竹竿顶端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让人惊叹不已。

    【尖端】名词。尖锐的末梢,顶点,也指发展得最高的(科学技术)等。

    〔例句〕

    1.最近,美国微软公司推出他们的尖端产品——视窗95,在计算机界掀起不小的波澜。

    2.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向尖端科学冲击的勇气。

  • 山脚 顶峰-反义词应用词典

    山脚 顶峰

    山脚 shānjiǎo 顶峰 dǐngfēng

    【山脚】名词。山的靠近平地的部分。

    〔例句〕

    1.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2.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

    3.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顶峰】名词。山的最高处,常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

    〔例句〕

    1.到了洪椿坪,我才知道,要登峨眉山的顶峰——金顶,还得再爬九十里的石阶。

    2.《红楼梦》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3.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木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 顶-古文观止词典

    顶dǐng

    【词性】:名词

    物体的上端(1)。《瘗旅文》:行万峰之顶。——行走在无数山峰的顶上。

  • 挨三顶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挨三顶四

    【释义】:

    接二连三,连续不断。《三遂平妖传》四: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挨三顶五

    《喻世明言》五: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醒世恒言》三:覆仗之后,宾客如市,挨三顶五,不得空闲,声价愈重。

  • 草也顶个露水珠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草也顶个露水珠儿

    【释义】:

    比喻天道公正,不偏不倚。《东游记》六八:想命运在天,天道不亏人。俗语说得好:草也顶个露水珠儿。

  • 大丈夫顶天立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丈夫顶天立地

    【释义】:

    形容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形象高大,气概豪迈。□《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四:长老道:“自古说得好,大丈夫顶天立地,终不然顶地立天。”

  • 顶搭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搭子

    【释义】:

    婴儿剃发时,留在顶上的一撮头发。《西游记》三一:正戏处,被行者赶上前,也不管他是张家李家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提将过来。

  • 顶刮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刮刮

    【释义】:

    形容好极,顶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五:这瓶药水顶刮刮啰!顶刮刮啰!有仿单在此,你拿回去一看便知明白了。

  • 顶瓜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瓜皮

    【释义】:

    头皮。《封神演义》五五:惧留孙赶上一把,抓住顶瓜皮,用捆仙绳四马攒蹄捆了。

  • 顶窝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窝儿

    【释义】:

    顶缺。亦指填房。《金瓶梅词话》七:我来有一件亲事,来对大官人说,管情中得你老人家意,就顶死了的三娘窝儿。又七二:没了李瓶儿,他就顶了窝儿。又七五:你若有造化,也生长一男半女,我就扶你起来,与我做一房小,就顶你娘的窝儿,你心下如何?

  • 顶阳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阳骨

    【释义】:

    头盖骨。《水浒全传》三一:正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喻世明言》三〇:却似: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灵来。《初刻拍案惊奇》一六:却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雪水来。

    ⊙顶门骨

    《儒林外史》二〇: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水浇下来。

    ⊙顶梁骨

    《红楼梦》六八: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

  • 顶当不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当不起

    【释义】:

    谦辞。担当不起,承受不住。《海公大红袍全传》一六:相烦公公代奏,说我海瑞,多承娘娘锦念,已是顶当不起,焉敢再廑清杯!

  • 顶缸捉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缸捉代

    【释义】:

    代人受过。《西湖二集》一四:幸得马小清除灾障,顶缸捉代,替咱们出了这一番丑。

    ⊙顶缸填陷

    《续金瓶梅》三六:你家把莺莺走到那里去了?今日拿着红娘顶缸填陷。

  • 顶门上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门上针

    【释义】:

    顶门:头顶。顶门上针灸。比喻促人猛醒的警告。《金瓶梅词话》五七:只见那吴月娘毕竟是个正经人,不慌不忙,不思不想,说下几句话儿,倒是西门庆顶门上针。

  • 顶门主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门主顾

    【释义】:

    老主顾。《醒世恒言》一五:这匠人叫蒯三,泥水木作,件件精熟,有名的三料匠,赫家是顶门主顾,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

  • 顶门壮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门壮户

    【释义】:

    支撑门户,壮大家业。《红楼梦》八八: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

  • 顶真续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真续麻

    【释义】:

    顶真:顶针。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上句末一个字,用作下句头一个字。如此连续不断,谓之顶针。续麻义同。也用于行酒令之时,旧时文人蔚为风尚。《水浒全传》六一: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金瓶梅词话》六〇:或掷骰,或猜枚,或看牌,不拘诗词歌赋,顶真续麻,急口令,说不过来吃酒。

    ⊙顶针绪麻

    《镜花缘》七八回:“就从妹子说一句书,无论经史子集,大家都顶针绪麻依次接下去。”

  • 顶了大帽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了大帽子

    【释义】:

    比喻凭借了权贵的力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第三宗,是顶了大帽子,挟了八行书来的。

  • 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

    【释义】:

    顶门:脑门、头顶。古人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它们是人的精神主宰。三魂七魄都脱了身体,意谓受到了极大的震惊。指害怕或惊慌得不能自持,或指受到了极大的吸引。《水浒全传》七四:外面做公人的齐入庙里大叫道:“休教走了梁山泊黑旋风”那知府听得这话,从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便望后殿走了。

    ⊙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荡散了七魄

    《喻世明言》四:只见牙关紧咬难开。摸着遍身冰冷,惊慌了云雨娇娘。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荡散了七魄。

    ⊙顶门上不见三魂,脚底下荡散七魄

    《警世通言》一九:入去酒缸前,揭开缸盖,只看了一看,吓得衙内:顶门上不见三魂,脚底下荡散七魄。只见血水里面浸着浮米。

    ⊙顶门上丧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

    《五代史平话·梁》上:唬得尚让顶门上丧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遂与黄巢不敢逗留,急奔过那县北十里头。

    ⊙顶门上走了三魂,脚板下荡散七魄

    《警世通言》三七:我是襄阳府上一个好汉。不认得时,我说与你道,教你顶门上走了三魂,脚板下荡散七魄。

    ⊙顶门上荡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

    《圣烈传》二:他便矫旨批出拿了,送心腹人衙门问罪,吓得李承恩顶门上荡了三魂,脚板下走了七魄,慌张失措。

    ⊙顶门中走了三魂,脑背后飞出了七魄

    《醋葫芦》七:成珪正是急溜里,听得这三个字,却正是:顶门中走了三魂,脑背后飞出了七魄,一双手尽已酥软。

    ⊙顶门上吓脱了三魂,九宫内惊散了七魄

    《二度梅全传》一五:梅公子听了这番言语,真正顶门上吓脱了三魂,九宫内惊散了七魄,半晌说不出话来。

    ⊙面门上吓走了三魂,泥丸宫内散了七魄

    《二度梅》一五:梅公子听了此番言语,真正面门上吓走了三魂,泥丸宫内散了七魄,半晌说不出话来。

    ⊙顶上走了三魂,胸中失了七魄

    《人中画·自作孽》:汪费随众走到阶下,先偷眼将代巡一看,不看犹可,看了不觉顶上走了三魂,胸中失了七魄。

  • 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

    【释义】:

    磨子:石磨。比喻人不识好歹。《醒世恒言》三:九阿姐一向不难为你,只可惜你聪明标致,从小娇养的,要惜你的廉耻,存你的体面。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教老身来劝你。

  •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

    【释义】:

