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充耳)是什么意思
充耳不闻-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
〈成〉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常作谓语。
同学们都说这样做很危险,但他充耳不闻|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对人民的呼声不能充耳不闻|对那些嘈杂的声响,他竟能充耳不闻,一心做他的作业
充耳-现代汉语大词典
充耳chōng ěr
【释义】:
①塞住耳朵。如:充耳不闻。②指声音充满耳朵。许地山《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
充耳不闻-现代汉语大词典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
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郭沫若《洪波曲》:“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也用以形容专心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郑振铎《桂公塘》:“杂碎的笑语充耳不闻,笑语也掷不到他的一个角隅来。”
充耳不聞-汉语大词典
充耳不聞
【1】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渔}《奈何天·闹封》:“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四:“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叶圣陶}《隔膜》:“听他的答语﹐便觉得淡漠无味﹐终至于充耳不闻。”【2】形容专心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郑振铎}《桂公塘》八:“杂碎的笑语充耳不闻﹐笑语也掷不到他的一个角隅来。”
充耳-汉语大词典
充耳
【1】塞住耳朵。《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顔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荀子·礼论》:“充耳而設瑱。”{清}{钱谦益}《吴士熙授承德郎制》:“昔{有宋}{青溪}盜發﹐比疆連壤﹐褎如充耳。”【2】指声音充满耳朵。{许地山}《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3】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毛}传:“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也。天子玉瑱﹐諸侯以石。”{清}{王夫之}《诗经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飾也。”
袖手充耳-汉语大词典
袖手充耳
【1】谓不闻不问。{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爲﹐則當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踪指示之人。”
褎如充耳-汉语大词典
褎如充耳
【1】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飾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 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 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顔色褎然, 如見塞耳, 無聞知也。”{马蝔陣通释:“充耳當從《箋》訓爲塞耳, 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郑}笺, 用作塞耳不闻之意。《明史·汤开远传》:“武臣桀驁恣睢﹐無日不上條陳﹐争體統。一旦有警﹐輒逡巡退縮﹐即嚴旨屢頒﹐褎如充耳。”亦作“[裒如充耳]”。{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爲於國亡勢去之餘﹐亦已知其難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