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饑)是什么意思
饥(饑) 饿-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饥(饑) 饿
[饥(饑)jī 饿è]
同 肚子饿。
异 【饥】 一般的肚子饿。程度轻。表示肚子空了,产生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饿”。晁错《论贵粟疏》:“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汉书·元帝纪》:“黎民饥寒”。
【饿】 严重的饥饿。程度重。表示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孟子·公孙丑上》:“野有饿莩而不知发”。(饿莩:饿死的人。莩:音piǎo)
“饥”、“饿”对举,更能表示出词义轻重程度的不同。《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常业:指有固定的产业)《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辨 因为一般的肚子饿叫“饥”,严重的饥饿叫“饿”,所以吃不饱的叫“饥民”,饿死的叫“饿莩”。先秦时期“饥”、“饿”区别严格,后来才逐渐通用,“饿”的意义扩大,包含了“饥”,“饥”也有时用如“饿”。如《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或为失路饥毙”。
注 “饥”、“饑”在先秦读音不同,意义一般也不相混。“饥”本义指肚子饿;“饑”本义指饥荒、年成不好。在《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和《孟子》中,“饥”、“饑”绝不相混。在《墨子》中,“饑”有的当“饥饿”讲,如《墨子·辞过》:“是以其民饑寒并至”。但“饥”字绝不用作“饥荒”的意思。《荀子》有“饥”字,无“饑”字,个别“饥”字是“饥荒”的意思,如《荀子·天论》:“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故水旱未至而饥”。这种混用的地方属后代传写之误。因为汉代以后“饥”、“饑”就已变成了同音字。汉字简化后,“饑”并入“饥”。
饥(饑) 馑-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饥(饑) 馑
[饥(饑)jī 馑jǐn]
同 饥荒。
园 【饥】 年成不好,五谷不熟所形成的饥荒。《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汉书·翼奉传》:“今东方连年饥馑”。《汲冢周书文傅解》:“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商君书·垦令》:“饥岁无裕利”。(岁:年。裕利:厚利)
【馑】 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郭璞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李巡曰:“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
辨 “饥馑”常连用。连用时无区别。《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诗经·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国
语·鲁语上》:“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韩非子·显学》:“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备军旅:指备战)
三饑兩飽-汉语大词典
三饑兩飽
【1】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宋}{惠洪}《冷斋夜话·野夫长短句》:“{劉野夫}留{南京}﹐久未入都﹐{淵材}以書督之﹐{野夫}答書曰:‘跛子一生别無路﹐展手教﹐化三饑兩飽。回視雲漢﹐聊以自誑元神。’”
年饑-汉语大词典
年饑
亦作“[年飢]”【1】年成荒歉。《後汉书·孔融传》:“時年飢兵興﹐{操}表製酒禁﹐{融}頻書争之﹐多侮慢之辭。”《论语·颜渊》:“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半饑半飽-汉语大词典
半饑半飽
【1】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往后这些年﹐他到外屯捡碗碴子﹐摘山葡萄叶子﹐卖零工夫﹐扛半拉子活﹐度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宋}{陆游}《纵笔》诗:“半饑半飽便可爾﹐衣食何須求有餘。”
千里餽糧, 士有饑色-汉语大词典
千里餽糧, 士有饑色
【1】谓远粮不解近饥。{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千里餽糧﹐士有饑色﹐雖有精兵名將﹐又豈能不飲不食。”《史记·淮阴侯列传》:“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兵饑-汉语大词典
兵饑
亦作“[兵飢]”【1】战争造成的饥馑。《後汉书·申屠蟠传》:“及大駕西遷﹐公卿多遇兵飢﹐室家流散。”《南史·王勱传》:“時兵饑之後﹐郡中彫弊﹐{勱}爲政清簡﹐吏人便安之。”
充饑-汉语大词典
充饑
【1】见“充飢”。
兔死犬饑-汉语大词典
兔死犬饑
【1】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鳥盡弓藏﹐兔死犬饑﹐故諸將士多張大賊勢者﹐亦未可盡以爲然也。”
凶饑-汉语大词典
凶饑
亦作“[凶飢]”【1】凶荒;灾荒。{汉}{焦赣}《易林·咸之履》:“南國凶飢﹐民食糟糠。”《晋书·五行志上》:“{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餘日﹐{伊}﹑{洛}﹑{河}﹑{漢}皆溢﹐歲以凶饑。”《管子·八观》:“課凶饑﹐計師役﹐觀臺榭﹐量國費﹐而實虚之國可知也。”{宋}{王安石}《郊行》诗:“聊向村家問風俗﹐如何勤苦尚凶飢?”
