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刺史)是什么意思
刺史-古文观止词典
刺史cì shǐ
【词性】:名词
官名。西汉时始设。本为监察官性质,其官阶低于郡守。隋唐时,为一州的行政长官,宋代以后,则习惯上又与太守均用作知州的别称(17)。《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后来是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祭鳄鱼文》: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鳄鱼如果有灵性,希望能听刺史的话。《丰乐亭记》: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老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刺史的事情。
伴食刺史-汉语大词典
伴食刺史
【1】{五代}时为安置近臣而设的职官名号。《新五代史·晋臣传·景延广》:“〔{延廣}〕又進帛五千匹﹐……請賜從官﹐自皇弟{重睿}﹐下至伴食刺史﹑{重睿}從者﹐各有差。”
刺史州-汉语大词典
刺史州
【1】{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三·地理志一》:“{汝州}本防禦州。案{宋}制﹐州有四等:曰節度州﹐曰防禦州﹐曰團練州﹐曰刺史州。志稱軍事者﹐即刺史也。《春明退朝録》云:‘節度州爲三品﹐刺史州爲五品。’以此推之﹐防禦﹑團練州﹐必皆四品矣。”
刺史-汉语大词典
刺史
【1】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成帝}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魏}{晋}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隋炀帝}﹑{唐玄宗}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宋}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元}{明}废名,{清}仅用为知州之别称。{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餘觀察及諸州刺史﹑縣令﹑録事﹑參軍多至每月五十千。”{清}{顾炎武}《日知录·隋以後刺史》:“{漢}之刺史猶今之巡按御史;{魏}{晉}以下之刺史﹐猶今之總督;{隋}以後之刺史﹐猶今之知府及{直隸}知州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
癩兒刺史-汉语大词典
癩兒刺史
【1】{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癞儿﹐犹无赖﹐指狡诈蛮横之徒。《魏书·酷吏传·崔暹》:“後累遷平北將軍﹐{瀛州}刺史。貪暴安忍﹐民庶患之。嘗出獵州北﹐單騎至於民村。井有汲水婦人﹐{暹}令飲馬﹐因問曰:‘{崔瀛州}何如?’婦人不知其{暹}也﹐答曰:‘百姓何罪﹐得如此癩兒刺史!’”亦省作“[癩兒]”。{宋}{杨伯嵒}《臆乘》:“{崔暹}曰癩兒。”
鐺脚刺史-汉语大词典
鐺脚刺史
【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鐺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薛大鼎}〕{貞觀}中﹐累轉鴻臚少卿﹑{滄州}刺史……時與{瀛州}刺史{賈敦頤}﹑{曹州}刺史{鄭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稱爲‘鐺脚刺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