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禀

禀(稟)是什么意思

  • 禀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禀赋bǐng fù

    【释义】:

    犹天赋,承受自然所赋的资质、性格等。有时指命运。宋·陈造《戏作》诗:“书生禀赋低样薄,平时扶衰惟粥药。”

  • 天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禀tiān bǐng

    【释义】:

    犹天赋、天资、天性。唐·司空图《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一:“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宋·苏轼《监试呈诸试官》诗:“文词虽少作,勉强非天禀。”

  • 修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修禀xiū bǐng

    【释义】:

    良好的禀赋。修,美好。前蜀·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醮拜章词》:“伏念臣迹处尘寰,李昧修禀,立身履行,宁免愆违。”

  • 禀谢-实用委婉语词典

    禀谢

    用于对上司、上级单位表示感谢。“禀”,即对上报告。

  • 寸禀-敬谦语小词典

    寸禀cùnbǐng

    见〖寸函〗cùnhán。

  • 谨禀-敬谦语小词典

    谨禀jǐnbǐng

    敬辞。禀:禀告。旧时用来称向长辈或上司报告事情,表示恭敬地禀告。《官场现形记》四回:“黄道台连忙取过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敬禀者:窃卑职顷奉抚宪面谕,刻接制宪电称,所事尚未出奏,已委郭道查办,定可转圆。嘱请宪驾即速到院。肃此谨禀。恭叩大人福安。伏乞垂鉴。卑职尔调谨禀。’”

  • 手禀-敬谦语小词典

    手禀shǒubǐng

    谦辞。禀:禀告,禀报。对人称自己写的书信。明·卢象异《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手禀不虔,缘在戎次。”

  • 禀赋 天赋 本性 天性-近义词应用词典

    禀赋 天赋 本性 天性

    禀赋 bǐngfù 天赋 tiānfù 本性 běnxìng 天性 tiānxìng

    【禀赋】天资。如:

    1.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是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天赋】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如:

    2.爱情虽说是天赋的东西,但倘没有相当的刺激和运用,就不能发生。

    【本性】原来的性质和个性。如:

    3.他看见过郭振山不稳定的眼睛愤怒、轻视、得意、流泪和求饶。所有这些表现都只有表面的意义,而不能改变他的本性。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实际上是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性质或性情。如:

    4.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

    辨析:“禀赋、天禀、天赋、天性”等词都是历代沿用对人的智力、体质的来源的看法,含有自然赋予的意思。“禀赋”和“本性”强调原来的性质,具体指人的素质。“天性”和“天赋”强调先天具有的某种条件或属性(实质上许多是在社会实践或教育下形成的)。凡指人的智力、体魄者,用“禀赋、天赋”,如指天然属性者就用“天性、本性”。

  •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释义】:

    禀性:本性。山河的自然面貌容易改变,人的本性极难以转变。极言人天生形成的性格,很难改变。《醒世恒言》三五:他须是身登黄甲,位列朝班,读破万卷,明理的才人,难道恁般不知好歹,一味恋打,没一点仁慈改悔之念不成?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

    《连城璧》寅:只因他天性慷慨,最恶的是悭吝之人。古语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易。他就做了叫化子,依旧还轻重义。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海公小红袍》四:夫人道:“相公呵,八十年纪,为何还比得少年气概!”海爷道:“自古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江山易改,脾性难移

    《闽都别记》三八八:其伙问曰:“今转为老成,原之烈性必改。”他答曰:“江山易改,脾性难移。”

    ⊙江山可改,秉性难移

    《飞龙全传》三:他虽然年纪大了,犹恐这副心肠终究是不换的。岂不闻古语说的,道是:“江山可改,秉性难移。”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儿女英雄传》二〇:老兄,你岂不闻“江山好改,秉性难移”?你且不可打量他从此就这等好说话儿了。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楼中月》三〇:惟宝玉虽甚畅快,然床衾孤拥,熬不得竟夕凄凉。所谓“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山河容易改,禀性最难移

    《彭公案》二六八:你这脾气总不改,瞧见娘子,就把什么都忘了。当初因为娘子,才闹的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真是山河容易改,禀性最难移,直到如今,你还是这样。

  • 禀-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禀稟bǐng

    ①官府赠给人谷物。《汉书·文帝纪》:“今闻吏~当受鬻者,或以陈粟。”(鬻:同“粥”。)②赋予,给与。《淮南子·原道》:“布施~授而不益贫。”《汉书·礼乐志》:“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其性而不能节也。”(节:节制。)③受,承受。《尚书·说命上》:“臣下罔攸~令。”(罔:无。攸:所。)《论衡·命义》:“故寿命修短皆~于天。”④下对上报告。《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谘~。”(僮御:奴仆。)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遂~白三省执政。”

