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鹵)是什么意思
俘鹵-汉语大词典
俘鹵
【1】见“俘虜”。
剛鹵-汉语大词典
剛鹵
亦作“[剛滷]”【1】谓土地坚硬而含盐卤。《後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又土地剛鹵﹐不生穀粟麻菽。”{明}{张居正}《葬地论》:“或曰:膏沃之壤﹐華實必茂;剛滷之區﹐根荄靡託。物理如此﹐何得言無地脉乎?”《易·说卦》:“其於地也﹐爲剛鹵。”{陆德明}释文:“鹵﹐鹹土也。”{孔颖达}疏:“取水澤所停則鹹鹵也。”
剽鹵-汉语大词典
剽鹵
【1】犹掳掠。卤,通“虜”。《新唐书·曲环传》:“二州比爲寇衝﹐民苦剽鹵﹐客他縣。”
干鹵-汉语大词典
干鹵
【1】喻护身的东西。《北史·王慧龙传》:“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義爲干鹵﹐又何憂乎刺客?”【2】干橹,盾牌。《文选·左思<吴都赋>》:“干鹵殳鋋﹐暘夷勃盧之旅。”{刘逵}注:“干﹑鹵﹐皆楯也。”
塉鹵-汉语大词典
塉鹵
【1】贫瘠且含盐碱的土地。{宋}{苏轼}《元脩菜》诗:“懸知{東坡}下﹐塉鹵化千鍾。”《新唐书·李承传》:“奏置{常豐堰}於{楚州}﹐以禦海潮﹐溉屯田塉鹵。”【2】土地贫瘠而含盐碱。{宋}{苏辙}《民政策下》之三:“計其所都﹐安肯用塉鹵墝埆之地。”
大鹵-汉语大词典
大鹵
【1】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二十五里。《春秋·昭公元年》:“{晉}{荀吴}帥師敗{狄}於{大鹵}。”{杜预}注:“{大鹵}﹐{太原}{晉陽縣}。”【2】借指{并州}。{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始公參{大鹵}記室﹐以文雄於邊。”【3】广大的荒漠地区。《旧唐书·张仲武传》:“{雁門}之北﹐羌戎雜處﹐濈濈羣羊﹐茫茫大鹵。”
行鹵-汉语大词典
行鹵
【1】拒敌的大盾。天子出行时的一种仪仗。{元}{刘壎}《隐居通议·卤簿字义》:“{後漢}{胡廣}作天子行鹵。大楯也﹐所以扤敵。”
庸鹵-汉语大词典
庸鹵
【1】指平庸愚钝之人。{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若夫放高世之士於庸鹵之伍﹐捐經國之器於困滯之地﹐而談者不訟其屈﹐達者不拯其窮……斯之爲病﹐由來久矣。”【2】平庸愚钝。《南齐书·高逸传赞》:“身才高妙﹐鬱滯而靡達;器思庸鹵﹐富厚以終生。”
守財鹵-汉语大词典
守財鹵
【1】见“守財虜”。
村鹵-汉语大词典
村鹵
【1】粗鲁。《西游记》第九四回:“{八戒}{沙僧}亦俱近前。長老恐他村鹵驚駕﹐便起身叫道:‘徒弟啊﹐陛下問你來因﹐你即奏上。’”
梅鹵-汉语大词典
梅鹵
【1】梅子与盐。均调味品。{宋}{梅尧臣}《篱上牵牛花》诗:“采之亦何早﹐日出顔色休﹐持置梅鹵間﹐染薑奉盤羞。”
獲鹵-汉语大词典
獲鹵
【1】指猎获之物。鹵,通“擄”,俘获。{汉}{张衡}《西京赋》:“置互擺牲﹐頒賜獲鹵。”{薛综}注:“頒﹐謂以所鹵獲之禽獸賜士衆也。”
獷鹵-汉语大词典
獷鹵
【1】粗野愚钝。{明}{沈德符}《野獲编·外国·夷人市瓷器》:“館夫裝車﹐其高至三丈餘﹐皆{韃靼}﹑{女真}諸虜……此蓋出{朱勔}父子小慧﹐何獷鹵館夫亦暗合乃爾!”亦指粗野愚钝之人。{清}{赵翼}《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從戎曾到{日南}天﹐親領{羌}{渾}狎獷鹵。”
敵鹵-汉语大词典
敵鹵
【1】见“敵虜”。
曠鹵-汉语大词典
曠鹵
【1】空旷荒凉。{明}{沈德符}《野獲编·鬼怪·小棺》:“有言西北{甘}﹑{涼}﹑{銀}﹑{夏}之境﹐榛莽曠鹵﹐妖狐窟宅其中﹐故屢有此異。”
沙鹵-汉语大词典
沙鹵