    顶阳骨:头盖骨。形容人突然受惊而发呆的样子。《水浒全传》三一: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觑,做声不得,正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警世通言》三〇:不看犹可,看时,众人都吃了一大惊: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店主人认得砍倒的尸首,却是店里奔走的小厮阿寿。《醒世恒言》二二:众人见了这口宝剑,却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清一不敢隐匿,引长老到房中,一见,乞了一惊,却是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三遂平妖传》一三:正说之间,只听得庄外有人高声叫道:“你们在这里好做作!官司见今出榜捕捉妖人,你们却在此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待要举事谋反!”吓得王则大惊,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雪水来

    《初刻拍案惊奇》一六:拆开看罢,方知是王氏于二十六日身故,灿若惊得呆了。却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雪水来。半晌做声不得,蓦然倒地。

    ⊙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榻水雪花

    《三春梦》五:刘镇听说,正是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榻水雪花。

    ⊙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灵来

    《喻世明言》三〇:清一不敢隐匿,引长老到房中一见,吃了一惊。却似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灵来。

    ⊙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东坡佛印二世相会》:清一不敢隐瞒,引长老到房中,一见红莲吃了一惊,正是:分开八块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金瓶梅词话》八:那西门庆不听,万事皆休,听了此言,正是:分开八片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

    ⊙分开八片顶门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醋葫芦》一〇:海沸山摇的嚷得好不热闹。成珪一声惊醒。正是:分开八片顶门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水浇下来

    《儒林外史》二〇: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水浇下来。”

    ⊙劈开两片顶阳骨,倾下一盆冰雪来

    《醒世姻缘传》七:晁知州见了这牌,就如劈开两片顶阳骨,倾下一盆冰雪来,吓得软瘫成一堆,半日说不出话来。

    ⊙劈开两片顶梁骨,倾下一盆雪水来

    《兰花梦奇传》五九:夫人听了这句话,好似劈开两片顶梁骨,倾下一盆雪水来,心里一阵抖,口中哭出“苦命的儿来”。

  • 逢山朝顶,见庙磕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逢山朝顶,见庙磕头

    【释义】:

    意谓遇到神佛就拜。指到处烧香磕头,祈福许愿。《儿女英雄传》二一:我俩可就给你念了两声佛,许了个愿心。我老伴儿他许的是逢山朝顶,见庙磕头,我许下给你吃斋。又二五:便是张老夫妻那逢山朝顶,见庙磕头,合一年三百六十日的白斋,那天才是个了愿?

  • 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

    【释义】:

    意谓好心人自有吉兆;恶人自有恶气凶兆。《西游记》三三:二魔道:“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那唐僧原是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这祥云缥缈。”

  • 冒名顶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冒名顶替

    【释义】:

    指冒充别人的名字干事。或窃取别人的权利、地位。《西游记》二五: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官场现形记》五六:冒名顶替,照考试定章办起来自要斩立决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〇:并且一切官场的毛病,甚么冒名顶替,假札假凭等事,是尤为查察得烂熟胸中。

  • 那个顶着房屋走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那个顶着房屋走哩

    【释义】:

    那:哪。意谓谁也不会顶着房子出门,谁出门过夜都要住店借宿。《水浒全传》二:王进:“……不想今日路上贪行了些程途,错过了宿店,欲投贵庄,假宿一宵,来日早行。房金依例拜纳。”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个顶着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来。

    ☉谁人顶着房子走哩

    《水浒全传》八六:那婆婆道:“自古云谁人顶着房子走哩!我家两个孩儿,也是猎户,敢如今便回来也!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九云记》一七:婆婆道:“自古道,谁人顶着房子走哩。我两个孩儿也是猎户,想如今便回来也。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

    ☉谁人是顶着房子走的

    《醒世恒言》一〇:刘公道:“说那里话!谁人是顶着房子走的?快些进来,不要打湿了身上。”

    ☉谁个顶着房子走

    《三遂平妖传》五:道士道:“说那里话,谁个顶着房子走。常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就是枯茶淡饭,小道也供给得起几日。”

    ☉谁顶着房儿走

    《三刻拍案惊奇》五:若要借宿,谁顶着房儿走?便在里面宿一宵。

    ☉谁家顶着房子走

    《儒林外史》三五:那老爹道:“客官,你行路的人,谁家顶着房子走?借住不妨。”

  • 敲敲头顶,脚底板儿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敲敲头顶,脚底板儿动

    【释义】:

    形容人非常机灵。《醒世姻缘传》九五:众人见罗氏说出这话,伊留雷的老婆,更是敲敲头顶,脚底板儿动的主子,晓得其中主意,也就接口道:“罢呀,一个人管的专,两个人管就乱了。”

  • 噙到口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噙到口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

    【释义】:

    意谓不知怎么样喜爱为好。形容十分娇惯宠爱。《三续金瓶梅》三〇:你们好的一口气儿,噙到口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还说人家说的不是。

  • 水上浮沤山顶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上浮沤山顶雪

    【释义】:

    沤:水的泡沫。比喻难以长久存在的东西。《韩湘子全传》一三:大人,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青春不再,白发盈头,你可晓得老健春寒秋后热,半夜明灯天晓月,枝头露水板桥霜,水上浮沤山顶雪,都是不长久的么?

  • 泰山压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泰山压顶

    【释义】:

    形容来势很大,很凶猛。也比喻巨大的打击突然降临头上。《蜃楼志》一八:便劈头一刀,如泰山压顶的下来。钱烈那里招架得住?《儿女英雄传》六:一个棍起处似泰山压顶,打下来举手无情。

  • 天雷击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雷击顶

    【释义】:

    比喻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痛史》六:留梦炎不听这话犹可,听了犹如天雷击顶一般。《恨海》九:棣华听了一席话,如冷水浇背,如天雷击顶,如万箭攒心,那酸甜苦辣的味道,一齐向心上涌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八:少奶奶听了这几句话,犹如天雷击顶一般,头上轰的响了一声,两眼顿时漆黑。

  • 头顶千罐水,足踏万层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头顶千罐水,足踏万层冰

    【释义】:

    头上顶了一千罐水,脚下踏了一万层冰。形容人万分惊恐的样子。《征播奏捷传》四:入见应龙,具说官兵攻破三渡关,黄滩关,谢朝奉私降之事,是时应龙正与田氏饮酒宴乐,闻报大惊,正是头顶千罐水,足踏万层冰。

    ⊙头顶千罐水,足踏万重冰

    《征播奏捷传》二:皇上差锦衣卫指挥到,应龙闻说,头顶千罐水,足踏万重冰,惊去三魂,吊落七魄,忙出迎接。

  • 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

    【释义】:

    自夸行为作风正派。《廿载繁华梦》二〇:妾的行径,大人统通知得了,正是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

  • 头顶磨子不觉重,头顶尿泡不觉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头顶磨子不觉重,头顶尿泡不觉轻

    【释义】:

    磨子:石磨。尿泡:膀胱,指动物膀胱吹成的气球。比喻人不知轻重,不识好歹。《飞跎全传》二七:祖师此时现了三头六臂,将愁山顶在头上,道:“我头顶磨子不觉重,头顶尿泡不觉轻”。

  • 头顶上失了三魂,脚底下走了六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头顶上失了三魂,脚底下走了六魄

    【释义】:

    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形容人惊恐万状,也形容人不能自持。《水浒后传》二一:昙化听得头顶上失了三魂,脚底下走了六魄,忙叫回兵。

