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卻

卻(卻)是什么意思

  • 了卻-汉语大词典

    了卻

    【1】见“了却”。

  • 内卻-汉语大词典

    内卻

    【1】内部的仇怨。卻,通“隙”。《史记·项羽本纪》:“夫將軍居外久﹐多内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

  • 偃卻-汉语大词典

    偃卻

    【1】骄傲。《荀子·非相》:“口舌之均﹐噡唯則節﹐足以爲奇偉偃卻之屬。”{杨倞}注:“偃卻﹐猶偃仰﹐即偃蹇也。”

  • 前卻-汉语大词典

    前卻

    【1】见“前却”。

  • 卻-汉语大词典

    《廣韻》去約切,入藥,溪。《廣韻》居勺切,入藥,見。【1】退;使退。《战国策·秦策一》:“棄甲兵﹐怒戰慄而却。天下固量{秦}力二矣。”《史记·留侯世家》:“{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宋}{苏轼}《渔樵闲话录》上编:“是時{明皇}爲{臨淄}郡王﹐因卻左右而見之。”{咏簪}《武昌两日记》:“守危城﹐却强敵。”【2】推后;后。{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上幸{上林苑}﹐皇后﹑{慎夫人}在禁中嘗同坐﹐及坐郎署﹐{盎}却{慎夫人}席﹐{慎夫人}怒﹐不肯坐。”《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謂運者曰:‘卻十五日爲汝破{紹}﹐不復勞汝矣。’”《北史·杜弼传》:“及將有{沙苑}之役﹐{弼}又請先除内賊﹐却討外寇。”{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宣州}有鐵佛坐﹐高丈餘﹐自動迭前迭卻者數月。”【3】拒绝;推辞。《孟子·万章下》:“卻之卻之爲不恭。”{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始以爲不請﹐而請者不可遏﹔終以爲不納﹐而納者不可却。”{明}{叶盛}《水东日记·不序经解》:“{松江}士子新刊{孫鼎}先生《詩義集説》成﹐請序﹐先生却之。”{峻青}《秋色赋·火把赞》:“盛情难却﹐不接受是不行的。”【4】遮挡。{清}{俞樾}《茶香室续钞·以树叶为衣》:“葉似野栗﹐甚大易柔﹐故耐縫紉﹐且可卻雨。”【5】除;除去。《太平广记》卷三八〇引{唐}{唐临}《冥报记·王璹》:“汝被搭耳﹐耳當聾﹐吾爲汝却其中物。”【6】指撤去﹔收掉。{唐}{杜甫}《昔游》诗:“暮昇艮岑頂﹐巾几猶未却。”{仇兆鳌}注:“猶未却﹐覽物尚存也。”【7】避;避免。参见“[卻死]”﹑“[卻老]”。【8】回转;返回。{晋}{陈寿}《益部耆旧杂记》:“{福}往﹐具宣聖旨﹐聽{亮}所言﹐至别去數日﹐忽馳思未盡其意﹐遂卻馳騎還見{亮}。”{前蜀}{韦庄}《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诗:“却到故園翻似客﹐歸心迢遞{秣陵}東。”{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词:“説似殘春﹐一老應無卻少人。”《云笈七籤》卷七五:“五年﹐白髮却黑﹐形體輕强。”【9】止息;停止。《庄子·天道》:“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卻矣﹐何故也?”{成玄英}疏:“卻﹐空也﹐息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海上有賢者{狂矞}﹐{太公望}聞之往請焉﹐三卻馬於門而{狂矞}不報見也﹐{太公望}誅之。”《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帝以天下多故﹐詔卻天壽節朝賀。皇太子及群臣屢請舉行如故﹐帝不聽﹐曰:‘俟天下安寧。’”【10】仰;向上。《仪礼·士昏礼》:“贊啓會﹐卻于敦南。”{贾公彦}疏:“卻﹐仰也﹐謂仰于地也。”《礼记·少仪》:“刀卻刃授穎﹐削授拊。”{孔颖达}疏:“言授人以刀﹐卻仰其刃授之。”【11】介词。犹于。{唐}{李白}《别鲁颂》诗:“誰道{太山}高﹐下却{魯連}節﹔誰云{秦}軍衆﹐摧却{魯連}舌。”{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诗:“静於諸境静﹐高卻衆山高。”{唐}{杜荀鹤}《经九华费徵君墓》诗:“凡弔先生者﹐多傷荆棘間。不知三尺墓﹐高却{九華山}。”【12】副词。还;再。{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當共剪西窗燭﹐却話{巴山}夜雨時。”{宋}{辛弃疾}《鹧鸪天·徐衡仲抚幹惠琴不受》词:“不如却付騷人手﹐留和《南風》解愠詩。”{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关将军》:“有夷人逢一人如猴﹐著故青衣﹐云{關將軍}差來採木﹐今被此州接去﹐要須明年卻來取。”【13】副词。犹才。{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七:“遂遣人扶起{李秀才}﹐于東院以香水沐浴﹐更以新衣﹐却赴中座。”《水浒传》第四五回:“便是開了這些店面﹐却没工夫出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我在裏頭幫襯你凑趣﹐反要我做此事﹐我却不肯。”【14】副词。就;便。{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泣涕而訣﹐出門如風﹐俄頃却至﹐斷所生二子喉而去。”{明}{朱有燉}《义勇辞金》第一折:“叔叔既是知得{劉皇叔}實信時﹐我却放心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三公子见他没有衣服﹐却又取出一件淺藍紬直裰送他。”【15】副词。反而;倒。{唐}{司空图}《漫书五首》诗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水浒传》第二九回:“{武松}道:‘我却不是説嘴﹐憑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红楼梦》第五九回:“怪道人人贊你的手巧﹐這玩意兒却也别緻。”{巴金}《忆个旧》:“然而我即使看得不够﹐我却想得很多。”【16】副词。原来。{宋}{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词:“夢初驚﹐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一把抓住妖精﹐提着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了本相﹐却是一个黄毛貂鼠。”【17】副词。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後悔了﹐却是遲了。”《老残游记》第十三回:“那些説姐兒們長得好的﹐無非却是我們眼面前的幾個人﹐有的連鼻子眼睛還没長的周全呢!”【18】副词。竟。{宋}{苏轼}《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诗:“一與{子由}别﹐却數七端午。”《水浒传》第二六回:“且説{西門慶}和那婆娘﹐終朝取樂﹐任意歌飲﹐交得熟了﹐却不顧外人知道。”{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 彼此都不禁失笑。”【19】副词。究竟,到底。{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四折:“此時俺主{唐元帥}却在那里?探子﹐你喘息定了﹐慢慢的再説一遍咱。”《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西門慶}心中不足﹐心下轉道﹐却是甚麽?”《英烈传》第一回:“仁兄顔色不善﹐却是爲何?”【20】副词。正;恰。{唐}{杜甫}《水宿遣兴》诗:“歸路非關北﹐行舟却向西。”《西游记》第三回:“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來請。”《花月痕》第九回:“〔{小岑}〕又怕{秋痕}沖撞了人﹐却好窗外一條青龍﹐一條白龍﹐轟天震地的搶標﹐便扯着{秋痕}道:‘我和你看是那一條搶去標。’”【21】副词。确,确实。《西游记》第二四回:“此言却當。這裏却無邪祟﹐一定是個聖僧仙輩之鄉﹐我們遊玩慢行。”《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到下午時候﹐{鮑文卿}出門回來﹐向{倪老爹}道:‘却是怠慢老爹的緊﹐家里没個好菜蔬﹐不恭。’”【22】副词。必;一定。《西游记》第二七回:“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却生精。’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西游记》第三一回:“兄弟﹐既這等説﹐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實説﹐不要瞞我。”【23】连词。岂,难道。{唐}{李商隐}《富平少侯》诗:“不收金彈抛林外﹐却惜銀牀在井頭?”{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一折:“趁此好天良夜﹐不去賞玩﹐却不辜負了這好春光。”《西游记》第二七回:“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飯﹐你丈夫曉得﹐駡你﹐却不罪坐貧僧也?”【24】连词。或;还是。表选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小娘子如今要嫁人﹐却是趨奉官員?”《水浒传》第四九回:“足下却要沽酒?却要買肉?”《金瓶梅词话》第四七回:“你要回去乎﹐却同我在此過活?”【25】连词。可是;可。《水浒传》第三十回:“一連數日﹐{施恩}來了大牢裏三次。却不提防被{張圑練}家心腹人見了﹐回去報知。”{巴金}《家》四:“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有极其低微的哭泣。”{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26】助词。用在动词后面,表动作的完成。{唐}{陆长源}《句》诗:“忽然一曲稱君心﹐破卻中人百家産。”{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越把我磨劍的志節懶墮却﹐空將文業攻﹐武藝學。”{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上大人》:“脱卻著肉汗衫﹐乃上大人。”{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诗:“假使我们能救得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 卻曲-汉语大词典