凶年饑歲-汉语大词典
凶年饑歲
【1】灾荒的年头。{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凶年饑歲﹐流者填道﹐死者相枕。”《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韩诗外传》卷三:“雖遭凶年饑歲﹐{禹}{湯}之水旱﹐而民無凍餓之色。”
坐兒不覺立兒饑-汉语大词典
坐兒不覺立兒饑
【1】比喻有钱有势的人不知道贫穷无势的人的疾苦。{元}{无名氏}《《范叔》第四折:“丞相﹐你便在暖閣内飲宴﹐將我凍在這大雪裏面﹐可正是坐兒不覺立兒饑也。”{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老虔婆坐兒不覺立兒饑﹐甚黑子東行不見西行利。没道理﹐全不怕咆哮兩行公人立。”
大饑-汉语大词典
大饑
亦作“[大飢]”【1】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吕氏春秋·上农》:“因胥歲不舉銍艾﹐數奪民時﹐大饑乃來。”{宋}{苏轼}《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國}在{青社}﹐{河}北大飢﹐民争歸之。”《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饑。”{何休}注:“有死傷曰大饑﹐無死傷曰饑。”《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爲大饑。”
天饑-汉语大词典
天饑
【1】天灾造成的饥荒。《逸周书·文传》:“《夏箴》曰:‘小人無兼年之食﹐遇天饑﹐妻子非其有也。’”
小饑-汉语大词典
小饑
【1】粮食小歉收。{战国}{魏}{李悝}平籴法把歉收分为大饥﹑中饥﹑小饥三等。《汉书·食货志上》:“小饑則收百石……小饑則發小孰之所斂﹐而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平歲百畝之收﹐收百五十石﹐今小饑收百石﹐收三分之二也。”
告饑-汉语大词典
告饑
【1】告以饥馑。《左传·隐公六年》:“冬﹐京師來告饑。公爲之請糴於{宋}﹑{衞}﹑{齊}﹑{鄭}﹐禮也。”
啼饑號寒-汉语大词典
啼饑號寒
【1】形容贫困之极。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冬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故‘花呀月呀’﹐不出于啼饥号寒者之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少子亦不肖﹐遂落魄﹐啼饑號寒﹐迄今不止云。”
啼饑-汉语大词典
啼饑
【1】因饥饿而号哭。{郭沫若}《卓文君》第一景:“啼饥的猫头鹰也没有﹐吠月的犬声也没有。”{苏曼殊}《海哥美尔氏名画赞》:“此勞動者同盟罷工時﹐室人顦顇﹐幼子啼饑之狀也。”
噎饑-汉语大词典
噎饑
【1】犹充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我我兩三步走向前﹐將將將把飯食從頭勸。我我我一匙匙都抄徧﹐你你你胡噎饑﹐你你你潤喉咽。”
害饑-汉语大词典
害饑
【1】感到饥饿。{元}{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我害饑也﹐買個蒸餅喫哩。”{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眼見的千死千休﹐折倒的半人半鬼﹐爲甚這思竭損的枯腸不害饑﹐苦懨懨一肚皮。”
寒饑-汉语大词典
寒饑
【1】见“寒飢”。
如渴如饑-汉语大词典
如渴如饑
【1】见“如饑如渴”。
如饑如渴-汉语大词典
如饑如渴
亦作“[如渴如饑]”【1】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我如饥如渴地读着各种文学书和理论书﹐也学了外科医药知识。”{三国} {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思我良朋﹐如渴如饑﹐願言不獲﹐愴矣其悲。”
如饑似渴-汉语大词典
如饑似渴
【1】犹言如饥如渴。{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这些小老虎似的战士们﹐盼望打仗﹐真是如饥似渴。”《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吾兒一去﹐音信不聞﹐令我懸望﹐如饑似渴。”
樂饑-汉语大词典
樂饑
【1】见“樂5飢”。
樂道忘饑-汉语大词典
樂道忘饑
【1】谓醉心于圣道。《晋书·乐志下》:“與君周旋﹐樂道忘饑。我心虚静﹐我志霑濡。”
救饑-汉语大词典
救饑
【1】解除饥饿。{鲁迅}《南腔北调集·“密蜂”与“蜜”》:“蜜蜂为了采粉或者救饥﹐在一花上﹐可以有数匹甚至十余匹一涌而入。”【2】救济饥民。《国语·晋语四》:“{晉}饑﹐公問於{箕鄭}曰:‘救饑何以?’對曰:‘信。’”
