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魏

魏(魏)是什么意思

  • 魏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魏红wèi hóng

    【释义】:

    牡丹花品名。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魏相家。”宋·蔡襄《李阁使新种洛花》诗:“堂下朱栏小魏红,一枝秾艳占春风。”

  • 魏阙-古语词今用词典

    魏阙wèiquè

    古宫廷门外有二台,上圆下方,可远观,故谓魏观、中有空缺,阙然为道,又名魏阙。后因以代称朝廷。魏国公子牟隐居山岩洞穴之中,有清高之志,然出身豪门贵族,身履艰辛,常思宫廷荣华。因对贤人瞻子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身在江湖,心却时时记挂着宫廷,怎么办?)瞻子要他重视生命的存在,看轻名利,牟说:道理是明白的,但总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瞻子说:“不能约束自己,放任不羁,却又强加压抑,心神就会受到双重损伤,如此之人,就不会长寿。(《庄子·让王》)

    今沿用本义。

    《名作欣赏》:“这当然不是心存魏阙、觊觎禄爵者所能梦想企及的境地。”

  • 大丞相魏国公-古文观止词典

    大丞相魏国公dà chéng xiàng wèi guó gōng

    【词性】:名词

    指北宋韩琦,字稚圭,宋相州安阳人。为丞相曾佐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封魏国公(1)。《相州昼锦堂记》: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

  • 韩魏公-古文观止词典

    韩魏公hán wèi gōng

    【词性】:名词

    即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被封为魏国公(1)。《吴山图记》: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从前,苏子瞻说韩魏公离开黄州四十多年,还思念它,不忘记它。

  • 拓拔魏-古文观止词典

    拓拔魏tuò bá wèi

    指南北朝时的北魏。鲜卑族,姓拓跋,所以称“拓跋魏”。后改姓元,所以又称“元魏”(1)。《柳子厚墓志铭》: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他的第七世祖名叫庆,担任过北魏的侍中。

  • 魏-古文观止词典

    魏wèi

    【词性】:名词

    一、《诗经·国风》之一,即《魏风》(1)。《季札观周乐》:为之歌《魏》。——给他歌唱《魏风》。

    二、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68)。《司马错论伐蜀》:侵楚、魏之地。——侵袭楚国和魏国的领土。《李斯谏逐客书》:获楚、魏之师。——战胜了楚国、魏国的军队。《信陵君救赵论》:赵亡,则魏且为之后。——假如赵国灭亡了,那么魏国将成为赵国的继续。

    三、三国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亦称曹魏(6)。《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送孟东野序》:其下魏、晋氏。——汉代以下的魏、晋两朝。《深虑论》: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光武帝把西汉哀帝、平帝的失败作为借鉴,曹魏把东汉的失败作为借鉴,西晋把曹魏的失败作为借鉴,他们各自把前朝灭亡的原因作为借鉴,并且作了防备。

    四、朝代名。北魏,鲜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86年所建,原名代国,后改为魏。史称北魏、拓跋魏(1)。《原道》: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周道衰微,孔子亡故,秦代焚书,黄老之学兴盛于汉,佛教兴盛于西晋、北魏、梁、隋之间。

    五、魏其侯的略写。窦婴(?-前131年),西汉大臣。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命为大将军。平叛后封为魏其侯(1)。《李陵答苏武书》:晁错受戮,周、魏见辜。——晁错被杀,绛侯周勃和魏其侯窦婴被判罪。

    六、姓。指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直言敢谏著称(1)。《待漏院记》: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从咎繇、后夔至房玄龄、魏徵,是屈指可数的。

  • 魏安釐王-古文观止词典

    魏安釐王wèi ān xī wáng

    【词性】:名词

    春秋时魏国国君,魏昭王儿子,名圉。公元前276年-前243年在位(1)。《鲁仲连义不帝秦》: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去援救赵国。

  • 魏公-古文观止词典

    魏公wèi gōng

    【词性】:名词

    魏国公的略语。即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曾任真宗皇帝宰相,封魏国公,谥号文正(3)。《三槐堂铭》:吾不及见魏公。——我没有赶上见到魏国公。《三槐堂铭》: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而忠诚、恕道、仁慈和朴实赶不上魏国公父子。《三槐堂铭》:魏公之业,与槐俱萌。——魏国公的功业,同三棵槐树一起蓬勃生长。

  • 魏国-古文观止词典

    魏国wèi guó

    【词性】:名词

    一、指战国时的魏国(1)。《信陵君救赵论》: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这是倾覆魏国几百年的江山,来给赵国殉葬。

