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龍

龍(龍)是什么意思

  • 一世龍門-汉语大词典

    一世龍門

    【1】{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晋书·王衍传》:“{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藉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爲事……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

  • 一龍一蛇-汉语大词典

    一龍一蛇

    【1】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尹知章}注:“一則爲龍﹐一則爲蛇﹐喻人行藏。”《庄子·山水》:“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無爲﹐一龍一蛇﹐盈縮卷舒﹐與時變化。”《後汉书·冯衍传下》:“風興雲蒸﹐一龍一蛇﹐與道翱翔﹐與時變化﹐夫豈守一節哉?”

  • 一龍一豬-汉语大词典

    一龍一豬

    【1】喻二人相去悬殊。{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 一龍-汉语大词典

    一龍

    【1】《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議論持平,終不毁傷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遊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爲‘一龍’,{歆}爲龍頭,{原}爲龍腹,寧爲龍尾。”后用作典实。{清}{顾炎武}《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峯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淄澠}竟誰知﹐{管華}稱一龍。”

  • 一條龍-汉语大词典

    一條龍

    【1】比喻一个长列。如:几十辆小轿车排成一条龙飞驰而过。【2】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紧密联系和配合。如:纺织局和石化总厂联合起来﹐用“一条龙”办法开发化纤新产品。

  • 二龍-汉语大词典

    二龍

    【1】誉称同时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后汉}{许劭}﹑{许虔}兄弟。《後汉书·许劭传》:“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平輿}淵有二龍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謝子微}見{許子將}兄弟,曰:‘{平輿}之淵,有二龍焉。’”{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姘D碑》:“荆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平輿}之二龍,是爲{賈}家之三虎。”(2)指{三国}{吴}{刘岱}﹑{刘繇}兄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若明使君用{公山}({劉岱})於前,擢{正禮}({劉繇})於後,所謂御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南朝}{梁}{谢览}﹑{谢举}兄弟。《南史·谢举传》:“〔{舉}〕與兄{覽}俱預元會。{江淹}一見並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塗”者也。’”(4)指{南朝}{梁}{刘孝义}﹑{刘孝胜}兄弟。{南朝}{梁}{简文帝}《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曰:“兩{杜}昔夾河,二龍今出守。”【2】(5)指{南朝}{齐}{柳惔}﹑{柳悦}兄弟。《南史·柳惔传》:“〔{惔}〕少與長兄{悦}齊名,{王儉}謂人曰:‘{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6)指{唐}{烏承恩}﹑{烏承玼}兄弟。《新唐书·乌承玼传》:“〔{承玼}〕與族兄{承恩}皆爲{平廬}先鋒,沈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 三龍-汉语大词典

    三龍

    【1】喻三位杰出者。喻{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唐}{马总}《意林》附编引《裴氏新语》:“{漢祖}驂三龍而乘雲路﹐振長策而驅天下。三龍﹐人傑也。”【2】喻{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争。”{王琦}注:“三龍﹐{蜀}﹑{魏}﹑{吴}。”【3】三条龙。{汉}{焦赣}《易林·丰之需》:“三龍北行﹐道逢六狼。”【4】喻三位杰出者。喻{汉}代{蔡邕}﹑{崔寔}﹑{许受}。{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蔡邕}﹑{崔寔}號‘並鳳’﹐又與{許受}號‘三龍’。”【5】喻三位杰出者。喻{宋}代{孙逢吉}﹑{孙逢年}﹑{孙逢辰}。《宋史·孙逢吉传》:“{孫逢吉}字{從之}……弟{逢年}﹑{逢辰}﹐皆有文學行義﹐時稱‘孫氏三龍’。”

  • 三龍祠-汉语大词典

    三龍祠

    【1】古{匈奴}俗,于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戊为龙,故称。《後汉书·南匈奴传》:“{匈奴}俗﹐歲有三龍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 三人一龍-汉语大词典

    三人一龍

    【1】喻三人友善如一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終不毁傷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學﹐三人相善。時號三人爲一龍﹐{歆}爲龍頭﹐{原}爲龍腹}﹐{寧}爲龍尾。”

  • 上山捉虎, 下海擒龍-汉语大词典

    上山捉虎, 下海擒龍

    【1】比喻极难办的事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姑娘﹐你有什麽爲難的事只管説﹐漫講‘上山捉虎﹐下海擒龍’﹐就是‘赴湯蹈火﹐碎骨粉身’﹐我{安龍媒}此時都敢替你去作。”

  • 五龍-汉语大词典

    五龍

    【1】{宋}{王应麟}《小学紺珠·氏族·五龙》:“{涼}{辛攀},兄{鑒}﹑{曠},弟{寳}﹑{迅}。”(5)指{宋}{窦仪}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當時號爲{竇氏}五龍。”【2】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五龍}比翼﹐{人皇}九頭。”{李善}注引《春秋命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駕龍﹐號曰五龍。”{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祝融氏}爲{火帝}﹐君南岳;{五龍氏}乘雲登仙。”【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汉}{公沙穆}五子。{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紹}字{子起},{紹}弟{孚}字{允慈},{孚}弟{恪}字{允讓},{恪}弟{逵}字{義則},{逵}弟{樊}字{義起},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並有令名,京師號爲{公沙}五龍。”(2)指{晋}{索靖}﹑{氾衷}﹑{张甝}﹑{索紾}﹑{索永}五人。《晋书·索靖传》:“{靖}少有逸羣之量,與鄉人{氾衷}﹑{張甝}﹑{索紾}﹑{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内,號稱{敦煌}五龍。”(3)指{南朝}{齐}{张岱}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岱}少與兄太子中書舍人{寅}﹑{新安}太守{鏡}﹑征北將軍{永}﹑弟{廣州}刺v{辨},俱知名,謂之{張氏}五龍。”(4)指十六国{前涼}{辛攀}兄弟五人。{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于公}之宅,駟馬高驅,{辛氏}之門,五龍齊駕。”【4】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龍。”{陶宏景}注:“五龍,五行之龍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圖》{荣氏}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C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次曰{宫龍},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唐}{李邕}《叶有道碑》:“專精五龍﹐遍遊群岳。”

  • 五爪金龍-汉语大词典

    五爪金龍

    【1】别称“牵牛花”﹑“假薯藤”。多年生缠绕藤本。花淡紫色,秋季开放。原产{北非},我国南方常栽培庭园中。叶﹑果可供药用。【2】相传{五代}{後汉}{刘知远}年轻落难时,曾躲在{马鸣王}庙供桌下,伸手偷吃福鸡。适逢{李员外}前来烧香,只见满殿红光,神帐里现出五爪金龙,将福鸡抓了去。见{明}人改本《白兔记·祭赛》。

  • 五龍車-汉语大词典

    五龍車

    【1】天子所乘之车。{明}{陶宗仪}《辍耕录·五龙车》:“〔{宋世祖}〕遂以所御五龍車召之至﹐命坐而諮決焉。”

  • 事火咒龍-汉语大词典

    事火咒龍

    【1】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章太炎}《国家论》:“於此而視爲神聖﹐則不異於事火咒龍也。”

  • 兩龍-汉语大词典

    兩龍

    【1】喻指两个豪杰。《史记·魏豹彭越列传》:“{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傑相立畔{秦}﹐{仲}可以來﹐亦效之。’{彭越}曰:‘兩龍方鬭﹐且待之。’”{唐}{王无竞}《北使长城》诗:“胡塵未北滅﹐{楚}兵遽東起。六國復囂囂﹐兩龍鬭觺觺。”

  • 升龍-汉语大词典

    升龍

    【1】乘龙升天。《文选·张衡<西京赋>》:“想升龍於鼎湖﹐豈時俗之足慕。”{李善}注:“《史记》曰:‘{齊}人{公孫卿}曰:{黄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荆山}下﹐鼎既成﹐龍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騎龍﹐乃上去。’”{晋}{陆机}《折杨柳》诗:“升龍悲絶處﹐葛藟變條枝。”

  • 乖龍-汉语大词典

    乖龍

    【1】传说中的孽龙。{宋}{黄休復}《茅亭客话》卷五:“世傳乖龍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竄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樓閣鴟甍中﹐須爲雷神捕之。”{清}{赵翼}《栖贤寺瀑布》诗:“咆勃起吼聲﹐震破乖龍瞶。”{唐}{白居易}《偶然》诗之一:“乖龍藏在牛領中﹐雷擊龍來牛枉死。”

  • 乘龍-汉语大词典

    乘龍

    【1】比喻趁时而动。《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王弼}注:“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六龙指乾卦六阳爻。《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啓之機﹐因乘龍之運﹐計應符革祚﹐久已踐極﹐荒裔傾戴﹐莫不引領。”【2】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冲天。”【3】《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騎,羣臣後宫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唐}{杜牧}《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晝日乘龍上天﹐誠得其藥﹐可如{黄帝}。”{宋}{苏轼}《过莱州雪後望三山》诗:“{安期}與{羡門}﹐乘龍安在哉!”【4】对帝王死去的讳称。{明}{李梦阳}《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龍去不返﹐悲風慘淡吹宸極。”【5】比喻得佳婿。{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龍。夜夜孤鴻﹐活害殺俺翠娟娟雛鳳。”{唐}{杜甫}《李监宅》诗:“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孫儁}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6】骑龙。{唐}{韩愈}《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夢乘龍上天﹐覺寤﹐心中動悸。’”《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龍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罷一封書﹐盡與蒼生除禍瘴。”

  • 乘龍快婿-汉语大词典

    乘龍快婿

    同“[乘龍佳壻]”【1】{峻青}《海啸》第三章:“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申}家大院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乘龙快婿。”

  • 乘龍配鳳-汉语大词典

    乘龍配鳳

    【1】比喻得佳偶,结良缘。{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非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 乘龍佳壻-汉语大词典

    乘龍佳壻

    【1】比喻好女壻。{沈从文}《大小阮》:“大{阮}毕了业﹐凭地主﹑作家﹑小要人的乘龙佳壻三种资格﹐受欢迎回到母校去作训育主任。”《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贊}爲選中了乘龍佳壻﹐到處誇揚﹐今日定要女壻上門親迎﹐準備大開筵宴﹐遍請遠近親鄰喫喜酒。”