救饑拯溺-汉语大词典
救饑拯溺
【1】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諦;救饑拯溺﹐實吾輩天職。”
救公饑-汉语大词典
救公饑
【1】方言。早稻的别称。{清}{方文}《家人乏食萧尺木等饷米赋此谢之》诗:“晩臼忽舂雲子白﹐故人先送救公饑。”原注:“{江}南謂早稻曰‘救公饑’。”
洊饑-汉语大词典
洊饑
【1】连年饥荒。{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往年{晉}省洊饑﹐費數十金不能運米一石。”《明史·焦源溥传》:“歲洊饑﹐民淘馬糞以食。”{宋}{陆游}《思蜀》诗:“白首躬耕遇洊饑﹐{江}南自笑欲疇依。”
活饑荒-汉语大词典
活饑荒
【1】活活地找麻烦。《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好可是好﹐就是咱們馱着往回裏這一走﹐碰見個不對眼的瞧出來呢﹐那不是活饑荒嗎?”
打饑荒-汉语大词典
打饑荒
亦作“[打飢荒]”【1】指向人讨债。《红楼梦》第七二回:“這會子説得好聽﹐到了有錢的時節﹐你就丢在脖子後頭了﹐誰去和你打飢荒去?”【2】谓争执﹑吵嘴。《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同太太姨太太打饑荒﹐姨太太哭了兩天不吃飯﹐所以他老人家亦不上院了。”【3】方言。比喻经济困难或借债。《红楼梦》第三六回:“如今我手裡給他們﹐每月連日子都不錯﹐先時候兒在外頭關﹐那個月不打飢荒?”{茅盾}《林家铺子》四:“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廿载繁华梦》第三七回:“因日前有自稱督署紅員姓{張}的打饑荒﹐去了五萬銀子。”【4】谓应付困难;解决问题。《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莫如趁天氣還早﹐躲了他。等他晩上果然來的時候﹐我們店裏就好合他打饑荒了。”《红楼梦》第九七回:“若真明白了﹐將來不是{林姑娘}﹐打破了這個燈虎兒﹐那饑荒才難打呢!”
朝饑-汉语大词典
朝饑
【1】见“朝飢”。
畫餅充饑-汉语大词典
畫餅充饑
【1】《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后以“畫餅充饑”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续传灯录·行瑛禅师》:“談玄説妙﹐譬如畫餅充饑。”{唐}{冯用之}《权论》:“聖人知道德有不可爲之時﹐禮義有不可施之時﹐刑名有不可威之時﹐由是濟之以權也。其或不可爲而爲﹐則禮義如畫餅充饑矣。”【2】喻以空想自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宋}{李清照}《打马赋》:“説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
療饑-汉语大词典
療饑
【1】见“療飢”。
苦饑-汉语大词典
苦饑
【1】困于饥饿; 很饿。{唐}{杜甫}《杜鹃行》:“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饑始得食一蟲。”{唐}{孟郊}《感伤》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饑形貌傷。”{汉}{贾谊}《新书·瑰玮》:“即遇凶旱﹐必先困窮迫身﹐則苦饑甚焉。”
荐饑-汉语大词典
荐饑
【1】连年灾荒; 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晉}荐饑。”{孔颖达}疏引{李巡}曰:“連歲不熟曰荐。”{宋}{苏轼}《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盗賊滋熾。”
薦饑-汉语大词典
薦饑
亦作“[薦飢]”【1】连年灾荒; 连续灾荒。薦, 通“洊”。{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担粥》:“{道光}癸巳﹐{林文忠公}撫{吴}﹐冬薦饑。”《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極陽生陰﹐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將無顔。如又薦飢﹐爲慮更甚。”
賑饑-汉语大词典
賑饑
亦作“[賑飢]”【1】救济饥民。{明}{归有光}《寄王太守书》:“今春量撥賑饑之穀﹐召募饑民﹐或可即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四:“而于弭盜賑飢﹐尤爲切要。”{清}{叶梦珠}《阅世编·学校二》:“既而{淮}上水災﹐流離接踵﹐又開賑饑之例。”{清}{郑世元}《官赈谣》:“黄鬚大吏駿馬肥﹐朱旗前導來賑飢。”{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自聲勢稍增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而剿兵救民賑飢濟困之事興。”
