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去

去(去)是什么意思

  • 得到←→失去 失掉-反义词词典

    得到←→失去 失掉dédào-shīqù shīdiào

    【词性】:动

    得到:事物成为自己所有。

    失去:原有的不再具有。

    失掉:失去。

    【例】他得到领导的信任。他失去领导的信任。 是的,多少天来,她深深地期望着的爱情,失掉了,失掉了。(李威仑:《爱情》)

  • 保持←→去掉 放弃-反义词词典

    保持←→去掉 放弃bǎochí-qùdiào fǎngqì

    【词性】:动

    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去掉:减弱,改造直至消失。

    放弃:丢掉(原有的权利、意见、主张等)。

    【例】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只是想再碰到他。直到天黑,香姐儿才放弃了这个念头,而且自己也奇怪起来。(骆宾基:《父女俩》)

  • 出去←→回来-反义词词典

    出去←→回来chūqù-huílái

    【词性】:动

    出去:从家里面到外面去。

    回来:从外面回到家里面来。

    【例】 你爷爷一出去就没有再回来。(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

  • 过不去←→过得去-反义词词典

    过不去←→过得去guò·buqù-guò·deqù

    【词性】:动

    过不去:①有障碍,通不过。②过意不去。

    过得去:①无障碍,通得过。②过意得去。

    【例】 前面马路停了许多汽车,后来的汽车过不去,经过警察调度,疏通,汽车才过得去。 为了救我,他和歹徒搏斗伤成这个样子,我心里能过得去吗?实在是过不去啊!

  • 过去←→将来 未来-反义词词典

    过去←→将来 未来guòqù-jiānglái wèilái

    【词性】:名

    过去:现在以前的时间。

    将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例】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毛泽东:《矛盾论》) 他从遥远的过去走来,要向遥远的未来走去。(王汶石:《通红的煤》)

  • 回来←→回去-反义词词典

    回来←→回去huílái-huíqù

    【词性】:动

    回来:由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

    回去:由别处到原来的地方去。

    【例】 二奶奶道:“你到了重庆来,我得作几样四川菜请你尝尝。他今天要到很晚才回来的,就是回来了,他也管不着我们什么事。”(张恨水:《魍魉世界》) 林菲对她的母亲说道:“妈,别说了,你回去吧!”(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

  • 进来←→出去-反义词词典

    进来←→出去jìnlái-chūqù

    【词性】:动

    进来:由外面到里面来。

    出去:由里面到外面去。

    【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明·吴承恩:《西游记》)

  • 进去←→出来-反义词词典

    进去←→出来jìnqù-chūlái

    【词性】:动

    进去;从外面到里面去。

    出来:从里面到外面去。

    【例】 这公子看他才出去,就有人叫住,在房檐底下站着,唿噜唿噜的吸了好几袋,把那烟从嘴里吸进去,却从鼻子里喷出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进入←→出去-反义词词典

    进入←→出去jìnrù-chūqù

    【词性】:动

    进入:到某个范围。

    出去:离开某个范围。

    【例】 就象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刘白羽:《长江三日》) 他这么一讲,我才想起刚才出去的时候,外边确实是起风了。(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 来←→往 去-反义词词典

    来←→往 去lái-wǎng qù

    【词性】:动

    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往:去。

    去: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例】 玉凤姑娘道:“我也正在这里想,论我出去这趟,倒不要紧;但是他们既说来上祭,他以礼来,我以礼往,却不可不叫他到灵前,尽这个礼。”(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近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呵!一样的美。”(鲁彦:《听潮的故事》)

  • 离去←→留下 归来-反义词词典

    离去←→留下 归来líqù-liúxià guīlái

    【词性】:动

    离去:离开

    留下:在原来地方。

    归来:从别的地方回到原来的地方。

    【例】 当他离去时,我留下,等你归来,好交接工作。

  • 取←→舍 去 弃-反义词词典

    取←→舍 去 弃qǔ-shě qù qì

    【词性】:动

    取:1.拿到身边;2.采取;选取。

    舍:舍弃。

    去:除掉。

    弃:舍去。

    【例】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伐檀》)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西汉·司马迁:《鸿门宴》) 舍瑟而作。(《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宋·沈括:《雁荡山》) 去死肌,杀三虫。(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黛玉那日弃舟登岸。(清·曹雪芹:《红楼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苏洵:《六国论》)