    二、欧阳修母亲的封号魏国太夫人的略语(1)。《泷冈阡表》:太夫人进号魏国。——先母受封为魏国太夫人。

  • 魏国文正公-古文观止词典

    魏国文正公wèi guó wén zhèng gōng

    【词性】:名词

    即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曾任真宗皇帝宰相,封魏国公,谥号文正(1)。《三槐堂铭》: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景德、祥符年间做了真宗皇帝的宰相。

  • 魏君用晦-古文观止词典

    魏君用晦wèi jūn yòng huì

    【词性】:名词

    即魏用晦。明代人。余不祥(1)。《吴山图记》: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我同榜考中的朋友魏用晦做吴县知县。

  • 魏其-古文观止词典

    魏其wèi qí

    【词性】:名词

    指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汉景帝时大将军,后封为魏其侯(1)。《报任安书》:魏其,大将也。——魏其侯是大将军。

  • 魏阙-古文观止词典

    魏阙wèi què

    【词性】:名词

    古代宫门外的高楼,其下两旁为悬布法令的地方,后亦作朝廷的代称(1)。《北山移文》:虽情投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虽然他一心要奔赴朝廷,但也要装着乘机借路,再游北山。

  • 魏王-古文观止词典

    魏王wèi wáng

    【词性】:名词

    一、指战国时魏国魏安釐王。公元前276-前243年在位(14)。《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偷偷地潜入邯郸。《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去命令赵国尊秦国为帝。《信陵君救赵论》: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我不知道信陵君如何向魏王请罪。

    二、指魏昭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公元前295年-前277年在位(1)。《乐毅报燕王书》:故假节于魏王。——所以才凭借魏王符节出使燕国。

  • 魏文侯-古文观止词典

    魏文侯wèi wén hóu

    【词性】:名词

    战国时魏国君主魏斯,公元前445年-前396年在位(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人恶之于魏文侯。——有人在魏文侯面前讲他的坏话。

  • 魏献-古文观止词典

    魏献wèi xiàn

    【词性】:名词

    即魏献子。查秋、战国间晋国的卿(1)。《豫让论》:任章之事魏献。——任章侍奉魏献子。

  • 魏相-古文观止词典

    魏相wèi xiàng

    【词性】:名词

    人名。字弱翁。汉济阴定陶人,汉宣帝时为丞相,封高平侯(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魏相条晁、董之对。——魏相分条陈述了晁错、董仲舒回答皇上的言论。

  • 魏婴-古文观止词典

    魏婴wèi yīng

    【词性】:名词

    即魏惠王(亦称梁惠王),魏罃,亦称魏婴。战国时魏国国君。公元前369年-前319年在位(1)。《鲁共公择言》: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

  • 魏庄子-古文观止词典

    魏庄子wèi zhuāng zǐ

    【词性】:名词

    人名。即魏絳。春秋时晋大夫,辅佐晋侯有大功,谥号曰“庄”(1)。《石钟山记》: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那铿锵的响声,是魏庄子的编钟。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释义】: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阙门,是悬挂法令的地方。代指朝廷。意谓自己虽不居官,却关心朝廷。也用来讥讽名义上隐居、实际上心慕荣华伺机而出的人。《中国现在记》一:再他此时虽然是已经墨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思想。今见劳二瘸子剃掉辫子,头戴草帽,便以为他有心擅改天朝服制,直把他当作反叛看待。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儒林外史》一一: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故尔忧愁抑郁,现出此症。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封神演义》八: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 魏-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魏wèi

    ①宫门的台观。班固《典引》:“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来仪:比喻特殊人物的出现。)②国名。(1)周代诸侯国。(2)战国七雄之一。③朝代名。(1)三国时曹丕所建(公元220—265年)。(2)南北朝时拓跋氏所建,又称“北魏”(公元386—534年)。

    【魏阙】(—què)宫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代指朝廷。孔稚珪《北山移文》:“虽情投于~,或假步于山扃。”

  • 东魏-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魏dōng wèi

    【释义】:

    朝代名。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将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邺(今河北省临漳西南),史称东魏。拥有今洛阳以东的北方各省。550年为高洋所代。共历十七年。

  • 阿魏-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魏ā wèi

    【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复叶。花小,黄色。主要产于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切断根和根状茎,有乳状液流出,干后称阿魏,有强烈的蒜样臭气,中医入药,能消积、杀虫。

