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鹿)是什么意思
紫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紫鹿zǐ lù
【释义】:
良马名。三国·魏·陈琳《武军歌》:“马则飞云、绝景、直鬐、騧駵、馼龙、紫鹿、文的、鱼。”騧駵(guáliú),良马名。駵,通“骝”。又为古杂技名。
鹿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鹿韭lù jiǔ
【释义】:
牡丹花的别名。《广群芳谱·花谱·牡丹》:“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
指鹿为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指鹿为马zhǐlùwéimǎ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其他大臣不服从,就先做了一次测验。他献鹿给秦二世,故意说是马。二世笑说是丞相错了,把鹿说成马了。问左右大臣,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后用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循名责实(有的人想指鹿为马,混淆黑白,我们就偏要~,分清是非。)
争鹿-古语词今用词典
争鹿zhēnglù
见“逐鹿”条。
逐鹿-古语词今用词典
逐鹿zhúlù
也作“争鹿”。
“鹿”喻帝位、政权。古人喻国家分裂之时,各种政治势力和集团争夺政权为“逐鹿”。韩信掌天下权在手之时,齐辩士蒯通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不听。当其被斩之时,方恨不用蒯通之计。高祖闻知、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至。高祖斥问:你曾教唆韩信谋反吗?蒯通回答:是。韩信不用我的计策,以至被杀。高祖怒,令烹杀蒯通,蒯通连呼冤枉。高祖问:有何冤枉?蒯通对答:秦朝失去法度,山东大乱,各姓势力并起,英雄豪杰群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失去他的政权,天下人共起而争夺之)有才识之人,捷足先得。在那个时候,我只知有韩信,不知有陛下,况且天下英雄想作陛下所作之事的人很多,只是力不从心而已,能因此将他们一一烹杀吗?高祖听罢,便释放了他。(《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①喻争夺政权。《文荟》:“文章认为,历来声誉甚高的《隆中对》是有瑕之玉,其战略失策在于它的最后一段,跨有荆、益之后,逐鹿中原的那个作战方案。”《随笔》:“以后几十年间,他们之中有几位曾经叱咤风云,驰骋疆场,逐鹿中原,饮马长江,功勋赫赫、举世同钦。”
②喻争夺名次、决胜高下。《人民日报》:“世界田径名将逐鹿高原。”《中国体育报》:“群雄逐鹿——第二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展望。”《文汇报》:“让中国VBb逐鹿世界市场。”
鸿案鹿车,相敬如宾-实用委婉语词典
鸿案鹿车,相敬如宾
喻指夫妻相敬相爱,同甘共苦。“鸿案”,典出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为丈夫送食物必将举案齐眉;“鹿车”,典出汉鲍宣与妻子共驾车归乡。也作“梁孟相敬”。
鹿-实用委婉语词典
鹿
体态矫健,生性机警。又称“獐”、“狍”、“麝”、“麂”、“善兽”等。寓意谨慎,灵敏,快速,豪迈,热情,生命之舞,吉瑞长寿,也寓意怀疑主义。
身着浅黄色鹿皮-实用委婉语词典
身着浅黄色鹿皮
意为身体的肌肤像浅黄色(或米色)的鹿皮。欧美暗示未着装,保持身体的本色。
白鹿-古文观止词典
白鹿bái lù
【词性】:名词
白色的鹿。古代迷信常以白鹿为祥瑞之物(2)。《祭公谏征犬戎》:四白鹿以归。——四只白鹿归来。《徐文长传》:会得白鹿。——刚好碰上胡公获得一只白鹿。
鹿-古文观止词典
鹿lù
【词性】:名词
哺乳动物反刍类的一科,种类很多(4)。《郑子家告赵宣子》:鹿死不择音。——鹿死的时候顾不上再发出好听的声音。《驹支不屈于晋》: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好比捕鹿,晋国人抓鹿的角,戎人拉鹿的腿。《祭鳄鱼文》: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盘踞此处吃老百姓的牲畜、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
鹿鸣-古文观止词典
鹿鸣lù míng
【词性】:名词
《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享宾客时所用的歌。唐代乡举考试后,州县长官宴请中举者,宴会上歌《鹿鸣》诗,后因称鹿鸣宴(1)。《送杨少尹序》: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杨君刚刚成年,就在自己的家乡参加考试,是唱着《鹿鸣》诗来做官的。
麋鹿-古文观止词典
麋鹿mí lù
【词性】:名词
兽名。鹿的一种(6)。《获麟解》: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不像马、牛、猪、狗、豺、狼、麋鹿一样。《前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瘗旅文》: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白天同麋鹿交朋友,晚上与猿猴住在一起。
涿鹿-古文观止词典
涿鹿zhuō lù
【词性】:名词
古地名。在今河北涿鹿县附近(2)。《苏秦以连横说秦》: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黄帝去涿鹿讨伐而擒蚩尤。《五帝本纪赞》:北过涿鹿。——向北经过涿鹿。
我赶鹿,你吃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我赶鹿,你吃肉
【释义】:
比喻自己辛苦得来的果实被别人享用。《一片情》五:丑奴儿道:“哥哥好受用。”喜哥道:“还要胡说,是我赶鹿,你吃肉了。”
心头撞小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头撞小鹿
【释义】:
意谓心里砰砰乱跳。形容心情紧张或害怕。《西游记》三九:那魔王正在金銮殿上,闻得这一篇言语,唬得他心头撞小鹿,面上起红云,急抽身就要走路。
⊙心头撞鹿
《水浒全传》一〇一: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转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心头更如撞鹿
《野叟曝言》七:璇姑正在不明不白,闷闷的对镜梳头,微微叹息,忽听见素臣要去,心头更如撞鹿。
⊙心头小鹿乱撞
《快心编》二八:他的吃惊处不为总兵起见,只为着小王的叔子是总兵,恐他为了侄女报复起来,岂不淘气?心头小鹿乱撞。
⊙心头一似小鹿儿跳
《警世通言》一四:地下又滑,肚里又怕,心头一似小鹿儿跳。
⊙心头小鹿儿不住乱撞
《锦香亭》二:丢下钟景期一个,急得冷汗直淋,心头小鹿儿不住乱撞,慌忙躲在假山背后。
⊙心头不觉小鹿儿撞
《孽海花》七:雯青一双眼睛,好像被那顶轿子抓住了,再也拉不回来,心头不觉小鹿儿撞。
⊙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负曝闲谈》九:这个时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秃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心头如小鹿般乱撞
《野叟曝言》五六:任公忽见素臣面貌,也觉难看,被廖监一笑,又见二女不认,心头如小鹿般乱撞。
⊙心头上小鹿乱撞
《九命奇冤》三五:一面胡思乱想,一面心头上小鹿乱撞,几乎未把那心从口里跳了出来。
⊙心内如小鹿撞乳
《野草闲花臭姻缘》四〇:巧云正将轿帘掀开探望皓月前来,那知行了一会,全不见他个影子,心内如小鹿撞乳一般,突突乱跳。
⊙心头小鹿,怦怦乱撞
《黑籍冤魂》一八:却说仲勋见他妻子一阵撑痛,痛得艰苦异常,仲勋没有见过这样事,所以吓得心头小鹿,怦怦乱撞。
⊙心头就像小鹿儿乱撞
《倚楼重梦》六:渐渐天已大明,那甄氏心头就像小鹿儿乱撞,不知不觉眼里掉下泪来。
⊙心中小鹿乱撞
《恨海》六:人声嘈杂之中,还隐隐听得远远哭喊之声,不由得心中小鹿乱撞。
⊙心上小鹿一撞
《两交婚》一三:暴公子见揭盖头,心上小鹿一撞,恐怕看见,要变颜色理论。
⊙心上小鹿乱撞
《情变》四:白凤这才认出是阿男,心头迄自小鹿乱撞。
⊙小鹿乱撞
《青楼梦》三二:恰好仲英、梦仙到来,听见哭声,吓得小鹿乱撞,冷汗直淋。
⊙小鹿撞心
《歧路灯》七一:在谭绍闻听来,早已小鹿撞心,只是低头不语。
小鹿儿-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鹿儿xiǎo lùr
比喻强烈跳动的心脏。元孟汉卿《魔合罗》“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
草深多野鹿,岩高獬豸稀-佛源语词词典
草深多野鹿,岩高獬豸稀
獬豸,读xièzhì,传说中的怪兽,一角,能辨曲直,古人视为吉祥之物。野草茂盛的地方,野鹿就多;悬崖峭壁之上,獬豸一定稀少。比喻不同的环境生长的人才不同,平常的人多,杰出的人少。《五灯会元·卷六·太原海湖禅师》:“问:‘和尚院内人何太少,定水院人何太多?’师曰:‘草深多野鹿,岩高獬豸稀。’”
攫金者不见人,逐鹿者不见山-佛源语词词典
攫金者不见人,逐鹿者不见山
挖金子的人只注意金子,看不见别人;追赶鹿群的猎人眼中只有鹿,看不见山。谓注意力专注于一点,不及其余。《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州云:‘三十年行脚,今日错为人解注。’师云:‘攫金者不见人,逐鹿者不见山。’”
鹿-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鹿lù
①兽名。《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声。)喻指政权。《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天下共逐之。”②简陋,粗劣。《吕氏春秋·贵生》:“颜阖守闾,~布之衣,而自饭牛。”(饭:喂。)《梁书·阮孝绪传》:“所居室唯有一~床,竹树环绕。”
【鹿卢】①辘轳。滑车,绞盘。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②古代剑名。《陌上桑》:“腰中~剑,可直千万余。”(直:同“值”。)
中原逐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原逐鹿zhōng yuán zhú lù
【释义】:
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陈毅《失题》:“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参见“逐鹿①”。
坡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坡鹿pō lù
【释义】:
又称泽鹿。中型鹿,外形似梅花鹿,但稍小。全身棕褐色,腹部白色或淡褐色。鹿角眉叉向前向上弯曲。群居于灌木林和草坡,以嫩枝和树叶为食。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海南。在我国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指鹿为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
【释义】:
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想篡位,怕大臣们不服,就先测验一下:将一只鹿献给二世,说是马。问左右的人,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也有沉默不语的。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以“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郭沫若《文化与战争》:“倒黑为白,指鹿为马,日本的社会秩序早就为这些文化刽子手所毁坏无遗了。”
水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鹿shuǐ lù
【释义】:
又称黑鹿。体长约2米,尾毛蓬松。雄鹿有粗大的角,分三叉,长约70厘米~80厘米。体深褐色。生活于森林中,群栖,夜间活动。行走时尾竖起。喜入水。主食青草、树皮、树叶、嫩枝、竹叶等。我国西南各地有分布,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泽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泽鹿zé lù
【释义】:
即坡鹿。
心头鹿撞-现代汉语大词典
心头鹿撞xīn tóu lù zhuàng
【释义】: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梁羽生《江湖三女侠》:“这托名李双双的文弱少年果然是吕四娘!唐晓澜又喜又惊,心头鹿撞,跳个不停!”
