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韜

韜(韜)是什么意思

  • 六韜-汉语大词典

    六韜

    亦作“[六弢]”【1】兵书名。旧题{周}{吕望}撰。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説之則以《金板》《六弢》。”{成玄英}疏:“《金版》《六弢》﹐《周書》篇名也﹐或言祕讖也。本有作韜字者﹐隨字讀之﹐云是{太公}兵法﹐謂文武虎豹龍犬六弢也。”【2】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南朝} {宋}{谢灵运}《撰征赋序》:“法奇於三略﹐義秘於六韜。”{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金版六韜初試﹐煙歛山空迥﹐低草見牛羊。”{明}{汪廷讷}《种玉记·荐甥》:“你精三略﹐諳六韜﹐{養由基}穿楊技高。”

  • 六韜三略-汉语大词典

    六韜三略

    【1】兵书名。即托名{姜太公}撰的《六韬》与旧题{秦}{黄石公}撰的《三略》。后借指兵书﹐兵法。{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賢﹐濬六韜三略之才謀。”{元}{耶律楚材}《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诗之二:“五車書史豈勞力﹐六韜三略無不通。”《水浒传》第八五回:“更兼軍師文武足備﹐智謀并優﹐六韜三略﹐無有不會。”

  • 卷甲韜戈-汉语大词典

    卷甲韜戈

    【1】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韜戈﹐啗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明}{宋濂}《追封蕲国公谥武义康公神道碑铭序》:“卷甲韜戈﹐率衆臣附。”

  • 崔韜逢雌虎-汉语大词典

    崔韜逢雌虎

    【1】{唐}代传说。《太平广记》卷四三三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蒲州}人{崔韬},旅途中遇一虎怪,脱皮变为美女,与{韬}同寝,{韬}暗将虎皮投入井中,携女而归。{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崔韜}逢雌虎﹐也不是{鄭子}遇妖狐。”{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鄭子}遇妖狐﹐{崔韜}逢雌虎。那大曲内盡是寒儒﹐想知今曉古人家女﹐都待與秀才每爲夫婦。”

  • 弓韜-汉语大词典

    弓韜

    【1】弓衣。《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唐}{贾公彦}疏:“以衣韜其弓﹐謂之弓韜。”

  • 櫜韜-汉语大词典

    櫜韜

    【1】指莲芡果实的外层皮囊。《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汉}{郑玄}注:“膏﹐當爲櫜字之誤也﹐蓮芡之實有櫜韜。”{宋}{梅尧臣}《陪谢紫微晩泛》诗:“菰蒲斂鋩鍔﹐蓮芡熟櫜韜。”

  • 戎韜-汉语大词典

    戎韜

    【1】即《六韬》。{唐}{李贺}《南园》诗之四:“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王琦}汇解:“戎韜﹐即{太公}《六韜》書也。”【2】韬略,军事谋略。{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侍戎韜於武帳﹐聽雅曲於文絃。”{宋}{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词:“人在油幢﹐戎韜總制﹐羽扇從容裘帶輕。”{清}{赵翼}《书放翁诗後》诗:“設令少十年﹐必親與戎韜。”

  • 斂鍔韜光-汉语大词典

    斂鍔韜光

    【1】比喻隐匿锋芒,才不外露。{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二》:“仍斂鍔韜光﹐以絶敵人窺伺。”

  • 晦韜-汉语大词典

    晦韜

    【1】韬晦。隐匿形迹,不自炫露。{清}{汪懋麟}《送树百给事使闽》诗:“感君苦相勉﹐藏器聊晦韜。”

  • 潛韜-汉语大词典

    潛韜

    【1】隐藏。{清}{李渔}《风筝误·败象》:“等待那賊兵來到﹐乍交鋒﹐且將鋭氣潛韜。”

  • 文韜武略-汉语大词典

    文韜武略

    【1】文武两方面的谋略。《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 熊韜豹略-汉语大词典

    熊韜豹略

    【1】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唐}{司空图}《复安南碑》:“幾神洞妙﹐熊韜豹略之權;舞電威稜﹐{越}騎{燕}犀之象。”

  • 虎韜-汉语大词典

    虎韜

    【1】古代兵书《六韬》之一。分军用﹑三陈﹑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十二篇。亦泛指兵书。《胭脂血弹词》第六回:“[武旦唱]想臣{若安}是﹐釵荆裙布一村嬌﹐那識戎機與虎韜。此日捨身惟爲國﹐憑仗那﹐一團熱血勵同胞。”

