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須)是什么意思
不須鞭-汉语大词典
不須鞭
【1】传说一种用马见愁兽皮制的马鞭。{宋}{无名氏}《致虚杂俎》:“{西域}有獸如犬﹐含水噀馬目﹐則馬瞑眩欲死﹐故凡馬皆畏之﹐名曰馬見愁。{宣宗}時國人獻其皮﹐帝賜群臣編爲鞭﹐一揚即走﹐謂之不須鞭。”
不須-汉语大词典
不須
【1】不用;不必。《後汉书·逸民传·周党》:“臣聞{堯}不須{許由}﹑{巢父}﹐而建號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齊}﹐而王道以成。”{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襄陽府}﹐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老舍}《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不時之須-汉语大词典
不時之須
【1】不时之需。谓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宋}{苏轼}《後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宋}{陈亮}《送徐子才赴富阳序》:“平時所以爲民慮者甚周﹐緩急不時之須﹐亦爲民計而已矣。”
事須-汉语大词典
事須
【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計﹐事須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秣飼牛畜﹐事須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緣在﹐事須三度副蒼生。”一说“事須”为{唐}{宋}习用语。{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聖得’﹑‘事須’﹑這些皆{唐}{宋}人方言。”{宋}{陆游}《小雨》诗:“事須求暫假﹐宜睡稱燒香。”自注:“事須二字﹐蓋{唐}人公移中語也。”
也須-汉语大词典
也須
【1】也应该,也应当。《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倒不曾見日頭在半天裏﹐便把着喪門關了﹐也須吃别人道我家怎地禁鬼!”《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與你爹娘説通﹐他也須怪我不得。”
直須-汉语大词典
直須
【1】应当;应。{明}{冯梦龙}《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認真﹐争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唐}{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宋}{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宋}{欧阳修}《朝中措》词:“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孔明}變色曰:‘{子敬}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何須-汉语大词典
何須
【1】犹何必,何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爲多矣﹐何須萬?’”{宋}{贺铸}《临江仙》词:“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鲁迅}《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三国} {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供須-汉语大词典
供須
亦作“[供需]”【1】供给所需之物。《旧唐书·懿宗纪》:“緩征歛則闕於供須﹐促期限則迫於貧苦。”《元史·成宗纪二》:“詔諸王﹑駙馬及有分地功臣﹐户居{上都}﹑{大都}﹑{隆興}者﹐與民均納供儒。”{宋}{史璟卿}《谏史嵩之书》:“自開督府﹐東南民力﹐困於供需﹐州縣倉卒﹐匱於應辦。”{唐}{何光远}《鉴诫录·陪臣谏》:“當路州縣凋殘﹐所在館驛隘小﹐止宿尚猶不易﹐供須固是極難。”
儲須-汉语大词典
儲須
【1】倉廪的储备。{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一:“坐令乘傳遽﹐奔走爲儲須。”{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患難適然遭遇﹐荷君家誠傾意輸……欣欣推與儲須。”
切須-汉语大词典
切須
【1】急需。《隋书·刑法志》:“頃年已來﹐處處之役﹐唯資徒讁﹐逐急充配。若科制繁細﹐義同簡絲﹐切須之處﹐終不可得。”【2】务必。《西游记》第二八回:“徒弟呀﹐山路崎嶇﹐甚是難走﹐却又松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仔細!”《西游记》第六回:“你隨菩薩修行這幾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切須在意。”
夫須-汉语大词典
夫須
【1】即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硬而扁平﹐叶呈带状﹐夏季抽穗开花。自生于原野沼泽之地。茎叶可编织蓑笠等。《诗·小雅·都人士》“臺笠緇撮”{汉}{郑玄}笺:“臺﹐夫須也。都人之士﹐以臺皮爲笠﹐緇布爲冠。”《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三国}{吴}{陆玑}疏:“舊説夫須﹐莎草也﹐可爲蓑笠。”《尔雅·释草》:“臺﹐夫須。”
小須-汉语大词典
小須
【1】稍待。{宋}{陆游}《致仕後述怀》诗:“小須梅雨霽﹐散髮醉江天。”《晋书·王沈传》:“愚以告下之事﹐可小須後。”
待須-汉语大词典
待須
【1】等待。《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節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須。”{尹知章}注:“須亦待也。”
徑須-汉语大词典
徑須
【1】直须。{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诗:“一杯送舟下{水西}﹐我欲贈言無好詞。徑須唤起{束廣微}﹐爲君重補《南陔》詩。”{唐}{李白}《将进酒》诗:“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宋}{陈师道}《和黄预七夕》:“坐待翔禽報佳會﹐徑須飛雨洗香車。”
得放手時須放手-汉语大词典
得放手時須放手
【1】该放手的时候便放手。谓对于某些事情不要太固执﹑认真。《红楼梦》第六一回:“{平兒}道:‘何苦來操這心!“得放手時須放手”﹐什麽大不了的事﹐樂得不施恩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張驢兒}云:〕既然有了藥﹐且饒你罷。正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遂將所得野味﹐置於穽中﹐空手而回。正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可施恩處便施恩。”
徵須-汉语大词典
徵須
【1】求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魂神﹐示現夢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飲食﹐徵須福佑﹐亦爲不少矣。”
底須-汉语大词典
底須
【1】何须;何必。{元}{许有壬}《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清}{孙致弥}《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密須-汉语大词典
密須
【1】古国名。{商}时{姞}姓之国,{周文王}灭之,以封{姬}姓。后又为{周共王}所灭。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左传·昭公十五年》:“{密須}之鼓與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国语·周语中》:“昔{{}之亡也由{仲任}﹐{密須}由{伯姞}。”亦省称“[密]”。《国语·周语上》:“{恭王}遊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康公}不獻﹐王滅{密}。”{韦昭}注:“{密}﹐今{安定}{陰密縣}是也﹐近{涇}。”
女須-汉语大词典
女須
【1】见“女嬃”。
女長須嫁-汉语大词典
女長須嫁