逐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逐鹿zhú lù
【释义】:
①《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周恩来《春日偶感》:“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②喻追逐名利富贵。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马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马鹿mǎ lù
【释义】:
①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沈凯《古玛河春晓》:“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②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瞿秋白《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日语也用以骂人,意为笨蛋;混蛋。周立波《暴风骤雨》:“‘马鹿!’留一撮小胡子的森田,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韩老六斥骂郭全海。”
驯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驯鹿xùn lù
【释义】:
鹿名。体长1.2米~2.2米。体褐色或灰色,毛粗糙,毛下有较厚的绒毛层。雌雄都有角,角长,枝叉多而复杂。颈较长,蹄宽大,尾极短。栖息于欧、亚、北美三洲的北极圈附近;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部也有分布。会季节性迁移,以地衣、嫩枝、草类为食。人类驯养有千余年历史。可用来驮物和拉雪橇。肉、乳可食用。
驼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驼鹿tuó l ù
【释义】:
最大的鹿,体长2.1米~2.9米。体形高大,腿长、似骆驼,故名。头大,尾短。雄鹿角大而扁平,铲子状。体色棕、黄、灰混合。栖息于森林的湖沼附近,能奔跑,善游泳,食嫩枝、树叶和树皮。我国仅分布于东北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梅花鹿méi huā lù
【释义】:
中型鹿。夏季全身红棕色,背部有白斑,形似梅花;冬季烟褐色,白斑不明显。四肢细而强壮,善跑。皮可制革。雄鹿有角,像树枝。初生的角叫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胎、鹿尾、鹿肾、鹿骨等,都可供药用。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已人工驯养和繁殖。
毛冠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毛冠鹿máo guān lù
【释义】:
哺乳动物。体长82厘米~119厘米。额部有一簇黑色长毛。角短小,不分叉,隐于毛丛中。雄性上犬齿发达。体毛一般为黑褐色,腹面白色。栖息于亚热带山区树林中,性机警,多成对活动。主产于我国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广西等地。肉可食,皮可制革。
长颈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颈鹿cháng jǐng lù
【释义】:
哺乳动物。陆上最高的动物,高达6米~8米。颈很长,故名。全身有棕黄色网状斑纹。仰头伸舌能采食高处树叶。头上有一对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角。眼位于头顶,视野广阔。喜集群,善奔跑。产于非洲。可供观赏。
铤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铤鹿tǐng lù
【释义】:
快速奔逃的鹿。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黎民群铤鹿,绿野断扶犁。”
铤鹿走险-现代汉语大词典
铤鹿走险tǐng lù zǒu xiǎn
【释义】:
见“铤而走险”。
白唇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白唇鹿bái chún lù
【释义】:
我国特产鹿类。体长约2.1米。体暗褐色,有淡色小斑点。下唇和吻端两侧纯白色,故名。雄兽有扁平的角,分四或五叉。群栖于高山树林或灌丛,常作远距离迁移。主食草类,也吃树芽、嫩枝等。仅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四川等地,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赤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赤鹿chì lù
【释义】:
即马鹿。参见“马鹿①”。
豚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豚鹿tún lù
【释义】:
小型鹿。体长约1米。体粗壮,四肢较短。雄鹿有角,分三叉。体毛红褐色,有白色斑纹。栖息丛林中,多单独活动。晨昏活动,喜刨食植物的根。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中国见于云南西南部,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黇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黇鹿tiiān lù
【释义】:
鹿的一种。体形、毛色和梅花鹿相似。冬天全身毛黄褐色,夏季带赤色,有白色斑纹。角的上部扁平,有分叉,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
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lù
【释义】:
①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四肢细长,尾巴短,通常雄性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性也有角,也有雌雄均无角的。毛多是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我国所产种类很多,有麝、麂、水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獐、麅等。②比喻政权或爵位。参见“鹿死谁手”。③姓。
鹿死谁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死谁手lù sǐ shéi shǒu
【释义】:
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政权,意思是天下当为何人所得(尚不可知)。后也比喻彼此争夺,不知谁将获胜。姚雪垠《李自成》:“牛金星用右手中指蘸酒,在桌上写了‘大明必亡’四个字,随即望望医生,悄声说:‘但不知鹿死谁手耳。’”参见“逐鹿”。
鹿豕-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豕lù shǐ
【释义】:
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也用以比喻愚蠢的人。巴金《雪》:“他们一个个都是蠢如鹿豕的东西。”
鹿角-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角lù jiǎo
【释义】:
①鹿的角。特指雄鹿的角,可入药。②军营的防御物。用带枝的树木削尖埋在营地周围,以阻止敌人。因形似鹿角,故名。
鹿角胶-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角胶lù jiǎo jiāo
【释义】:
白胶的别名。用鹿角熬制的胶,可入药。
鹿角菜-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角菜lù jiǎo cài
【释义】:
藻类植物。褐紫色或绿色,扁平而阔,分枝呈叉状。供食用或制糊料用。
鹿角蕨-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角蕨lù jiǎo jié
【释义】:
蕨类植物。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肉质,短而横卧。叶有两种:一种厚革质,紧贴在附生树干上,一种对生,灰绿色,有许多分叉。是我国新发现的珍稀植物,仅分布于云南盈江县。可供观赏。
鹿茸-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茸lù róng
【释义】: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做滋补强壮剂,对身体虚弱、神经衰弱有疗效。
鹿葱-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葱lù cōng
【释义】:
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
鹿寨-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寨lù zhài
【释义】:
一种军用障碍物。把树木的干枝交叉放置,用来阻止敌人的步兵或坦克。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如:我们突破第一道鹿寨,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
鹿蹄草-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蹄草lù tí cǎo
【释义】:
鹿蹄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匍匐茎细长,直立茎圆形。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黄绿色至白色。蒴果扁球形。我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等地。全草入药。能祛风除湿、补肾止血。
鹿1-现代汉语大词典
鹿1jūn
【释义】:
獐子。
麋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麋鹿mí lù
【释义】:
①麋与鹿。②麋。
黑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黑鹿hēi lù
【释义】:
即水鹿。
鼷鹿-现代汉语大词典
鼷鹿xī lù
【释义】:
我国偶蹄类动物中最小的一种,体长仅50厘米左右。外形似鹿而非鹿,无角,雄兽上犬齿发达。体毛棕褐色,腹部白色。林栖,夜间单独活动。性温顺,食灌丛嫩叶、青草等。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在我国见于云南南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三鹿郡公-汉语大词典
三鹿郡公
【1】三“鹿”合为一“麤”字,用为对粗疏之人的讥称。{唐}{冯贽}《云仙杂志·三鹿郡公》引《幽燕记》:“{袁利見}爲性頑獷﹐{方棠}謂{袁生}已封三鹿郡公﹐蓋譏其太粗疎也。”
三鹿爲犇-汉语大词典
三鹿爲犇
【1】{宋}{刘攽}戏谑{王安石}之语。{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三十:“{王荆公}喜説字﹐至以成俗。{劉貢父}戲之曰:‘三鹿爲麄﹐鹿不如牛;三牛爲犇﹐牛不如鹿。’謂宜三牛爲麄﹐三鹿爲犇﹐若難于遽改﹐欲令各權發遣。{荆公}方解縱繩墨﹐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據要地﹐以資淺皆號權發遣﹐故并謔之。”按﹐麄同麤﹐即“粗”字;犇即“奔”字﹐各与{荆公}説字之义相戾;故戏谑之。
五鹿-汉语大词典
五鹿
