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氣節)是什么意思
气节-古语词今用词典
气节qìjié
志气、节操,西汉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性格倨傲,少礼数客套,常因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而当面指责对方,与已相合者,则友好相待;与己不合者,则不能耐心接见,士人也因此不依附他,“然好学游侠,任气节。”(但他爱好学习那些重信义、轻生死以救人之游侠,信任有志气和有节操的人,)日常行为严正而廉洁,常直言切谏,多次触犯君主。(《史记·汲郑列传》)
今沿用本义。
郭沫若《屈原》第一章:“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妇女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个富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不肯为日本人做事,愤而辞职。”《人物》:“1978年至1980年,我对谢冰莹这位革命的先驱女性进行过一番研究,她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她的《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不仅影响过几代人,而且作为我们的精神遗产将永载史册。”
气节-古文观止词典
气节qì jié
【词性】:名词
志气节操(1)。《释秘演诗集序》:以气节自高。——以志气节操而抬高自己。
气节-现代汉语大词典
气节qì jié
【释义】:
志气,节操。郭沫若《屈原》:“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