  • 围魏救赵-现代汉语大词典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

    战国时著名战例。公元前354年,魏国恃强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属河北)。次年,齐国发兵救赵。齐将田忌用军师孙膑之计,乘魏重兵在外,后方空虚,挥师围攻魏都大梁(今开封)。攻赵的魏军果然分兵回救,途中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遭齐军设伏袭击而大败,魏将庞涓被擒。赵国遂解围得救。后以“围魏救赵”代称类似战术。

  • 新魏体-现代汉语大词典

    新魏体xīn wèi tǐ

    【释义】:

    即魏碑体。

  • 西魏-现代汉语大词典

    西魏xī wèi

    【释义】:

    朝代名。北朝之一。公元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至557年初,为宇文觉所代。

  • 魏碑-现代汉语大词典

    魏碑wèi bēi

    【释义】:

    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也指刻石文字的书体。其书法以北魏为最,造型方峻,方圆兼备,尚存隶意,结构精严,笔力沉着凝重,开隋唐楷法先河。

  • 魏阙-现代汉语大词典

    魏阙wèi què

    【释义】:

    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也借指朝廷。如:身在江湖而心悬魏阙。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现代汉语大词典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shēn zài jiāng hú xīn cún wèi què

    【释义】:

    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语出《吕氏春秋·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鲁迅《致姚克》:“而施君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汉晋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

  • 魏-现代汉语大词典

    魏wèi

    【释义】:

    ①宫门外两边的楼观。如:魏阙。②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及山西西南部一带。③三国之一,公元220~265年。曹丕所建,占有今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游的北部和辽宁中南部。④北朝之一,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拔珪所建,占有长江以北地区,史称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⑤姓。

  • 魏紫-现代汉语大词典

    魏紫wèi zǐ

    【释义】:

    牡丹花名贵品种之一。相传为宋时洛阳魏仁浦家所植,色紫红,故名。

  • 二魏-汉语大词典

    二魏

    【1】指{北齐}{魏季景}与其堂侄{魏收}。《北齐书·魏收传》:“{收}從叔{季景}﹐有才學﹐歷官著名……{季景}﹑{收}初赴{并}﹐{頓丘}{李庶}者﹐故大司農{諧}之子也﹐以華辯見稱﹐曾謂{收}曰:‘霸朝便有二{魏}。’”

  • 三魏-汉语大词典

    三魏

    【1】{明}{魏允贞}及其弟{允中}﹑{允孚}并负时名,人称{南乐}三{魏}。{清}{姚之}《元明事类抄》卷十四引《明史稿》:“{魏允貞}官兵部侍郞﹐弟{允中}﹑{允孚}俱爲部郞﹐名著一時。{劉廷蘭}與弟{廷蕙}﹑{廷芥}亦皆舉進士﹐有名﹐世所稱{南樂}三{魏}﹐{漳浦}三{劉}者也。”【2】{清}{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四·征聘不至》:“唯{魏}({魏禧})以古文擅名﹐其兄{際瑞}﹑弟{禮}﹐皆有詩名﹐時號{寧都}三{魏}。”

  • 丙魏-汉语大词典

    丙魏

    【1】{丙吉}﹑{魏相}的並称。两人均为{汉宣帝}时丞相,以知大体﹑为政宽平名重当时。{宋}{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诗:“今日謀獻須{丙}{魏}﹐他年賓客但{鄒枚}。”{清}{高其倬}《蓟州新城》诗:“且復命{丙}{魏}﹐不啻求{韓}{彭}。”《汉书·丙吉魏相传赞》:“{孝宣}中興﹐{丙}{魏}有聲。”

  • 北魏-汉语大词典

    北魏

    【1】指{秦}{汉}之际{魏豹}建立的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漢}王發{蜀漢}﹐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黨}之兵;下{井陘}﹐誅{成安君};破{北魏}。”{司马贞}索隐:“謂{魏豹}也。{豹}在{河}北故也。亦謂{西魏}﹐以{大梁}在{河}南故也。”【2】朝代名。亦称{後魏}(386-534)。{北朝}诸国之一。{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陈书·何之元传》:“{獫狁}孔熾﹐鯁我中原﹐始自一君﹐終爲二主﹐事有相涉﹐言成混漫。今以未分之前爲{北魏}﹐既分之後{高氏}所輔爲{東魏}﹐{宇文}所挾爲{西魏}﹐所以相分别也。”【3】指魏碑体。《冷眼观》第七回:“右首是{陶濬旦}的北魏‘避月閣十八歲小影’八個大字。”

  • 元魏-汉语大词典

    元魏

    【1】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唐}{韩愈}《论佛骨表》:“{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