亦作“[沙滷]”【1】指含沙多和碱性重的土质。《元史·河渠志二》:“自{孟津}以東﹐土性疏薄﹐兼帶沙滷。”《汉书·匈奴传下》:“胡地沙鹵﹐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清}{王鸣盛}《蛾术编·说地·九河》:“踰{漳}而南﹐{清}{滄}二州之間有古河﹐隄岸數重﹐地皆沮洳﹑沙鹵﹐疑{太史河}。”
淳鹵-汉语大词典
淳鹵
【1】瘠薄的盐碱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表淳鹵。”{杜预}注:“淳鹵﹐埆薄之地。”《汉书·食货志上》:“若山林藪澤原陵淳鹵之地﹐各以肥磽多少爲差。”{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淳﹐盡也﹐舃鹵之田不生五穀也。”
漭鹵-汉语大词典
漭鹵
【1】马虎, 轻率。漭, 用同“莽”。《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奉事仙人﹐心不漭鹵。”
漂鹵-汉语大词典
漂鹵
【1】见“漂櫓”。
潟鹵-汉语大词典
潟鹵
亦作“[潟滷]”【1】含有过多盐碱成分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史记·货殖列传》:“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鹵。”{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潟鹵﹐鹹地也。”{元}{陈基}《如皋县》诗:“潟滷盡桑麻﹐閭閻皆貨殖。”{明}{张煌言}《山头重建海塘碑记》:“嚮之膏腴者﹐仍歸潟滷矣。”《明史·徐贞明传》:“每當夏秋淫潦﹐膏腴變爲潟鹵。”
澤鹵-汉语大词典
澤鹵
【1】地低洼而多盐碱。《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汉书·主父偃传》:“地固澤鹵﹐不生五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濱{江}澤鹵﹐泉流所溉﹐盡爲沃野。”
瀉鹵-汉语大词典
瀉鹵
【1】冒盐碱,亦指盐碱地。《史记·货殖列传》:“{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瀉鹵﹐鹹地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昨修{二股}﹐費至少而公私田皆出﹐向之瀉鹵﹐俱爲沃壤﹐庸非利乎!”{谢彬}《新疆游记·塔城伊犁两道属》:“其山磝礐﹐沙磧三百餘里﹐自大小鹽池外﹐彌望皆瀉鹵﹐垠無人居。”
掠鹵-汉语大词典
掠鹵
亦作“[掠虜]”亦作“[掠擄]”【1】掳掠;抢劫。{宋}{苏辙}《西戎论》:“中國堅坐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無所掠虜﹐將不忍而熱中﹐將反而求以相詬﹐以爲起兵之名。”{明}{归有光}《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大抵此縣湖山阻深﹐掠鹵之習﹐浸以成俗。”《史记·高祖本纪》:“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清}{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十六日﹐{蘇城}附近鄉村﹐賊放火掠擄。”《汉书·酷吏传·咸宣》:“小羣以百數﹐掠鹵鄉里者不可稱數。”
斥鹵-汉语大词典
斥鹵