    ⊙头顶上失了三魂,足底下走了七魄

    《说岳全传》一九:叫小番:“与我绑去杀了!”崔孝吃了一惊,真正是:头顶上失了三魂,足底下走了七魄。

    ⊙头顶上冒去三魂,屁门中吊出五脏

    《野叟曝言》四五:这火一发,势如天崩地塌,电走雷轰,吓得楼上四人,头顶上冒去三魂,屁门中吊出五脏。顾不得沙弥生死,都在楼檐上,涌身跳下。

    ⊙头顶上摄去了三魂,脚底下溜掉了七魄

    《娱目醒心编》一一:只见无数苗兵杀入营门,众军从睡梦中惊醒,头顶上摄去了三魂,脚底下溜掉了七魄,被苗兵砍瓜切菜一般,束手就死。

    ⊙头顶上飘散了三魂,脚底下荡尽了七魄

    《西湖二集》一三:彭七娘就叫女儿出来相见,只见斑竹帘兜里走出那个花枝般女儿来。王长官不见便休,一见见了:头顶上飘散了三魂,脚底下荡尽了七魄。

    ⊙头上走了三魂,足下失了七魄

    《白牡丹》一五:梦雄一闻此言,真是头上走了三魂,足下失了七魄,叫声:“不好了!若不打听,岳父一门岂非断送?”

    ⊙头上丢了三魂,脚下走了七魄

    《白牡丹》三〇:刘瑾闻得此言,头上丢了三魂,脚下走了七魄。停了半晌,方问曰:“三界山怎样破得如此容易?”

  • 五脏内少了七魄,顶梁门唬走了三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五脏内少了七魄,顶梁门唬走了三魂

    【释义】:

    形容惊恐万状。《五美缘全传》八:花文芳听见魏临川回来,只惊得魂不附体。正是:五脏内少了七魄,顶梁门唬走了三魂。

    ⊙五脏内惊离七魄,顶梁上急走三魂

    《五美缘全传》一二:那林璋在人丛中挤到院门口一看,不看犹可,看了只唬的哑口无言,正是:五脏内惊离七魄,顶梁上急走三魂。

  • 武松的妈妈坐在山顶上,看着儿子打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武松的妈妈坐在山顶上,看着儿子打虎

    【释义】:

    意即坐山观虎斗。《飞跎全传》三:第十出武松的妈妈坐在山顶上,看着儿子打虎。

  • 顶风船-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风船dǐng fēng chuán

    比喻与潮流相违背的做法。浩然《金光大道》:“专搞歪的邪的,坐上这条顶风船的人,早晚有寒心的那一天。”

  • 顶呱呱-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呱呱dǐng guā guā

    原为一种冰淇淋品名。现泛指好、出色的意思。《新闻晚报》2001.9.25“上海六成中小学生英语‘顶呱呱’。在上海的学生中,小学低年级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已不是新鲜事。”

  • 顶梁柱-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梁柱dǐng liáng zhù

    比喻家庭或社会中起主要作用的人。陆蓓《找准‘切入点’,买到‘称心险’》:“越是家中的经济‘顶梁柱’,越该买保险。”

  • 顶门棍-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门棍dǐng mén gùn

    比喻起支持保护作用的人或势力。《文艺报》19993.24:“尤其是主管的领导,应甘为她们做‘顶门棍,挡风墙’,不受外界无谓的、非艺术因素的干扰,为其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 顶门上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门上司dǐng mén shàng sī

    见“顶头上司”。

  • 顶门针-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门针dǐng mén zhēn

    针灸指从脑门扎入的针法。比喻击中要害的话语或事。《绣屏缘》“只这一句顶门针,就针着蕙娘的心了。”法尊《现代西藏》“他老人家的这几句话,固然是安慰我学业未成中途而返痛苦的方便谈,但是也给了我虚荣心的一个大顶门针。”

  • 顶天柱-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天柱dǐng tiān zhù

    比喻担负重任的人。单田芳《说唐后传》“听说他人称福将,有勇有谋,能折能弯,胆识过人,一肚子心眼儿,是大唐的顶天柱、架海梁。”

  • 顶头风-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头风dǐng tóu fēng

    逆风。比喻阻力、打击。《经济日报》2001.111“美国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布什政府一上台就遭遇顶头风。”

  • 顶头货-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头货dǐng tóu huò

    指不肯相让、执意作对的人。蒋丽萍《柳如是·柳叶悲风》“想到今天是多么欢欣的日子,却是碰到了这样的顶头货,如是心中真是屈辱万分,一股火就升腾了起来。”

  • 顶头上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头上司dǐng tóu shàng sī

    指直接领导自己的人或机构。《荡寇志》“叔叔所说的汪往然,他有个亲叔,是戊子科举人,现在曹州府里办刑名,府尊最契重他,且喜是巨野县顶头上司衙门。”沈从文《会明》“在连长帐篷前,遇到了他的顶头上司。”也说“顶门上司”。《官场现形记》“我们老爷又不是上海道的什么顶门上司,不过是隔省的一个同寅,况且人家是实缺,咱们又是候补。”

  • 顶柱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柱子dǐng zhù zi

    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常比喻起关键作用的人。李準《信》“在农村里,小户人家娶个媳妇,总是像在手里捧着样,况且志兰在她家里,就好像一根顶柱子。”

  • 佛顶珠-汉语惯用语辞典

    佛顶珠fó dìng zhū

    比喻懒散呆滞、推拨不动的人。明陶宗仪《辍耕录·井珠》“风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 红顶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红顶子hóng dǐng zi

    红色的帽顶子。清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借指高官。李劼人《死水微澜》“嫂子,你就别难过了愿你称心如意地直到你金娃戴红顶子!”

  • 开顶风船-汉语惯用语辞典

    开顶风船kāi dǐng fēng chuán

    比喻敢于跟困难或险恶的境遇作斗争。《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抨击错误倾向,开顶风船,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 冷顶硬-汉语惯用语辞典

    冷顶硬lěng dǐng yìng

    比喻冷淡、生硬的态度。刘新颖《走旧路难甩亏损“帽”,迈新步方觉天地宽》“营业员一改‘冷顶硬’的态度,主动为顾客预约订货。”

  • 拿大顶-汉语惯用语辞典

    拿大顶ná dà dǐng

    ①用手撑地保持头朝下脚朝上的姿势。王少华《百年祥符》:“你要闲得难受,去,一边拿大顶去,少在这儿阴死阳活的!”②比喻上下颠倒。《北京晨报》2000.12.29:“性广告‘拿大顶’……展览公司将“性’变换成‘生殖’,希望能出广告,但仍遭拒绝。后经再三游说,主管部门同意把广告翻过去,倒过来。”

  • 平顶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平顶子píng dǐng zi

    指没有官衔的人。路遥《人生》“我那时黄尘满面,平顶子老百姓一个。”

  • 头顶头-汉语惯用语辞典

    头顶头tóu dǐng tóu

    头等,头挑。老舍《骆驼祥子》“不但在这个院里,就是东西城各车口上,谁不知道祥子是头顶头的棒小伙子。”

  • 柱顶石-汉语惯用语辞典

    柱顶石zhù dǐng shí

    比喻基础,重要支持力量。老舍《赵子曰》:“自然谁也知道,不用我说,金钱是恋爱场中的柱顶石。”

