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餘

餘(餘)是什么意思

  • 一覽無餘-汉语大词典

    一覽無餘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后以“一覽無餘”谓一眼即可全见。《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風虚寒熱之症候﹐一覽無餘。”{朱自清}《南京》:“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綴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刘富道}《南湖月》:“{黎露}站在厂门口﹐全厂一览无余。”

  • 三餘-汉语大词典

    三餘

    【1】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三馀》:“{餘干}﹑{餘姚}﹑{餘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漢}末童謡云:‘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2】《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颇傳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后以“三餘”泛指空闲时间。{宋}{苏轼}《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兒事業在三餘﹐學就須乘駟馬車。”{晋}{陶潜}《感士不遇赋》:“余嘗以三餘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柳亚子}《书赠张镜潭》诗:“最是{津南}人物美﹐三冬圖史伴三餘。”

  • 上方不足, 下比有餘-汉语大词典

    上方不足, 下比有餘

    【1】犹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晋书·王湛传》:“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餘。”{晋}{张华}《鹪鹩赋》:“巨細舛錯﹐種繁類殊。鷦鷯巢於蚊睫﹐大鵬彌乎天隅﹐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

  • 下餘-汉语大词典

    下餘

    【1】其余;余剩。《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和他借多少是多少﹐下餘的再想法子。”《瞎骗奇闻》第五回:“他是三顆骰子﹐要兩個一樣﹐下餘的一顆﹐輪點子﹐那個點子大﹐就那個贏。”

  • 不留餘地-汉语大词典

    不留餘地

    【1】不留一点空余之地。多指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回旋的地步。{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玫瑰〕氣味相孚﹐皆造濃豔之極致﹐殆不留餘地待人者矣。”{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二》:“近来{中国}的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经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

  • 不遺餘力-汉语大词典

    不遺餘力

    【1】谓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战国策·赵策三》:“{秦}不遺餘力矣﹐必且破{趙}軍。”{宋}{苏轼}《上执政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異時預買紬絹錢常於歲前散絶﹐今尚闕太半﹐剗刷之急﹐蓋不遺餘力矣。”{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昌黎}以主持風雅爲己任﹐故調護氣類﹐宏奬後進﹐往往不遺餘力。”{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执行上级规定﹐{罗立正}一向是不遗余力的﹐有时甚至可以牺牲一点工作利益。”

  • 事不有餘-汉语大词典

    事不有餘

    【1】谓达到极点。《三侠五义》第五三回:“那婆子樂了個事不有餘﹐然後大家方纔動身。”《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娘兒倆﹐先哭了個事不有餘﹐大家勸住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禮。”

  • 禹餘糧-汉语大词典

    禹餘糧

    【1】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2】蒒草的别名。{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名曰自然穀﹐或曰禹餘糧。”【3】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 乾餘骨-汉语大词典

    乾餘骨

    【1】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庄子·至乐》:“鴝掇千日爲鳥﹐其名曰乾餘骨﹐乾餘骨之沫爲斯彌﹐斯彌爲食醯。”又见《列子·天瑞》。

  • 俸餘-汉语大词典

    俸餘

    【1】俸禄所馀。《新唐书·冯元淑传》:“與奴僕日一食﹐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俸餘以給貧窮。”{宋}{范成大}《廛居久不见山或劝作小楼以助登览》诗:“俸餘强弩末﹐家事空囊澀。”

  • 優餘-汉语大词典

    優餘

    【1】安逸,有馀暇。{唐}{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嗚呼!生我者父母﹐享此者妻子﹐勤顇者兄嫂﹐優餘者婢僕。”【2】绰有馀力。{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酌己之力量優餘﹐莫若勉爲接受。”

  • 公餘-汉语大词典

    公餘

    【1】公务之馀暇。{宋}{韩琦}《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禪扉啓畫關﹐公餘爲會一開顔。”{明}{袁宗道}《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诗之二:“公餘尋古蹟﹐先上{魯連臺}。”《红楼梦》第七八回:“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選了許多美女﹐日習武事。”

  • 其餘-汉语大词典

    其餘

    【1】下剩的;其他。《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孟子·离娄下》:“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其餘。”{宋}{欧阳修}《笔说·老氏说》:“推而廣之﹐萬物之理皆然也﹐不必更言其餘。”{清}{顾炎武}《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二{漢}文人所著絶少﹐史於其傳末每云所著凡若干篇﹐惟{董仲舒}至百三十篇﹐而其餘不過五六十篇﹐或十數篇﹐或三四篇。”{丁玲}《过年》:“{小菡}不懂得这些﹐但她生来﹐因了环境﹐已早使她变得不象其余小孩了。”【2】犹言有馀﹐有多。{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恰轉過雕闌數曲﹐行不到百步其餘。”

  • 商餘-汉语大词典

    商餘

    【1】{唐}诗人{元结},少居{商馀山},著《元子》十篇,自称{元子}。见《新唐书·元结传》。后以“商餘”泛指{元氏}乡里。{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我有{商餘}田﹐汝壯可耘耕。”

  • 刀鋸之餘-汉语大词典

    刀鋸之餘

    【1】犹刑馀。指阉人。《史记·晋世家》:“宦者曰:‘臣刀鋸之餘﹐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於君。’”《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如今朝廷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之豪俊哉!”{刘良}注:“刀鋸﹐宫割用刀也。”

  • 刀俎餘生-汉语大词典

    刀俎餘生

    【1】犹虎口余生。{清}{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屍幸矣!”

  • 刑餘-汉语大词典

    刑餘

    【1】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韩非子·亡徵》:“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魏书·抱老寿传》:“丐刑餘之家﹐覆養閹人之室。”【2】受过肉刑;判过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三年》:“{朱勔}父子﹐本刑餘小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李白是经历了长流{夜郎}的刑馀之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刑餘之人﹐何事乃敢飲長者!”【3】指受过肉刑的人。《逸周书·大明武》:“六刑餘。”{孔晁}注:“刑餘﹐赦徒。”【4】{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餘”。《宋书·颜延之传》:“時沙門釋{慧琳}﹐以才學爲{太祖}所賞愛﹐每召見﹐常升獨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此三台之坐﹐豈可使刑餘居之。’”

  • 别餘-汉语大词典

    别餘

    【1】其他。《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謌舞不緣别餘事﹐伏願大王箇兒。”

  • 劫餘灰-汉语大词典

    劫餘灰

    亦作“[刼餘灰]”【1】劫火的馀灰。{清}{黄遵宪}《述闻》诗:“荆棘銅駝心上淚﹐觚稜金爵刼餘灰。”

  • 副餘-汉语大词典

    副餘

    【1】方言。犹多馀。《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但不知他還有多餘不曾?若没有副餘﹐止他老婆的一件……斷是不肯與我的。”

  • 剩餘-汉语大词典

    剩餘

    【1】多馀。{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馀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2】多馀之物。{清}{刘大櫆}《左仲郛诗序》:“{左}君{仲郛}温然長者﹐敦行於其家﹐而以其剩餘施及朋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考《漢志》有《六弢》﹐初不云出{太公}﹐蓋其書亡於{東京}之末。{魏}{晉}下談之士﹐掇拾剩餘爲此﹐即《隋志》《六韜》也。”

  • 剩餘產品-汉语大词典

    剩餘產品

    【1】由劳动者的剩馀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必要产品”相对。

  • 剩餘勞動-汉语大词典

    剩餘勞動

    【1】劳动者在必要劳动之外所付出的劳动。剩馀劳动创造的成果,在有阶级剥削的社会里完全为剥削者所占有。参见“[必要劳动]”。

  • 剩餘價值-汉语大词典

    剩餘價值

    【1】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工人剩馀劳动创造的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 劫餘-汉语大词典

    劫餘

    亦作“[刦餘]”【1】谓灾难之后。{徐迟}《火中的凤凰》:“劫馀藏书还是那末多﹐拖住了他的腿。”{周咏}《感怀》诗之六:“舉目{新亭}揮掬淚﹐刦餘誰是濟時才?”

  • 劫後餘生-汉语大词典

    劫後餘生

    【1】谓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宗璞}《弦上的梦》:“那里面﹐{乐珺}锁着几本劫后余生的文学名著。”{李準}《飘来的生命》:“和这季节极不相称的是﹐我的心境总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悲凉。”{王西彦}《古屋》第一部六:“他带着女人孩子回来了﹐和我一见面便摇头不迭﹐连说‘劫后余生!’”