  • 去路←→归途 来路-反义词词典

    去路←→归途 来路qùlù-guītú láilu

    【词性】:名

    去路:去某处的道路。

    归途:回来的路途。也作“归涂”。

    来路:向这里来的道路。

    【例】 船进峡的时候,前面看不见去路,后面看不见来路,就好象一个四山环拱着的大湖,但等峡路一转,又是别有一洞天地了。(郭沫若:《月蚀》) 黎明往孔庙执事,归涂坠车落二齿。(鲁迅:《日记·1923、3、25》)

  • 去声←→阴平 阳平 上声-反义词词典

    去声←→阴平 阳平 上声qùshēng-yīngpíng yángpíng shǎngshēng

    【词性】:名

    去声:普通话字调的第四声,读降调,符号是“、”。

    阴平:普通话字调的第一声,读高平调,符号是“-”。

    阳平:普通话字调的第二声,读高升调,符号是“ˊ”。 上声:普通话字调的第三声,读先降后升调,符号是“”。

    【例】 这四种调值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也就是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类。传统的音韵学把这四种调类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也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 上来←→下来 下去-反义词词典

    上来←→下来 下去shànglái-xiàlái xiàqù

    【词性】:动

    上来:从低处到高处来。也比喻从较低部门到较高的部门。

    下来:从高处到低处来。也比喻从较高部门到较低的部门。

    下去:从高处到低处去。也比喻从较高部门到较低的部门。

    【例】 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宋·姜夔:《李陵台》) 有时青冥游,顾我还下来。(唐·皎然:《杂兴》) 我从堤边上绕到前边,只见已打下去五根木桩,贴着木桩沙袋已填出水面。(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越是上层越没有东西。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自己下去,或者是请下面的上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 上级干部应该经常下来了解一下民情。

  • 上去←→下去 下来-反义词词典

    上去←→下去 下来shàngqù-xiàqù xiàlái

    【词性】:动

    上去:从低处到高处去。

    下去:从高处到低处去。

    下来:从高处到低处来。

    【例】 下半夜,月亮快下去了,轮到李六子站岗;他和小小子在岗楼第四层上,对下面连划三根洋火。(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张金龙带着一班人就突进去。伪军在二层楼上,都睡熟了。灯儿还点着。他们上去,轻手轻脚的把枪全敛了。(同上) 他好象是忽然由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没有民族、没有社会的独身汉。(老舍:《四世同堂》)

  • 上声←→平声 去声 入声-反义词词典

    上声←→平声 去声 入声shángshēng-píngshēng qùshēng rùshēng

    【词性】:名

    上声: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平声:古汉语四声的第一声。

    去声: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

    入声:古汉语四声的第四声。

    【例】 苏东坡作《渼陂鱼》)诗云:“烹不待熟指先染,乃在去声韵押。然《左氏传》载“染指”事,染字音如琰反,作上声押可也。(宋·袁文:《瓮牖闲评》) 第二种是严格规定的对句相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以为补偿。(王力:《诗律余论》) 他又在《声调后谱》引杜甫《送远》的“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在“草木”句注云:“五仄字。‘木’‘月’二字入声妙。五仄无一入声字在内,依然无调也。”(同上)

  • 在世←→去世-反义词词典

    在世←→去世zàishì-qùshì

    【词性】:动

    在世:活在世上。

    去世:(成年人)死去;逝世。

    【例】 我想,我现在混得有一碗饭吃,也是这位过世的祖母保佑的,她在世的日子很喜欢我,等我长大成人,她又去世了。(张恨水:《魍魉世界》)

  • 翻来覆去-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

    〈成〉①来回翻动身子。多指睡在床上翻转身体,睡不着觉。②一次又一次。可以作谓语、状语、补语。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他疼得在病床上翻来覆去|这几天,我翻来覆去地在想这个问题|她翻来覆去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不幸遭遇

  • 来龙去脉-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来龙去脉lái lóng qù mài

    〈成〉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常作主语、宾语。

    你要看看他的证件,弄清楚他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跟他订合同|我们跑了几个地方,把这件事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全摸清楚了|事情总有个来龙去脉,你别着急,慢慢把全部经过都详细说说