  • 乘龍-汉语大词典

    乘龍

    【1】四条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杜预}注:“合爲四。”

  • 九龍壁-汉语大词典

    九龍壁

    【1】在{北京}。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北海}{天王殿}西。{北海}九龙壁,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建于{清}{乾隆}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後各有九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体态娇健﹑生动,为{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2】在{山西省}{大同市}{东大街}路南。建于{明}{洪武}年间。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照壁。以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壁身﹑斗栱和琉璃瓦顶。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生动,造型古朴,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一座九龙壁。

  • 九龍-汉语大词典

    九龍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唐太宗}《咏烛》诗之二:“九龍蟠燄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文选·张衡<东京赋>》:“{九龍}之内﹐寔曰嘉德。”{薛综}注:“{九龍}﹐本{周}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北齐}{颜之推}《古意》诗之一:“{吴}師破九龍﹐{秦}兵割千里。”{余冠英}注:“九龍﹐《淮南子·泰族訓》:‘{闔閭}伐{楚}……破九龍之鐘 。’”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2】称{汉文帝}的九匹良马。{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马》:“{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號爲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龍。”【3】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後魏}{崔子瑜}﹑{子樞}等九人號九龍。”《北齐书·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藴藉﹐世號{王氏}九龍。”{唐}{杨炯}《宴人杨八宅序》:“一門九龍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緒秩。”【4】鞭炮的一种。{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記》又有名九龍入雲。即炮仗之九條龍也。”【5】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明}{何景明}《九川行》:“帝遣九龍下﹐治此{江}{漢}安。”【6】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云笈七籤》卷九八:“寶蓋連輿﹐命駕御九龍。”{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

  • 九龍殿-汉语大词典

    九龍殿

    【1】宫殿名。后指皇宫。《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命有司復{崇華}﹐改名{九龍殿}。”《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希範}又作{九龍殿}﹐以八龍繞柱﹐自言身一龍也。”{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我直到{九龍殿}裏題長策﹐{五鳳樓}前騁壯懷。”

  • 九龍池-汉语大词典

    九龍池

    【1】{唐}代{长安}池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趕{九龍池}賞{楊}家一捻紅。”{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西施}戲瓢,{九龍池}{玉環}鬭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龍池}接近{昭陵},其北有{粹澤F}爲累朝駐蹕之地。”【2】故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在{汶山縣}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傳是{九龍池}。”

  • 乾龍-汉语大词典

    乾龍

    【1】《易·乾》:“九五,飛龍在天。”《乾》卦第五爻为天子在位之象,因以“乾龍”喻帝王。{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乾龍已應天飛五﹐{晉}馬徐觀晝接三。”{李壁}注:“乾龍﹐謂{英廟}初御極也。”

  • 匣龍-汉语大词典

    匣龍

    【1】相传{战国}时有人盗{王子乔}墓,发观内中唯有一剑,欲取之,“劍作龍鳴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徑飛上天”。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后因以称匣中的宝剑。{唐}{孟郊}《寄院中诸公》诗:“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

  • 匣裏龍吟-汉语大词典

    匣裏龍吟

    【1】{晋}{王嘉}《拾遗记·颛顼》:“〔{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剋伐;未用之時,常於匣裏,如龍虎之吟。”本指剑的神通,后常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远闻于外。

  • 人龍-汉语大词典

    人龍

    【1】蛔虫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蛔虫》。【2】比喻人中俊杰。{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自從見作人龍﹐翔爲鳥鳳﹐騰輝瑞諜﹐流慶皇家。”{五代}{谭用之}《寄友人》诗:“穴鳳瑞時來卻易﹐人龍别後見何難。”{清}{方文}《送三兄仁植先生开府武昌》诗:“人龍且向東山卧﹐士馬誰分北極憂。”

  • 人中龍-汉语大词典

    人中龍

    【1】誉人之词。{晋}{宋纤}隐居不仕,太守{马岌}造访不见,叹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可覩。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事见《晋书·宋纤传》。后因以“人中龙”比喻卓越出众的人物。{黄葆桢}《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歇浦}灘頭遇{秋俠}﹐{秋俠}識爲人中龍。”{宋}{苏轼}《孔北海赞》:“{文舉}以英偉冠世之資﹐師表海内﹐意所予奪﹐天下從之﹐此人中龍也。”

  • 代漏龍-汉语大词典

    代漏龍

    【1】即知更魚。《说郛》卷三一引{宋}无名氏《採兰杂志》:“{薛若社}好讀書﹐往往徹夜……僧因就水中捉一魚﹐赤色﹐與{薛}曰:‘此謂知更魚。夜中每至一更則爲之一躍。’{薛}畜盆中﹐置書几。至三更﹐魚果三躍﹐{薛}始就寢。更名曰‘代漏龍’。”

  • 伏龍鳳雛-汉语大词典

    伏龍鳳雛

    【1】原谓隐居待时的贤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諸葛孔明}者,卧龍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爲誰,曰:‘{諸葛孔明}﹑{龐土元}也。’”后因以指{诸葛亮}(字{孔明})和{庞统}(字{士元})。《三国演义》第三五回:“{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 伏龍肝-汉语大词典

    伏龍肝

    【1】中药名。即灶心土。土灶底部中心黄褐色的焦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伏龙肝》“〔释名〕引{南朝}{梁}{陶弘景}曰:“此竈中對釜月下黄土也﹐以竈有神﹐故號爲伏龍肝。”

  • 伏龍-汉语大词典

    伏龍

    【1】指灶神。{宋}{洪迈}《容斋四笔·伏龙肝》:“伏龍在﹐不可移作。所謂伏龍者﹐竈之神也。”【2】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龍一奮躍﹐鳳雛亦飛翔。”【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今陰陽家禁忌﹐可謂極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龍禁﹑楊公忌……咸池﹑伏龍。”

  • 伏龍觀-汉语大词典

    伏龍觀

    【1】古建筑名。在{四川省}{灌县}城西{都江堰}{离堆}北端。相传{战国}{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治水,曾制服{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初改为{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清}代重修。大殿内有{李冰}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

  • 來龍兒-汉语大词典

    來龍兒

    【1】指银钱的进项。如:这笔生意来龙儿是大的。

  • 來龍去脈-汉语大词典

    來龍去脈

    【1】堪舆家语。谓山形走势象龙体一样起伏连贯。{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后用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但是﹐他究竟是做什么的呢?他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她忍不住好奇心总想问。”{马南邨}《燕山夜话·变三不知为三知》:“当然﹐过于性急地要想一下子把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 來龍-汉语大词典

    來龍

    【1】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朱文公}嘗與客談世俗風水之説﹐因曰:‘{冀州}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西游记》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岛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2】泛指事物的来源。{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學{杜}者專法此等詩﹐模擬其槎牙突兀﹐麤皮老幹﹐以爲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來龍遠而結脉深之若是也。”

  • 倉龍-汉语大词典

    倉龍

    【1】苍龙。倉,通“蒼”。木星位于东方之称。《汉书·王莽传中》:“歲在壽星﹐填在明堂﹐倉龍癸酉﹐德在中宫。”{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倉龍﹐太歲也。”【2】苍龙。倉,通“蒼”。青色的骏马。《礼记·月令》:“乘鸞輅﹐駕倉龍。”{郑玄}注:“馬八尺以上爲龍。”

  • 假龍-汉语大词典

    假龍

    【1】直{龙图阁}的别称。直{龙图阁},即直阁,为{宋}代官名。{宋}{方勺}《泊宅编》卷上:“舊制﹐直{龍圖閣}謂之‘假龍’;{龍圖閣}待制謂之‘小龍’;{龍圖}直學士謂之‘大龍’;{龍圖閣}學士謂之‘老龍’。”【2】{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后以“假龍”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的事物。{清}{钱谦益}《仙坛倡和诗》之三:“盲人説法迷真象﹐狂子談禪好假龍。”

  • 八龍-汉语大词典

    八龍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王逸}注:“言己乘八龍神智之獸。”《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鸞車之幽藹兮﹐(焉)駕八龍之委蛇?”【2】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周}天子{穆王}無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説﹐得八龍﹐騎之西遊﹐同{王母}宴於瑶池之上﹐歌謳忘歸。”【3】称{东汉}{荀淑}八子。《後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儉}﹑{緄}﹑{靖}﹑{燾}﹑{汪}﹑{爽}﹑{肅}﹑{專},並有名稱,時人謂之八龍。”{李贤}注:“‘專’,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明}{李东阳}《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鳳豈須誇{薛}氏﹐八龍今已半{荀}家。”【4】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譜》曰:{伏羲}兄弟八人﹐世號‘八龍’。”

  • 八尺龍-汉语大词典

    八尺龍

    【1】称骏马。《周礼·夏官·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宋}{苏轼}《闻洮西捷报》诗:“{漢}家將軍一丈佛﹐詔賜天池八尺龍。”

  • 六龍車-汉语大词典

    六龍車

    【1】见“六龍輿”。

  • 六龍-汉语大词典

    六龍

    【1】谓《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孔颖达}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爲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汉}{刘向}《九叹·远游》:“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晋}{郭璞}《游仙诗》:“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宋}{王安石}《休假大佛寺》诗:“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明}{薛蕙}《效阮公咏怀》:“六龍匿西山﹐蒙汜揚頽波。”【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汉}{刘歆}《述初赋》:“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明}{陶宗仪}《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爲六龍臨幸。”{吴梅}《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4】六兄弟的美称。{晋}{常璩}《华阳国志·後贤志》:“{宓}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晋书·温羡传》:“父{恭}﹐{濟南}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晋书·卞壸传》:“父{粹}﹐以清辯鑒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