  • 平餘-汉语大词典

    平餘

    【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條鞭法﹐名爲永不加賦﹐而耗羡﹑平餘﹐猶在正供之外。”

  • 夫餘-汉语大词典

    夫餘

    【1】古国名。{汉}代{夫馀族}所建。在今东北地区。{清}{黄遵宪}《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诗:“{夫餘}立國今何似?爲我探詢海外髯。”《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夫餘國}〕地方二千里﹐户八萬﹐有城邑宫室﹐地宜五穀。其人强勇﹐會同揖讓之儀有似中國……{武帝}時﹐頻來朝貢﹐至{太康}六年﹐爲{慕容廆}所破﹐其王{依慮}自殺。”《後汉书·东夷传·夫馀》:“{夫餘國}﹐在{玄菟}北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2】复姓。《元和姓纂》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夫餘氏}{吴}公子{夫王}奔{楚}﹐餘子在{吴}者﹐因以爲氏焉。”

  • 封建餘孽-汉语大词典

    封建餘孽

    【1】指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我说这话还在四年之前﹐当时曾有人评我为‘封建馀孽’﹐其实是捧住了这样的题材﹐欣欣然自以为得计者﹐倒是十分‘封建的’的。”{瞿秋白}《乱弹·红萝卜》:“对于这些‘消遣品’﹐以及一切封建馀孽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应当要暴露﹑攻击。”

  • 大餘-汉语大词典

    大餘

    【1】见“小餘”。

  • 太一餘糧-汉语大词典

    太一餘糧

    【1】药名。石类﹐即禹馀粮之精者。{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泰山}有太乙餘糧﹐視之﹐石也。石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相傳{太乙}者﹐{禹}之師也﹐嘗服此而棄其餘﹐故名。”

  • 奇餘-汉语大词典

    奇餘

    【1】多馀﹐富馀。{汉}{王充}《论衡·量知》:“貧人與富人﹐俱賫百錢﹐并爲賻禮死哀之家。知之者﹐知貧人劣能共百﹐以爲富人饒羨有奇餘也。”

  • 小餘-汉语大词典

    小餘

    【1】泛指一日馀下的短暂时光。{唐}{元稹}《景申秋》诗之五:“無酒銷長夜﹐回燈照小餘。”【2】凡不满一甲(即六十)余下的日数称大馀﹐不满一日(包括夜)余下的分数称小馀。“大餘”﹑“小餘”各分前﹑后。前“大餘”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即今所用的农历前一年十一月)朔那一天的干支﹐前“小餘”是指这一天合朔的时刻;后“大餘”是指这一年冬至那一天的干支﹐后“大餘”是指冬至在这一天的时刻。前“小餘”按一日九百四十分计算﹐后“小餘”按一日三十二分计算。《史记·历书》:“大餘五十四﹐小餘三百四十八;大餘五﹐小餘八。端蒙單閼二年。”

  • 吴餘鱠-汉语大词典

    吴餘鱠

    【1】即{吴王}脍馀。《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晋}张华《博物志》:“{吴王}{孫權}曾{江}行﹐食鱠有餘﹐因棄之中流﹐化而爲魚。今有魚猶名吴餘鱠者﹐長數寸﹐大如筯﹐尚類鱠形。”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王}{孫權}”作“{吴王}{闔閭}”。

  • 吴王膾餘-汉语大词典

    吴王膾餘

    【1】传说中的鱼名。{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昔{吴王}{闔閭}{江}行﹐食膾有餘﹐因棄中流﹐悉化爲魚。今魚中有名吴王膾餘者﹐長數寸﹐大者如筯﹐猶有膾形。”

  • 唾餘-汉语大词典

    唾餘

    【1】唾液之余。喻别人的点滴言论。{清}{袁枚}《随园随笔·<十六国春秋>载孔子事独奇》:“《十六國春秋》名爲一百卷﹐而事迹寥寥﹐皆《晉書·載記》之唾餘﹐斷非{崔鴻}之舊本。”{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慎毋數典忘祖﹐徒歡迎晳種之唾餘;舍己芸人﹐盡捐棄{神州}之特質。”{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一·恤赠谏官之谬》:“夫{杜泰}凶豎﹐讒殺{從謙}﹐死有餘辜﹐其唾餘豈士大夫可拾者?”{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

  • 因餘之國-汉语大词典

    因餘之國

    【1】{三国}{蜀}{谯周}所著《仇国论》中虚构的国名。《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譙周}〕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其辭曰:‘{因餘之國}小﹐而{肇建之國}大﹐並争於世而爲仇敵。’”

  • 幣餘-汉语大词典

    幣餘

    【1】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幣,通“敝”。《周礼·天官·大宰》:“九曰幣餘之賦。”{孙诒让}正义:“幣當讀爲敝……凡物之殘者皆謂之敝餘。今時營造用物有餘﹐價賣以還官﹐謂之回殘是也。”

  • 行有餘力-汉语大词典

    行有餘力

    【1】谓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论语·学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若问鄙意﹐则以为不如先自作官﹐至整顿一层﹐不如待天气清明以后﹐或官已做稳﹐行有馀力时耳。”

  • 多餘-汉语大词典

    多餘

    【1】不必要的。《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這回書緊接上回﹐不消多餘交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2】充裕有余;剩余。{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俺可也比每年多餘黍麥﹐廣有蠶桑。”《水浒传》第五十回:“一面把{祝家莊}多餘糧米﹐盡數裝載上車。”《庄子·列御寇》:“夫人特爲食羹之貨﹐無多餘之贏。”{力扬}《射虎者及其家族》诗:“我底伯祖父们却流着眼泪和汗水﹐挑着山毛榉换取地主们多余的食粮。”

  • 夢餘-汉语大词典

    夢餘

    【1】梦后。{元}{马祖常}《灵州》诗:“乍入{西河}地﹐歸心見夢餘。”{唐}{许浑}《秦楼曲》诗:“{秦}女夢餘仙路遥﹐月窗風簟夜迢迢。”{宋}{范成大}《枕上》诗:“明月無聲滿屋梁﹐夢餘分影上人床。”

  • 宵餘-汉语大词典

    宵餘

    【1】晩上的闲暇时间。{唐}{王勃}《九成宫东台山池赋》:“酌丹墀之曉暇﹐候青禁之宵餘。”

  • 富餘-汉语大词典

    富餘

    【1】足够而有剩余。{洪深}《青龙潭》第一幕:“卖的话﹐要看城里人有没有富余的钱。”《三侠五义》第三二回:“又叫小人帶來十兩銀子﹐惟恐路上盤川不足﹐是要富餘些個好。”{徐怀中}《西线轶事》:“{肖群秀}拿过军用水壶﹐放出了富余的一节背带﹐把两个断头一并﹐打了个丁字结﹐交还给了战士。”

  • 寬餘-汉语大词典

    寬餘

    【1】松缓;宽松。{宋}{朱淑贞}《恨别》诗:“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餘纏臂金。”【2】谓闲暇安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3】宽裕,富余。《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俗話説得好﹐‘窮家富路’……總是寬餘些好。”

  • 尸居餘氣-汉语大词典

    尸居餘氣

    【1】形容人即将死亡。亦以谓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晋书·宣帝纪》:“{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亦省作“[尸居]”。{宋}{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之一:“顧殘年而氣若尸居﹐聽成命而魄疑天奪﹐微軀殞越﹐舉族憂虞。”《太平广记》卷十九引《神仙拾遗》:“{天綱}目之良久曰:‘五神奔散﹐尸居旦夕耳。’”{刘泽湘}《过西山辟支生墓》诗:“血食縱然餒{若敖}﹐尸居莫厭同{楊素}。”

  • 屍居餘氣-汉语大词典

    屍居餘氣

    同“[尸居餘氣]”【1】{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彼屍居餘氣﹐不足畏也。”《红楼梦》第六四回:“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 孑餘-汉语大词典

    孑餘

    【1】剩余,残余。《新唐书·逆臣传下·秦宗权》:“{秦賢}略{宋}及{曹}﹐{全忠}好書約和﹐{賢}遣{張調}請分地﹐自{汴}以南歸之{蔡}﹐{全忠}陰許﹐而{賢}引兵濟{汴}﹐肆燔劫無孑餘。”

  • 姑餘-汉语大词典

    姑餘

    【1】山名。即{姑苏山}。《淮南子·览冥训》:“過歸鴈於{碣石}﹐軼鶤雞於{姑餘}。”【2】海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若咆{渤澥}與{姑餘}﹐常鳴鶴而在陰。”{吕延济}注:“{渤澥}﹑{姑餘}﹐皆海也。”

  • 王餘-汉语大词典

    王餘

    【1】鱼名。{唐}{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垂鈎鬭得王餘魚﹐蹋芳共登{蘇小墓}。”{清}{全祖望}《韩沟关王庙》诗之三:“百牢猶共王餘薦﹐一飯休教籠稻荒。”或云王馀即鲽鱼﹐亦曰版鱼。见《史记·封禅书》“東海致比目之魚”{司马贞}索隐引{郭璞}注。《文选·左思<吴都赋>》:“雙則比目﹐片則王餘。”{刘逵}注:“王餘魚﹐其身半也。俗云:{越王}鱠魚未盡﹐因以殘半棄水中﹐爲魚﹐遂無其一面﹐故曰王餘也。”{南朝}{梁简文帝}《怨歌行》:“望檐悲雙翼﹐窺沼泣王餘。”

  • 枕剩衾餘-汉语大词典

    枕剩衾餘

    【1】形容闺阁寂寞凄清。{元}{荆幹臣}《醉花阴·闺情》套曲:“虚度了好時光﹐枕剩衾餘怎不淒涼。”

  • 枯骨之餘-汉语大词典

    枯骨之餘

    【1】谓将死之人。《云笈七籤》卷四:“夫人叩頭自搏而言曰:‘{華存}卑賤﹐枯骨之餘。自處塵垢﹐久染濁穢。’”

  • 枯朽之餘-汉语大词典

    枯朽之餘

    【1】谓衰病残年。{宋}{苏轼}《代滕甫辩谤郡书》:“異日復得以枯朽之餘﹐仰瞻天日之表”

  • 棄其餘魚-汉语大词典

    棄其餘魚

    【1】《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后因以“棄其餘魚”比喻节欲知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謝幼輿}贜賄黜削﹐違‘棄其餘魚’之旨也。”

  • 棄餘-汉语大词典

    棄餘

    【1】所抛弃的多馀之物。{宋}{叶適}《经总制钱一》:“而{秦檜}權忮﹐劫脅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棄餘瑣屑之間以爲國命者﹐是何其無耻之至是也哉!”{唐}{韩愈}《卫府君墓志铭》:“嗟惟君﹐篤所信﹐要無有﹐弊精神﹐以棄餘﹐賈於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叶水心论<三国志>》:“〔{葉}〕又云:近世有謂《三國志》當更修定者﹐蓋見注所載尚有諸書;不知注之所載﹐皆{壽}棄餘。”【2】抛弃多馀之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自遭荒亂﹐率乏糧穀。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