【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食於野人。”{杜预}注:“{五鹿},{衛}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東。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齊侯}﹑{衛侯}救{邯鄲},圍{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辯驚四筵,高談折{五鹿}。”(2)《汉书·佞倖憿E石显》:“{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爲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3】复姓。
中原逐鹿-汉语大词典
中原逐鹿
【1】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陈毅}《失题》诗:“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郭孝成}《陕西光复记》:“當中原逐鹿之時﹐正豪傑從龍之会。”{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國{卧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以鹿爲馬-汉语大词典
以鹿爲馬
【1】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爲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也﹐以鹿爲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願問羣臣。’臣半言鹿﹐半言馬。”
使鹿鄂倫春-汉语大词典
使鹿鄂倫春
【1】旧时东北{鄂伦春}族部落名。从事渔猎,以驯鹿为运载工具,因称之为“使鹿鄂倫春”。《清文献通考·舆地三·盛京》:“至於{鄂倫春}一名{奇勒爾}﹐其所居益爲遼遠。{使馬鄂倫春}在諸部之外;{使鹿鄂倫春}﹐又在{使馬}之外﹐距{齊齊哈爾}城復有千餘里。”亦省称“[使鹿]”。{清}{魏源}《圣武记》卷六:“當{明}末季﹐我{大清}方定{黑龍江}﹐{索倫達瑚拉}及{使犬}﹑{使鹿}各部﹐東北際海﹐而{俄羅斯}東部曰{羅殺}者﹐亦踰{外興安嶺}﹐侵偪{黑龍江}。”
使鹿-汉语大词典
使鹿
【1】见“使鹿鄂倫春”。
禽鹿-汉语大词典
禽鹿
【1】犹禽兽。鸟兽。《史记·李斯列传》:“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爲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司马贞}索隐:“禽鹿﹐猶禽獸也。言禽獸但知視肉而肉之。”{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清}{唐甄}《潜书·贞隐》:“于是以富貴爲陋﹐貧賤爲高;卿相爲污﹐野人爲潔;亂不出﹐治亦不出;{桀}{紂}招之不來﹐{堯}{舜}招之亦不來。若此者﹐禽鹿之類也。”
亡鹿-汉语大词典
亡鹿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权。{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塵闇人亡鹿﹐溟飜帝斬鼇。”
玄鹿-汉语大词典
玄鹿
【1】传说中的黑鹿,古人以为食其肉可长寿。{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鹿千年化爲蒼﹐又五百年化爲白﹐又五百年化爲玄。{漢成帝}時﹐山中人得玄鹿﹐烹而視之﹐骨皆黑色﹐仙者説玄鹿爲脯﹐食之﹐壽二千歲。”
即鹿無虞-汉语大词典
即鹿無虞
【1】《易·屯》:“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謂虞官。如人之田獵,欲從就於鹿,當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勢可否,乃始得鹿;若無虞官,即虚入于林木之中。”{高亨}注:“即鹿,猶言從鹿,逐鹿耳。”后因以喻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从事,徒劳无功。《後汉书·何进传》:“《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今欲鑿空尋訪水利﹐所謂即鹿無虞﹐豈惟徒劳﹐必大煩擾。”
分鹿-汉语大词典
分鹿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斃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宋}{黄庭坚}《和刘景文》诗:“分鹿誰覺夢﹐亡羊路南北。”【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宋}{刘克庄}《贺新郎·题蒲涧寺》词:“歷歷{漢}初{秦}季事﹐山下瓜猶未熟。過眼見﹑羣雄分鹿。”
争鹿-汉语大词典
争鹿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后以“争鹿”喻争夺政权。{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眼中{戰國}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龍}?”《剪灯新话·天台访隐录》:“一片殘山并剩水﹐幾度英雄争鹿!算到了誰榮誰辱?”
大鹿-汉语大词典
大鹿
【1】广大的山林。《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爲右﹐秋養耆老﹐而春食孤子﹐乃浡然《招》樂興於大鹿之野。”【2】谓领录天子之事。《隶释·魏受禅表》:“帝王遺事﹐義莫顯於禪德﹐美莫盛於受終。故《書》陳‘納于大鹿’。”按﹐今本《尚书·尧典》作“大麓”。
天鹿-汉语大词典
天鹿
【1】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宋书·符瑞志下》:“天鹿者﹐純靈之獸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備則至。”《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師子﹑犀牛”{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爲天鹿﹐兩角者或爲辟邪。”
失鹿-汉语大词典
失鹿
【1】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駰}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明}{高启}《感旧酬宋君咨见寄》诗:“中原未失鹿﹐東海方横鯨。”{清}{石为崧}《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記從龍日﹐鼙鼓還傳失鹿年。”
小鹿兒心頭撞-汉语大词典
小鹿兒心頭撞
【1】喻惊恐。{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諕的我慌忙﹐則這小鹿兒心頭撞。”{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卻怎的我正看間﹐猛可的小鹿兒心頭撞。”《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賈大少爺}出來﹐也不知{黑大叔}待他是好是歹﹐心上不得主意﹐兀自小鹿兒心頭亂撞。”
小鹿兒-汉语大词典
小鹿兒
【1】比喻强烈跳动的心脏。{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好教我這會兒心焦﹐按不住小鹿兒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難熬!”
古鹿鹿-汉语大词典
古鹿鹿
【1】形容滚动。{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也曾殺的槍桿上濕漉漉血未乾﹐馬頭前古鹿鹿人頭滚。”
哨鹿-汉语大词典
哨鹿
【1】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清续文献通考·王礼十二》:“每歲白露後﹐鹿始出聲而鳴。效其聲呼之可至﹐謂之‘哨鹿’。國語曰‘木蘭’。今以爲圍場之通稱。”按﹐国语﹐指满语。
囷鹿-汉语大词典
囷鹿
【1】粮仓。《国语·吴语》:“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虚。”{韦昭}注:“員曰囷﹐方曰鹿。”
得鹿-汉语大词典
得鹿
【1】《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室人曰:‘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后遂以“得鹿”指虚幻的人世富贵。{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之七:“誰知歎亡羊﹐但喜有得鹿。”【2】《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文选·班彪<王命论>》“至比天下於逐鹿”{李善}注引《六韬》:“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以“得鹿”比喻取得天下。{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诗:“下國{卧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衡鹿-汉语大词典
衡鹿
亦作“[衡麓]”【1】官名。守护山林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颖达}疏:“《周禮》司徒之屬,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说为古代的宰相。{章炳麟}《官制索隐》:“《左傳》曰:‘山林之木﹐衡鹿守之。’鹿即麓也。衡麓在後世祇爲虞衡之官﹐而古代正爲宰相。如{伊尹}官阿衡﹐亦名保衡﹐猶是衡麓之故名也。”
夢鹿-汉语大词典
夢鹿
【1】《列子·周穆王》载{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后人用此典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夢鹿分真鹿﹐無鷄應木鷄。”{明}{文徵明}《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诗:“有客樽前談夢鹿﹐何人天際慕飛鴻。”
家鹿-汉语大词典
家鹿
【1】鼠的别名。{宋}{张师正}《倦游杂录》:“{嶺}南人好啖蛇﹐易其名曰茅鱓﹐草蟲曰茅蝦﹐鼠曰家鹿。”
玉鹿盧-汉语大词典
玉鹿盧
【1】古代长剑剑首的玉饰。后以代称剑。《汉书·隽不疑传》“帶櫑具劍”{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清}{吴伟业}《题苏门高士图》诗:“腰鞬三矢玉鹿盧﹐{幽州}臺上爲歡娱。”{唐}{杜牧}《重送》诗:“手撚金僕姑﹐腰懸玉鹿盧。”
朱鹿-汉语大词典
朱鹿
【1】古代车舆上的红色鹿形装饰。《後汉书·舆服志上》:“王﹑公﹑列侯﹐鏤錫文髦﹐朱鑣朱鹿﹐朱文﹐絳扇汗﹐青翅鷰尾。”
梅花鹿-汉语大词典
梅花鹿
【1】鹿的一种。夏季毛栗红色,背部有白斑,状似梅花;冬季毛呈棕黄色,白斑不明显。雄鹿初生之角称鹿茸,可入药。
棧鹿-汉语大词典
棧鹿
【1】在圈内加料精养的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明}重消熊﹑棧鹿。棧鹿當是以棧飼養﹐今尚重之。消熊則不知爲何物。”{宋}{陶穀}《清异录·玉尖面》:“{趙宗儒}在翰林時﹐聞中使言:今日早饌玉尖麵用消熊﹑棧鹿爲内餡﹐上甚嗜之。”
標枝野鹿-汉语大词典
標枝野鹿
【1】《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標枝野鹿”指太古时代。{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紛擾﹐豈標枝野鹿﹐家熙户皞。”{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況欲以過門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諸標枝野鹿﹐其不爲{西晉}者幾希?”