【1】盐碱地。{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讓膏壤於陸海﹐爰躬耕乎斥鹵。”{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鹹薄之地﹐名爲斥鹵。”{清}{魏源}《筹河篇中》:“凡{沙河}所經……皆歷年{河}決正溜所衝之地﹐非沙壓﹐即斥鹵。”《吕氏春秋·乐成》:“{鄴}有聖令﹐時爲{史公}﹐決{漳水}﹐灌{鄴}旁﹐終古斥鹵﹐生之稻粱。”【2】指盐。{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作咸》:“四海之中﹐五服而外﹐爲蔬爲穀﹐皆有寂滅之鄉﹐而斥鹵則巧生以待。”
愚鹵-汉语大词典
愚鹵
【1】见“愚魯”。
磧鹵-汉语大词典
磧鹵
【1】含盐碱多沙石的地方。《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士卒以{夏州}磧鹵﹐又盛夏﹐不樂徙居。”{胡三省}注:“磧﹐沙磧。鹵﹐鹹鹵。磧鹵之地﹐五穀不生。”《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絶大漠。”{李周翰}注:“磧﹐石地;鹵﹐鹹地也。”{唐}{李德裕}《讨袭回鹘事宜状》:“{回鶻}皆騎兵﹐長於野戰﹐若在磧鹵﹐難與交鋒﹐雖良將勁卒﹐無以制勝。”
甘鹵-汉语大词典
甘鹵
【1】盐水。{唐}{柳宗元}《晋问》:“神液陰漉﹐甘鹵密起。”{童宗说}注:“鹵﹐鹹水。”
盾鹵-汉语大词典
盾鹵
【1】见“盾櫓”。
鹽鹵-汉语大词典
鹽鹵
【1】漉清后用来烧盐或晒盐的卤水。{阿英}《盐乡杂信》六:“把海水一担担的挑来﹐向池里的泥土上浇﹐使这些水带着泥土里的盐汁流到芦柴下﹐再流入盛卤的大木桶中﹐这就成了盐卤。”【2】即盐碱。《宋史·食货志下三》:“{河}朔土多鹽鹵﹐小民税地﹐不生五穀﹐惟刮鹻煎鹽以納二税。”【3】盐的一种。亦泛指食盐。《史记·货殖列传》:“{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唐}{元稹}《估客乐》诗:“小兒販鹽鹵﹐不入州縣征。”{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引《说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4】见“鹽滷”。
鹽鹵水-汉语大词典
鹽鹵水
【1】即卤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蚕浴》:“凡蠶用浴法﹐唯{嘉}{湖}兩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鹽鹵水。”
瘠鹵-汉语大词典
瘠鹵
【1】瘠薄的盐碱地。{宋}{陆游}《甲申雨》诗:“{山陰}泆湖二百歲﹐坐使膏腴成瘠鹵。”《旧唐书·李承传》:“尋爲{淮南西道}黜陟使﹐奏於{楚州}置{常豐堰}以禦海潮﹐屯田瘠鹵﹐歲收十倍﹐至今受其利。”《明史·解缙传》:“土田之高下不均﹐起科之輕重無别﹐膏腴而税反輕﹐瘠鹵而税反重。”【2】指土地贫瘠硗薄。{清}{陈確}《地脉论》:“地之氣﹐本於天而演於水者也……大抵疏達者肥美﹐壅滯者瘠鹵。”{清}{曹寅}《东皋草堂记》:“其土瘠鹵﹐積糞不能腴。”
疏鹵-汉语大词典
疏鹵
亦作“[疎鹵]”【1】粗疏轻率。{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太史平生爲文極詳謹﹐不應此獨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宋}{叶適}《绍兴府新置二庄记》:“{越}爲郊畿而民不勝困﹐卿相迭守而治反疎鹵。”{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劉知幾}《史通》以爲附贅懸疣﹐雷同一律﹐而大譏《隋史》之非。此疏鹵之譚﹐匪綜核之論。”【2】朴实真率。《楚辞·九章》{宋}{朱熹}题解:“今考其詞﹐大抵多直致無潤色﹐而《惜往日》﹑《悲回風》又其臨絶之音﹐以故顛倒重複﹐倔强疏鹵﹐尤憤懣而極悲哀﹐讀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