  • 業餘教育-汉语大词典

    業餘教育

    【1】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業餘-汉语大词典

    業餘

    【1】本业之外,工作之余。《花城》1981年第3期:“她从小跳舞就跳得很好﹐业余舞蹈学校的尖儿呢。”如: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2】非专业的。如:业余作家;业余剧团。

  • 死有餘責-汉语大词典

    死有餘責

    【1】犹死有馀辜。{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嘉}喟然仰天嘆曰:‘幸得充位宰相﹐不能進賢退不肖﹐以此負國﹐死有餘責。’”{宋}{陆游}《祠禄札子》:“郡政乖剌﹐雨澤不時﹐上勞宵旰﹐死有餘責。”

  • 狗豬不食其餘-汉语大词典

    狗豬不食其餘

    【1】谓猪狗亦鄙薄其人,不食其所馀。极言人品之低下。《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颜师古}注:“言惡賤。”亦作“[狗鼠不食汝餘]”﹑“[狗彘不食汝餘]”﹑“[狗彘不食其餘]”。{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見值侍竝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云:‘正伏魄時過。’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明史·李任传》:“汝爲大將﹐不能殺賊﹐反爲賊用﹐狗彘不食汝餘。”{梁启超}《收回干线铁路问题》:“其由舞弊者﹐則經辦之人誠狗彘不食其餘﹐人人皆得誅之。”亦省作“[狗彘不食]”。{吴玉章}《辛亥革命》十三:“{汪精卫}﹑{陈璧君}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

  • 狗彘不食其餘-汉语大词典

    狗彘不食其餘

    【1】见“狗豬不食其餘”。

  • 狗鼠不食汝餘-汉语大词典

    狗鼠不食汝餘

    【1】见“狗豬不食其餘”。

  • 狗彘不食汝餘-汉语大词典

    狗彘不食汝餘

    【1】见“狗豬不食其餘”。

  • 死有餘誅-汉语大词典

    死有餘誅

    【1】犹死有馀辜。{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之二:“臣等雖三尺之喙﹐日誦五車之書﹐反不如醫卜執技之流﹑簿書犇走之吏﹐其爲尸素﹐死有餘誅。”

  • 死有餘罪-汉语大词典

    死有餘罪

    【1】犹死有馀辜。{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且夫自今而言之﹐則{元海}﹐{禄山}死有餘罪。”

  • 死有餘辜-汉语大词典

    死有餘辜

    【1】谓虽死不足抵其罪。形容罪大恶极。《汉书·路温舒传》:“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爲死有餘辜。”《旧唐书·唐临传》:“以{齡之}({蕭齡之})受委大藩﹐贓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餘辜。”{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

  • 死有餘僇-汉语大词典

    死有餘僇

    【1】犹死有馀辜。{明}{沈德符}《野獲编·宫闱·世宗废后》:“至殺無辜﹐污宫眷﹐如文臣{李夢陽}﹑内臣{何文鼎}輩所奏﹐真死有餘僇。”

  • 殘渣餘孽-汉语大词典

    殘渣餘孽

    【1】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馀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殘餘-汉语大词典

    殘餘

    【1】残存。《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2】指残存的人或事物。《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賊得裒整殘餘爲完守計﹐圖之實難。”{清}{姚鼐}《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競言能漢學﹐瑣細搜殘餘。”{鲁迅}《热风·题记》:“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馀;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汉语大词典

    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

    【1】不能把事情办好,只能把事情弄坏。{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戔餘-汉语大词典

    戔餘

    【1】残余。《周礼·地官·稾人》“掌豢祭祀之犬”{汉}{郑玄}注:“雖其潘灡戔餘﹐不可褻也。”{陆德明}释文:“戔﹐本亦作殘。”

  • 戮餘-汉语大词典

    戮餘

    【1】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棄{書}之力﹐而思{黶}之罪﹐臣戮餘也﹐將歸死於{尉氏}﹐不敢還矣。”{杨伯峻}注:“逃亡之人幸免于被戮殺﹐故自云戮餘。”{唐}{王维}《门下起赦书表》:“大赦戮餘之罪﹐益寬流宥之典。”

  •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汉语大词典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1】谓处于中等状态。语出{晋}{张华}《鹪鹩赋》:“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赵树理}《“锻炼锻炼”》:“在{李宝珠}看来﹐她这位丈夫也不能算满意的人﹐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歸餘-汉语大词典

    歸餘

    【1】谓积月之馀日以置闰月。《乐府诗集·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待歸餘於送曆﹐方履慶於斯年。”《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杜预}注:“月有餘日﹐則歸之於終﹐積而爲閏﹐故言‘歸餘於終’。”《南齐书·礼志下》:“閏是年之歸餘。”【2】终结。{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既履端於倡序﹐亦歸餘於總亂。”

  • 攻其一點, 不及其餘-汉语大词典

    攻其一點, 不及其餘

    【1】谓只注重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局部,而不顾及其它部分。《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敗事有餘, 成事不足-汉语大词典

    敗事有餘, 成事不足

    【1】谓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馀﹐成事不足!”

  • 敷餘-汉语大词典

    敷餘

    【1】馀留;馀下。《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你把這席酒算作第一樂﹐那‘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祇好算第二樂……還敷餘着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凑起來﹐可不是‘四樂堂’?”

  • 日餘-汉语大词典

    日餘

    【1】指夕阳。{南朝} {梁}{何逊}《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輕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 旬餘-汉语大词典

    旬餘

    【1】十多天。《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兵毋東﹐旬餘﹐則{魏}氏轉{韓}從{秦}。”{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慶歷}壬午歲﹐王師失律於{西河}{好水川}﹐亡没數巨將{劉平}﹑{葛懷敏}﹐{任福}等﹐{石元孫}陷虜。急奏入﹐已旬餘﹐大臣固緩之。”

  • 春餘-汉语大词典

    春餘

    【1】春天将尽未尽之时。{南朝}{梁元帝}《采莲赋》:“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诗:“春餘草木繁﹐耕種滿田園。”{宋}{宋祁}《集海云鸿庆院》诗:“地勝祠仍古﹐春餘物偏華。”

  • 昭餘祁-汉语大词典

    昭餘祁

    【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U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 暇餘-汉语大词典

    暇餘

    【1】空闲时间。{唐}{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诗:“道尊不可屈﹐符守豈暇餘?”

  • 流風餘韻-汉语大词典

    流風餘韻

    【1】见“流風餘韵”。

  • 流風餘韵-汉语大词典

    流風餘韵

    亦作“[流風餘韻]”【1】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清}{钱谦益}《整饬徐淮道兵备岳骏声父九德加赠整饬徐淮道兵备仍前阶制》:“忠臣義士之後﹐其流風餘韻僅有存者﹐朕慨然用之﹐矧其賢而有後者乎!”{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至於上古以來﹐聖君賢臣平地成天之績﹐良將循吏撥亂反正之功……高人逸士之流風餘韻﹐可以廉頑而立懦者﹐苟非有文以紀之﹐則又何以昭法戒﹐而使後之人多識多聞以畜其德!”【2】前人文艺作品中流传下来的风格﹑情趣。{清}{钱谦益}《<申比部诗>序》:“流風餘韵﹐可以衣被百世。”{清}{顾嗣立}《寒厅诗话》:“{柯敬仲}﹑{倪元鎮}﹑{郭羲仲}﹑{郯九成}輩﹐更倡迭和﹐{淞}{泖}之間﹐流風餘韻﹐至今未墜。”{瞿秋白}《乱弹·哑吧文学》:“古文的这种‘流风余韵’﹐现在还保存在新文学里面。”

  • 流風餘俗-汉语大词典

    流風餘俗

    【1】遗留的风气﹑习俗。{达时}《夫己氏之支那观》:“惟自中古以來所輸入之舊文物﹐猶未全廢﹐而流風餘俗尚有所寄。”{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堯}{舜}三代﹐從容無爲﹐同四海於一堂之上﹐而流風餘俗咏嘆之不息﹐凡以此也。”

  • 游刃餘地-汉语大词典

    游刃餘地

    【1】犹言游刃有馀。{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主權既定﹐且將競人而非可競於人矣。於是游刃餘地﹐僅有{南亞美利加}﹑{亞非利加}﹑{亞細亞}之三土。”{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後》:“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 游刃有餘-汉语大词典

    游刃有餘

    【1】语出《庄子·养生主》:“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后用以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明}{冯梦龙}《智囊补·总叙》:“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人動而愈紛﹐我静而自正﹐人束手無策﹐我游刃有餘。”{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武帝二八》:“因是而慕神仙﹐營宫室﹐侈行遊﹐若將見爲游刃有餘之資﹐可以惟吾意而無傷﹐而淫侈妖巫之氣﹐暗引之而流。”{{曹禺}等}《胆剑篇》第二幕:“在她明媚的眼睛里﹐闪出聪慧和威严﹐她已经完全掌握了{吴}宫的规制﹐应对进退﹐游刃有馀了。”

  • 扶餘-汉语大词典

    扶餘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後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扶餘國}。”{古直}《虬髯客》诗:“萬丈紅光海外起﹐坐擁{扶餘}作天子。”【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乾封祭文》。