    另见lǐn。

  • 禀-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禀lǐn

    同“廪”。粮仓。《管子·经重甲》:“请使州有一~。”《新唐书·李密传》:“今~无见粮,难以持久。”(见xiàn:现成的。)

    另见bǐng。

  • 天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天禀tiān bǐng

    【释义】:

    天赋;天性。茅盾《子夜》:“但说谎是他的天禀,他立刻想得一个极冠冕堂皇的回答。”

  • 启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启禀qǐ bǐng

    【释义】:

    禀告。许地山《凶手》:“启禀相公大人:学生在清明那天晚间,确在孙荣家后门看见尸体一具。”

  • 回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禀huí bǐng

    【释义】:

    旧指向尊长报告情况。如:回禀父母。

  • 通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通禀tōng bǐng

    【释义】:

    通知禀告(上级或主人)。沙陆墟《魂断梨园》:“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一刻,待我进去通禀。”

  • 资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资禀zī bǐng

    【释义】:

    天资,禀赋。如:资禀过人。

  • 赋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赋禀fù bǐng

    【释义】:

    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如:赋禀独高。

  • 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bǐng稟

    【释义】:

    ①下对上报告的敬词。鲁迅《理水》:“禀大人,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驰名世界的人们。”②领受,承受。如:禀承。③旧时禀报的文件。如:禀帖。

  • 禀见-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见bǐng jiàn

    【释义】:

    晋谒在上者。李劼人《大波》:“若以官场体统而论,该他来禀见我。”

  • 禀报-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报bǐng bào

    【释义】:

    指向上级报告。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听说这两天他也会到杭州来禀报王爷。”

  • 禀告-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告bǐng gào

    【释义】:

    向上级或尊长报告事情。鲁迅《奔月》:“你便去禀告,说晚饭请她等一等。”

  • 禀帖-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帖bǐng tiě

    【释义】:

    旧时民众或下级呈官府的文书。沈从文《泥涂》:“好把请愿禀帖送到区里去。”

  • 禀知-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知bǐng zhī

    【释义】:

    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裴文中《戎马声中》:“与L夫人商量妥协后,就去禀知L老太太。”

  • 禀单-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单bǐng dān

    【释义】:

    旧时向衙门陈述事情的文件。洪深《香稻米》:“你们总可以上张禀单,说什么农事忙,没有人手,怕荒废了田亩。”

  • 禀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性bǐng xìng

    【释义】:

    天性,生性。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仲恺一生禀性清廉。”

  • 禀承-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承bíng chéng

    【释义】:

    承受,接受。

  • 禀赋-现代汉语大词典

    禀赋bǐng fù

    【释义】:

    人所禀受的体性资质。徐迟《牡丹》:“(魏紫)具有艺术的禀赋,是一块可造之材。”

  • 面禀-现代汉语大词典

    面禀miàn bǐng

    【释义】:

    当面禀告。如:此事待我面禀董事长以后再作决定。

  • 承禀-汉语大词典

    承禀

    【1】奉命。《魏书·郭祚传》:“{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劇。”【2】禀告。《後汉书·吴汉传》:“〔{謝躬}〕裨將虜掠不相承禀﹐{光武}深忌之。”{宋}{宗泽}《条画五事疏》:“臣欲隱忍不言﹐首鼠承禀。切慮事干國體﹐臣雖萬死﹐奈宗廟朝廷天下根本﹐與數百萬生靈何。”

  • 匯禀-汉语大词典

    匯禀

    【1】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務局凡有所見﹐咨禀于南北洋通商大臣﹐倘遏抑不通﹐即逕達商部。一年一次匯禀情形﹐商部統計盈虚﹐上達天聽。”

  • 傳禀-汉语大词典

    傳禀

    【1】传达禀告。用于下对上。{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凡有往來遊客進城拜州縣﹐門軍須問明某官銜﹑某姓名……婉言答覆﹐請回寓所﹐即寫報單傳禀。”

  • 共禀-汉语大词典

    共禀

    【1】谓同受节度。《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大夏}本無大君長﹐城邑往往置小長﹐民弱畏戰﹐故{月氏}徙來﹐皆臣畜之﹐共禀{漢}使者。”{颜师古}注:“同受節度也。”一说﹐共﹐同“供”;禀为廪给之义﹐故“共禀”谓供给粮食。参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二一·共禀》。