【1】谓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傑居士》:“〔{楊傑}〕晩從{天衣}游。{衣}每引{老龐}機語﹐令研究深造……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須婚﹐女長須嫁。討甚閑工夫﹐更説無生話。’書以寄{衣}﹐{衣}稱善。”
女大須嫁-汉语大词典
女大須嫁
同“[女長須嫁]”【1】《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三:“《指月録》:‘{元豐}間﹐{無爲居士}{楊傑}和{龐公}偈云:男大須婚﹐女大須嫁。’今俗語有之。”《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人生大禮。”
狼須-汉语大词典
狼須
【1】即{狼胥}。{金}{周昂}《即事》诗之二:“遠目傷心千里餘﹐凛然真覺近{狼須}。雲邊處處是青塜﹐馬上人人皆白鬚。”
狼牙須-汉语大词典
狼牙須
【1】见“狼牙脩”。
些須-汉语大词典
些須
亦作“[些需]”【1】少许,一点儿。{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每日沿門兒題詩句﹐投至的攢下些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再檢箱中﹐看有些需物件解當些來買地﹐並作殯葬之資。”《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倘若盤纏缺少﹐也可以幫助些須。”{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白水漈》:“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
曲須-汉语大词典
曲須
【1】门上的环纽。{明}{周祈}《名义考·物部》:“〔京師人謂〕門鐶曰曲須……曲須爲屈膝﹐{李賀}詩‘屈膝銅舖鎖{阿甄}’﹐蓋門鐶雙曰金舖﹐單曰屈膝﹐言形如膝之屈也。”
是須-汉语大词典
是須
【1】务须;务必。{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須休怕怖﹐請夫人放心無慮。”{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請寬尊抱﹐是須休把兩眉結。”
會須-汉语大词典
會須
【1】应当。{唐}{项斯}《山友赠藓花冠》诗:“會須尋道士﹐簪去遶霜壇。”{元}{王恽}《平湖乐》曲:“會須滿載﹐百壺春酒﹐撾鼓蕩風猗。”{沈砺}《送穷》诗:“會須立馬{昆侖}上﹐散髮披襟唱《大風》。”【2】适逢需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唤{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求須-汉语大词典
求須
【1】需索;需求。《南史·王僧达传》:“{吴}郭{西臺寺}多富沙門﹐{僧達}求須不稱意﹐乃遣主簿{顧曠}率門義刼寺内沙門{竺法瑶}﹐得數百萬。”{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浮費省物而不屈於求須﹐苛役蠲而農不妨於耘耨。”{清}{顾炎武}《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邑豪方■齕﹐獄吏實求須。”
渥須-汉语大词典
渥須
【1】美须。{汉}{扬雄}《太玄·视》:“粉其題頩﹐雨其渥須。”{范望}注:“題﹐額也;頩﹐面也;渥﹐美也。”
濡須-汉语大词典
濡須
【1】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入{长江}。古代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2】堡坞名。{东汉}末年{孙权}于{濡须口}筑以备{曹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南朝} {梁元帝}《玄览赋》:“顧{濡須}之故巘﹐每當食而忘飯。”{王闿运}《哀江南赋》:“{濡須}不守﹐{夏口}空防。”
濡須塢-汉语大词典
濡須塢
【1】堡坞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建安}〕十六年﹐{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聞{曹公}將來侵﹐作{濡須塢}。”{清}{钱谦益}《刑部尚书沈公神道碑》:“仿{曹操}之開{芍陂}﹐{孫權}之立{濡須塢}以足餉。”
牡丹花好﹐終須緑葉扶持-汉语大词典
牡丹花好﹐終須緑葉扶持
【1】见“牡丹雖好,還要緑葉扶持”。
挽須-汉语大词典
挽須
【1】见“挽鬚”。
摩厲以須-汉语大词典
摩厲以須
亦作“[摩礪以須]”亦作“[摩厲以需]”【1】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待时而动。{清}{钱谦益}《<顾太史文集>序》:“而公已病且老﹐天下事亦漸難措手﹐非復公摩厲以須之日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茝》:“媳婦有妖胎﹐會將摩厲以需﹐毋復聒之使不安静也。”{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蓋示餘勇﹐摩礪以須我耳。”{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方今武功既著﹐文治將興﹐吾黨之士﹐其摩厲以須。”《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摩礪以須-汉语大词典
摩礪以須
【1】见“摩厲以須”。
攬桓須-汉语大词典
攬桓須
【1】{晋}{谢安}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晋}{孝武帝}。一天﹐{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爲君既不易﹐爲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在座的{谢安}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孝武帝}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漢}節﹐猶喜攬{桓}須。”
斯須-汉语大词典
斯須
【1】须臾;片刻。{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你與我起青蘋一陣陣吹將去﹐到天涯只在斯須。”{苏曼殊}《焚剑记》:“女引至廳中;斯須﹐一老人出﹐鬚鬢皓白。”《礼记·祭义》:“禮樂不可斯須去身。”{郑玄}注:“斯須﹐猶須臾也。”{唐}{杜甫}《哀王孙》诗:“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爲王孫立斯須。”
有須-汉语大词典
有須
【1】有些。《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有一等輕薄的道:‘那女兒聞得先與他有須説話了﹐後來配他的。’”
脣齒相須-汉语大词典
脣齒相須
【1】犹唇齿相依。{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鎮}東起{四海冶}﹑{火燄山}﹐接{昌鎮}﹑{黄花鎮}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鎮}北﹐適當山陵後背﹐乃脣齒相須之地。”
欠須-汉语大词典
欠須
【1】犹呼吸。《尔雅·释兽》“魚曰須”{郭璞}注“鼓鰓須息”{宋}{邢昺}疏:“魚之鼓動兩腮﹐若人之欠須。導其氣息者名須。”
無須-汉语大词典
無須
【1】不用;不必。《南史·何承天传》:“{承天}性褊促……{文帝}知之﹐應遣先戒曰:‘善候{何}顔色﹐如其不悦﹐無須多陳。’”{唐}{韩愈}《射训狐》诗:“安然大唤誰畏忌﹐造作百怪非無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其人曰:‘此無須踟蹰。某不過欲抽小數于内兄﹐于將軍錙銖無所望。’”{老舍}《骆驼祥子》一:“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
必須-汉语大词典
必須