  • 拾餘唾-汉语大词典

    拾餘唾

    【1】见“拾唾餘”。

  • 拾人唾餘-汉语大词典

    拾人唾餘

    【1】见“拾人涕唾”。

  • 拾唾餘-汉语大词典

    拾唾餘

    同“[拾人涕唾]”亦作“[拾餘唾]”【1】{清}{袁枚}《再示儿》诗:“書經動筆裁提要﹐詩怕隨人拾唾餘。”{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论文辨伪》:“然出老生常談﹐盡人所知﹐毋庸拾餘唾也。”

  • 掃地無餘-汉语大词典

    掃地無餘

    同“[掃地俱盡]”【1】{宋}{司马光}《论复置丰州札子》:“{慶曆}初﹐{拓跋元昊}攻陷州城﹐州民及三寨蕃族﹐盡爲所虜﹐掃地無遺。”《晋书·惠帝纪》:“帝令{方}({張方})具車載宫人寳物……{魏}{晉}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南朝} {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齊}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餘。”{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内府累世之積﹐掃地無餘。”{清}{刘大櫆}《焚书辨》:“後之學者﹐見{秦}有焚書之令﹐則曰《詩》《書》至{秦}一炬而掃地無餘﹐此與耳食何異?”亦作“[掃地無遺]”。

  • 斷紙餘墨-汉语大词典

    斷紙餘墨

    【1】零星或残存的墨迹。《宣和书谱·詹鸾》:“{彩鸞}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京}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議者謂飄逸過之。至於斷紙餘墨﹐人争寳焉。”

  • 有餘-汉语大词典

    有餘

    【1】谓有馀味。{清}{恽敬}《答邓鹿耕书》:“先生論史筆不難於簡﹐難於有餘﹐最爲高識名論。”【2】有剩馀﹐超过足够的程度。{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卷一:“士子各習一經﹐每經擬題﹐多者百餘﹐少者不過數十。古人畢生治之而不足﹐今則數月爲之而有餘。”{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事覈理擧﹐華不足而實有餘矣。”《诗·小雅·都人士》:“匪伊垂之﹐帶則有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老漢家裏也非有餘﹐只因看見秀才如此困厄﹐量濟一二﹐以盡地主之意。”【3】犹有零。《战国策·齐策一》:“{鄒忌}脩八尺有餘﹐身體昳麗。”《史记·穰侯列传》:“{穰侯}出{關}﹐輜車千乘有餘。”《後汉书·刘虞传》:“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

  • 胙餘-汉语大词典

    胙餘

    【1】古称祭祀完毕后所馀的酒肉。《汉书·郊祀志上》:“已祠﹐胙餘皆燎之。”{颜师古}注:“胙﹐謂祭餘酒肉也。”{宋}{陆游}《入蜀记》卷六:“祠舊有鳥數百﹐送迎客舟﹐自{唐}{夔州}刺史{李貽}詩已云‘羣鳥幸胙餘’矣。”

  • 胥餘-汉语大词典

    胥餘

    【1】亦作“[胥邪]”。椰子树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留落胥餘。”{司马贞}索隐:“{司馬彪}云:‘胥邪﹐樹高十尋﹐葉在其末。’《異物志》:‘實大如瓠﹐繫在顛﹐若挂物。實外有皮﹐中有核﹐如胡桃。核裏有膚﹐厚半寸﹐如豬膏。裏有汁斗餘﹐清如水﹐味美於蜜。’”《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胥邪”。【2】村落的角隅。《尚书大传》卷三:“愛人者兼及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郑玄}注:“胥餘﹐里落之壁。”{汉}{王充}《论衡·恢国》:“惡其人者﹐憎其胥餘。”【3】人名。一说{箕子}之名﹐一说{比干}之名。《庄子·大宗师》:“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陆德明}释文:“{司馬}云:{胥餘}﹐{箕子}名也……或云《尸子》曰:{比干}也﹐{胥餘}其名。”

  • 嬴餘-汉语大词典

    嬴餘

    【1】剩馀;盈馀。{清}{周亮工}《书影》卷八:“煮海之利﹐原非本富﹐然少取嬴餘以減正賦﹐未爲不善也。”{宋}{沈辽}《奉送伯才都官代归》诗:“夷州已非人所居﹐况復筦庫治嬴餘。”

  • 賸餘-汉语大词典

    賸餘

    【1】多馀;馀下。{元}{王恽}《中堂事记》上:“外將每户賸餘六兩四錢﹐儹至五户滿二斤數目﹐付本投下支用﹐謂之二五户絲。”{清}{唐鉴}《<学案小识>序》:“然當以若大經綸﹐蓄之懷抱;不當以賸餘糟粕﹐誇爲富强。”

  • 贏餘-汉语大词典

    贏餘

    【1】多馀;剩馀。{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無力者﹐以器積雨雪水爲食耳﹐亦何常得贏餘水以浴?”《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桂林》:“宜以{桂林}等衛贏餘軍士﹐置千户所鎮之。”《清史稿·食货志六》:“至是﹐定貨由{華}船裝運者爲常税﹐額徵五萬六千五百餘兩﹐贏餘十萬兩。”【2】收支相抵后有馀的财物。《汉书·疏广传》:“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爲贏餘﹐但教子孫怠墯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賬房裏的贏餘﹐本來是要到節下算的。”{邹韬奋}《抗战以来》四六:“十六年来﹐所有赢馀都滚存加入事业费。”

  • 無餘-汉语大词典

    無餘

    【1】没有剩余﹑残留。《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汉}{班固}《西都赋》:“草木無餘﹐禽獸殄夷。”{许地山}《缀网劳蛛·换巢鸾凤》:“{和鸾}和{祖凤}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2】指没有余留之物。{三国} {魏}{曹植}《赠丁翼》诗:“肴來不虚歸﹐觴至反無餘。”{唐}{温庭筠}《登卢氏台》诗:“臺高秋盡出﹐林斷野無餘。”【3】指没有多余资财。{宋}{秦观}《题彭景山传神》:“〔{景山}〕年四十不幸喪明﹐家居無餘﹐而目不可治。”【4】佛教语。指无余槃,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唐}{王维}《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謂衆人﹐有疑皆問﹐我于是夜﹐當入無餘。”

  • 燕餘-汉语大词典

    燕餘

    【1】指{燕}地。《艺文类聚》卷四四引{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餘麗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經居東里。”{汉}{张衡}《七辩》:“{淮南}清歌﹐{燕}餘材舞﹐列乎前堂﹐遞奏代敍。”{唐}{刘禹锡}《观舞柘枝》诗之一:“{燕}餘有舊曲﹐{淮南}多冶辭。欲見傾城處﹐君看赴節時。”【2】指{燕}地的美女。亦泛指舞女。《艺文类聚》卷四三引{南朝}{梁简文帝}《咏舞》:“戚里多妖麗﹐重娉蔑{燕}餘。逐節工新舞﹐嬌態似凌虚。”{唐}{谢偃}《观舞赋》:“金石奏﹐絲桐理……於是{燕}餘齊列﹐{絳樹}分行﹐曳綃裾兮拖瑶珮﹐簪羽釵兮珥明璫。”

  • 燼餘-汉语大词典

    燼餘

    【1】烧剩的东西。{欧阳予倩} 《<上欧阳瓣■师书>序》:“这几十封给我祖父的信﹐是我母亲留下来的烬馀。”{明}{陶宗仪}《辍耕录·庄蓼塘藏书》:“其家慮恐兵遁圖讖﹐干犯禁條﹐悉付{祝融氏}。及收拾燼餘﹐存者又無幾矣。”《老残游记》第六三回:“看有許多人正在那裏刨挖火裏的燼餘﹐堆了好大一堆﹐都是些零綢碎布。”【2】引申为残馀。{茅盾}《清明前後》第三幕:“‘七七’时期热情的烬馀﹐现在是深埋在{黄梦英}心深处了。”

  • 爨下餘-汉语大词典

    爨下餘

    【1】谓灶下烧残的良木。典出《後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爲琴,果有美音。”后以“爨下餘”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唐}{韩愈}《题木居士》诗:“爲神詎比溝中斷?遇賞還同爨下餘。”

  • 斗餘-汉语大词典

    斗餘

    【1】旧时官府仓场中的一种额外苛敛。《资治通鉴·後周太祖广顺元年》:“凡倉場﹐庫務掌納官吏﹐無得收斗餘﹐稱耗。”{胡三省}注:“斗餘﹐概量之外﹐又取其餘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太祖}〕首先免除{汉}时{王章}所设斗馀﹑称耗等额外苛敛及{唐}中期以来地方官进奉所谓羡馀物。”

  • 心有餘悸-汉语大词典

    心有餘悸

    【1】事过以后,心里还感到恐惧。{峻青}《海啸》序幕四:“{张景佐}叹了口气﹐低下头来﹐想起他不久前对{昌潍}地区的一次进攻差一点儿全军覆没的情况﹐兀自心有馀悸。”

  • 心有餘而力不足-汉语大词典

    心有餘而力不足

    【1】心里很想做,可是力量不够。{茅盾}《子夜》三:“只是兄弟一个人﹐也还是‘心有馀而力不足’。”《红楼梦》第二五回:“我手裏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恢恢有餘-汉语大词典

    恢恢有餘

    【1】《庄子·养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后以“恢恢有餘”谓宽广而有馀裕。{清}{戴名世}《<蔡瞻民文集>序》:“苟其得志也﹐持是而往﹐恢恢乎有餘也。”

