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是什么意思
白色←→黑色 玄色 元色 皂色-反义词词典
白色←→黑色 玄色 元色 皂色báisè-hēisè xuánsè yuánsè zàosè
【词性】:形
白色:象霜或雪那样的颜色。
黑色:象煤或墨那样的颜色。
玄色:黑色。
元色:黑色。
皂色:黑色。
【例】 天快亮了,低低的天幕,压一重重恐怖的黑云,它的来势凶猛,象是一群黑色的疯狂的巨龙,要把大地吞噬。(陈残云:《香飘四季》) 天上的星稀疏而明亮,天河也只是淡淡的一抹白色。北斗星已经横下去,左近不知那家的毛驴又喀喀的叫起来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在那客厅底门口,我看到了一个中等身材的女子底侧面,翠绿旗袍底叉开间,显露着嵌镶花带的长而且大的玄色裤脚,一望而知是个四川人。(许钦文:《神经病》) 包身工,就没有这种福气了,她们没有例外的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青莲的短衫,下面是元色或者柳条的裤子。(夏衍:《包身工》) 炼焦处的烧炉工人,手里拿着一把长铁钩,把炉子门一钩就关上。边拿起搭在自己肩头上满是灰土,半干半湿的那条皂色长手巾,拭去脸上的黄豆大的汗珠,边询问来接班的老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除夕←→元旦-反义词词典
除夕←→元旦chúxī-yuāndàn
【词性】:名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夜,也泛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例】 除夕那天,暴风大雪,又猛烈地刮起来了。全县电线都断了。(周立波:《盖满爹》)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宋·吴自牧:《梦梁录》)
继配←→元配-反义词词典
继配←→元配jìpèi-yuánpèi
【词性】:名
继配: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
元配:首次娶的妻子。
前元音←→中元音 后元音-反义词词典
前元音←→中元音 后元音qiányuányīn-zhōngyuányīn hòuyuányīn
【词性】:名
前元音:由舌面前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中元音:由舌面中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后元音:由舌面后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例】 前元音:如汉语的i、e、u,俄语的u、z;中元音:如汉语的a,俄语的a、ы;后元音:如汉语的u,o,俄语y、o。(宋振华、王今铮:《语言学概论》)
轻元素←→重元素-反义词词典
轻元素←→重元素qīīngyuánsù-zhòngyuánsù
【词性】:名
轻元素:原子量较小的元素,如氦、氢等。
重元素:原子量较大的元素,如铀、钔等。
【例】 轻元素和重元素是根据原子量的大、小来区分的。
一元论←→二元论-反义词词典
一元论←→二元论yīyuánlùn-èryuánlùn
【词性】:名
一元论: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
【例】 我们的哲学观是一元论,而不是二元论,即世界的本原只是物质这一个实体。
元音←→辅音-反义词词典
元音←→辅音yuányīn-fǔyīn
【词性】:名
元音: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未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音。
【例】 元音和辅音都有长短的分别,例如英语“heed”(注意)中的元音要比“hid”(藏)中的元音长,“sin”(罪)中最后的辅音要比“seen”(看见)中最后的辅音长。(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
黎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黎元lí yuán
【释义】:
犹言众民。元,老百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元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元yuán yuán
【释义】:
百姓,庶民。《战国策·秦策一》:“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高诱注:“元,善也,民之类善故称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李贤注:“元元,黎庶也。”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九:“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真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元zhēn yuán
【释义】:
指本性。未经人为的,事物本来的面目和性格。清·洪升《长生殿·神诉》:“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炼出金丹固。”徐朔方校注:“真元,本性。”又指人的“元气”,见该条。
含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含元hán yuán
【释义】:
包含万物的本元。《后汉书·郅恽传》:“含元为一,甄陶品类。”李贤注:“《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合三为一。’谓三才未兮,包而为一也。”三才,天地人。
化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化元huà yuán
【释义】:
造化的本原。造化,即天地或大自然,亦即客观世界。唐·独孤及《洪都刺史张公遗爱颂序》:“该综六学,大抵以《周易》为师,将探化元,耻观朵颐,隐居南山,盖三十朞。”朵颐(duǒyí),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朵,用手捉物;颐,面颊,腮。耻观朵颐,谓耻于看吃东西。朞,同“期”(jī),一周年。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有至人焉,见吾之深探化元,细推名理,钻故纸以终日,惟陈言之是耽,不犹诸子之立观村剧乎!”亦指造化,见“天地”条。
玄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元xuán yuán
【释义】:
指道家所谓的万物本原。即道。玄,天;元,本原。《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于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橐籥(tuóyuè),鼓风器,即风箱。玄元,亦泛指天宇、天空。又指“元气”、“老子”,见各该条。
一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一元yī yuán
【释义】:
宇宙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和天地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太始也。”《关尹子·二柱》:“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又指“天下”,见该条。亦为古代术数家的说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元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极yuán jí
【释义】:
谓万物的本原。《汉书·叙传下》:“阐元极,步三光。”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元,始也。极,至也。”又指“天”,见该条。
元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一yuán yī
【释义】:
指万物的本源。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征》:“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胞胎元一,范铸两仪。”《晋书·束皙传》:“元一既启,两仪肇立。”两仪,指天地。
元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元yuán yuán
【释义】:
元始,物之本源。唐·李咸用《大雪歌》:“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又指“平民”,见“百姓”条。
元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命yuàn mìng
【释义】:
长寿。元,大。《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孔颖达疏:“若能断狱平均者,必寿长久大命。”
元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造yuán zào
【释义】:
本指造化,上天。借指天子或朝廷。《鉴戒录·诛利口》引五代·李严《笏记》:“臣等叨承元造,获奉皇华,载驰得面于彤庭,战汗实深于跼地。”宋·王安石《谢执政启》:“更期元造,终赐曲成。”
元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德yuán dé
【释义】:
大德。《书·酒诰》:“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孔传:“亦惟天顺其大德而佑之。”《国语·楚语上》:“尧有丹朱,舜有商均……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
元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良yuán liáng
【释义】:
大善,至德。元,大;良,善。《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真。”孔传:“天子有大德,则天下得其正。”又指“太子”、“贤人”。见各该条。
坤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坤元kūn yuán
【释义】:
指大地。与“乾元(天)”相对称。按八卦,坤指地。元,开始。谓大地始生万物。《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认为坤的作用是顺应自然,资生万物。孔颖达疏:“至哉坤元者,叹美坤德。”《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故孕育群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陈书·高祖记》:“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
元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匠yuán jiàng
【释义】:
巨匠、大师。元,大;匠,对某一学术或技艺有深厚造诣的人。南朝·梁·慧皎《高僧·义解三·释僧济》:“(济)年始过立,使出邑开讲,历当元匠。”
元教-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教yuán jiào
【释义】:
即玄教、道教。因避康熙皇帝玄熚之讳,改玄为元。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神庙初欲选宫女数十人,令习元教为女道士。”
元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门yuán mén
【释义】:
即玄门,指道教。因避康熙玄熚之讳,而改玄为元。《绿野仙踪》第四回:“元门一途,总以渡脱仙才为功德第一。”也指“道士”,见该条。
三元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三元客sān yuán kè
【释义】:
道士的别称。三元,道教谓天、地、水为“三元”,又称所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为“三元”,故崇奉三官之神者为三元客,亦称道士。唐·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诗:“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
元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门yuán mén
【释义】:
指道士。《天雨花第二七回:“袞绣衣冠都暂去,金冠鹤氅扮元门。”又指“道教”见该条。
