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那麽)是什么意思
这么←→那么-反义词词典
这么←→那么zheme-nàme
【词性】:代
这么:指示状态、方式、程度、性质等。
那么:指示状态、方式、程度、性质等。
【例】 小燕子停了半天,才这么长那么短的,把一切经过说一遍。(秦兆阳:《小燕子万里飞行记》)
既……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既……那么……
“既”、“那么”都是连词,配对组成“既……那么……”的关联格式,意思和用法同“既然……那么……”,表示推论性因果关系。例如:
①但她必然是知道的,史先生既不肯连她一齐逮去拷问,那么,好好生生从她口头去探听,总可知道一点影子的。(李劼人《死水微澜》)
②匡筐笑了,她走近辛甘,轻轻地抚着她的头发:“莫哭,你既晓得我欠了她们的钱,那么,明天跟我一块,和那个油漆匠当搬运工去,他差钱买书呢。”(喻杉《女大学生宿舍》)
既然……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既然……那么……
“既然”,连词;“那么”,连词。成对使用,构成“既然……那么……”的关联格式,表示推论性因果关系。“既然”,说出原因、理由或事实;“那么”用在后面分句的开头,承接上文,引出结果。例如:
①唐先生亲自对我妈说:“你既然那样爱你的姑娘,望她做她那没有儿子的父亲底一个有出息的女儿,那么,你得送她读书了。”(田汉《苏州夜话》)
②可是,小春既然无病,而医生给开了药方,那么医生一定是在说谎。(老舍《不说谎的人》)
③既然头发可以是绿的,那么眼睛也可以是绿的了,她的眼睛一定如同一潭明澈见底的碧水。(航鹰《明姑娘》)
有时,“那么”跟“就(也就)”连用,组成“那么……就(也就)……”的格式,用在后面分句表示结果。“就”、“也就”放在主语后谓语前,起强调作用。例如:
④商务馆制板,既然自以为未必比北京做得好,那么,成绩就可疑了,三色板又不相宜。(鲁迅《致许钦文》)
⑤我既然是个班主任老师,那么,他来了,我就开展工作吧……(刘心武《班主任》)
⑥文字既然含着尊严性,那么,知道文字,这人也就连带的尊严起来了。(鲁迅《门外文谈》)
假如……那么(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假如……那么(那末)……
“假如”、“那么(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假如……那么(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如”,相当于“如果”,多用于书面;“那么(那末)”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假如念了上面的故事的人,是一个乞丐或者比乞丐景况还要好,那么,他大约要自愧弗如,或者愤慨于中国少有这样的乞丐。(鲁迅《难答的问题》)
②假如先生竟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鲁迅《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③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孙洙,偏偏不用真实姓名,而用了“蘅塘退士”的笔名,谁能解释其原因何在呢?假如说那是封建时代的事情可以不论,那末,即便我们今天有了这样优越的社会制度,仍然没有完全取消笔名的理由。(马南邨《你赞成用笔名吗?》)
有时,在后边分句,“那么(那末)”跟副词“就(便)”连用,强调要是前边的假设实现了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例如:
④假如有谁的脚给水草划破了,那么,继之而来的就会是绝望的溃烂!(宋之的《草地颂歌》)
⑤她还说,假如我没有别的病症,那么我下星期三便可以进开刀房子。(巴金《第四病室》)
假使……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假使……那么……
“假使”、“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假使……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使”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么”承接上文,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假使世界上真有天才,那么,漫骂的批评,于他是有损的,能骂退他的作品,使他不成其为作家。(鲁迅《推己及人》)
②然而秦始皇一烧书,至今还俨然做着名人,至于引为希特拉烧书事件的先例。假使希特拉太太善于开电灯,烤面包罢,那么,要在历史上寻一点先例,恐怕可就难了。(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③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鲁迅《喝茶》)
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那么
“那么”,连词。用在假设复句后边分句开头,表示承接上文的假设,引出后边的结果。“那么”之后,大多要停顿。例如:
①两小时不做工作,赶不出一天该做的活儿,那么工资减少而被带工老板殴打,也就是分内的事了。(夏衍《包身工》)
②他就提出一个问题:“朱先生,你会算,那么你算算我们的船什么时候开?”(映泉《同船过渡》)
③我只希望有切实的人,肯译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关于唯物史观的书——至少,是一部简单浅显的,两部精密的——还要一两本反对的著作。那么,论争起来,可以省说许多话。(鲁迅《文学的阶级性》)
④有了炮声,兵们一定得跑;那么,他自己也该精神着点了。(老舍《骆驼祥子》)
“那么”表示假设关系,除单独使用外,还可以跟前边分句的“假定、假如、假使、如果、若、倘、倘若、倘使、要、要是”等词合用,构成“假如……那么……”之类的格式。
【提示】
“那么”除了作连词,还可以用作指示代词,修饰形容词或动词,指示程度或方式等,或者修饰数量短语,强调数量之多或少。例如:
⑤他的妻子似乎不那么惊慌,将船上所有人扫视了一遍。(映泉《同船过渡》)
⑥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⑦我在故乡长到十几岁,也只见过那么一回。(杨朔《海市》)
如果……那么(那么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那么(那么就)……
“如果”、“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1.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如果”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边分句句首用“那么”配搭,承接上文,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如果一个局长级的干部下到一个小厂去当“芝麻官儿”,那么他(或她)将处于怎样不愉快、不自然的境地,哪怕是理发员,哪怕是刚学习用推子的徒工也是能想象的。(王蒙《悠悠寸草心》)