  • 憂患餘生-汉语大词典

    憂患餘生

    【1】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朱文劭}《代小凤仙挽蔡松坡》:“萬里南天鵬翼﹐扶摇直上﹐劇憐憂患餘生﹐萍水因緣成一夢;十年北地燕支﹐自嗟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顔色亦千秋。”{沈砺}《感怀》诗之八:“光陰潦草歇繁華﹐憂患餘生輒自嗟。”

  • 慶餘-汉语大词典

    慶餘

    【1】谓先世积善的遗泽。语本《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北周}{庾信}《小园赋》:“昔草濫於吹嘘﹐藉《文言》之慶餘。”

  • 破巢餘卵-汉语大词典

    破巢餘卵

    【1】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明}{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餘卵﹐旦夕待命。”亦作“[破巢完卵]”。{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餘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 目無餘子-汉语大词典

    目無餘子

    【1】见“目中無人”。

  • 目空餘子-汉语大词典

    目空餘子

    【1】见“目中無人”。

  • 睡餘-汉语大词典

    睡餘

    【1】谓睡醒后。{宋}{苏轼}《游鹤林招隐》诗之一:“睡餘柳花墮﹐目眩山櫻然。”

  • 留有餘地-汉语大词典

    留有餘地

    【1】犹言留馀地。{周恩来}《论统一战线》一:“我们一方面反对这种反动的消极抗战的路线﹐另一方面还是留有馀地﹐不关谈判之门。”{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馀地﹐别死钻牛犄角。”

  • 留餘地-汉语大词典

    留餘地

    【1】不走极端,留下回旋馀地。{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前人賓白之少﹐非有一定當少之成格﹐蓋彼只以填詞自任﹐留餘地以待優人。”

  • 畸餘-汉语大词典

    畸餘

    【1】指未被侵占的残馀土地。{清}{恽敬}《逊庵先生家传》:“先生之知豈出此﹐抑謂據阨死拒﹐割裂畸餘﹐可稍延{明}朔?”

  • 盈餘-汉语大词典

    盈餘

    【1】收入中除去开支后的剩馀。{叶圣陶}《倪焕之》三:“他想尽方法招徕主顾﹐学生倒也不少;他又想尽方法减少支出﹐增加自己的盈馀﹐所以每一学期学生只领到一支新毛笔。”{清}{昭槤}《啸亭杂录·关税》:“其後司事者覬久留其任﹐每歲以增盈餘﹐至{乾隆}六十年加至八百四十六萬有奇。”【2】有馀;多馀。《後汉书·桓鸾传》:“少立操行﹐褞袍糟食﹐不求盈餘。”{唐}{元稹}《葬安氏志》:“今視其篋笥﹐無盈餘之帛﹐無成之衣﹐無帛裏之衾。”

  • 鹽餘-汉语大词典

    鹽餘

    【1】旧{中国}每年盐税收入中扣除付外债本息和支付盐务行政经费后的馀款,称“鹽餘”。

  • 秦餘望-汉语大词典

    秦餘望

    【1】{秦望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越王}〕{无餘}初封{大越}﹐都{秦餘望}南。”

  • 秦餘-汉语大词典

    秦餘

    【1】指{秦}代的遗迹。《文选·张衡<西京赋>》:“視往昔之遺館﹐獲{林光}於{秦}餘。”{李善}注:“《漢書音義》{瓚}曰:{林光}﹐{秦}離宫名也。”{吕良}注:“{秦始皇}作﹐故言{秦}餘。”{南朝} {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之二:“洪波陪帳飲﹐{林光}宴{秦}餘。”

  • 積善餘慶-汉语大词典

    積善餘慶

    【1】谓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语出《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後汉书·杨彪传》:“《周書》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況以{袁氏}歸罪{楊公}﹐《易》稱‘積善餘慶’﹐徒欺人耳。”{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積善餘慶’﹐立教也;‘鳳鳥不至’﹐言命也。”《旧唐书·薛收顾胤传论》:“{顧胤}清芬﹐可觀彝範﹐積善餘慶﹐其有子哉!”{明}{刘基}《祖永嘉郡公诰》:“{劉基}祖父{劉庭槐}﹐志樂《詩》《書》﹐義孚鄉里﹐積善餘慶﹐發於孫枝。”《英烈传》第六三回:“朕家本農桑﹐屢世以來﹐皆忠厚長者﹐積善餘慶﹐以及朕躬。”

  • 積餘-汉语大词典

    積餘

    【1】积存﹐多馀。{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三》:“最上层的统治者铸造货币供人民使用﹐使人民得到鼓舞;行种种方便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有所积馀。”《人民日报》1955.8.25:“按照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和我国的实际生产和消费情况﹐我国的粮食产量不仅够吃够用﹐并且可以有积馀。”

  • 空餘-汉语大词典

    空餘

    【1】犹空闲。如:他一有空余时间就帮助里弄搞工作。

  • 窮餘-汉语大词典

    窮餘

    【1】谓最后所剩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要骗人》:“为了希求心的暂时的平安﹐作为穷馀的一策﹐我近来发明了别样的方法了。”

  • 耕三餘一-汉语大词典

    耕三餘一

    【1】耕种三年﹐积余一年的粮食。《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汉}{桓宽}《盐铁论·力耕》:“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此{禹}{湯}所以備水旱而安百姓也。”【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若干边区人民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提出“耕三餘一”的口号,号召农民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做到每家一年有四个月的余粮。{续范亭}《五百字诗》:“耕三须余一﹐岁岁不恐惶。”{马可}《夫妻识字》:“努力耕种﹐积草囤粮﹐耕三余一﹐防备灾荒。”

  • 耗餘-汉语大词典

    耗餘

    【1】犹耗羡。《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賜死﹐坐監納厚取耗餘也。”

  • 耳餘-汉语大词典

    耳餘

    【1】{汉}{张耳}﹑{陈馀}的合称。二人始为好友﹐结为刎颈交﹐后以势利互相倾轧﹐{耳}斩{馀}{泜水}上。故多用以为朋友凶终隙末之喻。{陈去病}《有怀刘三钝剑亚子并苦念西狩无畏》诗:“不見{耳}{餘}事﹐千古資譙訶。”{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爾自{秦}{越}﹐勢利紛然皆{耳}{餘}。”

  • 虎口餘生-汉语大词典

    虎口餘生

    【1】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唐}{刘长卿}《按复後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腸留覆轍﹐虎口脱餘生。”《人民日报》1981.2.17:“我和{振羽同志}差不多二十年不见面了……虎口余生﹐久别重逢﹐我们格外高兴。”

  • 腐餘-汉语大词典

    腐餘

    【1】腐朽废弃之物。{战国} {楚}{宋玉}《风赋》:“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宋}{苏轼}《和陶<劝农>》之二:“民無用物﹐怪珍是殖﹐播厥薰木﹐腐餘是穡。”{唐}{储光羲}《群鸦咏》:“羣鴉隨天車﹐夜滿{新豐}樹﹐所思在腐餘﹐不復憂霜露。”【2】为深自贬抑之辞。{宋}{王安石}《进<洪範传>表》:“臣嘗以蕪廢腐餘之學﹐得備論思勸講之官﹐擢預大政﹐又彌寒暑。”

  • 節餘-汉语大词典

    節餘

    【1】因节约而剩下。亦指节余的钱或东西。《解放日报》1984.4.19:“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亏损自负﹐节余归己。”

  • 自餘-汉语大词典

    自餘

    【1】犹其馀;以外;此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尋。”《晋书·孝友传序》:“自餘羣士﹐咸標懿德。”{宋}{苏轼}《与章子厚书》:“初到一見太守﹐自餘杜門不出。”{清}{顾炎武}《赠潘节士柽章》诗:“謂惟{司馬遷}﹐作書有條理。自餘數十家﹐充棟徒爲爾。”

  • 血餘-汉语大词典

    血餘

    【1】指人的头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乱发》〔释名〕:“《素問》:‘腎之華在髮。’……{滑壽}註云:水出高原﹐故腎華在髮。髮者血之餘﹐血者水之類也。今方家呼髮爲血餘﹐蓋本此義也。《龍木論》謂之人退焉。”

  • 羨餘-汉语大词典

    羨餘

    【1】盈馀; 剩馀。{三国} {蜀}{诸葛亮}《将苑·击势》:“糧食羨餘﹐甲兵堅利。”{唐}{颜真卿}《柳恽西亭记》:“邑宰{李清}請而修之﹐以攄衆君子之意。役不煩費﹐財有羨餘。”{宋}{司马光}《言拣兵上殿札子》:“方今天下安樂無虞﹐而府庫之積﹐隨得隨散﹐曾無羨餘。”【2】{唐}以后地方官员以赋税盈馀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新唐书·食货志二》:“{淮南}節度使{杜亞}等皆徼射恩澤﹐以常賦入貢﹐名爲羨餘。”{唐}{白居易}《重赋》诗:“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號爲羨餘物﹐隨月獻至尊。”《宋史·食货志下一》:“時又有{元豐庫}﹐則雜儲諸司羨餘錢。”《明史·食货志三》:“{世宗}時﹐{閩}{廣}進羨餘﹐户部請責他省巡按歲一貢獻如例。”【3】{清}代州县在正赋外还增征附加额,这部分收入除去实际耗费和归州县官吏支配的以外,其馀的解送上司,名为羨馀。{清}{顾炎武}《钱粮论下》:“於是正賦之加焉十二三﹐而雜賦之加焉或至於十七八矣。解之藩司﹐謂之羨餘。”《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元年﹐豁免{廣東}屯田羨餘﹐因除各省軍田額外加徵例。”

