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蹊徑)是什么意思
独辟蹊径-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独辟蹊径dúpìxījìng
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墨守陈规(他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独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也有所创新,毫不~。)
蹊径-古语词今用词典
蹊径xījìng
小路、山路,晏子受齐景公之命任东阿县县令。任职三年,坏名声传遍全国。景公要免去其职务。晏子请求再任该县县令,并保证三年内好名声传遍全国。景公应允。三年之后,果如所说,景公召见他并要赏赐他,晏子不受。景公问其故。晏子说:以前我治理东阿县,“筑蹊径,急门间之政,而淫民恶之,”(修筑狭窄的小路,着力于防盗贼之事,而邪恶之人憎恶;)提倡节俭,力行孝道,善事兄长,奖勤罚懒,而惰民憎恶;处理狱讼,不畏权贵,而权贵豪强憎恶;拒绝身边吏役们非法而不正当的要求,却得罪了他们;对权高位贵之人,我不卑不亢,不行违背礼仪之法,却引来他们的仇恨。所以淫民、惰民、豪强等一帮邪恶之人到处散布流言蜚语,左右的役吏及权高位贵之人则在僚属中毁谤我,三年来,这些恶言恶语传至君王之耳。现在我反其道而行之,上述之人赞誉我,三年来这些所谓赞誉之辞又传至君王之耳。我从前的所谓罪过,实在是应当受奖赏,而今天的所谓功劳,实在是该获杀戮的罪过,故不敢受君之赏赐。景公听后,方知晏子是真正的贤良之士,委以治国之重任。三年后,齐国大为兴盛。(《晏子春秋·杂上》)后引申指:门径、路子。
今沿用引申义。
《大众电影》:“在表演上,他决意独辟蹊径,从角色的个性出发,去塑造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中国作家》:“紧迫感确实能逼着人们破规矩辟蹊径。”《光明日报》:“迄今彩色摄影都是以化学方法,用彩色胶片的多层有机染料记录彩色信息;而母国光等人则另辟蹊径,以物理方法记录彩色信息。”
路 道 道路 途 路途 路径 途径 蹊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路 道 道路 途 路途 路径 途径 蹊径
路lù319道dào430道路dàolù 途tú 路途lùtú308路径lùjìng319途径tújìng319 蹊径xījìng319
名词。指地面上开出的、长形而无障碍的、供人或车马通过的部分。
“路”侧重于可供人或车马通过,有舒展开的面,没有障碍。例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路稍微有点弯曲,但却平整好走”(艾芜:《南行记》);“周老四盼望雨现在就落,设使落得不多,路总会打湿的”(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现在他们去了!月光还是照着他们所走底路”(《许地山选集》)。
“道”强调能通向一定的地方。例如:“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晤一人”(鲁迅:《狂人日记》);“敌人三架战斗机……顺着川道向人群中俯冲扫射”(杜鹏程:《保卫延安》);“要上后面的大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上去”;“啊,我认识了我的命运,她的忧愁,——在这浓雾里,在这凄清的道旁”(徐志摩:《在那山道旁》)。
“道路”兼合了“道”和“路”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可以用于比喻。例如:“李振德从听到敌人占了延安的消息,就成天价坐在村边崖畔上,望着大川里的道路”(杜鹏程:《保卫延安》);“在漫长的道路上,昔日的戈壁荒滩,处处呈现了田野风光”(碧野:《月亮湖》);“走过一个山腰,道路也大了些”(王西彦:《寻常事》);“你飞你的天空,唱你的歌曲;我走我的道路,做我的事情”(许钦文:《凡生》)。
“途”含有“较长,经过较多地方”的意味;也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可同“中”搭配组合。例如:“如果是坐私家汽车出来兜风的话,途中的风景也可以一一欣赏”(吴浊流:《波茨坦科长》);“浮在江里的野象也在途中望见了”(艾芜:《南行记》);“千万不要半途回来。给人叫‘回陶豆腐干’,是多么难听呀”(许钦文:《疯妇》)。
“路途”兼合了“路”和“途”的意思;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道路”和“途”浓厚。例如:“说着朝前一看,路途分成两条同样大小的叉道,骡子走了上边的那条”(《柳青小说散文集》);“由县城到堡子村的路途,迂回曲折,坎坷难行”;“嗯,快过河了……你坐稳些!’老汉哒,哒,哒地敲着他的烟袋。路途是这样的难走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路径”含有“或宽或窄”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也比“道路”浓厚些。例如:“上岸之后,我却走向和回家的路径方向相反的一个冷街上的上地庙去坐了二点多钟”(《郁达夫文集》,第三卷);“及至辨不清庄稼和杂草的时候,她们才从山里起身,回到家时,只能识得模糊的路径”(《柳青小说散文集》);“只消说要到土主场,沿途有不少朴实的农人,便会为你们指示路径的”(郭沫若:《飞雪崖》)。
“途径”和“蹊径”都一般用于比喻。“途径”含有“较长,情况不一”的意味;“蹊径”则含“较窄小”的意味,书面语色彩比“途径”及“路径”“路途”更为浓厚。例如:“在人生的途径上,我们都还需要他”(靳以:《秋花》);“体现局部和全局内在联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她要走向幸福,不是只有这一蹊径,舍此便茫茫无路吗”;“他是一个骄子:人间踏烂的蹊径不是为他准备的,也不是人间的镣链可以锁住他的鸷鸟的翅羽”(徐志摩:《拜伦》)。