  • 故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故去gùqù

    死去(多指长辈)——在世(老铁匠已经故去多年了。他~时,很喜欢这种花。)

  • 过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过去guòqù

    现在以前的时期——未来、将来(回顾过去,展望~。)

  • 灭火去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灭火去薪mièhuǒqùxīn

    撤走柴,灭掉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采取这样的做法是~,不如灭火去薪,彻底解决好。)

  • 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去qù

    ①离开——留(是去是~,由领导决定。)、就(~职)、还、回(有去无~)②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来(爱国一家,不分先后,~去自由。)③不要——存(去伪~真)、取(去粗~精)

  • 去火-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去火qùhuǒ

    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上火(他~了,要吃点去火的药。)

  • 去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去世qùshì

    (成年人)死亡,逝世——降生、出生、出世(一个人从~到去世几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是一瞬间。)、在世(父亲~时对孩子们极好,去世后孩子们十分怀念他。)

  • 失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失去shīqù

    失掉——得到(他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却~了千千万万个儿子。)、获得、取得(~领导和群众的信任)

  •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

    去世qùshì 逝世shìshì 亡故wánggu 咽气yànqì 长眠cnángmián 卒zú29 殁(没)mò 谢世xièshì 亡wáng325、476 长诗chángshì

    动词。表示(人)死去。

    “去世”和“逝世”都强调离开人世间。“去世”用于成年人或长者,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逝世”有庄重、严肃的态度色彩,用于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定威望和贡献的人,又有书面语色彩而较适用于书面语。例如:“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母亲的回忆》);“他在史学上的划时代的成就使我震惊了。然而这已经是王国维去世后一年多的事”(《沫若文集》,第十二卷);“郭沫若在日本东京接到鲁迅逝世的噩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悼文《民族的杰作》”(鲍昌、邱文清:《鲁迅年谱》、下册);“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完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亡故”强调生命消亡掉,含有“一生成了过去”的意味;多用于人在过去(非当前)死掉的情形;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鲁迅:《呐喊·自序》);“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战争时期广故”。

    “咽气”突出入断气死去的情状,有形象色彩;又适用于口语而有口语色彩。例如:“查理三世经过长时间的挣扎,终于咽气”;“爸爸一直到咽气还喊着杨叔叔的名字”(《十月》,1980,1)“老人临咽气,留下话,死活要把这些胡子送到儿子手里去,让他看一眼”(《小说月报》,1982.7)。

    “长联”有委婉的态度色彩和比喻为长久睡着的形象色彩。例如:“如今,当妻子已经长眠以后,他是更无牵挂了”(《小说月报》,1980,2):“老先生的老伴年前刚去世,现在女儿又跟着长眠。他真是堆以经受这严重的打击”;“政委如果再呆下去,也会同她一起为那些长眠于异邦的忠魂悲怆的”(孟伟哉:《一座雕像的诞生》)。

    “卒”强调生命结束;是文言词,一般只用于书面记叙,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常出现于句末。例如:“本年八月,……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卒”((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册);“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后卒”(同上。)

    “殁”强调生命从此消失而不再存在;适用于北方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例如:“我娃娃的父亲在前年殁了,我娘母子少吃没喝,就出来讨吃来了”(《当代》,1982,5);“周大勇想起那些殁了的人,他就觉得眼前这些战士干部……格外宝贵,格外难得”(杜鹏程:《保卫延安》),“两年前曾犯有脚气病,狱中地气潮湿,兼以待遇不良,而终至病殁”(《读书》,1979,7)。

    “谢世”强调离别了人世;语气委婉,比较典雅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他被捕不久,老母亲病吓交加谢世了”(《十月》,1981,6);“黄兴不幸中年谢世,未能经历中国历史的根本变化”(《人民日报》,1984.10.23);“父亲谢世后家境贫困,是靠我的大哥当远洋水手挣点钱……”(陆文夫:《美食家》)。