  • 荆魏-汉语大词典

    荆魏

    【1】{战国}时{楚国}与{魏国}的并称。《战国策·秦策一》:“舉{趙}則{韓}必亡﹐{韓}亡則{荆}{魏}不能獨立。”{南朝} {宋}{袁淑}《效曹子建<白马篇>》诗:“{荆}{魏}多壯士﹐{宛}{洛}富少年。”

  • 圍魏救趙-汉语大词典

    圍魏救趙

    【1】{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艤Q救趙”法。《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圍{魏}救{趙}’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此是必然之理。”《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既自出﹐寨心空虚﹐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 後魏-汉语大词典

    後魏

    【1】{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後魏}(公元386年-557年)。

  • 姚黄魏紫-汉语大词典

    姚黄魏紫

    【1】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姚黄为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魏紫为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参阅{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宋}{范成大}《再赋简养王》:“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淚闌干。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黄魏紫看。”{清}{赵翼}《檀桥席上赋红牡丹》:“姚黄魏紫已稱妍﹐高格還應讓絳仙。”亦作“[姚黄魏品]”。{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盡有﹐春色定應天下空。”

  • 姚魏-汉语大词典

    姚魏

    【1】“姚黄魏紫”的省称。亦泛指牡丹花。{宋}{辛弃疾}《柳梢青·和范先之席上赋牡丹》词:“姚魏名流﹐年年攬斷﹐雨恨風愁。”{宋}{范成大}《书樊子南游西山二记》诗:“仙山草木鎖卿雲﹐不到花平不離塵。十丈牡丹如錦蓋﹐人間姚魏却争春。”{明}{沈德符}《野獲编·禨祥·岁朝牡丹》:“比數年來﹐元夕前後﹐姚魏已盛行於時﹐豪貴園圃在在有之。”

  • 姚黄魏品-汉语大词典

    姚黄魏品

    【1】见“姚黄魏紫”。

  • 王魏-汉语大词典

    王魏

    【1】{北齐}{王昕}与{魏收}的并称。《北齐书·魏收传》:“{收}兼通直散騎常侍﹐副{王昕}使{梁}﹐{昕}風流文辯﹐{收}辭藻富逸﹐{梁主}及其羣臣咸加敬異……{梁主}稱曰:‘{盧}{李}命世﹐{王}{魏}中興﹐未知後來復何如耳?’”【2】{唐}{王珪}与{魏徵}的并称。《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直。”{宋}{陈傅良}《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诗:“生平慕{河}{汾}﹐未許{王}{魏}俱。”

  • 東魏-汉语大词典

    東魏

    【1】朝代名。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将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邺}(今{河北省}{临漳}西南),史称{东魏}。拥有今{洛阳}以东的北方各省。550年为{高洋}所代。共历十七年。

  • 曹魏-汉语大词典

    曹魏

    【1】朝代名。即{三国}{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称{曹}{魏},以别于{拓跋魏}。{明}{王逢}《赵善长山水》诗:“隱若{赤壁}壘﹐勢壓{曹}{魏}邦。”《旧唐书·地理志一》:“{曹}{魏}之時﹐三分鼎峙。”【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後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國風》。”

  • 房魏-汉语大词典

    房魏

    【1】{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与{魏徵}的并称。两人皆出{河}{汾}门下,并为{唐}初敢于直谏的大臣。{唐}{杜甫}《折槛行》:“嗚呼{房魏}不復見﹐{秦王}學士時難羨。”{宋}{陆游}《感怀》诗之四:“巍巍{貞觀}治﹐{房}{魏}出{河}{汾}。”【2】以{房}{魏}代称贤相。《坚瓠补集·酒歌》引{明}{李冠}《酒歌》:“矧今鼎鼐付{房}{魏}﹐爕理陰陽無偏頗。”

  • 心在魏闕-汉语大词典

    心在魏闕

    【1】《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闕常意懸﹐游魚戀餌吞線。卸朝韀被髮何年?名山五嶽游遍。”{三国} {魏}{阮籍}《达庄论》:“故{公孟季子}衣繡而見﹐{墨子}弗攻;{中山}{子牟}心在魏闕﹐而{詹子}不距。”亦作“[心馳魏闕]”﹑“[心瞻魏闕]”。{宋}{陆游}《会庆节贺表》之一:“斂時百福﹐享國萬年。臣迹滯遐陬﹐心馳魏闕。”

  • 心馳魏闕-汉语大词典

    心馳魏闕

    【1】见“心在魏闕”。

  • 心瞻魏闕-汉语大词典

    心瞻魏闕

    【1】见“心在魏闕”。

  • 秦不收魏不管-汉语大词典

    秦不收魏不管

    【1】比喻受冷落无人过问。《朱子语类》卷一三〇:“{安道}是箇{秦}不收{魏}不管底人﹐他又爲正人所惡﹐那邊又爲{王介甫}所惡。”