  • 寸禀-汉语大词典

    寸禀

    【1】书简的谦称。《歧路灯》第七二回:“唯恐送役東旋﹐無以復命﹐恪具寸禀﹐令其賫回﹐仰慰眷注。”

  • 天禀-汉语大词典

    天禀

    【1】见“天稟”。

  • 奏禀-汉语大词典

    奏禀

    【1】上奏。《新唐书·裴度传》:“近開{延英}益稀﹐恐萬機奏禀﹐有所壅閼。”《宋史·职官志一》:“大事奏禀得旨者爲‘畫黄’﹐小事擬進得旨者爲‘録黄’。”

  • 呈禀-汉语大词典

    呈禀

    【1】犹禀报。{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昔有一朝士﹐出謁未歸﹐有客投刺于門﹐閽者告之以某官不在﹐留門狀﹐俟歸呈禀。”{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所有生員﹐非係本身之事﹐不得代人呈禀。”

  • 告禀-汉语大词典

    告禀

    【1】禀告。《水浒传》第二二回:“上下請坐﹐容老漢告禀。”《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二人當廳去告禀﹐{龍圖}見了便生嗔。”

  • 咨禀-汉语大词典

    咨禀

    【1】请教;禀告。旧题{晋}{陶潜}《卿大夫孝传赞·孔子》:“{游}{夏}之徒﹐常咨禀焉。”{宋}{沈作喆}《寓简》卷一:“予頃見{石林}﹐欲以所見咨禀﹐遲疑不敢妄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陶}趨車前﹐向姊咨禀。”{唐}{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凡百庶僚﹐無忘咨禀。”

  • 啓禀-汉语大词典

    啓禀

    【1】禀告。《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九年》:“敕兩府大臣:‘凡有啓禀﹐必令{恂}與聞。’”{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劉}自遣標兵後﹐屢接提鎮啓禀﹐知賊勢已猖﹐欲躬往。”{许地山}《凶手》第二幕:“启禀相公大人:学生在清明那天晩间﹐确在{孙荣}家后门看见尸体一具。”

  • 回禀-汉语大词典

    回禀

    【1】旧指向尊长报告情况。《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只是這段情節不可不細細回禀父母知道。”

  • 夙禀-汉语大词典

    夙禀

    【1】见“夙秉”。

  • 密禀-汉语大词典

    密禀

    【1】秘密禀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揭帖式》:“如某官實無劣蹟﹐當即密禀回覆﹐並不可輕洩。”

  • 姿禀-汉语大词典

    姿禀

    【1】天资,禀赋。《明史·儒林传一·赵汸》:“〔{趙汸}〕生而姿禀卓絶。”{清}{黄宗羲}《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雖君得之姿禀﹐然耳濡目染﹐其受門第之益﹐抑又可誣耶!”

  • 幽禀-汉语大词典

    幽禀

    【1】幽静的本性。{宋文同}《霜柏亭试墨》诗:“山風吹早晴﹐裌服覺微凛。烟雲有佳尚﹐竹石得幽禀。”

  • 班禀-汉语大词典

    班禀

    【1】各级廪禄。《新唐书·窦参传》:“時定百官班禀﹐{參}嘗爲大理司直﹐故多其入﹐使在丞上。”

  • 會禀-汉语大词典

    會禀

    【1】联名向上级报告。{清}{林则徐}《增兵循化卡外缉捕黑错寺戕杀土千户杨国成一案各犯折》:“臣等正飭查問﹐隨據{洮州}廳營會禀﹐查知正賊{束奴脱巴}在{黑錯寺}之{紅窠兒}地方潛匿。”

  • 書禀-汉语大词典

    書禀

    【1】文书。{清}{袁枚}《新齐谐·汪二姑娘》:“{紹興}{吴某}﹐行三﹐在{趙州}刺史署中主刑名﹐後又延一管書禀者﹐亦{吴}姓﹐行三﹐{蘇州}人。”

  • 手禀-汉语大词典

    手禀

    【1】写给尊长的书信。亦谦称自己写的信札。{明}{卢象昇}《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手禀不虔﹐緣在戎次。”

  • 批禀-汉语大词典

    批禀

    【1】经上级官府批过的禀帖。《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秦鳳梧}取出批禀給{倍立}看﹐{倍立}久居{中國}﹐曉得官場上的情形﹐看過批禀上印着制台的關防﹐知道不錯。”

  • 氣禀-汉语大词典

    氣禀

    【1】见“氣稟”。

  • 性禀-汉语大词典

    性禀

    【1】禀性,本性。{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舉止安詳﹐發言清雅。”