  • 虎略龍韜-汉语大词典

    虎略龍韜

    【1】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郭化若}《奉和陈司令赐诗步原韵》:“雄圖壯志千秋罕﹐虎略龍韜萬衆從。”{明}{沈鲸}《双珠记·军门优恤》:“虎略龍韜雖閑習﹐未必功成翻掌。”{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東﹐玉斝金杯散蓬蓽。清都太微天聽高﹐虎略龍韜緘石室。”

  • 豹韜-汉语大词典

    豹韜

    【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許由}之意﹐《金縢》﹑《豹韜》廢矣!”{高诱}注:“《金縢》﹑《豹韜》﹐{周公}﹑{太公}陰謀圖王之書也。”【2】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龍節以遐征。”【3】借指用兵的韬略。{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紙軍書下﹐如雲萬騎來﹐豹韜猶未展﹐{麟閣}已先開。”{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

  • 豹韜衛-汉语大词典

    豹韜衛

    【1】{唐}禁卫军名。《旧唐书·郭孝恪传》:“次子{待封}﹐{高宗}時﹐官至左豹韜衛將軍。”《新唐书·百官志四上》:“{武后}{光宅}元年﹐改……左右威衛曰左右豹韜衛。”

  • 鈐韜-汉语大词典

    鈐韜

    【1】古代兵法有《玉钤篇》和《玄女六韬要决》。后因以“鈐韜”泛指兵书或谋略。{清}{赵天锡}《三元里》诗:“誰信鄉團成勁敵﹐始知義憤即鈐韜。”

  • 養晦韜光-汉语大词典

    養晦韜光

    【1】谓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清}{王韬}《淞滨琐话·罗浮幻迹》:“苟能養晦韜光﹐始許了却前緣﹐重聯仙侣。”

  • 韜-汉语大词典

    “[韬]”的繁体字。《集韻》叨号切,去号,透。【1】古代护臂的皮套。{唐}{元稹}《阴山道》诗:“從騎愛奴絲布衫,臂鷹小兒雲錦韜。”

  • 韜-汉语大词典

    “[韬]”的繁体字。《廣韻》土刀切,平豪,透。【1】弓袋。《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毛}传:“櫜,韜也。”{陆德明}释文:“韜,本又作弢。弓衣也。”【2】纳弓于弓袋。参见“[韜弓]”。亦指藏刀于刀鞘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祖》:“{羅}抽刃出,已復韜之,曰:‘我始以汝爲人也,今如此,殺之污吾刀耳!’”{何垠}注:“韜謂藏於鞘中也。”【3】掩藏;敛藏。《後汉书·姜肱传》:“{肱}卧於幽闇,以被韜面,言患風疾,不欲出風。”{宋}{梅尧臣}《十五日雪》诗之二:“沙泉流復東,煙蕚坼還韜。”{清}{秋瑾}《红毛刀歌》:“抽刀出鞘天爲摇,日月星辰芒驟韜。”【4】包容;蕴含。《庄子·天地》:“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郭象}注:“心大﹐故事無不容也。”{成玄英}疏:“韜﹐包容也。君子賢人﹐肆於已前十事﹐則能包容物務﹐心性寬大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韜古今於胸懷,包道德之機要。”{唐}{张九龄}《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赠太师正平忠宪公裴公碑铭》:“公負經綸之器,韜王霸之略。”{明}{汤显祖}《紫簫记·出山》:“氣决青雲,詞韜白雪。”【5】包扎;敛束。《尔雅·释天》“素錦綢杠”{晋}{郭璞}注:“以白地錦韜旗之竿。”《新唐书·南蛮传下·东谢蛮》:“俗椎髻,韜以絳,垂于後。”{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綢直如髮’,貧者紒無餘,順其髮而直韜之爾,縰以帛斂髮而作紒……帛不足,則裁直條如其發之長而直韜之。”【6】牧畜。{明}{何景明}《赠李仲良耆老序》:“鷹隼韜而養之,利其能博野鳥也。”【7】古兵书有《太公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相传为{周文王}师{姜望}所撰。后因以借指用兵的谋略。{唐}{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宋}{王安石}《别雷周辅》诗:“明時尚使龍蛇勢﹐壯志空傳虎豹韜。”{陈毅}《孟良崮战役》诗:“{華東}戰局看神變,{陝北}軍機運妙韜。”【8】《广雅.释诂三》:“韜,寬也。”引申为宽馀﹐优长。《南史·梁纪下·元帝》:“常曰:‘我韜於文士,愧於武夫。’論者以爲得言。”《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今人謂器幣有餘用者爲寬韜,與此韜同義。”【9】通“[翿]”。古代行射礼时用以指挥进退的旗。《仪礼·乡射礼》:“旌各以其物,無物,則以白羽與朱羽糅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郑玄}注:“不命者無物,此翿旌也。翿亦所以進退衆者……今文糅爲縮,韜爲翿。”{胡培翚}正义:“亦聲近假借。”