  • 顶-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顶dǐng

    名量词。计量有顶的物件:一顶蚊帐/两顶帽子/三顶轿子∥一个农民应声从更屋走出来,手里提着一盏马灯,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子。/岩的外貌,远看像一顶金冠,因此叫“金冠岩”。/在一顶蓝白相间的大帆布伞下,站着一位卖冰棍的老太太。/那个渔民拿着一把三齿叉和一顶鱼网。/站在门口的顺儿喊了起来:“一顶轿子,一顶官轿!婆!”/一顶花轿,一班鼓乐,迎来了一个漂亮新媳妇。

    猴子戴一顶乌纱帽,不过是个弼马温。

  •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佛源语词词典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

    比喻做事必须做到底。《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禅师》:“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

  • 顶峰-佛源语词词典

    顶峰

    佛家指头顶上突出的肉髻,即头顶上的山峰。《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唯有师独持刀水于大师前,跪拜揩洗。大师笑而剃发,师有顶峰,突然而起。大师按之曰:‘天然矣。’”现代汉语转指山的最高峰,引申为事物发展的高潮。例:傲立在四川省西北边陲万山丛中的雪宝顶峰,是岷山山脉的最高峰。巴金《随想录·“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人人都给卷进去,每个人都经受了考验,什么事都给推上了顶峰,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 顶礼-佛源语词词典

    顶礼

    又称“五体投地”,佛教徒最崇敬的礼节。行礼时,双膝下跪,双手伏地,以额头著地进行礼拜。北魏·昙鸾《赞阿弥陀佛偈》:“法身光轮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顶礼。”《法苑珠林》卷十:“我今顶礼佛功德海,求佛出家,皆得道果。”《神会和尚禅话录·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弟子从岭南新山故来顶礼,唯求作佛,更不求余物。”近代汉语引申为一般性的敬礼、致敬,以至瞻仰、朝拜,崇拜、敬佩等义。《西游记》第四十回:“行者将菩萨降魔收怪的那一节,陈诉与他君臣听了,一个个顶礼不尽。”现代汉语承用近代汉语用法。徐迟《井冈山记》:“而现在朝拜罗霄山脉,顶礼井冈山这样的革命圣地,怎么也是驰车来去呢?”

  • 顶天立地-佛源语词词典

    顶天立地

    义作“顶天履地”。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形容气概不凡,立于天地之间。《五灯会元·卷二十·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楖栗,到处行脚,勘验诸方,更来这里觅个什么?”《虚堂和尚语录》卷二:“个个顶天履地,为什么蹈着二千年前的影子,便做一动子不得,莫有不蹈着影子底么?”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 灌顶-佛源语词词典

    灌顶

    把水灌洒到头顶上去。本为印度国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仿这种做法,以象征如来五智的水灌洒弟子的头顶,表示进升到佛位上去。《法苑珠林》卷十:“时十方诸佛以金钟盛水用灌我顶。诸佛灌已,次及四王、帝释、魔梵,次第灌之。我灌顶已,得净三昧,无量佛法一时皆现。”

  • 峰顶-佛源语词词典

    峰顶

    山峰的顶端,山顶。比喻事物的极点,最高境界。《祖堂集·卷十一·睡龙和尚》:“师到径山。径山问:‘伏承长老独处一方,何得再游峰顶?’师云:‘朗月当空挂,冰霜不自寒。’”现代汉语承用。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铜塔二十一层,铸刻得更加精细,铸铜的艺术发展到峨眉金顶上的铜殿时,真可以说是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都已到达了峰顶了。”

  • 醍醐灌顶-佛源语词词典

    醍醐灌顶

    醍醐,比喻佛性,具有无上智慧。醍醐灌顶指用最纯净的酥酪浇头,使人感到清凉异常,比喻用智慧输入人的头脑,使人彻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又所蒙处分,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人心;其语似醍醐灌顶。”现代汉语继承为成语。《红楼梦》第六三回:“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

  • 顶-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顶dǐng

    ①头顶。《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放踵利天下,为之。”邵长蘅《阎典史传》:“水不没~。”②物体的最上端。杜甫《望岳》:“会当凌绝~,一览众山小。”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由屋~放光明入室。”

  • 一个萝卜顶三个坑-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个萝卜顶三个坑yī ge luó bo dǐng sān ge kēng

    【释义】:

    比喻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如:大家忙得一个萝卜顶三个坑,谁也没法填我这个空位。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sān ge chòu pí jiàng dǐng ge zhū gě liàng

    【释义】:

    见“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 五雷轰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五雷轰顶wǔ léi hōng dǐng

    【释义】:

    比喻遭受最严厉的惩罚。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过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彩,教我五雷轰顶!”

  • 不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顶bù dǐng

    【释义】:

    方言。不如。《陕北民歌选》:“娶了个老婆二不楞,不顶我打光棍。”

  • 不顶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顶事bù dǐng shì

    【释义】:

    不抵事。金近《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可惜空猎枪到底不顶事。”

  • 丹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丹顶dān dǐng

    【释义】:

    指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胡乔木《仙鹤》:“你的仪态是优雅的峰端,你的丹顶是珍异的王冠。”

  • 丹顶鹤-现代汉语大词典

    丹顶鹤dān dǐng hè

    【释义】:

    鹤类。世界珍禽。体羽大多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故名。喙、颈、腿均长。飞羽黑色,长而弯曲,覆于短尾上。鸣声高亢宏亮,常涉足沼泽和芦苇滩。春季在中国黑龙江省一带繁殖。寿命长达五六十年,故又称仙鹤。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 主帅出马,一个顶俩-现代汉语大词典

    主帅出马,一个顶俩zhǔ shuài chū mǎ yī ge dǐng liǎ

    【释义】:

    指领导人物能力强,一个可抵几个用。李英儒《还我河山》:“主帅出马,一个顶俩。你去好是好,可不能为个虱子烧个袄。”

  • 千斤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斤顶qiān jīn dǐng

    【释义】:

    也叫举重器。一种顶起重物的工具。有螺旋、齿条和液压等型式。多为人力驱动,起重量大而起重高度不大。广泛用于修理、安装机器等。

  • 压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压顶yā dǐng

    【释义】:

    露天的墙顶上用砖、瓦等筑成的覆盖层。

  • 到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到顶dào dǐng

    【释义】:

    达到极限。李宗金《前进没有止境》:“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我们应当继续前进,但也有的同志认为不错了,到顶了。”

  • 劈头盖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劈头盖顶pī tóu gài dǐng

    【释义】:

    同“劈头盖脑”。杨朔《春雷一声》:“革命像一声春雷似的,劈头盖顶压上来了。”

  • 兜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兜顶dōu dǐng

    【释义】:

    对着头顶。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后来乱翻增刊,偶看见新作家的憎恶老人的文章,便如兜顶浇半瓢冷水。”

  • 冲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冲顶chōng dǐng

    【释义】:

    ①登山运动中向顶峰冲刺。《中国青年报》1988.3.17:“最终他虽没能冲顶成功,但距山头只有咫尺之遥。”②踢足球时冲上去用头顶球攻门。《体育报》1988.6.22:“下半时,9号孙贤禄一个头球冲顶,一个门前单骑入关,又为辽军拿下两球。”

  • 谢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谢顶xiè dǐng

    【释义】:

    成年人因患某种病或者随年龄的增长,头顶的头发逐渐脱落。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这个人是不是头上谢顶了?”