    “亡”在意思上和“亡故”较一致,也强调生命消亡掉,但无“亡故”所含的“一生成为过去”的意味;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处在固定词组“家破人亡”中时,可随着该词组而出现于口语。现在一般不单用,须和“身”“人”或“病”搭配组合。例如:“那抢匪……已经中弹身亡了”(欧阳山:《三家巷》);“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长逝”含有“永久离去不再回来”的意味和惋惜的感情色彩;又由于一般适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色彩;可受“溘然”的修饰。例如:“李维汉同志投有能够完全实现他的计划,就溘然长逝了”(《人民日报》,1984.10.7);“现在他已经去世,寂兮寥兮,奉身长逝”(徐迟:《祭于潮》)。

  • 失去 失掉 失却 丧失 丢掉 丢 丢失 遗失 失落 掉-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失去 失掉 失却 丧失 丢掉 丢 丢失 遗失 失落 掉

    失去shīqù 失掉shīdiào 失却shīquè 丧失sàngshī 丢掉diūdiào105丢diū105 丢失d iūshī 遗失yíshī 失落shīluò 掉diào306

    动词。表示“原有的不再具有了”的意思。

    “失去”“失掉”“失却”都含有“因事物某种变化或发展而致原有的东西不再具有”的意味。“失去”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失掉”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失却”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自从失去自由约莫三十小时之间,苏小姐的情绪有过三次的变换”(茅盾:《锻炼》);“九姑娘的母亲便到处烧香许愿,觉得自己的脸上失去了光彩”(端木蕻良:《大江》);“失去了事业,失去了理想,失去了追求,人的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小说月报》,1982,3);“象咱们这样失掉家乡、失掉爹妈的孩子老鼻子啦,日本鬼子叫多少人都成了孤儿寡妇呀”(杨沫:《青春之歌》);“从此,老桑树下的人们,便失掉了自己祖先开垦出来的土地,变成何家的佃户了”(方纪:《老桑树下的故事》);“考不上,不要紧,明年再考嘛!千万不要失掉勇气”;“一时的感情冲动而失却了自控力量,就会铸成一生中悔之莫及的大错”(《中国青年》,1979,9);“失却如此可贵的机会,深感遗憾”;“他的亲爱的或憎恨的情感都已失却”(端木蕻良:《大江》)。

    “丧失”含有“因某种原因,原有的东西无法挽回地不再具有”的意味。例如:“丧失了斗志,他流连夜市”(《小说月报》,1982,3);经过大半下午的努力,挽救出十几头牛的生命,其它将近二十头牛,丧失了!”(冯德英:《迎春花》);“怕得罪人,无非是怕丧失选举票,还怕工作上不好相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丢掉”“丢”“丢失”“遗失”都含有“因疏忽大意而致原有的东西不再具有”的意味。“丢掉”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丢”在语气上不如“丢掉”那样强调;口语色彩比“丢掉”浓厚,多同单音词搭配。“丢失”比“丢掉”、“丢”的意思重些;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遗失”另有“遗漏在某处”的意味,多用于声明;也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刚才不小心把眼镜丢掉了”;“我们想想,好多同志见不到了,阵地丢掉了,眼泪也忍不住朝下掉”(吴强:《红日》);“手表放好,别丢了”;“他最近有点大意,又丢钱,又丢书”;“第二次出去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决不会丢在覃越生的家”(蹇先艾:《乡间的悲剧》);“她在伤心,象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那样难过”(《十月》,1981,6);“图书馆的书,我连着丢失了两本,真是太不好了”;“进了门,第一件事是先把一批书整理出来,找来找去,独独丢失了那本建国十年散文特写选”(《人民文学》,1974,12);“存折昨日遗失,发现后,已立即到银行挂失”;“妻撅着嘴,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怪我不应当遗失了她送给我的礼物”(蹇先艾:《乡间的悲剧》)。

    “失落”和“掉”都含有“不经心把东西跌落在某处而致不再具有它”的意味。“失落”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掉”比“失落”的意味轻一些,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地图册恐已失落在来沪的火车里”;“那包泥土在战火中失落了”(《小说选刊》,1982,1);“书不够数,还差两本,是你忘在家里,还是路上掉了?”;“我看完戏出来,想掏钱买苹果,才发现掉了钱包”。

  • 感不去怀-实用委婉语词典

    感不去怀

    意为感激的心情久久难以释怀。也作“感不去心”。

  • 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意为人的心性应该是有向往的目标,如同鸟喜欢光明一样。谚语。