  • 韜湮-汉语大词典

    韜湮

    【1】埋没。{宋}{王安石}《贺章参政启》:“久於韜湮﹐乃遇明主。”

  • 韜鈐-汉语大词典

    韜鈐

    【1】借指武将。{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凡紳之家﹐韜鈐之族……概無誅求﹐以示寬厚。”【2】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因以泛指兵书。{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宋令文}﹑{彭博通}徒鬭氣力﹐而不習韜鈐。”{清}{感惺}《断头台·受谳》:“一班兒曉夜習韜鈐﹐磨新劍﹐著先鞭﹐估量着直搗到{長山}﹑{黑水}邊。”{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趙蕤}者﹐{梓州}{鹽亭縣}人也﹐博學韜鈐﹐長於經世。”【3】借指用兵谋略。{清}{王韬}《拟上当事书》:“{湘}軍﹑{淮}軍夙稱勁旅﹐統兵大員皆身經百戰之名將﹐久嫺行陣﹐深諳韜鈐。”{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

  • 韜牙-汉语大词典

    韜牙

    【1】藏匿齿牙。谓不显露凶相。{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若乃耀靈翳景於雲表﹐則麗天之明不著;哮虎韜牙而握爪﹐則搏噬之捷不揚。”

  • 韜鱗-汉语大词典

    韜鱗

    【1】鱼潜于深水。比喻人隐退深藏。{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結蹤山客﹐離羣獨往﹐則當掩景淵洿﹐韜鱗括囊。”

  • 韜斂-汉语大词典

    韜斂

    【1】敛藏。{明}{文徵明}《太傅王文恪公传》:“晩益韜斂﹐以踰越爲戒。”{明}{唐顺之}《晋斋说并跋》:“日麗乎天而含於地﹐見乎南而潛乎北﹐故其韜斂而若無所事者﹐所以厚畜其力而用其壯者也。”

  • 韜邈-汉语大词典

    韜邈

    【1】谓隐退远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策}以其長者﹐待以上賓之禮”{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歆}既無{夷}{皓}韜邈之風﹐又失王臣匪躬之操。”

  • 韜髮-汉语大词典

    韜髮

    【1】古礼,未成年者用帻巾包扎头发﹐谓之“韜髮”。{清}{恽敬}《古今首服图说序》:“古者有冒﹑有冠﹑有纚﹐纚者﹐所以韜髮也。”《急就篇》卷三“冠幘簪簧結髮紐”{唐}{颜师古}注:“幘者﹐韜髮之巾﹐所以整嫧髮也。常在冠下﹐或但單著之。”《仪礼·士冠礼》“緇纚廣終幅”{汉}{郑玄}注:“纚﹐今之幘梁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

  • 韜晦-汉语大词典

    韜晦

    【1】指光芒收敛。《梁书·张充传》:“頃日路長﹐愁霖韜晦﹐涼暑未平﹐想無虧攝。”{清}{郑燮}《夜光木歌》:“白日韜晦﹐宵暗晶明。”【2】借指才能行迹隐藏不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既歸﹐益自韜晦﹐讀書不出﹐一跛嫗執炊而已。”{邹韬奋}《经历》八:“在那篇说教里特別提到我的名字﹐说我好得不得了﹐除学识是怎样怎样的精研通达外﹐性情又是怎样怎样的谦逊韬晦。”《旧唐书·宣宗纪》:“常夢乘龍升天﹐言之於{鄭后}﹐乃曰:‘此不宜人知者﹐幸勿復言。’歷{大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游處﹐未嘗有言。”

  • 韜閣-汉语大词典

    韜閣

    【1】收藏,搁置。{汉}{焦赣}《易林·屯之临》:“家給人足﹐頌聲并作﹐四夷賓伏﹐干戈韜閣。”

