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敲詐)是什么意思
讹诈 敲诈 勒索-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讹诈 敲诈 勒索
讹诈ézhà 敲诈qiāozhà 勒索lèsuǒ
动词。指以威胁、强迫的方式向别人索取财物。
“讹诈”和“敲诈”都含有“公然诈骗”的意味。“讹诈”强调拿出某种明显是虚假的理由来强取财物;“敲诈”则强调依仗势力来逼取,另含有采取奸刁手段的意味;常同“勒索”连用。例如:“这种事发生以后,伪人员们都吓得不敢作坏事了,有些讹诈了钱的,也找到原主退了”(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这群散兵游勇沿路向老百姓讹诈了不少粮食和鸡、鸭”,“这一类吃教者,把‘教民’当做一种头衔,依外力讹诈善良,包揽词讼,力量比旧绅士更大”(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在地主盘剥、官厅敲诈下,男的不得不去抢劫财物”(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卷,);“红红绿绿绘着的,正是土豪劣绅敲诈农民然后又被农民打死的惊人的宣传”(茅盾:《蚀》);“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曹禺选集》)。
“勒索”强调以强力威胁别人交出财物,含有“以某种更严重的祸害来要挟”的意味。例如:“王府太监们到淮扬支取食盐,成几倍勒索,中饱私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允禟的侍读秦道然,代管允禟家务,诈骗勒索,无所不至”(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卷);“三国自称还辽有功,勒索报酬,惹起某些士大夫的反感”(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敲诈-现代汉语大词典
敲诈qiāo zhà
【释义】:
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叶君健《自由》:“这些名目繁多的税,全是侯浩德和吴春茂想出来敲诈老百姓的花招。”
敲诈勒索-现代汉语大词典
敲诈勒索qiāo zhà lè suǒ
【释义】:
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曲波《林海雪原》:“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也作“敲榨勒索”。陈登科《赤龙与丹凤》:“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