調饑-汉语大词典
調饑
【1】见“調3飢”。
阻饑-汉语大词典
阻饑
【1】见“阻飢”。
養兒待老, 積穀防饑-汉语大词典
養兒待老, 積穀防饑
【1】《平妖传》第十六回:“常言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自古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光陰似箭﹐眨眼頭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汉语大词典
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
【1】见“養兒防老,積穀防飢”。
饑-汉语大词典
饑
“[饥]”的繁体字。《廣韻》居依切,平微,見。【1】年成很差或颗粒无收。《诗·小雅·雨无正》:“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毛}传:“穀不熟曰饑,蔬不熟曰饉。”《史记·秦本纪》:“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六年》:“{泉州}饑,州民{謝}{應瑞}自出私鈔四十餘萬糴米,以賑鄉井。”古书中亦特指两种谷物不收或五种谷物不登。《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爲大饑。一穀不升謂之嗛,二穀不升謂之饑,三穀不升謂之饉。四穀不升謂之康,五穀不升謂之大侵。”《墨子·七患》:“一穀不收謂之饉,二穀不收謂之旱,三穀不收謂之凶,四穀不收謂之餽,五穀不收謂之饑。”【2】通“[飢]”。肚子吃不饱;飢饿。《淮南子·说山训》:“寧百刺以針,無一刺以刀;寧一引重,無久持輕;寧一月饑,無一旬餓。”{高诱}注:“饑,食不足。餓,困乏也。”{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你須知我六案間峥嶸了這幾年,也曾在饑喉中奪飯吃,凍屍上剥衣穿,便早死呵不敢怨天。”《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鄒吉甫}道:‘二位少老爺和{蘧少爺}來路遠,想是饑了。’”【3】姓。{殷}之後有{饥氏}。见《左传.定公四年》。
饑寒交切-汉语大词典
饑寒交切
【1】飢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饑,通“飢”。{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高祖}時﹐{嚴甘羅}﹐{武功}人﹐剽劫﹐爲吏所拘。上謂曰:‘汝何爲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爲盗。’”
饑枵-汉语大词典
饑枵
【1】谓颗粒无收。{王闿运}《珍珠泉铭》:“{貞元}之間﹐{齊}{魯}饑枵。”
饑年-汉语大词典
饑年
【1】荒年。{唐}{沈亚之}《喜子传》:“{喜子}者﹐饑年女子小字也﹐且困時﹐蒙活於估人{劉承}家女使。”
饑不暇食-汉语大词典
饑不暇食
【1】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饑,通“飢”。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太平广记》卷八引{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
饑火-汉语大词典
饑火
【1】难忍的飢饿感。饑,通“飢”。《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予應爲饑火所惱﹐不暇記前事耳。”
饑嗛-汉语大词典
饑嗛
【1】见“饑歉”。
饑困-汉语大词典
饑困
【1】飢饿困顿。饑,通“飢”。{清}{刘大櫆}《吴节妇传》:“夫人度日雖艱窘﹐而兢兢保此千金﹐不敢視爲己有﹐卒待其幼弟之饑困﹐全畀其庶母﹐俾携歸以供朝夕。”{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遣博士分循天下﹐吏民有能救饑困者﹐具舉以聞。”
饑厄-汉语大词典
饑厄
【1】飢饿困厄。饑,通“飢”。《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今四民流移﹐託身他方……饑厄困苦﹐亦已甚矣。”
饑駈叩門-汉语大词典
饑駈叩門
【1】谓为飢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驅”。语本{晋}{陶潜}《食》诗:“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清}{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先生晩食當肉﹐徐步當車﹐視{淵明}饑駈叩門﹐不亦彼困而此亨乎?”
