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鶻)是什么意思
鹘-古文观止词典
鹘hú
【词性】:名词
鸟名。属隼类飞禽(1)。《石钟山记》: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山上栖息的游隼,听到人声也惊起高飞。
栖鹘-古文观止词典
栖鹘qī hú
宿在巢里的猛禽(2)。《石钟山记》: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然而宿在巢里的猛禽鹘,听到人声也被惊醒飞走。《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攀登上宿着猛禽鹘的高崖上的巢穴。
鹘鹘突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鹘鹘突突
【释义】:
即糊糊涂涂。《说岳全传》二一:蔡茂倒吃了一惊,鹘鹘突突来到堂上跪下。《玉支矶》二〇:既到了门前,心下还鹘鹘突突的恐有变卦。《连城璧》午:钱二妈等酒醉的一般,鹘鹘突突,过了一夜。
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鹘gǔ
【鹘鸼】(-zhōu)鸟名,似鸠而小。张衡《东京赋》:“~春鸣。”
另见hú。
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鹘hú
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隼。苏轼《石钟山记》:“而山上栖~,闻人声亦惊起。”
另见gǔ。
回鹘-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鹘huí hú
【释义】:
即回纥。
回鹘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鹘文huí hú wén
【释义】:
回鹘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属音素文字类型。主要通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及中亚楚河流域。字母分字头、字中、字尾。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三种。留存至今的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碑铭和文献有《九姓回鹘可汗碑》、《弥勒会见记》、《福乐智慧》、《金光明经》、《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高昌馆杂字》、《高昌馆来文》等,均对研究维吾尔族语言、文学、历史有重要价值。
回鹘豆-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鹘豆huí hú dòu
【释义】:
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嫩荚和种子供食用。也称回回豆。
鹘1-现代汉语大词典
鹘1gǔ鶻
【释义】:
见“鹘鸼”。
鹘鵃-现代汉语大词典
鹘鵃gǔ zhōu
【释义】:
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鹘落-现代汉语大词典
鹘落gǔ luò
【释义】:
方言。形容转动灵活。叶圣陶《晨》:“阿荣和赵大爷的臂肘旁边,伸出个头发修成盆景细叶菖蒲式的脑袋,仰起来,眼珠鹘落鹘落端相他们两个的脸。”
鹘2-现代汉语大词典
鹘2hú鶻
【释义】:
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善于袭击其它鸟类。也叫隼。
玉吐鹘-汉语大词典
玉吐鹘
【1】即玉兔鹘,玉带。《辽史·萧乐音奴传》:“監障海東青鶻﹐獲白花者十三﹐賜榾柮犀并玉吐鶻。”
鹘-汉语大词典
鹘
“[鶻]”的简化字。
鹘-汉语大词典
鹘
“[鶻]”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