门路 门径 门道 途径 路径 蹊径 径路 路子 路-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门路 门径 门道 途径 路径 蹊径 径路 路子 路
门路ménlu319门径ménjìng 门道méndao 途径tújìng307路径lùjìng307蹊径xījìng307 径路jìnglù 路子lùzi319路lù307
名词。指做事或认识问题的诀窍或入手的方法和进行的方向、步骤。
“门路”“门径”“门道”都强调入手或入门的方法。“门路”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门径”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门道”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他老是呆里呆气的,干什么活都看不出门路”(《农村短篇小说选》,第二集);“无论治学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必须首先懂得门路”;“他只指示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览,在我们自己”(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第一卷);“不一定要什么秘诀,指出一点门径就好”(马南邨:《燕山夜话》);“他的斗争门径似乎是完全断绝了”(郭沫若:《洪波曲》);“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学创作有什么门道吗?’每一个拿过几年笔杆子的人,大概都碰到……年轻朋友这样的询问”(秦牧:《艺海拾贝》);“家庭无力接济,想挣钱又没处去挣,于是提起胆子,冒险走别的‘门道’”(《中国青年报》1982.9.13)。
“途径”“路径”“蹊径”都较侧重于进行的方法、步骤,有书面语色彩。“途径”多用于解决问题、认识问题;“路径”多用于治学、研究;“蹊径”多用于学术和艺术领域,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可同“另辟”或“独辟”组成固定词组。例如:“经过三番五次的苦思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欧阳山:《三家巷》);“他自己早已安排卖国,打扫好投降的途径了”(《唐弢杂文选》);“《中国青年》每期我都要翻一遍,意在作为我了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的途径之一”(《中国青年》,1979,4);“对于业余作者来说,要想尽快提高写作能力,路径有两条,一是多读别人的作品,二是多练笔”(周立波等:《创作经验漫谈》);“至少我这以后的生活是应该采取另外一条路径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心也沉静下来,觉得在沉重的压迫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鲁迅:《伤逝》);“这并不是他的‘独辟蹊径’,而是普遍地存在着的现象”(《唐弢杂文选》);“作者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极力在蹊径上寻幽探胜”(《中国青年报》,1983.4.3);“新编昆曲的最大成就就是敢于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文艺报,1979,4)。
“径路”是“路径”的等义词,很少用。例如:“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李大钊诗文选集》)。
“路子”较侧重于入手的方法和进行的方向;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你这几年写不出较高质量的论文,主要恐怕是研究的路子有问题”“他们为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条创造性的路子”(《文学评论》,1979,1);“但就其文艺批评方法而言,则完全是走的这条最省力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路子”(《上海文艺》,1978,12)。
“路”和“路子”意思一致,只是没有“路子”的口语色彩。例如:“入门之后,要善于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可见只要有路,弄到并不难”(叶圣陶:《前途》)。
独辟蹊径-实用委婉语词典
独辟蹊径
意为由自己另外开辟一条到达目的地的道路或途径。比喻实践和创造自己的风格或方法。“蹊径”,指小路,山径。
别开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别开蹊径bié kāi xī jìng
【释义】: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赵诚《中国古代韵书》:“(他)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另辟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另辟蹊径lìng pì xī jìng
【释义】: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独辟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释义】:
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文汇报》1982.9.24:“雍小源独辟蹊径巧构思,研制成我国首创电液组合泵。”
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径xī jìng
【释义】:
①小路。赵光荣《里湖纪游》:“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②门径;路子。如:另辟蹊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