    卻曲

    亦作“[却曲]”【1】屈曲;曲折。{陈樗}《岁晩倦游言归故园别春航》诗之一:“卻曲迷陽路﹐縱横亂石蹲。”《庄子·人间世》:“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卻曲﹐無傷吾足!”{周咏}《秋怀》诗:“行行却曲還悽惻﹐端恐迷陽夾道遮。”

  • 卻敵冠-汉语大词典

    卻敵冠

    亦作“[却敵冠]”【1】{汉}代卫士的帽子。《後汉书·舆服志下》:“却敵冠﹐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似進賢﹐衛士服之。”

  • 卻敵樓-汉语大词典

    卻敵樓

    亦作“[却敵樓]”【1】{晋}代设在宫城内的更楼。《南齐书·百官志》:“宫城諸却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以應更唱﹐{太祖}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云。”

  • 卻非冠-汉语大词典

    卻非冠

    亦作“[却非冠]”【1】古冠名。{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却非﹐僕射冠也。”《後汉书·舆服志下》:“却非冠﹐制似長冠﹐下促。宫殿門吏僕射冠之。”《隋书·礼仪志六》:“却非冠﹐高五寸﹐制似長冠。”亦省作“[却非]”。

  • 卻老霜-汉语大词典

    卻老霜

    亦作“[却老霜]”【1】养生药名。{宋}{陶穀}《清异录·却老霜》:“却老霜﹐九鍊松枝爲之﹐辟穀長生。”

  • 卻復-汉语大词典

    卻復

    【1】恢复。{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其武官準令五品以上﹐每月六參﹐三品以上更加三參。頃并停廢﹐今請準令卻復舊儀。”