②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茅盾《白杨礼赞》)
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事物怎样改变了名称,那么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象前边分析《战国策》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已经讲过的,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有时,用“如果……那么……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副词“就”放在谓语之前,有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例如:
④晚会是不知不觉地形成的,什么人如果凭着偶然的机运,燃起了堆篝火,那么,在草原上,还在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的时候,战士们就自然地集拢来了。(宋之的《草地颂歌》)
⑤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2.前边分句用“如果”或者“如果说”引出一种事实或一种判断,后边分句用“那么”引出相关的另一事实或判断,前后对比,强调后者。例如:
⑥老实说,我是一看见就头痛的,觉得远不如就用万国通用的拉丁名来得爽快,如果二十来个字母都认不得,请恕我直说:那么,化学也大抵学不好的。(鲁迅《门外文谈》)
⑦如果说“九一八”的沈阳事变好象晴天一霹雳,那么“一二八”的上海血战光景就是暴风雨罢?(茅盾《血战后的一周年》)
⑧如果说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二十三年,那么咱们这个给国家提供机电设备的厂子,自身的现代化必须在八到十年内完成。(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有时,用“如果说……那么……就(便)……”的格式,表示前后对比,以前者映衬后者。例如:
⑨大理的花又多又好。尤其是茶花,如果说云南茶花甲天下,那么,大理茶花就该是盖云南了。(曹靖华《洱海一枝春》)
⑩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象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象是春天了。(碧野《天山景物记》)
⑾如果说春季是樱花的,那么,秋季便该是红叶的了。(茅盾《红叶》)
有时,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如果”引出假设,并在句末用助词“的话”呼应,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以强调假设的语气。后边分句仍用“那么”或者“那么就”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⑿如果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可爱的祖国的未来操心的话,那么,你还要承认,宋宝琦身上所反映出的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极个别的!(刘心武《班主任》)
⒀如果寻根究底,还要细找原因的话,那么,这做家具的事,在陈继根的心坎里,已经长了一种癖根。(高晓声《陈继根癖》)
⒁如果你真的爱我们小余的话(从你给他的来信看,你好象还在爱他),那么,就请你帮助我们。(周克芹《勿忘草》)
若(如)……那(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若(如)……那(那么)……
“若(如)”、“那(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若(如)……那(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如)”用于书面,相当于“如果”;“那(那么)”表示承接上文,引出结果或结论。有时,跟副词“就”连用,以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她觉得她不能不去,她若只在纸上看见灾情,那安全处的工作也太好作了。(宗璞《心祭》)
②你若回答他说是第一次去方岩,那他就会拿出一张名片来,请你上方岩后,到这一家去住宿。(郁达夫《方岩纪静》)
③但是,我这里向读者介绍的这位吝啬鬼,却决不是什么文学形象(谁若不相信我这个诚挚的声明,那么对他读后的失望我是不负任何责任的),他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陈世旭《吝啬鬼》)
④但如先生一定要发表,那么,两封都发表也可以……(鲁迅《致曹聚仁》)
倘……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倘……那么……
“倘”、“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倘……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倘”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么”承接上文。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倘其咿唔日久,对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或者看杂说。(鲁迅《这个与那个》)
②不过他倘不是从小就是公子哥儿,曾经多少和“下等人”有些相关,那么,回心一想,一定可以记得他们有许多赛过文言文或白话文的好话。(鲁迅《“大雪纷飞”》)
③还有一种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库书目提要》,倘还怕繁,那么,《简明目录》也可以,这可要细看,它能做成你好象看过许多书。(鲁迅《随便翻翻》)
有时,后边分句的“那么”跟副词“便”连用。“便”放在谓语之前,强调结果或结论的必定性。例如:
④倘我的假设是不错的,那么,我的自己裁判,便完全证实了。(鲁迅《答有恒先生》)
倘若……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倘若……那么……
“倘若”、“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倘若……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倘若”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么”承接上文,申说跟上述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那么”后面一般有停顿。例如:
①倘若就用他的矛去攻他的盾,那么,反对者该是赞成文言或白话的了,文言有几千年的历史,白话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他也拿出他的“货色”来给大家看看罢。(鲁迅《汉字和拉丁文》)
②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鲁迅《小品文的生机》)
③倘若硬要说出好处来,那么,其中所介绍的几个诗人的事,或者还不妨一看;最末的论“费厄泼赖”这一篇,也许可供参考罢。(鲁迅《写在〈坟〉后面》)
有时,后边分句里的“那么”跟副词“便”、“就”连用,强调结果或结论的必定性。例如:
④倘若她的遭际仅是这样简单地否极泰来,那生活的滋味便太寡淡了。(刘心武《钟鼓楼》)
⑤倘若连石缝中的小草也在这样顽强地伸展自己的身躯,那么,已经开过花的小树,难道就甘心在寒霜侵袭中凋敝吗?(刘心武《钟鼓楼》)
有时,前边分句用“倘若”引出一种事实或一种判断,互相对比,用以衬托后边分句。例如:
⑥更糟糕的是,倘若说过去的境遇多少总能使她对自己的性格弱点无形中有所抑制,那么,四年前她那“右派”问题的彻底平反,反倒使她固有的性格弱点更加放纵地显现出来。(刘心武《钟鼓楼》)
倘使……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倘使……那么……
“倘使”、“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倘使……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倘使”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么”承接上文,申说结果或结论。“那么”后面一般有停顿。例如:
①倘使有谁去争论,那么,这人一定是低能儿。(鲁迅《三月的租界》)
②我是不写自传不也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鲁迅《致李霁野》)
有时,后边分句里的“那么”跟副词“就”连用,加重肯定语气。例如:
③你如果还在北京,何妨远远地——愈远愈好——去望一望呢,倘使真有两架,那么,我就“振振有辞”了。(鲁迅《忽然想到(九)》)
要……那(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要……那(那么)……
“要”、“那(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要……那(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要”表示某种假设;“那(那么)”承接上文,申说跟前边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要不原谅,那你就揍我一顿,可我也不会不还手,因为我没做那亏心事,我还觉着我满有道理哩!(张贤亮《肖尔布拉克》)
②你要有他们那么的后援,或他们那么的乌龟本领,狗本领,那么你就是大学不毕业,何尝不可以吃饭?(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要是……那么……-关联词语词典
要是……那么……
“要是”、“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要是……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要是”引出某种假设;“那么”承接上文,申说跟前边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要是新疆那时候也和“口里”一样,把寻活路的人都当成“流窜犯”,光认纸条条不认人才,那么,现在好些地方还是戈壁滩哩!(张贤亮《肖尔布拉克》)
②要是答应了吴先生的要求,那么,林先生的生意,自己的一番心血,都完了。(茅盾《林家铺子》)
有时,后边分句的“那么”跟副词“就”连用,以强调结果或结论的必定性。例如:
③要是仍旧种田,那么家里就需要四大娘这一双做手。(茅盾《残冬》)
④要是人人都能明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那么好多事情就会好办得多。(张洁《方舟》)
打那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那么
【释义】:
①从那边。《红楼梦》八四:我也要到家里去看看,只剩下宝丫头和香菱了。打那么同着姨太太看看巧姐儿。又九七:李纨又嘱咐平儿打那么催着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办了来。②从那时候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七:老爷打那么也得了病,一直没好过,到七月里头就过了。
盐从那么咸,醋打那么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盐从那么咸,醋打那么酸
【释义】:
比喻找一找事情的起因、原委。《儿女英雄传》二六:怎么闲话呢?姐姐,盐从那么咸,醋打那么酸?不有当初,怎得今日?
那么-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么nà me
【释义】:
也作“那末”、“那们”、“那吗”。①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也不能那么说,作用当然有。”徐迟《精神分析》:“那末多人,真是精神总动员。”朱自清《中国歌谣》:“假作民谣的命意属辞,没有自然民谣那们单纯质朴。”②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张天翼《温柔制造者》:“奔了那么一二十丈远,女的跑上去揪他回来。”③表示顺着前面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茅盾《林家铺子》:“要是答应了吴先生的要求,那么,林先生的主意,自己的一番心血,都完了。”马南邨《“放下即实地”》:“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那末,无论胆大也好,胆小也好,也无论放手或者不放手,同样都只能是盲目的。”沙汀《困兽记》:“好!那吗照样要等暑假才开演啰?”
那么些-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么些nà me xiē
【释义】:
指代较大数量的人或事物。如:来了那么些客人,家里住得下吗?又如:那么些书,你看得完吗?
那么点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么点儿nà me diǎnr
【释义】:
指示数量小。如:那么点儿年纪懂这么多事,真不简单。
那么着-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么着nà me zhe
【释义】:
也作“那末着”。指示行动或方式;代替某种动作或情况。茅盾《子夜》:“呃,不要你装扮,就是那么着出来吧!”张恨水《啼笑因缘》:“既是那末着,咱们就得卖一注子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