饑荒-汉语大词典
饑荒
【1】犹麻烦,纠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儍狗}説:‘好可是好﹐就是咱們着往回裏這一走﹐碰着個不對眼的瞧出來呢﹐那不是活饑荒嗎?’”{老舍}《四世同堂》十三:“在城亡国危之际﹐家庭里还闹什么饥荒呢。”《红楼梦》第十六回:“他爲{香菱兒}不能到手﹐和姨媽打了多少饑荒。”【2】犹亏空。{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他租不到好地种﹐还不清拉下的饥荒。”《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穷得趔趄﹐让大伙替你背饥荒。”【3】泛指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夏天雨水少﹐你们也几乎闹了一回饥荒。”《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昔饑荒之世﹐當有利其數升米者。”{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洛阳染工见冤鬼》:“〔{李}〕曰:‘某于{晉}末饑荒之歲﹐家貧﹐祇有一兩錢。’”【4】谷物﹑果子等歉收或没有收成。《逸周书·文傅》:“天有四殃﹐水旱饑荒。”按﹐《尔雅·释天》:“穀不熟爲饑﹐蔬不熟爲饉﹐果不熟爲荒。”
饑饉薦臻-汉语大词典
饑饉薦臻
【1】谓灾荒接连到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上下勞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饑饉荐臻﹐無以卒歲。”《诗·大雅·云汉》:“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郑玄}笺:“王憂旱而嗟歎云:‘何罪與今時天下之人﹐天仍下旱災亡亂之道﹐饑饉之害腹重至也。’”亦作“[饑饉荐臻]”。《魏书·崔光传》:“霜旱爲災﹐所在不稔﹐飢饉荐臻﹐方成儉弊。”
饑饉-汉语大词典
饑饉
【1】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清史稿·高宗纪一》:“御史{李■}陳奏{甘肅}饑饉情形不實﹐部議革職。”《诗·小雅·云汉》:“天降喪亂﹐饑饉降臻。”{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宋}{司马光}《苦雨》诗:“連年困饑饉﹐此際庶和熟。”
饑擾-汉语大词典
饑擾
【1】饥荒骚乱。{清}{恽敬}《重修万公祠记》:“{粤}有饑擾﹐即躪{瑞金}。”
饑飽勞役-汉语大词典
饑飽勞役
【1】谓生活劳苦,食无定时。饑,通“飢”。{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這病呵是風寒暑濕﹐饑飽勞役。”{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餓躭饑﹐五六日不曾嘗着水米﹐常言道饑飽勞役。”
饑乏-汉语大词典
饑乏
【1】飢饿困乏。饑,通“飢”。{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隨地造區﹐研營種之術﹐三年餘﹐行人無饑乏之色。”
饑雷-汉语大词典
饑雷
【1】飢饿时腹鸣有声。饑,通“飢”。{宋}{韩驹}《次韵何文缜种竹》:“坐誦{東坡}食無肉﹐詩腸日午轉饑雷。”
饑民-汉语大词典
饑民
【1】荒年无食之民。《东观汉记·邓禹传》:“今{長安}饑民﹐孰不延望?”《清史稿·食货志一》:“{魏裔介}亦請饑民轉徙﹐得入籍占田。”
饑寒-汉语大词典
饑寒
【1】指飢寒交迫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饑寒之不恤﹐誰遑其後?”【2】飢饿寒冷。饑,通“飢”。{清}{顾炎武}《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計﹐不能取舍﹐至有負郭數頃﹐不免饑寒以死。”
饑饉荐臻-汉语大词典
饑饉荐臻
【1】见“饑饉薦臻”。
饑不擇食-汉语大词典
饑不擇食
【1】饿极了,不管什么都吃。比喻急需或无奈而顾不得选择。饑,通“飢”。《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饑﹐一本作“飢”。
饑腸-汉语大词典
饑腸
【1】飢饿的肚子。饑,通“飢”。{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飽﹐饑腸徹死無由鳴。”亦指饿着肚子。{宋}{梅尧臣}《送苏子美》诗:“{廬岳}趣最幽﹐饑腸看瀑布。”
