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兹

兹(茲)是什么意思

  • 来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来兹lái zī

    【释义】:

    来年。《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南朝·宋·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亦泛指今后。

  • 今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今兹jīn zī

    【释义】:

    现在,此时,今此。《诗·小雅·正月》:“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左传·昭公三年》:“今兹吾又将来贺。”唐·萧至忠《陪幸五王宅》诗:“畴昔在门下,今兹制幸晨。”亦指“今年”,见该条。

  • 徂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徂兹qiè zī

    【释义】:

    今兹,现在。徂,通“且”,近,今。《书·费誓》:“嗟,人无,听命!徂兹淮、徐戎并兴。”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徂读为‘且,,且,今也。言今兹淮夷徐戎并兴也。”

  • 兹-古汉语虚词词典

    兹zī

    指示代词

    表示近指。义即“这里”、“这”。可作宾语、主语、名词修饰语。①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句义:文王死了以后,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②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也。(《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暂费:一时破费。③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文选·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姑且来消闲度日并排解忧愁。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情况比原来更进一层和愈益严重。义即“更加”、“越来越”。①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墨子·非攻上》)②人君好治宫室,大营坟墓,赋敛兹重,而百姓屈竭。(《汉书·五行志下》)③今断狱岁以万计,犯法兹多。(《盐铁论·申韩》)——岁以万计:每年都有上万起。

  • 此 斯 兹-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此 斯 兹

    [此cǐ 斯sī 兹zī]

    同 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

    异 【此】 这。一般用于对指,跟“彼”相对。《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斯】 这。虚指,无所对立。《诗·大雅·抑》:“斯言之玷”。《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楚辞·渔父》:“何故至于斯”。

    【兹】 确指,指具体的这一个,这里,跟“其他”相对。《诗·大雅·洞酌》:“挹彼注兹”。(挹:指舀水。注:灌)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 今兹-古文观止词典

    今兹jīn zī

    【词性】:名词

    今年,这年(1)。《展禽论祀爱居》:今兹海其有灾乎?——今年海上大概有灾难吧?

  • 兹-古文观止词典

    兹zī

    【词性】:名词

    一、年(1)。《展禽论祀爰居》:今兹海其有灾乎?——今年海上大概有灾难吧?

    二、现在(2)。《报任安书》: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上从黄帝算起,下到现在。《进学解》: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弟子跟先生学习,到现在已有好几年了。

  • 兹-古文观止词典

    兹zī

    【词性】:代词

    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时”等(20)。《送董邵南序》:郁郁适兹土。——闷闷不乐地到这地方去。《驳复仇议》:诛其可旌,兹谓滥。——处死可以表彰的,这就叫做滥刑。《纵囚论》: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唐太宗对天下人施恩德,到这时已六年了。

  • 兹若-古文观止词典

    兹若zī ruò

    【词性】:代词

    表示近指。可译为“这”(1)。《五柳先生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两句话说的就是先生这一类人吧?

  • 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zī

    代词

    表示近指。指代人、事物、方式、时间、处所等。作主语、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定语、状语。可译为“这”、“此”、“这些”、“这样”、“这里”等。

    《扬子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shuì)者也,不在兹儒乎?(《扬子法言》册一卷一页一上)

    ——天道不是保存在仲尼身上吗?仲尼死去了,不是保存在这些儒者身上吗?(说:用同“税”。休息。驾说:停车。比喻人死。)

    《汉书·五行志中》:不教而诛兹谓虐。(《汉书》册五页一四二七)

    ——〔对百姓〕不教化,〔犯罪〕就杀掉,这叫虐政。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兹欲以成吾亭耶?(《栾城集》册六卷二四页二)

    ——这〔大概〕是想要用〔它〕来完成我修治九曲亭的计划吧?