樊鹿-汉语大词典
樊鹿
【1】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明}{徐渭}《对明篇》:“君今幸不爲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權移馬鹿-汉语大词典
權移馬鹿
【1】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得情》:“口變淄素﹐權移馬鹿﹐山鬼晝舞﹐愁魂夜哭﹐如得其情﹐片言折獄。”
獨鹿-汉语大词典
獨鹿
【1】剑名。一说即鸱夷。革囊。《荀子·成相》:“欲對衷﹐言不從﹐恐爲{子胥}身離凶。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杨倞}注:“獨鹿與屬鏤同﹐本亦或作屬鏤﹐{吴王}{夫差}賜{子胥}之劍名。”{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而猶以也﹐謂剄以獨鹿也﹐古者而與以同義。”{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黄縣}﹑{蓬萊}間人皆以獨鹿爲酒器名。此言獨鹿蓋爲革囊盛尸﹐所謂鴟夷者也。”【2】旋风。《太平御览》卷九引{晋}{葛洪}《抱朴子》:“用兵之要﹐唯風爲急﹐扶摇獨鹿之風﹐大起軍中﹐軍中必有反者。”【3】地名。即{涿鹿}。在{河北省}{涿鹿县}西,为古代东北夷所居之地。《逸周书·史书》:“〔{阪泉氏}〕徙居至于{獨鹿}﹐諸侯畔之﹐{阪泉}以亡。”《逸周书·王会》:“{獨鹿}卭卭﹐卭卭善走也。”{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三》:“{獨鹿}亦東北夷﹐非西方之夷也。‘獨’與‘涿’古音相近﹐{獨鹿}即{涿鹿}也。《漢書·武帝紀》‘行幸歷{獨鹿}﹑{鳴澤}’﹐{服虔}曰:‘{獨鹿}﹐山名﹐在{涿郡}。’《史記·五帝紀》‘{黄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集解亦引{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是{獨鹿}即{涿鹿}。其地在今{宣化府}{保安州}南。”
獵鹿-汉语大词典
獵鹿
【1】喻夺取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宋}{王谠}《唐语林·言语》:“自古帝王受命﹐爲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後﹐忿同獵之徒﹐問争肉之罪也?”
獵白鹿馬-汉语大词典
獵白鹿馬
【1】古代良马名。《宋书·索虏传》:“更無餘物可以相與﹐今送獵白鹿馬十二匹并氈藥等物。”{清}{郝懿行}《宋琐语·言诠》:“獵白鹿馬者﹐蓋良馬之名。《韓非子》云:‘馬似鹿者﹐千金也。’或曰:今{蒙古}有獵鹿馬﹐巧 捷善走……蓋此是也。”
歷鹿-汉语大词典
歷鹿
【1】象声词。{汉}{王延寿}《王孙赋》:“踡菟蹲而狗踞﹐聲歷鹿而喔咿。”《广雅·释器》:“繀車謂之厤鹿。”{王念孙}疏证:“《方言》:繀車﹐{趙}{魏}之間謂之轣轆車……‘轣轆’與‘厤鹿’同。”按﹐歷鹿﹐同“厤鹿”﹐车轮声﹐亦以象类似之声。{金}{元好问}《送吴子英之官东桥且为解嘲》诗:“柴車歷鹿送君東﹐萬古書生蹭蹬中。”
沙鹿-汉语大词典
沙鹿
亦作“[沙麓]”【1】古山名。一说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预}注:“{沙鹿},山名。{平陽}{元城縣}東有土山。”《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据《後汉书·元后传》载,{春秋}{晋国}有史官以为{沙麓}崩陷乃“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之象﹐断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因以“沙鹿”作为颂扬皇太后﹑皇后之词。《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肇有{元城}{沙鹿}之右﹐陰精女主聖明之祥。”{唐}{白居易}《昭德皇后挽歌词》:“陰靈何處感?{沙麓}月無光。”{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觀津}原近{趙}﹐{沙鹿}本鄰{燕}。”
涿鹿-汉语大词典
涿鹿
【1】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成玄英}疏:“{涿鹿}﹐地名﹐今{幽州}{涿鹿郡}是也。”{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九:“戰壘荒涼餘{涿鹿}﹐邊關容易賣{盧龍}。”一说﹐山名。《史记·五帝本纪》:“於是{黄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裴駰}集解引{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2】古代一种刑罚。墨刑于额。{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尚書刑德攷》曰:‘涿鹿者﹐鑿人顙也。黥人者﹐馬羈笮人面也。’{鄭}云:涿鹿黥﹐世謂之刀墨之民。”
挺鹿走險-汉语大词典
挺鹿走險
【1】挺而走险。谓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擇音(蔭)’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勢當騎虎難下之時﹐不得不爲挺鹿走險之計。”
指鹿作馬-汉语大词典
指鹿作馬
【1】见“指鹿爲馬”。
指鹿-汉语大词典
指鹿
【1】见“指鹿爲馬”。
指鹿爲馬-汉语大词典
指鹿爲馬
【1】《史记·秦始皇本纪》:“{趙高}欲爲亂,恐羣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爲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羣臣皆畏{高}。”后以“指鹿爲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郭沫若}《蒲剑集·文化与战争》:“倒黑为白﹐指鹿为马﹐{日本}的社会秩序早就为这些文化刽子手所毁坏无遗了。”亦作“[指鹿作馬]”﹐或省作“[指鹿]”﹑“[指馬]”。《後汉书·窦宪传》:“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爲馬?久念使人驚怖。”《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詔曰:‘{勛}指鹿作馬﹐收付廷尉。’”{唐}{贺兰进明}《古意》诗之一:“{秦}庭初指鹿﹐羣盜滿{山}東。”{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旧唐书·仆固怀恩传》:“陛下必信矯詞﹐何殊指鹿爲馬?”{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指馬誰攻{秦}相詐﹐入林都畏{阮生}狂。”《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東床已招佳選﹐何知改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爲馬。”{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國中惟指馬﹐閫外盡從龍。”
挽鹿-汉语大词典
挽鹿
【1】见“挽鹿車”。
挽鹿車-汉语大词典
挽鹿車
【1】{後汉}{鲍宣}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宣}谓妻:“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其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见《後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后因以“挽鹿車”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宜瑛}此後心宜淡﹐莫再人間挽鹿車。”亦省作“[挽鹿]”。{清}{方文}《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實無偕隱婦﹐飯牛空有辟兵符。”
掎鹿-汉语大词典
掎鹿
【1】拉着鹿。{三国} {魏}{曹植}《鞞舞歌·孟冬篇》:“噬不盡緤﹐牽麋掎鹿。”【2】犹逐鹿。喻群雄争夺天下。《史记·陈涉世家》{唐}{司马贞}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烏爰處。”{南朝} {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競因機。”
撲鹿-汉语大词典
撲鹿
亦作“[撲漉]”【1】象声词。形容拍翅声。{唐}{张志和}《渔父》词之十:“擊楫去﹐本無機﹐驚起鴛鴦撲鹿飛。”{宋}{陆游}《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诗:“蒼茫林靄滅﹐撲漉水禽驚。”{宋}{杨万里}《春寒早朝》诗:“每聞撲鹿初鳴處﹐正是鬆好睡時。”{元}{欧阳玄}《逢江易艺芳干赋芳洲》:“王孫鬥草歸來晩﹐撲漉鴛鴦帶水飛。”
撞鹿-汉语大词典
撞鹿
【1】形容激动时心头乱跳。《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
胡鹿-汉语大词典
胡鹿
【1】见“胡禄”。
文鹿-汉语大词典
文鹿
【1】即梅花鹿。《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汉}{王粲}《七释》:“霜熊之掌﹐文鹿之茸。”
心頭鹿撞-汉语大词典
心頭鹿撞
【1】见“心頭撞鹿”。
心頭撞鹿-汉语大词典
心頭撞鹿
【1】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梁羽生}《江湖三女侠》第八回:“这托名{李双双}的文弱少年果然是{吕四娘}!{唐晓澜}又喜又惊﹐心头鹿撞﹐跳个不停!”《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觔麻。”亦作“[心頭鹿撞]”。