  • 出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出顶chū dǐng

    【释义】:

    转让。茅盾《子夜》:“我们有厂出顶,难道不会自己去找原户头,何必借重他这位掮客!”旧时也指出让租房权。

  • 卷棚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卷棚顶juǎn péng dǐng

    【释义】:

    坡面之间为弧形曲面,无明显平脊的双坡面屋顶。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常用于悬山、硬山和歇山等屋顶上。外观玲珑轻盈。园林、风景区的建筑物上多见。

  • 平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平顶píng clǐng

    【释义】:

    ①顶棚。屋顶或楼板底部的表面层。通常也为平屋顶的简称。②泛指平的顶端。赵树理《套不住的手》:“在庄稼根上拥土,尽可能做到整整肃肃三锄拥一个堆,要平顶不要尖顶。”③男子发式的一种。即平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剪的是平顶头,头发乌而发亮。”

  • 平屋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平屋顶píng wū dǐng

    【释义】:

    屋面坡度小而平坦的屋顶。一般由混凝土梁板和防水层组成,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外观简洁等优点。有的还可用作晒台、花园、运动场所等。

  • 打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顶dǎ dǐng

    【释义】:

    掐去某些作物、花卉的顶尖,抑制其徒长茎干,使之增产或控制造型。也称打尖。西戎《纠纷》:“丰产棉花长起半人高,也该打顶搬丫了。”

  • 拱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拱顶gǒng dǐng

    【释义】:

    拱圈的顶端。

  • 拿大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拿大顶ná dà dǐng

    【释义】:

    技巧运动的一种。双手撑在地上或物体上,头朝下,两足向上竖起。肖凤《豆芽菜和小松树》:“‘练的?怎么练的?’‘拿大顶呀,翻双杠呀,还有爬树什么的。’”也省作“拿顶”、“拿鼎”。沈从文《从文自传》:“他又会拿顶,在城墙雉堞上,在城楼上,在高桅半空棋枓上,无地无处不可以身体倒竖,把手当成双脚,来支持很久的时间。”吴祖光《闯江湖》:“师父自己在缓慢地活动腰腿,苦三在拿鼎。”

  • 拿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拿顶ná dǐng

    【释义】:

    见“拿大顶”。

  • 摩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摩顶mó dǐng

    【释义】:

    见“摩顶放踵”。

  • 摩顶放踵-现代汉语大词典

    摩顶放踵mó dǐng fǎng zhǒng

    【释义】:

    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形容不辞辛苦,舍己为人。墨家主张只要有利于天下,即便是摩顶放踵,也在所不计地去干。也省作“摩顶”。郭沫若《落叶》:“‘摩顶不难追觳墨’,是甚么意思呢?”

  • 攒尖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攒尖顶zǎn jiān dǐng

    【释义】:

    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锥形屋顶。平面呈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除一些特殊的大型建筑(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等)外,常用于园林和风景区的亭子和水榭等小型建筑。其特点是匀称、轻巧。

  • 蓝顶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蓝顶子lán dǐng zi

    【释义】:

    清代三品、四品官的帽顶子。也代指三品、四品官职或三品、四品官员。曹禺《北京人》:“这门口我刚来的时候,不是个蓝顶子、正三品都进不来。”

  • 对顶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对顶角duì dǐng jiǎo

    【释义】:

    两个有公共顶点的角,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是方向相反的射线,则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

  • 封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封顶fēng dǐng

    【释义】:

    ①指屋顶完成混凝土浇筑。《文汇报》1984.11.12:“又一幢高层建筑在本市封顶。”②规定某一事物的最高限度。王丙乾《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对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和税利比上年增长的企业,奖金可以不封顶。”

  • 开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顶kāi dǐng

    【释义】:

    方言。秃顶;谢顶。马识途《清江壮歌》:“用手绢擦他略微开了顶的头上的汗水。”

  • 开顶风船-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顶风船kāi dǐng fēng chuán

    【释义】:

    比喻敢于跟困难或险恶的境遇作斗争。《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抨击错误倾向,开顶风船,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 天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天顶tiān dǐng

    【释义】:

    ①犹天心。也泛指天空。徐迟《大场的一夜》:“远处有炸弹的爆烈声,飞机在天顶盘旋。”②将观测点的铅垂线延长与天球相交,交点就是该观测点的天顶。

  • 头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头顶tóu dǐng

    【释义】:

    ①头的最上部。贺敬之《放声歌唱四》:“呵,也许白发的积雪将会淹没我的头顶。”②指头的上方、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许杰《惨雾》:“偏东的太阳,逐渐移到头顶,不久,它又偏西了。”

  • 头顶长疮,脚跟流脓-现代汉语大词典

    头顶长疮,脚跟流脓tóu dǐng zhǎng chuāng jiǎo gēn liú nóng

    【释义】:

    形容人坏到极点。冯德英《苦菜花》:“你的花言巧语比狗屎还臭。头顶长疮,脚跟流脓的东西,你算坏透啦!”

  • 头顶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头顶心tóu dǐng xīn

    【释义】:

    头顶。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如今他的头顶心上还有七个金翅鸟啄的印呢。”参见“头顶①”。

  • 头顶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头顶头tóu dǐng tóu

    【释义】:

    头等;头挑。老舍《骆驼祥子》:“不但在这个院里,就是东西城各车口上,谁不知道祥子是头顶头的棒小伙子。”

  • 尖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尖顶jiān dǐng

    【释义】:

    顶端;顶点。如:争吵之中两人推搡起来,她在冲动之下用伞的尖顶刺伤了对方。

  • 吊平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平顶diào píng dǐng

    【释义】:

    即吊顶。

  • 吊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顶diào dǐng

    【释义】:

    即吊顶棚。

  • 吊顶棚-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顶棚diào dǐng péng

    【释义】:

    也称吊顶、吊平顶。为达到隔热、隔音和美观的目的而吊在屋顶或楼板的结构层下的顶棚。也可为管道、灯具或其他设备提供空间。

  • 吸顶灯-现代汉语大词典

    吸顶灯xī dǐng dēng

    【释义】:

    直接贴在房间顶棚安装的灯具。有全部漫射型、向上漫射型和向下漫射型三类。适于层高较低的室内。

  • 山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山顶shān dǐng

    【释义】:

    山的最高处。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

  • 山顶洞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山顶洞人shān dǐng dòng rén

    【释义】:

    远古人类的一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多年,属人类发展的晚期智人阶段。是蒙古人种的祖先。化石1933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故称山顶洞人。

  • 峰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峰顶fēng dǐng

    【释义】:

    山峰的顶端。也比喻事物发展的顶点。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铜塔二十一层,铸刻得更加精细,铸铜的艺术发展到峨眉金顶上的铜殿时,真可以说是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都已经到达了峰顶了。”

  • 泰山压顶不弯腰-现代汉语大词典

    泰山压顶不弯腰tài shān yā dǐng bù wān yāo

    【释义】:

    形容无所畏惧。李英儒《女游击队长》:“老季听罢想了一下,便说:泰山压顶不弯腰。”

  • 灌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灌顶guàn dǐng

    【释义】:

    佛教密宗对嗣阿阁梨位的僧人举行的用水灌顶的仪式。

  • 透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透顶tòu dǐng

    【释义】:

    达到极点。形容程度极深。多含贬义。鲁迅《致曹靖华》:“这里的压迫是透顶了,报上常造我们的谣。”

  • 屋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屋顶wū dǐng

    【释义】:

    房屋的最高部分。茅盾《子夜》:“搁在四层屋顶下的木器也要搬出来。”也指天花板。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徐义德望着屋顶上垂下来的大吊灯,把屋子照得和白天一样。”

  • 屋顶花园-现代汉语大词典

    屋顶花园wū dǐng huā yuán

    【释义】:

    高楼大厦顶上的游艺场所或茶座。

  • 红顶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顶子hóng dǐng zi

    【释义】:

    红色的帽顶子。清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严复用古文译书,正如前清官僚戴着红顶子演说,很能抬高译书的身价。”也借指高官。李劼人《死水微澜》:“嫂子,你就别难过了!愿你称心如意地直到你金娃戴红顶子!”

