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黻

黻(黻)是什么意思

  • 黻-古文观止词典

    黻fú

    【词性】:名词

    用同“韨”。古代作祭服的蔽膝,用皮革做成(1)。《臧哀伯谏纳郜鼎》:衮冕黻珽。——穿戴的礼服、礼帽、蔽膝、大圭。

  • 黼黻-古文观止词典

    黼黻fǔ fú

    【词性】:名词

    古礼服上所绣的花纹。黼,黑白两色相间。黻,黑青两色相间(1)。《臧哀伯谏纳郜鼎》:火龙黼黻,昭其文也。——礼服上绣的火、龙及绣的花纹,是为表明尊卑的文饰。

  • 黻-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黻fú

    ①古代礼服上绣的黑色与青色相间的花纹。《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衣绣裳。”②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或缯帛制成。《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冕。”

  • 黻-现代汉语大词典

    黻fú

    【释义】:

    古代礼服上绣的黑与青相间的亞形花纹。如:黻衣。

  • 丹黻-汉语大词典

    丹黻

    【1】赤色的蔽膝。古时诸侯之服。{南朝} {梁}{裴子野}《上朝值雪》诗:“集霰渝丹黻﹐流雲飄繡柱。”《文选·范晔<乐游应诏>诗》:“探已謝丹黻﹐感事懷長林。”{李善}注:“《毛詩》曰:‘赤茀在股。’{毛萇}曰:‘諸侯赤茀。’{鄭玄}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黼與茀古字通。”

  • 珩黻-汉语大词典

    珩黻

    【1】佩玉和蔽膝。本为大夫以上者的服饰,后泛指贵官服饰。{明}{夏完淳}《陆士衡羁臣》诗:“君王德孔懋﹐珩黻榮賤軀。”

  • 珮黻-汉语大词典

    珮黻

    【1】本为古代带有珮饰的官服,后借指同僚。{孙洪伊}《请北洋诸将讨贼救亡电》:“我北方將士與{徐段}有袍澤之誼﹐珮黻之親﹐故彼雖負有滔天之罪惡﹐而不忍與絶。”

  • 朱黻-汉语大词典

    朱黻

    同“[朱紱]”【1】《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四牡龍旂。”{李善}注引{应劭}曰:“朱黻﹐上廣一尺﹐下廣二尺﹐長三尺﹐以皮爲之﹐古者上公服之。”{元}{汪元亨}《一枝花·闲乐》套曲:“遠雕輪﹐避朱黻。”《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長纓皆俊人。”{李善}注引{郑玄}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黻與茀古字通。”

  • 冕黻-汉语大词典

    冕黻

    【1】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宋}{王安石}《金溪吴君墓志铭》:“氏{吴}其先自{姬}出﹐以儒起家世冕黻。”

  • 朝黻-汉语大词典

    朝黻

    【1】犹朝服。亦借指朝官。《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三妨儲﹐五塵朝黻。”{李周翰}注:“五塵朝黻﹐謂五任朝官也……塵﹐汙也。”

  • 火龍黼黻-汉语大词典

    火龍黼黻

    【1】《左传·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宋}{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夢錫}之意﹐非爲集句設也﹐本以成其詩耳。不然﹐火龍黼黻手﹐豈補綴百家衣者耶!”

  • 章黻-汉语大词典

    章黻

    【1】礼服上色彩鲜明的黑白花纹。亦指礼服。{唐}{张九龄}《上张燕公书》:“清流高品﹐不沾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黻。”