  • 卻退-汉语大词典

    卻退

    亦作“[却退]”【1】击退。《国语·晋语七》:“{魏顆}以其身卻退{秦}師于{輔氏}﹐親止{杜回}﹐其勳銘於{景鍾}。”【2】减退。{叶圣陶}《祖母的心》:“应当一面服药﹐一面用冰囊贴着身体﹐却退热势。”【3】后退;撤退。《汉书·王商传》:“{商}起﹐離席與言﹐單于仰視{商}貌﹐大畏之﹐遷延卻退。”{清}{梅曾亮}《送韩珠船序》:“一使其言塞事阻﹐遷延卻退﹐常以無事。”《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丙辰奏﹐大軍自{遂城}却退至{滿城}。”【4】退还。{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所以{熙寧}中通判{杭州}日﹐因其餽送書中不稱本朝正朔﹐卻退其物﹐待其改書稱用年號﹐然後受之。”

  • 卻舍-汉语大词典

    卻舍

    【1】谓后撤三十里。《吕氏春秋·不广》:“{越}聞之,古善戰者莎隨賁服,卻舍延尸,彼得尸而財費乏。”{高诱}注:“軍行三十里爲一舍。卻舍以緩其尸,使{齊}人得收之。”一说,犹言使其敌退,让屋舍以纳尸。参阅{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

  • 卻奩-汉语大词典

    卻奩

    亦作“[却奩]”【1】拒受嫁妆。指《桃花扇》中{李香君}愤而拒绝权奸{阮大鋮}所赠嫁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为《却奁》。{周实}《<桃花扇>题辞》:“千古勾欄僅見之﹐樓頭慷慨却奩時。”

  • 卻塵褥-汉语大词典

    卻塵褥

    亦作“[却塵褥]”【1】传说不招灰尘的褥子。{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載}寵姬{薛瑶英}……處金絲之帳﹐却塵之褥。其褥出自{句麗國}。一云是却塵之獸毛所爲也﹐其色殷鮮﹐光軟無比。”

  • 卻倒-汉语大词典

    卻倒

    亦作“[却倒]”【1】反倒,反而。《西游记》第四七回:“汝等臉嘴醜陋﹐只恐唬了人﹐闖出禍來﹐却倒無住處矣。”《水浒传》第二四回:“小人先妻是微末出身﹐却倒百伶百俐﹐是件件都替的小人。”

  • 卻病-汉语大词典

    卻病

    亦作“[却病]”【1】消除病痛。{清}{曾国藩}《与李眉生书》:“{申夫}新刻之《聰訓齋語》﹐與{吴漕帥}所刻之《庭訓格言》﹐不特可以進德﹐可以居業﹐並可以惜福﹐可以養身卻病。”{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惟有服鱼肝油﹐延年却病以待之耳。”

  • 卻老還童-汉语大词典

    卻老還童

    【1】返老还童。{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攝神御氣﹐救護命寶﹐可以卻老還童。”

  • 卻顧-汉语大词典

    卻顧

    亦作“[却顧]”【1】犹言反复考虑。{宋}{秦观}《盗贼上》:“凡盗賊之首既已伏其辜矣﹐而刀筆之吏不能長慮却顧﹐簡節而疏目﹐則往往窮支黨而治之。”【2】犹顾虑。{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目擊狐鼠之横行﹐而噤不一詰﹐豈有所卻顧與!”{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稍有知識者﹐雖亦知漢族不宜受治於滿人﹐然終不免遲疑却顧。”【3】回顾,回转头看。{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刘法师》:“{公弼}送法師迴﹐師却顧﹐唯見青崖丹壑﹐向之歌舞﹐一無所有矣。”{宋}{叶適}《宜兴县修学记》:“方{周孝侯}童騃縱暴﹐至比以異物﹐一旦感激﹐殺虎斬蛟﹐從{陸士衡}兄弟﹐前死不卻顧。”{清}{黄轩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汪}探聽(囊)擲之﹐中左臂﹐負標而逃﹐絶不却顧。”

  • 卻避-汉语大词典

    卻避

    亦作“[却避]”【1】退避。{宋}{叶適}《蔡知阁墓志铭》:“{孝宗}崩﹐{光宗}疾不能喪﹐太皇太后命今上即位。上卻避再三﹐公與同列{韓侂胄}扶抱登御榻﹐涕淚被面﹐庭中驚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愛公}〕又偶在船頭﹐戲拈篙刺水。忽擲篙却避﹐面有驚色。”{明}{李东阳}《京都十景·居庸叠翠》诗:“萬里朔風須卻避﹐千年王氣鎮長存。”

  • 卻老先生-汉语大词典

    卻老先生

    亦作“[却老先生]”【1】镊子的戏称。{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王僧虔}晩年惡白髮。一日對客﹐左右進銅鑷。{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幾乎?’”

  • 卻纔-汉语大词典

    卻纔

    亦作“[却纔]”【1】刚才。《金瓶梅词话》第五回:“{武大}道:‘却纔和一些經紀人買了三盞吃了。’”{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回頭兒却纔魂夢裏想﹐便休題貴人多忘。”《水浒传》第四回:“卻纔只道老漢引甚麽郎君子弟在樓上吃酒﹐因此引莊客來厮打。”

  • 卻來-汉语大词典

    卻來

    亦作“[却來]”【1】归来。{唐}{李白}《东鲁见狄博通》诗:“謂言掛席度滄海﹐却來應是無長風。”{宋}{苏轼}《送安节》诗之十四:“萬里却來日﹐一庵仍獨居。”

  • 卻寒簾-汉语大词典

    卻寒簾

    亦作“[却寒簾]”【1】古代传说帘名。{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同昌公主}〕堂中設連珠之帳﹐却寒之簾……却寒簾﹐類玳瑁﹐斑有紫色。云却寒之鳥骨所爲也﹐未知出自何國。”