    《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注疏》册二卷九页二上)

    ——先王有事,总是恭敬地谨遵天命,这样还不能永久安居。

    白居易《折臂翁》: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白香山诗集》册三卷三页四下)

    ——拉弓摇旗都干不了啦,从此才使〔他〕避免了征戍云南。

    归有光《思子亭记》:父子重欢,兹生已毕。(《震川文集》册三卷十七页四下)

    ——父子重新在一起欢乐,这一辈子已经完了。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注疏》册二卷九页二上)

    ——周文王死后,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

  • 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zī

    副词

    用同“滋”。表示性状的程度同以前相比更深了。作状语。可译为“越”。

    《墨子·非攻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墨子》册二卷五页一下)

    ——假如损害别人越厉害,他的不仁就越严重了,罪就越大。

    《汉书·五行志下》:赋敛兹重,而百姓屈(jué)竭,祸在外也。(《汉书》册五页一五〇五)

    ——赋税越重,百姓越穷,祸患就会在外部发生。(屈:用同“竭”。穷尽。)

  • 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zī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连贯关系。可译为“那么”、“于是”等。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可,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春秋左传集解》册四页一五三五)

    ——如果行,军事上成功,君王就继续前进,那么就不会有抵抗的人了。(济:成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穀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zhǐ)。(《春秋左传集解》册四页一五四二)

    ——〔单旗、刘狄〕带领许多不善之人,在王室为乱。〔他们〕侵吞没有满足,贪求没有限度,惯于亵渎鬼神,轻慢抛弃刑法,违背触犯盟约,蔑视礼仪,诬蔑先王。晋国又不行道义,反而帮助他们,赞佐他们,想放纵他们不道德之心,于是我不能安定,到处迁移,逃窜在楚,没有归宿的地方。

  • 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zī

    语气词

    用在句末,助赞颂、命令语气。可译为“啊”。

    《尚书·立政》:周公曰:“呜呼!休兹!”(《尚书注疏》册四卷十七页九上)

    ——周公说:“啊!美好啊!”

    《尚书·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尚书注疏》册四卷二〇页四上)

    ——鲁公伯禽说:“嗨!大家别吵,听命令!去讨伐〔他们〕啊!”

  • 兹益-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益zīyì

    副词

    表示性状的程度同以前相比更加深了。作状语。可译为“更加”、“更”等。

    《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春秋左传集解》册四页一三〇一)

    ——到了正考父,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和宋宣公,三次受命〔作上卿〕更加恭敬了。(共:用同“恭”。)

    《汉书·陈胜项籍传·项籍》: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已十万数,而诸侯并起兹益多。(《汉书》册七页一八〇五)

    ——现在将军作秦将已经三年了,所折损的兵将已有十万多,而各地诸侯同时起来〔反秦的〕更多了。(将军:指秦将章邯。)

  • 兹-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兹zī

    附类

    名词。作“现在”、“年”解。

    《尚书·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尚书注疏》册二卷九页四下)

    ——现在我要大祭先王。

    《吕氏春秋·士容论·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吕氏春秋》册四卷二六页六下)

    ——今年〔能收〕好谷子,明年〔能收〕好麦子。

  • 赫兹-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赫兹hèzī

    动量词。〈科〉频率单位。一秒钟振动一次为一赫兹。1.计量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每秒钟振动频率从20万赫兹到2万赫兹。/超声波指频率超过2万赫兹但不引起听觉的弹性波。2.计量电磁波:将线圈接到4到12伏交流电源上,交流电通过线圈,产生频率为50赫兹交变磁场。/这种治疗仪器设有1赫兹和50赫兹两种脉冲磁输出方式。

    “赫兹”这个单位名称是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而定的。简称赫。

  • 兹-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兹zī

    ①年。《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征,今~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什一:指税率十分抽一。)②今,现在。《尚书·盘庚上》:“~予大享于先王。”(予:我。享:用食物供奉鬼神。)③此,这里,这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宏~九德。”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去,萧萧班马鸣。”④通“滋”。(1)增加。《诗经·邶风·泉水》:“我思肥泉,~之永叹。”(永叹:长叹。)(2)更加。《墨子·尚同上》:“其人~众,其所谓义者亦~众。”

  • 来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来兹lái zī

    【释义】:

    今后。《花城》1981年第1期:“他突然想到,应该用笔把他们叱咤风云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瞻既往以励来兹。”

  • 华尔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华尔兹huá ěr zī

    【释义】:

    [英waltz]①也叫“圆舞曲”。一种每小节一个重拍的三拍子舞曲。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②交际舞的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用圆舞曲伴奏,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分快步和慢步两种。

  • 兹1-现代汉语大词典

    兹1zī

    【释义】:

    ①代词。此,这。如:兹事体大。②今,现在。张天翼《最后列车》:“这是三桩大的,还有几百件小事,兹从略。”③年。如:今兹未能,以待来年。

  • 兹2-现代汉语大词典

    兹2cí

    【释义】:

    龟兹,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 波洛涅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波洛涅兹bō luò niè zī

    【释义】:

    [法polonaise]也称波兰舞曲。一种起源于波兰民间的三拍子的舞曲。特点是节奏舒缓、庄重。

  • 念兹在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

    【释义】:

    语出《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孔传:“兹,此;释,废也。念兹人,在此功;废兹人,在此罪。言不可诬。”后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他们和F总长,都‘念兹在兹’,在尘埃中间和破纸旁边离不开。”

  • 赫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赫兹hè zī

    【释义】:

    国际单位制中计量频率的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1赫兹等于在1秒时间间隔内发生一个周期过程的频率。1秒中发生1万个周期过程,就称其频率为1万赫兹。

  • 龟兹-现代汉语大词典

    龟兹qiū cí

    【释义】:

    ①古国名。汉西域诸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又作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古龟兹国王治延城。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用乙种吐火罗语,有文字,擅长音乐。②古乐曲名。原为龟兹一带的地方乐曲。

  • 于兹-汉语大词典

    于兹

    【1】于今,至今。{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于兹矣。”{唐}{韩愈}《祭侯主簿文》:“我狎我愛﹐人莫與夷﹐自始及今﹐二紀于兹。”{晋}{潘岳}《怀旧赋》:“不歷{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2】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于兹。”{颜师古}注:“于兹﹐猶言今兹也。”【3】在此。{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殘珠剩玉﹐淪没淵海﹐能亡三嘆?因識其目于兹云。”《书·盘庚上》:“我王來﹐既爰宅于兹。”{孔}传:“言{祖乙}已居於此。”

  • 于兹-汉语大词典

    于兹

    【1】吁嗟;叹息。{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 今兹-汉语大词典

    今兹

    【1】今年。《左传·僖公十六年》:“今兹{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杜预}注:“今兹﹐此歲。”《後汉书·明帝纪》:“昔歲五穀登衍﹐今兹蠶麥善收。”{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五:“今兹無有水旱雷雨風火疾疫爲災。”【2】今此;现在。《诗·小雅·正月》:“今兹之正﹐胡然厲矣。”{明}{刘基}《郁离子·天地之盗》:“今兹備矣﹐而民不言﹐是怨不在口而在腹也。”《左传·昭公三年》:“今兹吾又將来賀。”{唐}{萧至忠}《陪幸五王宅》诗:“疇昔王門下﹐今兹制幸晨。”

  • 來兹-汉语大词典

    來兹

    【1】泛指今后。《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爲樂當及時﹐何能待來兹。”《花城》1981年第1期:“他突然想到﹐应该用笔把他们叱咤风云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瞻既往以励来兹。”【2】来年。{南朝} {宋}{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天鑒儻不孤﹐來兹驗微誠。”《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來兹美麥。”

  • 兹-汉语大词典

    《廣韻》子之切,平之,精。【1】增益,增加。《诗·邶风·泉水》:“我思肥泉﹐兹之永歎。”{马瑞辰}通释:“兹﹐即滋也……《説文》:‘滋﹐益也。’字通作‘兹’。箋訓‘兹’爲‘此’﹐失之。”{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卫庆》:“自是家産日兹﹐飯牛四百蹄。”【2】更,更加。《墨子·非攻上》:“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孙诒让}间诂:“兹﹑滋古今字。”《汉书·匈奴传下》:“前世重之兹甚﹐未易可輕也。”{颜师古}注:“兹﹐益也。”【3】年。《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關市之征﹐今兹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來兹美麥。”{高诱}注:“兹﹐年也。”《後汉书·明帝纪》:“昔歲五穀登衍﹐今兹蠶麥善收﹐其大赦天下。”{南朝 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去歲冬初﹐國學之老博士耳﹐今兹首夏﹐將亞冡司。”按﹐{杨树达}以“兹”为“載”之假借字﹐其说云:“兹字無年歲義﹐凡年歲云兹者﹐皆假为載。《爾雅·釋天》云:‘載﹐歲也。’兹載古同音﹐故得通假矣。”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之部古韵证》。【4】蓐,草席。《尔雅·释器》:“蓐謂之兹。”《史记·周本纪》:“{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兹。”{裴駰}集解引{徐广}曰:“兹者﹐籍席之名。”【5】锄。《墨子·备城门》:“連梃﹑長斧﹑長椎﹑長兹。”{孙诒让}间诂:“兹﹐即鎡錤也。”【6】代词。此,这。《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南朝 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揔兹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宋}{叶適}《宝谟阁待制徐公墓志铭》:“國家存亡﹐在兹一舉。”{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三》:“境内並無可開之礦﹐兹其所以稍貧也。”【7】今,现在。《书 ·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今罷三郡之士﹐通{夜郎}之塗﹐三年於兹﹐而功不竟。”{唐}{李翱}《感知己赋》:“伊自古皆嗟兮﹐又何怨乎兹之世?”{张天翼}《最后列车》:“这是三桩大的﹐还有几百件小事﹐兹从略。”【8】连词。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可﹐師有濟也﹐君而繼之﹐兹無敵矣。”【9】语气词。哉,呀。《书·立政》:“嗚呼﹐休兹!”{孔颖达}疏:“嗚呼﹐美哉。”《後汉书·岑彭传》:“美矣{岑君}﹐於戲休兹!”【10】通“[在]”。终了。《书·召诰》:“嗚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國{殷}之命。”{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兹’字無義﹐當讀爲‘在’﹐《爾雅·釋詁》云:‘在﹐終也。’……‘在’與‘終’文異義同。《説文·鼎部》鼒从才聲﹐或作‘鎡’﹐此‘才’‘兹’二字通作之證。”