【1】一定需要,不可缺少。《东观汉记·冯衍传》:“將軍所仗﹐必須良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春採者必須長梯高机﹐數人一樹﹐還條復枝﹐務令净盡。”{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芙蓉》:“然水芙蓉必須池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者﹐不可數得。”【2】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水浒传》第十八回:“不知那六個是甚麽人﹐必須也不是善良君子。”{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曾}曰:‘所至有捕盜者。從人單露﹐必須易敗。’”{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又本州須糴常平米二十餘萬石﹐諸州亦各收買﹐似此争糴﹐必須踊貴。”【3】定要。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唐}{杜甫}《覃山人隐居》诗:“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西游记》第六回:“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後聚》:“{河}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
急須-汉语大词典
急須
【1】煮茶﹑暖酒器名。{明}{都卬}《三馀赘笔·急须仆憎》:“{吴}人呼暖酒爲急須……急須者﹐以其應急而用。”{宋}{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廬}引飛瀑﹐一簇蠅聲急須腹。”自注:“急須﹐東南之茶器。”【2】一说古为便溺器名。{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六·饮器》:“近時人又以貯酒之器謂之急須﹐亦止爲一飲字訛之。殊不知古人以溺器爲急須﹐乃應急而須待之者﹐反又不知其義﹐可笑。”
應須-汉语大词典
應須
【1】应当;应该。{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宋}{张孝祥}《念奴娇》词:“人物應須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應須知道好即是壞﹐壞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個道理。”【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裴冕}兼左庶子﹐{隴西郡}司馬{劉秩}試守右庶子……應須士馬﹑甲仗﹑糧賜等﹐并於當路自供。”
毋須-汉语大词典
毋須
【1】无须,不必。{郭小川}《春暖花开》诗:“春在人心﹐毋须广播消息。”{许地山}《空山灵雨·债》:“我觉得自从{俪儿}去世以后﹐你就比前格外客气。我劝你毋须如此﹐因为外人不知道都要怪我。”
磨礪以須-汉语大词典
磨礪以須
【1】见“磨厲以須”。
磨厲以須-汉语大词典
磨厲以須
亦作“[磨礪以須]”【1】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清}{李渔}《玉搔头·逆气》:“孤家久懷大志﹐欲建雄圖﹐向來磨礪以須﹐今始相機而動。”{宋}{岳珂}《桯史·乾道受书礼》:“若其不許﹐犬羊豈可責以禮度﹐則臣願陛下深謀遠慮﹐磨厲以須﹐忍其小而圖其大。”{宋}{苏轼}《杭州召还郡状》:“今者忽蒙聖恩召還擢用﹐又除臣弟{轍}爲執政﹐此二事皆非大臣本意。竊計黨人必大猜忌﹐磨厲以須﹐勢必如此。”{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更揀好者寄來﹐蓋示餘勇﹐磨礪以須我耳。”
相須-汉语大词典
相須
【1】亦作“[相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明史·流贼传·李自成》:“{自成}善攻﹐{汝才}善戰﹐兩人相須若左右手。”《诗·小雅·谷风》“習習谷風﹐維風及雨”{毛}传:“風雨相感﹐朋友相須。” {谢觉哉}《不惑集·冷和热》:“冷和热是相需为用的﹐是统一性的对立面。”{汉}{王充}《论衡·无形》:“人禀氣於天﹐氣成而形立﹐形命相須﹐以致終死。”{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2】相互等待。《汉书·王莽传中》:“羣公奏請募吏民人馬布帛綿﹐又請内郡國十二買馬﹐發帛四十五萬匹﹐輸{長安}﹐前後毋相須。”{颜师古}注:“須﹐待也。”{三国} {魏}{曹植}《仙人篇》:“徘徊九天上﹐與爾長相須。”{宋}{叶適}《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诗:“燕鴻不相須﹐進趣自求便。”
相須爲命-汉语大词典
相須爲命
【1】见“相依爲命”。
男大須婚-汉语大词典
男大須婚
【1】男子长大成年后总要娶亲成家。《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男大当娶﹐女大当聘﹐你六十九了﹐白活!”《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須婚﹐女長須嫁。討甚閒工夫﹐更説無生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人生大禮。”亦作“[男大當婚]”﹑“[男大當娶]”。{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潤玉}年已及笄﹐要覓一婿。”《好逑传》第八回:“古語説得好:男大當婚﹐女大須嫁。侄女年雖不大﹐也要算做及笄之時。”
當須-汉语大词典
當須
【1】必须。《左传·昭公十三年》“有人無主﹐二也”{晋}{杜预}注:“雖有賢人﹐當須内主爲應。”《百喻经·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醫言當須倒灌乃可瘥耳。”《晋书·甘卓传》:“答問損益﹐當須博通古今﹐明達政體﹐必求諸墳索﹐乃堪其舉。”
科須-汉语大词典
科須
【1】见“科需”。
稍須-汉语大词典
稍須
【1】犹稍许。{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从此往西﹐每站都稍须有些东西买﹐只算是偷做的生意。”
白須-汉语大词典
白須
【1】见“白鬚”。
務須-汉语大词典
務須
【1】必须。{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學者務須尋其本色﹐即千言鉅什﹐亦不使有一字離去﹐乃爲善耳。”{毛泽东}《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对于这些外来干部﹐各地领导机关﹐务须谆谆告诫他们﹐以充分的热情和善意﹐爱护本地干部。”{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昔{上海}西商﹐争請{中國}務須准將機器進口。”
要須-汉语大词典
要須
【1】必定;总会。{宋}{苏辙}《病後》诗:“芭蕉張王要須朽﹐雲氣浮游畢竟虚。”{清}{顾炎武}《祖豫州闻鸡》诗:“豈足占時運﹐要須振羽翰。”{唐}{雍陶}《感兴》诗:“貧女貌非醜﹐要須緣嫁遲。”【2】必须;需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滿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須米微多﹐米少酒則不佳。”{宋}{李纲}《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報﹐止遣水軍屯{蘄陽}﹐要須{九江}有兵與之相照應﹐乃爲得策。”《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須良臣以鎮邊境。”
虬須-汉语大词典
虬須
亦作“[虯須]”【1】见“虬鬚”。
蝦須-汉语大词典
蝦須
【1】见“蝦鬚”。
管須-汉语大词典
管須
【1】定要;准要。{宋}{苏轼}《殢人娇·戏邦直》词:“别駕來時﹐燈火熒煌無數。向青瑣隙中偷覷﹐元來便是﹐共綵鸞仙侣。方見了﹐管須低聲説與。”
芥子須彌-汉语大词典
芥子須彌
【1】《维摩经·不可思议品》:“若菩薩住是解脱者, 以{須彌}之高廣, 内芥子中, 無所增減, {須彌山}王本相如故。”后因以“芥子須彌”喻诸相皆非真, 巨细可以相容。{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末七字余極喜之﹐其妙處難以言説﹐但覺芥子{須彌}﹐猶涉執象。”{宋}{刘过}《投诚斋》诗之六:“達人胸次原無翳﹐芥子{須彌}我獨知。”
莫須有-汉语大词典
莫須有
【1】恐怕有; 也许有。《宋史·岳飞传》:“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用以表示凭空诬陷。{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看来{许}之罪其实是‘莫须有’的﹐大约有人欲得而甘心﹐故有此辣手。”{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這也是莫須有之事﹐況{阮老先生}罷閒之人﹐國家大事也不可亂講。”
莫須-汉语大词典
莫須
【1】毋须; 也许。{唐}{杜甫}《晩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诗:“莫須驚白鷺﹐爲伴宿青溪。”《朱子语类》卷七三:“《中孚》是箇卵象……占法則莫須是見豚魚則吉。”{宋}{王安石}《与王逢原书》之六:“不知{逢原}此行以何時到{江陰}……但到{金陵}莫須求客舟以往否?”