  • 去日苦多-实用委婉语词典

    去日苦多

    欧美婉指怀孕已有好几个月,临近生产了。

  • 没有过不去的坎-实用委婉语词典

    没有过不去的坎

    婉指最终能战胜难关。“坎”,即土坎,或坎坷,坑坑洼洼。俗语。喻指。

  •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实用委婉语词典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意为将来的时光苦于太短,而失去的时光实在是太长了。说明时间对人来说是越来越少。语出晋陆机《短歌行》。

  • 你不曾有过的东西,你不可能失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你不曾有过的东西,你不可能失去

    意为你既然未曾拥有,就不用惶惶然怕丢失或被人夺去。欧美谚语。

  • 春去堂堂,了无佳趣-实用委婉语词典

    春去堂堂,了无佳趣

    意为繁盛的春天过去了,孑然之中感到没有好的兴致。

  • 饮牛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饮牛去

    欧美对小便的婉称。意为尿能养肥牧草,有利于牲口。有戏谑味。也作“饮马去”。

  • 去洗手间-实用委婉语词典

    去洗手间

    婉指上厕所。国内外通常已将厕所改为“洗手间”。

  • 到银行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到银行去

    欧美对上厕所、大便的婉称。有戏谑味。

  • 摘朵玫瑰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摘朵玫瑰去

    欧美婉指上厕所、大小便。英美农村的厕所过去大多在后花园。也作“采朵雏菊去”、“种颗香豌豆”。

  • 拔身出尘,去妄明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拔身出尘,去妄明心

    意为作品的境界超脱凡尘,使人排除妄欲,心灵明澈。

  • 坦坦去愁-实用委婉语词典

    坦坦去愁

    意为一个人的心胸坦荡、坦豁,足以驱除精神上的忧愁。

  • 老去一身须爱惜-实用委婉语词典

    老去一身须爱惜

    意为当人愈发老的时候,就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语出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 老成谨慎,天下去得-实用委婉语词典

    老成谨慎,天下去得

    意为一个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什么地方都可以游走。中国谚语。

  •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实用委婉语词典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意为人往老年路上走,感伤秋景勉强宽慰自己,今天兴致来了就让我们尽情欢乐吧。语出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 禁祥去疑-孙子兵法词典

    禁祥去疑

    【释义】:

    禁止迷信,消除疑惑。《九地篇》:“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曹操注:“禁妖样之言,去疑惑之计。”

  • 去-孙子兵法词典

    去qù

    【释义】:

    ①离去;离开。《计篇》:“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行军篇》:“绝斥泽,惟亟去无留。”②除去。《作战篇》:“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 去国越境-孙子兵法词典

    去国越境

    【释义】:

    离开本国,越入敌境。《九地篇》:“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张预注:“去己国,越人境而用师者,危绝之地也。”

  • 相去-孙子兵法词典

    相去

    【释义】:

    互相离去。《行军篇》:“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杜牧注:“盛怒出陈,久不交刃,复不解去,有所待也。”

  • 引而去之-孙子兵法词典

    引而去之

    【释义】:

    领兵退却。《行军篇》:“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杜牧注:“堂堂引去,伏卒待之。”

  • 之 如 适(適) 诣 徂 往 赴 逝 去-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之 如 适(適) 诣 徂 往 赴 逝 去

    [之zhī 如rú 适(適)shì 诣yì 徂cú 往wǎng 赴fù 逝shi 去qù]

    同 都有“到(某地)去”的意思。

    异 【之如适诣徂】 都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战国策·齐策四》:“驱而之薛”。《吕氏春秋·察今》:“子夏之晋过卫”。《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楚辞·九章·涉江》:“迷不知吾所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起如厕”。《诗·魏风·硕鼠》:“适彼乐土”。《论语·子路》:“子适卫”。《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苏轼《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晏子春秋》:“吏二缚一人诣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诗·大雅·桑柔》:“自西徂东”。《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慆慆:长久)

