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颜色

颜色(顏色)是什么意思

  • 脸色 颜色 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脸色 颜色 色

    脸色liǎnsè 颜色yánsè537、537色sè537

    名词。指人脸部的表情或情态。

    “脸色”强调在脸上表现出来。例如:“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鲁迅:《祝福》);“现在,曾沧海的脸色全然灰白了”(茅盾:《子夜》);“一天,我的同事罗先生带着为难的脸色走进办公室,后面跟着一位二十岁上下的女人”(黎汝清:《海岛女民兵》)。

    “颜色”强调反映出心理状态的面部表现。例如:“我看到陈占鳌一见拿了称,就象挨了一鞭子似的,脸刷地一下变了颜色”(黎汝清:《海岛女民兵》);“知县又沉吟片刻,忽然喷了一声,露出温和颜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色”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在和“变”搭配时可出现于口语;一般不单用,须同单音词“悦”“喜”“惧”“变”“改”“失”“人”等组合搭配(用在它们之后);在和“改”“失”“人”组合搭配时含有“脸部一般表情或正常情态表现”的意味。例如:“经理放下电话筒,面露喜色”;“别再说了吧,瞧她的脸都气得变色啦”;“他一下子变脸失色了”(《小说月报》,1981,8);“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鲁迅:《铸剑》);“带兵的书生已吓得面无人色”(唐弢:《桥》)。

    “颜色”在指(给人看的)利害的脸部表情时(如说:“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老舍:《离婚》〕),和“脸色”“色”没有同义关系。“脸色”在指脸上的肤色时(如说:“他们研究了世界上许多人种的脸色”〔鲁迅:《且介亭杂文》〕),不是“颜色”、“色”的同义词。

  • 颜料 颜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颜料 颜色

    颜料yánliào 颜色yánshāi296、537

    名词。指用来着色的物质,如氧化铁、锌白等。

    “颜料”强调是一种原料;用得普遍些。例如:“请你代我到店里买两包颜料”;“他们……又找来颜料,染了几束彩线,染的时候还放了碱,让它永不褪色”(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颜色”强调本身是有某种色彩的东西;是口语用词,具有口语色彩。例如:“作为特稿,还用水粉颜色给它加了花边”(《小说月报》,1982,1);“颜色是矿物质粉末,没有亮度”(《戏剧艺术》,1979,3-4)。

  • 颜色 色彩 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颜色 色彩 色

    颜色yánsè296、537色彩sècǎi 色sè296

    名词。指物体发出、反射出或透过的光波在视觉中所得出的感觉和印象。

    “颜色”侧重于物体表面使人感到的、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光的特点;多用于一般的具体事物,如器具、衣鞋、装饰品、毛发、皮肤等。例如:“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杨朔:《香山红叶》);“每人一把粗瓷圆茶壶,一只粗瓷小茶杯,形式和颜色都很恶劣”(姚雪垠:《惠泉吃茶记》);“汽车夫旁边坐着罗宋人,头发同黄牛毛一样颜色”(叶圣陶:《半年》)。

    “色彩”含有明丽色泽的意味,多用于美术、花卉、装饰以及天空、云霞等自然景物,又常可比喻地用于抽象的事物。例如:“画面色彩谐和”;“盛开着的玫瑰,色彩鲜艳”;“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杨朔:《香山红叶》);“据我们看过的一些演出,都别具地方色彩,民族风味”(秦牧:《花城》)。

    “色”和“颜色”在意思和应用的范围上都一致,但用于书面语时往往带文言色彩,用于口语中时则比“颜色”“色彩”富于口语性;多同单音词搭配。例如:“一艘花尾渡,象水上的三层彩楼,飘着五星红旗,打着各色彩幡,愉快而平稳地在珠江内河行进”(杜埃:《花尾渡》);“总之,香、色、味三者都极平常”(姚雪垠:《惠泉吃茶记》);“照片上了色反而不真实呢”。

  •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实用委婉语词典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意为身处不蔽风雨的房屋仍然把书读,古人的正直之道仿佛照在自己的面容上。语出宋文天祥《正气歌》。

  • 颜色-古文观止词典

    颜色yán sè

    【词性】:名词

    容貌,脸色(4)。《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时屈原的〕脸色憔悴,身体枯瘦。《张益州画像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只有你们的张公,安然坐在它旁边,脸色不变。《五人墓碑记》: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割下头挂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儿改变。