  • 韜吟-汉语大词典

    韜吟

    【1】谓停止吹奏。{唐}{虞世南}《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參鍾石之經緯﹐於是鳳簫輟吹﹐龍笛韜吟。”

  • 韜光俟奮-汉语大词典

    韜光俟奮

    【1】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時來之運未至﹐故韜光俟奮耳。”

  • 韜霞-汉语大词典

    韜霞

    【1】掩盖霞光。谓失去彩色的光芒。{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連氛累■﹐揜日韜霞。”

  • 韜光隱晦-汉语大词典

    韜光隱晦

    同“[韜光養晦]”【1】{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 韜照-汉语大词典

    韜照

    【1】犹韬映。谓掩藏才智﹑行迹。{唐}{顾况}《归阳萧寺作诗》:“韜照多密用﹐爲君吟此篇。”

  • 韜雲-汉语大词典

    韜雲

    【1】谓凌驾云霞之上。{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源控玉輪﹐激神濤而涵地;基疏金闕﹐駕飛岊而韜雲。”

  • 韜晦奇才-汉语大词典

    韜晦奇才

    【1】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唐}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朱放》:“{貞元}二年﹐詔舉韜晦奇才。詔下聘禮﹐拜左拾遺﹐不就。”{傅璇琮}校笺引{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朱放}。”

  • 韜晦待時-汉语大词典

    韜晦待時

    【1】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茅盾}《蚀·动摇六》:“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 韜諝-汉语大词典

    韜諝

    【1】掩藏才谋。{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接识》:“智意之人﹐以原意爲度﹐故能識韜諝之權﹐而不貴法教之常。”

  • 韜跡-汉语大词典

    韜跡

    【1】隐藏踪迹。{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禪師括囊泉石﹐韜跡煙霞。”《明史·刘基传》:“{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其韜跡如此﹐然究爲{惟庸}所中。”

  • 韜藉-汉语大词典

    韜藉

    【1】指衬垫包裹物品的布﹑缎之类东西。{明}{宋濂}《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天使持書往徵取﹐有翁橐負來丹墀。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韜藉重重披。”

  • 韜旗-汉语大词典

    韜旗

    【1】收藏军旗。谓息兵罢战。《晋书·王鉴传》:“卷甲韜旗﹐廣農桑之務﹐播愷悌之惠﹐除煩苛之賦。”

  • 韜光-汉语大词典

    韜光

    【1】敛藏光采。{汉}{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隱曜﹐美玉韜光。”{唐}{韩偓}《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雲葉重﹐燭龍銜耀月輪明。”【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處之怡然。”{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學{子陵}遁跡在{嚴灘}﹐似{吕望}韜光在{渭川}。”{南朝} {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聖人韜光﹐賢人遯世。”【3】{唐}代名僧,{蜀}人,能诗,住{杭州}{灵隐寺},与郡守{白居易}为诗友。{穆宗}{长庆}年间,于{灵隐山}西北{巢枸坞}筑寺,后人名之{韬光寺},亦省称{韬光}。{张昭汉}《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適﹐朝游{靈隱}暮{韜光}。”{清}{周準}《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當訪{韜光}﹐直上松雲頂。”

  • 韜約-汉语大词典

    韜約

    【1】谓隐退。{明}{文徵明}《谢李宫保书》:“若夫懷藏道德﹐抱節守貞﹐某實非其人;即其人﹐將自韜約遠引﹐不令公知矣。”

  • 韜縢-汉语大词典

    韜縢

    【1】封藏。{宋}{张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後》诗:“酒闌童僕各辭親﹐結束韜縢意氣振。”

  • 韜略-汉语大词典

    韜略

    【1】古代兵书《六韬》﹑《三略》的并称。泛指兵书。{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安公碑铭》:“幼聚童兒﹐必爲軍陣之戲;長交英俊﹐唯談韜略之書。”{严复}《救亡决论》:“{中國}武夫識字﹐所恃爲韜略者﹐不逾此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唐}自{大中}已來﹐以兵爲戲者久矣。廊廟之上﹐恥言韜略。”【2】借指谋略﹐计谋。《旧唐书·越王係传》:“{越王}{係}幼禀異操﹐夙懷韜略﹐負{東平}之文學﹐藴{任城}之智勇。”《水浒传》第七六回:“樞相素讀兵書﹐深知韜略。”{郭澄清}《大刀记》开篇三:“{常明义}有点韬略﹐是佃户当中的‘军师’﹐经常琢磨些对付{白眼狼}的点子。”