  • 六龍輿-汉语大词典

    六龍輿

    【1】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宋史·礼志十三》:“{紹聖}元年詔:‘奉太皇太后旨﹐皇太妃特與立宫殿名﹐坐六龍輿。’”{清}{金农}《桑林》诗:“回瞻請禱處﹐如侍六龍輿。”亦称“[六龍車]”。{明}{叶盛}《水东日记·车字尺遮切》:“予《馬營》小詩有‘天門行看六龍車’。”

  • 公沙五龍-汉语大词典

    公沙五龍

    【1】{东汉}{公沙穆}五子{绍}﹑{孚}﹑{恪}﹑{逵}﹑{樊}的合称。{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紹}﹐字{子起};{紹}弟{孚}﹐字{允慈};{孚}弟{恪}﹐字{允讓};{恪}弟{逵}﹐字{義則};{逵}弟{樊}﹐字{義起}。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並有令名﹐京師號曰:{公沙}五龍﹐天下無雙。”

  • 真龍天子-汉语大词典

    真龍天子

    【1】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萧军}《八月的乡村》九:“真龙天子一出世﹐天下也许就太平了。”{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 真龍-汉语大词典

    真龍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汉}{王充}《论衡·乱龙》:“夫《易》言雲從龍者﹐謂真龍也﹐豈謂土哉?”{唐}{杨炯}《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雲}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僞鳳易悦{楚}﹐真龍反驚{葉}。”【2】称骏马。{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明}{陈子龙}《献马行》:“世上紛紛盡凡馬﹐一入天廐成真龍。”【3】比喻皇帝。{明}{高启}《穆陵行》:“幸逢中國真龍飛﹐一函雨露{江}南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龍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朱洪武皇帝}。”

  • 真龍活現-汉语大词典

    真龍活現

    【1】形容逼真。{蒋光慈}《短袴党》二:“他每一次所做的传单﹐都是说得真龙活现也似的。”{柳柳}《好年胜景》四:“计策的内容和保证是:要求每个前去执行任务的小伙子大胆说谎话﹐而且谎话要说得有鼻子有眼﹐真龙活现﹐毫不含糊。”

  • 勾龍-汉语大词典

    勾龍

    【1】社神名。{汉}{蔡邕}《独断》卷上:“社神﹐蓋{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能水土﹐帝{顓頊}之世﹐舉以爲土正。天下賴其功﹐{堯}祠以爲社。”【2】复姓。{宋}有{勾龙如渊}。见《宋史》。

  • 包龍圖-汉语大词典

    包龍圖

    【1】即{包拯}。因他曾官龙图阁直学士﹐故称。参见“[包公]”。【2】借指铁面无私﹑办事公正的人。{古华}《醒醒老爷》:“就我们这山沟里﹐也出不来{包龙图}呀?”

  • 元龍高卧-汉语大词典

    元龍高卧

    【1】{东汉}{陈登},字{元龙}。《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许汜}与{刘备}论{陈元龙}﹐{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后以“元龍高卧”为怠慢客人之典实。

  • 元龍樓-汉语大词典

    元龍樓

    【1】见“元龍百尺樓”。

  • 元龍-汉语大词典

    元龍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2】指皇帝。《西游记》第十一回:“天下多官稱上壽﹐朝中衆宰賀元龍。”

  • 元龍百尺樓-汉语大词典

    元龍百尺樓

    【1】《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劉備}〕曰:‘君({許汜})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卧百尺樓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亦省称“[元龍樓]”。{沈砺}《狂歌行》:“時而一憑高﹐直上{元龍}樓。”

  • 元龍豪氣-汉语大词典

    元龍豪氣

    【1】{东汉}{陈登},字{元龙}。{许汜}曾见之。{登}以{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久不与语。后{许汜}谓{刘备}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宋}{黄机}《永遇乐·章史君席上》词:“{史君}自有﹐{元龍}豪氣﹐唤客且休辭醉。”

  • 先龍-汉语大词典

    先龍

    【1】古代传说中的龙名。《淮南子·墬形训》:“介潭生先龍﹐先龍生玄黿﹐玄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

  • 亢龍有悔-汉语大词典

    亢龍有悔

    【1】《易·乾》:“上九,亢龍有悔。”{孔颖达}疏:“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聖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谓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败亡之悔。《晋书·忠义传·王豹》:“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冀此求安﹐未知其福。”亦省作“[亢2悔]”。{晋}{葛洪}《抱朴子·知止》:“進脱亢悔之咎﹐退無濡尾之吝。”《後汉书·阴兴传》:“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李贤}注:“《易·乾卦》上九爻曰‘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亢﹐極也。龍以喻君。言居上體之極﹐則有悔吝之災也。”

  • 亢龍-汉语大词典

    亢龍

    【1】比喻骄横无德之君。{汉}{王符}《潜夫论·本政》:“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寵以驕士﹐籍亢龍之勢以陵賢。”{唐}{独孤及}《陈留郡文宣王庙堂碑》:“嗚乎﹐明王未興﹐亢龍無輔。運非我與﹐德兮何衰!”【2】泛指刚愎躁进之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馬純上}知進而不知退﹐直是一條小小的亢龍。”

  • 交龍-汉语大词典

    交龍

    【1】两龙蟠结的图案。《周礼·春官·司常》:“日月爲常﹐交龍爲旂。”《释名·释兵》:“交龍爲旂: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爲之﹐無文采﹐諸侯所建也。”【2】即蛟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交龍扶輿而機不發。”《汉书·高帝纪上》:“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産{高祖}。”《史记·高祖本纪》作“蛟龍”。

  • 交龍錦-汉语大词典

    交龍錦

    【1】织有蟠龙纹的丝织品。《三国志·魏志·倭传》:“今以絳地交龍錦五匹……答汝所獻貢直。”

  • 商龍-汉语大词典

    商龍

    【1】道家五行神之一。《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齡邁五龍”{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次曰{宫龍}﹐土仙也。”

  • 分龍-汉语大词典

    分龍

    【1】见“分龍雨”。

  • 分龍雨-汉语大词典

    分龍雨

    【1】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龍雨”。此种情况始出之时日,{宋}时{吴越}之俗谓在夏历五月二十日,{清}时{燕}地之俗谓在五月二十三日,即称此日为“分龍日”,亦称“[分龍兵]”﹑“[分龍]”。{宋}{陆佃}《埤雅·释天》:“今俗五月謂之分龍雨﹐曰隔轍﹐言夏雨多暴至﹐龍各有分域﹐雨暘往往隔一轍而異也。”{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二{浙}〕以五月二十日爲分龍﹐自此雨不周徧﹐猶北人呼隔轍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分龙兵》:“京師謂五月二十三日爲分龍兵。”{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爲分龍日。”

  • 分龍兵-汉语大词典

    分龍兵

    【1】见“分龍雨”。

  • 分龍節-汉语大词典

    分龍節

    【1】{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龍節”。其时常降大雨。{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风俗》:“{池州}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爲‘分龍節’。雨則多大水。”

  • 分龍日-汉语大词典

    分龍日

    【1】见“分龍雨”。

  • 劍龍-汉语大词典

    劍龍

    【1】《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喬}墓在{京陵},{戰國}時人有盗發之者,覩無所見,唯有一劍停在室中,欲進取之,劍作龍鳴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徑飛上天。”后诗文中用以为典。{唐}{李贺}《吕将军歌》:“北方逆氣汙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閑。”【2】古爬行动物,属鸟龙类。体大,长可达六米,头小,颈短,背部弓起。{四川}﹑{新疆}曾发现此类化石。

  • 叉手鐵龍-汉语大词典

    叉手鐵龍

    【1】即锁。{宋}{陶穀}《清异录·器具》:“{石守信}掌庫奴{蕭雲}常博奕﹐大北。夜開庫私取錢幣﹐愴惶失鎖所在﹐{雲}不敢明言﹐但云不見叉手鐵龍。”

  • 土龍-汉语大词典

    土龍

    【1】鼉的别称。见{陆佃}《埤雅·释鱼》引{宋}{李石}《续博物志》。【2】用土制成的龙。古代用以雨。{汉}{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雲龍相致。”《後汉书·礼仪志中》:“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閉諸陽﹐衣皁﹐興土龍﹐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變﹐如故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易·文言·傳》稱‘雲從龍’﹐故{董仲舒}祈雨法召以土龍﹐此世俗之説所本也。”《淮南子·说山训》:“聖人用物﹐若用朱絲約芻狗;若爲土龍以求雨。”【3】蚯蚓的别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蚯蚓》:“術家言蚓可興雲﹐又知陰晴﹐故有土龍﹑龍子之名。”

  • 土龍沐猴-汉语大词典

    土龍沐猴

    【1】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時俗方標榜門户﹐徵逐聲利﹐以爲土龍沐猴﹐非所以自樹立﹐視之蔑如也。”

  • 土龍芻狗-汉语大词典

    土龍芻狗

    【1】土做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实不相副。《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微}自老病求歸﹐{亮}({諸葛亮})又與書答曰:‘{曹丕}篡弑﹐自立爲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 地龍-汉语大词典

    地龍

    【1】地上的龙。{明}{吴昜}《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诗:“撇烈天網翻﹐槎枒地龍繞。”{清}{毛祥麟}《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火輪船抵{浦}﹐夜必放水﹐其聲如雷鳴……或曰是謂地龍叫﹐主不祥﹐宜禮送之。”《南史·王僧辩传》:“三月庚寅﹐有兩龍自城西江中騰躍升天……父老咸聚而悲﹐竊相謂曰:‘地龍已去﹐國其亡乎。’”【2】蚯蚓。{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气候集解》:“蚯蚓即地龍也。”

  • 壺公龍-汉语大词典

    壺公龍

    【1】《後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从{壶公}学仙,{壶公}遣归,与一竹杖使骑。{长房}乘杖,须臾到家。投杖于{葛陂}中,回视,已化为龙。后代诗文中常称竹杖为“壺公龍”。{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還鄉亦何有﹐暫假壺公龍。”

  • 壁龍-汉语大词典

    壁龍

    【1】见“壁飛”。

  • 封龍門-汉语大词典

    封龍門

    【1】指科举考试时封锁考院正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天快亮了﹐恰好点名完毕﹐开始封龙门﹐{季交恕}依照卷子上面所写坐在西字第八号的长棹凳上。”

  • 大水冲了龍王廟-汉语大词典

    大水冲了龍王廟

    【1】比喻自己人之间发生了误会。龙王在传说中司雨水,故云。《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你瞧﹐‘大水冲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咧!”