  • 茶餘酒後-汉语大词典

    茶餘酒後

    【1】指休息空闲的时刻。{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人们在茶馀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叶圣陶}《倪焕之》九:“这给人家看看﹐或者茶馀酒后作为谈助﹐都是很好玩的。”亦作“[茶餘飯後]”。{章以武}《邢编辑轶事》:“在文艺界﹐传为茶馀饭后的美谈。”

  • 茶餘飯後-汉语大词典

    茶餘飯後

    【1】见“茶馀酒後”。

  • 荒餘-汉语大词典

    荒餘

    【1】荒乱后的灾民。《南齐书·芮芮虏传》:“使四海有奉﹐蒼生咸賴﹐荒餘歸仰﹐豈不盛哉。”《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撫寧荒餘﹐彌成不易。”《後汉书·刘虞传》:“{中平}初﹐黄巾作亂﹐攻破{冀州}諸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

  • 紆餘-汉语大词典

    紆餘

    【1】谓歌曲文章曲折有致。《宋书·乐志四》:“〔{魏}鼓吹曲十一《邕熙曲》:〕歌聲一何紆餘﹐雜笙簧。”{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執事之文﹐紆餘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明}{方孝孺}《答陈元采书》:“寄來文章又皆敷贍紆餘﹐有作者風。”【2】迂回曲折。{唐}{柳宗元}《石渠记》:“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酆}﹑{鄗}﹑{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内。”{刘良}注:“紆餘委蛇﹐屈曲貌。”{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而{大河}自{積石}行萬里{砥柱}﹐傍緑{太行}至{大伾}﹐斗折而東﹐下走大海﹐長岡巨阜﹐紆餘盤屈。”【3】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唐}{韩愈}《进学解》:“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爲妍﹐卓犖爲傑。”

  • 結餘-汉语大词典

    結餘

    【1】结算后的剩余。如:本月略有结余。

  • 緒餘-汉语大词典

    緒餘

    【1】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門人數十﹐皆得其緒餘。”{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實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經脚根下竊其緒餘﹐作諸經懺。”《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释文:“{司馬}﹑{李}云:緒者﹐殘也﹐謂殘餘也。”【2】后代。《梁书·王亮传》:“尚書左丞臣{范縝}﹐衣冠緒餘。”《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本以勳戚緒餘﹐致位通顯﹐至此便驕奢放逸﹐無所畏憚。”《周书·武帝纪下》:“{狐}{趙}緒餘﹐降成皁隸。”

  • 綽有餘暇-汉语大词典

    綽有餘暇

    同“[綽有餘裕]”【1】形容态度从容。《北史·魏收传》:“{愔}從容曰:‘我綽有餘暇﹐山立不動。’”

  • 綽然有餘-汉语大词典

    綽然有餘

    同“[綽有餘裕]”【1】形容宽裕﹑富馀。《金史·完颜素兰传》:“皇太子仁孝聰明﹐出於天資﹐總制樞府﹐固已綽然有餘。”{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夫婦喬寓{揚州}時﹐曾仿此法﹐屋僅兩椽﹐上下卧房﹐厨灶客座皆越絶﹐而綽然有餘。”《世说新语·言语》“{道壹道人}好整飾音辭”{南朝}{梁}{刘孝标}注:“{孫綽}爲之贊曰:‘馳騁遊説﹐言固不虚。唯兹{壹公}﹐綽然有餘。’”

  • 綽有餘裕-汉语大词典

    綽有餘裕

    【1】用以形容宽裕﹑富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土人僅耕石田﹐于生計可綽有餘裕焉。”《北史·周纪上论》:“昔{漢獻}蒙塵﹐{曹公}成夾輔之業;{晉安}播蕩﹐{宋武}建匡合之勳。校德論功﹐綽有餘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總署之設‘同文館’也﹐生徒數百計﹐雖無奇材異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譯鞮之職﹐則固綽有餘裕。”【2】《孟子·公孙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赵歧}注:“進退自由,豈不綽綽然舒緩有餘裕乎?綽﹑裕,皆寬也。”后因以“綽有餘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仁君智數弘大﹐綽有餘裕﹐當以大包小﹐以優容劣。”《後汉书·蔡邕传》:“當其無事也﹐則舒紳緩佩﹐鳴玉以步﹐綽有餘裕。”

  • 綽綽有餘-汉语大词典

    綽綽有餘

    同“[綽有餘裕]”【1】{郑观应}《盛世危言·防边上》:“今{東三省}﹐崇山峻嶺所在俱有﹐誠使其險要﹐多築土壘﹐則進攻退守﹐綽綽有餘。”《新唐书·杨行密传》:“{孫端}據{和州}﹐{趙暉}屯{上元}﹐結此二人以圖{宣州}﹐我綽綽有餘力矣。”{杨朔}《龙马赞》:“本来每天要三十人轮流管理三个机房﹐现在只需三个人便绰绰有馀了。”

  • 編餘-汉语大词典

    編餘

    【1】整顿编制后多余的。《新华月报》1950年第1卷第6期:“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则制定编制﹐规定供给标准﹐编外和编余人员由全国编制委员会统一调配。”

  • 越王餘筭-汉语大词典

    越王餘筭

    【1】见“越王餘算”。

  • 越王餘算-汉语大词典

    越王餘算

    亦作“[越王餘筭]”【1】一种珊瑚类生物, 生南方海中。相传是{越王}弃于海中的剩余计数筹码变成的。{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三:“亂後有人還採藥﹐越王餘算{禹}餘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越王馀算》〔集解〕引{李珣}曰:“越王餘算生南海水中﹐如竹算子﹐長尺許。”{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二:“{晉安王}有越王餘筭菜﹐長尺許﹐白者似骨﹐黑者如角。古云{越王}行海﹐曾於舟中作籌算﹐有餘者﹐棄之於水生焉。”{唐}{段公路}《北户录·越王竹》:“{陳藏器}云:‘越王餘算﹐味鹹﹐生南海﹐算子﹐長尺許。’”

  • 軍餘-汉语大词典

    軍餘

    【1】指未取得正式军籍的军人。《明史·华敏传》:“又有{華敏}者﹐{南京}錦衣衛軍餘也。”《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這秀才家中極貧﹐是個衛裏的軍餘。”{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三》:“{俞珩}{鳴玉}者﹐{弘治}初﹐以軍餘爲{浙江}鎮守内官{張慶}掾史。”

  • 豐餘-汉语大词典

    豐餘

    【1】犹富裕。《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蜀}中豐餘之地﹐非不欲取。”{元}{戴表元}《居清堂记》:“以爲衣食取給﹐而不求豐餘;起居取適﹐而不至縱逸。”{唐}{刘肃}《大唐新语·持法》:“煮海爲鹽﹐採山鑄錢﹐伐木爲寳者﹐豐餘之輩也。”

  • 酒餘茶後-汉语大词典

    酒餘茶後

    【1】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鲁迅}《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馀茶后之用。”亦作“[酒後茶餘]”。{老舍}《青蛙骑手》第二场:“人人都会在你身后指指点点﹐拿你呀当作酒后茶馀的小笑话。”

  • 酒後茶餘-汉语大词典

    酒後茶餘

    【1】见“酒餘茶後”。

  • 貢餘-汉语大词典

    貢餘

    【1】{宋}时对待补太学生的嘲谑语。{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淳熙}丁酉﹐議者以混補太學﹐人數猥冗﹐遂立待補太學生之法。以終場人數定其額﹐百人取三﹐繼又倍之。預選者﹐是亦薄收場屋之效。時多嘲謔之語。獨司業{計}公{衡}﹐名之曰‘貢餘’﹐尤覺雋永。”【2】御膳赐及民间者谓贡馀。{元}{杨允孚}《滦京杂咏》之九十:“御饌官廚不較餘﹐{金門}掌膳意勤如﹐更分光禄瓶中酒﹐爛醉歸時月上初”原注:“凡御膳及民間者謂之貢餘。”【3】纸名。{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澄心堂紙之外﹐{蜀}有玉版﹐有貢餘﹐有經屑﹐有表光。”

  • 賈餘-汉语大词典

    賈餘

    【1】炫示馀勇;用其馀力。{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潘岳}敏給﹐辭自和暢﹐鍾美於《西征》﹐賈餘於哀誄﹐非自外也。”{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連軒尚賈餘﹐清厲比歸凱。”{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胡蛟齡}{蔚人}有句云:‘前山暖日如修好﹐昨夜狂風尚賈餘。’俱新。”

  • 賓餘-汉语大词典

    賓餘

    【1】栉的别称,古人辫发上的铜制饰物。{汉}{贾谊}《新书·匈奴》:“爲間則出繡衣﹐具帶服賓餘﹐時以賜之。”{俞樾}《诸子平议·贾子一》:“賓餘﹐即《史記·匈奴傳》所謂比余也。餘余同聲﹐古字通用。”

  • 贅餘-汉语大词典

    贅餘

    【1】犹累赘。{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十》:“{涼}者﹐中國之贅餘也;{河}{湟}之間﹐夷狄之所便也。”《清史稿·职官志二》:“〔太常寺〕{乾隆}十三年﹐改寺丞爲屬官。先是沿{明}舊制﹐丞爲正官﹐議者病贅餘﹐至是體制始協。”

  • 足足有餘-汉语大词典

    足足有餘

    【1】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按照现在的用水量﹐我们的存水用到目的港是足足有余的。”

  • 逋餘-汉语大词典

    逋餘

    【1】拖欠未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本始}中﹐郡國大旱﹐{宣帝}下詔除民租。今聞所在逋餘尚多﹐守宰嚴期﹐兼夜課切﹐新税力尚無從﹐故調於何取給?”《陈书·高祖纪下》:“晩訂軍資未送者竝停﹐元年軍糧逋餘者原其半。”