  • 韜戎-汉语大词典

    韜戎

    【1】指军事机宜。{明}{陈子龙}《会极门接诸司奏章》诗:“御書垂象緯﹐封事半韜戎。”

  • 韜戢-汉语大词典

    韜戢

    【1】收藏;敛藏。《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元年》:“今天下爲一﹐當韜戢干戈。”{明}{李东阳}《国子生潘元谨墓志铭》:“先生晩益韜戢﹐卜居山中。”{前蜀}{杜光庭}《罗天普告词》:“五兵韜戢﹐四氣均調。”

  • 韜詞-汉语大词典

    韜詞

    【1】不写作诗文。谓停笔。{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况廼道出百非﹐義高{三代}﹐而可閣筆韜詞﹐詠歌不作者也。”

  • 韜瑜-汉语大词典

    韜瑜

    【1】谓藏匿玉般的光彩。{唐}{李德裕}《知止赋》:“徙奇樹於{台嶺}﹐隱翠葉而垂珠﹐得怪石於{震澤}﹐聳青岑而韜瑜。”

  • 韜映-汉语大词典

    韜映

    【1】掩藏光芒。{南朝} {宋}{谢庄}《月赋》:“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旧唐书·刘洎传》:“綜寶思於天文﹐則長河韜映;摛玉字於仙札﹐則流霞成彩。”

  • 韜伏-汉语大词典

    韜伏

    【1】犹藏匿。《後汉书·申屠蟠传赞》:“韜伏明姿﹐甘是堙曖。”

  • 韜舌-汉语大词典

    韜舌

    【1】缄口不言。{唐}{杜牧}《感怀诗》:“韜舌辱壯心﹐叫閽無助聲。”

  • 韜碧-汉语大词典

    韜碧

    【1】失去青碧之色。谓(大雪)覆盖青山。{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連山分掩翠﹐綿霄遠韜碧。”

  • 韜藴-汉语大词典

    韜藴

    【1】掩藏。{宋}{司马光}《二先札子》:“陛下上畏皇太后之嚴﹐欲盡人子之禮﹐避專命之嫌﹐韜藴聰明﹐未敢施設。”

  • 韜樹-汉语大词典

    韜樹

    【1】深藏地下的树。谓千年老树。{南朝} {宋}{鲍照}《登庐山望石门》诗:“埋冰或百年﹐韜樹必千祀。”{钱仲联}集注引{黄节}曰:“《廣韻》:‘韜﹐藏也。’按:埋冰﹑韜樹﹐言其深。”

  • 韜旒-汉语大词典

    韜旒

    【1】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唐}{许敬宗}《奉和元日应制》:“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 韜奇-汉语大词典

    韜奇

    【1】谓怀藏奇才。{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淮陰}隱勇於跨下﹐不損其龍躍而虎視也;{應侯}韜奇於溺簀﹐不妨其鸞翔而鳳起也。”一本作“鞱奇”。

  • 韜光韞玉-汉语大词典

    韜光韞玉

    【1】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時度世﹐引己倍權﹐守静徹冗﹐韜光韞玉﹐以遠悔咎。”

  • 韜籥-汉语大词典

    韜籥

    【1】藏起管笛。指停止奏乐。{晋}{潘岳}《笙赋》:“弛絃韜籥﹐徹塤屏箎。”

  • 韜弦-汉语大词典

    韜弦

    【1】藏起弓箭。指息兵停战。{晋}{张协}《七命》:“論最犒勤﹐息馬韜弦。”

  • 韜涵-汉语大词典

    韜涵

    【1】包含;蕴蓄。{清}{刘大櫆}《郑山子诗序》:“其胸中之所有﹐韜涵侵漬﹐既無以窺其涯涘﹐獨其文章可傳於世。”{唐}{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韜涵太虚﹐澹灧里閭。”

  • 韜采-汉语大词典

    韜采

    【1】隐藏美丽的光泽。比喻埋没才华。《隋书·炀帝纪上》:“彙芳寂寞﹐投竿罕至﹐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將介石在懷﹐確乎難拔?”

