頷(頷)是什么意思
下頷-汉语大词典
下頷
【1】下巴。{巴金}《罗伯斯庇尔的秘密》:“〔{罗伯斯庇尔}〕嘴唇薄﹐下颔却是又短又尖。”{许地山}《爱就是刑罚》:“一会﹐他走到窗前﹐两手支着下颔﹐点点泪滴在窗櫺上。”
咽頷-汉语大词典
咽頷
【1】比喻形势险要之处。{唐}{李翰}《进张巡中丞传表》:“{巡}退軍{睢陽}﹐扼其咽頷﹐前後拒守。”
没下頷的話-汉语大词典
没下頷的話
【1】谓信口胡说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吃了他幾杯酒﹐叫他一頓没下頷的話﹐哨的把個拿手放了。”
探龍頷-汉语大词典
探龍頷
【1】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章炳麟}《箴新党论》:“{漢}官之視虜主﹐無以異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飾直言之名﹐内有植黨之志﹐真昔人所謂探龍頷﹑批逆鱗者。”
燕頷虎鬚-汉语大词典
燕頷虎鬚
【1】形容相貌威武。{唐}{白居易}《赠李兵马使》诗:“{江}南别有樓船將﹐燕頷虬鬚不姓{楊}。”《水浒传》第七回:“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亦作“[燕頷虬鬚]”。《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燕頷儒生-汉语大词典
燕頷儒生
【1】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明}{唐顺之}《寄周中丞备御关口》诗:“燕頷書生人共羨﹐一朝投筆去平戎。”{唐}{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诗:“{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亦作“[燕頷書生]”。
燕頷虎頸-汉语大词典
燕頷虎頸
【1】见“燕頷虎頭”。
燕頷虬鬚-汉语大词典
燕頷虬鬚
【1】见“燕頷虎鬚”。
燕頷-汉语大词典
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唐}{王宏}《从军行》:“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膚。”《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蘭孫﹐虎頭燕頷﹐知不是等閑人。”{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童貫}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視炯炯﹐不類宦人。”【2】{东汉}名将{班超}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頸”,有封“萬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见《後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清}{赵翼}《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訊﹐本無燕頷封侯狀。”{南朝} {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會自得封侯。”{唐}{岑参}《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3】指武将;勇士。{明}{徐渭}《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錦帳﹐蛾眉邀醉疊金椑。”{清}{孙致弥}《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馳鐵馬﹐羊頭此日總金貂。”{清}{陈维崧}《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風前小進休仍却﹐從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燕頷虎頭-汉语大词典
燕頷虎頭
【1】形容相貌威武。《花月痕》第四二回:“總兵燕頷虎頭﹐後來功名鼎盛﹐如何會死?”《东观汉记·班超传》:“{超}問其狀。相者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後汉书·班超传》作“燕頷虎頸”。{唐}{陈子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公河目海口﹐燕頷虎頭﹐性英雄而志尚元默。”【2】借指武将﹑勇士。{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唐}自{大中}已來﹐以兵爲戲者久矣。廊廟之上﹐恥言韜略……一旦宇内塵驚﹐閭左飇起﹐遽以褒衣博帶﹐令押燕頷虎頭﹐適足以取笑耳。”
虎頭燕頷-汉语大词典
虎頭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明}{陈荩卿}《送胡闻宇守备福州》套曲:“天生來虎頭燕頷封侯相。憑着你飽諳韜略﹐慮甚麽保障金湯。”{清}{龚自珍}《水龙吟》词:“虎頭燕頷書生﹐相逢細把家門説。”亦作“[虎頭燕額]”。{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頭燕額﹐羞殺他臉似桃花。”{元}{揭傒斯}《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於戲!翟茀魚軒﹐尚服異恩于永世;虎頭燕頷﹐從懷舊將于當年。”