元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弟yuán dì
【释义】:
长弟。元,大。《金石萃编·汉司隶校尉杨淮碑》:“元弟(杨弼)功德牟盛,当究三事,不幸早陨。”《魏书·咸阳王禧传》:“诏以禧元弟之尊,食邑三千户,自余五王皆食邑二千户。”
乾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乾元qián yuán
【释义】:
指帝王。乾,卦名,八卦之一。指阳、天;元,第一。《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定皇后》:“德配乾元,恭顺宗庙,徽音六宫,母仪天下。”明·何景明《秦府进历》诗:“同懽承睿疑,歌舞颂乾元。”清·康有为《门人陈千秋等初来草堂问学示诸子》诗:“群龙无首谁知吉,自有乾元大统长。”
上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上元shàng yuán
【释义】:
指帝王。元,第一,头,天。明·张居正《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斗、衡,谓权柄。
元后-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后yuán hòu
【释义】:
天子,帝王。后,君主。《书·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陟(zhì),升,登上。孔传:“言天道在汝身,汝终当升为天子。”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一:“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又指帝王的嫡妻。
元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首yuán shǒu
【释义】:
君主,帝王。《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传:“元首,君也。”三国·魏·曹丕《灾异免策三公诏》:“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辠己之义乎?”辠,古“罪”字。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凡百,所有的一切。宋·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臣避命弗获,居宠为忧,谨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
元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冬xuán dōng
【释义】:
即玄冬。冬季。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凛冽倦元冬,负暄嗜飞阁。”负暄,晒背取暖。暄(xuān),温暖。
元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泽yuán zé
【释义】:
德泽,恩惠。元,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敷化未期,元泽潜施,枯源扬,澜川涤陂。”宋·曾巩《福州上执政书》:“此皆吾君吾相至仁元泽覆冒所及。”
元则-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则yuán zé
【释义】:
原则、准则。章炳麟《文学说例》:“抑名家所著,为演说之元则,彼固施诸笔钥,犹与演说有殊。”
元昆-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昆yuán kūn
【释义】:
长兄。唐·苏《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诗:“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珮刀回。”宋·苏辙《送鲁有开》诗:“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元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兄yuán xiōng
【释义】:
长兄。元,首、开头、第一。《后汉书·和帝纪》:“(窦)太后诏曰:‘……侍中宪,联之元兄’。”
元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古yuán gǔ
【释义】:
上古。元,开初。唐·李白《古风》之一:“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元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龟yuán guī
【释义】:
大龟。古代用以占卜。《书·金縢》:“今我即命于元龟。”孔传:“就受三王之命于大龟,卜知凶吉。”《史记·龟策列传》:“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唐·杨巨源《元日观潮》诗:“北极长尊极圣期,周家何用同元龟。”亦借指“谋士”,见该条。
元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绪yuán xù
【释义】:
龟的别名。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宋·范成大《再韵达子文》:“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明·刘基《题枯木图》诗:“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又指“大业”,见该条。
元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伫yuán zhù
【释义】:
龟的异名。《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南越志》:“龟甲名神屋,出南海,生池泽中,吴越为之元伫。”
元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青yuán qīng
【释义】:
即玄青,深黑色。因避清·康熙帝玄烨之讳,将元改玄。《天雨花》第一回:“上罩合衫玄青布,足下麻鞋孝满身。”
元色-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色yuán sè
【释义】:
即玄色。黑色。《儒林外史》第一回:“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只见门帘开处,进来了两个人,一色打扮:穿着二蓝摹本缎羊皮袍子,元色摹本皮坎肩。”
元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吉yuán jí
【释义】:
洪福。吉,祥福。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薛综注:“元,大也;吉,福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
元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祉yuàn zhǐ
【释义】:
大福、洪福。元,大;祉,福。《宋史·乐志七》:“辅德惟仁,永锡元祉。”锡,赐予。
元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辰yuán chén
【释义】:
良辰,吉日。元,善、吉。《礼记·月令》:“(孟春元月)乃择元辰,天子亲栽耜。”郑玄注:“元辰,盖郊后吉辰也。”汉·张衡《思玄赋》:“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淑装。”简,选择。《北齐书·文宣帝纪》:“敬简元辰,升坛受禅。”
元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气yuán qì
【释义】:
指人的精神,精气。《后汉书·赵咨传》:“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复始,归于无端。”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凡人元气重十六两,渐老而耗。张公所耗过半矣。”又指原始混沌之气,见主词目“元气”条。
元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神yuán shén
【释义】:
精神,精力。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我辈长夜读书,灯光射目,最耗元神。”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北齐守宫老狐》:“当其被挞之时,哀怛惊惧,大损元神。”又指“天帝”,见该条。亦指“灵魂”。
元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圣yuán shèng
【释义】:
犹“玄圣”。元,通“玄”,大。谓孔子为“大圣人”。宋代曾谥孔子为元圣。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祥符中,谥孔子为元圣,后避圣主名,改至圣。”
玄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元xuán yuán
【释义】:
指老子。唐初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唐·韩愈《顺宗实录五》:“伏维太上皇帝陛下,道继玄元,业缵皇极。”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老玄元一卷书。”清·金农《老子祠李花》诗:“玉雾谷休轻比,恐汙玄元七叶孙。”
元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元yuán yuán
【释义】:
指老子。唐追奉老子为玄元皇帝,故称老子为“元元”。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铭》:“秾矣公主?元元之绪,圣皇之孙,肃宗之女,今上之妹,生人之矩。”矩,犹表率。元元,又指“百姓”,“本原”,见各该条。
毛元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毛元锐máo yuán ruì
【释义】:
对毛笔的拟人姓名。唐·文嵩《四侯传》:“管城侯,毛元锐,字文锋,宣城人也。”《四侯传》,仿韩愈《毛颖传》而作;四侯,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元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服yuán fú
【释义】:
冠之别名,元,首、头。意为头著之服,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颜师古注:“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梁书·昭明太子传》:“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
状元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状元花zhuàng yuán huā
【释义】:
梅花别称。谓其为花中魁首,故称。宋·徐清叟《静明院种御制诗》:“冲陈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
状元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状元红zhuàng yán huōng
【释义】:
牡丹花的喻称,以其为群花之首,有如状元为应考学士之冠,并呈大红色,故称。宋·陆游《天彭牡丹谱·花释名》:“以其高出众花之上,故名状元红。或曰:旧制进士第一人,即赐茜袍,此花如其色,故以名之。”元·乔吉《桂花》曲:“绿衣衬榜,黄麻供奉,不似状元红。”茜袍,即大红袍。
元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室yuán shì
【释义】:
即玄室,元,通“玄”,幽暗。明·何景明《王母何氏墓碑》:“吉驾彼柏輀兮,载此杉槨;前建文兮,乃造元室。”柏輀,灵车。
元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女yuán nǚ
【释义】:
长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元女,指武王长女。晋·潘岳《杨仲武诔》:“其母郑氏,光禄勋密陵成侯之元女。”
寿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寿元shòu yuán
【释义】:
寿命;寿数。元,古通“年”。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香透穹苍,祝吾王寿元无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参术无灵,竟就呜呼哀哉了!”