    以上各例中的“之”、“如”、“适”、“徂”都是动词带有宾语,在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上,它们是同义词,“之薛”可以换成“如薛”、“适薛”、“徂薛”,“适临汝”可以换成“之临汝”、“如临汝”、“徂临汝”。互换之后,意义不变。“诣”与“之”、“如”、“适”、“徂”有所不同,“诣”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如上例中的“诣王”即是。

    【往】 也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也有明确的目的地,但“往”的目的地先秦汉语中一般不说出来,即后面一般不带宾语。《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左传·宣公二年》:“晨往,寝门辟矣。”(辟:开)中古以后,“往”才可以带宾语。《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

    【赴】 奔向,特指奔向凶险的地方。晁错《言守边备塞书》:“赴汤火,视死如生。”《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战国策·赵策三》:“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连:人名)《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也有泛指奔向的。《孟子·梁惠王上》:“皆欲赴诉于王”。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赴”在词性上与“之”、“适”、“如”相同,因为它能带直接宾语。

    【逝】 也表示“去”的意思,也和“往”一样,后面不带宾语,但这种“去”的意思却看不出有什么目的,且含有一去不复返的意味。《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楚辞·九歌·湘夫人》:“将腾驾兮皆逝”。(将腾驾骏马一同而去)

    【去】 本义是离开某地,在先秦它的意思同“往”、“之”、“适”、“如”等意思都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指离开某地,“往”是指走向某地,“去”对它的宾语方向是相反的。《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就是“孟子离开了齐国”。《诗·卫风·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去汝”就是“离开你”。中古以后,“去”字已经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与“之”等成了同义词。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去长沙”就是“到长沙去”。又如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休:不要。倚:靠。危:高耸)

  • 归来 离去-反义词应用词典

    归来 离去

    归来 guīlái 离去 líqù

    【归来】动词。回到某地。有时特指回家。

    〔例句〕

    1.打猎归来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凯旋,背了猎获的野物走在路上,连打猎的助手也感觉到有点将军的神气。

    2.归来吧,故乡的游子。

    【离去】动词。离开某地。

    〔例句〕

    1.真不巧,他刚离去不久,你就来了。

    2.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 健在 去世-反义词应用词典

    健在 去世

    健在 jiànzài 去世 qùshì

    【健在】动词。健康地活着(多指上年纪的人)。

    〔例句〕

    1.还有我那位亲爱的老乳母雅克琳娜,她也健在,精神矍铄,身体壮实。

    2.他有一个聪明的女儿,父母身体都很好,老祖母也还健在,正所谓“四世同堂”。

    3.你爷爷辛苦一辈子也没能住上这样的楼房,现在咱们住上了。如果他还健在,那该多好啊!

    【去世】动词。(成年人)死去,逝世。

    〔例句〕

    1.毛主席去世以后,“四人帮”利用这个时机拼命抢权,形势逼人。

    2.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终生笔耕不辍,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写作。

    3.母亲去世后,是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把我拉扯大的。

    〔应用例句〕

    现在老友去世了,我们这些还健在的人要发扬他的精神,继续为弘扬祖国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 来龙去脉 无迹可寻-反义词应用词典

    来龙去脉 无迹可寻

    来龙去脉 láilóngqùmài

    无迹可寻 wújìkěxún

    【来龙去脉】原来是迷信的说法,把接连着的山比做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地连贯着,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从哪儿来,向哪儿去。现在指一件事情前后关连的线索。也指事情的前因后果。

    〔例句〕

    1.当然,过于性急地要想一下子把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得清清楚楚,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2.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同志,打电话给张西帆同志,询问字卷的来龙去脉,并叮嘱:“拿来给我看看,我也应该题嘛!”

    3.他向英国足协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计划采取的行动。

    【无迹可寻】一点痕迹也寻找不到。

    〔例句〕

    刚才还看见这本书,转眼间不知去向,无迹可寻。

  • 未来 过去-反义词应用词典

    未来 过去

    未来 wèilái 过去 guòqù

    【未来】名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例句〕

    1.往昔的一切,现在与未来,让它静止,就如停息在你面颊上的一片夕阳。

    2.未来的世界属于现在的年轻人。

    【过去】名词。现在以前的时间。

    〔例句〕

    1.告别过去,过去没有流着泪枯萎。

    2.但我并不说古来如此,现在遂无可为,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

    〔应用例句〕

    告别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 去世 死 逝世-近义词应用词典

    去世 死 逝世

    去世 qùshì 死 sǐ 逝世 shìshì

    【去世】(成年人)死去;逝世。如: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死】(生物)失去生命。如: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逝世】去世。如:

    3.周总理逝世了!