  • 韜-汉语大词典

    【1】珍藏。{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錦篋深韜﹐留付{松陰}後輩看。”

  • 韜瑕-汉语大词典

    韜瑕

    【1】掩盖玉的疵病。谓隐瞒瑕过。{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媿韜瑕而舉秀﹐竢新命於{衡陽}﹐費薪芻於館候。”

  • 韜穎-汉语大词典

    韜穎

    【1】谓藏起刀剑。{明}{唐顺之}《日本刀歌》:“古來神物用有時﹐且向囊中試韜穎。”

  • 韜世-汉语大词典

    韜世

    【1】谓度量大。《文选·潘岳<寡妇赋序>》:“{樂安}{任子咸}﹐有韜世之量。”{李善}注:“《廣雅》曰:韜﹐藏也。言度之大﹐包藏一世也。”

  • 韜曜含光-汉语大词典

    韜曜含光

    【1】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明}{何景明}《七述》:“出則施聲教﹐欵遐荒﹐臻盛美﹐流休祥;處則韞匵深藏﹐韜曜含光。”

  • 韜晦之計-汉语大词典

    韜晦之計

    【1】谓收敛锋芒,隐蔽才华意图,待时而起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爲韜晦之計。”

  • 韜潛-汉语大词典

    韜潛

    【1】隐匿潜伏。{唐}{张仲甫}《雷赋》:“或殷轔而鼓作﹐或滅没而韜潛。”

  • 韜祕-汉语大词典

    韜祕

    【1】隐藏不露。{明}{宋濂}《郑景彝传》:“{景彝}亦自韜祕﹐絶不與人交。”

  • 韜光晦跡-汉语大词典

    韜光晦跡

    【1】见“韜光晦迹”。

  • 韜真-汉语大词典

    韜真

    【1】指隐居。{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南昌}晦跡﹐共{梅福}而齊衡;左部韜真﹐與{喬玄}而等列。”

  • 韜默-汉语大词典

    韜默

    【1】隐匿沉默。{明}{文徵明}《谢李宫保书》:“至於懷珍抱奇﹐道義自將者﹐方且韜默遠名﹐人又烏得而知之哉!”{清}{阮葵生}《茶馀客话·明内阁诸臣》:“{景泰}諸臣﹐因人碌碌;强者恣睢﹐弱者韜默。”

  • 韜筆-汉语大词典

    韜筆

    【1】藏笔。指不写文章。《晋书·王接传》:“而識智之士鉗口韜筆﹐禍敗日深﹐如火之燎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昔{潘勗}錫{魏}﹐思摹經典;羣才韜筆﹐乃其骨髓峻也。”

  • 韜光斂彩-汉语大词典

    韜光斂彩

    【1】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明}{宋濂}《史处士墓版文》:“貴與富豈專萃吾一門耶……自是益韜光斂彩﹐擊情山水間。”

  • 韜袖-汉语大词典

    韜袖

    【1】古代射猎用的皮护臂。{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韜袖誇狐腋﹐弓弦尚鹿。”

  • 韜精-汉语大词典

    韜精

    【1】隐藏光芒。{明}{刘基}《圣人出》诗:“陰靈韜精星滅芒﹐群氛辟易歸大荒。”【2】掩藏才华。{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韜精日沈飲﹐誰知非荒宴。”{黄侃}《效庾子山咏怀》之十:“沈飲似韜精﹐佯狂非畏患。”

  • 韜神晦迹-汉语大词典

    韜神晦迹

    【1】谓隐藏踪迹。《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誕聖降靈則赤光照室﹐韜神晦迹則紫氣騰天。”

  • 韜光養晦-汉语大词典

    韜光養晦

    【1】谓隐藏才能,使不外露。《荡寇志》第七六回:“賢侄休怪老夫説﹐似你這般人物﹐不争就此罷休。你此去﹐須韜光養晦﹐再看天時。”{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自顧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擬獨善潛修﹐韜光養晦。”

  • 韜翰-汉语大词典

    韜翰

    【1】犹韬笔。谓不写作。{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梁元帝萧绎》:“聽訟之暇﹐衆藝之餘﹐時遇揮毫﹐造化驚絶﹐足使{荀}{衛}閣筆﹐{袁}{陸}韜翰。”{南朝} {梁}{刘孝绰}《答湘东王书》:“韜翰吮墨﹐多歷寒暑。”

  • 韜迹隱智-汉语大词典

    韜迹隱智

    【1】谓藏匿踪迹,不露才智。{北齐}{刘昼}《新论·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韜迹隱智﹐以密其外。”