元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寿yuán shòu
【释义】:
年寿。元,古通“年”。《汉书·王莽传》:“绥和元寿。”
元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酒yuán jiǔ
【释义】:
即玄酒。古代祭祀时当酒的水。《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汉·桓谭《新论》:“元酒不仓吾之醇。”明·何景明《赠萧文彧号古峰序》:“标支,野鹿,貌之古矣;太羹,元酒,文之古矣。”
人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人元rén yuán
【释义】:
夏历岁首。元、岁之始《汉书·李寻传》:“盖闻《尚书》‘五曰考终命’,言大运壹终,更记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历年纪,数如甲子也。”《后汉书·陈宠传》:“宠奏曰:‘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貌,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三微成著,以通三统。周以天元,殷以地元,夏以人元。’”李贤注:“十三月令正月也,天子迎春各郊,阴阳交合,万物皆出于地,人始初见,故曰:‘人以为正,夏以为岁首也。’”
储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储元chǔ yuán
【释义】:
太子。《南齐书·东昏侯纪》:“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东系晏。皇祚之重,永属储元。”
元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储yuán chǔ
【释义】:
储君,谓太子。晋·葛洪《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然后可以为君。”《陈书·宣帝纪》:“自元储绍国,正位君临,无道非几,伫闻刑措。”
元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良yuán liáng
【释义】:
太子的代称。《礼记·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元良之寄,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太宗以元良未立,虽意在真宗,尚欲遍知储子。”《清史稿·世祖记二》:“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歧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又指“大德”、“大贤”,见各该条。
元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嗣yuán sì
【释义】:
谓太子。《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皇子颖王,天资早茂姻媾及期。方陛下即位之初,而元嗣克家之日,推之于礼,莫重于斯。”
元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子yuán zǐ
【释义】:
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即太子。《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钊,周康王名。《诗·鲁颂·閟宫》:“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元子,指周公长子伯禽。也泛指长子。
乾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乾元qián yuán
【释义】:
天的异名。《陈书·高祖纪上》:“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坤元,指大地。唐·钱起《泰阶六符赋》:“既出没以候君德,又荧煌以丽乾元。”又指“帝王”、“元气”,见各该条。
上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上元shàng yuán
【释义】:
指上天,太空。唐·车缅《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抚殿疏元首,高高楼上元。”又指帝王,见该条。亦为节日名,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太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太元tài yuán
【释义】:
犹太空。太至高至极;元,天。《云笈七签》卷二十:“出驾入景,浮游太元。”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虽形有大小,而其分浩气于太元,挹捐滴于大海,无以异地。”
泰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元tài yuán
【释义】:
天的别称。泰,大;元,天。《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玄冥》:“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颜师古注:“泰元,天也。”
元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极yuán jí
【释义】:
天空别称,谓天之极顶。唐·元洁《引极》诗之一:“天旷莽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上何有兮人不测,积清寥兮成元极。”
元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间yuán jiān
【释义】:
即玄间。天空。明·朱濂《云寓轩诗序》:“方外有道之士,茹术餐霞,捐去尘俗之累,翩翩然御风而游元间。”
元冥-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冥yuán míng
【释义】:
太空,以其深远幽寂,故称。元,天。冥,深远幽寂。明·何景明《告咎文》:“乘元冥以丞行兮,乃觐帝于太微。”
元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穹yuán qióng
【释义】:
玄穹,苍天。明·张居正《贺瑞雪表》之一:“元穹锡祐,鉴一人昭格之城,灵泽敷祥,启万宇丰登之庆。”
元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天yuán tiān
【释义】:
苍天。元,大。《南齐书·曹虎传》:“神运兆中,皇居阐洛,化总元天,方融八表。”清·姚鼐《杂诗》:“俯听深峥嵘,空曲巨声起,勃上充元天,下达幽泉底。”
元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父yuán fù
【释义】:
天帝。唐·李贺《绿章封事》诗:“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王瑜汇解:“元父谓元气之父,即天帝也。”
元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神yuán shén
【释义】:
天帝,大神。元,大天。南朝·宋·颜延之《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釐(lí),赐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帝临中坛,受釐元神。”
元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化yuán huà
【释义】:
即玄化,犹言造化,指天地。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清·陈梦雷《木瘿瓢赋》:“繄元化之纷纶兮,阴阳运而参差。”纷纶,杂乱。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诸公以英才骏足绝世之学,高蹑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元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命yuán mìng
【释义】:
天之大命。元,大。《书·多土》:“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至罚。”孔传:“其惟废其天命,下致天罚。”孔颖达疏:“言天不复助桀,其惟废其大命,欲绝夏祚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竞竞,不遑假寝。”宋·曾巩《进奉同天节银绢状》:“元命在躬,方启龙兴之运。”又指“长寿”,见该条。
元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运yuán yùn
【释义】:
犹天运,天命。元,天。清·侯方域《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阙里群臣谢表》。“风生泗水,初倩元运之笙镛,神降尼丘,永式遐心之金玉。”
一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一元yī yuán
【释义】:
指天下。元,天。即在一个天底之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夷,消除。六合,指上下四方,亦为天下。一元,又为万物的本原。
元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形yuán xíng
【释义】:
指万物,谓大自然赋予的万类形态,故称。隋·王通《中说·立命》:“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
元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绪yuán xù
【释义】:
大业。绪,事业。《三国志·魏志·杨阜传》:“伏维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又为龟的别名,见该条。
元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良yuán liáng
【释义】:
大贤之士。元,大、首;良,贤明。《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蔡沈集传:“元良,微子也;谏辅,比干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清·黄遵宪《三哀诗·哀唐韨臣明经》:“今当尧舜期,益宜简元良。”又指“太子”,见该条。
元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圣yuán shèng
【释义】:
大圣人,大贤者。《书·汤浩》:“聿求元圣,与之戮力。”按,此指伊尹。
元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机yuán jī
【释义】:
玄机。谓微妙之理。唐·马总《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增学助元机,士人如子稀。”
元理-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理yuá n lǐ