舃鹵-汉语大词典
舃鹵
亦作“[舄鹵]”【1】含有盐碱的瘠土。{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墮高堙卑﹐舃鹵化而膏澤。”《汉书·沟洫志》:“渠成而用溉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颜师古}注:“言引淤濁之水灌鹹鹵之田﹐更令肥美。”{宋}{王安石}《送宋中道通判洺州》诗:“余嘗憐{洺}民﹐舃鹵半不治。”{李壁}注:“舃鹵﹐鹹地也。”
血流漂鹵-汉语大词典
血流漂鹵
【1】犹言血流漂杵。卤﹐大盾。《後汉书·郡国志一》“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刘昭}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長平}之戰﹐血流漂鹵。”
粗鹵-汉语大词典
粗鹵
【1】见“粗魯”。
莽鹵-汉语大词典
莽鹵
【1】粗疏; 马虎。{宋}{叶適}《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上玩下怠﹐施置莽鹵﹐恐禍不可測。”{唐}{寒山}《诗》之一六一:“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宋}{王禹偁}《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诗:“播種甚莽鹵﹐苗稼安能起。”【2】模糊不明。{宋}{叶適}《寄题锺秀才咏归堂》:“課兒讀《易》夜參五﹐香燼銷沉燈莽鹵。”
走鹵-汉语大词典
走鹵
亦作“[走滷]”【1】指盐受潮消溶。{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鹽白而廉。僕輩貪利﹐以■盛貯。邸翁曰:‘塗中走滷﹐將若之何?授汝一法﹐可煨皂莢一挺置其中﹐則無慮矣。’”《元史·食货志五》:“各倉積鹽九十餘萬引﹐新舊相並﹐充溢廊屋﹐不能支發﹐走鹵消折﹐利害非輕。”
財鹵-汉语大词典
財鹵
【1】掳掠的财物。鹵,通“擄”。《汉书·晁错传》:“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以富家室。”
頑鹵-汉语大词典
頑鹵
【1】见“頑魯”。
驕鹵-汉语大词典
驕鹵
【1】见“驕虜”。
鹵氣-汉语大词典
鹵氣
【1】指海水蒸发后产生的不助燃气体。{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海水盐》:“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鋪席葦﹐又鋪沙於席葦之上。候潮滅頂衝過﹐鹵氣由沙滲下坑中﹐撤去沙﹑葦﹐以燈燭之﹐鹵氣衝燈即滅﹐取鹵水煎煉。”
鹵烟-汉语大词典
鹵烟
【1】熬煮卤水冒出的烟。{明}{何景明}《送杨驿丞》诗:“鹵烟出市井﹐潮影動樓臺。”
鹵水-汉语大词典
鹵水
【1】含盐量大的海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海水盐》:“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候潮滅頂衝過﹐鹵氣由沙滲下坑中﹐撤去沙﹑葦﹐以燈燭之﹐鹵氣衝燈即滅﹐取鹵水煎煉。”【2】制盐沥下的苦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凡鹽未經滴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
鹵素-汉语大词典
鹵素