  • 大龍湫-汉语大词典

    大龍湫

    【1】在{浙江省}{雁荡山}{马鞍岭}西﹐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水从高约190米的{连云嶂}凌空而下﹐白练飞泻﹐极为壮观。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也称“龙湫”。{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後》:“又二里﹐漸聞水聲﹐則大龍湫從卷崖中瀉下。”

  • 天龍八部-汉语大词典

    天龍八部

    【1】佛教分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卢至长者因缘经》:“爾時世尊﹐天龍八部﹐四衆圍遶﹐王及大衆﹐五體投地﹐爲佛作禮。”

  • 天龍-汉语大词典

    天龍

    【1】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法华经·序品》:“天龍恭敬﹐不以爲喜。”【2】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龍﹐四名天馬。”【3】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4】天上的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漢上。中有不死庭﹐天龍盡四向。”【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 太平龍頭-汉语大词典

    太平龍頭

    【1】消防用的自来水龙头。

  • 奢龍-汉语大词典

    奢龍

    【1】相传{黄帝}时六相之一。《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

  • 小龍-汉语大词典

    小龍

    【1】北方方言中指十二生肖中的蛇。{孙犁}《邢兰》:“这个人﹐确实是三十二岁﹐三月里生日﹐属小龙。”【2】神话传说中龙之小者。《南史·梁纪下》:“城壕中龍騰出﹐焕爛五色﹐竦躍入雲﹐六七小龍相隨飛去。”【3】见“小龍團”。【4】官名。龙图阁待制的别称。{宋}{刘克庄}《浪淘沙》词“换箇新銜頭面改﹐又似{包公}”自注:“辭郡得小龍。”{宋}{方勺}《泊宅编》卷上:“舊制﹐直龍圖閣謂之‘假龍’﹐龍圖閣待制謂之‘小龍’﹐龍圖閣直學士謂之‘大龍’﹐龍圖閣學士謂之‘老龍’。”

  • 小龍團-汉语大词典

    小龍團

    【1】{宋}代茶叶精品。以模压成龙形﹐故名。亦称“[小團龍]”。{明}{毛子晋}《海岳志林·黄实师遗小龙团》:“索筪中﹐一無所有﹐獨得小龍團二餅﹐亟遣人遺之。”{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仁宗}時﹐{蔡君謨}……擇茶之精者﹐爲小龍團十斤以獻。”{宋}{苏轼}《荔支叹》诗“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自注:“大小龍茶始於{丁晉公}﹐而成於{蔡君謨}。{歐陽永叔}聞{君謨}進小龍團﹐驚歎曰:‘{君謨}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宋}{毛滂}《山花子·天雨新晴试小龙茶》词:“誰作素濤翻玉手﹐小團龍。”《坚瓠补集·饷茶诗》引{清}{陆世廉}《饷茶诗》:“蒙君遺我小團龍﹐絶世珍奇出草叢。”亦省称“[小龍]”。{明}{赵汝砺}《北苑别录·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盪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膩﹐然後入圈製銙﹐隨笪過黄。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各異﹐故隨綱繫之於貢茶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建茶務﹐{仁宗}初歲﹐造小龍小鳳各三十斤。”

  • 小團龍-汉语大词典

    小團龍

    【1】见“小龍團”。

  • 句龍-汉语大词典

    句龍

    【1】人名。相传为{共工}之子,能平水土,后世祀为后土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晋书·天文志上》:“弧南六星爲天社﹐昔{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水土﹐故祀以配社﹐其精爲星。”【2】复姓。{宋}有{句龙如渊}。见《宋史》本传。

  • 合龍門-汉语大词典

    合龍門

    【1】见“合龍”。

  • 合龍-汉语大词典

    合龍

    【1】修筑堤坝或桥梁时从两端开始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称“合龍”。亦称“[合龍門]”。{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凡塞河決﹐垂合﹐中間一埽﹐謂之‘合龍門’﹐功全在此。”《中国现在记》第十回:“轉眼就是臘月﹐水落歸槽﹐河工也就合龍。”《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五月钢梁架设在六号墩处合龙﹐两岸引桥亦先后完成。”

  • 吾家龍文-汉语大词典

    吾家龍文

    【1】对自己后代之优秀者的爱称。龙文,骏马名。《北齐书·杨愔传》:“已是吾家龍文﹐十歲後﹐當求之千里外。”

  • 唱龍眼-汉语大词典

    唱龍眼

    【1】旧时{福建}风俗。东家雇人摘龙眼,恐其多吃,令歌唱不止,谓之“唱龍眼”。{清}{周亮工}《闽小纪·唱龙眼》:“龍眼枝甚柔脆﹐熟時曾慣手登採﹐恐其恣啖﹐與約曰:‘歌勿輟﹐輟則弗給值!’樹葉扶疎﹐人坐緑陰中﹐高低斷續﹐喁喁弗已﹐遠聽之﹐頗足娱耳。土人謂之‘唱龍眼’。”

  • 喬龍畫虎-汉语大词典

    喬龍畫虎

    【1】犹言装模作样。《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胡哨﹐喬龍畫虎的﹐兩面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

  • 團龍-汉语大词典

    團龍

    【1】团茶的一种,即龙团。{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太平興國}初﹐特置龍鳳模﹐遣使即北苑造團茶﹐以别庶飲。龍鳳茶蓋始於此。”【2】圆形图案,作盘龙之状。旧时器物服饰上多用为花纹图案。《清会典·工部四·制造库》:“袱用黄綺銷金團龍。”

  • 山龍-汉语大词典

    山龍

    【1】指古代衮服或旌旗上的山﹑龙图案。《书·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孔}传:“畫三辰﹑山龍﹑華蟲於衣服﹑旌旗。”{唐}{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诗序》:“琅乎璆璜衝牙之響發焉﹐煌乎山龍華蟲之采列焉。”{明}{唐顺之}《送孔上公助祭太学归阙里时赐衮衣一袭》诗:“新袞山龍炫﹐餘堂金石鳴。”【2】借指绣有山﹑龙图案的袞服。{汉}{刘向}《说苑·修文》:“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諸侯火﹐天子山龍。”《晋书·舆服志》:“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卿衣華蟲以下九章。”

  • 山龍子-汉语大词典

    山龍子

    【1】蜥蜴的异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石龙子》:“山龍子……蜥蜴﹐豬婆蛇﹐守宫。此物生山石間﹐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龍子之名。”

  • 崩龍族-汉语大词典

    崩龍族

    【1】德昂族的旧称。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

  • 從龍-汉语大词典

    從龍

    【1】《易·乾》:“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清史稿·食货志一》:“有從龍入關者﹐有定鼎後投誠者。”{後唐}{卢殷}《欲销云》诗:“欲隱從龍質﹐仍餘觸石文。”{清}{戴易}《钓台》诗:“當時賴有從龍彦﹐却使幽人享太平。”{郭孝成}《陕西光复记》:“當中原逐鹿之時﹐正豪傑從龍之會。”

  • 御龍-汉语大词典

    御龍

    【1】复姓。相传{夏}时{刘累}学驯养龙以事{孔甲},赐姓{御龙氏}。{晋}{陶潜}《命子》诗:“{御龍}勤{夏}﹐{豕韋}翼{商}。”{逯钦立}校注:“言{御龍}曾任職{夏}朝﹐{豕韋}又輔佐{商}朝。《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爲{陶唐氏}﹐在{夏}爲{御龍氏}﹐在{商}爲{豕韋氏}﹐在{周}爲{唐杜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夏禹}之鼎﹐寶命集於{周}朝;{御龍}之家﹐世禄歸於{范氏}。”【2】驾驭龙。《淮南子·说林训》:“人莫欲學御龍﹐而皆欲學御馬﹐莫欲學治鬼﹐而皆欲學治人﹐急所用也。”【3】帝王近卫官卒。《宋史·仪卫志二》:“行幸儀衛……御龍直百四十二人﹐御龍骨朵子直二百二十人﹐並全班祗應。”{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仗馬每面三疋﹐每疋御龍官四人。”【4】喻指驾驭才智之士。{宋}{陆佃}《埤雅·释鱼》“龍”引《孙绰子》曰:“{高祖}御龍﹐{光武}御虎。龍﹐{韓}{彭}之類;虎﹐{耿}{鄧}之類。”

  • 徵龍-汉语大词典

    徵龍

    【1】道家五行神之一。《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齡邁五龍”{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次曰{宫龍}﹐土仙也。”

  • 彫龍-汉语大词典

    彫龍

    【1】雕镂龙文。喻文辞博大恢弘﹐不同凡响。《北史·薛辩薛寘薛憕传论》:“{寘}{憕}並學稱該博﹐文擅彫龍﹐或揮翰鳳池﹐或者書麟閣﹐咸居禄位﹐各逞琳琅。”《北史·李纬传》:“{梁}{謝藺}來聘﹐{緯}勞之。{藺}問{安平}諸{崔}﹐{緯}曰:‘{子玉}以還﹐彫龍絶矣。’”

  • 舞鳳飛龍-汉语大词典

    舞鳳飛龍

    【1】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鳳飛龍五百年﹐盡將錦鏽裹山川。”

  • 夔龍紋-汉语大词典

    夔龍紋

    【1】古钟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殷}代〕浮雕或浅刻多半是器物上的花纹。最常见的花纹有饕餮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

  • 夔龍-汉语大词典

    夔龍

    【1】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兩席是{李嬸娘}﹑{薛姨媽}坐﹐東邊單設一席﹐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2】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孔}传:“{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明}{梁辰鱼}《浣纱记·吴刎》:“{伯嚭}那老賊呵!我一心認是濟世{夔}{龍}﹐誰知你是蠹國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當此春晝﹐{夔}{龍}并集﹐亦當有詞賦示後﹐今日之盛﹐方不泯滅無傳。”{元}{耶律楚材}《和人韵》之二:“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