【释义】:
即玄理。元,根本。奥妙的道理。明·何景明《六子诗·何编修瑭》:“洞悟超先几,微言析玄理。”明·张居正《七贤咏·阮步兵》:“从容谢婚媾,沉湎混泥滓。郁彼咏怀言,寄辞蕴元理。”
元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鸟yuán niǎo
【释义】:
犹“玄鸟”。燕的别名。清·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二月·时品》:“元鸟至,则高堂画栋衔泥结草以居。”
元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旦yuán dàn
【释义】:
一年中的第一天,元,首,开始;旦,天,日。在我国指农历正月初一日,现指公历一月一日。南朝·梁·萧子云《介雅》诗:“皿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
开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开元kāi yuán
【释义】:
新年。《梁书·武帝纪》“今开元发岁,品物惟新,思俾黔黎,告安旧所。”
三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三元sān yuán
【释义】:
农历正月初一。因这天为年、月、日之始,故称。南朝·齐·王俭《谅闇亲奉丞尝议》:“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则朝会万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唐·潘孟阳《元旦和布泽》诗:“流辉霑万物,布泽在三元。”清·钱谦益《元旦杂题长句》诗之一:“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元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辰yuán chén
【释义】:
元旦。辰,时日。晋·庾阐《扬都赋》:“岁为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余,三朝告始。”履端,正月初一日。唐·杨师道《奉和正日归朝应诏》诗:“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元春-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春yuán chūn
【释义】:
元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展礼肆乐,协此元春。”
元日-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日yuán rì
【释义】:
犹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日。《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汉·张衡《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薛综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
元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朔yuán shuò
【释义】:
元旦。正月初一日,谓一年的第一个朔日。每月的第一天为朔日。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朔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并相催。”
元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正yuán chèng
【释义】:
正月元日。元旦。语出《书·舜典》:“月正元旦舜格于文阻。”汉·崔瑗《三子钗铭》:“元正上日,百福孔灵。”唐·崔道融《元日有题》诗:“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元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气yuán qì
【释义】:
①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古人认为这种气是构成宇宙的原始物质,即万物的本原。《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元气起于子,未分时天地人混合为一。”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元气者,天地之始,万物之祖。”②指人的真气、精气,为人的生命赖以活动的原动力。《后汉书·赵咨传》:“夫亡者,元气去体,真魂游散。反素复始,归于无端。”
玄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元xuán yuán
【释义】:
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即,元气。玄,指天;元,谓极源,根本,亦指气。《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砀而运照。”高诱注:“玄,天也;元,气也;砀,大也。”又泛指天宇、天空。道家指为万物的本源。见“本源”条。亦指“老子”,见该条。
元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精yuán jīng
【释义】:
天地的精气,元气。汉·王充《论衡·超奇》:“天禀元气,人受元精。”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含元精之和,膺期运之数。”
真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元zhēn yuán
【释义】:
指人生存的元气。即人体先天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维持生理的真气。唐·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宋·苏轼《病退》诗:“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梦游何有乡。”《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今子与幽阴之魅同处而不知,邪秽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尽,灾眚来临,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为黄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缘》第五六回:“夜夜发烧无气力,朝朝减食损真元。”
元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宵yuán xiāo
【释义】: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夜晚称“元宵”,又称“元夜”、“元夕”,谓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日。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故亦称“灯节”。唐·韩偓《元夜即席》诗:“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清·赵翼《上元夕毗陵驿前泊舟》诗:“联舟小泊运河滨,正是元宵节物新。”
上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上元shàng yuán
【释义】:
即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后微引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潘荣陞《帝京岁时记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绕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元夕-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夕yuán xī
【释义】:
旧称农历十五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又称“元夜”,“元宵”。宋·叶适《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会庆节礼毕,吏以例白留山棚,元夕张灯可就用也。”清·潘荣陞《帝京岁时纪胜·烟火》:“勋戚富有之家,于元夕集百巧为一架,次第传艺通宵为乐。”
元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夜yuán yè
【释义】:
即元宵。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杨奂《录汴梁宫人语》诗:“岁岁逢元夜,金娥闹簇巾。”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会元夜,相与筹画。”
凯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凯元kǎi yuán
【释义】:
指辅佐君主的大臣。凯,通“恺”,指德才兼备的人。元,第一,大。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三:“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元·耶律楚材《兰仲文寄诗二十六韵勉和以谢之》:“凯元咸戮力,稷契各言忠。”
元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臣yuán chén
【释义】:
重臣。大臣。元,大。唐·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当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钺之权,皆国之元臣,天子所左右。”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晋之王导,可谓元臣。”明·张居正《徐存斋七十寿序》:“公位为元臣,齿为元老。”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元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辅yuán fǔ
【释义】:
辅佐帝王之大臣。元,第一,首。汉·蔡邕《太傅祠前铭》:“七受八命,作此元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于少阳,王宰宣哲于元辅。”李善注引班固《涿邪山祝文》:“晄晄将军,大汉元辅。”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五十韵》:“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巨清开国元辅,在汉臣中,必首推范文肃公文程。”
元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僚yuán liáo
【释义】:
重臣,贤佐。《南史·庾杲之传》:“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宋·岳珂《桯史·周益公降官》:“惟光宗兴念于元僚,亦屡分子阃寄。”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披褐陈王道,须委任元僚绝纷扰。”清·陈维崧《贺新郎·为冯躬暨催妆》词:“火城才散朝回骑,恰元僚、赭袍捧出,宸章新赐。”
元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相yuán xiàng
【释义】:
指丞相。以其居群官之首,故称。元,首。《资治通鉴·晋咸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
元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宰yuán zǎi
【释义】:
即丞相。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于尚父,中铉继踵乎《周南》。”
元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子yuán zǐ
【释义】:
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亦泛指长子。《书·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诗·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朱熹集传:“叔父,周公也;元子,鲁公伯禽也。”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翰,国朝左侍极兼宰相信之玄孙,临汝令秘之元子。”
丹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丹元dān yuán
【释义】:
赤诚的心。元,为首的。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经·心神》曰:“心为脏腑之元。”故丹元犹丹心。明·刘基《女儿割股词》:“丹元诉天天为愁,泪洒长河作飞雨。”
元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旨yuán zhǐ
【释义】:
本来的意义。根本的目的。元,大,本来。明·宋濂《荥阳县男朱公墓志铭》:“凡天官、地理、卜筮、医药之属,咸究其元旨。”咸,都。
元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君yuán jūn
【释义】:
祖先。元,开始;君,先祖的尊称。汉·刘向《列女传·齐东郭姜》:“请就元君之庙而死焉。”
元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祖yuán zǔ
【释义】:
始祖。元,始初。汉·牟融《理惑论》:“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三国·蜀志·先主传》:“袷祭高皇帝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宗庙。”
元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丑yuán chǒu
【释义】:
首恶。《后汉书·陈蕃王元传赞》:“功全元丑,身残余孽。”
元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憞yuán duì
【释义】:
亦作“元憝”。大恶人,元凶。憞,恶。《晋书·文帝纪》:“战不穷武,而大敌歼溃,旗不再麾,而元憝授首。”《新唐书·藩镇传·吴少诚》:“臣请以锐士万人,顺流趋荆、楚,可以攘翦元憝。”
元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恶yuán è
【释义】:
犹“元凶”。罪恶首犯。元,大,首。《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矧(shěn),况且。《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唐·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明史·张璁传》:“元恶寒心,群奸侧目。”
元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渠yuán qú
【释义】:
贼魁。渠,大,首。语出《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英宰归戎,元渠时殄。”殄,灭尽。
元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凶yuán xiōng
【释义】:
亦作“元兇”。罪魁。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将寘于理,元凶是率。”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桴鼓一震,而元凶折首。”《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今元凶未灭,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
中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元zhōng yuàn
【释义】:
农历七月的代称。因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在该月,故云。佛教传说目连于中元节作盂兰盆会,以救被打入地狱的母亲。道观于是日亦作斋醮,以超度孤魂野鬼。唐·令狐楚《中元日献张尊师》诗:“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亦指农历七月十五日。
元-古汉语虚词词典
元yuán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原本如此。义即“本”、“本来”、“原来”、“原本”。①自是客星辞帝坐,元非太白醉扬州。(《李太白全集·醉崔侍御》)②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杜工部集·江梅》)③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剑南诗稿·示儿》)④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稼轩长短句·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⑤须知居士元无病,底用千年旧药方?(《湛然居士文集·和李邦瑞韵》)——底:何,为什么。
元来-古汉语虚词词典
元来yuán lái
副词
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事实原本如此;或发现了原先不知的情况而恍然醒悟。明代起多作“原来”。①去邪见叔谋,具言其事。元来去邪入墓后,其墓自崩,将谓去邪已死,今日却来,叔谋不信,将谓狂人。(《唐宋传奇集·开河记》)②低头扶起观身分,笼月之下把脸儿认。元来不是那穷神,子细端详,却是李洪信。(《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子细:仔细。③万法悉从心地起,元来祸福不由天。(《湛然居士文集·用刘润之韵》)——悉:全部。④今朝他又叫大虫出来,我道性命休了,元来是惊耍我。(《三遂平妖传·第六回》)
多元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多元论duōyuánlùn
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之一,认为世界是由多种独立的、不互相依存的实体构成的——一元论(~和多元论之争,是哲学史上两种思想斗争的焦点之一。)
一元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元论yīyuánlùn
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多元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最科学、最彻底的一元论哲学,而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
元旦-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元旦yuándàn
新年的第一天——除夕
元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元老yuánlǎo
原称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现也可用来指各种职业中年辈资望高的人——新秀(体坛的~、元老欢聚一堂。)
元配-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元配yuánpèi
指第一次娶的妻子——填房
元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元凶yuánxiōng
祸首——帮凶
元音-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元音yuányīn
音素的一种,是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辅音(~与元音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
抡元-古语词今用词典
抡元lúnyuán
专指科举考试考取第一名,明朝科举以八股取士,某年,山阴人朱相公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首题为“不知命”章。开始命题时曾与同事们商定,文章必须三段平做,不失题貌,“始可抡元”。(才能考第一)如果违背了此规定格式,即使是佳卷,也难列入前几名。同事们都认可,但揭榜后,名列第一名的试卷完全不是这样做的,趁他出场暂时休息之机,朱氏于弟试着询问道:“大人选取的第一名,为何不符合当初商定的原则?”朱相公听后大吃一惊,急忙取来试卷,一看,果真如此。朱无可奈何地感叹道:“我阅卷时,一点也没察觉出来啊!大概鬼使神差吧。”(《万历野获编科场·甲辰科首题》)后引申泛指第一名。
今沿用引申义。
《成都晚报》:“全国乒球锦标赛休战,马文革邓亚萍单打抡元。”
元老-古语词今用词典
元老yuánlǎo
老臣。周宣王的卿士方叔被委任为将,率兵车进攻楚国。《诗经》中歌颂说:他亲临练兵场,检阅士兵操练。他领兵出征,战车威武,军旗招展,车铃叮噹,玉佩铿锵,战车隆隆,战鼓鼕鼕,声势浩大,军纪严明。“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荆蛮愚蠢,竟敢同大周朝为敌。方叔老臣,具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曾率兵北伐狁,克敌制胜,怎不叫荆蛮闻风心惊!(《诗经·小雅采芑》)后引申为: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唐朝称宰相为元老。
今沿用引申义并有发展。