蒙須-汉语大词典
蒙須
【1】剑绳。《战国策·赵策三》:“且夫{吴}{干}之劍材,難夫毋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操其刃而刺,則未入而手斷。”{鲍彪}注:“蒙須,疑爲劍繩,猶蒯緱也。”一说犹蒙盾。{吴曾祺}注:“須,盾名;蒙須,猶蒙盾也。”
蔑須有-汉语大词典
蔑須有
【1】莫须有, 没有。{清}{龚自珍}《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吴舍人》诗:“文章之事蔑須有﹐心靈之事益負負。”
纖須-汉语大词典
纖須
【1】少许; 细微。《元典章·户部二·祇应》:“出使人員驅馳終日﹐其給經過宿頓去處﹐除依例應副米麪肉貨外﹐必用纖須鹽醬。”{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銀絲界破波文緑﹐可怎生浮蝣兒不動纖須。”
赤須-汉语大词典
赤須
【1】见“赤須子”。
赤須子-汉语大词典
赤須子
【1】传说中的神仙名。{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赤須子}﹐{豐}人也。{豐}中傳世見之﹐云{秦穆公}時主魚吏也。數道{豐}界災害水旱﹐十不失一……好食松實﹑天門冬﹑石脂。齒落更生﹐髮墯再出。服霞絶後﹐遂去{吴山}下十餘年﹐莫知所之。”亦简称“[赤須]”。《文选·左思<吴都赋>》:“{桂父}練形而易色﹐{赤須}蟬蜕而附麗。”{李善}注:“言此人等仙﹐如蟬之脱殼。”
軍須-汉语大词典
軍須
【1】军需。{唐}{杜牧}《感怀》诗:“急征赴軍須﹐厚賦資兇器。”《北史·韩麒麟传》:“{麒麟}上義租六十萬斛﹐并攻戰器械﹐於是軍須無乏。”《金史·章宗纪三》:“農民困于軍須。”
資須-汉语大词典
資須
【1】需求。《南史·蔡廓传》:“公禄賞賜﹐一皆入{軌}﹐有所資須﹐悉就典者請焉。”【2】维持生计的必需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衣食資須﹐公私驅役;而望遁跡山水﹐超然塵滓﹐千萬不遇一爾。”{唐}{道宣}《叙任道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诏>》:“擬欲供給資須﹐四事無乏。”
那須-汉语大词典
那須
【1】犹何必。{清}{陈至言}《白杜鹃花》诗:“那須帶血依芳樹﹐自可梳翎弄雪衣。”
送君千里, 終須一别-汉语大词典
送君千里, 終須一别
【1】劝慰对方不必远送之辞。{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終有一别﹐哥哥你回去!”《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挽住{宋江}説道:‘尊兄不必遠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别。’”川剧《柳荫记》第四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呀!”亦作“[送君千里﹐終有一别]”﹑“[送君千里終須别]”。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四场:“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送君千里終須别……咱們就在這神聖面前一别。”{明}{徐■}《杀狗记·见狗惊心》:“兄弟﹐送君千里﹐終須一别﹐請回了罷。”《荡寇志》第七七回:“送君千里終須别﹐前途路遠﹐請賢侄就此止步罷。”
遮須國-汉语大词典
遮須國
【1】传说中的国名。国王为{三国}时的{曹植}。{明}{汤显祖}《牡丹亭·冥判》:“這筆頭公﹐是{遮須國}選的人才。”《类说》卷三二引《洛浦神女感甄赋》:“{曠}曰:‘或聞{洛神}即{甄后}﹐后謝世﹐{陳思王}遇其魄{洛}濱﹐爲《感甄賦》﹐改爲《洛神賦》﹐託於{宓妃}﹐有之乎?’女曰:‘有之。妾即{甄后}也……’{曠}曰:‘{思王}今在何處?’女曰:‘見爲{遮須}國王。’”
邊須-汉语大词典
邊須
【1】见“邊需”。
解鈴須用繫鈴人-汉语大词典
解鈴須用繫鈴人
【1】见“解鈴還須繫鈴人”。
解鈴還須繫鈴人-汉语大词典
解鈴還須繫鈴人
【1】{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衆何不道:‘繫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事亦见{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后因以“ 解鈴須用繫鈴人”﹑“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病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亦省作“[解鈴繫鈴]”。{方靖四}《致胡適书》:“正因为是伟人﹐才有勇气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此种纠正自己错误之举﹐将博得举世的同情﹐则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解铃系铃’﹐我们对先生寄以功穷的希望!”{明}{王錂}《春芜记·忤奸》:“常言道:解鈴須用繫鈴人。當初是他兩個説他進去﹐如今依先要這兩個説他出來。”{清}{华生}《滇越铁路问题》:“解鈴還須繫鈴人。責有攸歸﹐義無旁貸。”亦作“[解鈴還是繫鈴人]”。
鎖須-汉语大词典
鎖須
亦作“[鏁鬚]”亦作“[鏁須]”【1】锁簧﹐旧式锁插入锁身的部分。《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鍵閉”{郑玄}注“鍵﹐牡;閉﹐牝也”{唐}{孔颖达}疏:“凡鏁器入者謂之牡﹐受者謂之牝﹐若禽獸牡牝然……按《漢書·五行志》每云牝飛及牝亡﹐謂失其鏁須﹐須則牡也。”《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如今門謂之牡﹐鐶則謂牝;鏁管便是牝﹐鏁鬚便是牡。”
閭須-汉语大词典
閭須
【1】即{闾姝}。《战国策·魏策二》:“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
須-汉语大词典
須
“[须]”的繁体字。《廣韻》相俞切,平虞,心。【1】胡须﹐胡子。后多作“鬚”。《易·贲》:“六二:賁其須。”{王弼}注:“須之爲物,上附者也。”{孔颖达}疏:“須,是上須〔附〕於面。”《新唐书·窦怀贞传》:“宦者用事,尤所畏奉,或見無須者,誤爲之禮。”{宋}{陈师道}《谢傅监》诗:“當使有近行﹐應門有長須。”{清}{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子年未四十,鬑鬑須在頰。 ”【2】触须。{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明}{高启}《上之回》诗:“前揚豹尾竿,左靡魚須旃。”《海上花列传》第四六回:“不料那盆内單裝着一隻促織兒,撅起兩根須,奕奕閃動。”【3】植物及其他物体上像须的东西。{唐}{杜甫}《双枫浦》诗:“浪足浮紗帽,皮須截錦苔。”{仇兆鳌}注:“波平而皮蘚半呈,如截錦苔。”{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齁齁,爲藤柱須尖。” :如:根须﹑花须。【4】止,停留。《书·五子之歌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陆德明}释文:“須,{馬}云止也。”【5】等待。《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反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南朝} {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二:“{秦}筝{趙}瑟挾笙竽,垂鐺散佩盈玉除。停觴不御欲誰須?”{宋}{苏轼}《与范元长书》:“某如聞有移{黄}之命,若果爾,當自{梧}而{廣},須{惠州}骨肉到同往。”{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6】片刻﹐一会儿。《荀子·王制》:“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杨倞}注:“須,須臾也。”【7】稍许﹐稍微。《南齐书·高逸传·刘虯》:“{虯}少而抗節好學,須得禄便隱。”【8】迟缓。《荀子·礼论》:“故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須足以容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備,曲容備物之謂道矣。”{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补遗》{引之}曰:“須者,遲也。《論語》‘{樊須},字{遲}’。謂遲其期,使足以容事也。{楊}云‘須,待也,謂所待之期也’,則失之迂矣。”{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暫須迴步履,要取助盤飧。”【9】依靠。《汉书·循吏传·朱邑》:“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韓信}雖奇,賴{蕭公}而後信。”{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聯。