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劾

劾(劾)是什么意思

  • 弹劾←→嘉奖-反义词词典

    弹劾←→嘉奖tánhé-jiājiǎng

    【词性】:动

    弹劾:检举官吏或国家工作人员的罪状。

    嘉奖:称赞、奖励。

    【例】 又收父老,合解官归待,南台将加弹劾,赖尚书辛雄为言於中尉綦,乃解。(唐·李百药:《北齐书·魏收传》 他工作有很大成绩,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 弹劾-古语词今用词典

    弹劾tānhé

    检举官吏的过失、罪状及失职行为。晋阮孚,字遥集。阮籍之侄孙。好饮酒。后升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仍纵饮,“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曾经用装饰有金貂的武官所戴帽子换酒,又被有关官吏揭发追究过失,元帝又宽宥、赦免了他,)并转任他为太子中庶子、左卫率,领屯骑校尉。(《晋书·阮孚传》)

    今沿用本义。

    茅盾《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劝。”《十月》:“同一个时候,在北镇抚司的天牢里困禁着六位封疆保国的大臣,都是因为弹劾权奸赵珰而获罪。”

  • 劾-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劾hé

    ①审理,判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汉书·苏武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大不敬,伏剑自刎。”②揭发过失或罪行。《明史·海瑞传》:“已而给事中戴风翔~瑞庇奸民,鱼肉绅,沽名乱政。”③揭发罪行的文状。《后汉书·范滂传》:“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去。”

  • 劾-现代汉语大词典

    劾hé

    【释义】:

    揭发过失或罪行。鲁迅《看镜有感》:“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人杨光先。”

  • 弹劾-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劾tán hé

    【释义】: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茅盾《动摇》:“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 厭劾-汉语大词典

    厭劾

    【1】谓用迷信的方法消灾除邪。{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問諸淫昏之鬼﹐求之厭劾之巫。”《新唐书·方技传·叶法善》:“{高宗}時﹐又有{葉法善}者﹐{括州}{括蒼}人。世爲道士﹐傳陰陽﹑占繇﹑符架之術﹐能厭劾怪鬼。”

  • 劾-汉语大词典

    《廣韻》苦戒切,去怪,溪。【1】勤;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頃﹐又旋繞繩牀﹐劾步漸趍﹐以至蓬轉渦急﹐但睹衣物成規﹐倏忽失所。”按﹐《集韵·去怪》:“劾﹐勤力也﹐一曰勉也。或作勓。”

  • 劾-汉语大词典

    《廣韻》胡得切,入德,匣。《廣韻》胡槩切,去代,匣。【1】审理,判决。《说文·力部》:“劾﹐法有罪也。”{段玉裁}注:“法者﹐謂以法施之。《吕刑》‘有并兩刑’正義云:‘{漢}世問罪謂之鞫﹐斷獄謂之劾。’”《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衡山王}入朝﹐其謁者{衛慶}有方術﹐欲上書事天子﹐王怒﹐故劾{慶}死罪﹐彊榜服之。”《新唐书·孔戣传》:“部將{韋岳}告{位}集方士圖不軌﹐監軍{高重謙}上急變﹐捕{位}劾禁中。”{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翌日﹐諸生群哭於文廟﹐復逮繫至十三人﹐俱劾大不敬﹐而{聖歎}與焉。”【2】揭发过失或罪行。《汉书·翟方进传》:“{方進}劾{立}懷姦邪﹐亂朝政﹐欲傾誤要主上﹐狡猾不道﹐請下獄。”《宋史·刘挚传》:“{蔡確}爲山陵使﹐{神宗}靈駕發引前夕不入宿﹐{摯}劾之﹐不報。”{明}{沈德符}《野獲编·台省·汤刘二御史再谴》:“今上四年﹐御史{劉臺}劾{張居正}諸擅權事﹐斥爲民。。”{鲁迅}《坟·看镜有感》:“{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人{杨光先}。”【3】揭发罪行的文状。《後汉书·党锢传·范滂》:“{滂}覩時方艱﹐知意不行﹐因投劾去。”【4】谓以符咒等降伏鬼魅。{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壽光侯}者﹐{漢章帝}時人也。能劾百鬼衆魅﹐令自縛見形。”《新唐书·叶法善传》:“世爲道士﹐傳陰陽﹑占繇﹑符架之術﹐能厭刻怪鬼。”{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南唐}又有{金陵}羽客{譚紫霄}者﹐能劾召鬼神﹐四方道流﹐從學百餘人。”