由鹿-汉语大词典
由鹿
【1】用以诱捕其他野鹿的鹿。{唐}{吕温}《由鹿赋》序:“予南出{穰}{樊}之間﹐遇野人縶鹿而至者。問之﹐答曰:‘此爲由鹿。由此鹿以誘致羣鹿也。’”
畫鹿車-汉语大词典
畫鹿車
【1】见“畫鹿轓”。
畫鹿轓-汉语大词典
畫鹿轓
【1】《初学记》卷十一引{三国}{吴}{谢承}《後汉书》:“{鄭弘}爲{臨淮}太守,行春,有兩白鹿隨車,夾轂而行。{弘}怪問主簿{黄國}鹿爲吉凶,賀曰:‘聞三公車轓畫作鹿,明府當爲宰相。’{弘}後果爲太尉。”后因以“畫鹿轓”为咏三公之典。{宋}{梅尧臣}《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争隨畫鹿車。”{宋}{苏轼}《次韵答钱穆父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寄》:“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鬢偏宜畫鹿轓。”亦作“[畫鹿車]”。
秦鹿-汉语大词典
秦鹿
【1】指{秦国}的帝位。鹿﹐喻帝位。{宋}{王安石}《范增》诗之一:“中原{秦}鹿待新羈﹐力戰紛紛此一時。”{金}{元好问}《萧贡·楚歌》:“只貪衣繡榮{楚}猴﹐豈識金刀得{秦}鹿。”《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秦}鹿逐翻興社稷﹐{楚}騅推倒立封疆。”{清}{陈维崧}《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三:“{秦}鹿詎爲{劉季}死﹐{楚}猴甘受{周苛}賣。”
白鹿車-汉语大词典
白鹿車
【1】传说仙人乘坐的用白鹿挽的车子。{明}{何景明}《题张给事<安期图>为乃翁寿》诗:“黄髮仙翁白鹿車﹐{安期}親見棗如瓜。”
白鹿-汉语大词典
白鹿
【1】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汉书·郊祀志五》:“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宋书·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明}{沈德符}《野獲编·禨祥·白鹿》:“{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撫{吴山}獻白鹿﹐爲大臣諂媚之始。”【2】复姓。{汉}有{白鹿先生}。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下》。
白鹿紙-汉语大词典
白鹿紙
【1】古代书画用纸。{清}{钱大昕}《恒言录·文翰》:“世傳白鹿紙﹐乃{龍鹿山}寫録之紙也﹐有碧﹑黄﹑白三品。其白者瑩潔﹐光浄可愛﹐{趙魏公}({趙孟頫})用以寫字﹑作畫。闊幅而長者稱大白籙;後以籙不疋﹐更名白鹿。”
白鹿原-汉语大词典
白鹿原
【1】古地名。即{霸上}。在今{陝西省}{蓝田县}西。《後汉书·郡国志一》“{新豐}有{驪山}”{刘昭}注引《三秦记》:“縣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時白鹿出。”{宋}{程大昌}《雍录》卷七:“{霸水}行乎{白鹿原}上。”
白鹿巾-汉语大词典
白鹿巾
【1】古代隐士所戴的白色鹿皮做的头巾。{清}{吴伟业}《九峰·神山》诗:“紫蓋青童白鹿巾﹐{細林山館}鶴書頻。”
白鹿幣-汉语大词典
白鹿幣
【1】{汉武帝}时的一种货币。以白鹿皮为之﹐故名。《史记·平準书》:“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爲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清}{王瑬}《钞币议》:“{漢武帝}造白鹿幣﹐{唐憲宗}用飛錢﹐又爲行錢之漸。”
白鹿皮幣-汉语大词典
白鹿皮幣
【1】即白鹿币。《汉书·食货志下》:“上與{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説。”
白鹿洞-汉语大词典
白鹿洞
【1】洞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中{李渤}与兄{涉}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唐}{王建}《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君》诗:“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白鹿洞}在{廬山}之陽﹐常聚生徒數百人。”
白鹿洞書院-汉语大词典
白鹿洞書院
【1】{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李渤}隐居读书于此﹐曾畜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渤}任{江州}刺史﹐于其地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建学馆于此﹐称庐山国学。{宋}初改称白鹿洞书院。{朱熹}为{南康军}守﹐尝手订学规﹐讲学其中。{明}{清}仍为书院。《宋史·道学传三·朱熹》:“除知{南康軍}……間詣郡學﹐引進士子與之講論。訪白鹿洞書院遺址﹐奏復其舊﹐爲《學規》﹐俾守之。”{明}{王士性}《广志绎·江南诸省》:“白鹿洞書院在{五老峯}下﹐始自{南唐}﹐以{李善道}爲洞主﹐建學置田﹐以給諸生﹐至{宋}而大盛﹐與嵩陽﹑石鼓﹑岳麓爲四大書院﹐蓋是{晦翁}過化之處﹐巖壁間多遺手澤。”{清}{赵翼}有《白鹿洞书院》诗。
卧鹿-汉语大词典
卧鹿
【1】{宋}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凡孕婦入月〕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並作眠羊﹑卧鹿﹑羊生菓實﹐取其眠卧之義。”《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定礼中有眠羊﹑卧鹿﹑花饼﹑银胜﹑小色金银钱等物。
覆蕉尋鹿-汉语大词典
覆蕉尋鹿
同“[覆鹿尋蕉]”【1】{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舉﹐視若不二法門;覆蕉尋鹿之徒﹐尊爲無上妙品。”
覆鹿-汉语大词典
覆鹿
【1】见“覆鹿尋蕉”。
覆鹿蕉-汉语大词典
覆鹿蕉
【1】见“覆鹿尋蕉”。
覆鹿尋蕉-汉语大词典
覆鹿尋蕉
【1】《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順途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后以“覆鹿尋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清}{钱谦益}《长干行》:“且將分鹿付覆蕉﹐覆蕉莫以亡羊笑。”{清}{赵翼}《六十自述》诗:“鬢絲禪榻影飄蕭﹐看盡人間覆鹿蕉。”{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鸊鵜寒莎雞動﹐烏輪兔駕迅長空﹐覆鹿尋蕉恍夢中。”亦省作“[覆蕉]”﹑“[覆鹿蕉]”﹑“[覆鹿]”。{王毓岱}《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夢﹐猶龍悟守雌。”
覆鹿遺蕉-汉语大词典
覆鹿遺蕉
同“[覆鹿尋蕉]”【1】{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
蜀鹿-汉语大词典
蜀鹿
【1】即{涿鹿}。相传{黄帝}诛{蚩尤}于此。{清}{沈涛}《瑟榭丛谈》卷上:“《隸續·帝堯碑》‘然後{堯}迺受命{蜀鹿}’﹐案{蜀鹿}﹐{獨鹿}之省﹐即{涿鹿}也。古涿﹑獨通字。”
羣鹿-汉语大词典
羣鹿
【1】喻群雄或众诸侯。《文选·扬雄<解嘲>》:“往昔{周}網解結﹐羣鹿争逸﹐離爲十二﹐合爲六七﹐四分五割﹐並爲{戰國}。”{李善}注引{服虔}曰:“鹿﹐喻在爵位者。”
蕉鹿-汉语大词典
蕉鹿
【1】《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 遇駭鹿, 御而擊之, 斃之。恐人見之也, 遽而藏諸隍中, 覆之以蕉, 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 遂以爲夢焉。”蕉, 通“樵”。后以“蕉鹿”指梦幻。{廖仲恺}《念奴娇》词:“夢覺滄江蕉鹿幻﹐惟向天南凝盼。”{清}{黄景仁}《满江红·赠王桐巢》词:“蕉鹿幾番驚往事﹐關山若箇常年少。”{元}{贡师泰}《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類棘猴。”{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呈南涧》词:“笑年來﹐蕉鹿夢﹐畫蛇杯。”
紫鹿-汉语大词典
紫鹿
【1】古杂技名。《晋书·乐志下》:“於是除《高絚》﹑《紫鹿》﹑《跂行》﹑《鼈食》及《齊王捲衣》﹑《笮兒》等樂﹐又減其廪。其後復《高絚》﹑《紫鹿》焉。”【2】古骏马名。{汉}{陈琳}《武军赋》:“馬則飛雲﹑絶景﹑直鬐﹑騧駵﹑駁龍﹑紫鹿﹑文的﹑■魚。”
縷鹿-汉语大词典
縷鹿
【1】古冠名。《後汉书·舆服志下》:“建華冠﹐以鐵爲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制似縷鹿。”{刘昭}注:“《獨斷》曰:‘其狀若婦人縷鹿。’{薛綜}曰:‘下輪大﹐上輪小。’”
重宴鹿鳴-汉语大词典
重宴鹿鳴
【1】见“重2赴鹿鳴”。
重預鹿鳴-汉语大词典
重預鹿鳴
【1】见“重2赴鹿鳴”。
重赴鹿鳴-汉语大词典
重赴鹿鳴
【1】{清}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赴鹿鳴”。{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重赴鹿鸣》:“〔{錢塘}{周天相}〕至{乾隆}丁卯﹐重預鹿鳴﹐學士赴宴時﹐猶及見之……迨{嘉慶}丁卯﹐學士年八十四﹐亦重預鹿鳴﹐我等俱以是科後進修士相見禮。”《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重赴鹿鳴燕”:“据{譚尚忠}奏﹐{雲南}{石屏州}舉人{賽璵}﹐係{雍正}己酉科鄉試中式﹐曾任{四川}知縣﹐現年九十二歲﹐本年又屆舉行己酉科鄉試之期﹐請重赴鹿鳴燕。”亦作“[重預鹿鳴]”﹑“[重宴鹿鳴]”。
野鹿-汉语大词典