①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木桦《望远镜》:“多幸运啊,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人物》:“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像覃振这样的国民党元老派人物的支持,多数委员响应,国民党中央通过了关于设立农民部的决议。”《成都晚报》:“在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九十三岁的陈立夫先生生前委托专人将稿费三千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②喻各行各业中资深望重的人。王蒙《悠悠寸草心》:“我不但是理发的师傅,而且是整个招待所唯一从(19)49年起三十年一贯制地呆下来的‘元老’了。”《名人传记》:“他要回国的消息传开之后,英王学院的一位元老、著名汉学家卫莱,劝他留在英国,他说他可以向校方建议,安排他在剑桥教书。”
罪魁 首恶 元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罪魁 首恶 元凶
罪魁zuìkuí 首恶shǒu’è 元凶yuánxiōng
名词。指作恶犯罪的团体中的首要分子。
“罪魁”强调在作恶犯罪中起领头作用的人;常与“祸首”连用(在它之前)。例如:“林彪、‘四人帮’是推行极左路线的罪魁祸首”(《光明日报》,1979.8.10);你既然知道这些,就应当帮助我们剿除那些屠害生灵的罪魁祸首,杀人抢掠的匪徒”(曲波:《林海雪原》);“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清朝官军,而不是太平军”(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首恶”和“元凶”都强调对造成罪恶第一个要负责任的分子。“首恶”突出作恶最甚的性质;使用范围广些,可用于有一般的作恶犯罪活动或发动侵略、残杀等重大罪恶的个人或集团。例如:“对刘泽、燕王以及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谋反大逆,也只诛首恶,不起大狱,避免株连无辜”(《光明日报》,1979.10.2);“你不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吗”;“东条英机是发动侵华战争的首恶分子”。“元凶”含有“行凶和最凶横者”的意味,意思比“首恶”以及“罪魁”都重;一般用于政治、军事方面犯重大罪恶的个人或集团。例如:“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未将战犯名单列上去,‘元凶’、‘首恶’等字眼也都勾去”(《周恩来选集》,上卷);“希特勒这个制造了人类一场大浩劫的元凶,在法西斯覆灭时绝望自杀了”;“对于身为这一暴行的元凶的那个国家,中国不能不表示深切的遗憾和严正的谴责”(《人民日报》,1979.7.22)。
元亨利贞-实用委婉语词典
元亨利贞
意为非常吉利的好日子。系《周易·乾》的卦辞。原意在大享时占卜,遇此卦即为吉利。“元”,即大;“亨”,即享,古代诸侯朝贡,献物助祭;“贞”,通“占”,即占卜。
赵公元帅-实用委婉语词典
赵公元帅
婉指钱。也作“赵元帅”。原指民间传说的财神爷。
元首-实用委婉语词典
元首
人脑的谑称。意为就像国家的元首,即首脑。
元昆-实用委婉语词典
元昆
对长兄的雅称。
元弟-实用委婉语词典
元弟
对排列居首的长弟,即大弟弟的称呼。
涵养元气-实用委婉语词典
涵养元气
意为涵蓄身体的本真之气。“涵养”,既指身心方面的修养,又可指身体的滋润养育。也作“涵养元气,乐而忘忧”。
八元-古文观止词典
八元bā yuán
【词性】:名词
古代传说中的八个才德之士。《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疏:“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汉书·古今人表》季狸作季熊(1)。《朋党论》: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结成一个朋党。
宝元-古文观止词典
宝元bǎo yuán
【词性】:名词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38—1040年(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宝元时。——宝元年间。
华元-古文观止词典
华元huà yuán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宋国大夫(3)。《宋人及楚人平》: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宋国的华元也登上土山,并且出来见他。《宋人及楚人平》:华元曰。——华元说。
开元-古文观止词典
开元kāi yuán
【词性】:名词
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个年号(713-740)(2)。《书洛阳名园记后》: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唐朝贞观、开元年间,高官贵族在洛阳设置馆舍住宅的,号称有一千多家。《潮州韩文公庙碑》:历唐贞观、开元之盛。——经历了唐朝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
郦元-古文观止词典
郦元lì yuán
【词性】:名词
即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文学家,地理学家。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人,他曾为《水经》作注,即传世的《水经注》(3)。《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郦元以为山下面对深潭,轻风吹动波浪,湖水和石头相互磕碰,发出声响像撞击大钟一样。《石钟山记》: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郦元的所见所闻,可能和我相同。《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之所以记下这件事,是因为叹惜郦元的简略,可笑李渤的简陋啊。
太元-古文观止词典
太元tài yuán
【词性】:名词
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年-396年)(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个以捕鱼为业的人。
陶舜元-古文观止词典
陶舜元táo shùn yuán
【词性】:名词
宋人,与王安石同时,为泰兴县县令。余不详(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泰州泰兴令陶舜元。——泰州泰兴县县令陶舜元。
夏元吉-古文观止词典
夏元吉xià yuán jí
【词性】:名词
即夏原吉,字惟哲,明湖广湘阴(今湖南湘阴县)人。宣宗时拜相,死后谥“忠靖”(1)。《亲政篇》: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大臣蹇义、夏元吉等,时常在便殿启奏〔政事〕或者回答皇帝的询问。
徐元庆-古文观止词典
徐元庆xú yuán qìng
【词性】:名词
唐朝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是为父报仇的孝子(1)。《驳复仇议》: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有一个同州、下邽人名叫徐元庆的。
元-古文观止词典
元yuán
【词性】:名词
一、人名。指春秋时鲁国人曾参的儿子曾元(1)。《曾子易箦》:元,起易箦!——曾元,扶我起来,换掉席子!
二、人名。指许元,字子春,宋宣州城(今安徽宣城县)人。官至郎中(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君已因同兄长许元相互友爱被天下人称赞,又从小特殊,不受世俗约束,善于辩论。
三、即八元。传说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1)。《朋党论》: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虞舜辅佐唐尧,斥逐了四凶小人的朋党,进用了八元、八恺君子的朋党,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
元汴-古文观止词典
元汴yuán biàn
【词性】:名词
即张元汴,字子荩,别号阳和。与徐文长同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人。明穆宗隆庆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1)。《徐文长传》: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幸亏张太史元汴竭力解救,才得出狱。
元丰-古文观止词典
元丰yuán fēng
【词性】:名词
宋神宗(赵顼)年号(1078-1085)(2)。《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六月初九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潮州韩文公庙碑》: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元丰元年,皇帝下令封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堂的匾额上写着:“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元和-古文观止词典
元和yuán hé
【词性】:名词
唐宪宗年号(806-820)(2)。《柳子厚墓志铭》: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元和年间,曾按规定被召回京城,又同其他人一道出去做刺史,子厚被派到柳州。《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年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终年四十七岁。
元后-古文观止词典
元后yuán hòu
【词性】:名词
皇后(1)。《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践元后于翚翟。——结果夺取了皇后的宝座。
元结-古文观止词典
元结yuán jié
【词性】:名词
元结(719-772),唐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官至道州刺史。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1)。《送孟东野序》: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唐朝据有天下以后,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都用他们所擅长的来鸣。
元克己-古文观止词典
元克己yuán kè jǐ
【词性】:名词
唐人。生平事迹不详(1)。《钴鉧潭西小丘记》: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李深源、元克己当时和我一道游玩。
元年-古文观止词典
元年yuán nián
【词性】:名词
帝王登基的第一年(4)。《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元年是什么意思?是国君即位的第一年。《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至和元年的秋天,四川人传言,有强盗到边境上来了。《潮州韩文公庙碑》: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元丰元年,皇帝下命令封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堂的匾额上写着:“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元庆-古文观止词典
