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三秋

三秋(三秋)是什么意思

  • 三春←→三秋-反义词词典

    三春←→三秋sānchūn-sānqiū

    【词性】:名

    三春:1.春季的三个月。2.三个春季,指三年。

    三秋:秋季的三个月。2.三个秋季,指三年。

    【例】 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唐·李白:《别毡帐火炉》) 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柳永:《望海潮》)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遽蒙郊郡印,安敢整朝衣。”(唐·崔璞:《蒙恩除替将还京洛》)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

  • 三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三秋sān qiū

    【释义】:

    九月的别称。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实用委婉语词典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意为一天未见,好像多年相别。三,表示“多”的意思。形容对人思念的殷切和深切。语出《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也叫“一日三秋”。

  • 驹光一瞬,恍如三秋-实用委婉语词典

    驹光一瞬,恍如三秋

    意为时光如快马一瞬驰过,恍然已三年过去了,真是岁月无情啊。

  • 老当味醇,如三秋桂子-实用委婉语词典

    老当味醇,如三秋桂子

    意为作品老到意味深长,就像秋天香气馥郁的桂花。“三秋”,秋天的三个月,或指农历九月。

  • 三秋-古文观止词典

    三秋sān qiū

    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九月(1)。《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时令正是九月,季节属于三秋。

  • 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

    【释义】:

    挨:困难地度地。过一日像过了三年,盼一夜如盼了半年。形容思念殷切,日子难过。《金瓶梅词话》八:那妇人每日长等短等,如石沉大海一般,哪里得个西门庆影儿来。看看七月将尽,到了他生辰。这妇人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

    ⊙挨一刻似三秋,盼一时如半夏

    《金瓶梅词话》十二:单表金莲这妇人归到房中,挨一刻似三秋,盼一时如半夏。

    ⊙挨一刻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

    《一片情》十四:却说这妇人在店中,眼儿望穿,不见冤家来到,银牙暗咬,星眼流波,说不出这许多苦楚。正是挨一刻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

  • 龙门未折三秋桂,狗脸先飞六月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龙门未折三秋桂,狗脸先飞六月霜

    【释义】:

    龙门:指科举考场的正门。折桂:喻指科举登科。六月霜:喻人冷淡,看不起人。讥骂人浅薄势利,尚未得志,就先仰起狗脸傲慢人。《九尾龟》七九:得了一个秀才,便如天塌下来的一场富贵……见了别人,把一个脸儿仰得高高的,一副得意的样儿。这可合着了一句骂人的俗语,叫做“龙门未折三秋桂,狗脸先飞六月霜”了。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释义】:

    一天不见面,就像相隔了三年一样。形容思念十分深切。□《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隋炀帝艳史》三三:妾等与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今见芍药盛开,聊具一樽,私请万岁来赏玩。《红楼梦》六一:芳芸笑道:“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才真好姐妹。”

  • 一日三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日三秋yī rì sān qiū

    【释义】: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如:新婚燕尔之际,就不得不匆促分别,此后两地相思,真有一日三秋之感。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yī rì bù jiàn rú gé sān qiū

    【释义】:

    形容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张孟良《儿女风尘记》:“六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想你呀!”也形容变化大。《作品》1982年第12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回是第三次访燕岩,你说怎么不刮目相看。”

  • 三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秋sān qiū

    【释义】:

    ①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如:老师带领学生下乡参加三秋劳动。②指秋季的三个月。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③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④指三个秋天;三年。如:一日三秋。

  • 一日三秋-汉语大词典

    一日三秋

    【1】《诗·王风·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南朝} {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邇人遐﹐音塵寂絶﹐一日三秋﹐不足爲喻。”{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幾見之。”{清}{李渔}《蜃中楼·怒遣》:“你去了這幾日﹐就像去了幾年的一般﹐剛合着那一日三秋﹐書本上的真情話。”{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然而就并不进化么?那也不然﹐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

  • 三秋-汉语大词典

    三秋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晋}{陶潜}《闲情赋》:“願在莞而爲席﹐安弱體於三秋。”{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天清氣朗﹐時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無虞﹐三秋式稔。”{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宋}{柳永}《望海潮》词:“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雲薄﹐九日寒新。”{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