  • 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释义】: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意指一旦无钱,再有能耐的人也会感到脸面无光,窘困不堪。□唐·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五代史平话·梁》上:黄巢因下第了,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又不会做甚经纪,所谓: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宜春香质》“雪集”三:自古道得好,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没情没绪,走将归来,低头纳闷,酒也不吃,沉沉昏昏睡了一夜。莫说平日受恩的不来看觑,就是杜子春自己无颜见人,躲在家中。正是: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隋史遗文》五:叔宝床头取皮挂箱开了,伸手进去拿银子,一只手就像泰山压住的一般,再拔不出来。正是: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床头金尽,壮士无颜

    《欢喜冤家》一五:那堪坐吃箱空,又无生计可守,真个床头金尽,壮士无颜起来。长吁短叹个不住。《绣鞋记》九:仔细思量,半筹莫展,古道:床头金尽,壮士无颜。人生在世,非钱不行,所谓无钱困杀英雄汉,此话诚不欺。

  • 得了些颜色儿,就开起染房来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了些颜色儿,就开起染房来了

    【释义】:

    讽刺人得了别人一点好脸色,就忘乎所以。《金瓶梅词话》五八:谁家自己称是四娘来。这一家大小,谁兴你,谁数你,谁叫你是四娘?汉子在屋里睡了一夜儿,得了些颜色儿,就开起染房来了。

    ⊙得了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

    《宦海》一八:不想这位匡主政,也是个得了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朋友,见宣制军如此,只道宣制军怕他,一天一天的骄傲起来。

    ⊙与他几分颜色,便就要染大红

    《醒世姻缘传》六五:这狄希陈毕竟是有根器的人,不等素姐与他几分颜色,便就要染大红。

  • 看颜色行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看颜色行事

    【释义】:

    比喻看情况办事,随机应变。也指人看风使舵,势利滑头。《永庆升平后传》二:张玉峰暗中告诉二位拜兄说:“看颜色行事,暂且忍耐!”

    ☉看眼色行事

    《官场现形记》四一: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使船,看眼色行事。《卢梭魂》六:说着那些喽罗,看眼色行事,早将衣服抢来,七手八脚替他二人穿好。

  • 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休嫌官不要,夫妻直到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休嫌官不要,夫妻直到老

    【释义】:

    官:公,指众人。意谓择妻不要贪图长相好,貌丑的妇人却能持家操劳,不要嫌她谁都不要,她却能够一心一意和丈夫白头偕老。《三遂平妖传》三五:百姓讨了个有姿色的老婆,便道是不祥之物,若讨得丑的反生欢喜。当时有个口语道: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休嫌官不要,夫妻直到老。

  • 摆颜色-汉语惯用语辞典

    摆颜色bǎi yán sè

    谓威胁人。赖云青等《大亨黄金荣》“地痞流氓在‘摆颜色’要好处。”

  • 给颜色看-汉语惯用语辞典

    给颜色看gěi yǎn sè kàn

    比喻以相应的反应让人品尝后果或对方的厉害。《北京日报》2001.1011“应酬的人多,应酬的规格高,应酬的内容丰富,就高兴,就满足,就说这里的工作做得好。反之就说你‘不重视’,甚至要给你点颜色看。”

  • 见颜色-汉语惯用语辞典

    见颜色jiàn yán sè

    看到厉害的脸色或行动。俞天白《大上海沉没》“背后说句把,我可以当作没听见;当着我的面哼一声,我马上叫你们见颜色!”

  • 颜色-现代汉语大词典

    颜色yán sè

    【释义】:

    ①面容;面色。曹禺《雷雨》:“颜色惨白,鬓发湿漉漉的。”②表情;神色。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他们都背着枪,悠然的站着,毫无紧张的颜色。”③面子,光彩。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④色彩。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你看,颜色和血一样,多鲜艳。”⑤指显示利害的脸色或行动。沙汀《防空》:“愚生先生从那时起勃发了雄心,总想拿点颜色给他的仇家看看。”也指本领。鲁迅《点句的难》:“标点古文真是一种试金石,只消几点几圈,就把真颜色显出来了。”⑥颜料或染料。如:彩印厂的仓库里,各种颜色都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