野鹿
【1】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明}{何景明}《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摽支野鹿﹐貌之古矣。”{宋}{曾巩}《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雲鴻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顔自忸。”
踣鹿-汉语大词典
踣鹿
【1】指援助他人。{王闿运}《哀江南赋》:“臨{湘}蒼黄﹐危巢不覆。桓桓總兵﹐功齊踣鹿。”【2】《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而且用諸國以併拒{■}夷﹐則有如踣鹿;若因{■}夷而並絶諸國﹐則不啻驅魚。”
逐亡鹿-汉语大词典
逐亡鹿
【1】喻争夺统治权。{宋}{叶適}《梁父吟》:“競鈇鉞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
逐鹿-汉语大词典
逐鹿
【1】喻追逐名利富贵。{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2】《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裴駰}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清}{李渔}《奈何天·分扰》:“兩下裏分頭逐鹿﹐各仗{韓}盧﹐並倚昆吾。”{周恩来}《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語雖出於{漢}世﹐然《春秋》有其語矣。《襄十四年》:{戎子駒支}曰:{殽}之師﹐‘{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則其語尚矣。不獨是也﹐《六韜》:{太公}謂{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則逐鹿之説久矣﹐不在{漢}世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圖﹐家有雄霸之想。”
逐鹿中原-汉语大词典
逐鹿中原
【1】比喻争夺天下。{明}{骆用卿}《题韩信庙》诗:“逐鹿中原{漢}力微﹐登壇頻蹙{楚}軍威。”《野叟曝言》第九五回:“但孤家非比别峒之主﹐止於雄長一方﹐不日便當逐鹿中原。”
角鹿-汉语大词典
角鹿
【1】生角的鹿。多指雄鹿。《西游记》第二十回:“妖狐狡兔亂攛梭﹐角鹿香獐齊鬥勇。”《西游记》第四六回:“那劊子手蹬倒大樁﹐拖尸來看﹐呀!原來是一隻白毛角鹿!”
觸鹿-汉语大词典
觸鹿
【1】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親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東山},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孜}悲歎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爲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觸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宋}{苏轼}《同年程德林求先坟·思成堂》诗:“養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清}{顾炎武}《墓後结庐三楹作》诗:“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訟鹿-汉语大词典
訟鹿
【1】《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室人曰‘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夫曰﹕‘吾據得鹿﹐何用知彼夢我夢邪?’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遂訟而争之﹐歸之士師。”后以“訟鹿”为计较名利得失之典。{宋}{宋祁}《昼寝》诗:“夢柯向費論榮辱﹐訟鹿何煩競有無。”
長頸鹿-汉语大词典
長頸鹿
【1】哺乳动物。产于{非洲}。形似鹿而颈特长﹐高约六米。食草木嫩芽﹐奔跑很快。
雙鹿-汉语大词典
雙鹿
【1】见“雙陸”。
雞鹿塞-汉语大词典
雞鹿塞
【1】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时筑城塞于此。后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南唐}{李璟}《浣溪沙》词:“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雞塞}誰生事?狼煙不暫停。”《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高闕}﹐下{雞鹿}。”{李善}注引《後汉书》:“{竇憲}與{南匈奴}萬騎出{朔方}{雞鹿塞}。”{清}{赵翼}《己卯元日早朝》诗:“{雞鹿塞}俱編屬國﹐{麒麟閣}已畫功臣。”亦省作“[雞鹿]”﹑“[雞塞]”。《汉书·匈奴传下》:“{漢}遣{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將騎萬六千﹐又發邊郡士馬以千數﹐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
雞鹿-汉语大词典
雞鹿
【1】见“雞鹿塞”。
隍鹿-汉语大词典
隍鹿
【1】《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后因以“隍鹿”喻梦幻虚无。{王德锺}《十九岁述怀》诗之二:“得失渾忘隍下鹿﹐餐眠應笑栅中豚。”{宋}{文天祥}《挽龚用和》诗:“名利無心付隍鹿﹐詩書有種出烟樓。”亦作“[隍下鹿]”。
隍下鹿-汉语大词典
隍下鹿
【1】见“隍鹿”。
金鹿-汉语大词典
金鹿
【1】{晋}{潘岳}《金鹿哀辞》﹕“嗟我{金鹿}﹐天資特挺……嗚呼上天﹐胡忍我門﹐良嬪短世﹐令子夭昏。”{金鹿}为{潘岳}之幼子﹐夭折﹐后因代指夭折的爱儿。{清}{朱宝慈}《<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去年我已悲金鹿﹐今又爲君哀{澤蘭}。”{清}{杨晨}《凤凰台上忆吹箫·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奈此白頭人在﹐傷金鹿﹐老淚珠抛。”
鉅鹿侯-汉语大词典
鉅鹿侯
【1】鹿的别名。{宋}{史廷珪}《海录碎事·鸟兽》:“鉅鹿侯﹐鹿也。”
鉅鹿-汉语大词典
鉅鹿
【1】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省}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唐}{韩愈}《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鉅鹿}師欲老﹐{常山}險猶恃。”{钱仲联}集释:“{邢州}﹐{唐}亦稱{鉅鹿郡}﹐屬{昭義軍}。”【2】古湖泽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吕氏春秋·有始》:“何謂九藪?{吴}之{具區}﹐{楚}之{雲夢}……{趙}之{鉅鹿}。”{高诱}注:“{廣阿澤}也。”{毕沅}校正引《尔雅》“{晉}有{大陸}”{郭璞}注:“今{鉅鹿}北{廣阿澤}是也。”【3】{秦}代县名。{项羽}破{秦}军处﹐在今{河北省}{平乡县}。《史记·项羽本纪》:“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作壁上觀。”
鋌鹿-汉语大词典
鋌鹿
【1】快速奔逃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二:“鋌鹿偶然完首尾﹐爛羊多賴得公侯。”{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论和议书》:“突豕失勢﹐鋌鹿已窮。”{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黎民羣鋌鹿﹐緑野斷扶犂。”
鋌鹿走險-汉语大词典
鋌鹿走險
【1】见“鋌2而走險”。
銀鹿-汉语大词典
銀鹿
【1】{唐}{颜真卿}的家僮名。{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顔魯公}之在{蔡州}﹐再從姪{峴}家僮{銀鹿}始終隨之。”后用以代称仆人。{清}{顾炎武}《与王山史手札》:“明早登山﹐不敢煩起居﹐得一銀鹿指引﹐足竟諸處。”{明}{张煌言}《仆还》诗:“自是無銀鹿﹐猶勝形影單。”
鐵鹿-汉语大词典
鐵鹿
【1】船上收放篷帆的铁辘轳。{清}{陈维崧}《菩萨蛮·江行》词:“布帆摇鐵鹿﹐碾破{長江}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八》:“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引{清}{沈方舟}《磁溪早发》诗:“鐵鹿長檣四千里﹐送人夫婿早還鄉。”
骨鹿舞-汉语大词典
骨鹿舞
【1】舞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毬子上舞﹐縱横騰踏﹐兩足終不離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一本作“骨塵舞”。
食鹿糕-汉语大词典
食鹿糕
【1】见“食禄糕”。
食藥鹿-汉语大词典
食藥鹿
【1】兽名。《後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又有食藥鹿﹐鹿麑有胎者﹐其腸中糞亦療毒疾。”
食苹鹿-汉语大词典
食苹鹿
【1】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一:“呦呦食苹鹿﹐常飲清泠川。但悦豐草美﹐寧知牢饌鮮。”
馬鹿易形-汉语大词典
馬鹿易形
【1】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後汉书·文苑传上·崔琦》:“不能結納貞良﹐以救禍敗﹐反復欲鉗塞士口﹐杜蔽主聽﹐將欲使玄黄改色﹐馬鹿易形乎?”