  • 過餘-汉语大词典

    過餘

    【1】过头;过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四部分四:“就他这小本营生﹐怕不因他老实过馀﹐早倒了灶了。”《红楼梦》第五八回:“婆子道:‘我説你們别太興頭過餘了!如今還比得你們在外頭亂鬧呢!這是尺寸地方兒。’”

  • 遊刃餘地-汉语大词典

    遊刃餘地

    【1】犹游刃有馀。{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後》:“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遊刃餘地﹐運斤成風。”

  • 遊刃有餘-汉语大词典

    遊刃有餘

    【1】典出《庄子·养生主》。后以“遊刃有餘”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第五节:“{歐洲}國民力之發達﹐亦不過百餘年間事耳﹐然挾之以揮斥八極﹐亭毒全球﹐遊刃有餘﹐貫革七札﹐雖然﹐彼其力所能及之國﹐必其國無國民力者也。”{明}{袁宏道}《与管宁初书》:“才令雖當繁劇﹐而才足以副之﹐用刀不折﹐遊刃有餘﹐力量氣魄﹐件件過人。”{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青眉》:“儂視君之業﹐雖未能遊刃有餘﹐而尚可以進乎技。”

  • 遺德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德餘烈

    【1】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宋}{王珪}《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遺德休烈﹐既已布澤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賦爵﹐庸敢後乎!”{宋}{王珪}《天地太庙七室皇后庙奉慈庙奏告仁宗皇帝谥号祝文》:“伏以{仁宗皇帝}遺德餘烈﹐蒙被天下﹐施之無窮。”亦作“[遺德休烈]”。

  • 遺聲餘價-汉语大词典

    遺聲餘價

    【1】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迹耳﹐何預於死者﹐而聖人以爲名教乎?”

  • 遺風餘采-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采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餘采﹐莫與比盛。”

  • 遺風餘教-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教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宋}{叶適}《金坛县重建学记》:“{京口}常爲{江}南必争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於時﹐而古人之遺風餘教無聞焉﹐何也?”

  • 遺風餘思-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思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宋}{曾巩}《墨池记》:“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絳}即{東雍}﹐爲守理所﹐禀參實沈分﹐氣畜兩{河}潤﹐有{陶唐}{冀}遺風餘思。”

  • 遺孽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孽餘烈

    【1】指遗留下来的残馀势力。{宋}{苏辙}《唐论》:“{高帝}({漢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遺孽餘烈﹐至於{文}{景}﹐而爲{淮南}﹑{濟北}﹑{吴}﹑{楚}之亂。”

  • 遺風餘象-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象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宋}{司马光}《投壶新格》:“古者壺矢之制﹐揖讓之容﹐今雖闕焉﹐然其遺風餘象猶仿佛也。”

  • 遺風餘澤-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澤

    【1】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宣和书谱·张彦远》:“此其遺風餘澤﹐沾馥後人者特非一日。”

  • 遺訓餘風-汉语大词典

    遺訓餘風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宋书·明帝纪论》:“聖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稱先王﹐蓋由遺訓餘風﹐足以貽之來世也。”

  • 遺風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烈

    【1】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晋书·刘颂传》:“如或當身之政﹐遺風餘烈不及後嗣。”《宋书·谢灵运传》:“綴{平臺}之逸響﹐採{南皮}之高韻﹐遺風餘烈﹐事極{江}右。”{宋}{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至于陨涕追次元韵偶成》之一:“緩帶輕裘成昨夢﹐遺風餘烈到如今。”

  • 遺風餘韻-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韻

    【1】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吴晗}《学习集·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过去{齐国}﹑{鲁国}的都城﹐和一些戴着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袖的学者们﹐商讨学问﹐反复辩论﹐观察{孔子}的遗风馀韵。”《朱子全书·治道一·用人》:“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於一時﹐而其遺風餘韻﹐猶有稱思於後世者也。”

  • 遺餘-汉语大词典

    遺餘

    【1】剩馀;遗留。{元}{姚燧}《颍州万户邸公神道碑》:“從戰萬里﹐清楚以{吴}﹐歸撫其軀﹐矢石遺餘。”{清}{焦袁熹}《杂诗》:“舊業無遺餘﹐生意久夭枉。”{唐}{元稹}《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十月十二日{錡}就擒﹐從亂者無遺餘。”《後汉书·郭伋传》:“賜宅一區﹐及帷帳錢穀﹐以充其家﹐{伋}輒散與宗親九族﹐無所遺餘。”

  • 遺恩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恩餘烈

    【1】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後汉书·王昌刘永传论》:“觀{更始}之際﹐{劉氏}之遺恩餘烈﹐英雄豈能抗之哉!”

  • 遺惠餘澤-汉语大词典

    遺惠餘澤

    【1】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晋书·挚虞传》:“前乙巳赦書﹐遠稱先帝遺惠餘澤﹐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 遺芬餘榮-汉语大词典

    遺芬餘榮

    【1】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宋书·礼志三》:“爰洎{姬}{漢}﹐風流尚存﹐遺芬餘榮﹐綿映紀緯。”

  • 遺風餘俗-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俗

    【1】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汉}{贾谊}《治安策》:“曩之爲{秦}者﹐今轉而爲{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亦作“[遺風餘習]”。《宣和书谱·卫恒》:“家學相傳﹐四世不墜﹐盛哉﹐遂與{王}{謝}家遺風餘習相季孟也。”

  • 遺音餘韻-汉语大词典

    遺音餘韻

    【1】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宣和书谱·皇象》:“則又見其遺音餘韻﹐得之於筆墨外也。”

  • 遺風餘習-汉语大词典

    遺風餘習

    【1】见“遺風餘俗”。

  • 遺休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休餘烈

    【1】见“遺芳餘烈”。

  • 遺芳餘烈-汉语大词典

    遺芳餘烈

    【1】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遺芳餘烈﹐奮乎百世。”{宋}{欧阳修}《尊皇太后册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聖﹐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餘烈。”{元}{姚燧}《李平章画像序》:“學古訓以道積厥躬﹐招俊乂以列庶位﹐對揚天子之命﹐亦足説遺芳餘烈﹐報陛下矣。”亦作“[遺休餘烈]”。{唐}{刘知幾}《史通·直书》:“若{南}{董}之仗氣直書﹐不避强禦;{韋}{崔}之肆情奮筆﹐無所阿容。雖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遺芳餘烈﹐人到於今稱之。”

  • 詞餘-汉语大词典

    詞餘

    【1】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 詩餘-汉语大词典

    詩餘

    【1】词的别称。{宋}{何士信}辑有《草堂詩餘》。{清}{戴褐夫}《<天籁集>序》:“《天籟集》者﹐{元}初{白仁甫}所作詩餘也。詩餘莫盛於{元}﹐而{仁甫}之作﹐尤稱雋妙。”{清}{李良年}《词家辨证》:“今詩餘名﹐《望江南》外﹐《菩薩蠻》﹑《憶秦娥》稱最古。”【2】指诗歌字面外的内容。{元}{袁桷}《辋川图》诗:“詩中傳畫意﹐畫裏見詩餘。”

  • 諸餘-汉语大词典

    諸餘

    【1】其他﹔其馀。{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只除了心不志誠﹐諸餘的所事兒聰明。”《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未向此間來救度﹐且於何處大基緣﹐當時不在諸餘國﹐示現權居{兜率天}。”{唐}{王建}《赠人》诗之二:“朝回不向諸餘處﹐騎馬城西檢校花。”【2】一切﹔种种。{唐}{韩愈}《赠刘师服》诗:“朱顔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餘誰更數。”{宋}{危稹}《渔家傲》词:“老去諸餘情味淺﹐詩情不上閑釵釧。”{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他諸餘可愛﹐所事兒相投。”

  • 課餘-汉语大词典

    課餘

    【1】教授或学习功课以外的时间。{元}{黄庚}《书馆》诗:“池館深深鎖翠涼﹐課餘多暇日偏長。”{王西彦}《母性》:“课馀饭后﹐她们往往拉着手﹐谈过去﹐谈现在﹐自然也谈将来。”

  • 長餘-汉语大词典

    長餘

    【1】多馀。{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长馀的稻种有限﹐要的人太多﹐得商量着办事哇!”