  • 兹-汉语大词典

    《廣韻》疾之切,平之,從。【1】通“[慈]”。慈爱。{云梦}{秦}简《为吏之道》:“兹下勿陵﹐敬上勿犯……父兹子孝﹐政之本殹(也)。”【2】{龟兹}的“兹”。{龟兹},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 兹白-汉语大词典

    兹白

    【1】兽名。《逸周书·王会》:“正北方{義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馬。鋸牙﹐食虎豹。”{孔晁}注:“兹白﹐一名駮。”{俞樾}《群经平议·周书》:“若白馬﹐當作若馬。言此獸形如馬﹐非必白馬乃相似也。{孔}注曰:兹白一名駮。今考諸書言駮者﹐《爾雅·釋獸(當作“畜”)》曰:‘駮如馬﹐倨牙﹐食虎豹。’《詩·晨風》篇{毛}傳文與《爾雅》同。《説文·馬部》曰:‘駮獸如馬……’其文蓋即本此。而皆言如馬﹐不言如白馬。然則‘白’爲衍文無疑矣。”{唐}{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不因兹白人間有﹐定是飛黄天上來。”

  • 兹泉-汉语大词典

    兹泉

    【1】泉名。相传为{姜太公}遇{周文王}时的钓鱼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上》:“{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兹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兹泉}……即《吕氏春秋》所謂{太公}釣{兹泉}也。”《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吕氏春秋》亦作{兹泉}。今本《吕氏春秋·谨听》作“滋泉”。

  • 兹非-汉语大词典

    兹非

    亦作“[兹飛]”【1】{春秋}{楚国}剑士。后世借指勇力武士。《汉书·宣帝纪》“{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吕氏春秋》{荆}有{兹非}得寳劍於{干將}。度{江}中流﹐兩蛟繞舟。{兹非}拔寳劍赴{江}刺兩蛟殺之。{荆王}聞之﹐任以執圭。後世以爲勇力之官。兹﹑佽音相近。”按今本《吕氏春秋·知分》“兹非”作“次非”。《後汉书·马融传》:“{兹飛}﹑{宿沙}﹑{田開}﹑{古蠱}﹐翬終葵﹐揚關斧﹐刊重冰﹐撥蟄户﹐測潛鱗﹐踵介旅。”

  • 兹基-汉语大词典

    兹基

    【1】见“兹其”。

  • 兹飛-汉语大词典

    兹飛

    【1】见“兹非”。

  • 兹事體大-汉语大词典

    兹事體大

    【1】此事重大。语出{汉}{班固}《典引》:“兹事體大而允﹐寤寐次於聖心。”《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帝令{牛弘}創定儀注﹐既成﹐帝視之﹐曰:兹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宋}{赵雄}《韩蕲王碑》:“聖主褒崇元臣﹐兹事體大。”《宋史·律历志三》:“兹事體大﹐非容輕議。”

