鼃(鼃)是什么意思
井鼃-古语词今用词典
井鼃jǐngwā
见“井蛙”条。
井鼃-汉语大词典
井鼃
【1】见“井蛙”。
井底鼃-汉语大词典
井底鼃
【1】见“井底蛙”。
埳井之鼃-汉语大词典
埳井之鼃
【1】见“坎井之鼃”。
坎井之鼃-汉语大词典
坎井之鼃
亦作“[埳井之鼃]”【1】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清}{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诗:“自哂同坎鼃﹐難佐北溟浪。”{元}{林世济}《漫兴一首奉怀草元先生》诗:“埳蛙既聒聒﹐陵苕亦榮榮。”{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鼃﹐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埳蛙]”﹑“[坎鼃]”。
坎鼃-汉语大词典
坎鼃
【1】见“坎井之鼃”。
局鼃-汉语大词典
局鼃
【1】指井底之蛙。因局促于井底,故名。{明}{杨慎}《药市赋》:“哀危蟪於寸陰﹐矜局鼃於井谷。”
沈竈産鼃-汉语大词典
沈竈産鼃
【1】灶淹没于水中,日久致孳生青蛙。形容水患严重。《国语·晋语九》:“〔{趙襄子}〕乃走{晉陽}﹐{晉}師圍而灌之﹐沈竈産鼃﹐民無畔意。”{韦昭}注:“沈竈﹐懸釜而炊也。産鼃﹐鼃生於生竈也。鼃﹐蝦蟆也。”亦作“[沈竈生鼃]”。{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濫﹐潢潦横流﹐沈竈生鼃﹐中庭運舟。”
沈竈生鼃-汉语大词典
沈竈生鼃
【1】见“沈竈産鼃”。
淫鼃-汉语大词典
淫鼃
【1】见“淫”。
怒鼃-汉语大词典
怒鼃
【1】见“怒蛙”。
軾怒鼃-汉语大词典
軾怒鼃
同“[軾鼃]”【1】{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軾怒鼃以勸勇﹐避螳螂以勵武。”
軾鼃-汉语大词典
軾鼃
亦作“[軾蛙]”【1】据{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记载, {越王}{勾践}将伐{吴}, 出, 见怒蛙, {勾践}俯凭车前横木为敬。从者问其故, {勾践}说:“吾意者, 今鼃蟲無知之物, 見敵而有怒氣, 故爲之軾。”军士听后, 勇气大振, “莫不懷心樂死”。后因以“軾鼃”为激励士卒锐气之典。《南齐书·刘虯传》:“謹收樵牧之嫌﹐敬加軾鼃之義。”{三国} {魏}{曹植}《矫志》诗:“{越王}軾蛙﹐國以死獻。”
踞鼃食蛤-汉语大词典
踞鼃食蛤
【1】《淮南子·道应训》载,{秦始皇}时博士{卢敖},游于北海,在{蒙穀山}上,见一人逃匿于碑阴,踞坐龟壳而食蛤蜊。{卢敖}见后,自我介绍周行四极,唯北阴未窥,欲与他交朋友而同游历。这人听后,露齿而笑,说宇宙间大得很呢,你才游了一小块,就说穷观,还差得远呢!“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说着,这人举臂而纵身,跳入云中。后以“踞鼃食蛤”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明}{杨慎}《词品·黄玉林》:“〔{黄玉林}〕贈{丁南鄰}云:‘待踞鼃食蛤﹐相期汗漫﹐與煙霞會。’用{盧敖}事也﹐見《淮南子》。”按﹐鼃﹐同“蛙”。当作“龜”。
闡鼃-汉语大词典
闡鼃
【1】宽舒和缓。《後汉书·马融传》:“若乃《陽阿》衰斐之{晉}制﹐闡鼃華羽之南音﹐所以洞蕩匈臆﹐發明耳目﹐疏越藴慉﹐駭恫底伏。”{李贤}注:“《禮記》曰:‘嘽諧慢易之音作而人康樂。’”
鼃-汉语大词典
鼃
《廣韻》烏媧切,平佳,影。《廣韻》户媧切,平佳,匣。【1】田鸡之类。《战国策·赵策一》:“臼竈生鼃﹐人馬相食。”《汉书·东方朔传》:“土宜薑芋﹐水多魚。”{颜师古}注:“即蛙字也。似蝦蟆而小﹐長脚﹐蓋人亦取食之。”{明}{陶宗仪}《辍耕录·怀孟蛙》:“若羣亂喧﹐終夕無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然則{漢}人以鼃祭宗廟﹐何足怪哉!”【2】通“[哇]”。参见“[鼃咬]”﹑“[鼃聲]”。
鼃音閏位-汉语大词典
鼃音閏位
【1】《汉书·王莽传论》:“紫色聲,餘分閏位。”后以“鼃音閏位”或“音閏位”谓以伪乱真。{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然同時發起之耆老會﹐同爲無意識之舉動﹐音閏位﹐竟取民意機關之美名。”
鼃蠙衣-汉语大词典
鼃蠙衣
【1】青苔。《庄子·至乐》:“得水土之際,則爲鼃蠙之衣。”{成玄英}疏:“青苔也。在水中若張綿,俗謂之蝦蟆衣也。”一说指车前草。见{郭象}注。亦作“[蠅蠙衣]”。《表异录·植物》引《广博物志》:“苔爲青膚﹐一名蠙衣。”
鼃吹-汉语大词典
鼃吹
【1】吹嘘。{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四》:“又有讀舊稿《鼃吹集》一絶曰:‘鼃吹兒童事﹐重開已汗顔。’”
鼃咬-汉语大词典
鼃咬
亦作“[咬]”【1】非雅正的或淫邪的乐曲。鼃,通“哇”。《文选·张衡<东京赋>》:“《咸池》不齊度於咬﹐而衆聽或疑。”{薛综}注:“咬﹐淫聲也。”
鼃黽-汉语大词典
鼃黽
【1】蛙类动物。{晋}{葛洪}《抱朴子·官理》:“髫孺背千金而逐蛺蜨﹐{越}人棄八珍而甘鼃黽。”{清}{李调元}《罗阳试院久雨》诗:“兩月{端州城}﹐日見商羊舞。飄蕭濕案牘﹐鼃黽進廳户。”《周礼·秋官·蝈氏》:“蟈氏掌去鼃黽。”【2】比喻谗谀之人。《楚辞·七谏·谬谏》:“鷄鶩滿堂壇兮﹐鼃黽游乎華池。”{王逸}注:“鼃﹐蝦蟇也……鼃黽﹐諭讒諛弄口得志也。”
鼃聲-汉语大词典
鼃聲
亦作“[聲]”【1】非雅正的或淫邪的乐曲。鼃,通“哇”。{清}{钱谦益}《茅山怀古》诗之二:“斗柄難久據﹐聲徒穢聞。”{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今吾雖不得飽食安步﹐以從容乎{江}{漢}美化之域﹐終不容紫色鼃聲﹐得乘閒以奪朱亂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漢書·王莽贊》云:‘紫色聲﹐餘分閏位。’謂以僞亂真耳。”《汉书·王莽传论》:“紫色聲﹐餘分閏位﹐聖王之驅除云爾!”{颜师古}注:“者﹐樂之淫聲﹐非正曲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