鰌(鰌)是什么意思
海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海鰌hǎi qiū
【释义】:
战船。本为脊鲸,以其名战船,极言其迅猛势强。宋·杨万里《海鰌赋》:“未几,海鰌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宋史·虞允文传》:“官军亦以海鰌船冲敌舟,皆平沉。”
史鰌-古文观止词典
史鰌shǐ qiū
【词性】:名词
春秋时卫国的史官,字子鱼,又称史鱼。以直言敢谏著名。相传死前多次进谏卫灵公退弥子瑕,任用蘧伯玉(1)。《管仲论》: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我看史鰌因〔活着的时侯〕不能进谏〔卫灵公〕任用蘧伯玉而罢斥弥子瑕,所以才有尸谏。
鰌1-现代汉语大词典
鰌1qiū鰌
【释义】:
,又读qiú蹴踏,逼迫。
鰌2-现代汉语大词典
鰌2鳉(鱂) jiāng鰌同“鳅”。
【释义】:
青鳉。鱼纲鳉科。头部扁平,背部平,腹部突出,臀鳍长,鳞大,口小,体呈银白色。喜在草多的清水表层成群游动,捕食蚊子幼虫,是一种淡水小型鱼。
江鰌-汉语大词典
江鰌
【1】鳅鱼的一种。状似鳝而小,锐首圆身,青黑色。鳞极细小,埋没皮下几不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鳟鱼》:“海鰌生海中﹐極大。江鰌生江中﹐長七八寸。泥鰌生湖池﹐最小﹐長三四寸﹐沉于泥中。”
泥鰌-汉语大词典
泥鰌
亦作“[泥鰍]”【1】鱼名。体圆柱形,尾端侧扁,有黏液。黄褐色,有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嘴有须五对。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处,潜伏泥中。肉可供食用。{浩然}《艳阳天》第一〇四章:“〔{小清}〕说着﹐像一条泥鳅﹐从五婶的手下溜出去了。”{宋}{梅尧臣}《江邻幾馔鳅》诗:“泥鰌魚之下﹐曾不享嘉賓。”
海鰌-汉语大词典
海鰌
【1】即露脊鲸。{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海鰌﹐即海上最偉者也。其小者亦千餘尺﹐吞舟之説﹐固非謬也。每歲﹐{廣州}常發銅船﹐過{安南}貨易﹐路經{調黎}深闊處﹐或見十餘山﹐或出或没﹐篙工曰:‘非山島﹐鰌魚背也。’雙目閃爍﹐鬐鬣若簸朱旗。日中忽雨霢霂﹐舟子曰:‘此鰌魚噴氣﹐水散于空﹐風勢吹來若雨耳。’”{唐}{许浑}《题峡山寺》诗之一:“海鰌潮上見﹐江鵠霧中聞。”【2】小型战船名。《宋史·虞允文传》:“中流官軍亦以海鰌船衝敵﹐舟皆平沉。”{唐}{黄滔}《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其東畫長川以爲洫﹐西連乎南﹐盤别浦以爲溝﹐悉通海鰌。”{宋}{杨万里}《海鰌赋》:“笑未既﹐海鰌萬艘相繼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風﹐其飛如龍。”
鯢鰌-汉语大词典
鯢鰌
亦作“[鯢鰍]”【1】泥鳅。泛指小鱼。《庄子·庚桑楚》:“夫尋常之溝﹐巨魚无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陆德明}释文:“《廣雅》云:制﹐折也。謂小魚得曲折也。”{宋}{苏轼}《上皇帝书》:“王者之用人﹐如{江}{河}﹐{江}{河}所趨﹐百川赴焉﹐蛟龍生之。及其去而之他﹐則魚鼈無所還其體﹐而鯢鰍爲之制。”
鰌-汉语大词典
鰌
《廣韻》七由切,平尤,清。《廣韻》自秋切,平尤,從。【1】同“[鰍]”。【2】通“[]”。蹴踏;逼迫。《庄子·秋水》:“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成玄英}疏:“以脚踏於風﹐風亦不能折脚。”{陆德明}释文:“鰌﹐音秋﹐{李}({李軌})云:藉也。藉則削也。本又作﹐子六反﹐又七六反﹐迫也。”《荀子·强国》:“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鰌吾後。”{杨倞}注:“鰌﹐蹴也﹐藉也﹐如蹴踏於後。”{宋}{曾巩}《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天下惡子﹐非鰌之以刑﹐而自列於行伍﹐非敺之以暴﹐而自就於繩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