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馱)是什么意思
一馱-汉语大词典
一馱
【1】犹言一团。《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回:“這五個鬼人多口多﹐亂亂喝﹐嚷做一馱﹐鬧做一塊。”
健馱羅-汉语大词典
健馱羅
【1】{亚洲}古国名。也译作“健陀羅”。{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健馱羅}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辽}{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三:“{乾陁羅}﹐上音虔。舊雲{健馱羅}。此雲持地。昔此國多有得道聖賢住持其境﹐不爲他國侵害故也。又雲香氣遍﹐謂此國多生香氣之花﹐遍其國内﹐以爲名也。其國在{中印度}中﹐{北印度}南境也。”{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如同是说一切有部﹐流行于东方{迦湿弥罗}和流行于西方{健陀罗}的就很不一样。”按﹐今{阿富汗}之{喀布尔}﹑{坎大哈}以东﹐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皆{健陀罗}故地。当{印度}{阿育王}宏扬佛法时﹐曾遣僧传教于其地﹐其佛教艺术极著名﹐号曰{健陀罗}艺术。”
兜馱-汉语大词典
兜馱
【1】兜拕。《水浒传》第三八回:“那兜馱的﹐與我背起來﹐且打這厮一百訊棍。”
勃馱-汉语大词典
勃馱
【1】梵语Buddha的音译。即佛陀。参见“[佛陀]”。
没馱-汉语大词典
没馱
【1】佛。{陈原}《社会语言学》13.4:“‘佛’是从梵文借来的﹐梵文作Buddha﹐不同时期不同经书译作‘浮屠’﹑‘没驮’﹑‘勃驮’﹑‘浮图’﹑‘佛图’﹑‘佛陀’﹐最后才简化而成‘佛’。”
鹽馱子-汉语大词典
鹽馱子
【1】用牲畜贩运盐的人。{碧野}《盐湖之夜》:“这里吃点面倒真不容易﹐都是托盐驮子从百十里外运来的。”
負馱-汉语大词典
負馱
【1】以驴﹑马等牲畜驮载东西。{隋}{侯白}《启颜录·謿诮》:“{侯白}嘗出京城外﹐路逢富貴公子出游﹐自放鷂子﹐負馱極多﹐騎從鮮潔﹐又將酒食﹐野外遨游。”{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六:“負馱﹐驢馬負物也。”
遞馱-汉语大词典
遞馱
【1】谓沿路供给马﹑牛﹑驴等以驮运兵器什物。《旧唐书·郭虔瓘传》:“一萬行人﹐詣六千餘里﹐咸給遞馱﹐並供熟食﹐道次州縣﹐將何以供?”
長隨帶馱子-汉语大词典
長隨帶馱子
【1】旧时外官因贫不能赴任﹐向人借贷﹐并携之随赴任所﹐任以长随之事﹐丰厚其佣金以清偿本利﹐谓之“長隨帶馱子”。{徐珂}《清稗类钞·奴婢·长随带驮子》:“外官以貧而不能赴任者﹐輙覓長隨﹐向之假貸﹐藉以製冠裳﹐備舟車﹐一切費用皆取給焉。從之赴任所﹐派爲司閽﹐任重事﹐數年而清償子母﹐傭值必加豐﹐謂之帶馱子﹐蓋取馬騾負重之意……{同}{光}間﹐乃有以幕友而爲帶馱子之事者﹐帳房是也。”
鞍馱-汉语大词典
鞍馱
【1】指负载的马和所负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電光漸高而滅﹐風雷亦息……鞍馱已失﹐遂返前店。”
韋馱天-汉语大词典
韋馱天
【1】见“韋馱”。
韋馱-汉语大词典
韋馱