  • 申禀-汉语大词典

    申禀

    【1】禀告,向上级官府报告。《元典章·刑部十三·獲盗》:“今據各處申禀﹐不見於是何官錢内放支。”{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每歲發運司和糴米於郡縣﹐未知價之高下﹐須先具價申禀。”《水浒传》第三回:“府尹禀道:‘下官問了情由﹐合行申禀老經畧相公知道﹐方敢斷遣。’”

  • 異禀-汉语大词典

    異禀

    【1】非凡的天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此乃天然異禀﹐非鑽仰者所庶幾也。”{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臣材非異禀﹐家本至寒。” {郭希仁}《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生有異禀﹐目光射人﹐體清癯。”《明史·方伎传·袁珙》:“{珙}生有異禀﹐好學能詩。”

  • 生禀-汉语大词典

    生禀

    【1】犹禀赋。{宋}{叶適}《祭吕太史文》:“公以生禀之知﹐世家之舊﹐備義理於一身。”

  • 英禀-汉语大词典

    英禀

    【1】聪明的资质。{宋}{黄庭坚}《养浩堂铭》:“三子承學﹐皆有英禀。”

  • 紅禀-汉语大词典

    紅禀

    【1】{清}代平民向官府﹑下级向上级有所请求的一种呈文。{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先以紅禀言於{曾}{李}二公﹐皆不許﹐遂壓。”

  • 資禀-汉语大词典

    資禀

    【1】天资,禀赋。{宋}{苏辙}《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資禀冥煩。”《水浒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禀聰明。”《清史稿·选举志二》:“擬仿照同文館例﹐於{上海}添設外國語言文字學館﹐選近郡年十四歲以下資禀穎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習。”

  • 賦禀-汉语大词典

    賦禀

    【1】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宋}{梅尧臣}《依韵公泽察推》:“竊常恃賦禀﹐平直如勁箭。”{高凤谦}《论偏重文字之害》:“則以美術文字﹐非人人所可學而至﹐必其賦禀獨高﹐又積無數之年月﹐而後能致也。”

  • 通禀-汉语大词典

    通禀

    【1】谓通知禀告上级或主人。{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九回:“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一刻﹐待我进去通禀。”《负曝闲谈》第六回:“當下家人把他讓進書房坐下﹐家人便上去通禀。”《扫迷帚》第十一回:“請勿造次﹐中必有故。若遽通禀省憲﹐派兵前來﹐事倘子虚﹐其何以應?”

  • 進禀-汉语大词典

    進禀

    亦作“[進稟]”【1】谓下级向上级报告。{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一:“既而二人各以己意進禀﹐而詔從{荆公}之請。”{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宾馆告示》:“持帖進禀﹐以便肅迓。”《杨家府演义·怀王举家上太行》:“聽見外面叩門﹐遂起來看之﹐正撞遇守門人進禀。”{陶成章}《浙案纪略·罪辫文案》:“〔{金梁}〕又進稟{浙}撫﹐控告{陳漢第}﹑{孫翼中}輕蔑朝廷。”《说岳全传》第二一回:“但是解糧雖是大事﹐應該着中軍進禀﹐不該擅白擊鼓。”

  • 遞禀-汉语大词典

    遞禀

    【1】向上级呈送报告。{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如頑户任催不納﹐排年遞禀摘拘。”{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三节:“{成章}主議改成師範學校……因親至杭州學務處遞禀﹐請其轉達三司。”

  • 遵禀-汉语大词典

    遵禀

    【1】犹言遵照禀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直……謂之不遵禀處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宋}{岳飞}《奏措置虔贼状》:“伏望聖慈速賜指揮﹐以憑遵禀施行。”

  • 謹禀-汉语大词典

    謹禀

    【1】敬词。禀告。《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只見上面寫的是:‘……肅此謹禀﹐恭叩大人福安。’”

  • 陂湖禀量-汉语大词典

    陂湖禀量

    【1】语出《後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后因以“陂湖禀量”比喻度量宽广恢弘。{唐}{黄滔}《祭右省李常侍洵》:“惟靈金石呈姿﹐陂湖禀量﹐伊彼昭代﹐生乎德明。”亦省作“[陂量]”。{宋}{周必大}《次韵沈世得抚幹川咏轩》:“頻慚陂量容﹐未爲俗駕勒。”

  • 面禀-汉语大词典

    面禀

    【1】当面禀告。《红楼梦》第二回:“既是你的女婿﹐就帶了你去面禀太爺便了。”

  • 鮭禀-汉语大词典

    鮭禀

    【1】指官府发的薪给粮米。《南齐书·幸臣传·杨法持》:“{永明}四年﹐坐役使將客﹐奪其鮭禀﹐削封﹐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