  • 绝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绝顶jué dǐng

    【释义】:

    ①山的最高峰。陈毅《水晶坡又阻雪》:“攀登绝顶望天海,新月初挂远山角。”②比喻事物的最高境界。冰心《山中杂记》:“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③非常,极甚。曹禺《北京人》:“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

  • 缨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缨顶yīng dǐng

    【释义】:

    红缨和顶子。清朝皇族官吏的帽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走过旧货摊子我们也蹲下,对那些皇朝缨顶挂珠出神。”

  • 玉皇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玉皇顶yù huáng dǐng

    【释义】:

    泰山的顶峰。也比喻很高的目标。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伟大征途上,我们一定能够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

  •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现代汉语大词典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lǎo jiàng chū mǎ yī ge dǐng liǎ

    【释义】:

    指年纪大的人知识、经验丰富,做事一个抵两个。毕方等《千重浪》:“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严爷爷,你就别谦虚了,赶紧给咱们指导吧!”

  • 朱顶兰-现代汉语大词典

    朱顶兰zhū dǐng lán

    【释义】:

    即朱顶红。

  • 朱顶红-现代汉语大词典

    朱顶红zhū dǐng hóng

    【释义】:

    也称朱顶兰。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球形鳞茎。叶扁带状,通常花后抽出。春夏开花,形似漏斗,红色杂有白色条纹。原产秘鲁,中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并有很多新的杂交改良品种。花大色艳,是著名盆花和切花。

  • 极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极顶jí dǐng

    【释义】:

    ①最高界限;顶点。杨朔《泰山极顶》:“一直爬到玉皇顶,这儿便是泰山的极顶。”②非常,极端。胡苏《新媳妇》:“小风吹着我,我周身感到了极顶的舒畅。”

  • 柱顶石-现代汉语大词典

    柱顶石zhù dǐng shí

    【释义】:

    支柱石。喻基础,重要支持力量。老舍《赵子曰》:“自然谁也知道,不用我说,金钱是恋爱场中的柱顶石。”

  • 死牛顶墙根-现代汉语大词典

    死牛顶墙根sǐ niú dǐng qiáng gēn

    【释义】:

    比喻人固执,不善于变通。欧阳山《黑女儿和他的牛》:“(他)要是一有了主张,那主张就在他脑子里生了根…这就是,别人叫做‘死牛人’,或者叫做‘死牛顶墙根’的那种人。”

  • 冒名顶替-现代汉语大词典

    冒名顶替rnào míng clǐng tì

    【释义】:

    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在这次抽调壮丁的那件事上,他老先生竟暗中找些人去冒名顶替,从中揩油水哩。”

  • 冒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冒顶mào clǐng

    【释义】:

    在地下采矿时,随着有用矿物的采出,采空区域顶板的暴露面积逐渐增大而自然塌落的现象。对采矿的安全有很大危害,须采取措施控制和减轻其产生的影响。萧军《五月的矿山》:“温度极高,无法通风,发生冒顶,落下来的大石头不好搬,就得跪着、卧着。”

  • 望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望顶wàng dǐng

    【释义】:

    方言。天花板。沙汀《淘金记》:“木制的望顶很低,已经被各种烟霭熏得污黑。”

  • 灭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灭顶miè dǐng

    【释义】:

    没顶,水漫过头顶。后多喻指灾祸严重,令人致死。毛泽东《论持久战》:“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 歇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歇顶xiē dǐng

    【释义】:

    成年人因疾病或自然衰老而顶发脱落。

  • 秃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秃顶tū díng

    【释义】:

    头顶脱发。如:他不到三十岁,就开始秃顶了。也指脱了发的头顶。巴金《新生》:“那发光的眼睛和发光的秃顶却没有改变。”

  • 登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顶dēng dǐng

    【释义】:

    登上顶峰。《人民日报》1988.5.6:“联合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

  • 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dǐng頂

    【释义】:

    ①人头的最上端。杨朔《月黑夜》:)“一张古铜色的脸膛,满顶花白头发。”②物体的最上端或高处。邹韬奋《萍踪忆语》:“这个自由神像…由底到顶,高一百五十五尺。”也指顶棚或顶盖。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③用头支承;戴。鲁迅《补天》:“顶长方板的便指着竹片,背诵如流的说道。”曹禺《原野》:“仇虎望见一片昏黑的惨阴阴的雾里渐渐显出一个头顶平天冠,两手捧着玉笏的黑脸的阎罗。”④指顶子。如:胡雪岩是个红顶商人。参见“顶子①”。⑤支撑;抵住。周立波《暴风骤雨》:“来一回又一回,夜猫子拉小鸡,有去无回。亏他那瘦长脖子还能顶起那副脸。”又如:用杠子把门顶上。⑥从下向上拱。周立波《暴风骤雨》:“车后跟着的马驹子…把嘴伸到老骒马的肚子下面,用嘴巴使劲顶奶。”⑦撑。黄谷柳《虾球传》:“他跳上小艇去,船家女用手上钩竹向码头一顶,小艇就荡出去了。”引申为抵挡;撞击。梁斌《播火记》:“快把敌人顶下去,在这里粘久了不好!”⑧顶撞;以言行相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朱延年猜到他的心思,并不揭露,却从侧面顶他一句。”⑨接连;延续。如:顶真续麻。⑩对着;迎着。老舍《四世同堂》:“地方上有了兵变或兵灾,他总是冒险的顶着枪子儿去到大街上探听消息。”刘真《春大姐》:“姑娘们抢白了年纪大一点的人,年纪大的只好顶着脸受。”⑾抵;相当。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听别人说今年是个大年,一亩地顶十亩地呢。”马南邨《谈谈养狗》:“狗粪的肥效顶得上最好的粪肥。”⑿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或房屋租赁权。茅盾《子夜》:“上海有一种会打算盘的精明鬼,顶了一所旧房子来,加本钱粉刷装修,再用好价钱顶出去。”又如:出资三十万顶了一爿丝厂。也泛指转让。叶圣陶《金耳环》:“一身军服据说是前任的兵的,现在顶用,须扣还三块钱。”⒀顶名代替。张天民《创业》:“我是顶着别人的名字来矿上干活的。”⒁到;达到。《传统相声选》:“这孩子念了二年快顶三年的书啦,百家姓儿呀一篇儿没念完。”⒂拜,顶礼。老舍《柳屯的》:“从前村里有个看香的妇人,顶着白狐大仙。”⒃围棋手法的术语。⒄量词。多用作有顶器物的计量单位。鲁迅《高老夫子》:“这屋子的左边早放好一顶斜摆的方桌。”⒅副词。表示程度。犹最,极。曹禺《北京人》:“我这个人就是心软,顶不会当婆婆了。”

  • 顶丁-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丁dǐng dīng

    【释义】:

    旧时指交纳财物代替出壮丁。如:你舍不得儿子去当兵,那就只好交钱来顶丁。

  • 顶大-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大dǐng dà

    【释义】:

    ①最大。应修人《金宝塔银宝塔》:“天下顶大的力量实在只有我们工人和农民的联合。”②方言。至多,大不了。如:顶大你到你娘家住两天,你还有多大的本事。

  • 顶个-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个dǐng gè

    【释义】:

    方言。能抵一个全劳力。周立波《暴风骤雨》:“我今年五十一,过年五十二,干活赶车还是个顶个。”自注:“即能顶一个人劳动。”

  • 顶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dǐng mén

    【释义】:

    ①指头顶的前部。因其中央有囟门,故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②顶住门扇。如:顶门杠。③支撑门户。如:顶门立户。

  • 顶门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子dǐng mén zǐ

    【释义】:

    方言。顶门火。史超《擒匪记》:“另外一些全蹲在草堆旁边,拉开枪栓,推上了顶门子。”

  • 顶门火-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火dǐng mén huǒ

    【释义】:

    指已经推入枪膛的子弹。刘白羽《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把手榴弹盖揭开,枪上刺刀,顶门火准备好…听我的命令,叫冲就冲,叫打就打呀!”也省称“顶火”。如:放心,我这枪没有上顶火,伤不了人。

  • 顶门户-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户dǐng mén hù

    【释义】:

    见“顶门立户”。

  • 顶门立户-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立户dǐng mén lì hù

    【释义】:

    支撑门户。指独立成家。吴组缃《山洪》:“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也省作“顶门户”。《民国春秋》1991年第1期:“他爱男孩,恶女孩,认为男的可接班顶门户,女的总要出嫁,是赔钱货。”

  • 顶门杠-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杠dǐng mén gàng

    【释义】:

    关上门后从里面抵住门的粗大棍子。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忙起身过去,恭恭敬敬把门栓抽脱,把顶门杠拿走。”

  • 顶门杠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杠子dǐng mén gàng zi

    【释义】:

    方言。比喻可作为依靠的人。《新苑》1982年第1期:“一个女人,有个男人,居家过日子才有根顶门杠子。你就是睡在梦里,心里也踏实呀!”

  • 顶门权-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门权dǐng mén chā

    【释义】:

    即顶门杠。赵树理《三里湾》:“负责开门的人须得把上下两道栓关好…顶上个连榾校刨起来的顶门杈。”

  • 顶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子dǐng zi

    【释义】:

    ①清代官员帽顶上的珠子,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也叫顶珠。曹禺《北京人》:“这门口我刚来的时候,不是个蓝顶子,正三品都进不来。”②借指清朝官员。郭沫若《铁盔》:“五岁发蒙的时候,在他家里已经教出了不少的‘顶子’了。”③指建筑物的顶部。冰心《寂寞》:“午后我就回来,你先把顶子编上。”④钉子。喻难以对付的人或事。刘半农《与疑古玄同抬杠》:“我为了拟广告,已碰了不少的顶子;如今再碰你最老最好的朋友一个顶子,也自然是别有风味的。”⑤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

  • 顶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马dǐng mǎ

    【释义】:

    ①旧时官员出行时在前面骑马开道的人。茅盾《大鼻子的故事》:“没有‘开路神’,也不见什么‘顶马’。走在前头的,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旧时举行婚丧典礼出行时,也常用“顶马”之礼仪,以为炫耀。②骑马前导。如:只见前面一人顶马而来,后面跟着几乘官轿。③指骑马前导者所乘的马。如:五匹顶马。

  • 顶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天dǐng tiān

    【释义】:

    ①形容极高或达到极限。如:这块地能打一百五十斤粮食就算顶天了。②比喻气概不凡。参见“顶天立地③”。

  • 顶天立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天立地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

    ①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指生存于天地间。如:人生在世,顶天立地,总得做几件有意义的事。②形容身躯魁伟。巴金《家》:“两扇大门开在里面,门上各站了一位手执大刀的顶天立地的彩色门神。”③形容堂堂正正,志向远大,气概不凡。郭沫若《屈原》:“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 顶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水dǐng shuǐ

    【释义】:

    ①某些民族妇女的取水方法,将盛水的罐子放在头上运送。如:那几个顶水的朝鲜大娘正向我们走来。②逆水。如:他在水里奋力划行,因为是顶水,所以游得很吃力。③指水运的顶头、尽头。孙中山《建国方略》:“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

  • 顶牛-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牛dǐng niú

    【释义】:

    ①骨牌的一种玩法。两家或几家轮流出牌,点数相同的一头互相衔接,接不上的人从手里选一张牌扣下,以终局不扣牌或所扣点数最小者为胜。也叫接龙。杨朔《三千里江山》:“要不弄张破葫芦瓢,割得一小块一小块的,使香火炷上点,做天九牌顶牛玩,输了学驴叫。”②比喻争持不下或互相冲突。周立波《张满贞》:“顺便介绍一下子,这位同志容易跟人家顶牛,也容易消气。”浩然《艳阳天》:“这些人的话明明听着有道理,也装不进去,就因为马之悦在他心里占着地方,跟这些话顶牛儿。”

  • 顶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手dǐng shǒu

    【释义】:

    指代理人。廖仲恺《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铺底权利人,即铺底顶手所有人。”

  • 顶凶-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凶dǐng xiōng

    【释义】:

    旧指受雇替凶手承担罪责。如:你儿子犯了命案,你就是花钱找人顶凶怕也不易。

  • 顶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风dǐng fēng

    【释义】:

    ①逆风;跟(人、车、船等)前进方向相反的风。如:遇到顶风,船速明显减慢。②迎着风。如:顶风冒雪。③比喻不顾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当代》1981年第2期:“你老兄为什么一定要顶风上?真是奇人!”又如:犯罪分子胆敢顶风作案,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 顶风冒雪-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风冒雪dǐng fēng mào xuě

    【释义】:

    形容旅途艰苦辛劳。周立波《暴风骤雨》:“那年冬天,我顶风冒雪,赶着我一条老牛拉一挂破车,到山里拉一冬木头。”

  • 顶火-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火dǐng huǒ

    【释义】:

    见“顶门火”。

  • 顶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心dǐng xīn

    【释义】:

    棉花等作物主茎的顶端。也叫顶尖。

  • 顶叶-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叶dǐng yè

    【释义】:

    生在茎顶端的叶子。

  • 顶号-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号dǐng hào

    【释义】:

    犹顶缸。指代人承担责任。韩文洲《四年不改》:“因为你不去,大家都不去了,老马来了问下来,你去顶号!”