  • 赫赫魏魏-汉语大词典

    赫赫魏魏

    【1】见“赫赫巍巍”。

  • 酬魏顆-汉语大词典

    酬魏顆

    【1】《左传·宣公十五年》:“初, {魏武子}有嬖妾, 無子。{武子}疾, 命{顆}曰:‘必嫁是。’疾病, 則曰:‘必以爲殉! ’及卒, {顆}嫁之, 曰:‘疾病則亂, 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 {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 故獲之。夜夢之曰:‘余, 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妒v命, 余是以報。’”后遂以“酬魏顆”为报恩的典实。{宋}{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诗:“知君決獄有陰功﹐他日老人酬{魏顆}。”

  • 象魏-汉语大词典

    象魏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觀”,为悬示教令的地方。《周礼·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象魏﹐闕也。”{贾公彦}疏:“{鄭司農}云:‘象魏﹐闕也’者﹐{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孔子}謂之觀。”{唐}{杨炯}《少室少姨庙碑》:“太微營室﹐明堂布政之宫;白獸蒼龍﹐象魏懸書之法。”{清}{钱谦益}《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參報待以削草﹐象魏用爲縣書。” 【2】借指宫室,朝廷。{晋}{葛洪}《抱朴子·汉过》:“雲觀變爲狐兔之藪﹐象魏化爲虎豹之蹊。”《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萬乘之國﹐頓戟象魏之下。”{宋}{苏轼}《上太皇太后贺正表》:“臣職守江湖﹐心馳象魏。天威咫尺﹐想聞清蹕之音。”{清}{顾炎武}《雒阳》诗:“象魏雲常紫﹐{龍池}水自清。”

  • 觀魏-汉语大词典

    觀魏

    【1】即观阙。《文选·班固<典引>》:“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肉角馴毛宗於外囿。”{张铣}注:“觀魏皆闕也。”

  • 邴魏-汉语大词典

    邴魏

    【1】{汉}相{邴吉}和{魏相}的并称。{邴}{魏}相善,且皆有令誉于当时。《汉书·魏相丙吉传赞》:“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爲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宋}{曾巩}《贺韩相公启》:“方且誼形王室﹐盡{邴}{魏}之謀謨;澤潤生民﹐本{蕭}{曹}之清静。”

  • 身在林泉, 心懷魏闕-汉语大词典

    身在林泉, 心懷魏闕

    【1】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身在江湖, 心存魏闕-汉语大词典

    身在江湖, 心存魏闕

    【1】《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謂{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虽不 居官,仍关怀朝政。《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總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故爾憂愁抑鬱﹐現出此症。”{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而{施君}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汉}{晋}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亦作“[身在江湖﹐心懸魏闕]”﹑“[身在林泉﹐心懷魏闕]”。《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他此時雖然是已經罣誤﹐然而一言一動﹐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

  • 身在江湖, 心懸魏闕-汉语大词典

    身在江湖, 心懸魏闕

    【1】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阿魏-汉语大词典

    阿魏

    【1】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章炳麟}《国故论衡·辨性上》:“故阿魏非香也﹐臭之不可于鼻﹐用足以辟諸腐臭﹐故準之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阿魏出{伽闍那國}﹐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爲形虞。亦出{波斯國}﹐{波斯國}呼爲阿虞截。樹長八九丈﹐皮色青黄﹐三月生葉﹐葉似鼠耳﹐無花實。斷其枝﹐汁出如飴﹐久而堅凝﹐名阿魏。”

  • 魏-汉语大词典

    【1】高大貌。《左传·闵公元年》:“賜{畢萬魏}……{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啓之矣。’”{孔颖达}疏:“《論語》云:‘巍巍乎,其有成功!’是巍爲高大之名。”{阮元}校勘记:“{宋}本作‘是魏’。巍﹑魏二字,一正一俗。今人分别其音,古人則字形字音皆不别。”《史记·晋世家》:“魏,大名也。”{裴駰}集解引{服虔}曰:“魏喻巍,巍,高大也。”

  • 魏-汉语大词典

    《集韻》語韋切,平微,疑。【1】独立貌。《庄子·天下》:“不師知慮,不知前後,魏然而已矣。”{郭象}注:“任性獨立。”{成玄英}疏:“魏然,不動之貌也。”