    辨析:“死”可用于人(不分长幼),动物或植物。一般不带色彩,但有时带轻蔑色彩,如死了一个汉奸人人高兴。常用于口语,可带宾语。“去世、逝世”不带宾语。“去世”指成年人死去,色彩不如“逝世”庄重,如例1。“逝世”是文言词,专指长者或可敬的人与世长辞,色彩庄重,如例3。

  • 拔去-古文观止词典

    拔去bá qù

    【词性】:动词

    除掉(1)。《进学解》:拔去凶邪。——除掉凶恶奸邪的人。

  • 归去-古文观止词典

    归去guī qù

    【词性】:动词

    回去(2)。《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 去-古文观止词典

    去qù

    【词性】:动词

    一、离开(88)。《郑庄公戒饬守臣》:我死,乃亟去之。——我死了以后,就赶快离开这里。《宋人及楚人平》:庄公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楚庄王带兵围住宋国都城,楚军只有七天的粮了,吃完这些粮食还不能获胜,就要离开这里回去了。《苏秦以连横说秦》: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平日生活所需的物资和费用没有了,只好离开秦国回家去。

    二、走,往(7)。《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楚怀王竟然听信郑袖的话,又释放走了张仪。《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家走吧,田园快要荒废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于鲁不可,则去之齐。——在鲁国不被任用,就往齐国去。

    三、失去(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因此,孙叔敖三次失去相位,却并不悔恨。

    四、距离(9)。《司马错论伐蜀》: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回过头和戎狄争夺,这样距离建立王业远得很了。《颜斶说齐王》: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命令说:“有敢到距离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割草的,办他的死罪,决不赦免!”《送天台陈庭学序》: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我国西南部的山水,惟独四川的最为奇特。然而,距离中原地区极其遥远。

    五、除去,除掉(20)。《石碏谏宠州吁》: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除去“顺”而效法“逆”,因此会加速祸乱的到来。《子革对灵王》: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楚王接见了他,除掉帽子、披肩,丢掉鞭子,同他谈话。《展禽论祀爰居》:武王去民之秽。——周武王除去了人民的祸害。

    六、抛弃,舍弃(6)。《管晏列传》: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百姓所反对的,因而就抛弃它。《原毁》: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他们日日夜夜地思考,舍弃那些不像舜的地方,趋向那些类似舜的地方。《五代史宦者传论》: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假使君主一旦觉悟,只要揪出她而且抛弃她就行了。

  • 去-古文观止词典

    去q

    【词性】:形容词

    过去的(4)。《与陈给事书》: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过去的一年春天,我也曾经进见过你一次。《祭十二郎文》:去年,孟东野往。——去年,孟东野前去。《祭十二郎文》: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常常发作而且加重。”

  • 去就-古文观止词典

    去就qù jiù

    【词性】:动词

    去留,进退(8)。《屈原列传》: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读了《服鸟赋》,看到他把生和死同样看待,进退看得很轻,我才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而茫然如有所失了。《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我虽然怯懦,想苟且活命,也很懂得去留的分别。《杨恽报孙会宗书》: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他们都有志节气概,知道去留的分别道理。

  • 去帷-古文观止词典

    去帷qù wéi

    离开帷帐,指改嫁(1)。《李陵答苏武书》: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老母亲寿终正寝,妻子下堂改嫁。

  • 归去来辞-古文观止词典

    归去来辞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人。少时博学能文,颇有壮志。29岁后外出做官,曾任祭酒、参军等小吏,后官彭泽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归隐,并亲自参加过农业劳动。他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散文朴实优美,辞赋感情奔放,一并为人称道。

    【说明】:

    本文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是作者辞去彭泽县令不久所作。文中叙述了自己挂冠归隐的原因,描绘了回家后的无限乐趣,抒发了作者不愿混迹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人生无常,守分安命的消极思想。形象生动,意境高远,语言精练,音节和谐,为后人所推重。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高来高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高来高去