相須而成,缺一不可。”{明}{何景明}《观吴进士舞剑歌》:“我亦將之五岳遊,須爾仗劍芟虺蜮。”【10】任用;采用。{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今孤親被奴虜之厄,受囚破之耻,不能自輔,須賢任仁,然後討{吴}。”《新唐书·宇文融传》:“{融}乃自請馳傳行天下,事無巨細,先上勸農使,而後上臺省,臺省須其意,乃行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统序科第》:“{漢}革{秦}亂,講求典禮,亦解循塗方轍,以須賢俊。”【11】须要;需要。《汉书·冯奉世传》:“{奉世}上言‘願得其衆,不須煩大將’。”《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須恒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金}{滕茂实}《临终诗》:“斂我不須衣,裹尸以黄幡。”{太平天囯}{黄从善}《诏书盖颁行论》:“萬郭來朝,尤須通字。”【12】要求。《太平广记》卷四二引{唐卢□}《逸史》:“末學俗士,願瀝丹懇,須至{仙伯山}居中,具起居禮。”{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一:“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戰鬭欲何須。”【13】索取;勒索。{唐}{赵璘}《因话录·角附谐戏》:“{江夏王}{義恭},性愛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勗}已有所送,而王徵索不已,{何}甚不平。嘗出行於道,遇狗枷敗犢鼻,乃命左右取之還,以箱擎送之。牋曰:‘承復須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犢鼻。’”{宋}{龚明之}《中吴纪闻·郑希尹》:“天子命{景平}爲郡守,當以撫字爲職,乃不得行其志,今日須金幾百兩,明日須金幾千兩,枯骨頭上打不出也。”《宋史·李纲传上》:“{金}人須金幣以千萬計,求割{太原}﹑{中山}﹑{河間}地,以親王﹑宰相爲質。”【14】必要。《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馮公}用手攙扶道:‘不須如此。’”{元}{郑廷玉}《後庭花》第一折:“何須發怒,不索生嗔。”{明}{王世贞}《送胡子文太史使荆州辽府》诗:“{上林}簪筆應相待,留滯何須念{子長}。”【15】一定﹐必定。{宋}{洪迈}《夷坚支志乙·涂文伯》:“科舉君須中,危科子必登。”{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道不的殷勤過日災須少,僥倖成家禍必多,枉了張羅。”《儒林外史》第五回:“這兩件事都是實的,倘若審斷起來,體面上須不好看。”【16】必须。{三国 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適有事務,須自經營,不獲侍坐,良增邑邑。”{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校練務精,捃理須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若要覓衣食,須把個‘官’字兒擱起,照看常人,傭工做活,方可度日。”【17】本来﹐理所当然。参见“[須是]”。【18】到底﹐终于。{唐}{王建}《岁晚自感》诗:“一向破除愁不盡,百方回避老須來。”{宋}{辛弃疾}《婆罗门引·用韵答先之》词:“男兒事業,看一日﹑須有致君時。”{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占猱兒養弟子,我良言須逆耳。”【19】有。{元}{张可久}《粉蝶儿·春暮有怀》套曲:“花須開謝,月有盈虧。”【20】是。{宋}{王安石}《见鹦鹉戏作》诗:“直須强學人間語,舉世無人解鳥言。”{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八出:“他須烟花潑妓,水性從來怎由己,緣何會做得人頭妻?”{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我與那左丞相是兄弟,我和你須叔侄。”【21】却,可。表示转折。{宋}{朱敦儒}《水调歌头》词:“中秋一輪月,只和舊青冥。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别般明。”{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九出:“{孫二}須不是這般樣人。”{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一折:“莫非是来偷望小生,我須不知,一定惱將去了。”【22】却,可。表示强调。《水浒传》第二一回:“我須不曾歹看承你娘兒兩箇,還了我罷!”【23】虽然。《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園須即好,蒜極多,臭穢勳天。”{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這一雙鶻鴒眼,須看了可憎底千萬,兀底般媚臉兒不曾見。”{元}{朱庭玉}《泣颜回》套曲:“留情癡漢,負恩女娘,狼心腸。人須易負,難昧穹蒼。”【24】即使。{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您一行家眷,須到三五十口,大小不教傷着一箇。”《西游记》第九六回:“須住年把,也不妨事。”【25】自;自然。{宋}{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词:“莫嫌白髮不思量,也須有思量去裏。”{邓广铭}笺注:“‘須’即‘自’,‘去’即‘處’,‘裏’即‘哩’。意即‘也自有思量處哩’。”{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不要他在城市中住,教他村裏莊兒上去住,須没有酒吃。”【26】正。{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老將軍,那{劉無敵}須年少,你如今可老了也。”【27】通“[嬃]”。《易·归妹》:“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高亨}注:“須,借爲嬃,姊也。”{李镜池}通义:“須:借爲嬃,亦即女弟。須與娣對文,用换辭法避免重複。”【28】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诗·邶风·泉水》:“思{須}與{漕}。”{毛}传:“{須}{漕},{衛}邑也。”{马瑞辰}通释:“《水經·泲水注》:‘{濮渠}又東,分爲二瀆,{北濮}出焉。{濮渠}又東逕{須城}北,《詩》所云“思{須}與{漕}”也。’漕通作曹……今按{須}與{曹}皆在今{衛輝府}{滑縣}境内,{漢}{白馬縣}即今{滑縣}也。”【29】姓。{春秋}时{楚}有{须务牟}。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須用-汉语大词典
須用
【1】犹言一定要。《水浒传》第四九回:“限三日内要納大蟲﹐遲時須用受責﹐却是怎地好!”《水浒传》第十九回:“在此不着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二程遗书》卷十八:“家貧親老﹐須用禄仕。”
須陀-汉语大词典
須陀
【1】梵语sudh的音译。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並食須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體﹐已轉成身。是須陀味園林池苑並自然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須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譯白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天須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樂以自娱樂。”
須摩提-汉语大词典
須摩提
【1】梵语sumati的译音,或译作“须摩題”。佛教语。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居﹐意译为“妙意”﹑“好意”。《翻译名义集·世界》:“《大論》云:此云‘妙意’﹐亦‘好智’﹐亦‘好意’。《彌陀經》云:‘{阿彌陁佛}所居國土名{須摩題}。’”《般舟三昧经·行品》:“獨一處止念西方{防彌陀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此千億萬佛刹﹐其國名{須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
須曼-汉语大词典
須曼
【1】见“須曼那”。
須菩提-汉语大词典
須菩提