  • 魏-汉语大词典

    《廣韻》魚貴切,去未,疑。【1】宫门外两边的楼观。《周礼·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象魏,闕也。”《文选·班固<典引>》:“是以来儀集羽族於觀魏。”{张铣}注:“觀﹑魏,皆闕也。”【2】指《诗.魏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觀於{周}樂……爲之歌《魏》。”{杜预}注:“《詩》第九《魏》。”【3】古国名。{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将其地封给{毕万},以{毕万}为{魏}大夫。【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晉”。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迁都{大梁},因而{魏}也被称为{梁}。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5】{三国}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65年{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的“禅让”故事建{晋}朝,{魏}亡。【6】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称帝,国号{魏}。史称{北魏}。参见“[北魏]”。【7】姓。

  • 魏闕-汉语大词典

    魏闕

    【1】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清}{金农}《吴江朱志广下第後闻作粤西山水之游》诗之一:“席帽奚傷落羽悲﹐曉辤魏闕又天涯。”{唐}{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魏闕何由到﹐{荆州}且共依。”《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 魏紫-汉语大词典

    魏紫

    【1】牡丹花名贵品种之一。相传为{宋}时{洛阳}{魏仁浦}家所植,色紫红,故名。《醒世恒言·灌园叟晩逢仙女》:“這牡丹花乃花中之王﹐惟{洛陽}爲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價值五千。”{宋}{辛弃疾}《临江仙》词:“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呈。”

  • 魏鵲無枝-汉语大词典

    魏鵲無枝

    【1】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宋}{李曾伯}《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词:“我有芳尊供翫事﹐從渠{魏}鵲無枝。”

  • 魏國山川-汉语大词典

    魏國山川

    【1】见“魏國山河”。

  • 魏家-汉语大词典

    魏家

    【1】见“魏家品”。

  • 魏闕心-汉语大词典

    魏闕心

    【1】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宋}{范成大}《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一封朝奏鈞天夢﹐萬里{江}行魏闕心。”{宋}{刘辰翁}《行香子·叠韵》词:“歎魏闕心﹐磻石魄﹐{汨羅}身。”

  • 魏顆結草-汉语大词典

    魏顆結草

    【1】{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后因以“魏顆結草”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五代}{李瀚}《蒙求》诗:“{靈輒}扶輪﹐{魏顆}結草。”亦省作“[魏草]”。{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效誠{魏}草﹐小人之所懷恩。”

  • 魏碑-汉语大词典

    魏碑

    【1】对{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亦指刻石文字的书体。其书法以{北魏}为最,造型方峻,方圆兼备,尚存隶意,结构精严,笔力沉着凝重,开{隋}{唐}楷法先河。

  • 魏王瓠-汉语大词典

    魏王瓠

    【1】喻大而无用之物。语本《庄子·逍遥游》“{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爲瓢,則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爲其无用而掊之。”{南朝} {宋}{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趙氏}璧﹐徒乖{魏王}瓠。”亦省作“[魏瓠]”。{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滔}器同{魏}瓠﹐凡若{莊}樗﹐握無蛇口之珍﹐額有魚身之點。”

  • 魏堤-汉语大词典

    魏堤

    【1】指{魏王堤}。{前蜀}{韦庄}《代书寄马》诗:“穩上雲衢千萬里﹐年年長踏{魏堤}沙。”

  • 魏瓠-汉语大词典

    魏瓠

    【1】见“魏王瓠”。

  • 魏紫姚黄-汉语大词典

    魏紫姚黄

    【1】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宋}{曹冠}《凤栖梧·牡丹》词:“魏紫姚黄凝曉露﹐國豔天然。”亦省作“[魏姚]”。{宋}{梅尧臣}《和石昌言求牡丹栽》:“莫問{西都}品﹐存吾舊友評﹐會應包萼吐﹐可與魏姚并。”{宋}{欧阳修}《县舍不种花因戏书》诗:“{伊川}{洛浦}芳徧﹐魏紫姚黄照眼明。”

  • 魏宫妝奩-汉语大词典

    魏宫妝奩

    【1】《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晋}{徐广}《<弹棋经>自序》:“自{後漢}{沖}{質}已後﹐此藝中絶,至{獻帝}{建安}中,{曹公}執政﹐禁闌幽密﹐至於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戯於粧奩之上,即取類於彈棊也。及{魏文帝}受禪,宫人所爲,更習彈碁焉。”{南朝}{宋}{刘义庆}m世说新语·巧艺》:“彈棋始自{魏}宫内用妝奩戲。”后因以“魏宫妝奩”为弹棋之典。{唐}{柳宗元}《龟背戏》诗:“脩門象棋不復貴﹐{魏}宫妝奩世所棄。”