  • 卻月眉-汉语大词典

    卻月眉

    亦作“[却月眉]”【1】{唐}代妇女眉型之一。{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亦省称“[卻月]”。{宋}{苏轼}《眉子石砚歌赠胡誾》:“君不見{成都}畫手開十眉﹐横雲卻月争新奇。”{唐}{杜牧}《闺情》诗:“娟娟卻月眉﹐新鬢學鵶飛。”

  • 卻敵-汉语大词典

    卻敵

    亦作“[却敵]”【1】击退敌人。《前汉书平话》卷下:“{細柳將軍}北戍雄﹐陣前却敵談笑中。”《尸子·劝学》:“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論爵列﹐亦可以却敵服遠矣。”{宋}{陆游}《上殿札子》二:“{寇準}氣吞醜虜﹐故能成却敵之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噲}〕西至{酈}﹐以卻敵﹐斬首二十四級﹐捕虜四十人﹐賜重封。”

  • 卻流-汉语大词典

    卻流

    亦作“[却流]”【1】倒流。{汉}{王充}《论衡·书虚》:“{孔子}當{泗水}而葬﹐{泗水}爲之却流。此言{孔子}之德﹐能使水却﹐不湍其墓也。”{唐}{李白}《大猎赋》:“{河}{漢}爲之却流﹐川岳爲之生風。”

  • 卻足-汉语大词典

    卻足

    亦作“[却足]”【1】止步。{汉}{刘向}《说苑·丛谈》:“一噎之故﹐絶穀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卻步-汉语大词典

    卻步

    亦作“[却步]”【1】却行;后退。{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吾乡之下劣无赖﹐与人打架﹐好用粪帚﹐足令勇士却步。”《孔子家语·儒行解》:“是猶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唐}{韩愈}《复志赋》:“諒卻步以圖前兮﹐不浸近而愈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王》:“轉疑招致意惡﹐畏沮卻步。青衣促之﹐乃入。”

  • 卻扇-汉语大词典

    卻扇

    亦作“[却扇]”【1】古代行婚礼时新妇用扇遮脸,交拜后去之。后用以指完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灞州}一宦家娶婦﹐甫却扇﹐新婿失聲狂奔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却扇之夕﹐風撲花燭滅者再。”{北周}{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分杯帳裏﹐却扇牀前。”{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壻﹑卻扇及觀花燭之事。”

  • 卻埽-汉语大词典

    卻埽

    【1】见“卻掃”。

  • 卻勾-汉语大词典

    卻勾

    【1】勾却,勾销。《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白氏}是個記德不記讎的賢婦﹐念着同胞分上﹐將前情一筆卻勾。”

  • 卻老-汉语大词典

    卻老

    亦作“[却老]”【1】谓避免衰老。《史记·孝武本纪》:“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竈﹑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宋}{范成大}《紫荷车》诗:“根有却老藥﹐鱗皺友松苓。”{汉}{桓谭}《新论·形神》:“言{老子}用恬惔養性﹐致壽數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却老乎?”{唐}{包佶}《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無醫能卻老﹐有變是游魂。”【2】枸杞的别名。{晋}{葛洪}《抱朴子·仙药》:“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

  • 卻惑-汉语大词典

    卻惑

    亦作“[却惑]”【1】去邪;消除疑难。《西游补》第六回:“{項王}當日大樂﹐叫……謹慎擺酒:一來替娘娘壓驚﹐二來賀孤家斬妖却惑之喜。”

  • 卻論-汉语大词典

    卻論

    亦作“[却論]”【1】犹言反复论难。《鬼谷子·权》:“難言者却論也﹐却論者釣幾也。”{陶弘景}注:“言或不合﹐反覆相難﹐所以却論前事也。”

  • 卻卻-汉语大词典

    卻卻

    亦作“[却却]”【1】退缩貌。{清}{褚人穫}《坚瓠八集·十遇词》:“遇俗務則却却﹐遇談人過則略略。”

  • 卻蘇-汉语大词典

    卻蘇

    亦作“[却蘇]”【1】死而复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文合}卒已再宿﹐停喪將殮﹐視其面﹐有色﹐捫心下﹐稍温﹐少頃﹐却蘇。”

  • 卻待-汉语大词典

    卻待

    亦作“[却待]”【1】正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到晩回來﹐却待入{萬勝門}﹐則聽得後面一人叫:‘{張主管}!’”《水浒传》第九回:“接了銀子﹐却待分手。{魯智深}看着兩個公人道:‘你兩個撮鳥的頭﹐硬似這松樹麽?’”

  • 卻行-汉语大词典

    卻行

    亦作“[却行]”【1】倒退而行。{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謡謗並起﹐水火相攻﹐以此而求變法之有效﹐猶却行而求及前也。”《汉书·高帝纪下》:“後上朝﹐{太公}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峨鬟佇立﹐斂袂卻行。”《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爲道。”【2】指能倒走的小动物,如蚯蚓之属。《周礼·考工记·梓人》:“卻行﹑仄行﹑連行﹑紆行……謂之小蟲之屬。”{郑玄}注:“卻行﹐螾衍之屬。”{陆德明}释文:“案此蟲能兩頭行﹐是卻行。”

  • 卻睡草-汉语大词典

    卻睡草

    【1】传说中的草,又名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汉}{郭宪}《洞冥记》卷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時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卻睡草。{末多國}獻此草。”{唐}{张祜}《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诗:“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 卻立-汉语大词典

    卻立

    亦作“[却立]”【1】后退站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金史·逆臣传·仆散师恭》:“至寢殿﹐{熙宗}聞步屣聲﹐咄之﹐衆皆却立不敢動﹐{忽土}曰:‘事至此﹐不進得乎?’”