  • 顶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生dǐng shēng(

    【释义】:

    花朵等)长在枝条的顶端。如:那两株牡丹顶生的花儿含苞待放。

  • 顶代-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代dǐng dài

    【释义】:

    代替。郭沫若《我怎样写〈棠棣之花〉》:“从酒家女临死时的‘濮阳酒店…’讹听成为‘仆——阳坚’,点出了阳坚的虚名,而以酒家女顶代。”

  • 顶用-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用dǐng yòng

    【释义】:

    有用;能派用场。周立波《暴风骤雨》:“他们计算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囫囵个儿顶用的牲口。”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四姑娘知道三姐的脾气,只当没听见她这些不顶用的大话。”

  • 顶包-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包dǐng bāo

    【释义】:

    犹掉包。孙中山《政府扣留的不是枪械是私运军火的丹麦船》:“第二批枪支到了,然后才用军政部的护照,才对你们说枪支到了。他们这次所运的枪,就是顶包。现在顶包已经是穿了。因为这个原故,政府便要查究。”又《中国内乱之因》:“有了这两个疑点,那末这批军火,不是私运,便是顶包。”

  • 顶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头dǐng tóu

    【释义】:

    ①物体的顶上头;最高处。郭光《仅仅是开始》:“四壁顶头的烟黑,被雨雪冲得一道一道的。”②指尽头。张寿臣《小神仙》:“这小胡同里有个顶头门儿,就一家儿,是车厂子。”③迎面;迎头。如:顶头风。④直接的(上司)。《人民日报》1981.1.23:“参与定案的人多,既有顶头领导,又有周围同志,怕改了一个,得罪十个。”

  • 顶头上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头上司dǐng tóu shàng si

    【释义】:

    指直接领导自己的人或机构。沈从文《会明》:“在连长帐篷前,遇到了他的顶头上司。”

  • 顶头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头风dǐng tóu fēng

    【释义】:

    迎面风;逆风。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漏船偏遇顶头风,俞文芊的爹又死得早,撇下孤儿寡母吃不上,穿不上,更不被人看重。”

  • 顶礼-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礼dǐng lǐ

    【释义】:

    ①双膝下跪,两手伏地,以头顶尊者之足,是佛教徒最崇敬的礼节。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善男信女们也个个‘合十赞叹,欢喜布施,顶礼而散’了。”②敬礼,致敬。王镇《枪》:“我地下同志——一中年和尚,站在禅祠门前的香案旁,守着缘簿,时时向进香的人顶礼致意。”③朝拜;瞻仰。徐迟《井冈山记》:“而现在朝拜罗霄山脉,顶礼井冈山这样的革命圣地,怎么也是驰车来去呢?”④崇拜;敬佩。鲁迅《病后杂谈(三)》:“所以要顶礼明末的遗民,必须接受他的民族思想,这才可以心心相印。”

  • 顶礼膜拜-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礼膜拜dǐng lǐ mó bài

    【释义】:

    ①虔诚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时的最敬礼。玛拉沁夫《活佛的故事》:“他们深躬腰身,随时准备跪下去顶礼膜拜。”参见“顶礼①”、“膜拜”。②形容崇拜得五体投地。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记者为着民族解放的前途,要对你们这先锋队顶礼膜拜,致最诚挚的无上敬礼!”

  • 顶对-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对dǐng duì

    【释义】:

    ①对本。利润和本钱相等。《花城》1981年第3期:“他还说:‘算了算了,队里卖给我们只五分,我们赚了个顶对,问心问理好透了。’”②方言。顶嘴。王正寅《落风坡遗案》:“日进斗儿还要顶对,被老伴抢上话了。”

  • 顶托-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托dǐng tuō

    【释义】:

    海水涨潮或河、湖水位增高,挡住流入的河水,使不易下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雨季里河水上涨,潮水顶托,排水不畅,所以内涝仍然很严重。”

  • 顶尖-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尖dǐng jiān

    【释义】:

    ①顶心。如:打掉棉花的顶夹。也泛指最高最上的部分。如:她先从茶树的顶尖摘起。②指(地位、水平等)最高的;尖端的。如:顶尖阶层;顶尖高手。

  • 顶价-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价dng jià

    【释义】:

    ①最高的价钱。《北京日报》1983.11.21:“发现他们出售的大葱是统货,未分等,却卖顶价每斤8分。”②方言。押租。

  • 顶名-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名dǐng míng

    【释义】:

    ①冒名。沙汀《淘金记》:“‘我倒还要告他个顶名借替啊!’恶毒地一笑,么长子忘其所以地一气说了下去。”②挂某种虚名。如:他俩顶名是夫妻,其实两人形同陌路,谁也不管谁。

  • 顶灯-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灯dǐng dēng

    【释义】:

    桅灯。一种航行的信号灯。茅盾《子夜》:“(吴淞口)口外江面泊着三四条外国兵舰,主桅上的顶灯在半空中耀亮,像是几颗很大的星。”

  • 顶批-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批dǐng pī

    【释义】:

    在书眉或文稿上方空白处所写的评语。也称眉批。王鲁彦《我们的学校》:“他教我们这一班的国文,作文卷子改得非常仔细,有了总批还有顶批。”

  • 顶壳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壳儿dng kěr

    【释义】:

    方言。顶用。《参花》1983年第10期:“你咋还又藏又躲,见着姑娘就往后缩,挺大个小伙子一点也不顶壳儿。”

  • 顶芽-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芽dǐng yá

    【释义】:

    长在植物主茎顶端的芽。如:为防止盆栽植物疯长穿高,可抹去花卉的顶芽。

  • 顶杠-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杠dǐng gàng

    【释义】:

    ①争辩,顶牛。如:他脾气坏,老爱跟人顶杠。②比喻代人承担责任;替罪。毕方等《千重浪》:“七队有问题,撤邢福的职好了,儿子犯法,总不能拿老子顶杠吧!”

  • 顶岗-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岗dǐng gǎng

    【释义】:

    ①能独立担当起本职工作。如:通过培训学习,使不少原来不能顶岗的人可以顶岗了。②代替他人的岗位当班工作。《北京日报》1982.12.27:“如工作人员因事请假,领导也应安排他人及时顶岗。”

  • 顶针-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针dǐng zhēn

    【释义】:

    ①顶真。参见“顶真②”、“顶真续麻①”。②dǐng zhen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多用金属材料制成,上面有许多小窝儿,用来抵住针鼻儿,使针易于穿过活计而不至于弄伤手指。欧阳山《高干大》:“这个问高干大要袜子,那个问高干大要顶针。”

  • 顶针续麻-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针续麻dǐng zhēn xù má

    【释义】:

    见“顶真续麻”。

  • 顶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角dǐng jiǎo

    【释义】:

    ①争执。《钟山》1981年第3期:“黄守山没有忘掉自己的身份,知道在这种场合不能和社员顶角。”②数学名词。三角形的底边所对的角或锥体的底面所对的立体角。

  • 顶证-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证dǐng zhèng

    【释义】:

    对证;作证明。欧阳山《三家巷》:“她要求周炳今天晚上替她顶证,咬定说实在有那么一回事,不然的话,陈家一定会辞掉她。”陈残云《山谷风烟》:“说完啦,往后斗刘继宗,我要她上场顶证。”

  • 顶补-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补dǐng bǔ

    【释义】:

    顶替补缺。茅盾《微波》:“总是要等到李太太或者大小姐好容易放下了碗筷,她这才顶补上去。”

  • 顶拖-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拖dǐng tuō

    【释义】:

    违抗拖延。如:上级交待的任务不容许顶拖不办。

  • 顶板-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板dǐng bǎn

    【释义】:

    ①比喻互相冲突、争持。沈从文《贵生》:“贵生不知为什么总不大欢喜那癞子,两人谈话常常顶板。”②也叫顶帮、上盘。矿层(或矿脉)上方的邻近岩层。

  • 顶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事dǐng shì

    【释义】:

    管用;能解决问题。张天翼《大林和小林》:“这个鲸吃起东西来,是不大考究的…不论大小,都乱七八糟地吞进肚去。从来也不嚼一嚼,因为他的牙不顶事。”周立波《暴风骤雨》:“不抗打呀,家伙什儿好,也不顶事,抵不住咱们战士的天下无双的勇猛,一打,就哗啦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