馬鹿-汉语大词典
馬鹿
【1】马和鹿。{汉}{陆贾}《新语·辨惑》:“夫馬鹿之異形﹐衆人所知也。”{唐}{古之奇}《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馬鹿遂顛倒。”《新唐书·元稹传》:“彼{趙高}﹐刑餘之人﹐傅之以殘忍戕賊之術﹐日恣睢﹐天下之人未盡愚﹐而{亥}不能分馬鹿矣。”【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沈凯}《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馬鹿﹐學者亦馬鹿。”{瞿秋白}《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森田}﹐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韩老六}斥骂{郭全海}。”
馴鹿-汉语大词典
馴鹿
【1】驯养的鹿。《西游记》第六六回:“幽含如訴語﹐馴鹿近人行。”{唐}{方干}《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诗:“馴鹿不知誰結侣﹐野禽多是自呼名。”【2】鹿的一种。一般肩高一米馀,雌雄都有长角,蹄宽大,尾极短,善游泳,性较温和。人类驯养已有千馀年历史。俗亦称“[四不像]”。
駝鹿-汉语大词典
駝鹿
亦作“[駞鹿]”【1】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比牛高大,角很大,角的上部扁平呈铲形,四肢细长,尾短。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善游泳。肉可食,皮可制革。我国东北地区有出产。又叫麋﹑犴或罕达犴。《埤雅·释兽二》:“又北方戎狄中有麋鹿﹑駝鹿﹐極大而色蒼﹐尻黄而無斑﹐亦鹿之類﹐角大而有文﹐堅瑩如玉﹐其茸亦可用。”{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又云駞鹿重三百斤﹐效其聲致之。”
駭鹿-汉语大词典
駭鹿
【1】犹逐鹿。《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昔{有隋}失馭﹐小人道長﹐羣雄駭鹿﹐四海瞻烏。”【2】受惊的鹿。《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
騎鹿-汉语大词典
騎鹿
【1】见“騎白鹿”。
騎白鹿-汉语大词典
騎白鹿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晋}{葛洪}《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騎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明}{何景明}《三清山人歌》:“騎鹿時見南斗君﹐聞笙夜候{緱山}鶴。”{唐}{韦渠弁}《步虚词》之十八:“無煩騎白鹿﹐不用駕青牛。”{明}{吴廷翰}《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騎白鹿。”亦省作“[騎鹿]”。
黇鹿-汉语大词典
黇鹿
【1】鹿的一种,全身毛黄褐色或带赤褐色,有白色斑纹,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状,尾略长,性温顺。
鳴鹿-汉语大词典
鳴鹿
【1】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后因以“鳴鹿”喻礼贤求友。{唐}{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謝鳴鹿﹐罍滿慙罄缾。”{钱仲联}集释引{方成珪}笺正:“公詩意以國子生爲嘉賓﹐而自謙言不能如《鹿鳴》之禮賢。”{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之四:“鳴鹿求友聲﹐銜草在中野。”【2】地名。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左传·成公十六年》:“{知武子}佐下軍﹐以諸侯之師侵{陳}﹐至於{鳴鹿}。遂侵{蔡}。”{杨伯峻}注:“{鳴鹿}在今{河南省}{鹿邑縣}西。”
鴰鹿-汉语大词典
鴰鹿
亦作“[鴰捋]”【1】鸧鸹的别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雙鶬下﹐玄鶴加”{唐}{颜师古}注:“鶬鴰也。今{關}西呼爲鴰鹿。{山}東通謂之鶬﹐鄙俗名爲錯落。錯者﹐亦言鶬聲之急耳。又謂鴰捋……鴰鹿﹑鴰捋﹐皆象其鳴聲也。”
鹿-汉语大词典
鹿
《廣韻》盧谷切,入屋,來。【1】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四肢细长,尾巴短,通常雄性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性也有角,也有雌雄均无角的。毛多是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我国所产种类很多,有麝﹑麂﹑水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麋鹿﹑驼鹿﹑驯鹿﹑獐﹑麅等。《诗·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樸樕﹐野有死鹿。”{宋}{梅尧臣}《鲁山山行》诗:“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2】比喻政权或爵位。《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駰}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宋}{梅尧臣}《赠陈无逸秀才》诗:“在鹿忘守穴﹐挃足乃焉而。”{清}{石为崧}《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記從龍日﹐鼙鼓還傳失鹿年。”【3】比喻掌权的人。《文选·扬雄<解嘲>》:“往昔{周}網解結﹐羣鹿争逸。”{李善}注引{服虔}曰:“鹿喻在爵位者。”【4】粗;粗劣。参见“[鹿布]”。【5】粮仓。《国语·吴语》:“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虚。”{韦昭}注:“員曰囷﹐方曰鹿。”【6】通“[麓]”。山脚。《易·屯》六三:“即鹿無虞。”{陆德明}释文:“鹿﹐{王肅}作麓。云:山足。”《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孔颖达}疏引{服虔}曰:“鹿﹐山足。林屬於山曰鹿﹐取《穀梁》爲説也。”【7】通“[角(jué)]”。古代酒器。《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君於是造立禮器﹐樂之音符鍾﹐磬﹑瑟﹑皷﹑雷﹑洗﹑觴﹑觚﹑爵﹑鹿﹑柤﹑梪。”【8】用同“[録]”。参见“[鹿鹿]”。【9】用同“[轆]”。参见“[鹿子]”。【10】姓。{汉}有{巴郡}太守{鹿旗}﹐{後魏}有黄门侍郎{鹿愈}。参阅《姓解》卷三。
鹿行錦-汉语大词典
鹿行錦
【1】古时华贵的彩织物。《南齐书·高帝纪上》:“至是又上表禁民間華僞雜物……不得翦綵帛爲雜花﹐不得以綾作雜服飾﹐不得作鹿行錦及局脚檉柏床﹑牙箱籠雜物。”
鹿園-汉语大词典
鹿園
【1】养鹿的园囿。{金}{赵秉文}《同乐园诗》之二:“毛飄水面知鵝栅﹐角出墻頭認鹿園。”【2】即{鹿野苑}。{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鉢﹐始乎{鹿園}之教﹐身卧雙林﹐終於象喻之説。”{唐}{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鹿園}曾敞﹐象教旁流。”
鹿頭-汉语大词典
鹿頭
【1】见“鹿頭關”。【2】鹿的头。《後汉书·董卓传》“鍾虡”{唐}{李贤}注:“故{賈山}上書云‘懸石鑄鍾虡’。《前書音義》曰:‘虡﹐鹿頭龍身﹐神獸也。’”【3】鲟鳇鱼的两颊之肉。{明}{黄省曾}《养鱼经》:“江海之産﹐有鱘鰉之魚﹐其長丈餘﹐鼻端有肉骨﹐四分身之一﹐兩頰之肉﹐謂之鹿頭。”【4】山名。在{四川省}{德阳市}。{唐}{杜甫}《鹿头山》诗:“{鹿頭}何亭亭﹐是日慰飢渴。”{仇兆鳌}注引《全蜀总志》:“{鹿頭山}﹐在{德陽縣}治北三十餘里。”{宋}{苏轼}《送贾讷倅眉》诗之一:“{鹿頭}北望應逢雁﹐人日東郊尚有梅。”
鹿幦-汉语大词典
鹿幦
【1】鹿皮所作的覆苓。用以挡风尘。《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齊車鹿幦豹犆。”{郑玄}注:“幦﹐覆苓也。”{孔颖达}疏:“苓﹐即式也。”
鹿蹊-汉语大词典
鹿蹊
【1】鹿行的小径。《楚辞·王逸<九思·悼乱>》:“鹿蹊兮■■﹐貒貉兮蟫蟫。”{洪兴祖}补注:“蹊﹐徑也。”
鹿縱-汉语大词典
鹿縱
【1】谓追逐群鹿。《文选·左思<魏都赋>》:“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吕向}注:“言苑囿之中草木盛﹐人往取之﹐無忌吝也。即鹿苑中所養﹐任人縱之﹐亦非所禁﹐咸與人共之也。”
鹿蹤-汉语大词典
鹿蹤
【1】鹿的踪迹。{唐}{皮日休}《缥缈峰》诗:“帶露齅藥蔓﹐和雲鹿蹤。”
鹿皮几-汉语大词典
鹿皮几
【1】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倦时可以凭倚。鹿皮作成,隐士所用。{唐}{王维}《春园即事》诗:“還持鹿皮几﹐日暮隱蓬蒿。”
鹿角車-汉语大词典
鹿角車
【1】兵车名。架戈﹑戟于车前,形同鹿角,故名。{唐}{李靖}《李卫公问对》卷上:“地廣則用鹿角車營﹐路狹則爲木屋施于車上。”{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二:“{李靖}用偏箱﹑鹿角車以擒{頡利}。”
鹿茸-汉语大词典
鹿茸
【1】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做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有疗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鹿》〔集解〕引{苏恭}曰:“鹿茸夏收之﹐陰乾﹐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火乾大好。”
鹿聚-汉语大词典
鹿聚
【1】如鹿一样聚居。《子华子·孔子赠》:“太古之時﹐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