  • 零餘-汉语大词典

    零餘

    【1】剩下的零数﹔多馀。{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四章:“於是零餘無所歸﹐不得不立閏以整齊之矣。”{鲁迅}《彷徨·孤独者》:“〔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馀者’。”

  • 附餘-汉语大词典

    附餘

    【1】超过钱粮征收定额的多馀部分。《明律·户律·多收税粮斛面》:“多收斛面者﹐杖六十﹐若以附餘糧數﹐計贜重者﹐坐贜論。”《元典章·户部·办课合行事宜》:“在前行分管課官典侵使附餘錢數﹐體察得實﹐亦仰就便追問。”

  • 陔餘-汉语大词典

    陔餘

    【1】奉养父母之馀暇。{清}{吴锡麒}《<陔馀丛考>序》:“爰於愛日之暇﹐彌勵惜陰之心……郵能考異﹐契乃參同﹐萌柢百家﹐喉衿羣籍﹐成《叢考》四十三卷﹐標以陔餘﹐紀實也。”{清}{赵翼}《<陔馀丛考>小引》:“余自{黔}西養歸﹐問視之暇﹐仍理故業﹐日夕惟手一編﹐有所得輒劄記别紙。積久遂得四十餘卷﹐以其爲循陔時所輯﹐故名曰《陔餘叢考》。”

  • 鎊餘-汉语大词典

    鎊餘

    【1】与“鎊虧”相对而言。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下跌所造成的赢利。参见“[鎊2虧]”。

  • 閏餘-汉语大词典

    閏餘

    【1】农历一年和一回归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史记·历书》:“{黄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以歲之餘爲閏﹐故曰閏餘。”《汉书·律历志下》:“盈章歲得一﹐名曰積月﹐不盈者名曰閏餘。閏餘十二以上﹐歲有閏。”【2】指闰月。{唐}{刘言史}《奉酬》诗:“閏餘春早景沈沈﹐禊飲風亭恣賞心。”{宋}{张元幹}《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词:“閏餘有何好﹐一歲两中秋。”【3】指增添。{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計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僅有三年。今欲續之﹐求爲閏餘而不可得矣。”

  • 閒餘-汉语大词典

    閒餘

    亦作“[閑餘]”【1】指空闲的时间。{唐}{元稹}《告畬竹山神文》:“今天子斬三叛之明年﹐通民畢賦﹐用其閑餘﹐夾津而南﹐開山三十里﹐爲來年農種張本。”

  • 關餘-汉语大词典

    關餘

    【1】旧{中国}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中国}政府收用,称“關餘”。{孙中山}《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白鹅潭}来示威。”

  • 餘-汉语大词典

    “[馀]”的繁体字。“[余]”的繁体字。《廣韻》以諸切,平魚,以。【1】食物馀剩,多出来。《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三国志·魏志·袁术传》:“荒侈滋甚,後宫數百皆服綺縠,餘粱肉。”{唐}{韩愈}《进士策问》之十:“耕者不多而穀有餘,蠶者不多而帛有餘。”【2】未尽;不尽;残剩。{南朝 宋}{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扶光迫西汜,歡餘宴有窮。”{前蜀}{李珣}《临江仙》词:“芰荷經雨半凋疎﹐拂堤垂柳,蟬噪夕陽餘。”{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反言省乎字例》:“‘嚚訟,可乎?’‘乎’字已見於《堯典》,是古書未嘗不用‘乎’字。然‘乎’者,語之餘也,讀者可以自得之。”{丁玲}《母亲》四:“‘今天白天有几个女人跑到学堂里来,问她找什么人,她说看看,怕就是奸细,探路的。’又有谁也赶着说了,声音还带着余惊。”【3】丰足;宽裕。《荀子·富国》:“爲之鍾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歡定和而已,不求其餘。”{杨倞}注:“餘,謂過度而作《鄭》《衛》者也。”《淮南子·精神训》:“食足以接氣,衣足以蓋形,適情不求餘。”{高诱}注:“餘,饒也。”【4】谓超过。{宋}{陶穀}《清异录·无心炙》:“{段成式}馳獵饑甚,叩村家。主人老姥出彘臛,五味不具,{成式}食之有餘五鼎。”{清}{黄宗羲}《<庚戌集>自序》:“庚戌冬盡,雨雪餘十日而不止。”【5】长久。《老子》:“脩之身,其德乃真;脩之家,其德乃餘;脩之鄉,其德乃長。”【6】遗留。《穀梁传·桓公十四年》:“以爲唯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志不敬也。”{范甯}注:“{鄭嗣}曰:‘唯以未易災之餘而嘗,然後可志也。用火焚之餘以祭宗廟,非人子所以盡其心力,不敬之大也。’”{宋}{王安石}《诸葛武侯》诗:“豎子祖餘策,猶能走强梁。”【7】遗漏。《书·费誓》:“汝則有無餘刑,非殺。”{孔颖达}疏引{王肃}曰:“汝則有無餘刑,父﹑母﹑妻﹑子﹑同産皆坐之,無遺免之者。”【8】其馀的;其他的。《诗·大雅·云汉》:“{周}餘黎民,靡有孑遺。”{郑玄}笺:“黎,衆也……{周}之衆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無有孑遺者。言又饑病也。”《百喻经·为恶贼所劫失喻》:“不但自失其利,復使餘人失其道業。”《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自{漢}亡以來,我單于徒有虚號,無復尺土;自餘王侯,降同編户。”【9】末;非主要的。《书·禹贡》:“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汉}{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恨先師觀聽不決,多隨二創,此世之餘事,斯豈非守文持論,敗績失據之過哉!”{徐彦}疏:“餘,末也。”【10】之后;以后。《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前蜀}{毛文锡}《恋情深》词:“醉紅樓月,宴餘香殿會鴛衾,蕩春心。”{清}{侯方域}《宦官论》:“蓋輕其爲廝役,薫刑之餘,以爲其惡不能有爲。”{王西彦}《古屋》第二部四:“于失望之余,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反感。”【11】指后裔。《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謂{成虎},{若敖}之餘也,遂殺之。”{杜预}注:“{成虎},令尹{子玉}之孫,與{鬭氏}同出於{若敖}。”【12】遗弃。《淮南子·精神训》:“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適情而行,餘天下而不貪,委萬物而不利。”【13】蓄积。参见“[餘一餘三]”。【14】盐。{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朱餘}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餘。”【15】表示整数后馀计的零头尾数。用于数词或数量词之后。《孟子·公孙丑下》:“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唐}{杜甫}《杜鹃》诗:“有竹一頃餘,喬木上參天。”{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泷冈阡》:“石緑色,高丈餘。”【16】代词。同“余”。表示第一人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司马贞}索隐:“《楚詞》‘餘’並作‘余’。”【17】通“[與]”。{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李园谓辛梧章》:“言之{秦王},{秦王}令受之。餘(與){楚}爲上交。”【18】姓。{春秋}{吴}有{馀祭}。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 餘氣-汉语大词典

    餘氣

    【1】谓留下一点儿气息。《晋书·宣帝纪》:“會{河南}尹{李勝}將莅{荆州}﹐來候帝。帝詐疾篤……{勝}退告{爽}({曹爽})曰:‘{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也。’”【2】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管子·侈靡》:“餘氣之潛然而動﹐愛氣之潛然而哀﹐胡得而治動?”{尹知章}注:“災之餘氣﹐潛然發動。”【3】气的非主体部分。《晋书·天文志上》:“又案《河》《洛》之文﹐皆云水火者﹐陰陽之餘氣也。夫言餘氣﹐則不能生日月可知也。”【4】谓风气的末流;影响。{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餘氣﹐流成文體。”【5】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清}{方以智}《物理小识·医药》:“兔絲寄生在木上分餘氣者﹐茯苓﹑豕苓﹑雷丸﹑桓檀皆在下而分餘氣者也。”

  • 餘外-汉语大词典

    餘外

    【1】除此以外。《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又由洋務總辦斟酌添了兩條﹐餘外無甚改動。”{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性情漸浩浩﹐諧笑方云云﹐此誠得酒意﹐餘外徒繽紛。”

  • 餘黨-汉语大词典

    餘黨

    【1】剩馀的党羽。{老舍}《茶馆》第一幕:“街上兵荒马乱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能不搜查搜查{谭嗣同}的余党吗?”《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文焕}被擒﹐餘黨必然瓦解。”《後汉书·董卓传》:“初﹐{靈帝}末﹐黄巾餘黨{郭太}等復起{西河白波谷}﹐轉寇{太原}。”【2】其他党徒,同伙。{唐}{崔令钦}《教坊记》:“其夜﹐{裴大娘}引{解愁}﹐謀殺其夫﹐{銜山}情願擎土袋。燈滅﹐既黑﹐{銜山}乃以土袋置{侯}身上﹐不壓口鼻﹐餘黨不之覺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路途不可造次﹐且耐着他到地方上施行﹐還要在他身上追究餘黨。”

  • 餘態-汉语大词典

    餘態

    【1】指残留的姿色。{宋}{欧阳修}《水谷夜行》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2】无穷的美好姿态。{唐}{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诗:“林巒非一狀﹐水石有餘態。”

  • 餘淚-汉语大词典

    餘淚

    【1】残留的泪痕。指馀悲。{唐}{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棲餘淚﹐薰爐減舊烟。”

  • 餘風遺文-汉语大词典

    餘風遺文

    【1】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爲{驩兜}﹐{蔡邕}比之俳優﹐其餘風遺文﹐蓋蔑如也。”

  • 餘帙-汉语大词典

    餘帙

    【1】指未读完的卷帙。{南朝} {梁}{何逊}《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向夕敞山扉﹐臨窗玩餘帙。”

  • 餘産-汉语大词典

    餘産

    【1】积蓄财富。《後汉书·崔瑗传》:“{瑗}愛士﹐好賓客﹐盛脩肴膳﹐單極滋味﹐不問餘産。”

  • 餘影-汉语大词典

    餘影

    【1】留有影子。{宋}{张耒}《题堂下桐》诗:“寒枝向月空餘影﹐隕葉知時不待風。”{南朝} {梁}{萧统}《锺山解讲诗》:“暾出岩隱光﹐月落林餘影。”【2】遗留的影响。{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爰自{漢}室﹐迄至{成}{哀}﹐雖世漸百齡﹐辭人九變﹐而大抵所歸﹐祖述《楚辭》﹐{靈均}餘影﹐於是乎在。”

  • 餘藏-汉语大词典

    餘藏

    【1】谓多储财物。《史记·孟尝君列传》:“今君又尚厚積餘藏﹐欲以遺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損﹐{文}竊怪之。”【2】储藏的财物。{清}{周岐}《官兵行》:“傾倉倒甕恣搜括﹐排牆墮壁掘餘藏。”{宋}{王安石}《制置三司条制》:“至遇軍國郊祀之大費﹐則遣使剗刷﹐殆無餘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