元庆yuán qìng
【词性】:名词
即徐元庆。唐同州下邽人。其父被县尉赵师韫杀死后,他决心为父报仇,因而更改姓名,当佣工。后赵师韫升任御史,出外巡游时,徐元庆乘机刺死了他,后自缚投案(4)。《驳复仇议》: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假如徐元庆的父亲对于国法不构成犯罪。《驳复仇议》: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或者徐元庆的父亲的确因为犯了罪不能赦免。《驳复仇议》:元庆能不越于礼。——徐元庆对礼能够不超越。
元首-古文观止词典
元首yuán shǒu
【词性】:名词
帝王(1)。《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凡是从前的帝王,接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好的很多,但能够坚持到底的实在很少。
元王-古文观止词典
元王yuán wáng
【词性】:名词
即刘交。汉高祖之弟,封为楚王(3)。《贾谊治安策一》:元王王楚。——元王称王楚国。《贾谊治安策一》: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让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按次序各自接受祖宗的分地,直到地分完为止。《贾谊治安策一》: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元王的儿子,是皇帝的堂弟。
元英-古文观止词典
元英yuán yīng
【词性】:名词
战国时燕国的宫殿名(1)。《乐毅报燕王书》:大吕陈于元英。——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
元祐-古文观止词典
元祐yuán yòu
【词性】:名词
宋哲宗赵煦的年号(1086—1094)(1)。《潮州韩文公庙碑》: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元祐五年,朝散郎王涤来镇守这个地方。
元元-古文观止词典
元元yuán yuán
【词性】:名词
百姓(1)。《苏秦以连横说秦》:子元元。——把天下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子。
元正-古文观止词典
元正yuán zhēng
【词性】:名词
即元旦。农历正月初一(1)。《亲政篇》: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每年元旦和冬至,皇帝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见和进贡。
曾元-古文观止词典
曾元zēng yuán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末鲁国人曾参的儿子(2)。《曾子易箦》:曾元、曾申坐于足。——曾元、曾申坐在他脚边。《曾子易篑》:曾元曰。——曾元说。
贞元-古文观止词典
贞元zhēn yuán
【词性】:名词
唐德宗李适年号(785-805)(2)。《柳子厚墓志铭》: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县尉升任监察御史。《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我在贞元十五年,看到您的文章。
周文元-古文观止词典
周文元zhōu wén yuán
【词性】:名词
人名。明代的一个平民。《五人墓碑记》中五位烈士之一(1)。《五人墓碑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安葬在墓中的。
宗元-古文观止词典
宗元zōng yuán
【词性】:名词
人名。即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列为“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有《河东先生集》(2)。《柳子厚墓志铭》:子厚,讳宗元。——子厚名叫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宗元请志诸石。——宗元请把这意思刻在石头上。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古文观止词典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说明】:
王参元是元和二年(807)进士,家中不幸失火。柳宗元知道后,“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文中详细说明了自己所以“幸灾乐祸”的原因,并借此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诽谤造谣,压抑人才的不良风气。文章用笔始出人意外,终入人意中,出奇制胜,痛快淋漓。
【原文】: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腊雪培元气-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腊雪培元气
【释义】:
腊雪:腊月的雪。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培:培植。指腊雪对农作物生长有利。《醒世姻缘传》九〇:年前十二月内一连三场大雪,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行行出状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行行出状元
【释义】:
行行:各行各业。状元:指科举取士殿试第一名。意指各行各业都能出现杰出的人才。《儿女英雄传》一一:安公子只得将银子收好,因向张老道:“不想这强盗里边也有如此轻财仗义的!”张老道:“姑爷,俗语儿说的行行出状元,又说‘好汉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没有好人哪!”
惧内掌团营--怕老婆的都元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惧内掌团营--怕老婆的都元帅
【释义】:
歇后语。惧内:怕老婆。都元帅:大元帅。讥讽人非常惧内。《醒世姻缘传》五八:相于廷笑道:“这有甚么难解?是‘扯淡’二字。我再出你打,‘惧内掌团营’,人物七字打。”狄希陈想了一会,说道:“我没处去打,我吃钟,你说了罢。”相于廷道:“是‘怕老婆的都元帅’。”
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
【释义】:
斫削:用刀斧砍,比喻摧残、伤害。阴骘:阴德。意谓与其出一个伤阴德的进士,还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的通达儒生。《儒林外史》八:二位公子道:“这个更是姑夫高见。俗语说得好:‘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这个是得紧。”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释义】:
天天都像过节一样,歌舞饮宴。形容生活富贵,欢乐受用。《金瓶梅词话》六九:只成房头、穿袍儿的也有五六个,以下歌儿舞女,得宠侍妾,不下数十。端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初刻拍案惊奇》一五:陈秀才又吟得诗,作得赋,做人又极温存帮衬,合衏中妹妹,也没一个不喜欢陈秀才的。好不受用!好不快乐!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儒林外史》二四: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袨服,招待四方游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朝朝七夕,夜夜元宵
《禅真后史》二:吃你家的酒不成?不是夸嘴说,我小兔在家,朝朝七夕,夜夜元宵,谁似在你尊府不偢不倸,撇人在冷房里坐?
⊙朝朝要会,夜夜元宵
《闽都别记》一八六:今日起朝朝要会,夜夜元宵,比他只教在外受清冷好万倍也。
⊙朝朝寒食,夜夜花朝
《林兰香》六:却说耿郎年甫十八便得如花之妻,似玉之妾,真乃朝朝寒食,夜夜花朝。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释义】:
歇后语。状元痘:天花。天花痘疹发生后如果灌浆饱满,生命可保平安,所以称“喜事”。《红楼梦》四六: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元-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元yuán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原先或本来就是如此。作状语。可译为“原来”。
嵇康《琴赋·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嵇中散集》卷二页一上)
——推究这种缺点产生的原因,似乎〔作者〕原来并不了解音声;详看它写作的主旨,也并未通晓礼乐的性质。
杜甫《进艇》: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杜工部集》册四卷十一页二下)
——在一起飞舞的蝴蝶原来就互相追逐着,并蒂芙蓉本来就是成双的。
张鷟《朝野佥载》:元不识此老人。(《朝野佥载》页九九)
——〔我〕原来不认识这位老人。《太平广记·张简》:元不见兄来,此必是野狐也,更见即杀之。(《太平广记》册五卷四四七页三六五八)
——〔我〕原来就没看见哥哥来过,这必定是野狐〔幻化的〕,再碰见〔我〕就杀了它。
元来-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元来yuánlái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原先就是如此,或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情况。作状语。可译为“原来”。
《诗经·周南·关雎·(序疏)》:若然,比、赋、兴元来不分,则唯有风、雅、颂三诗而已。(《毛诗注疏》册一卷一之一页七上)
——若是这样,比、赋、兴原来就不曾分别,便只有风、雅、颂三种体裁罢了。
《开河记》:去邪见叔谋,具言其事。元来去邪入墓后,其墓自崩,将谓去邪已死,今日却来,叔谋不信,将谓狂人。(《唐宋传奇集》页二一八)
——狄去邪谒见了麻叔谋,全部说明了事情的过程。原来狄去邪入墓后,那墓自动崩塌,就认为狄去邪已经死了,〔他〕今天却出现了,麻叔谋不相信,就说〔这〕是个疯子。
元-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元yuán
附类
一、名词。作“头”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四一一)
——〔先轸〕脱下头盔进入狄军,死在那里。狄人送回他的头,面色同活着一样。
二、数词。作“第一”解。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注疏》册一卷一页三下)
——元年是什么意思?就是国君即位的第一年。
天蓬元帅-汉语惯用语辞典
天蓬元帅tiān péng yuán shuài
《西游记》中描写的猪八戒的前身。谑称猪。《解放日报》2001.8.14“孙黎军便把一桶掺水‘瘦肉精’倒进了猪槽,‘天蓬元帅’们大快朵颐。”
万元肚-汉语惯用语辞典
万元肚wàn yuán dù
比喻挥霍公款大吃大喝的人。《讽刺与幽默》2001.5.5“吃喝谚语类拟选录‘不当万元户,也当万元肚’,‘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之类涉及吃喝的谚语、流行语。”