【1】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作“[韋馱(一作‘陀’)天]”。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道宣}载其事,谓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还,以授{道宣}。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亦称护法{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著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正对{释迦牟尼佛}。《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護法神曰:‘走﹐走!如不走﹐交你認得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手中寶杵!’”{清}{李渔}《奈何天·误相》:“才進得古刹迴廊﹐參了{韋馱}﹐謁了金剛。”{清}{侯方域}《重修白云寺碑记》:“三年乃創大殿﹐建立三佛像與夫金剛﹑羅漢﹑{韋馱}﹑伽藍之屬。”
馬馱-汉语大词典
馬馱
【1】马驮子。{李纳}《刺绣者的花》第七章:“大汉和众人将马驮挨个卸下来﹐说:‘这些东西我们扛走﹐你们老板吃不完用不尽﹐大家分点用用。’”
馬馱子-汉语大词典
馬馱子
【1】放在马背上驮运的东西。也指背上驮着东西的马。《南京日报》1992.6.14:“马驮子已抬下一阵子了﹐但十匹马还在冒着热汗。”{艾芜}《野樱桃》:“赶马人和马驮子﹐陆陆续续地走动﹐尾在后面。”
馱-汉语大词典
馱
“[驮]”的繁体字。《廣韻》徒河切,平歌,定。《廣韻》唐佐切,去箇,定。【1】牲口负物。《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又有一人從{幽州}來,驢馱鹿脯。”{唐}{李白}《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羅,{吴}姬十五細馬馱。”{清}{李渔}《巧团圆·原梦》:“彼時正有虎災,這地方上的牛羊六畜,不時被虎去,我那亡兒﹐一定落于虎口。”【2】引申为背负。《水浒传》第六二回:“〔{燕青}〕背着{盧俊義},一直望東邊行走,不到十數里,早不動。”《说岳全传》第三九回:“{張保}將{高寵}尸首馱在背上,轉身就走。”《花城》1981年第3期:“你只管放心,横竖有我驮你呢。”【3】指装载。{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粤}{汉}路的火车,费了三天三夜把我们驮到了{徐家栅}车站。”【4】架。《水浒传》第九回:“管營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喫一百殺威棒。左右與我馱起來。’”【5】承受。{李準}《参观》:“我们那儿都是沙壤土,恐怕驮不住这么密的麦子。”【6】叠,一层加上一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腰围中也是补疤驮补疤,看不出原来的布色了。”【7】用同“[駝]”。参见“[馱背]”﹑“[馱鳥]”。【8】见“馱馱”。
馱-汉语大词典
馱
“[驮]”的繁体字。《廣韻》唐佐切,去箇,定。【1】驮着货物的牲口或指牲口所驮的货物。{前蜀}{贯休}《长安道》诗:“千車萬馱,半宿關月。”{宋}{陆游}《偶与客话峡中旧游》诗:“須臾燈暗人欲眠,泊船卸馱猶相繼。”{明}{李梦阳}《豆莝行》:“縱健徵科何自出,大兒牽繵陸挽馱。”《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武松}〕到{東京}{朱太尉}處,下了書禮,交割了箱馱。”【2】量词。《隨书·食货志》:“〔{隋煬帝}〕益遣募人征{遼},馬少不充八,而許爲六。”{元}{许衡}《和吴行甫雨雹韵》:“今年金繒滿千,明年好上登封書。”《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羣盗齊把金銀裝在囊中,馱在馬背上,有二十馱。”《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今{宕昌}四尺四寸下駟一匹,其價率用十馱茶。”
馱送-汉语大词典
馱送