  • 卻倚-汉语大词典

    卻倚

    【1】谓既相持又相依。{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與{匈奴}﹑{西域}相卻倚﹐聲教遠暨﹐復受漢族之稱。”【2】向后靠。{汉}{班固}《西都赋》:“舍櫺檻而卻倚﹐若顛墜而復稽。”

  • 卻回-汉语大词典

    卻回

    亦作“[却回]”【1】回转。{唐}{袁郊}《甘泽谣·红线》:“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復命﹐請先定一走馬﹐兼具寒暄書﹐其他即俟某卻回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女至榻前﹐以袖拂僮面者三﹐却回曰:‘無妨矣。’”{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一:“西憶{岐陽}信﹐無人遂却回。”

  • 卻背-汉语大词典

    卻背

    亦作“[却背]”【1】后靠;背靠。{唐}{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聞道君牙帳﹐防秋近赤霄﹐下臨千仞雪﹐却背五繩橋。”{晋}{左思}《蜀都赋》:“於後則却背{華容}﹐北指{崑崙}。”【2】向后倒退。《汉书·枚乘传》:“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迹絶。”

  • 卻後-汉语大词典

    卻後

    亦作“[却後]”【1】犹过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却後七日﹐當還本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卻後數日﹐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壻身名宦﹐盡不減{嶠}。’”《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兒死﹐咸皆歎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

  • 卻絶-汉语大词典

    卻絶

    亦作“[却絶]”【1】拒绝。《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如有往來匯付{日本}銀行畫單﹐概行却絶﹐均以現銀交付。”

  • 卻火雀-汉语大词典

    卻火雀

    亦作“[却火雀]”【1】鸟名。传说置火中,火即散去。{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順宗}皇帝即位歲﹐{拘弭國}貢却火雀(一雄一雌)﹑履水珠﹑常堅冰﹑變晝草。其却火雀純黑﹐大小似燕﹐其聲清亮﹐殆不類尋常禽。鳥置於火中﹐火自散云。上嘉其異﹐遂盛於水精籠﹐懸於寢殿﹐夜則宫人持蠟炬以燒之﹐終不能損其毛羽。”

  • 卻説-汉语大词典

    卻説

    亦作“[却説]”【1】小说或故事的发端辞,后面往往重提前文说过的事。《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周瑜}伏病數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却説我搬到客棧里住了兩天﹐然後到伯父公館里去打聽。”{雷加}《命名的传说》:“却说一个建筑过{官厅水库}的青年工人﹐到{三门峡}来了。”

  • 卻生-汉语大词典

    卻生

    亦作“[却生]”【1】后退贪生。《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王安得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内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却生一寸。”【2】死而复苏。{唐}{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弼}憐之特甚﹐三日殮畢﹐追思﹐欲與再别﹐因命斵棺﹐開已却生矣。”

  • 卻下-汉语大词典

    卻下

    【1】落下。{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韓志和}〕善彫木﹐作鸞鶴鵶鵲之狀……以關捩置於腹内﹐發之則凌雲奮飛﹐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卻下。”

  • 卻掃-汉语大词典

    卻掃

    亦作“[却掃]”亦作“[却埽]”【1】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三国} {魏}{王粲}《寡妇赋》:“闔門兮卻掃﹐幽處兮高堂。”{宋}{范成大}《秋日杂兴》诗之一:“我友蓬蒿士﹐却掃謝四鄰。”{康有为}《自都归乡黄季度别驾以诗慰问奉次原韵》:“上書痛哭歎中原﹐豈意窮山却埽門。”{南朝} {梁}{江淹}《恨赋》:“閉關却掃﹐塞門不仕。”

  • 卻行求前-汉语大词典

    卻行求前

    【1】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蹈其所以安存者,則無異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后因以“卻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亦作“[却行求前]”。《後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尋其實﹐猶緣木希魚﹐却行求前。”

  • 卻粒-汉语大词典

    卻粒

    亦作“[却粒]”【1】犹辟谷。谓不食五谷以求长生。{宋}{孔平仲}《续世说·栖逸》:“卻粒之輩﹐飡霞之人﹐乃可暫致﹐不宜久羈。”{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託迹{黄}{老}﹐辭世却粒。”{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嗟{文成}之却粒﹐願追{松}以遠遊。”

  • 卻霜-汉语大词典

    卻霜

    亦作“[却霜]”【1】古时{鲜卑}族一种祈暖却寒的习俗。《宋书·索虏传》:“其俗以四月祠天﹐六月末率大衆至{陰山}﹐謂之却霜。{陰山}去{平城}六百里﹐深遠饒樹木﹐霜雪未嘗釋﹐蓋欲以暖氣却寒也。”

  • 卻望-汉语大词典

    卻望

    亦作“[却望]”【1】回头远看。{宋}{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女童队》:“龍樓卻望﹐鼉鼓屢催﹐再拜天階﹐相將好去。”{唐}{杜甫}《暂如临邑率尔成兴》诗:“暫遊阻詞伯﹐却望懷{青關}。”{唐}{卢纶}《长安春望》诗:“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 卻月-汉语大词典