【1】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组成一族叫做卤素。能直接和金属化合成盐类﹐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可以用来制药物﹑染料﹑塑料﹑合成橡胶等。也叫卤或卤族。
鹹鹵-汉语大词典
鹹鹵
【1】盐碱。{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羯呫婆国》:“土地鹹鹵﹐草木稀疏。”《管子·轻重乙》:“去菹菜﹑鹹鹵﹑斥澤﹑山閒■■不爲用之壤﹐寡人不得籍斗升焉。”《汉书·沟洫志》“終古舄鹵兮生稻粱”{唐}{颜师古}注:“舄即斥鹵也﹐謂鹹鹵之地也。”【2】指含有盐味。{闻一多}《红烛·孤雁》:“他的咸卤的唾沫﹐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黏滞了你的行程!”《明史·李文忠传》:“還言{西安}城中水鹹鹵不可飲。”【3】土地瘠薄。《明史·广西土司传三·琼州》:“其地彼高而我下﹐其土彼膏腴而我鹹鹵。”
鹼鹵-汉语大词典
鹼鹵
亦作“[鹻滷]”亦作“[鹻鹵]”【1】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新唐书·食货志四》:“是時{奉天}鹵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鹽十二斤﹐利倍鹻鹵。”【2】盐碱。{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深州}舊治{靖安}﹐其地鹻滷﹐不可藝植。”
鹵-汉语大词典
鹵
“[卤]”的繁体字。“[爐]”的异体字。《字彙》龍都切。【1】{宋}{曾慥}《道枢·心镜篇》:“{玄和子}曰:‘吾則有鼎鹵之訣焉。鼎鹵者﹐天地之象也。’”原注:“鹵者﹐爐也。”
鹵-汉语大词典
鹵
“[卤]”的繁体字。《廣韻》郎古切,上姥,來。【1】盐碱地。《易·说卦》:“其於地也﹐爲剛鹵。”{孔颖达}疏:“取水澤所停﹐則鹹鹵也。”《汉书·沟洫志》:“木皆立枯﹐鹵不生穀。”{唐}{杜甫}《盐井》诗:“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烟。”【2】土地硗薄。《新唐书·李景略传》:“窮塞苦寒﹐地塉鹵﹐邊户勞悴。”《宋史·食货志上二》:“若瘠鹵不毛﹐及衆所食利山林﹑陂塘﹑溝路﹑墳墓﹐皆不立税。”【3】盐的一种。亦泛指食盐。《史记·货殖列传》:“{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张守节}正义:“謂西方鹹地也。堅且鹹﹐即出石鹽及池鹽。”{唐}{元稹}《估客乐》:“小兒販鹽鹵﹐不入州縣征。”【4】化学名词。参见“[鹵素]”。【5】用盐水加五香等或用酱油对食品进行煮制。如:卤鸡; 卤肉。【6】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等食物上。如:打卤面。【7】饮料的浓汁。《红楼梦》第五六回:“早有丫鬟捧過漱盂茶鹵來漱了口。”【8】通“[櫓]”。大盾。《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鲍彪}注:“鹵﹑櫓同﹐大盾也。”【9】通“[虜]”。抄掠,俘获。《史记·吴王濞列传》:“燒宗廟﹐鹵御物。”{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鹵﹐抄掠也。”《汉书·赵充国传》:“鹵馬牛羊十萬餘頭﹐車四千餘兩。”《金史·太祖纪》:“沿{帥水}夜行之﹐鹵其妻子。”【10】通“[虜]”。俘虏。打仗时捉住的敌人。{清}{王源}《王母隋安人墓志铭》:“吾甯葬江湖中﹐不肯作俘鹵耳。”【11】通“[虜]”。古代对少数民族或敌方的蔑称。《新唐书·薛讷传》:“殺鹵數萬﹐禽其酋。”{清}{查继佐}《罪惟录·叛逆传·哱拜》:“千總{汪汝漢}﹐三矢殪三鹵﹐鹵乃却。”【12】通“[魯]”。愚钝。《文选·刘祯<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小臣信頑鹵﹐僶俛安能追。”{李善}注:“《論语》曰:‘{參}也魯。’{孔安國}曰:‘魯﹐鈍也。’魯與鹵同。”【13】通“[魯]”。粗鲁﹐鲁莽。参见“[鹵人]”。【14】姓。{汉}有{卤公孺}。见《史记·游侠列传》。