亦作“[送]”【1】驮运。{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登坛口授》:“我馬每軍一匹﹐平日差使羸瘦﹐臨時只送盔甲與軍之本身也不能﹐若與他馬對衝﹐萬無此理。”
馱子-汉语大词典
馱子
【1】即驮垛。《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兩個和尚也幫着搭那馱子。”{华山}《山中海路》:“牦牛有个怪脾气﹐馱子压在背上﹐总安静不下来。”{赵树理}《地板》:“因为怕弄碎了不好插﹐就一片一片装进驮子里去。”【2】驮货物的牲口。{高玉宝}《高玉宝》第二章:“她家又没有地﹐就指望二舅给财主赶驮子度日。”【3】量词。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如:运来了两驮子货。
馱價-汉语大词典
馱價
亦作“[價]”【1】驮运的价钱。{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沿途以次遞運﹐往返皆如之﹐價較内地幾昂兩倍。”
馱道-汉语大词典
馱道
【1】供驮运货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4期:“资源分散﹐地处深山的地区﹐应先求有路可通﹐开辟人行道﹐驮道。”
馱騎-汉语大词典
馱騎
【1】驮畜。《南方周末》1992.6.12:“〔金银珠宝〕全部用驮骑运送出境。”
馱毧-汉语大词典
馱毧
亦作“[毧]”【1】驼绒。{清}{蒲松龄}《日用俗字·毡匠章》:“捲來纏緊蹬成片﹐毧牙色染諸般。”
馱載-汉语大词典
馱載
亦作“[載]”【1】指用牲口负载物体。《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雇了四頭長行騾子﹐他主僕三個人騎了三頭﹐一頭馱載行李銀兩。”{明}{李东阳}《惟天下至诚可以与天地参矣》:“馬便教他載。”《水浒传》第四九回:“後院裏牽得七八匹好馬﹐把四匹捎帶馱載。”{徐珂}《清稗类钞·农商·辰苗交易》:“{辰州}{苗}民與{漢}民交易﹐輒以牛馬載雜糧布絹之物﹐以趨集場。”
馱户-汉语大词典
馱户
亦作“[户]”【1】即驮家。{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向例﹐内地員役自{青海}入{關}﹐無論車馬騾驢﹐盡歸户承僱。”
馱水棍-汉语大词典
馱水棍
【1】背水负重时用作支撑的棍棒。《红楼梦》第五三回:“你手裏又有了錢﹐離着我們又遠﹐你就爲王稱霸起來﹐夜夜招聚匪類賭錢﹐養老婆小子。這會子花得這個形象﹐你還敢領東西來?領不成東西﹐領一頓馱水棍去纔罷。”
馱騾-汉语大词典
馱騾
【1】专门用来驮东西的骡子。{梁斌}《翻身纪事》二:“道儿远﹐叫驮骡给你们把背包送去吧!”《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馱騾又是戀羣的﹐一個一跑﹐那三個也跟了下來。”
馱脚-汉语大词典
馱脚
【1】指赶着牲口从事驮运的人。{李纳}《刺绣者的花》第二一章:“{杨大爹}现在替煤业公司当驮脚﹐前两天刚随马帮回来﹐不两天又要走。”
馱家-汉语大词典
馱家
【1】指专门从事驮运货物的人。{宋}{叶適}《修路疏》:“欲向這裏做些方便﹐須是馱家發大慈悲。”
馱垛-汉语大词典
馱垛
亦作“[垛]”【1】捆扎成垛供驮运的货物或行李。《西游记》第九九回:“遂此起了身﹐輕輕的擡上馱垛﹐挑着擔﹐從廡廊馱出。”《金瓶梅词话》第八一回:“我打旱路﹐同小郎{王漢}﹐打着這一千兩銀子﹐裝成垛﹐先行家去。”
馱鳥-汉语大词典
馱鳥
【1】驼鸟。{清}{李元}《蠕範·物声》:“又鴸音如痺﹐胜遇馱鳥之音如録。”
馱架-汉语大词典
馱架
【1】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驮东西的架子。{熊伯涛}《黄坡大捷》:“与此同时﹐从东边沟口传来了骡马驮架的吱吱声﹑得得的马蹄声及锵锵的机械磕碰声﹐显然敌人已经钻进了‘口袋’。”{沈凯}《古玛河春晓》第十五章:“战士们正裹着皮大衣靠着驮架休息。”