  • 纓黻-汉语大词典

    纓黻

    【1】见“纓紱”。

  • 釋黻-汉语大词典

    釋黻

    【1】见“釋紱”。

  • 黻-汉语大词典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1】古代礼服上绣的黑与青相间的亞形花纹。《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孔}传:“黻﹐爲兩己相背。”{孔颖达}疏:“黻謂兩己相背﹐謂刺繡爲己字﹐兩己字相背也。《考工記》云:黑與青謂之黻。刺繡爲兩己字﹐以青黑線繡也。”《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黻者﹐兩己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濟也。” 一说两“弓”相背。{清}{阮元}《释黻》:“説黻者曰﹐兩己相背戾。而自古畫象則作形﹐明兩弓相背戾﹐非兩己相背戾也。两弓相背﹐義取于物﹐與斧同類。兩己之己何物耶?然則各傳注所言兩己者﹐豈非兩弓相沿之誤與?《漢書·韋賢傳》{師古}注曰﹐紱畫爲文;﹐古弗字也。{師古}此語﹐必有所傳。”【2】古代作祭服的蔽膝,用熟牛皮做成的大巾。《左传·桓公二年》:“衮冕黻珽。”{杜预}注:“黻﹐韋韠以蔽膝也。”《新唐书·车服志》:“朝服謂之鞸﹐冕服謂之黻。”【3】古大夫的礼服。《礼记·礼器》:“禮﹐有以文爲貴者﹐天子龍衮﹐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4】通“[紱]”。系印的丝带。{三国 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思投印釋黻﹐朝夕侍坐。”《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雲裝信解黻﹐煙駕可辭金。”{李善}注:“《蒼頡篇》曰:‘紱﹐綬也。’黻與紱通。”{唐}{陈子昂}《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黄黻不貴﹐拱璧爲輕。”

  • 黻藻-汉语大词典

    黻藻

    【1】语出《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谓织有黻和水藻的花纹。引申为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明}{孙柚}《琴心记·给管求文》:“管城子即日抒詞﹐楮先生行當黻藻。”

  • 黻佩-汉语大词典

    黻佩

    【1】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王闿运}《<衡阳县志>序》:“敢告黻佩﹐作配{宋}姬﹐述列女傳﹐凡人物列女四十三傳。”

  • 黻領-汉语大词典

    黻領

    【1】黑青相间的衣领。《宋史·舆服志三》:“〔皇太子之服〕白紗中單﹐黻領﹐青褾﹑襈﹑裾。革帶﹐金鉤。”《新唐书·车服志》:“〔天子之服〕衣﹑褾﹑領﹐畫以升龍﹐白紗中單﹐黻領﹐青褾﹑襈﹑裾。”

  • 黻繡-汉语大词典

    黻繡

    【1】黑与青相间的花纹。《晋书·舆服志》:“棨韜以黻繡﹐上爲亞字。”《隋书·礼仪志五》:“加棨於車之右﹐韜以黻繡之衣。”

  • 黻文-汉语大词典

    黻文

    【1】黑青相间如形的花纹。《隋书·礼仪志五》:“右載闟﹐長四尺﹐廣三尺﹐黻文。”《宋史·舆服志一》:“右載闟﹐繡黻文。”

  • 黻裘-汉语大词典

    黻裘

    【1】古代礼服。{明}{夏完淳}《有人此有土》:“先王御黻裘而覽勝﹐必開習習之温風。”

  • 黻裳-汉语大词典

    黻裳

    【1】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葷。”{杨倞}注:“黼衣﹑黻裳﹐祭服也。白與黑爲黼﹐黑與青爲黻。”

  • 黻翣-汉语大词典

    黻翣

    【1】古代出丧时画有形的棺饰。《礼记·丧服大记》:“飾棺……黼翣二﹐黻翣二﹐畫翣二。”

  • 黻衣-汉语大词典

    黻衣

    【1】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堯}白屋;黻衣九種﹐而{堯}大布。”{汉}{张衡}《思玄赋》:“温恭之黻衣兮﹐被禮義之繡裳。”《诗·秦风·终南》:“君子至上﹐黻衣繡裳。”{毛}传:“黑與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清}{凤韶}《凤氏经说·终南》:“然五衣皆章服也﹐章以衣爲重﹐故亦得以繡之裳名其衣曰黻衣。”

  • 黻班-汉语大词典

    黻班

    【1】指在朝的达官显贵。《晋书·张载传》:“至如軒冕黻班之士﹐苟不能匡化輔政﹐佐時益世﹐而徒俯仰取容﹐要榮求利﹐厚自封之資﹐豐私家之積﹐此沐猴而冠耳﹐尚焉足道哉!”