  • 劾按-汉语大词典

    劾按

    亦作“[劾案]”【1】审查核实罪状。《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华》:“宰相{楊國忠}支婭所在横猾。{華}出使﹐劾按不橈﹐州縣肅然。”《後汉书·虞诩传》:“尋{永平}﹑{章和}中﹐州郡以走卒錢給貸貧人﹐司空劾案﹐州及郡縣皆坐免黜。”

  • 劾捕-汉语大词典

    劾捕

    【1】审查其罪,加以逮捕。《汉书·燕王刘泽传》:“{定國}使謁者以它法劾捕格殺{郢人}滅口。”《晋书·刑法志》:“{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爲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盜賊須劾捕﹐故著《網捕》二篇。”

  • 劾狀-汉语大词典

    劾狀

    【1】揭发过失或罪行的文狀。《後汉书·周黄徐姜等传序》“遂辭出﹐投劾而去”{唐}{李贤}注:“自投其劾狀而去也。”【2】揭发罪狀。《新唐书·崔隐甫传》:“浮屠{惠範}倚{太平公主}脅人子女﹐{隱甫}劾狀﹐反爲所擠﹐貶{邛州}司馬。”

  • 劾繫-汉语大词典

    劾繫

    【1】审查罪行,予以拘禁。《宋史·文苑传二·柳开》:“召{開}下御史獄劾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於是上使御史簿責{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劾繫都司空。”《汉书·吴王刘濞传》:“以{漢}有賊臣{錯}﹐無功天下﹐侵奪諸侯之地﹐使吏劾繫訊治。”

  • 劾驗-汉语大词典

    劾驗

    【1】审理查验。《新唐书·张弘靖传》:“{武元衡}遇害﹐賊未得﹐{王承宗}邸廝卒{張晏}被告﹐詔付御史臺劾驗﹐有狀。”

  • 劾死-汉语大词典

    劾死

    【1】判决死罪。《汉书·律历志上》:“{壽王}候課﹐比三年下﹐終不服。再劾死﹐更赦勿劾﹐遂不更言。”

  • 劾案-汉语大词典

    劾案

    【1】见“劾按”。

  • 劾治-汉语大词典

    劾治

    【1】审查治罪。{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後爲妻訟其不睦事﹐爲監司所按治﹐詔置獄劾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吴王}驕日久﹐國多姦。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2】指推究﹑审问。{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程戡》:“{戡}曰:‘殺人而自置於門﹐非可疑耶?’乃親自劾治﹐具得本謀。”

  • 劾奏-汉语大词典

    劾奏

    【1】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汉书·韦玄成传》:“徵至{長安}﹐既葬﹐當爵﹐以狂不應……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實不病﹐劾奏之。”{明}{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昨已約兵部{張鶴樓}﹑工科{吴惺齋}聯名劾奏﹐諒他必來議本。”《南史·袁昂传》:“時尚書令{王晏}弟{詡}爲{廣州}﹐多納賕貨﹐{昂}依事劾奏﹐不憚權家。”

  • 勘劾-汉语大词典

    勘劾

    【1】谓核实定罪。{宋}{欧阳修}《论内臣冯承用与外任事札子》:“竊以方今内外臣寮﹐若有罪犯﹐便須勘劾﹐依法行遣。”

  • 參劾-汉语大词典

    參劾

    【1】弹劾。《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張萬户}貪婪太過﹐被人參劾。”《红楼梦》第一〇一回:“{蘇州}刺史{李孝}一本:參劾縱放家奴﹐倚勢凌辱軍民﹐以致因奸不遂﹐殺死節婦事。”{范文澜}《中国近代史》附录四:“{上海}道{吴煦}劣迹昭著﹐被人参劾。”

  • 奏劾-汉语大词典

    奏劾

    【1】指代监察官员。{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筆不狂簡而受駮議之榮﹐低眉垂翼而充奏劾之選。”【2】上奏章检举。《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 告劾-汉语大词典

    告劾

    【1】揭发罪状;弹劾过失。《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無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2】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遼東}。”{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告者﹐爲人所告也;劾者﹐爲人所劾也。”

  • 彈劾-汉语大词典

    彈劾

    【1】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晋书·阮孚传》:“嘗以金貂换酒﹐復爲所司彈劾。”《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中外百僚之事﹐應彈劾者﹐御史言於大夫。”《宣和遗事》前集:“那時有{吕誨}亦上疏彈劾{安石}。”{章炳麟}《五无篇》:“官吏受賄﹐議院得彈劾而去之﹐議院受賄﹐誰彈劾而去之?”{茅盾}《动摇》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 檢劾-汉语大词典

    檢劾

    【1】检举弹劾。《新唐书·刘晏传》:“〔{劉晏}〕嘗言:‘士有爵禄﹐則名重於利;吏無榮進﹐則利重於名。’故檢劾出納﹐一委士人﹐吏惟奉行文書而已。”