  • 韜聲匿跡-汉语大词典

    韜聲匿跡

    【1】隐匿音信踪迹。谓不被人所见闻。《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李善}注引{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捲帶﹐韜聲匿跡。”

  • 韜-汉语大词典

    同“[韜鈐]”【1】古兵书《六韬》与《玉钤篇》的并称。借指武备。《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虹}父韜不戒﹐麯糵迷神。”

  • 韜弓-汉语大词典

    韜弓

    【1】将弓放进盛弓袋。谓携带兵器。{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長安城}頭揮羽扇﹐卧甲韜弓不忘戰。”《诗·周颂·时迈》“載櫜弓矢”{唐}{孔颖达}疏:“櫜者﹐弓衣﹐一名韜。故内弓於衣謂之韜弓。”{清}{钱谦益}《<孙楚惟诗稿>序》:“{楚惟}以佳公子韜弓珥筆﹐躍馬以從。”

  • 韜譎-汉语大词典

    韜譎

    【1】怀藏诡诈。{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韜譎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術之離正。”

  • 韜蓄-汉语大词典

    韜蓄

    【1】隐藏不露。{明}{唐顺之}《封知府朱公墓志铭》:“豈公善韜蓄﹐以爲既隱矣﹐不欲以言自文耶?”{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平生所韜蓄﹐到死不開豁。”

  • 韜戈卷甲-汉语大词典

    韜戈卷甲

    【1】收藏起武器铠甲。指息兵。《旧唐书·陈少游传》:“尋令罷壘﹐韜戈卷甲﹐佇候指揮。”

  • 韜合-汉语大词典

    韜合

    【1】包容切合。《宋书·律历志中》:“欲使當今國之典禮﹐凡百制度﹐皆韜合往古﹐郁然備足﹐乃改正朔﹐更曆數。”

  • 韜光斂跡-汉语大词典

    韜光斂跡

    同“[韜光晦迹]”【1】{明}{袁宏道}《德山麈谭》:“學道人須是韜光斂跡﹐勿露鋒芒﹐故曰潛曰密。若逞才華﹐求名譽﹐此正道之所忌。”

  • 韜藏-汉语大词典

    韜藏

    【1】隐藏;包藏。{宋}{欧阳修}《<仲氏文集>序》:“而獨韜藏抑鬱﹐久伏而不顯者﹐蓋其不苟屈以合世。”{明}{沈鲸}《双珠记·月下相逢》:“既承洞察﹐焉敢韜藏?”{清}{戴名世}《<刘退菴先生稿>序》:“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爲世人所不識者﹐又豈特此而已也耶。”{五代}{齐己}《渚宫自勉》诗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 韜養-汉语大词典

    韜養

    【1】韬,韬光;养,养晦。谓隐藏才能,使不外露。{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勸君韜養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腎。”

  • 韜光隱跡-汉语大词典

    韜光隱跡

    同“[韜光晦迹]”【1】{金}{马钰}《满庭芳·咏和师叔辞世》词:“懷美玉﹐便韜光隱跡﹐二十餘年。”

  • 韜光用晦-汉语大词典

    韜光用晦

    同“[韜光養晦]”【1】{唐}{黄滔}《知白守黑赋》:“聖人所以立言於彼﹐垂訓於後﹐將令學者得韜光用晦之機﹐不使來人有衒實矜華之醜。”

  • 韜含-汉语大词典

    韜含

    【1】怀藏;蓄藏。谓饱学。《後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少膺儒雅﹐韜含六籍。”

  • 韜光晦迹-汉语大词典

    韜光晦迹

    【1】收敛光芒,隐藏踪迹。比喻不显露锋芒和才能。《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有那一等懷才抱德﹐韜光晦跡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異寶﹐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迹老山中﹐煞强如齊家治國平天下。”《太平御览》卷六五六引《高僧传》:“釋{僧同}﹐韜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果爲隱者﹐方韜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亦作“[韜光晦跡]”。

  • 韜戈偃武-汉语大词典

    韜戈偃武

    【1】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隋书·炀帝纪上》:“譯靡絶時﹐書無虚月﹐韜戈偃武﹐天下晏如。”

  • 韜隱-汉语大词典

    韜隱

    【1】隐藏不露。《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内察形便﹐然後可克。”{北齐}{刘昼}《新论·韬光》:“能韜隱其質﹐故致全性也。”