鹵味-汉语大词典
鹵味
【1】用卤法制成的冷菜。【2】卤水之味。《书·洪範》“潤下作鹹”{唐}{孔颖达}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鹵味乃鹹。”
鹵拙-汉语大词典
鹵拙
【1】粗笨,不精巧。鹵,通“魯”。{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世多謂前古民醇﹐工作率多鹵拙﹐是大不然。”
鹵楯-汉语大词典
鹵楯
【1】大盾。古代用来遮挡刀箭等的武器。鹵,通“橹”。《汉书·陈汤传》:“{漢}兵四面推鹵楯﹐並入土城中。”《明史·孙承宗传》:“造甲胄﹑器械﹑弓矢﹑礮石﹑渠答﹑鹵楯之具合數百萬。”【2】指掌握卤楯的兵。《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鹵楯爲前﹐戟弩爲後﹐仰射城樓上人。”{清}{王晫}《今世说·政事》:“{周}指揮鹵楯﹑藺石﹑渠答﹐施設有序﹐手發大黄﹐應弦殪敵﹐長嘯若神人。”
鹵簿-汉语大词典
鹵簿
【1】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梁孝王}名{武}﹐{文帝}{竇皇后}少子也。七國之叛﹐{梁}距{吴}{楚}最有功﹐又最爲大國﹐鹵簿擬天子。”{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唐}人謂鹵﹐櫓也﹐甲楯之别名。凡兵衛以甲楯居外爲前導﹐捍蔽其先後﹐皆著之簿籍﹐故曰‘鹵簿’。因舉{南朝}御史中丞﹑{建康}令皆有‘鹵簿’﹐爲君臣通稱﹐二字别無義﹐此説爲差近。”《晋书·赵王伦传》:“{惠帝}乘雲母車﹐鹵簿數百人。”
鹵莽-汉语大词典
鹵莽
【1】大略;隐约。{唐}{陆羽}《茶经·造》:“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縮然﹐犎牛臆者廉襜然。”{唐}{白居易}《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诗:“鹵莽還鄉夢﹐依稀望闕歌。”{唐}{韩偓}《效崔国辅体》诗之三:“酒力滋睡眸﹐鹵莽聞街鼓。”【2】粗疏;鲁莽。鹵,通“魯”。{清}{黄遵宪}《冯将军歌》:“將軍鹵莽不好謀﹐小敵雖勇大敵怯。”{唐}{杜甫}《空囊》诗:“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3】苟且;马虎。{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觀﹐不若今世之因循鹵莽。”{唐}{皇甫湜}《制策一道》:“怙衆以固權位﹐行賄以結恩澤﹐因循鹵莽﹐保持富貴而已。”{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下》:“不然﹐始失于因循﹐終失于鹵莽。”【4】荒地上的野草。《文选·扬雄<长杨赋>》:“夷阬谷﹐拔鹵莽。”{李善}注:“鹵莽﹐鹵中生草莽也。”引申为荒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厭倦煩劇﹐府事多鹵莽不治。”{宋}{沈括}《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予猶記其室廬﹐略皆鹵莽﹐非若今之嚴焕也。”
鹵斥-汉语大词典