  • 宫龍-汉语大词典

    宫龍

    【1】道教五行神之一,人面龙身。《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唐}{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五龍﹐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次曰{宫龍}﹐土仙也。”

  • 寓龍馬-汉语大词典

    寓龍馬

    【1】明器的一种。祭祀或丧葬时所焚烧的纸龙﹑纸马。{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寓龍馬即古之明器﹐自{周}亡至{元嘉}﹐而祭禮稍如古。”

  • 密雲龍-汉语大词典

    密雲龍

    【1】茶名。{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密雲龍’者﹐其雲紋細密﹐更精絶於小龍團也。”{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熙甯}中﹐{賈青}爲{福建}轉運使﹐又取小團之精者爲‘密雲龍’﹐以二十餅爲斤而雙袋﹐謂之‘雙角團茶’。”

  • 屠龍-汉语大词典

    屠龍

    【1】《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唐}{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唐}{张怀瓘}《书估》:“聲聞雖美﹐功業未遒﹐空有望於屠龍﹐竟難成於畫虎。”{宋}{司马光}《遣兴》诗:“待兔謀真拙﹐屠龍藝亦虚。”{廖仲恺}《一剪梅·题五层楼图》词:“興亡閲遍古今同﹐文只雕蟲﹐技只屠龍。”【2】比喻跟强敌作英勇斗争。{柳亚子}《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泣麟悲鳳佯狂客﹐搏虎屠龍革命軍。”{叶剑英}《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 層龍絶藝-汉语大词典

    層龍絶藝

    【1】指{宋}人诗法十三格。{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唐}人詩法六格﹐{宋}人廣爲十三﹐曰:‘一字血脈﹐二字貫串﹐三字棟梁﹐數字連序﹐中斷﹐鉤鎖連環﹐順流直下﹐單抛﹐雙抛﹐内剥﹐外剥﹐前﹐後﹐謂之層龍絶藝。’作者泥此﹐何以成一代詩豪邪?”

  • 引龍直-汉语大词典

    引龍直

    【1】{宋}代皇帝出巡时前导的乐队。《宋史·乐志十七》:“{太平興國}三年﹐詔籍軍中之善樂者﹐命曰引龍直。每廵幸﹐則騎導車駕而奏樂。”{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太平興國}中﹐擇軍中善樂者﹐名曰引龍直﹐遊幸﹐騎而導駕。後曰鈞容直﹐取鈞天之義也。”

  • 强龍不壓地頭蛇-汉语大词典

    强龍不壓地頭蛇

    【1】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西游记》第四五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也罷﹐這正是‘强龍不壓地頭蛇’。”{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自古道:‘强龍不壓地頭蛇’﹐他在唇齒肘臂之間﹐早晚生心﹐如何防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如今龙困沙滩﹐连小贼娃儿也敢欺负咱!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

  • 彌龍-汉语大词典

    彌龍

    【1】车轭末端的龙头装饰。弥,通“弭”。《荀子·礼论》:“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杨倞}注:“彌……又讀爲弭﹐弭﹐末也。謂金飾衡軛之末爲龍首也。”《史记·礼书》:“寢兕﹑持虎﹑蛟韅﹑彌龍﹐所以養威也。”{司马贞}索隐:“此皆王者服御崇飾﹐所以示威武。”

  • 孽龍-汉语大词典

    孽龍

    亦作“[孼龍]”【1】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清史稿·灾异志一》:“十一月﹐{西寧}{西納川}降孼龍﹐臭聞百里。”{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相傳{李太守}鎖孼龍於{離堆}之下。”【2】喻难以制服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爲的是先收服了{十三妹}這條孽龍﹐使他得水安身。”

  • 如龍似虎-汉语大词典

    如龍似虎

    【1】形容勇猛有活力。{左齐}《南泥湾屯垦》:“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这样好的土地﹐有我们这些如龙似虎的战士﹐相信可以做到的。”《西湖佳话·岳坟忠迹 》:“馬上的將官﹐縱如龍似虎﹐馬倒了﹐都倒栽葱跌將下來。”

  • 玉盤龍-汉语大词典

    玉盤龍

    【1】梁柱盘龙浮雕的美称。{南朝} {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繡桷金蓮花﹐桂柱玉盤龍。”{唐}{骆宾王}《帝京篇》:“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 玉龍-汉语大词典

    玉龍

    【1】龙形的玉雕。{元}{乔吉}《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曲:“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梁}{大同}八年﹐戍主{楊光欣}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2】传说中的神龙。{宋}{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词:“醉跨玉龍遊八極﹐歷歷天青海碧。”{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永安寺}壁上有{梅田女史}題詩云:‘{靈妃}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金}{高庭玉}《天津桥同李之纯待月》诗:“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3】指龙形的漏壶。{宋}{张孝祥}《菩萨蛮》词:“玉龍細點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元}{萨都剌}《章贡道中》诗:“憶得當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4】喻剑。{唐}{吕岩}《化江南简寂观磨剑赠侯道士》诗:“欲整鋒鋩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嘷。”{唐}{李贺}《雁门太守行》:“報君黄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爲君死。”{王琦}汇解:“玉龍﹐劍也。”【5】喻笛。{宋}{林逋}《霜天晓月·题梅》词:“甚處玉龍三弄﹐聲摇動﹐枝頭月。”{元}{张翥}《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词:“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争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6】喻雪。{清}{秋瑾}《齐天乐·雪》词:“朔風蕭瑟侵簾户﹐誰唤玉龍起舞。”《水浒传》第十一回:“玉龍酣戰﹐鱗甲滿天飄落。”{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宋}{张元}《雪》诗:“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7】喻泉水﹑瀑布。{宋}{梅尧臣}《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天门泉》诗:“静若僊鑑開﹐寒疑玉龍蟄。”{清}{黄鷟来}《赋得匡庐篇寿韩霍岳观察》诗:“冰車轉軸玉龍走﹐蒲牢出海鏗華鐘。”【8】喻桥。{元}{盍西村}《小桃红·市桥月色》曲:“玉龍高卧一天秋。寶鏡青光透。星斗闌干雨晴後。”

  • 玉臂龍-汉语大词典

    玉臂龍

    【1】巨藕名。{宋}{陶穀}《清异录·果》:“{崔遠}家墅在{長安}城南﹐就中禊池産巨藕﹐貴重一時﹐相傳爲禊寳﹐又曰玉臂龍。”

  • 玉柄龍-汉语大词典

    玉柄龍

    【1】剑名。{宋}{陶穀}《清异录·武器》:“{汾陽王}誕日﹐部曲競獻珍異﹐裨將以父所寳玉柄龍奉之。”

  • 玉龍膏-汉语大词典

    玉龍膏

    【1】相传能化银液的油。{唐}{张读}《宣室志》卷六:“{安南}有玉龍膏﹐南人用之﹐能化銀液。”【2】古代化妆品的一种。{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禮部{王員外}言:今謂面油爲玉龍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藥﹐以白玉碾龍合子貯之﹐因以名焉。”

  • 班龍-汉语大词典

    班龍

    【1】有斑纹的龙。班,通“斑”。《汉武帝内传》:“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駕九色班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向者爲老君牧數頭龍﹐一班龍五色最好﹐是老君常所乘者。”【2】指鹿。{唐}{蜀中酒阁道人}《歌》:“惟有班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题注:“有{許仲源}者﹐問其詩中班龍珠何物﹐云爲鹿角。”{元}{耶律楚材}《和景贤赠鹿尾二绝》之二:“{龍崗}採得班龍尾﹐一串穿來寄{玉泉}。”

  • 斑龍-汉语大词典

    斑龍

    【1】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彩龙。{安}{晏殊}《蝶恋花》词:“紫府羣仙名籍祕﹐五色斑龍暫降人間媚。”《汉武帝内传》:“唯見{王母}乘紫雲之輦﹐駕五色之斑龍。”{明}{屠隆}《昙花记·雠邪设谤》:“仙音一派繚繞﹐斑龍先導﹐御飛輪瞬息寥無杳。”【2】鹿的别名。{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诗:“紫鳳真人府﹐斑龍太上家。”{清}{曹寅}《小游仙》诗之十三:“黄海仙人薜荔衣﹐斑龍偷跨跡如飛。”

  • 瑞龍腦-汉语大词典

    瑞龍腦

    【1】喻指桂花。{宋}{杨无咎}《步蟾宫·九月二十六夜有怀木犀》词:“憶吾家﹑妃子舊遊﹐瑞龍腦﹑暗藏葉底。”【2】香料名。即龙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天寶}末﹐{交趾}貢龍腦﹐如蟬蠶形﹐{波斯}言老龍腦樹節方有﹐禁中呼爲瑞龍腦。”{唐}{冯贽}《云仙杂记·贵家棋子》:“{開成}中﹐貴家以紫檀心﹐瑞龍腦爲棊子。”

  • 木禺龍-汉语大词典

    木禺龍

    亦作“[木寓龍]”【1】木雕的龙。古代祭神时所用。《史记·封禅书》:“畤駒四匹﹐木禺龍欒車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司马贞}索隐:“禺﹐一音寓﹐寄也。寄龍形於木﹐寓馬亦然。一音偶﹐亦謂偶其形於木也。”《汉书·郊祀志上》:“畤駒四匹﹐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清}{龚自珍}《宥情》:“乙以情隸欲﹐無以處夫哀樂之正而非欲者﹐且人之所以異於鐵牛﹑土狗﹑木寓龍者安在?乙非是。”