饑餐渴飲-汉语大词典
饑餐渴飲
【1】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古白话小说中常用来形容长途跋涉。饑,通“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把些饑餐渴飲之路不在心上﹐不則一日到了。”
饑弊-汉语大词典
饑弊
【1】飢饿疲惫。饑,通“飢”。《北史·魏纪四·宣武帝》:“頻年水旱﹐百姓饑弊。”《宋书·沈庆之传》:“去歲蠻言大稔﹐積穀重巖﹐未有饑弊﹐卒難禽剪。”
饑劬-汉语大词典
饑劬
【1】飢饿劳累。饑,通“飢”。{晋}{陶潜}《和刘柴桑》:“谷風轉淒薄﹐春醪解饑劬。”
饑穰-汉语大词典
饑穰
【1】饥荒与丰收。{汉}{桓宽}《盐铁论·水旱》:“水旱﹐天之所爲;饑穰﹐陰陽之運也﹐非人力故。”《史记·秦本纪》:“{繆公}問{公孫支}﹐{支}曰:‘饑穰更事耳﹐不可不與。’”
饑耗-汉语大词典
饑耗
【1】谓年岁饥馑,存粮损耗。{汉}{王充}《论衡·治期》:“案{桀}{紂}之時﹐無饑耗之災。”
饑潰-汉语大词典
饑潰
【1】因缺粮而溃败。{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轉餉徵兵﹐幾有岌岌不支之勢。猶幸釐金按月收解﹐得以均匀散放﹐藉免饑潰而策成功。”
饑驅-汉语大词典
饑驅
【1】为飢饿所驱使。谓为衣食而奔忙。饑,通“飢”。语本{晋}{陶潜}《饮酒》诗之十:“此行誰使然?似爲飢所驅。”{胡怀琛}《赠陈蜕庵先生》诗:“先生買棹作南旋﹐我因饑驅困市廛。”
饑虚-汉语大词典
饑虚
【1】腹中空虚而飢饿。饑,通“飢”。喻指殷切期待﹐如飢似渴。《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征{吴}﹐{原}從行﹐卒”{裴松之}注引{晋}{杜笃}《邴原别传》:“賢者誠難測度!孤謂君將不能來﹐而遠自屈﹐誠副饑虚之心。”
饑切-汉语大词典
饑切
【1】谓食物十分缺乏,生活至为艰苦。{南朝} {齐}{王融}《谢敕赐米启》:“不能負粟百里﹐分地一廛﹐上虧温養﹐自取饑切。”
饑渴-汉语大词典
饑渴
【1】腹饿口渴。饑,通“飢”。《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饑渴。”【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記參候之禮﹐庶幾將心誠饑渴之勤載省孤蒙。”
饑窘-汉语大词典
饑窘
【1】飢饿困窘。饑,通“飢”。《旧五代史·晋书·范延光传》:“及經歲受困﹐城中饑窘。”{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天寶}六載﹐召試至{長安}﹐報罷之後﹐則日益饑窘。觀其詩可知也。”
饑凍-汉语大词典
饑凍
【1】飢饿寒冷。饑,通“飢”。{唐}{杜甫}《别赞上人》诗:“天長關塞寒﹐歲暮饑凍逼。”
饑棘-汉语大词典
饑棘
【1】饥荒贫瘠。棘,通“瘠”。《南齐书·顾宪之传》:“案{吴興}頻歲失稔﹐今兹尤饉﹐去之從豐﹐良由饑棘。”
饑歉-汉语大词典
饑歉
亦作“[饑嗛]”【1】缺粮;庄稼收成差。{南朝} {齐}{萧子良}《陈时政密启》:“穀價雖和﹐比室饑嗛﹐縑纊雖賤﹐駢門躶質。”{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只因年歲饑歉﹐難以度日。”{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吾州更饑歉札癘之後﹐{程公}實撫養而教誨之。”
饑附-汉语大词典
饑附
【1】喻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饑,通“飢”。{唐}{高適}《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戎狄本無厭﹐羈縻非一朝﹐饑附誠足用﹐飽飛安可招。”饑﹐一本作“飢”。
饑殍-汉语大词典
饑殍
【1】极其飢饿。饑,通“飢”。《旧唐书·德宗纪上》:“本其所以﹐罪實在予﹐萬姓何辜﹐重罹饑殍。”
饑餒-汉语大词典
饑餒
【1】飢饿。饑,通“飢”。{谢树琼}《咏怀》:“腹中雖饑餒﹐飲啄猶自閒。”《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雪晦冥﹐文武饑餒。”
饑儉-汉语大词典
饑儉