  • 收劾-汉语大词典

    收劾

    【1】拘捕弹劾。《南史·陆杲传》:“時{山陰}令{虞肩}在任贓汙數百萬﹐{杲}奏收劾之。”

  • 深劾-汉语大词典

    深劾

    【1】深入推究。《南齐书·陆澄传》:“{澄}表據多謬﹐不足深劾﹐可白衣領職。”

  • 投劾-汉语大词典

    投劾

    【1】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清}{王鹏运}《<彊村词>序》:“會庚子之變﹐依翁以居者彌歲﹐相對咄咄﹐倚兹事度日﹐意似稍稍有所領受﹐而翁則翩然投劾去。”《东观汉记·崔篆传》:“‘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戰陣不訪儒士﹐此舉奚至哉?’遂投劾歸。”《後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仲叔}〕遂辭出﹐投劾而去。”{李贤}注:“自投其劾狀而去也。”{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行當投劾謝簪組﹐爲我佳處留茅庵。”

  • 抨劾-汉语大词典

    抨劾

    【1】弹劾。{宋}{刘克庄}《谢李殿院启》:“其抨劾也﹐霜威之凌厲;其吹嘘也﹐春意之發生。”《新唐书·温造传》:“{夏州}節度使{李佑}拜大金吾﹐違詔進馬﹐{造}正衙抨劾。”

  • 按劾-汉语大词典

    按劾

    【1】考查核验;查验弹劾。{清}{薛福成}《上曾侯相书》:“待其有過﹐大吏按劾而罷之。”{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憲清國。”《周书·代奰王达传》:“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宋}{曾巩}《责御史制》:“某拔於疏遠之中﹐服在此位﹐宜殫忠力以稱所蒙﹐而按劾大臣既非其實﹐稽其分職則自餒焉。”

  • 推劾-汉语大词典

    推劾

    【1】审问。{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周}秋官侍郎{周興}推劾殘忍﹐法外苦楚﹐無所不爲。”《宋史·边珝传》:“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獄未具。”《梁书·何敬容传》:“{高祖}大怒﹐付南司推劾。”

  • 文劾-汉语大词典

    文劾

    【1】根据律令弹劾。《管子·君臣》:“文劾不以私論﹐而以事爲正。”{尹知章}注:“文劾﹐據文而舉劾。”

  • 禁劾-汉语大词典

    禁劾

    【1】监禁问罪。{晋}{潘岳}《马汧督诔》:“而{雍州}從事忌{敦}勳効﹐極推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宜解{敦}禁劾﹐假授。”【2】犹克制,制约。{清}{恽敬}《吴城万寿宫碑铭》:“符籙之用﹐充志壹神以通馭萬靈﹐禁劾百物。”

  • 移劾-汉语大词典

    移劾

    【1】移文弹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近傳三司判官{楊儀}下獄﹐自御史臺移劾{都亭驛}﹐械縛過市﹐萬目驚駭。”

  • 空劾-汉语大词典

    空劾

    【1】犹诬告。《後汉书·寇荣传》:“尚書背繩墨﹐案空劾﹐不復質确其過﹐寘於嚴棘之下。”

  • 考劾-汉语大词典

    考劾

    【1】考讯劾罪。《剪灯新话·牡丹灯记》:“聞有{鐵冠道人}者﹐居{四明山}頂﹐考劾鬼神﹐法術靈驗﹐汝輩宜往求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會護衛{蕭和克}謀殺{伊遜}事覺。{伊遜}械繫之﹐考劾不服﹐流於邊。”

  • 符劾-汉语大词典

    符劾

    【1】克制鬼神的符咒。《後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麴聖卿}〕善爲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至{新豐}﹑{霸陵}間”{裴松之}注引{晋}{袁晔}《献帝起居注》:“{傕}性喜鬼怪左道之術﹐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擊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厭勝之具﹐無所不爲。”

  • 自劾-汉语大词典

    自劾

    【1】检举自己的过失。《汉书·王嘉传》:“臣謹封上詔書﹐不敢露見﹐非愛死而不自法﹐恐天下聞之﹐故不敢自劾。”《清史稿·勒尔锦传》:“中途引還﹐具疏自劾﹐請解大將軍任﹐赴{沅州}自効。”{宋}{程颢}《辞西京提刑奏状》:“既已抗章自劾﹐屏居俟命﹐豈意刑書未正﹐而恩典過頒。”{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杜子春》:“{子春}既歸﹐愧其忘誓。復自劾以謝其過。”