馱畜-汉语大词典
馱畜
【1】专门用来驮运东西的牲畜。《南方周末》1992.6.12:“他带了1000多头驮畜﹐每一头牲畜载有120磅重的财宝。”
馱負-汉语大词典
馱負
亦作“[負]”【1】驮载担负。{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惟健驢可送出境﹐而負又不過數十斤。”{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那个满身驮负着各种重载的‘老渡船’和那个……在屈辱中耗尽了自己生命的‘柳叶桃’﹐在许多地方都有相同之点。”{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以一馬自負三十日食。”
馱裝-汉语大词典
馱裝
【1】即驮垛。《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西門慶}收下他許多軟細金銀寶物﹐鄰舍街坊俱不得知道。連夜打點馱裝停當﹐求了他親家{陳宅}一封書﹐差家人上{東京}。”
馱簍-汉语大词典
馱簍
【1】驮在牲口背上装运东西的篓子。《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小葛條}﹑{小嬌姐}共坐着一個馱簍﹐一個騾子馱着。”
馱運-汉语大词典
馱運
【1】用牲口运物。{徐珂}《清稗类钞·舟车·驮运》:“{青海}草地行程﹐馱運最艱苦。”{沈凯}《古玛河春晓》第十章:“〔马匹〕全部集中起来驮运生产资料﹑弹药和重武器。”
馱馬-汉语大词典
馱馬
【1】专门用来驮东西的马。{方纪}《歌声和笛音》:“送我们的是宜政高级社第三生产队的驮马。”{清}{胡其毅}《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斷﹐紅妝馱馬過橋時。”
馱轎-汉语大词典
馱轎
【1】驮在骡马等背上的轿子。《歧路灯》第七回:“{譚爺}上京﹐只要到騾馬廠扣幾頭好騾子﹐將馱轎坐上﹐又自在﹐又好看。”《红楼梦》第五九回:“臨日﹐{賈母}帶着{賈蓉}媳婦坐一乘馱轎﹐{王夫人}在後﹐亦坐一乘馱轎。”
馱擔-汉语大词典
馱擔
【1】驮垛。《金瓶梅词话》第八回:“〔{武松}〕離了{清河縣}﹐送禮物馱擔﹐到{東京}{朱太尉}處。”
馱背-汉语大词典
馱背
【1】驼背。{元}无名氏有《叨叨令過折桂令·驮背妓》曲。{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南本則聾瞽喑啞﹐馱背折腰諸惡狀﹐無一不備于身矣。”
馱梁-汉语大词典
馱梁
【1】方言。指人字梁。《西游记》第四一回:“衆妖一齊呐喊﹐將{八戒}捉倒﹐裝於袋内﹐束緊了口繩﹐高弔在馱梁之上。”
馱馱-汉语大词典
馱馱
【1】厚实貌。{元}{张可久}《普天乐·题昭君出塞图》曲:“羽蓋峨峨﹐虎皮馱馱。”
馱鈴-汉语大词典
馱鈴
亦作“[鈴]”【1】驼铃。{清}{黄景仁}《定远》诗:“鈴間市喧﹐卸裝孤館清。”{清}{赵翼}《舒城题旅店壁》诗:“布帘飄處旅店招﹐鈴騎鞭一齊奮。”
馱背-汉语大词典
馱背
【1】谓牲口载负。{宋}{王禹偁}《鸟啄疮驴歌》:“爲我馱背百卷書﹐穿皮露脊痕連腹。”
騾馱-汉语大词典
騾馱
【1】指驮负货物的骡子。《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自僱騾馱十一隻到{黄梅}﹐用錢五十貫。”{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凡尔赛纪事》:“近日樓下往來騾馱驢車絡繹不絶﹐所載多係柴草。”
高馱細馬-汉语大词典
高馱細馬
【1】烧给鬼神的纸马。{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粧了些高細馬﹐和着金紙銀錢將火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