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躑躅)是什么意思
山踯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踯躅shān zhí zhú
【释义】:
省称“踯躅”,杜鹃花的别称。唐·韩偓《见花》诗:“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宋·陆游《东园小饮》:“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又同“踟蹰”,徘徊不前。
踯躅-古语词今用词典
踯躅zhízhú
也作“蹢躅”、“踟蹰”。
徘徊不进、踏步不前,荀子说:“大凡天地间的动物和人类皆有感情,皆喜爱自己的同类。一旦鸟兽离开了同类或配偶,经过一些日子后,必然会因为怀恋同类又返回原来的地方巡视;经过故乡时,也必定会徘徊不定,高声哀鸣,“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徘徊不进,踏步不前,然后才会离去。)何况人比动物有感情,当亲人死后,当然会永远怀念他,愚陋淫邪之人,亲人早上死了,他晚上就忘到脑后,如果听任他们这样去做,那就会连鸟兽都不如了,这种入怎么能和别人友善地相处呢?(《荀子·礼论》)《周易·姤》作:“蹢躅”。
今沿用本义。
廖由滨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就这样,老汉拄着拐杖,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龙门阵》:“每次踯躅街头,还得常常问路,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游子阔别归来,倒成了陌生客,”《钟山》:“她刚才‘曾在那里踯躅,不敢相信紫红色照见人影的大理石房间会是厕所。”
踯躅-古文观止词典
踯躅zhí zhú
【词性】:动词
徘徊不进(1)。《祭石曼卿文》: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怎么只看到放牧的孩子和打柴的老人边唱边行,上上下下,以及受惊的鸟兽徘徊不前,发出悲哀的声音?
羊踯躅-现代汉语大词典
羊踯躅yáng zhí zhú
【释义】:
也称闹羊花。落叶灌木。枝条直立。叶互生,长椭圆形。春季先开花、后长叶,或同时开花长叶。花漏斗形,金黄色;果长椭圆形。花可制成杀虫药剂。羊食后会出现后肢发软等中毒症状。须防人畜误食。
踯躅-现代汉语大词典
踯躅zhí zhú
【释义】:
①徘徊不进。何其芳《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②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郭沫若《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