【1】饥荒。《三国志·魏志·蒋济传》:“{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務宫室﹐怨曠者多﹐而年穀饑儉。”{唐}{罗隐}《秋江》诗:“兵戈村落破﹐饑儉虎狼驕。”《晋书·怀帝纪》:“百姓饑儉﹐米斛萬餘價。”
饑苦-汉语大词典
饑苦
【1】饥荒困苦。{清}{姚燮}《哀雁》诗:“海上之雁爾何來﹐上飛下飛相徘徊?自云朔方歲饑苦﹐欲托殘生到南土。”
饑餓-汉语大词典
饑餓
【1】指饥饿的人。《吕氏春秋·长攻》:“義兵不攻服﹐仁者食饑餓。”【2】肚子很空,想吃东西。饑,通“飢”。《东观汉记·邓禹传》:“軍士饑餓﹐皆食棗菜。”{宋}{曾巩}《叙盗》:“有饑餓之迫﹐無樂生之情。”
饑氓-汉语大词典
饑氓
【1】荒年无食的游民。《明史·杨鹤传》:“大吏聞惡賊﹐曰:‘此饑氓﹐徐自定耳。’”
饑癘-汉语大词典
饑癘
【1】谓发生灾荒与瘟疫。《旧唐书·杨炎传》:“迨{至德}之後﹐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饑癘。”
饑羸-汉语大词典
饑羸
【1】飢饿瘦弱。饑,通“飢”。{宋}{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若必不信﹐方且重復檢按﹐則饑羸之民﹐索之於溝壑間矣。”
饑憊-汉语大词典
饑憊
【1】飢饿困病。饑,通“飢”。{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名医治中消病》:“昔{汴}人有得中消病者﹐日食米二斗﹐腹日以膨亨﹐面日以黄瘦﹐而身日以饑憊﹐人無能救藥者。”
饑色-汉语大词典
饑色
【1】飢饿的面色。饑,通“飢”。《晏子春秋·谏上十四》:“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饑色。”{宋}{秦观}《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道山雖云佳﹐久寓有饑色。”
饑疫-汉语大词典
饑疫
【1】飢饿无粮并患疫病。饑,通“飢”。《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
饑歲-汉语大词典
饑歲
【1】荒年。{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凶年饑歲﹐流者填道﹐死者相枕。”《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饑疲-汉语大词典
饑疲
【1】饥饿疲乏。饑,通“飢”。《宋书·鲁爽传》:“轉鬭數百里﹐至{曲强}﹐虜候其饑疲﹐盡鋭來攻。”
饑亂-汉语大词典
饑亂
【1】饥荒骚乱。《後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饑亂及爲{青}{徐}賊所略爲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
鬧饑荒-汉语大词典
鬧饑荒
【1】遭遇荒年。{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第十五章:“海滨正在闹饥荒﹐这里有人募集了一些粮食﹐装了四节车厢﹐要运到海滨去。”【2】比喻经济困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你們這件事鬧翻了﹐他們窮了﹐又是終年的鬧饑荒﹐連我養老的幾吊棺材木﹐只怕從此拉倒了。”【3】争吵;吵架。《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的話也有個不信的!可是説的咧!不過怕來個人兒闖見﹐鬧饑荒。”{老舍}《骆驼祥子》十四:“人家那三天两头打架闹饥荒的不也活得怪有趣吗?”
鳳凰饑-汉语大词典
鳳凰饑
【1】{唐}{杜甫}《述古》诗之三:“鳳凰從東來,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后用“鳳凰饑”比喻贤者受难。{清}{高晫}《寄答桑楚执见怀》诗:“自笑{子長}牛馬走﹐誰憐{杜甫}鳳凰饑。”
點饑-汉语大词典
點饑
亦作“[點飢]”【1】稍微吃点东西解解饿。{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恰纔送些茶飯與俺哥哥且點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朱三}平日賣湯粉﹐這五虎日日在衙門前後走動﹐時常買他的點飢。”{茅盾}《全运会印象》:“这里什么都有﹐点饥的解渴的﹐甚至于消闲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