  • 魏觀-汉语大词典

    魏觀

    【1】魏阙。{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宫室·皇宫》:“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故謂之闕﹐又謂之魏觀。”

  • 魏彊-汉语大词典

    魏彊

    【1】复姓。{春秋}{晋}有{魏彊氏}。见《通志·氏族五》。

  • 魏象-汉语大词典

    魏象

    【1】魏阙。《後汉书·董卓传》:“矢延王輅﹐兵纏魏象。”{李贤}注:“魏象﹐闕也。”

  • 魏花-汉语大词典

    魏花

    【1】即魏紫。{宋}{苏轼}《与刘景文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盧枇是鄉人。”{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爲王﹐而魏花乃后也。’”

  • 魏王池-汉语大词典

    魏王池

    【1】池名。为{唐}时名胜之一。{唐}{韩愈}《东都遇春》诗:“有船{魏王池}﹐往往縱孤泳。”

  • 魏家品-汉语大词典

    魏家品

    【1】即魏紫。{元}{刘壎}《天香·次韵赋牡丹》词:“雨秀風明﹐煙柔霧滑﹐魏家初試嬌紫。”{宋}{刘辰翁}《虞美人·咏海棠》词:“魏家品是君王后﹐豈比昭容袖。”亦省称“[魏家]”。

  • 魏魏-汉语大词典

    魏魏

    【1】高大貌。《庄子·知北游》:“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陆德明}释文:“魏魏﹐魚威反﹐讀作巍巍。”一本作“巍巍”。

  • 魏蠶-汉语大词典

    魏蠶

    【1】即原蚕。晩蚕,第二番蚕,以晩叶饲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原蚕》:“晩蠶﹐魏蠶。{陶弘景}曰:‘原蠶是重養者﹐俗呼爲魏蠶。’按{鄭玄}注《周禮》云:原﹐再也。謂再養者。{郭璞}注《方言》云:魏﹐細也。{秦}{晉}人所呼。今轉爲二蠶是矣。”

  • 魏氏-汉语大词典

    魏氏

    【1】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羿}的四传弟子。《文选·曹植<七启>》:“乃使{任子}垂釣﹐{魏氏}發機。”{吕向}注:“{魏氏}﹐善射者。”

  • 魏王堤-汉语大词典

    魏王堤

    【1】{唐}时名胜之一。{洛水}流入{洛阳}城内,过皇城{端门},经{尚善}﹑{旌善}两坊之北,南溢为池,{贞观}中赐{魏王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名{魏王堤}。{唐}{白居易}《魏王堤》诗:“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唐}{刘禹锡}《三月三日泛洛禊饮》诗:“唯餘蹋青伴﹐待月{魏王堤}。”

  • 魏司格-汉语大词典

    魏司格

    【1】酒名。英语whisky的旧译,今译威士忌。       《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另外幾樣酒是:勃蘭地﹑魏司格﹑紅酒。”

  • 魏國山河-汉语大词典

    魏國山河

    【1】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唐}{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舜城}風土臨清廟﹐{魏國}山川在{白樓}。”{唐}{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亦作“[魏國山川]”。

  • 魏黨-汉语大词典

    魏黨

    【1】指{明}{魏忠贤}的党羽。{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這人原是{魏}黨﹐真正小人﹐不必理他﹐叫長班回他罷了。”{清}{方苞}《书杨维斗先生传後》:“小人誣善之辭﹐亦未有若{魏}黨之可駭詫者。”

  • 魏公掃-汉语大词典

    魏公掃

    【1】见“魏勃掃門”。

  • 魏姚-汉语大词典

    魏姚

    【1】见“魏紫姚黄”。

  • 魏車委照-汉语大词典

    魏車委照

    【1】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於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梁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爲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爲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后以“魏車委照”谓不用明珠照亮车乘。比喻珍惜人才。{唐}{黄滔}《与卢员外启》:“伏惟員外{魏}車委照﹐軒匣揚光﹐儻憐其刻意探幽﹐焦心體物﹐雖則異於披沙之説﹐然略幾於架屋之譚。”

  • 魏石經-汉语大词典

    魏石經

    【1】{三国}{魏}{齐王}{正始}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字为古文﹑篆﹑隶三体,又称“三體石经”。参阅{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清}{顾炎武}《石经考》﹑{王国维}《观堂集林·魏石经考》。