  • 韜塵-汉语大词典

    韜塵

    【1】埋藏于尘土之中。谓埋伏而不为人知。《晋书·挚虞传》:“{燕}石緹以華國兮﹐{和}璞遥棄於南{荆}。夏像韜塵于市北兮﹐瓶罍抗方於兩楹。”

  • 韜光滅跡-汉语大词典

    韜光滅跡

    【1】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唐}{无名氏}《灵应传》:“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後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於{新平}{真寧縣}{安村}。”

  • 韜符-汉语大词典

    韜符

    【1】古代兵书《六韬》﹑《阴符经》(一说《阴符经》为道书)的并称。泛指兵书。{清}{冯桂芬}《方恬庵先生家传》:“士大夫優游太平﹐口不讀韜符﹐手不習弓矢。”

  • 韜匿-汉语大词典

    韜匿

    【1】敛藏;隐藏。谓不为人所知。{林纾}《与魏季渚太守书》:“幹濟之士﹐先求韜匿﹐願執事留意焉。”《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太和}以後﹐益自韜匿﹐羣居游處﹐未嘗發言。”{明}{文徵明}《胡参议传》:“〔{胡}〕生平寡與﹐既歸﹐益事韜匿。”

  • 韜韞-汉语大词典

    韜韞

    【1】怀藏;蕴含。《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韜韞儒墨﹐潛化傍流﹐暢于殊俗。”

  • 韜軼-汉语大词典

    韜軼

    【1】超过;凌越。《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跨蹍{昌姬}﹐韜軼{炎漢}。”{张铣}注:“韜﹐藏;軼﹐過也。言{齊}帝之德﹐踰越蹍蹋於{文王};懷藏超過於{炎漢}也。”{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聖{唐}照臨萬方﹐韜軼{三代}。”

  • 韜力-汉语大词典

    韜力

    【1】谓蕴藏勇力。{唐}{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王師嶷嶷﹐熊羆是式。銜勇韜力﹐日思予殛。”

  • 韜情-汉语大词典

    韜情

    【1】谓隐藏实情。{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多智韜情﹐權在譎略﹐失在依違。”

  • 韜眚-汉语大词典

    韜眚

    【1】谓不再为患。{唐}{陈子昂}《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枯竹由其再生﹐蝗蟲爲之韜眚。”

  • 韜輝-汉语大词典

    韜輝

    【1】谓不显露才华。{南朝}{梁简文帝}《筝赋》:“故乃{宋偉}﹑{緑珠}之好聲﹐{文君}﹑{慎女}之清角﹐尚掩面而不前﹐言韜輝而恥學。”

  • 韜戈-汉语大词典

    韜戈

    【1】收藏兵器。引申指息兵。{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特勒大酋﹐韜戈款塞。”{南朝} {陈}{徐陵}《报尹义尚书》:“方當偃伯于靈臺﹐韜戈于武庫。”《晋书·慕容德载记》:“此志未遂﹐且韜戈耳。”{唐}{司空图}《复安南碑》:“韜戈制勝﹐舞{舜}戚于兩階。”

  • 韜形滅影-汉语大词典

    韜形滅影

    【1】谓藏匿踪迹,不露于世。{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嘗不韜形滅影﹑隱質遐外以全性棲命者也。”

  • 龍韜-汉语大词典

    龍韜

    【1】{太公望}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战略。{南朝} {梁}{江淹}《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既罕《龍韜》﹑《金匱》之効﹐又乏楹間帷中之績。”{明}{汤显祖}《牡丹亭·御淮》:“排雁陣﹐展《龍韜》﹐斷重圍殺過{河陽}道。”{清}{钮琇}《觚賸续编·圣武成功诗》:“魚麗成前列﹐《龍韜》運上方。”{唐}{钱起}《送崔校书从军》诗:“寧惟玉劒報知己﹐更有《龍韜》佐師律。”【2】古宫廷禁卫羽林军的别名。《宋史·律历志三》:“日欲暮﹐魚鑰下﹐龍韜布。”{唐}{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注:“内署北連春宫﹐西接羽林軍。”

  • 龍韜豹略-汉语大词典

    龍韜豹略

    【1】指兵法。{明}{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蠻烟十年夢﹐龍韜豹略一生心。”{明}{刘基}《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之一:“龍韜豹略癡兒戱﹐穠李夭桃猛士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