    卻月

    【1】见“卻月眉”。

  • 卻死-汉语大词典

    卻死

    亦作“[却死]”【1】避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却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後君。”{司马贞}索隐:“却死猶避死也。”【2】指卻死香。详该条。

  • 卻還-汉语大词典

    卻還

    亦作“[却還]”【1】谓退还。{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伏聖慈勒本道長吏及諸州刺史﹐招緝疲人﹐一切却還産業﹐庶使孤窮有託﹐編户再安。”《旧唐书·德宗纪上》:“已貯納者仍明置簿曆﹐各給文牒﹐後准元數卻還。”《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引《广异记·宇文觌》:“{鍔}靈語嘆息久之﹐謂{覿}:‘勿令作官﹐何故受之﹐此度不能相救矣。’{覿}云:‘今却還之﹐如何?’”【2】退回。{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查谈》:“會有中使至州﹐{琯}使{昌藻}郊外接候﹐須臾卻還。”{清}{方文}《送何元长归兴化》诗:“抆淚却還江北路﹐蕭蕭秋雨暗丹楓。”

  • 卻歸-汉语大词典

    卻歸

    亦作“[却歸]”【1】退归。多谓辞官回家。{唐}{韩愈}《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卻歸高居﹐亦無不可。”{南唐}{沈汾}《续仙传·王可交》:“{王渢}具以奏聞﹐詔稱其異。後{可交}却歸鄉里﹐備話歷歷。”{唐}{赵璘}《因话录·羽》:“{蒙}却歸故林﹐而{趙}公薨於相位。”

  • 卻棄-汉语大词典

    卻棄

    亦作“[却棄]”【1】舍弃。{唐}{杜甫}《观打鱼歌》:“衆魚常才盡却棄﹐赤鯉騰出如有神。”

  • 卻走-汉语大词典

    卻走

    亦作“[却走]”【1】退避;退走。{汉}{王充}《论衡·纪妖》:“{田單}卻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聞于{燕}軍。”{唐}{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迴鞭却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韩非子·初见秦》:“白刃在前﹐斧鑕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論日多﹐雜説亦日出﹐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

  • 卻鼠刀-汉语大词典

    卻鼠刀

    亦作“[却鼠刀]”【1】能驱鼠的刀。{宋}{苏轼}有《卻鼠刀铭》。{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却鼠刀》:“{蘇子瞻}有却鼠刀﹐云得之於野老﹐嘗匣藏之。用時但焚香﹐置浄几上﹐即一室之内無鼠。”

  • 卻金暮夜-汉语大词典

    卻金暮夜

    【1】{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晩,以十金奉{杨}曰:“暮夜無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後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卻金暮夜”言为官清廉。{明}{归有光}《送郡别驾王侯考绩序》:“{侯}爲人清廉不擾﹐真有卻金暮夜﹐飲{貪泉}而不易之操。”

  • 卻死香-汉语大词典

    卻死香

    亦作“[却死香]”【1】古代传说的一种香,能使死者复活。{唐}{李商隐}《寓怀》诗:“草爲迴生種﹐香緣却死薰。”《海内十洲记·聚窟洲》:“〔卻死香〕香氣聞數百里﹐死者在地﹐聞香氣乃卻活﹐不復亡也;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驗。”

  • 卻非殿-汉语大词典

    卻非殿

    亦作“[却非殿]”【1】{汉}宫殿名,在{洛阳}{南宫}中。《後汉书·光武帝纪上》:“冬十月癸丑﹐車駕入{洛陽}﹐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

  • 卻病延年-汉语大词典

    卻病延年

    【1】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貧僧今教授檀越﹐若日誦一遍﹐可以息諸妄念﹐却病延年﹐有無窮利益。”{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相傳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遊人﹐或化丐﹐有緣遇之者﹐得以卻病延年。”亦作“[却病延年]”。{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後杂谈》:“第一种的名称不大好听﹐第二种却也是却病延年的要诀﹐连古之儒者也并不讳言的。”

  • 卻去-汉语大词典

    卻去

    亦作“[却去]”【1】后退;离去。{三国} {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明}{王世贞}《将军行》:“今年胡却去﹐好復開茅土。”{唐}{杜甫}《羌村》诗之二:“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却去。”

  • 卻罷-汉语大词典

    卻罷

    亦作“[却罷]”【1】犹也罢。应答之词。《水浒传》第十四回:“{雷横}道:‘……請保正免送。’{晁蓋}道:‘却罷﹐也送到莊門口。’”

  • 卻地-汉语大词典

    卻地

    【1】辟地。《汉书·主父偃传》:“遂使{蒙恬}將兵而攻{胡}﹐卻地千里﹐以{河}爲境。”《史记》作“辟地”。

  • 卻坐-汉语大词典

    卻坐

    亦作“[却坐]”【1】谓离位。{唐}{皇甫澈}《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宦官既卻坐﹐權奸亦移職。”【2】犹静坐。{宋}{叶適}《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公既休﹐扃小室﹐繆篆郁芬﹐竟日却坐。”

  • 卻之不恭-汉语大词典

    卻之不恭

    【1】《孟子·万章下》:“‘卻之卻之爲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你{車老爺}那麽賞臉﹐實在是却之不恭﹐咱們就同去。”《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錯愛﹐迭受重禮﹐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亦作“[却之不恭]”。{原非}《曹书记买马》十:“话说到此处﹐却之不恭﹐{喜有娘}也就叫{喜有}收下。”