【1】梵语subhūti的音译。或译为“須浮帝”﹑“須扶提”﹑“蘇部底”等。意译为“善現”﹑“善見”﹑“善吉”﹑“空生”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出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维摩诘经·弟子品》:“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维摩詰}問疾。’”{僧肇}注:“{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2】对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百丈大智禅师》:“於是創意别立禪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號曰長老﹐如西域道高臘長﹐呼須菩提等之謂也。”
須將-汉语大词典
須將
【1】老将,宿将。{宋}{叶適}《王运使挽词》诗:“須將未盡賞﹐酬折在豐碑。”
須彌世界-汉语大词典
須彌世界
【1】佛教传说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国近代文论选·<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總而言之﹐凡世界所有之事﹐小説中無不備有之﹐即世界所無之事﹐小説中亦無不包有之。忽而大千世界﹐忽而須彌世界﹐忽而文明世界。”{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八:“一滴水就是一个須弥世界;一只苍蝇的眼睛﹐也是一个华严世界。”
須彌座-汉语大词典
須彌座
【1】一种状似{须弥山}的台座,上可安置佛像。{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上憑天旨﹐争開舍利之壇;俯會衆心﹐競起須彌之座。”【2】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基。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
須索-汉语大词典
須索
【1】索取;勒索。《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歲秋按鷹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須索﹐百姓畏之如寇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與{遼}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京}差三番使臣﹐沿路州軍﹐困於須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賜宴罷﹐有{振武}都頭卒﹐不堪一行人須索﹐忽操白刃入斫{聖美}。”【2】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擬鋪鴛被﹐把人尤泥﹐須索琵琶從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東岳保護之恩﹐須索去燒香賽還心願則箇。”{明}{康海}《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論孤高須索向{青門}學種瓜﹐論讀書怎可似{莊周}言飄瓦?”{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今日約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須索早去。”{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親家請俺兩口兒吃酒﹐須索走一遭去。”【3】一定,必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晩了﹐不能轉回﹐明晩須索來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且放下心﹐須索好音來也。”
須女-汉语大词典
須女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位于织女星之南。{唐}{杨炯}《浑天赋》:“南斗主爵禄﹐東壁主文章﹐須女主布幣﹐牽牛主關梁。”《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曰玄天﹐其星須女﹑虚危﹑營室。”{明}{刘基}《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之七:“天邊雲氣來須女﹐湖上輕雷起少男。”
須丸-汉语大词典
須丸
【1】代赭石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代赭石》。
須合-汉语大词典
須合
【1】应当,应该。{宋}{曾巩}《申中书不看详会要状》:“某若依限修進﹐不惟須合考求首尾﹐參詳得失﹐仍更並須檢尋文字﹐照據其間﹐恐合更有更改損益。”{宋}{范仲淹}《奏议尹洙转官》:“如須合進擢﹐即今將入夏﹐邊上無事﹐且召{尹洙}赴闕﹐令條奏邊事﹐觀其陳述可采﹐即與改職。”
須要-汉语大词典
須要
【1】定要;需要。{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然大義大節須要知﹐若細微亦不必知也。”{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緩急間須要你支吾﹐可憐我孤身的躲難逃災﹐更一家兒銜寃負屈。”{冰心}《我的学生》:“幸而开刀经过良好﹐只是失血太多﹐須要输血。”{清}{李渔}《奈何天·密筹》:“他若問我的虚實﹐你須要留心對他。”
須是-汉语大词典
須是
【1】必须;定要。强调某种情况。《敦煌曲子词·苏莫遮》:“{駱駝■}﹐風裊裊﹐來往巡遊須是身心好。”《宣和遗事》後集:“須是忍耐强行﹐勿思佗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本爲葬父﹐故此賣身﹐須是完葬事過﹐才好去得。”{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表演须有目的:须是使得观众在看了表演之后﹐对于人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2】本是。{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須是讀書人凌雲豪氣﹐偏遇這潑虔婆全無顧忌。”{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你本是{趙盾}家堂上賓﹐我須是{屠岸賈}門下人。”{明}{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爹媽休疑﹐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3】总是;终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雖然俺心下有﹐我須是臉兒羞。”{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第五來{歡郎}雖是未成人﹐[{歡}]俺呵﹐打甚麽不緊﹐[{旦}]須是{崔}家後代孫。”
須至-汉语大词典
須至
【1】犹必须,一定。{宋}{邵雍}《人物吟》:“人破須至護﹐物破須至補。”《二程遗书》卷十七:“然{孔子}答之者﹐以{陳司敗}必俟其反命﹐故須至答也。”{宋}{曾巩}《奏回避吕升卿状》:“今{升卿}任{江西}監司﹐{洪州}在其統屬﹐須至陳回避。”【2】旧时公文及执照结句习惯用语。{宋}{朱熹}《减木炭钱晓谕》:“竊恐鄉村人户未能通知﹐須至散榜曉示者。”{清}{翟灏}《通俗编·政治》:“須至:今公文中習爲定式。問其義﹐則無能言之。據《歐陽公集·相度銅利牒》云:‘無至悮事者。’《五保牒》云:‘無至張皇鹵莽者。’亦俱用之篇末。大抵戒之曰‘無至’﹐勸之曰‘須至’﹐其辭僅反正不同耳。”
須奰-汉语大词典
須奰
【1】谓蓄怒。{唐}{元结}《元谟》:“繼者先殺而後淫﹐乃深刑長暴﹐酷罰恣虐﹐暴虐日肆﹐其下須奰。”
須次-汉语大词典
須次
【1】谓官吏候补,等待依次补缺。{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一:“選人改秩﹐今當員多闕少時﹐須次動六七年﹐咸云考無玷闕﹐方幸寸進﹐戛戛乎難哉!”{宋}{洪迈}《夷坚支志乙·刘暐做官》:“再調{衡州}{安仁}酒官﹐在家須次。”
須時-汉语大词典
須時
【1】些须时间;短时期。{宋}{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且緩須時勵犀卒﹐終期拉朽功莫當。”【2】等待时机。{宋}{叶適}《送刘德修》诗:“蟄雷正須時﹐春雨宜滿澤。”
須鸁-汉语大词典
須鸁
【1】水鸟名。鸊鷉的别称。《尔雅·释鸟》:“鷉﹐須鸁。”{郭璞}注:“鷉﹐鷿鷉﹐似鳧而小﹐膏中瑩刀。”
須胊-汉语大词典
須胊
【1】见“須句”。
須句-汉语大词典
須句
亦作“[須胊]”【1】{春秋}时古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杜预}注:“{須句}在{東平}{須昌縣}西北。”《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婁}﹐取{須胊}。”{何休}注:“{胊}﹐其俱反。《左氏》作‘句’。”{唐}之{郓州}﹐属古{须句国}。后因以借指{郓州}。{唐}{韩愈}《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祇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诗:“再領{須句國}﹐仍遷{少昊}司。”