  • 木寓龍-汉语大词典

    木寓龍

    【1】见“木禺龍”。

  • 木龍-汉语大词典

    木龍

    【1】护堤的木栏。《元史·河渠志三》:“若木龍﹑蠶椽木﹑麥稭﹑扶樁﹑鐵叉﹑鐵吊﹑枝麻﹑搭火鈎﹑汲水﹑貯水等具皆有成數。”《宋史·河渠志一》:“〔{天禧}〕五年正月﹐知{滑州}{陳堯佐}以西北水壞﹐城無外禦﹐築大隄……復就鑿横木﹐下垂木數條﹐置水旁以護岸﹐謂之‘木龍’。”《清史稿·高宗纪三》:“丁卯﹐上奉皇太后渡{河}至{天妃閘}﹐閲木龍。”【2】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清}{郁永河}《海上纪略》:“凡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龍﹐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時曾不可見﹐亦不知所處﹐若見木龍去﹐則舟必敗。”【3】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澤木龍催﹐迎春土牛助。雨師習習灑﹐雲將飄飄翥。”【4】木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龍樹。{徐}之{高冢城}南有{木龍寺}﹐寺有三層磚塔﹐高丈餘。塔側生一大樹﹐縈繞至塔頂﹐枝幹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帳。”

  • 杖化龍-汉语大词典

    杖化龍

    【1】《後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向一卖药老翁学道,一日{长房}辞归,“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后遂以“杖化龍 ”用为道家神异之典。{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雙鳧杖化龍﹐雲山回首不知重。”

  • 枯木龍吟-汉语大词典

    枯木龍吟

    【1】佛教语。犹言在阒寂中能听到巨响。意谓绝灭一切妄念,达到不生不灭的大自在境地。《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曹山本寂禅师》:“〔僧〕乃問師:‘如何是枯木裏龍吟’……遂示偈曰:‘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喜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

  • 枯龍-汉语大词典

    枯龍

    【1】指苍松的枝干。因其盘曲如龙,故称。{唐}{元稹}《画松》诗:“翠帚掃春風﹐枯龍戞寒月。”

  • 梅龍-汉语大词典

    梅龍

    【1】偃卧如龙形的老梅树。{宋}{范成大}《梅谱》:“去{成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餘丈﹐相傳{唐}物也﹐謂之梅龍。”{宋}{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诗:“終當騎梅龍﹐海上看春色。”自注:“梅龍﹐蓋{蜀}苑中故物也。”

  • 業龍-汉语大词典

    業龍

    【1】孽龙,恶龙。{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把業龍擒捉﹐猛虎倒拖。”《秦併六国平话》卷下:“{東海}業龍身得罪﹐罰歸座下載明君。”《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業龍作祟﹐向海波水底擒來;邪怪爲妖﹐入山洞穴中捉出。”

  • 槐龍-汉语大词典

    槐龍

    【1】谓盘曲如龙的老槐枝柯。{明}{徐渭}《宣府槐龙篇》诗序:“{宣鎮}開府之西﹐有槐曰槐龍﹐高不過丈餘﹐圍亦未匝兩把﹐而廣團如蓋﹐糾枝如龍蛇。”{清}{钱谦益}《经筵记事》诗之九:“夭矯槐龍想玉除﹐槐廳無復史官居。”{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诗:“日高黄繖下西清﹐風動槐龍舞交翠。”自注:“{邇英閣}前有雙槐﹐樛枝屬地﹐如龍形。”

  • 猪婆龍-汉语大词典

    猪婆龍

    【1】鼉的俗称。也叫扬子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晏公庙》:“{太祖}渡{江}取{張士誠}﹐舟將覆﹐紅袍救上﹐且指之以舟者。問何神﹐曰{晏公}也。後猪婆龍攻崩江岸﹐神復化爲老漁翁﹐示以殺鼉之法。問何人﹐又曰{晏}姓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猪婆龙》:“猪婆龍﹐産於{江西}。形似龍而短﹐能横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

  • 猪龍-汉语大词典

    猪龍

    【1】龙首的猪。指{安禄山}。{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唐玄宗}〕嘗與({安禄山})夜燕﹐{禄山}醉卧﹐化爲一猪而龍首。左右遽告帝。帝曰:‘此猪龍﹐無能爲。’終不殺﹐卒亂中國。”{宋}{范成大}《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三:“忽報猪龍掀宇宙﹐{阿瞞}虚讀相書來。”一本作“豬龍”。

  • 猶龍-汉语大词典

    猶龍

    【1】谓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去,謂弟子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唐}{黄滔}《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萬國﹐居于九重。既體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猶龍。”{宋}{陆游}《读<老子传>》诗:“但説{周公}曾入夢﹐寧於{老子}歎猶龍。”【2】指{老子}。{宋}{周密}《齐东野语·三教图赞》:“{理宗}朝有待詔{馬遠}畫《三教圖》:黄面老子則跏趺中坐﹐{猶龍翁}儼立於傍﹐吾夫子乃作禮於前。”{清}{王夫之}《连珠》之二:“材有讓乎{猶龍}﹐道有超乎維寶。”{王毓岱}《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夢﹐{猶龍}悟守雌。”【3】称有道之士。{清}{徐振芳}《海陵寄李子微》诗:“猶龍久矣逃塵世﹐牽犢公然飲上流。”

  • 獨龍族-汉语大词典

    獨龍族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畔。人口四千六百余。{元}时始见记载。操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经济以山地农业为主,耕作技术粗放。解放后改造山区,开掘水渠,兴办学校,社会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

  • 獨眼龍-汉语大词典

    獨眼龍

    【1】谓一目失明者。原有敬畏意,后多含诙谐意。《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武皇}既收{長安}﹐軍勢甚雄﹐諸侯之師皆畏之。{武皇}一目微眇﹐故其時號爲‘獨眼龍’。”{宋}{无名氏}《五国故事》:“{延稟}﹐{審知}之養子﹐眇一目﹐人亦謂之‘獨眼龍’。”{侯宝林}《醉酒》:“‘{张}家长﹐{李}家短﹐仨蛤蟆五只眼。’‘哎﹐仨蛤蟆六只眼。’‘其中有个蛤蟆是独眼龙。’”

  • 成龍-汉语大词典

    成龍

    【1】科举及第。{严复}《救亡决论》:“千萬旅進﹐人皆鎩羽﹐我獨成龍﹐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許我爲儒也。”【2】比喻成为出人头地的人。{西戎}《纠纷》:“可惜没有那么高的梯子﹐看你们能成龙变凤!”如:望子成龙。

  • 歲在龍虵-汉语大词典

    歲在龍虵

    【1】见“歲在龍蛇”。

  • 歲在龍蛇-汉语大词典

    歲在龍蛇

    【1】《後汉书·郑玄传》:“ 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贤}注:“ {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 {玄}曰‘辰爲龍,巳爲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数当终为“歲在龍蛇”。{宋}{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昔飲{雩泉}别{常山}﹐天寒歲在龍虵間……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携老幼相遮攀。”《花月痕》第五回:“歷險阻之馳驅﹐風如牛馬。慨身宫之偃蹇﹐歲在龍蛇。”亦作“[歲在龍虵]”。

  • 放龍入海-汉语大词典

    放龍入海

    【1】比喻放走敌手留下后患。《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後欲治之﹐其可得乎?”

  • 敦煌五龍-汉语大词典

    敦煌五龍

    【1】{晋}代{敦煌}人{索靖}﹑{氾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晋书·索靖传》:“{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靖}少有逸羣之量﹐與鄉人{氾衷}﹑{張甝}﹑{索紾}﹑{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内﹐號稱‘{敦煌}五龍’。”

  • 變色龍-汉语大词典

    變色龍

    【1】脊椎动物的一种。躯干稍扁,皮面粗糙,四肢较长,运动极慢。舌长,可舔食虫类。表皮下有多种色素,能随时变换不同的保护色。【2】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董必武}《无题》诗:“盗名欺世小爬蟲﹐以假充真變色龍。”{{张笑天}{张天民}}《追花人》三:“唉﹐是什么土壤﹑什么气候﹐繁殖出了{陆霜青}这样的变色龙呢?”

  • 日角龍顔-汉语大词典

    日角龍顔

    【1】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龍顔”为帝王的贵相。《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龍顔之姿﹐表於徇齊之日;彤雲素氣之瑞﹐基於應物之初。”《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帝生而有異光﹐狀貌殊特﹐日角龍顔。”《陈书·高祖纪上》:“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顔﹐垂手過膝。”

  • 日角龍庭-汉语大词典

    日角龍庭

    【1】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龍庭”为帝王的贵相。《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訪時事﹐{儉}曰:‘明公日角龍庭﹐{李}氏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

  • 旱龍-汉语大词典

    旱龍

    【1】虹的俗称。见{明}{杨慎}《丹铅总录·天文·虹霓》。

  • 時龍-汉语大词典

    時龍

    【1】指良马,骏马。{唐}{张说}《舞马词》:“綵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後汉书·光武帝纪下》:“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時龍而御天哉。”《文选·班固<东都赋>》:“登玉輅﹐乘時龍﹐鳳蓋棽麗﹐龢鑾玲瓏。”{李周翰}注:“時龍﹐隨方色之馬。凡稱龍者﹐美馬之言也。”

  • 景龍-汉语大词典

    景龍

    【1】大龙。《宋书·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有景龍之瑞。”

  • 水龍-汉语大词典

    水龍

    【1】古指战船。{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龍競雙刀之勢﹐步騎陳四分之威。”{南朝} {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水龍忽東騖﹐青蓋乃西歸。”《事物异名录·舟车·战船》引《词林海错》:“{隋文帝}詔曰:‘{陳國}未盡藩節﹐誠須責罪興師﹐若命水龍﹐終當戰屈。’水龍﹐謂戰船也。”【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叶柄,花黄色。生在沼泽等浅水之中。【3】救火用的引水工具。也称救火机。{胡思敬}《政变日记》:“編修{徐琪}﹐奏保{粤}人{鐸金區}通曉電學﹐能以電光鼓動機輪﹐作爲電燈﹑水龍﹑水車諸器。” {杨朔}《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

  • 水龍吟-汉语大词典

    水龍吟

    【1】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的升帐。【2】词碑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

  • 水龍頭-汉语大词典

    水龍頭

    【1】自来水管出口上的开关。{鄢国培}《巴山月》第十一章二:“〔{李明}〕走出客厅﹐想打开水龙头用冷水冲洗一下头部﹐使头脑清醒一些。”