鹵斥
【1】盐碱。《魏书·崔浩传》:“又其地鹵斥﹐略無水草。”
鹵奪-汉语大词典
鹵奪
【1】掠夺。鹵,通“虜”。《南齐书·柳世隆传》:“專恣鹵奪﹐罔顧國典。”
鹵瀉-汉语大词典
鹵瀉
【1】指含盐碱的土壤。{明}{李东阳}《深泽县重建庙学记》:“{成化}己亥{梁侯驥}來知縣事﹐顧其地勢鹵瀉﹐歎曰:‘兹不再徙﹐卒無以崇祀興教﹐實惟我責。’”
鹵獲-汉语大词典
鹵獲
【1】掳掠。鹵,通“虜”。《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三年》:“{江}徑趨海濱﹐劫鉅舟十餘﹐載鹵獲。”《汉书·匈奴传上》:“上以虎牙將軍不至期﹐詐增鹵獲﹐而祁連知虜在前﹐逗遛不進﹐皆下吏自殺。”《汉书·匈奴传上》:“斬首捕虜七百餘級﹐鹵獲馬牛羊萬餘。”亦指掳掠所得的财物。《史记·乐毅列传》:“於是{燕昭王}收{齊}鹵獲以歸﹐而使{樂毅}復以兵平{齊}城之不下者。”
鹵瘠-汉语大词典
鹵瘠
【1】指地含盐碱而瘠薄。{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蓋余居之南十四五里﹐地雖鹵瘠﹐而非人之所必争﹐{孫君}乃自邑而徙居焉。”《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六年》:“且聞其土地鹵瘠﹐難得水草﹐大軍既至﹐彼必嬰城固守。”{胡三省}注:“鹹地曰鹵﹐墝地曰瘠。”
鹵鈍-汉语大词典
鹵鈍
【1】迟钝;愚笨。鹵,通“魯”。{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遼叔}太子名{舊}﹐才操鹵鈍。”《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以臣鹵鈍薄才﹐肝腦塗地﹐亦不能報國家大恩。”{晋}{葛洪}《抱朴子·勖学》:“經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
鹵簿使-汉语大词典
鹵簿使
【1】掌管卤簿的官。《文献通考·王礼十二》:“{宋太祖}皇帝{建隆}四年﹐將郊祀﹐大禮使{范質}與鹵簿使{張昭}﹑儀仗使{劉温叟}﹐同詳定大駕鹵簿之制。”《新五代史·唐愍帝纪》:“兵部尚書{李鏻}爲鹵簿使。”
鹵鹻-汉语大词典
鹵鹻
【1】见“鹵鹼”。
鹵桶-汉语大词典
鹵桶
【1】盐场盛卤水的木桶。{阿英}《盐乡杂信》七:“在灶区内﹐遍地都是卤桶﹐路旁边有的是﹐路中间也有的是。你走的是路﹐路下面就是卤桶。”
鹵池-汉语大词典
鹵池
【1】即咸水湖。《新唐书·食货志四》:“是時{奉天}鹵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鹽十二斤﹐利倍鹻鹵。”
鹵蝦油-汉语大词典
鹵蝦油
【1】卤虾的清汁。
鹵缸-汉语大词典
鹵缸
【1】盛放卤水的缸。{阿英}《盐乡杂信》六:“在灶后有大的卤缸以及盛海水的缸。”
鹵部-汉语大词典
鹵部
【1】即卤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且大駕鹵部中﹐象背寶瓶﹐亦貯五穀。”{宋}{梅尧臣}《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之一:“{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
鹵鹹-汉语大词典
鹵鹹
【1】即卤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母·卤鹹》。参见“[鹵鹽]”。
鹵族-汉语大词典
鹵族
【1】即卤素。参见“[鹵素]”。
鹵人-汉语大词典
鹵人
【1】鲁莽的人。鹵,通“魯”。《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道:‘再没見像你這樣鹵人!’”