笑頷-汉语大词典
笑頷
【1】含笑点头﹐表示满意。{宋}{谢翱}《宋铙歌鼓吹曲·版图归》:“外臣拜稽首﹐笑頷帝色康。”
豐頷-汉语大词典
豐頷
【1】肥厚的下巴。《元史·完者都传》:“廣顙豐頷﹐鬚長過腹﹐爲人驍勇﹐而樂善好施。”
靛頷-汉语大词典
靛頷
【1】鸟名。颔下蓝色﹐故称。{老舍}《四世同堂》七五:“{北京}的老人们﹐在梳洗之后﹐提着装有‘靛颔’或‘自由黑’的鸟笼﹐到城外去。”
霜顱雪頷-汉语大词典
霜顱雪頷
【1】谓发白须白。{宋}{陆游}《悲歌行》:“時時照水輒自笑﹐霜顱雪頷不可薅。”
頓頷-汉语大词典
頓頷
【1】犹点头。{唐}{白居易}《题海图屏风》诗:“一鼇既頓頷﹐諸鼇齊掉頭。”
頦頷-汉语大词典
頦頷
【1】下巴。{唐}{柳宗元}《游黄溪记》:“石皆巍然﹐臨峻流﹐若頦頷齗齶。”
頤頷-汉语大词典
頤頷
【1】腮颊。{汉}{无名氏}《杂事祕辛》:“朱口皓齒﹐修耳懸鼻﹐輔靨頤頷﹐位置均適。”{宋}{俞文豹}《吹剑三录》:“《易·頤卦》曰:‘舍我靈龜﹐觀爾朶頤﹐凶。’靈龜﹐心也。頤頷肥擁如朵下垂也。從事口腹而失其良心﹐故凶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王大笑曰:‘駙馬竟未能忘情於小女頤頷間乎?’”{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相势》:“又將耳根一筆﹐細細對定﹐落準其頤頷相接之處。”【2】谓点头。表示同意。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遠知}({王遠知})戰悸對曰:‘{青邱元老}﹐以臣不逮﹐故傳授焉。’老人頤頷。”
頷-汉语大词典
頷
“[颔]”的繁体字。《廣韻》胡感切,上感,匣。《廣韻》胡男切,平覃,匣。【1】下巴。《公羊传·宣公六年》:“{祁彌明}逆而踆之,絶其頷。”{何休}注:“頷,口。”《後汉书·班超传》:“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唐}{白居易}《东南行》:“相逢應不識,滿頷白髭鬚。”{叶圣陶}《隔膜·欢迎》:“那发问的人听了少年的回答非常满意,捻着他颔下的短胡出神。”【2】点头。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逆於門者,頷之而已。”{杨伯峻}注:“頷《説文》引作顉,云‘低頭也’,即今點頭。”{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柳氏}〕因乘間語{李}曰:‘{韓秀才}窮甚矣!然所與遊,必聞名人,是必不久貧賤,宜假借之。’{李}深頷之。”{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下》:“{衛獻公}復國大夫逆於門者頷之而已。頷,蓋微點首之貌。”{清}{叶廷琯}《吹网录·亭林年谱有沿误处》:“時{吴門}{顧甯人}在座,先生謂之曰:‘壬寅於{陽邱}讀君《古易序》,非爲此君乎。’{甯人}頷之。”【3】摇动。《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吕延济}注:“頷,動也;躨跜,動貌,言虬龍飛舉盤屈頷然若動也。”【4】特指摇头。表示不以为然。{唐}{皮日休}《悼贾》:“世既不平,頷吾道以爲非兮,吾復何依。”
頷車-汉语大词典
頷車
【1】牙下骨。俗称下巴颏儿。《释名·释形体》:“〔頤〕或曰輔車﹐言其骨强所以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曰頷車。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
頷命-汉语大词典
頷命
【1】谓接受旨意。《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娉}再拜頷命。乃酌酒勸生。”一本作“領命”。
頷詞-汉语大词典
頷詞
【1】颔联的词语。{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緐知一》:“四〔《巫山》〕詩以全首論﹐當是{皇甫冉}第一﹐而{李端}次之。{佺期}({沈佺期})﹑{無競}({王無競})俱頸聯佳;而{沈}之起語頗生澀﹐{王}之頷詞略偏枯﹐未若{皇甫}﹑{李}二子之調美也。”
頷聯-汉语大词典
頷聯
【1】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頷聯﹐有頸聯﹐有發端﹐有落句。”{宋}{曾慥}《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第二聯謂之頷聯﹐第三聯謂之頸聯﹐須字字對。”{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三:“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轉﹑有合……承爲頷聯﹐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或用事引證﹐要接破題﹐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脱。”
頷頤-汉语大词典
頷頤