万元户-汉语惯用语辞典
万元户wàn yuán hù
指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个人或家庭。《人民日报》2001.5.15“改革开放之初,一些养猪专业户变成了‘万元户’。在当时,农民有如此高的收入,示范效应十分明显。”
日元-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日元rìyuán
名量词。日本国货币单位。“日元”也作“日圆”。日本国的货币上写“圆”。应用时,以“圆”为单位,如“一百圆、一仟圆、一萬圆”。一元等于一百钱。
元-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元yuán
名量词。货币单位。同“圆”。在我国1元等于10角,100分:一元钱/三元人民币/几元钞票/几百元国库券/上千元国债/10元伪钞/一元元新票子/一元一元的纸币∥他每月的基本工资是800元人民币。/他获得了40万元的银行贷款。/食堂的套餐价廉物美,一份五元钱。/这几十元的外汇券全部作废了,因为中国早就取消了“外汇券”。
“元”作为货币单位,义同“圆、块”。“一元钱”即“一圆钱、一块钱”。但“圆”用于货币面值上,所有钱币上刻印的均为“圆”,不是“元、块”;“元”既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块”多用于口语。“元”还是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量词。
八两元来是半斤-佛源语词词典
八两元来是半斤
表示突然明白两个事物之间是没有差别的。佛家用来强调“是法平等”的思想。《古尊宿语录》卷三十四:“若有丝毫付与人,可师可得更全身。人间天上迷逢处,八两元来是半斤。”又《五灯会元·卷十四·端岩法恭禅师》:“上堂:‘见得彻,用时亲,相逢尽是个中人。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踏着秤锤硬似铁,八面元来是半斤。”参见“八两移来作半斤”条。
归元-佛源语词词典
归元
佛家指死亡,又称“归寂、归真、归化、归本”。意谓出离迷妄的尘世,归向生命的本元。《楞严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千年桃核——元是旧时人(仁)-佛源语词词典
千年桃核——元是旧时人(仁)
歇后语。“人”是“仁”的谐音双关。后半句有时不出现。语形的表面意义指桃仁经历千年已经陈旧了,谐音双关指过去认识的人。《祖堂集·卷二十·米和尚》:“师归受业寺。有老宿问:‘月中断井索,时人唤作蛇,未审吾师唤作什么?’师云:‘若有佛见则同众生见。’其老宿云:‘千年桃核。’”日本·无著道忠《禅林方语》:“千年桃核,元是旧时仁。”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佛源语词词典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水无论怎样流动,最终都要流到海里;月亮落了,也不会离开天空。比喻事物离不开它依存的根本环境,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它的根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福严守初禅师》:“‘但由一念相应,方信不从人得。大众且道,从甚么处得?’良久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元-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元yuán
①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②为首的。《荀子·王制》:“~恶不待教而诛。”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桴鼓一震,而~凶折首。”③开始,第一。《吕氏春秋·召类》:“~者,吉之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景炎。”(景炎:宋端宗年号。)④长,大。《诗经·大雅·崧高》:“王之~舅,文武是宪。”又《鲁颂·泮水》:“~龟象齿,大赂南金。”⑤本原,根本。《吕氏春秋·应同》:“因天之威,与~同气。”又《召类》:“爱恶循义,文武有常,圣人之~也。”⑥善,吉。《尚书·舜典》:“惇德允~。”(允:的确。)《吕氏春秋·仲春》:“择~日,命人社。”⑦原来,本来。嵇康《琴赋》序:“推其所由,似~不解音声。”陆游《示儿》:“死去~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⑧朝代名(公元1279—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今北京)。高启《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政紊弛。”⑨避讳用字。同“玄”。宋避始祖玄朗讳,遇“玄”字改为“元”;清避圣祖玄烨讳,改“玄”为“元”。洪亮吉《治平篇》:“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焉。”(曾、元:指曾孙、玄孙。)
【元臣】重臣。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晋之王导,可谓~。”
【元旦】古代指夏历正月初一。萧子云《介雅》:“四气新~,万寿初今朝。”
【元老】地位重要的老臣。《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克壮其猷。”
【元年】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隐公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元日】夏历正月初一。《尚书·舜典》:“月正~,舜格于文祖。”(格:至。)
【元戎】①大兵车,将帅所乘。《诗经·小雅·六月》:“~十乘,以先启行。”(乘shèng:辆。)②大军。《汉书·董贤传》:“统辟~,折冲绥远。”③主将,统帅。徐陵《移齐王》:“我之~上将,协力同心。”
【元始】起始。萧统《〈文选〉序》:“式观~,眇觌玄风。”
【元首】君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凡昔~,承天景命。”
【元帅】主帅,统帅。《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作三军,谋~。”
【元勋】①大功。《汉书·叙传下》:“太祖~,启立辅臣。”②有大功劳的人。《旧唐书·郭子仪传》:“帝以子仪、光弼俱是~,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
【元夜】元宵,夏历正月十五晚上。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时,花市灯如昼。”
【元元】①百姓,庶民。《战国策·秦策一》:“制海内,子~,臣诸侯,非兵不可。”②善良。《汉书·文帝纪》:“以全天下~之民。”
一元化-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元化yī yuán huà
【释义】:
由多样向单一发展;由分散向统一发展。也特指集中统一。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种政权是一元化的,不是两权并立的。”
一元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元论yī yuán lùn
【释义】:
哲学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精神。
一元复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元复始yī yuán fù shǐ
【释义】: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常和“万象更新”合成春联。《文学报》1983.2.17:“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佳节,我们向广大读者恭贺新禧。”
二元论-现代汉语大词典
二元论èr yuán lùn
【释义】:
哲学理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有物质和精神二个本原。与“一元论”相对。但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本原。
三元-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元sān yuán
【释义】:
①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旧时称为三元。②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③科举时代分别称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也称廷试)第一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三朝元老-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朝元老sān cháo yuán lǎo
【释义】:
指历事三位君主的重臣。后用以泛指老资格。《花城》1981年第2期:“跟她一起插队的同学们一批又一批抽调走了。不仅和她一起来的走了,比她后来的也走了。她成了集体户里的三朝元老。”
上元节-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元节shàng yuán jié
【释义】:
即元宵节。
万元户-现代汉语大词典
万元户wàn yuán hù
【释义】:
年收入达到或超过一万元的家庭或个人。也泛指高收入的人家。《人民日报》1984.5.11:“应该看到,现在真正富裕起来的地区和农民还是少数,‘万元户’还是个别的。”
中元-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元zhōng yuán
【释义】: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冯至《北游》:“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也称“中元节”。沈从文《从文自传》:“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我记得分明,到河边还为的是拿了些纸钱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中元节-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元节zhōng yuán jié
【释义】:
见“中元”。
半元音-现代汉语大词典
半元音bàn yuán yīn
【释义】:
语音学上指擦音中气流较弱,摩擦较小,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音。如普通话衣yī、乌wū中的y、w。
乾元-现代汉语大词典
乾元qián yuán
【释义】:
元气;大气。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喷涌。”
丧元-现代汉语大词典
丧元sàng yuán
【释义】:
掉头颅。泛指献出生命。郭沫若《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群,丧元沟壑岂能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