鹿幘-汉语大词典
鹿幘
【1】鹿皮制成的头巾。多为隐士所戴。《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長史{竇軌}見之﹐遺以衣服﹑鹿幘﹑麂鞾﹐逼署鄉正。”{唐}{陆龟蒙}《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身輕曳羽霞襟狹﹐髻聳峨烟鹿幘高。”
鹿盧-汉语大词典
鹿盧
【1】见“鹿盧劍”。【2】亦作“[鹿櫨]”。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古文苑·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盧。”{章樵}注:“鹿盧引綆以汲井。”{明}{高启}《题美人对镜图》诗:“曉院鹿盧鳴露井﹐玉人夢斷梨雲冷。”《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鍾一没于{河}﹐募浮没三百人入{河}﹐繫以竹絚﹐牛百頭﹐鹿櫨引之乃出。”《礼记·檀弓下》“公室視豐碑”{汉}{郑玄}注:“豐碑斵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古人謂物圓可轉﹐及形圓腰細者﹐其音近於胡盧……汲具鹿盧是也。”
鹿醢-汉语大词典
鹿醢
【1】鹿肉制成的酱。{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九皇会》:“供品以鹿醢東酒﹑松茶棗湯﹑爐焚茅草雲蕊真香。”{汉}{刘向}《说苑·杂言》:“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則易以匹馬。非蘭本美也﹐願子詳其所湛。”《新唐书·礼乐志二》:“豆以韮葅醢﹑菁葅鹿醢﹑芹葅兔醢﹑筍葅魚醢。”
鹿轓-汉语大词典
鹿轓
【1】指鹿车。{宋}{王安石}《送明州王大卿》诗:“{大曆}才臣有此州﹐{昆雲}今駕鹿轓游。”
鹿觸-汉语大词典
鹿觸
【1】{晋}孝子{许孜}为母墓道植松,被鹿所触犯,{许}甚悲恸,后鹿忽为猛兽所杀。事见《晋书·孝友传·许孜》。后以“鹿觸”为诗文典故。{宋}{苏轼}《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新松無鹿觸﹐舊柏有烏馴。”
鹿臡-汉语大词典
鹿臡
【1】鹿肉及骨所制的酱。{明}{虞淳熙}《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玉俎紅虬脯﹐雕盤蒼鹿臡。”《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
鹿巾-汉语大词典
鹿巾
【1】鹿皮巾。{前蜀}{韦庄}《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诗:“鹿巾藜杖葛衣輕﹐雨歇池邊晩吹清。”
鹿子-汉语大词典
鹿子
【1】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八》:“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
鹿文-汉语大词典
鹿文
【1】鹿形花纹。《辽史·穆宗纪下》:“造大酒器﹐刻爲鹿文﹐名曰‘鹿甒’﹐貯酒以祭天。”
鹿耳-汉语大词典
鹿耳
【1】见“鹿耳門”。【2】鹿的耳朵。{唐}{孟郊}《寄洺州李大夫》诗:“鳥巢憂迸射﹐鹿耳駭驚聞。”
鹿車-汉语大词典
鹿車
【1】古代的一种小车。{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调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谥文节常公神道碑》:“夫人同縣{劉氏}﹐孝敬夙聞﹐貧修鹿車之敬﹐貴習紘綖之禮。”《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汉}{应劭}《风俗通》:“鹿車﹐窄小裁容一鹿也。”{宋}{陆游}《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诗:“遊山尚有平生意﹐試爲閑尋一鹿車。”【2】佛教语。三车之一。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法华经·譬喻品》:“如彼諸子﹐爲求鹿車﹐出於火宅。”{李白}《僧伽歌》“有時與我論三車”{清}{王琦}注:“三車﹐謂羊車﹑鹿車﹑牛車也……當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三車之所載有多寡﹐喻三乘諸賢聖道力之淺深耳。”【3】鹿拉的车子。{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使犬部}在{混同江}以南﹐其海近{朝鮮};{使鹿}諸部在{混同江}以北﹐其海近{鄂羅斯}。故{朝鮮}亦有獒站﹐而{鄂羅斯}亦有鹿車。”《南史·东夷传·扶桑》:“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
鹿頂-汉语大词典
鹿頂
【1】指东西房和南北房连接转角的地方。《红楼梦》第三回:“儀門内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厢房鹿頂﹐耳門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2】借指厢房。《红楼梦》第七一回:“這丫頭應了便出去﹐到二門外鹿頂内﹐--乃是管事的女人議事取齊之所。”
鹿野苑-汉语大词典
鹿野苑
【1】佛教地名。在{中天竺}{波罗奈国}。{释迦}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故名{仙人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西方聖人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自從{鹿野苑}中﹐直至於{跋提河}﹐演説苦空無我無量妙義。”《杂阿含经》卷二三:“此處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中爲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
鹿鹿-汉语大词典
鹿鹿
【1】平凡。{明}{张煌言}《祭平夷侯周九苞文》:“鹿鹿如余﹐列公之盟﹐亦謬稱雁行。”《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録録未有奇節”{唐}{颜师古}注:“録録猶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2】车轮转动声。引申谓奔走于道途。{姜可生}《送影禅北行》诗:“衰艸離離秋色老﹐征車鹿鹿寸心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而其書在簏﹐别來一載有半﹐{質人}亦鹿鹿道途﹐未嘗改訂一字。”【3】忙碌。{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徐尚书乾学》:“偶於啓奏時﹐一晤芝宇﹐又勿獲暢談﹐乃朝夕鹿鹿﹐良覿頗稀﹐悵歉曷極。”{清}{冒襄}《影梅庵忆语》:“鹿鹿永夜﹐無形無聲﹐皆存視聽﹐湯藥手口交進。”
鹿葱-汉语大词典
鹿葱
亦作“[鹿蔥]”【1】藜芦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藜芦》:“黑色曰藜﹐其蘆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際似蔥﹐俗名蔥管﹐藜蘆是也。北人謂之憨蔥﹐南人謂之鹿蔥也。”【2】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鳞茎,夏日生花轴,轴顶生数花﹐花淡红紫色。因花色与萱稍相似,古人曾误认为萱。{宋}{杨万里}《夏日绝句》:“鹿葱解插纖長柄﹐金鳳仍開最小花。”{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一名鹿葱。’今驗此花﹐中有鹿斑文﹐與萱小同而大異﹐其開花亦不並時﹐則知當以有鹿斑者爲鹿葱﹐無斑文者爲萱云。”{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羣芳譜》云:‘鹿蔥﹐色類萱﹐無香﹐鹿喜食之﹐故名。’”《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嵇含}《<宜男花赋>序》:“宜男多植幽臯曲隰﹐或寄華林玄圃﹐{荆}{楚}之士﹐號曰鹿葱。”
鹿裘-汉语大词典
鹿裘
【1】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明}{唐寅}《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師﹐井竈猶存舊隱基。”{唐}{黄滔}《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長﹑袪。”{孔颖达}疏:“鹿裘者﹐亦小祥後也﹐爲冬時吉凶衣﹐裏皆有裘。吉時則貴賤有異﹐喪時則同用大鹿皮爲之﹐鹿色近白﹐與喪相宜也。”《列子·天瑞》:“{孔子}遊於{太山}﹐見{榮啓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鹿隱-汉语大词典
鹿隱
【1】指{东汉}{庞德公}隐居{鹿门山}事。{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冷夢{漢臯}懷鹿隱﹐静憐煙島覺鴻離。”
鹿藿-汉语大词典
鹿藿
【1】葛的别名。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葛》:“鹿食九草﹐此其一種﹐故曰鹿藿。”{南朝}{梁简文帝}《劝医论》:“胡麻﹑鹿藿﹐纔救頭痛之痾。”
鹿麑裘-汉语大词典
鹿麑裘
【1】泛指鹿皮大衣。{南唐}{陈陶}逸句:“一鼎雄雌金液火﹐十年寒暑鹿麑裘。”按﹐{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引作“鹿霓衣”。
鹿布-汉语大词典
鹿布
【1】粗布。《吕氏春秋·贵生》:“{顔闔}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许维遹}集释引{洪颐煊}曰:“鹿﹐即‘麤’字之省。”
鹿田-汉语大词典
鹿田
【1】即鹿场。{宋}{谢翱}《和方四隐君》:“鹿田在其顛﹐肺石來風雨。”
鹿皮公-汉语大词典
鹿皮公
【1】见“鹿皮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