  • 卻非-汉语大词典

    卻非

    亦作“[却非]”【1】见“卻非冠”。

  • 卻笠-汉语大词典

    卻笠

    【1】形容山崖险峻,偃覆如簦笠。{清}{徐昂发}《铁岭关》诗:“兵家矜卻笠﹐地勢雄守隘。”《淮南子·兵略训》:“硤路津關﹐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羊腸道﹐發笱門。”

  • 卻略-汉语大词典

    卻略

    亦作“[却略]”【1】山背隆起貌。{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坡陁因厚地﹐卻略羅峻屏。”{仇兆鳌}注:“却略﹐狀山背後擁。”{宋}{范成大}《自石林回过小玲珑》诗:“却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2】退身。表谦恭。{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周王}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階。”{唐}{顾况}《酬本部韦左司》:“却略欲一言﹐零涕和酒飲。”

  • 卻籍-汉语大词典

    卻籍

    亦作“[却籍]”【1】{南朝}{齐}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齐高帝}{萧道成}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整顿户籍。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 卻頓-汉语大词典

    卻頓

    【1】后退受阻。《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唐}{孔颖达}疏:“前行曰躐﹐卻頓曰疐。”

  • 卻冠-汉语大词典

    卻冠

    【1】鱼皮做的帽。《史记·赵世家》:“黑齒雕題﹐卻冠秫絀﹐{大吴}之國也。”{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戰國策》……又一本作‘鮭冠黎緤’也。”按﹐今本《战国策·赵策二》作“鯷冠”。{鲍彪}注:“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 卻-汉语大词典

    【1】空隙;间隙。《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因其固然。”{陆德明}释文:“卻﹐{徐}去逆反。{崔}{李}云‘間也’。”【2】嫌隙;隔阂。《史记·项羽本纪》:“夫將軍居外久﹐多内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明}{沈德符}《野獲编·工部·朱震川司空》:“{陸}出秉銓﹐即起{孫}爲總憲。{孫}感其恩﹐盡捐前卻﹐訂莫逆交。”{郭沫若}《我怎样写<棠棣之花>》:“据《史记》﹐{严仲子}与{侠累}的关系只说了‘有卻’两个字﹐这实在不够味。”

  • 判卻-汉语大词典

    判卻

    【1】豁出;拼上。{宋}{张元幹}《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後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卻爲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鵝黄。”{唐}{高骈}《送春》诗:“春光看欲盡﹐判卻醉如泥。”

  • 剗卻-汉语大词典

    剗卻

    【1】铲去,除掉。{唐}{裴说}《游洞庭湖》诗:“謫仙欲識雷斧手﹐剗卻古今愁共醜。”{唐}{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诗之三:“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宋}{陆游}《楼上醉歌》:“剗卻{君山湘水}平﹐斫卻桂樹月更明。”

  • 奪卻-汉语大词典

    奪卻

    【1】见“奪却”。

  • 小卻-汉语大词典

    小卻

    亦作“[小却]”【1】稍后﹐过些时候。{晋}{王羲之}《与人书》:“實望投老得盡田里骨肉之歡……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宋书·武帝纪下》:“{謝晦}數從征伐﹐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小卻﹐可以{會稽}﹑{江洲}處之。”【2】稍稍后退。《梁书·康绚传》:“遣其子{悦}挑戰﹐斬{魏}{咸陽王}府司馬{徐方興}﹐{魏}軍小却。”{宋}{陆游}《题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诗:“十年宿衛功第一﹐小却卧護長{淮}邊。”《後汉书·冯异传》:“{異}與{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卻。”《旧唐书·太宗纪上》:“諸軍戰小卻﹐爲賊所乘。”【3】稍稍推辞。{宋}{郭应祥}《虞美人·送张监税》词:“二年{瀏水}司征榷﹐小卻平戎略。”

  • 敗卻-汉语大词典

    敗卻

    【1】败退。《史记·淮阴侯列传》:“{漢}之敗卻{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漢}降{楚}。”{张守节}正义:“兵敗散{彭城}而卻退。”

  • 消卻-汉语大词典

    消卻

    【1】见“消却”。

  • 減卻-汉语大词典

    減卻

    亦作“[减却]”亦作“[減却]”【1】消减。{唐}{杜甫}《曲江》诗之一:“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白雪遗音·八角鼓·海棠花枯》:“到而今﹐殘紅敗葉影兒孤﹐減却精神身無主。”{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至少是使读者减却了不少对人生的认识。”

  • 滅卻-汉语大词典

    滅卻

    亦作“[滅却]”【1】熄掉;消除。{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第一滅卻心頭火﹐第二解開眉間鎖。”{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的这次神圣战争是灭却了自己的私欲而保持人类的天理。”

  • 拒卻-汉语大词典

    拒卻

    【1】见“拒却”。

  • 抛卻-汉语大词典

    抛卻

    【1】见“抛却”。

  • 拗卻-汉语大词典

    拗卻

    【1】拒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但頑女頗恃嬌愛﹐好門户輒便拗卻﹐不得不與商榷﹐免他日怨婚也。”

  • 推卻-汉语大词典

    推卻

    亦作“[推却]”【1】击退。{汉}{桓宽}《盐铁论·地广》:“是以聖王懷四方獨苦﹐興師推卻{胡}{越}﹐遠寇安災。”【2】拒绝;辞谢。{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旟}等白{冏}:‘{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遂送樂器。{紹}推卻不受。”{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这热诚很使我感动﹐但我终于说是还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经革命﹐觉得无甚可以攻击之处﹐轻轻地推却了。”《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雲}推却不過﹐略呷了兩口。”

