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須臾)是什么意思
须臾-古语词今用词典
须臾xūyú
片刻、短时,荀子说:学习是不可中断的,它永无止境。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天天反省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动时也会少犯错误。不登高山,不知天有多远;不临近深谷,不知地有多厚;不听先王的遗言,就不知学问的广大。人最高的精神境界没有比受真理的熏陶而潜移默化再大的。与其避免可能招致的祸患,不如经过修身获得更大的幸福。“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整天思索,结果还不如短时学习的收获大。)(《荀子·劝学》)
今沿用本义。
《八小时以外》:“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向往过的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刻,此时竟然离我们这样近,好像须臾间就能把血肉之躯捐献给伟大祖国了。”《成都晚报》:“(麻辣烫)开始时,在电影院、大商场附近有几个小姑娘用一口铝锅、一个火炉、几串用竹签串好的兔腰,谁想尝几串,只需自己动手将竹签伸进卤水翻滚的锅中,须臾即熟。”《四川政协报》:“文化教育之类,真是可以等闲视之的么?它诚然不同于物质生产,可以在转瞬间造就为数可观的利润,但它却为一切物质生产所须臾不可缺。”
片刻 片时 须臾 一会儿 顷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片刻 片时 须臾 一会儿 顷刻
片刻piànkè 片时piànshí 须臾xūyú 一会儿yīhuìr 顷刻qǐngkè
时间词。指很短的一段时间。
“片刻”和“片时”都强调很短暂的一点点时间;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片刻”较常使用,用得较广;“片时”指的时间往往可以比“片刻”稍长,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片刻”浓;一般用于文学作品,有文艺风格色彩。例如:“我们互相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静静地站了片刻,便又向前走去了”(王汶石:《通红的煤》);“他打滚着,反侧着,终不能得到片刻的宁静”(洪灵菲:《流亡》);“我片刻不舍他,他片刻不舍我”(瞿秋白:《饿乡纪程》);“他不动神色地听完汇报后,沉思片刻,立即作出决定”(冯苓植:《阿力玛斯之歌》);“缓步,把克里姆林宫绕了一周,在北面草园中略坐片时”(郭沫若:《洪波曲》);“我的心宁贴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鲁迅:《伤逝》)。
“须臾”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又比“片时”浓厚;多要有“不可”或“不可以”的搭配,一般只能作状语。例如:“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毛主席的著作成了每个指战员的指针,成了每个指战员的不可须臾离开的精神生命的主宰”(曹靖华:《春城飞花》)。
“一会儿”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你在门口等我一会儿,我换件衣服就来”;“在暮色里,在晚风中,那两盏大电灯一会儿象是两池清澈的春水,一会儿又象是两颗铮亮的大星;一会儿象是向人眨眼,一会儿又象是对人微笑”(孙谦:《南山的灯》);“又过一会儿,毛泽东出来了,满脸怒容”(茅盾:《我走过的道路》)
“顷刻”含有“一下子闪过去的时间”的意味,多用于描述过去的事情发生在很短时间内的情形,常同“间”或“之间”搭配而置于句首。例如:“顷刻间,坝头、坝尾,山间、崖顶,万炮轰鸣,烟焰冲天”(碧野:《月亮湖》);“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秦牧:《艺海拾贝》);“在我们勇士们的强大攻势下,所谓‘不可逾越的防线’一触即溃,顷刻瓦解”(《红旗》,1979,4)。
“一会儿”在表示“短时间之后”的意思时(如说:“我一会儿再告诉你”;“你一会儿来吧”)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实用委婉语词典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意为人生在世,与奔流不息的长江相比,时间是多么短暂啊。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实用委婉语词典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意为在想像中,古今、四海万千气象可以在片刻中或一瞬间跃动闪现。语出三国吴陆机《文赋》。
须臾-古文观止词典
须臾xū yú
【词性】:名词
片刻,短暂,一会儿(3)。《报任安书》:卒卒无须臾之间。——匆忙急迫,没有片刻的空闲。《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后赤壁赋》:须臾客去。——一会儿朋友们辞去。
须臾-现代汉语大词典
须臾xū yú
【释义】:
片刻,短时间。冰心《寄小读者》:“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