【1】动动腮巴。谓点头以示默认﹑承诺。{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憤懣絶倒﹐口不能言﹐頷頤而已。”{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觱篥》:“曲終汗浹其背﹐{尉遲}頷頤而已。”
頷首-汉语大词典
頷首
【1】点头。表示招呼。《花城》1981年第3期:“〔{刘国光}〕见了{江坤大}﹐略一颔首﹐便算打过招呼。”【2】点头。表示允可,赞许。{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上笑而頷首。”{巴金}《春》八:“{剑云}颔首应了一个‘好’字﹐便在他的位子上坐下。”{唐}{韩愈}《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
頷雪-汉语大词典
頷雪
【1】指颔下的白须。{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心光焰焰雖潛發﹐頷雪紛紛已太遲。”
頷頦-汉语大词典
頷頦
【1】嘴下部分,下巴。{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尸格式》:“上下齒﹑頷頦。”{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惱的我不鄧鄧忿氣盈腮﹐可怎生另巍巍把咱單搦﹐不由我這胡髯乍滿頷頦。”
頷頭-汉语大词典
頷頭
【1】点头。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唐}{韩愈}《寄三学士》诗:“悲啼就别﹐百請不頷頭。”{宋}{欧阳修}《怀嵩楼晩饮示徐无党无逸》诗:“酒酣微探之﹐仰笑不頷頭。”
顑頷-汉语大词典
顑頷
【1】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洪兴祖}补注:“顑頷﹐食不飽﹐面黄貌。”{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红楼梦》第七八回:“杏臉香枯﹐色陳顑頷。”{严复}《有如三保》:“慢餓死者﹐飲食不蠲﹐顑頷不飽﹐陰消潛削﹐乃成羸民﹐疾疫一興﹐如風掃蘀﹐男女老少﹐争歸{北邙}是也。”
面頷-汉语大词典
面頷
【1】头面与下巴。指头部。亦借指物体上部。{清}{傅山}《堤行》诗之一:“霜醉河灘草面頷﹐西山一帶紫縈嵐。”
鬢頷-汉语大词典
鬢頷
【1】鬓发和髭须。{宋}{陈师道}《赠石先生》诗:“迫人鬢頷紛紛白﹐臨事迴迂種種遲。”
黄頷-汉语大词典
黄頷
【1】见“黄頷蛇”。【2】下巴上仅有黄色细毛。形容年少。《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其後城破﹐單騎北走﹐至{交津}見獲﹐鎖送{鄴}。帝令{趙郡王}{叡}私問其故﹐{歸彦}曰:‘使黄頷少兒牽挽我﹐何可不反?’”《北齐书·崔传》:“{神武}葬後﹐{}又竊言:‘黄頷小兒堪當重任不?”
黄頷-汉语大词典
黄頷
【1】黄颔蛇肉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爲滋味﹐和齊皆有方法。{豫章}{王嶷}盛饌享賓﹐謂{悰}曰:‘今日肴羞﹐寧有所遺不?’{悰}曰‘恨無黄頷﹐何曾《食疏》所載也。’”
黄頷蛇-汉语大词典
黄頷蛇
亦省称“[黄頷]”亦称“[黄喉蛇]”【1】蛇名。{清}{赵彪诏}《说蛇》:“黄喉蛇﹐好在舍上。無毒﹐不害人﹐惟善食毒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黄颔蛇》:“黄頷黄黑相閒喉下色黄﹐大者近丈。皆不甚毒。”{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鷰頷-汉语大词典
鷰頷
【1】《後汉书·班超传》载:{东汉}名将{班超}从小立大志,以取封侯,相士说他“燕頷虎頸”,有封“萬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建功立业,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后遂以“鷰頷”指立军功于异域之志。《梁书·元帝纪》:“豈直{燕}垂寒谷﹐積黍自温﹐寧可墮此玄苗﹐坐飡紅粒﹐不植鷰頷﹐空候蟬鳴。”{宋}{王禹偁}《允边上节度使入觐批答》:“況聞刁斗無聲﹐烽煙罷警﹐足可别{雲中}之巨鎮﹐歸日下之{長安}﹐慰予鷰頷之思﹐遂爾{雁門}之懇。”
鼓頷-汉语大词典
鼓頷
【1】下巴颏打颤。《素问·疟论》:“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王冰}注:“慄謂戰慄﹐鼓謂振動。”
龍頷-汉语大词典
龍頷
【1】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鳳形憐彩筆﹐龍頷借驪珠。”{唐}{陆复礼}《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龍頷;報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唐}{杜牧}《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
龍威燕頷-汉语大词典
龍威燕頷
【1】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荆州}隄工。余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並無龍威燕頷之相也﹐亦奇矣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