  • 汎龍舟-汉语大词典

    汎龍舟

    【1】古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下》:“〔{煬帝}〕令樂正{白明達}造新聲﹐創《萬歲樂》……《汎龍舟》﹑《還舊宫》﹑《長樂花》及《十二時》等曲。”

  • 沙龍-汉语大词典

    沙龍

    【1】法语salon的译音。原义客厅。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法国}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学﹑艺术。后因称文艺家等聚会谈论的场所为“沙龍”。{徐迟}《牡丹》六:“当时{梅}家是{上海}的一个艺术沙龙。许多著名的戏剧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和评论家﹐他们聚集在一起﹐此去彼来﹐高谈阔论﹐研究艺术﹐帮他创作新戏。”{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袁小姐}是个画家﹐又是个诗人﹐是我们太太的唯一女友﹐也是这‘沙龙’中的唯一女客人。”{柳亚子}《郭沫若五十生朝》诗:“温馨遥隔市聲嘩﹐小小沙龍淡淡花。”【2】即沙笼。{陆俊超}《三个小伙伴·斗鱼》:“{苏塔}呢﹐她是全校长得最俊的姑娘﹐虽然跟男孩子一样﹐终年赤着脚﹐沙龙又补着补钉﹐可是裹在身上﹐还是显得那么漂亮。”【3】十七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官方每年在{巴黎}定期举行的造型艺术展览会。{靳以}《生存》:“他还记得那张在{法国}沙龙入选的画﹐他特意要我拿给他看。”

  • 沖龍玉-汉语大词典

    沖龍玉

    亦作“[冲龍玉]”【1】鼻神。{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鼻神曰{冲龍玉}。”

  • 河龍-汉语大词典

    河龍

    【1】古代传说中的{黄河}龙马。{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天謂{洛}龜﹐{河}龍﹐文有生而不文無生。”《易·繫辞上》“{河}出圖”{孔颖达}疏引《春秋纬》:“{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汉书·礼乐志》:“{河}龍供鯉醇犧牲。”{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河}龍﹐{夏}之所賜者也。供鯉﹐給廚祭也。”{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謂{河}龍出鯉以供祀。《古豔歌》:‘{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注以爲{夏}所賜之龍﹐非。”

  • 泥龍-汉语大词典

    泥龍

    【1】喻无用之物。{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泥龍雖藻繪炳蔚﹐而不堪慶雲之招;撩禽雖琱琢玄黄﹐而不任凌風之舉。”{南朝} {梁}{庾肩吾}《为南康王让丹阳尹表》:“是知策彼泥龍﹐不能令其逐日;乘斯流馬﹐安可使其奔電。”【2】泥塑龙像。古人用以祈雨。{北周}{庾信}《喜晴》诗:“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

  • 活龍鮮健-汉语大词典

    活龍鮮健

    【1】形容健壮有活力。《何典》第三回:“這是兩服仙人弗識的丸散在内:一服用軟口湯送下﹐明日再將亂話湯送下一服﹐包你活龍鮮健便了。”

  • 活龍活現-汉语大词典

    活龍活現

    【1】形容说话作文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感到像真的一样。{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对创作者来说﹐不充分掌握‘亲知’知识﹐必然不能活龙活现﹐细腻生动地描绘事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许多年后﹐这一带的人们还活龙活现地传说着当时{刘宗敏}的奋战情形。”《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衆人見{大尹}半日自言自語﹐説得活龍活現﹐分明是{倪太守}模樣﹐都信道{倪太守}真個出現了。”

  • 洋龍-汉语大词典

    洋龍

    【1】旧指水龙。引水救火的工具。《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一霎時救火的洋龍一齊趕到﹐救了半天﹐把火救滅。”【2】旧指水泵。{洪深}《五奎桥》第一幕:“那洋龙打起水来﹐倒是快的。”

  • 海龍君-汉语大词典

    海龍君

    【1】即海龙王。传说龙宫中多珠宝,因用以喻极豪富的人。《宣和书谱·钱鏐》:“〔{吴越國}{錢鏐}〕號令一十三郡﹐垂四十年﹐修中州貢賦﹐籍無虚日﹐風物繁庶﹐族系侈靡﹐{浙}人俚語目之曰‘海龍君’﹐言富盛若彼也。”{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今{浙}中猶有‘海龍君豈少寶’之諺。”

  • 海龍王-汉语大词典

    海龍王

    【1】传说海中的龙神。{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比方他们望见茫茫的大海﹐就当真信海里有海龙王。”{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昨夜海龍王諸女﹐及姨妹六七人過歸{洞庭}。”

  • 浮龍-汉语大词典

    浮龍

    【1】指航行的船。{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積水駕{三峽}﹐浮龍倚長津。”{仇兆鳌}注引{吴见思}曰:“龍即舟也。”

  • 流水游龍-汉语大词典

    流水游龍

    【1】语本《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緑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后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李慈铭}《大风有感》诗:“流水游龍日夜馳﹐品題素竹與哀絲。”

  • 混江龍-汉语大词典

    混江龍

    【1】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龍: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2】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揚}外江各砲船陸續撤回﹐{臨清}以上淺阻堪虞﹐混江龍費工無用﹐可作罷論。”

  • 游龍-汉语大词典

    游龍

    【1】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橋松﹐隰有游龍。”{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紅蓼即《詩》所謂游龍也﹐俗呼水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龍﹐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E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2】游动的蛟龙。{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龍戢淵鱗﹐翔鷺振雲翮。”《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繼也﹐若游龍之行空﹐長虹之逶迤。”

  • 漦龍-汉语大词典

    漦龍

    【1】吐涎沫之龙。谓恶龙。{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漦龍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煮。”

  • 潛龍-汉语大词典

    潛龍

    【1】谓阳气潜藏。《易·乾》:“初九﹐潛龍勿用。”{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於龍﹐故借龍以喻天之陽氣也。初九﹐建子之月﹐陽氣始動於黄泉﹐既未萌芽﹐猶是潛伏﹐故曰潛龍也。”{唐}{吕岩}《忆江南》词:“長生術﹐初九秘潛龍。慎勿從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氣交通。”【2】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瑞徵辟﹐應嘉鍾﹐舞雲鳳﹐躍潛龍。”《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勿忘潛龍之初﹐當懷布衣之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創立基業﹐本欲立{陳思王}{子建}爲社稷主;不幸奸讒交集﹐歲久潛龍。”【3】比喻贤才失时不遇。《後汉书·马融传》:“聘畎畝之羣雅﹐宗重淵之潛龍。”{李贤}注:“潛龍﹐喻賢人隱也。”{清}{顾炎武}《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潛龍猶在水﹐别鶴已來{秦}。”{廖仲恺}《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詠到潛龍字字悽﹐那堪重賦井中泥。”

  • 濯龍-汉语大词典

    濯龍

    【1】{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濯龍}中﹐並召諸才人。”《後汉书·桓帝纪》:“庚午﹐祠{黄}{老}於{濯龍宫}。”{唐}{杜甫}《往在》诗:“侍祠恧先路﹐掖垣邇{濯龍}。”借指皇室。{唐}{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词》:“國門車馬會﹐多是濯龍親。”【2】池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龍}﹑{芳林}﹐九谷八溪。”{薛综}注引《洛阳图经》:“{濯龍}﹐池名。”{南朝} {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二:“{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3】厩名。《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處以{濯龍}之奥﹐委以紅粟之秩。”{李善}注引《卢植集》:“詔給{濯龍}馬三百匹。”{张铣}注:“{濯龍}﹐内名。”

  • 打虎牢龍-汉语大词典

    打虎牢龍

    【1】犹言打凤牢龙。{克非}《春潮急》四:“于是﹐他要阻止农业社的念头又突然勃发了。而紧接着﹐便加紧进行了打虎牢龙的活动。”

  • 打鳳撈龍-汉语大词典

    打鳳撈龍

    【1】见“打鳳牢龍”。

  • 打鳳牢龍-汉语大词典

    打鳳牢龍

    亦作“[打鳳撈龍]”【1】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你若是有心呵可憐見我遍體金鎗不耐風﹐也不須打鳳撈龍﹐别選元戎﹐只在軍中﹐火德天蓬﹐自有神通。”【2】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着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箇殺人﹑殺人的戰場。”{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怎承望曉來誤入{桃源洞}﹐又則怕{公孫弘}打鳳牢龍。”{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一折:“他便安排着打鳳撈龍計﹐誰着他便搜尋出劫寨偷營智。”

  • 扒龍-汉语大词典

    扒龍

    【1】{清}末一种装备武器的手划的走私快艇。{清}{许乃济}《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折》:“有來往護艇﹐名曰快蟹﹐亦曰扒龍﹐礮械畢具﹐亡命數十輩﹐運槳如飛﹐所過關卡﹐均有重賄﹐遇兵役巡船向捕﹐輒敢抗拒﹐互致殺傷。”

  • 批逆龍鱗-汉语大词典

    批逆龍鱗

    同“[批逆鱗]”【1】{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伏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諱窮;批逆龍鱗﹐期於合理。庶幾一割之有用﹐安能百鍊而愈剛!”