  • 魏公子-汉语大词典

    魏公子

    【1】指{魏文帝}{曹丕}。{唐}{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魏公子}﹐復憶{李將軍}。”{赵殿成}笺注:“{魏公子}﹐謂{魏文帝}。{曹子建}《公讌詩》:‘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李善}註:‘公子謂{文帝}﹐時{武帝}在﹐爲五官中郎也。’”【2】指{信陵君}。{唐}{高適}《题李别驾壁》诗:“禮樂遥傳{魯}{伯禽}﹐賓客争過{魏公子}。”{唐}{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況我{魏公子}﹐相顧不相疑。”

  • 魏紅-汉语大词典

    魏紅

    【1】即魏紫。{宋}{丘璿}《牡丹荣辱志》:“姚黄爲王……魏紅爲妃。”《广群芳谱·花谱十三·牡丹三》引{宋}{蔡襄}《李阁使新种洛花》诗:“堂下朱欄小魏紅﹐一枝穠豔占春風。”

  • 魏勃掃門-汉语大词典

    魏勃掃門

    【1】{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掃門”为典实。{唐}{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座非{陳子}驚﹐門還{魏公}掃。”{五代}{李瀚}《蒙求》诗:“{魏勃}掃門﹐{潘岳}望塵。”亦作“[魏公掃]”。

  • 魏王大瓠-汉语大词典

    魏王大瓠

    【1】比喻人才不得其用。{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

  • 魏草-汉语大词典

    魏草

    【1】见“魏顆結草”。

  • 魏鄭-汉语大词典

    魏鄭

    【1】指{唐}{魏徵}。{魏徵}封{郑国公},故称。{元}{耶律楚材}《读唐诗有感复继张敏之韵》:“主上{貞觀}聖﹐官僚{魏鄭}良。”

  • 魏丙-汉语大词典

    魏丙

    【1】{汉}相{魏相}和{丙吉}的并称。{宋}{苏辙}《司马温公挽词》之三:“{魏}{丙}生前友﹐俱傳{漢}相名。”

  • 魏文手巾-汉语大词典

    魏文手巾

    【1】《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蓺兼該”{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彈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唐}{李颀}《弹棋歌》:“聯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 魏科-汉语大词典

    魏科

    【1】高科。指状元。{清}{李渔}《凰求凤·翻卷》:“雖涉風流﹐無傷名教﹐請從次甲﹐拔置魏科。”

  • 魏臺-汉语大词典

    魏臺

    【1】指{铜雀台}。{明}{唐顺之}《送人赴真定幕》诗:“雁起分{秦}塞﹐雀棲辨{魏}臺。”

  • 魏妃-汉语大词典

    魏妃

    【1】即魏紫。语本{宋}{丘璿}《牡丹荣辱志》:“魏紅爲妃。”{宋}{黄裳}《宴琼林·牡丹》词:“已覽徧韶容﹐最後有花王﹐芳信來報。魏妃天與色﹐擁姚黄﹑去賞十洲仙島。”

  • 魏珠-汉语大词典

    魏珠

    【1】宝珠。{宋}{周邦彦}《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縱有{魏}珠照乘﹐未買得流年住。”

  • 魏夫人-汉语大词典

    魏夫人

    【1】{晋}{魏舒}女,名{华存}。幼时好道慕仙,后托剑化形而去﹐被封为{南岳夫人}。后代又以为花神之首。{唐}{杜甫}《望岳》诗:“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翺翔。”{清}{俞樾}《曲园杂纂·十二月花神歌议》:“{南岳}{魏夫人}爲女仙中最貴者……今故以{魏夫人}爲總領羣花之神﹐萬紫千紅歸其統攝。”

  • 魏兩-汉语大词典

    魏兩

    【1】{魏}太子。亦特指{曹丕}。两,贰;副。{南朝} {梁}{沈约}《谢赐轸调绢等启》:“昔{劉氏}歸國﹐未聞{漢}儲之禮;{曹植}還蕃﹐非降{魏}兩之賜。”《陈书·周弘正传》:“雖復{夏啓}﹑{周誦}﹑{漢}儲﹑{魏}兩﹐此數君者﹐安足爲大王道哉。”{南朝} {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漢}貳稱敏﹐{魏}兩垂芳。”

  • 魏征西-汉语大词典

    魏征西

    【1】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作{銅雀臺}”{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载,{曹操}年轻时“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故以“魏征西”指{曹操},亦用以尊称军府长官。{唐}{韩翃}《送戴迪赴凤翔幕府》诗:“青春帶文綬﹐去事{魏}征西。”

  • 韓魏-汉语大词典

    韓魏

    【1】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晋}立国而为诸侯。后亦以“韓魏”称富贵之家。《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朱熹}集注:“{韓}{魏}﹐{晉}卿富家也。”{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唐}{杜牧}《阿房宫赋》:“{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