須髮-汉语大词典
須髮
【1】胡子和头发。《汉书·王莽传下》:“欲外視自安﹐乃染其須髮。”《後汉书·马援传》:“爲人明﹐須髮眉目如畫。”{李贤}注:“《東觀記》曰:‘{援}長七尺五寸﹐色理髮膚眉目容貌如畫。’”
須待-汉语大词典
須待
【1】依靠。{汉}{王充}《论衡·非韩》:“儒生﹐耕戰所須待也;棄而不存﹐如何也?”【2】等待。《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汉书·郊祀志上》“宿留海上”{唐}{颜师古}注:“宿留﹐謂有所須待也。”
須不-汉语大词典
須不
【1】犹言一定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林善甫}道:‘豈有此説!我若要你一半時﹐須不沿路粘貼手榜﹐交你來。’”《水浒传》第二回:“他只是一箇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
須當-汉语大词典
須當
【1】应当。《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小四}你這厮!有人請唤。今日須當你這厮出頭!”《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今夜晩上須當早成就﹐{巫山}雲雨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相公既認{蘭孫}爲女﹐須當與他擇壻。”
須卜-汉语大词典
須卜
【1】复姓。《史记·匈奴列传》:“{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裴駰}集解:“{呼衍氏}﹑{須卜氏}常與單于婚姻。{須卜氏}主獄訟。”
須捷-汉语大词典
須捷
【1】指衣衫破烂。{宋}{陈师道}《和黄预久雨》:“貧可留須捷﹐恩當記扊扅。”《方言》第三:“褸裂﹑須捷﹑挾斯﹐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或謂之褸裂﹐或謂之襤褸。”也指破烂的衣衫。
須不是-汉语大词典
須不是
【1】犹言肯定不是。{宋}{刘一止}《喜迁莺》词:“怨月恨花﹐須不是不曾經著。”《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你須不是這裏人﹐今入贅我家﹐不知到底萍踪浪跡﹐歸於何處?”《水浒传》第十二回:“洒家的須不是店上賣的白鐵刀﹐這是寶刀。”【2】犹言一定不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須不是這等算計﹐‘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梭’﹐你須計較一個常便。”
須陀洹果-汉语大词典
須陀洹果
【1】梵语srotpanna的音译。意译为“預流”﹑“入流”。谓预入圣者之流。声闻乘四圣果之一,断除三界中的见惑,即证此果位。{晋}{法显}《佛国记》:“{瑠璃王}殺{釋}種子﹐{釋}種子先盡得須陀洹。”《<百喻经>序》:“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亦省称“[須陀洹]”。《翻译名义集·三乘通号》:“須陀洹:即入八聖道之流也。”
須知-汉语大词典
須知
【1】必须知道;应该知道。{唐}{杜甫}《鸂鶒》诗:“故使籠寬織﹐須知動損毛。”{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全不肯施恩布德行王道﹐怎比那多謀足智雄{曹操}?你須知{南陽}{諸葛}應難料!”【2】见“须知册”。【3】应用文体之一。对所从事的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多用作通告或指导性文件的名称。{叶圣陶}《四三集·一个练习生》:“‘我考上了﹐不过……’我递给他那张‘进局须知’。”{王蒙}《风筝飘带》:“须知挺复杂﹐看来不经过一周学习班的培训﹐是无法学会逛公园的。”
須然-汉语大词典
須然
【1】虽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長成一十七歲﹐生得一表人才﹐須然已冠﹐尚未娶妻。”
須遂-汉语大词典
須遂
【1】复姓。见《左传·庄公十七年》。
須-汉语大词典
須
【1】见“須髯”。
須陀洹-汉语大词典
須陀洹
【1】见“須陀洹果”。
須彌山-汉语大词典
須彌山
【1】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诸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释氏要览·界趣》:“《長阿含》并《起世因本經》等云:四洲地心﹐即{須彌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鐵圍山﹐周迴圍繞﹐并一日月晝夜回轉照四天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清}{昭槤}《啸亭续录·佛言须弥山》:“佛經言{須彌山}高數萬由旬﹐日月繞山周行﹐爲其峯影所蔽﹐遂分晝夜。”亦省称“[須彌]”。{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影現{須彌}﹐香聞{■利}。”{倪璠}注引{僧肇}《维摩经注》:“{須彌山}﹐{天帝釋}所在{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如來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絶﹐光蔽大衆﹐猶金山之顯溟海者也。”{清}{姚鼐}《题<四更山吐月图>》诗:“環海世界中{須彌}﹐光明隱蔽行兩規。”{宋}{苏轼}《观湖》诗之一:“{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鼇。”《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2】指{喜马拉雅山}。{康有为}有《望须弥山云飞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国闻西藏又割地矣》诗。
須求-汉语大词典
須求
【1】求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王利器}集解:“須求﹐《少儀外傳下》作‘干求’。”
須曼那-汉语大词典
須曼那
【1】梵语suman的音译,古{印度}花名。其形色俱媚,令见者心悦﹐故又名“稱意花”﹑“悦意花”。{天竺国}旧俗用此花结环,用以装饰头身。{叶玉森}《印度故宫词》:“須曼猶開稱意花﹐頻婆自結相思果。”{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我生天上﹐春吐栴檀氣﹐夏吐芬陀利氣﹐秋吐蘭氣﹐冬吐須曼那氣。”亦省称“[須曼]”。 《翻译名义集·百花》:“須曼那﹐或云須末那﹐又云蘇摩那。此云善攝意。又云稱意華。其色黄白而極香。樹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蓋。”
須知册-汉语大词典
須知册
【1】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須知》:“須知﹐乃一州縣之政事大綱節目﹐無不備載﹐以其開卷可一覽而得其塈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各房務要照欵詳門﹐册面簽註明某房科造完某件須知册﹐册尾註明某年﹑月﹑日某房科某人﹐以便查覽。”亦省称“[須知]”。{清}{李渔}《比目鱼·假神》:“備寫{并州}情狀﹐這須知妙册不比尋常。”
須臾-汉语大词典
須臾
【1】优游自得。《文选·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須臾以相羊。”{李善}注引{王逸}曰:“須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逍遥”。《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使某也以請。”【2】从容,苟延。{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五》:“此‘須臾’與《中庸》‘道不可須臾離’異義。須臾﹐猶從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從容至今不死者﹐以{項王}尚存也。《漢書·賈山傳》:‘願少須臾毋死﹐思見德化之成也。’‘少須臾’即少從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傳》‘奉天期兮﹐不得須臾’{張晏}曰:‘不得復延年也。’從容﹑須臾﹐語之轉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3】片刻,短时间。《荀子·劝学》:“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宋}{洪迈}《容斋三笔·瞬息須臾》:“瞬息﹑須臾﹑頃刻﹐皆不久之辭﹐與釋氏‘一彈指間’﹐‘一刹那頃’之義同﹐而釋書分别甚備……又《毗曇論》云:‘一刹那者翻爲一念﹐一怛刹那翻爲一瞬﹐六十怛刹那爲一息﹐一息爲一羅婆﹐三十羅婆爲一摩睺羅﹐翻爲一須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我勞心數年﹐提兵十萬﹐深入敵境﹐克在須臾。”{清}{李渔}《巧团圆·全节》:“小小一枝箭﹐發出如雷電;陵谷轉滄桑﹐世界須臾變。”{冰心}《寄小读者》二九:“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4】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後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虚之術。”{李贤}注:“須臾﹐陰陽吉凶立成之法也。今書《七志》有{武王}《須臾》一卷。”