鹵剽-汉语大词典
鹵剽
【1】犹掠夺。鹵,通“虜”。《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蠻本無謀﹐不能乘機會鼓行亟驅﹐但蚍結蠅營﹐忸鹵剽小利﹐處處留屯。”{明}{王世贞}《左逸》:“〔{晉}〕鹵剽我人民﹐瀦夷我城隍。”
鹵鹼-汉语大词典
鹵鹼
亦作“[鹵鹻]”【1】石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凡鹽未經滴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鹵水之下﹐澄鹽凝結如石者﹐即鹵鹼也。{丹溪}所謂石鹼者﹐乃灰鹼也﹐見土類。{吴普}《本草》謂鹵鹻一名鹵鹽者﹐指鹵水之鹽﹐非鹵地之鹽也﹐不妨同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引《名医别录》:“鹵鹻生{河}東地澤。”
鹵莽滅裂-汉语大词典
鹵莽滅裂
【1】《庄子·则阳》:“君爲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则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陆德明}释文:“{郭}云:‘鹵莽滅裂,輕脱末略,不盡其分也。’{司馬}云:‘鹵莽,猶麤粗也,謂淺耕稀種也;滅裂,斷其草也。’”后多用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宋}{司马光}《后妃封赠札子》:“以此尤宜分别名器﹐使之著明﹐以防後世之有僭差﹐不可鹵莽滅裂﹐苟然而已也。”{明}{王廷相}《策问》:“{陸}之學﹐其弊也鹵莽滅裂﹐而不能盡致知之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因误衍而误倒例》:“校古書者鹵莽滅裂﹐有遇衍字不加删削﹐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
鹵蝦-汉语大词典
鹵蝦
【1】食品名。把虾磨成糊状,加盐制成。亦指用卤汁煮制的虾。
鹵器-汉语大词典
鹵器
【1】掳掠来的宝器。鹵,通“虜”。《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淖齒}遂殺{湣王}而與{燕}共分{齊}之侵地鹵器。”{张守节}正义:“鹵掠{齊}寶器也。”
鹵汁-汉语大词典
鹵汁
【1】煮卤菜的汁水。如:卤汁豆腐干就是泡在卤汁中煮成的。【2】盐汁。{阿英}《盐乡杂信》六:“但手续﹐仍旧不这样就够﹐再下一步﹐就是要测这卤汁的厚薄浓淡﹐看看它的质量。”
鹵質-汉语大词典
鹵質
【1】土壤中所含的碱质。
鹵掠-汉语大词典
鹵掠
【1】掳掠。鹵,通“虜”。《汉书·高帝纪上》:“所過毋得鹵掠﹐{秦}民喜。”{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鹵與虜同。”《宋史·岳飞传》:“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清}{吴伟业}《哭志衍》诗:“諸將擁重兵﹐養寇飽鹵掠。”
鹵鹽-汉语大词典
鹵鹽
【1】用咸土熬制而成的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卤鹹》:“{山西}諸州平野﹐及{太谷}﹑{榆次}高亢處﹐秋間皆生鹵﹐望之如水﹐近之如積雪。土人刮而熬之爲鹽﹐微有蒼黄色者﹐即鹵鹽也。”
鹵田-汉语大词典
鹵田
【1】盐碱地。{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昔日鹵田﹐化爲甘壤。”《资治通鉴·後周世宗显德五年》:“{唐}主使{陳覺}白帝﹐以{江}南無鹵田﹐願得{海陵}監南屬以贍軍。”{胡三省}注:“鹵田﹐今謂之鹻地。”《晋书·杨方传》:“如{方}者乃荒萊之特苗﹐鹵田之善秀。”
鹵竈-汉语大词典
鹵竈
【1】熬制盐的灶具。{清}{叶申霭}《题海州陈参戎治盐枭投械归农图》诗:“不耕而穫利萬計﹐鹺船鹵竈争遮要。”
鹵脈-汉语大词典
鹵脈
【1】地下卤水的脉系。{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原其理﹐蓋{巫咸}乃濁水﹐入滷中﹐則淤澱鹵脈﹐鹽遂不成﹐非有他異也。”
鹵子-汉语大词典
鹵子
【1】食物汤羹﹑浇头等。{王安友}《协作》:“面条早就擀好﹐卤子也已经炒得﹐不到十二点﹐婆媳俩中午饭就准备好了。”
鹵地-汉语大词典
鹵地
【1】盐碱地。《新唐书·高霞寓传》:“浚{金河}﹐溉鹵地數千頃。”《史记·河渠书》:“{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
麤鹵-汉语大词典
麤鹵
亦作“[麄鹵]”【1】粗暴鲁莽。《水浒传》第三八回:“{戴宗}對{宋江}笑道:‘押司﹐你看這厮恁麽麄鹵﹐全不識些體面。’”《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再説{沖天礮}這人﹐極其麤鹵﹐外面的利害﹐一些兒不懂。”【2】粗心大意。《朱子语类》卷十:“若用工麤鹵﹐不務精思﹐只道無可疑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