  • 兹其-汉语大词典

    兹其

    亦作“[兹基]”【1】锄。《周礼·秋官·薙氏》“春始生而萌之”{汉}{郑玄}注:“萌之者﹐以兹其斫其生者。”{贾公彦}疏:“{漢}時兹其﹐即今之鋤也。”{陆德明}释文:“兹其音基。”《汉书·樊郦等传赞》:“雖有兹基﹐不如逢時。”{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兹基﹐鉏也。”

  • 兹兹-汉语大词典

    兹兹

    【1】滋生繁殖。《史记·陈杞世家论》:“{田常}得政於{齊}﹐卒爲建國﹐百世不絶﹐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清}{方苞}《大司寇韩城张公继室王夫人墓志铭》:“年逾六甲﹐子姓兹兹。”

  • 兹夷-汉语大词典

    兹夷

    【1】一种巨形山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蟕蠵者﹐俗謂之兹夷﹐乃山龜之巨者。人立其背﹐可負而行。産{潮循}山中﹐鄉人採之﹐取殼以貨。”

  • 弇兹-汉语大词典

    弇兹

    【1】传说中神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兹}。”【2】山名。参见“[弇2山]”。

  • 嗟兹乎-汉语大词典

    嗟兹乎

    【1】见“嗟嗞乎”。

  • 徂兹-汉语大词典

    徂兹

    【1】今兹,现在。徂,通“且”。{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徂讀爲且﹐且﹐今也。言今兹{淮}夷{徐}戎並興也。”《书·费誓》:“嗟﹐人無譁﹐聽命!徂兹{淮}夷﹑{徐}戎并興﹐善敹乃甲胄﹐敿乃干﹐無敢不弔!”

  • 從兹-汉语大词典

    從兹

    【1】犹从此。{唐}{杜甫}《为农》诗:“卜宅從兹老﹐爲農去國賒。”{清}{孙枝蔚}《张孝子诗》:“棺殮主長哀號﹐從兹孝烈聞{通城}。”《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從{盤古}破鴻濛﹐開闢從兹清濁辨。”

  • 挹彼注兹-汉语大词典

    挹彼注兹

    【1】谓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孔颖达}疏:“可挹彼大器之水﹐注之此小器之中。”后亦以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清}{钱谦益}《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士有試于一命﹐屯膏不施﹐而光大于其子﹐匪獨積習名教﹐有開必先﹐挹彼注兹﹐天亦以著廉吏之報焉。”亦省作“[挹注]”。《清史稿·兵志十一》:“原擬就槍炮廠經費挹注……勢不能全行撥用。”{廖仲恺}《为保留香山县田土业佃保证局给大元帅的呈文》:“政府为保证业佃起见﹐不妨从权办理﹐稍资挹注。”{宋}{陈傅良}《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挹注隘溟渤﹐扶携薄穹昊。”

  • 於兹-汉语大词典

    於兹

    【1】在此。{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執銓以平﹐御煩以簡。{裴楷}清通﹐{王戎}簡要﹐復存於兹。”【2】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歲於兹矣。”{南朝} {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謗木﹐於兹三年矣。”

  • 焉耆一龜兹語-汉语大词典

    焉耆一龜兹語

    【1】古代流行在{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一带的语言。分{焉耆}与{龟兹}({库车})两种方言,差别较大。前者曾称“吐火罗语A”,后者曾称“吐火罗语B”。属印欧语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罗米字母斜体。20世纪初以来,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焉耆}﹑{库车}等地发现了劂擆左漱飏P,多属7-8世纪,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参见“[吐火羅语]”。

  • 念兹在兹-汉语大词典

    念兹在兹

    【1】《书·大禹谟》:“帝念哉!念兹在兹,釋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孔}传:“兹,此;釋,廢也。念兹人,在此功;廢兹人,在此罪。言不可誣。”后谓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晋}{陶潜}《命子》诗:“温恭朝夕﹐念兹在兹。”{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他们和{F总长}﹐都‘念兹在兹’﹐在尘埃中间和破纸旁边离不开。”

  • 若兹-汉语大词典

    若兹

    【1】如此。《书·大禹谟》:“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南朝} {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雄圖悵若兹﹐茂宰深遐睠。”《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兹。”

  • 華爾兹-汉语大词典

    華爾兹

    【1】英语waltz的音译。交际舞的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用圆舞曲伴奏, 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分快步和慢步两种。