須須-汉语大词典
須須
【1】少许;少量。{清}{朱仕琇}《与林穆庵书》:“因念來東﹐無須須之歡﹐而災禍相繼﹐真爲不知所以裁之者。”
須達-汉语大词典
須達
【1】见“須達多”。
須暇-汉语大词典
須暇
亦作“[須夏]”【1】等待宽暇。犹言放宽时间。{唐}{朱敬则}《北齐文宣论》:“{齊}{神武}伐暴勝殘﹐有大功於天地﹐其嗣雖復失道﹐仍未殛於神明﹐故《書》曰‘天惟五年須夏{湯}之子孫’是也。”《书·多方》:“天惟五年須暇之子孫。誕作民主﹐罔可念聽。”
須管-汉语大词典
須管
【1】必定,定要。{宋}{秦观}《品令》词:“須管啜持教笑﹐又也何須肐織。”
須麋-汉语大词典
須麋
【1】见“須眉”。
須管教-汉语大词典
須管教
【1】犹须管。{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句句唱了﹐順管教伊喝采。”
須得-汉语大词典
須得
【1】定要。{唐}{刘禹锡}《杨柳枝》词:“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杨朔}《木棉花》:“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西游记》第三回:“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方可。”
須著-汉语大词典
須著
【1】必须。《朱子全书》卷三:“知與行工夫﹐須著並到。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廢。”
須些-汉语大词典
須些
【1】犹少许。《水浒传》第四五回:“但得須些小便宜﹐如何不隨順了﹐天大之事﹐也都做了。”
須强如-汉语大词典
須强如
【1】超过,胜过。{明}{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嘗聞古賢書﹐狗彘食人食﹐須强如草根樹皮。”
須慮-汉语大词典
須慮
【1】古{越}地称海船。{明}{王世贞}《闻岛寇警有感因呈兵宪王使君》诗:“天横須慮合﹐月上庵廬寒。”自注:“海舟也。見《越絶書》。”{汉}{袁康}《越绝书·吴人内传》:“治須慮者﹐{越}人謂船爲須慮。”
須知單狀-汉语大词典
須知單狀
【1】旧时官府记录须知事物的字据。{宋}{周密}《齐东野语·登闻鼓》:“今登聞鼓院﹐初供職吏﹐具須知單狀﹐稱:‘本院元管鼓一面﹐在{東京}{宣德門}外﹐被太學生{陳東}等擊碎﹐不曾搬取前來。’”
須達多-汉语大词典
須達多
【1】梵语sudatta的音译。意译为“善與”﹑“善給”﹑“善授”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后皈依佛陀。与{祇陀太子}共同施佛精舍,称{祇树给孤独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昔{南天竺}有一大國﹐號{舍衛城}。其王威振九重﹐風揚八表﹐三邊息浪﹐四塞塵清。輔國賢相厥號{須達多}﹐善幾策於■衿﹐洞時機於即代。”亦省称“[須達]”。{晋}{法显}《佛国记》:“{拘薩羅國}{舍衛城}﹐城内人民希曠﹐都有二百餘家﹐即{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大愛道}故精舍處{須達長者}井壁﹐及{鴦掘魔}得道般泥洹繞身處﹐後人起塔﹐皆在此城中。”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大覺世尊於{舍衛國}{祇樹給孤之園}﹐宣説此經……{須達}爲人慈善﹐好給濟於孤貧﹐是以因行立名{給孤}。布金買地﹐修建伽藍﹐請佛延僧﹐是以列名經内。”
須留-汉语大词典
須留
【1】停留;留待。{唐}{杜甫}《留花门》诗:“{花門}既須留﹐原野轉蕭瑟。”《後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選懦之恩﹐知非國典﹐且復須留。”{李贤}注:“《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眉-汉语大词典
須眉
亦作“[須麋]”【1】胡子和眉毛。《汉书·张良传》:“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一八:“荷衣説藝鬭心兵﹐前輩須眉照坐清。”《荀子·非相》:“{傅説}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杨倞}注:“麋﹐與眉同。”【2】借指男子。{清}{周亮工}《书影》卷七:“教{鄧}子孫﹐止於保姓;教{濟河王}子﹐意在維城。有此遠識﹐須麋不逮。”《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海上花列传》第三三回:“磊落須眉渾不喜﹐偏要雙鬟窈窕。”【3】比喻事物细微处。{明}{李贽}《四书评·孟子·离娄下》:“叙事刻畫﹐須眉如畫。”{明}{李贽}《四书评·孟子·万章上》:“刻畫{大舜}情事﹐須眉畢見。”【4】画笔的一种,用以描绘画面细部。《红楼梦》第四二回:“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須眉十支。”
須頃-汉语大词典
須頃
【1】须臾,片刻。{宋}{洪迈}《夷坚支志甲·生王二》:“生死之分﹐只在須頃﹐願娘子哀之。”
須彌-汉语大词典
須彌
【1】见“須彌山”。【2】信佛者泛指山。{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觀大道﹐僅如棗葉;下望須彌﹐裁同芥子。”
須摩題-汉语大词典
須摩題
【1】见“須摩提”。
須髯-汉语大词典
須髯
亦作“[須]”【1】络腮胡子。《汉书·高帝纪上》:“{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颜师古}注:“在頤曰須﹐在頰曰髯。”《汉书·霍光传》:“〔{霍光}〕長財七尺三寸﹐白晳﹐疏眉目﹐美須。”{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其人種類甚衆﹐其須髯拳如毛﹐而緇黄淺深不一。”
須參-汉语大词典
須參
【1】等候谒见皇帝。《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每旦須參﹐即在東宫停止。”
須奏-汉语大词典
須奏
【1】等候向皇帝奏事。《北齐书·文苑传·荀士逊》:“曾有事須奏﹐值{世祖}在後庭﹐因左右傳通者不得{士逊}姓名﹐乃云醜舍人。”
須夏-汉语大词典
須夏
【1】见“須暇”。
須摇-汉语大词典
須摇
【1】犹逍遥。优游自得貌。《汉书·礼乐志二》:“神奄留﹐臨須摇。”{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須摇﹐須臾也。”{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昭}曰:“須摇即須臾﹐摇臾聲相近。”
須彌芥子-汉语大词典
須彌芥子
【1】佛教语。谓广狭﹑大小等相容自在,融通无碍。语本《维摩诘经·不思议品》:“以{须彌}之高廣内芥子中,無所增減。”{清}{钱谦益}《<华严忏法>序》:“《華嚴》之義﹐帝網重重﹐{須彌}芥子﹐互相容納。”{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永豐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休説須彌芥子﹐看取鵾鵬斥鷃﹐小大若爲同?”【2】指总体中的极小部分。{清}{涵秋}《穷丐》上:“{阿奇}明知積有十圓﹐不過股分中一須彌芥子。”
髯須主簿-汉语大词典
髯須主簿
【1】见“髯鬚主簿”。
髯須-汉语大词典
髯須
【1】见“髯鬚”。
魚須-汉语大词典
魚須
【1】指鲨鱼的须。《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郭璞}注引{张揖}曰:“以魚須爲旃柄。”《尚书大传》卷一下:“東海:魚須﹑魚目。”{郑玄}注:“所貢物﹐魚須﹐今以爲簪。”《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魚須﹐常重光。”{刘良}注:“魚須﹐魚之髭鬚﹐以爲旗竿。”【2】代称笏。{唐}{皮日休}《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馬足歇從殘漏外﹐魚須抛在亂書中。”{宋}{王禹偁}《谢御制重午诗表》:“降鳳閣以光輝﹐搢魚須而抃舞。”{明}{王志坚}《表异录·栖逸》:“{徐師川}詩:‘頗知鶴脛緣詩疲﹐早棄魚須伴我閒。’魚須﹐笏也。”
魚須笏-汉语大词典
魚須笏
【1】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遺秉魚須笏。”
鼠須管-汉语大词典
鼠須管
【1】即鼠须笔。{宋}{欧阳修}《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诗:“鼠須管﹐爲物雖微情不淺﹐新詩醉墨時一揮﹐别後寄我無辭遠。”
鼠須-汉语大词典
鼠須
【1】见“鼠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