  • 攘卻-汉语大词典

    攘卻

    【1】退让。《礼记·曲礼上》“左右攘辟”{汉}{郑玄}注:“謂羣臣陪位侍駕者攘卻也。”

  • 攘卻-汉语大词典

    攘卻

    亦作“[攘却]”【1】驱逐﹐抵御。{宋}{岳飞}《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臣本無才術﹐誤膺眷渥﹐未能攘卻夷狄﹐掃除僭竊。”{唐}{陆贽}《论边缘守备事宜状》:“有攘却之力﹐用和親之謀﹐則示弱而勞費矣。”《汉书·地理志上》:“{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秦始皇}攘却戎狄。”

  • 有卻-汉语大词典

    有卻

    同“[有隙]”【1】卻,通“有隙”。《史记·刺客列传》:“久之﹐{濮陽}{嚴仲子}事{韓哀侯}﹐與{韓}相{俠累}有卻。”《史记·曹相国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爲將相﹐有卻。”

  • 勝卻-汉语大词典

    勝卻

    【1】胜过。{宋}{秦观}《鹊桥仙》词:“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明}{李贽}《聊城怀古》诗之一:“誰言勝卻百夫長﹐我道萬夫終不如。”

  • 破卻-汉语大词典

    破卻

    【1】击退。《新唐书·罗艺传》:“{藝}捍寇﹐數破卻之﹐勇常冠軍﹐爲諸將忌畏。”

  • 畏卻-汉语大词典

    畏卻

    【1】谓怕被驳回。《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内之。”{颜师古}注:“卻﹐退也。畏爲上所卻退。”《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李林甫}興{韋堅}等獄﹐欲危太子﹐獄事畏卻﹐以{國忠}怙寵﹐搏鷙可用﹐倚之使按劾。”

  • 退卻-汉语大词典

    退卻

    【1】见“退却”。

  • 過卻-汉语大词典

    過卻

    【1】过去。{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任流光過卻﹐歸來洞天自樂。”{南唐}{冯延巳}《思越人》词:“酒醒情懷惡﹐金縷褪玉肌如削。寒食過卻﹐海棠零落。”

  • 遺卻-汉语大词典

    遺卻

    【1】见“遺却”。

  • 還年卻老-汉语大词典

    還年卻老

    【1】恢复年轻,长生不老。{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文》:“鍊形之家﹐必就深曠﹐反飛靈﹐糇丹石﹐粒芝精﹐所以還年卻老﹐延華駐彩。”

  • 貂卻-汉语大词典

    貂卻

    亦作“[貂脚]”亦作“[貂却]”【1】{唐}时指散骑常侍,以貂尾为冠饰,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因其职闲冷,故称。{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唐六典》:“常侍本金蟬﹑珥貂﹐處省中﹐備侍奉顧問之職﹐而朝士以其閒冷﹐號曰‘貂却’。”{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南史》:“{宋孝建}三年﹐{孝武}欲重其選﹐于是吏部尚書{顔竣}以黄門侍郎{孔覬}﹑司徒右長史{王景文}應舉﹐既而常侍之選復卑。是則貂脚之名﹐不待{唐}代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許孟容}守常侍﹐朝中鄙此官﹐號曰‘貂卻’﹐固不能爲人延譽也。相國始以所業求知﹐謀於諸{柳}﹐諸{柳}與導行卷去處。先令投謁{許常侍}﹐相國果詣騎省﹐{高陽公}慙謝曰:‘某官緒極閒冷﹐不足發君子聲采。’”

  • 誅卻-汉语大词典

    誅卻

    【1】杀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通(二)》:“妾爲君遣婢南下矣。婢子弱﹐恐不能便誅卻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昏官若動﹐即便誅卻!”

  • 謙卻-汉语大词典

    謙卻

    【1】辞谢推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方子晉}〕言已﹐請入拜母。翁方謙卻﹐適家媪入曰:‘夫人産公子矣。’”

  • 識卻-汉语大词典

    識卻

    【1】犹认得。{清}{赵彪诏}《说蛇·蛇事》:“僧歸﹐見紙爐甃成精美﹐歎曰:‘{公輸子}下降人間﹐肉眼迷離都不識卻也。’”

  • 譴卻-汉语大词典

    譴卻

    亦作“[譴却]”【1】责问并拒绝受理。《後汉书·陈蕃传》:“宦官由此疾{蕃}彌甚﹐選舉奏議﹐輒以中詔譴卻。”【2】斥退。《隋书·杨素传》:“{素}時貴倖﹐言無不從﹐其從{素}征伐者﹐微功必録﹐至於他將﹐雖有大功﹐多爲文吏所譴却。”

  • 長慮卻顧-汉语大词典

    長慮卻顧

    同“[長慮顧後]”【1】{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綱}竊觀自古人主﹐必有親兵﹐所以制障表裏﹐爲長慮卻顧之術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蓋自乙未以後﹐彼聖主所長慮卻顧﹐坐席不煖者﹐獨太后之廢置我耳。”

  • 長念卻慮-汉语大词典

    長念卻慮

    【1】思前顾后﹐反覆考虑。卻﹐后。《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於户牖之閒﹐竟誅猾臣﹐爲君討賊。”

  • 除卻-汉语大词典

    除卻

    【1】见“除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