  • 批龍鱗-汉语大词典

    批龍鱗

    同“[批逆鱗]”【1】{清}{朱彝尊}《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掖垣竹埤歷八舍﹐抗疏豈憚批龍鱗。”《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今蒙責其罪名﹐逼其狀伏﹐批龍鱗﹐探龍頷﹐豈敢求生;料虎頭﹐編虎鬚﹐固知受禍。”

  • 扳龍附鳳-汉语大词典

    扳龍附鳳

    【1】谓依附龙凤而升空。《宋书·乐志四》引《白鸠篇》:“陵雲登臺﹐浮遊太清﹐扳龍附鳳﹐日望身輕。”

  • 扳龍-汉语大词典

    扳龍

    【1】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南朝} {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扳龍不待翼﹐附驥絶塵溟。”

  • 拜龍牌-汉语大词典

    拜龍牌

    【1】{明}{清}时,外官逢节日或庆典向皇帝龙牌跪拜行礼以示朝贺。《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少頃﹐聽得外邊人聲熱鬧﹐鼓樂喧闐﹐乃是知縣出來同衆官拜牌賀節﹐去文廟行香。”{清}{顾禄}《清嘉录·拜牌》:“紳士詣{玄妙觀}{三清殿}﹐望闕遥賀﹐一如祝釐之儀﹐謂之拜牌。禮畢﹐盛服往來衙門交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已經挖成了隧道﹐直達{萬壽宫}底下﹐裝滿了炸藥﹐等萬壽那天﹐闔城官員聚會拜牌時﹐便要施放。”《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四》:“凡各省官﹐三大節則拜龍牌慶賀。各省三大節朝賀之禮……豫於公所正中﹐恭設‘皇帝萬歲萬萬歲’龍牌於亭﹐南嚮﹐設香案於亭之南。”亦省作“[拜牌]”。

  • 挂龍-汉语大词典

    挂龍

    【1】刮龙卷风。因远看积雨云呈漏斗状舒卷下垂,古人误认为龙下挂吸水,故称。{宋}{惠洪}《大风夕怀道夫敦素》诗:“方收一霎挂龍雨﹐忽作千林攧鷂風。”{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一股腥气扑到鼻子里来﹐据说是龙的腥气。极大的暴风雨和霹雳已经在天空里盘旋着﹐这是要‘挂龙’了。”

  • 捉龍-汉语大词典

    捉龍

    【1】犹捉脉。{沙汀}《记贺龙》三:“医卜星相这些精神法宝﹐他都懂。他时常骑了马去乡间‘捉龙’。”

  • 描龍刺鳳-汉语大词典

    描龍刺鳳

    【1】指刺绣。《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描龍刺鳳﹐女工針指﹐飲饌酒漿﹐無所不通。”亦作“[描鸞刺鳳]”﹑“[描龍繡鳳]”。{明}{陆采}《明珠记·由房》:“作賦吟詩﹐人人盡説{蔡文姬}的再世;描鸞刺鳳﹐個個皆稱{薛夜來}的神針。”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二场:“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秋芳}〕交十三歲﹐就不進學堂﹐只在房中習學女工﹐描鸞刺鳳。”

  • 描龍繡鳳-汉语大词典

    描龍繡鳳

    【1】见“描龍刺鳳”。

  • 探龍頷-汉语大词典

    探龍頷

    【1】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章炳麟}《箴新党论》:“{漢}官之視虜主﹐無以異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飾直言之名﹐内有植黨之志﹐真昔人所謂探龍頷﹑批逆鱗者。”

  • 撈龍-汉语大词典

    撈龍

    【1】指引诱男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説一會不明白打鳳的機關﹐使了些調虚囂撈龍的見識。”【2】使龙离海。喻处于困境。{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過狠毒的兒夫氣﹐更那堪不可公婆意﹐因此上撥下這牧羊差﹐粧出這撈龍計。”

  • 擲杖成龍-汉语大词典

    擲杖成龍

    【1】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後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擲杖成龍”为典﹐借指还乡。{清}{王士禛}《送高念东先生予告还山》诗之二:“偶然擲杖成龍去﹐又過{蓬萊}日主祠。”

  • 攀龍附鳳-汉语大词典

    攀龍附鳳

    【1】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语本{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郁达夫}《西游日录·游西天目》:“文人活在世上﹐文章往往不值半分钱﹐大抵饥饿以死。到了肉化成炭﹐骨变成灰的时候﹐却大家都要来攀龙附凤﹐争夺起来了。”《汉书·叙传下》:“{舞陽}鼓刀﹐{滕公}騶﹐{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如{宇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淪﹐其無虎豹之文故也﹐可謂攀龍附鳳者矣。”{唐}{杜甫}《洗兵马》诗:“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爲侯王。”【2】谓盘附着龙和凤。{徐迟}《财神与观音·荣和吾兄荣任总经理大喜》:“两枝攀龙附凤的大蜡烛在闪动﹐四面花篮已经堆成了百花阵图。”

  • 攀龍-汉语大词典

    攀龍

    【1】见“攀髯”。

  • 攀龍託鳳-汉语大词典

    攀龍託鳳

    【1】犹言攀龙附凤。{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上:“次有攀龍託鳳﹐自致于屬車者﹐蓋將百計。”

  • 攀地龍-汉语大词典

    攀地龍

    【1】野藤的一种。因爬在地上﹐故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小麦也都淹没在野草里﹐到处都是攀地龙和野苇子。”自注:“攀地龙﹐爬在地上的一种野藤。”

  • 攀龍附驥-汉语大词典

    攀龍附驥

    【1】犹言攀龙附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當垂宿念﹐爲之先後﹐使攀龍附驥﹐永自固定。”

  • 擺龍門陣-汉语大词典

    擺龍門陣

    【1】方言。谈天;讲故事。{杜鹏程}《保卫延安》七:“战士们一有空闲﹐就摆龙门阵。”《当代》1981年第3期:“就像{四川}人所说的‘摆龙门阵’那样﹐讲了他参加几次战斗的经过。”

  • 望子成龍-汉语大词典

    望子成龍

    【1】盼望儿子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一:“{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叫他去{美国}﹐在{香港}读了一点书﹐又叫回{上海}。”《花城》1981年第2期:“妻子并不在意﹐她已经沉浸在难以形容的喜悦之中﹐一心望子成龙。”

  • 騰龍-汉语大词典

    騰龍

    【1】犹驾龙﹐乘龙。《历代赋汇·王永颐<八公山赋>》:“壓后土以踞虎兮﹐軼青霄而騰龍。”{汉}{刘向}《说苑·说丛》:“騰龍乘雲而舉。”

  • 火龍黼黻-汉语大词典

    火龍黼黻

    【1】《左传·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宋}{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夢錫}之意﹐非爲集句設也﹐本以成其詩耳。不然﹐火龍黼黻手﹐豈補綴百家衣者耶!”

  • 火龍標-汉语大词典

    火龍標

    【1】{五代}{梁太祖}{朱温}自称其指挥所用大赤旗。{宋}{陶穀}《清异录·武器》:“{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緩急之際﹐用以揮軍﹐祖自目爲‘火龍標’。”

  • 火龍-汉语大词典

    火龍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帝王服饰。《左传·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杜预}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2】传说中浑身带火的神龙。{唐}{王毂}《苦热行》:“{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宋}{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苦热》:“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清史稿·灾异志四》:“〔{康熙}〕五十七年八月初一﹐{鍾祥}火災﹐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龍過’﹐至是果應。”【3】形容绵延不绝或连成一串的灯火。{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宋}{陆游}《丁酉上元》诗之一:“月離雲海飛金鏡﹐燈射冰簾掣火龍。”【4】形容延烧的烈火。{宋}{梅尧臣}《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江州}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鎔。”【5】指龙灯。{清}{李慈铭}《越中灯词》:“月下新妝齊出看﹐前村報舞火龍來。”【6】喻火车。{郭沫若}《颂武汉》诗:“火龍駛過{龜蛇}舞﹐鐵鳥飛臨風鶴回。”【7】方言。炉灶接连烟囱的通烟孔道。【8】棉红蜘蛛和麦蜘蛛的别名。

  • 火龍船-汉语大词典

    火龍船

    【1】古代战船。外形似海船,周围以牛皮革为障,或剖竹为笆,上留铳眼﹑箭窗,分为三层,两旁设飞桨或轮,往来如飞。

  • 炮鳳烹龍-汉语大词典

    炮鳳烹龍

    【1】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俺娘昨日個大開東閣﹐我只道怎生般炮鳳烹龍。”亦作“[炮龍烹鳳]”。《水浒传》第八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2】指一种肴馔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遇大典禮……有所謂炮鳳烹龍者﹐鳳乃雄雉﹐龍則宰白馬代之耳。”

  • 炮龍烹鳳-汉语大词典

    炮龍烹鳳

    【1】见“炮鳳烹龍”。

  • 烏龍尾-汉语大词典

    烏龍尾

    【1】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掛塵名烏龍尾﹑煙珠。”

  • 烏龍茶-汉语大词典

    烏龍茶

    【1】成品茶的一种。叶较粗大,呈黑褐色,为半发酵茶,有分解脂肪作用,可消食。产于我国{福建}及{广东}{汕头}等地,行销于海内外,颇负盛名。

  • 烏龍-汉语大词典

    烏龍

    【1】黑龙。{清}{袁枚}《新齐谐·风水客》:“公面純黑﹐頸以下白如雪﹐相傳烏龍轉世。官至大學士。”【2】犬名。{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九:“{會稽}{句章}民{張然}﹐滯役在都……養一狗﹐甚快﹐名曰烏龍。”【3】泛指犬。{唐}{李商隐}《题二首後重有戏赠任秀才》诗:“遥知小閣還斜照﹐羨殺烏龍卧錦茵。”{宋}{柳永}《玉楼春》词之五:“烏龍未睡定驚猜﹐鸚鵡能言防漏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或云爲物苟且﹐故謂之狗……俗又諱之﹐以龍呼狗﹐有烏龍﹑白龍之號。”【4】指马。{元}{杨维桢}《昭君曲》:“將軍{漢}家高築壇﹐身騎烏龍虎豹顔。”【5】指{浙江省}{建德县}的{乌龙山}。{宋}{陆游}《乌龙雪》诗:“{烏龍}如真龍﹐妥尾卧江磧。”

  • 烹龍炮鳳-汉语大词典

    烹龍炮鳳

    亦作“[烹龍煮鳳]”亦作“[烹龍庖鳳]”【1】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桌上無非是鵝鴨鷄蹄﹐烹龍炮鳳﹐珍果人間少有﹐佳肴天上無雙。”《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清}{洪昇}《长生殿·惊变》:“烹龍炮鳳堆盤案。”【2】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東坡}以烹龍庖鳳之手﹐而飲木蘭之墜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