  • 纔兹-汉语大词典

    纔兹

    【1】方言。方才。{郁达夫}《出奔》二:“直到后来﹐他们才兹晓得﹐他就是本城西区的一位负责宣传员。”

  • 負兹-汉语大词典

    負兹

    【1】诸侯患病之称。《公羊传·桓公十六年》:“〔{衛侯朔}〕屬負兹舍﹐不即罪爾。”{何休}注:“屬﹐託也。天子有疾稱不豫﹐諸侯稱負兹。”{徐彦}疏:“諸侯言負兹者﹐謂負事繁多﹐故致疾。”{明}{焦竑}《焦氏笔乘·属负兹》:“今按:兹﹐新生艸也﹐故从艸从■立意。艸一年一生﹐故古人以兹爲年……諸侯稱負兹﹐言已年老有疾也。一説《史記》叙{武王}入{商}﹐{康叔}封布兹。注云:兹﹐蓐席也。然則負兹者﹐蓋言有疾而負蓐﹐如所謂伏枕類耳。”

  • 長兹-汉语大词典

    長兹

    【1】古兵器。长柄锄。《墨子·备城门》:“城上之備:……長斧﹑長椎﹑長兹﹑距﹑飛衝﹑縣□﹑批屈樓。”{孙诒让}间诂:“兹即鎡錤也。《漢書·樊噲傳贊》:‘雖有兹基。’{顔}注引{張晏}云:‘兹基﹐鉏也。’《國語·魯語》{韋}注云:‘耨﹐兹其也。’《一切經音義》引《蒼頡篇》云:‘鉏﹐兹其也。’《説文·木部》云:‘欘﹐斫也。{齊}謂之鎡錤。’兹其即鎡錤之省。”

  • 鳩兹-汉语大词典

    鳩兹

    【1】古邑名。《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爲簡之師﹐克{鳩兹}。”{杨伯峻}注:“{鳩兹}﹐{吴}邑﹐當在今{安徽}{蕪湖市}東南二十五里。”{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陳伯璣}{允衡}﹐{建昌}{南城}人……亂後寓{黄山}﹐移{鳩兹}﹐再移{白下}﹐貧甚。”

  • 龍兹-汉语大词典

    龍兹

    【1】珠玉名。《荀子·正论》:“犀象以爲樹﹐琅玕﹑龍兹﹑華覲以爲實。”{王先谦}集解引{郭庆藩}曰:“上言以爲樹﹐下言以爲實﹐蓋謂植樹犀象﹐而以珠玉爲之實也。”

  • 龜兹伎-汉语大词典

    龜兹伎

    【1】指擅长{龟兹}乐舞的歌伎。{清}{吴伟业}《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檀槽豈出{龜兹}伎﹐玉笛非關{于闐}工。”【2】乐舞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龜兹伎》﹐有彈筝﹑豎箜篌﹑琵琶﹑五絃﹑横笛﹑笙﹑簫﹑觱篥﹑答臘鼓﹑毛員鼓﹑都曇鼓﹑侯提鼓﹑雞婁鼓﹑腰鼓﹑齊鼓﹑檐鼓﹑貝﹐皆一;銅鈸二。舞者四人。”

  • 龜兹板-汉语大词典

    龜兹板

    【1】古代{西域}出产的一种木板。可供建筑及棺木之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房琯}太尉祈{邢}算終身之事。{邢}言:‘若來由東南﹐止西北﹐禄命卒矣。降魄之處﹐非館非寺﹐非途非署。病起於魚飧﹐休於{龜兹}板。’”

  • 龜兹-汉语大词典

    龜兹

    【1】古国名。{汉}{西域}诸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又作{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古{龟兹}国王治{延城}。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有文字,擅长音乐。《汉书·西域传下·龟兹国》:“{龜兹國}﹐王治{延城}。”【2】古乐曲名。原为{龟兹}一带的地方乐曲。{清}{陈维崧}《赠歌者陈郎》诗:“天涯踪跡半旗亭﹐譜遍《龜兹》不忍聽。”《隋书·音乐志下》:“《龜兹》者﹐起自{吕光}滅{龜兹}﹐因得其聲。{吕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其聲後多變易。至{隋}有《西國龜兹》﹑《齊朝龜兹》﹑《土龜兹》等﹐凡三部。”{唐}{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徹﹐色色《龜兹》轟録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