  • 糾劾-汉语大词典

    糾劾

    亦作“[糺劾]”【1】举发弹劾。《宋书·刘康祖传》:“前後屢被糾劾﹐{太祖}以勳臣子﹐每原貸之。”{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違是令者﹐執政官委御史臺彈奏﹐尚書已下﹐聽長官糺劾以聞。”{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當{和珅}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敢于糾劾。”《晋书·周处传》:“凡所糾劾﹐不避寵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至乃尚書郎乘馬﹐則糺劾之。”

  • 繫劾-汉语大词典

    繫劾

    【1】囚禁论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梁}世被繫劾者﹐子孫弟姪﹐皆詣闕三日﹐露跣陳謝。”

  • 繩劾-汉语大词典

    繩劾

    【1】弹劾; 纠正。《北齐书·卢勇传》:“{琅邪公主}虚僦千餘車﹐{勇}繩劾之。”《新唐书·张仲方传》:“已而禁軍横﹐多撓政﹐{仲方}勢笮﹐不能有所繩劾。”{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闕﹐悉皆入對……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範﹐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劾。”

  • 重劾-汉语大词典

    重劾

    【1】严厉弹劾。《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懼;而{敞}獨笑曰:‘吾身亡命爲民﹐郡吏當就捕﹐今使者來﹐此天子欲用我也。’”

  • 追劾-汉语大词典

    追劾

    【1】追究揭发罪责。{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岳洲》:“{俊}筮仕之後﹐追劾貶降﹐不歇于道﹐才得{岳州}刺史。”《後汉书·寇荣传》:“刺史{張敬}追劾{榮}以擅去邊﹐有詔捕之。”

  • 訊劾-汉语大词典

    訊劾

    【1】审理判罪。《旧唐书·裴度传》:“其親屬門人從坐者數十百人﹐下獄訊劾﹐欲加流竄。{度}上疏理之﹐全活者數十家。”{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張九齡}累歷刑獄之司﹐無不察。每有公事﹐胥吏未敢訊劾﹐先稟於{九齡}。”{宋}{强至}《上提刑主客书》:“然則獄官之職何爲哉?曰囹圄謹﹑訊劾審而已矣。”

  • 詆劾-汉语大词典

    詆劾

    【1】诋毁弹劾。《後汉书·陈忠传》:“及{騭}等敗﹐衆庶多怨之﹐而{忠}數上疏陷成其惡﹐遂詆劾大司農{朱寵}。”《宋书·五行志四》:“是時平{吴}後﹐{王濬}爲元功﹐而詆劾妄加;{荀}{賈}爲無謀﹐而並蒙重賞。”

  • 誣劾-汉语大词典

    誣劾

    【1】捏造罪名加以弹劾。{宋}{岳珂}《桯史·鹦鹉谕》:“{乾道}間﹐{楊嗣清}{甲}有聲{西州}﹐清議推屬。初試邑﹐有部使者﹐不欲名﹐頗以繡衣自驕﹐怒其不降意﹐誣劾以罪。”

  • 論劾-汉语大词典

    論劾

    【1】论告弹劾。{清}{朱之瑜}《安南供役纪事》:“於是閣部﹑勳鎮﹑科道等官﹐交章論劾{之瑜}‘偃蹇不奉朝命﹐無人臣禮’。”{明}{海瑞}《告养病疏》:“臣二經論劾﹐衆口呶呶﹐臣尚執己爲是﹐臣實見得是也。”

  • 露劾-汉语大词典

    露劾

    【1】上奏章公开弹劾。《新唐书·陈叔达传》:“後閨薄汙慢﹐爲有司露劾。”《宋史·邹浩传》:“{章惇}獨相用事﹐威虐震赫﹐{浩}所言每觸{惇}忌﹐仍上章露劾﹐數其不忠慢上之罪。”

  • 鞫劾-汉语大词典

    鞫劾

    【1】审问判决。《书·吕刑》“獄成而孚”{孔}传:“斷獄成辭而信﹐當輸汝信於王﹐謂上其鞫劾文辭。”{孔颖达}疏:“{漢}世問罪謂之鞫﹐斷獄謂之劾﹐謂上其鞫劾文辭也。”{宋}{苏舜钦}《论五事》:“或獄訟未具﹐遂停鞫劾。賦税起納﹐無人催驅。”

  • 劾-汉语大词典

    【1】用道术﹑法术镇伏。{清}{葆光子}《物妖志·杂类·郑彦荣婢》:“召行道法者﹐書符劾﹐終不能勝。”

  • 驗劾-汉语大词典

    驗劾

    【1】查验审核。《新唐书·宋申锡传》:“〔{申錫}〕既被罪﹐有司驗劾﹐悉得所還問遺書﹐朝野爲咨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