  • 黻冕-汉语大词典

    黻冕

    【1】古时祭服。{宋}{叶適}《梁父吟》:“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襏襫。”《论语·泰伯》:“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朱熹}集注:“黻﹐蔽膝也﹐以韋爲之;冕﹐冠也;皆祭服也。”《宋书·礼志五》:“{夏后}崇約﹐猶美黻冕。”

  • 黼黻文章-汉语大词典

    黼黻文章

    【1】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淮南子·主术训》:“人主好高臺深池﹐雕琢刻鏤﹐黼黻文章﹐絺綌綺繡。”《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杨倞}注:“黼黻文章﹐皆色之美者。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宋}{苏轼}《胜相院经藏记》:“以是業故﹐所出言語﹐猶如鐘磬﹐黼黻文章﹐悦可耳目。”{清}{程麟}《此中人语·曾睹瑶池仙客》:“内坐一女﹐年約三十許﹐黼黻文章﹐光明奪目。”

  • 黼黻-汉语大词典

    黼黻

    【1】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於杼軸。”{高诱}注:“白與黑爲黼﹐青與赤爲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天子負黼黻﹐翠被。”《後汉书·张衡传》:“士或解短褐而黼黻﹐或委臿築而據文軒者﹐度德拜爵﹐量績受禄也。”【2】借指爵禄。{唐}{钱起}《寄任山人》诗:“天階崇黼黻﹐世路有趨競。”{唐}{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雅尚冲漠﹐脱落人事﹐鼎鐘黼黻﹐罔汩其志。”{茗荪}《地方自治博议》:“天子無獨斷之力﹐民間有參政之權﹐衮冕黼黻﹐悉不足以炫燿。”【3】使华美。{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九月桃花记》:“桃李不借力於東風﹐而春色必叨榮於桃李﹐籍以增輝萬物﹐黼黻河山也。”{唐}{柳宗元}《<非国语>跋》:“以彼庸蔽奇怪之語﹐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後世之耳目。”{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上》:“亦復黼黻河漢﹐藻飾川岳。”【4】借指辞藻,华美的文辞。《北齐书·文苑传序》:“其有帝資懸解﹐天縱多能﹐摛黼黻於生知﹐問珪璋於先覺。”【5】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晏子春秋·谏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繡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宋}{叶適}《故宝谟阁赵公墓志铭》:“黼黻爲章﹐宫徵成音﹐經綜緯錯﹐其行欽欽。”{清}{黄鷟来}《杂诗》之二:“燦燦黼黻裳﹐乃出寒女治。”【6】指修饰文辞。{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黼黻其辭﹐雲蒸而電激。”{明}{宋濂}《<郭考功文集>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博習經藝﹐彰露文綵﹐足以……攄其獻替贊襄之益﹐致其黼黻藻會之盛。”【7】谓辅佐。{唐}{柳宗元}《巧文》:“黼黻帝躬﹐以臨下民。”{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黼黻承平時﹐無賢幸無奸。”{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米芾}〕困於資格﹐不幸一旦死﹐不得潤色帝猷﹐黼黻王度。”

  • 黼國黻家-汉语大词典

    黼國黻家

    【1】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我天朝萬萬年作人之治﹐所由黼國黻家﹐天道無不彰之美;金聲玉振﹐天理靡不暢之機。”

  • 黼蔀黻紀-汉语大词典

    黼蔀黻紀

    【1】谓锦绣美好的年代。{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自古重熙累洽之朝﹐則有康疆竺鞏之佐﹐贊醲廸薰﹐黼蔀黻紀﹐相一人而壽世﹐爲百族之福宗。”

  • 黼黻皇猷-汉语大词典

    黼黻皇猷

    【1】犹言辅佐朝廷。{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黼黻皇猷﹐繼先王之統緒;文章潤筆﹐爲後進之規模。”《平山冷燕》第一回:“敕禮部會議﹐遣使分行天下搜求﹐以爲黼黻皇猷之助。”{元}{孟攀鳞}《<湛然居士文集>序》:“黼黻皇猷﹐經緯政體﹐變干戈而俎豆﹐易荒服而衣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