    【释义】:

    指飞檐走壁的轻功。《施公案》二一二:只苦得马英、张宝二人,又不会高来高去。

  • 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

    【释义】:

    歇后语。金弹子重,打到灰堆里就不见了。比喻拿去一个完一个。《醋葫芦》一一:都飙不肯服输,真个似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出一注输一注,稍管已完。

  • 鳌鱼脱了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鳌鱼脱了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释义】:

    鳌鱼: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比喻人一旦脱离险境而去,便不再回返。《七国春秋平话》中:石丙见有救兵,尽力杀出,见许桂,大喜曰:“若非哥哥,几乎不能相见!”鳌鱼脱了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石丙同许桂归寨。

    ⊙鳌鱼脱钩

    《醒世姻缘传》八五:还不及早鳌鱼脱钩,更待何时?

    ⊙鳌鱼脱去金钩钓

    《十把穿金扇》十一:(陶文灿)直扑山东古道而行,好一比鳌鱼脱去金钩钓,又如同扭断金锁走蛟龙。

    ⊙鳌鱼得脱金钩钓

    《万花楼》十四:今日好比鳌鱼得脱金钩钓,岂有再回去之理!

    ⊙脱却金钩去,回头再不来

    《东周列国志》四五:那孟明漏网之鱼,脱却金钩去,回头再不来,心上也防这一着,如何再肯登岸。

    ⊙鳌鱼脱了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

    《瓦岗寨演义》六:二人说有急事出长安,投潼关而去。正是:鳌鱼脱了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咒枣记》四:萨君道:“你此去还敢转来么?”法师道:“鳌鱼脱了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遂外窜而去。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

    《北宋金枪全传》一:呼延赞写罢,骑了乌龙马并带宝物,连夜回见去了。正是: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

    ⊙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

    《风流悟》八:李夫原不是久惯劫坟之人,所以一惊便走,回去那里还再来。正是: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来。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不再来

    《醒世奇言》五:众人不敢不依,也叩了头,各自还家。真个是: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不再来。

    ⊙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逐浪游

    《西游记》二九:沙僧就剖开草径,搀着师父,慌忙的上马。这里:狠毒险遭青面鬼,殷勤幸有百花羞。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逐浪游。

    ⊙鲤鱼得脱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回

    《风筝配》四:韩生不敢不应,遂喏喏而去。正是:鲤鱼得脱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回。

    ⊙鲤鱼脱却金钩钓,大海宽江永不还

    《鸳鸯针》四:他也识的是贼来了,也往外就跑,不管金命水命,趁势儿走了。正是:鲤鱼脱却金钩钓,大海宽江永不还。

  • 八人轿也抬不出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八人轿也抬不出去

    【释义】:

    谓十分难请或留意坚决。《红楼梦》一九: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情的就是了。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

  •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释义】:

    ①威胁语。谓动刀子杀人。《金瓶梅词话》二五:只休要撞到我手里,我教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增补红楼梦》二:拿我当孩子吗?狗淫妇,你别要慌,多早晚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你才认得我呢。《醒世姻缘传》一九:只休要一点风声儿透到我耳朵里,咱只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也指以死相拚。《红楼梦》七: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官场现形记》二:我骗他的钱,与你什么相干?谁要说破这件事,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叫他等着罢!②屠宰牲畜。《儒林外史》三: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负曝闲谈》二三:小桐一头哭,一头还嚷道:“谁把它放走了,咱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 梆下道儿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梆下道儿去了

    【释义】:

    谓赶马拉的车走错了道。比喻离题太远或不近情理。《醒世姻缘传》八四:骆校尉道:“你姑夫这话梆下道儿去了!一个幕宾先生,你叫他来看看,你当是在乡里雇觅汉哩!”

  • 本事不要箱儿里去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本事不要箱儿里去取

    【释义】:

    表示本事现在身上就有。《水浒全传》三一:那先生手抡着两口宝剑,竟奔武行者。武松大笑道:“我的本事不要箱儿里去取。正是挠着我的痒处。”

  • 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释义】:

    三春雨:春天的雨水,喻易得;六月霜:六月不会有霜,喻难得。言人求己易,己求人难。《警世通言》二五:杜迁恐怕又说,慌忙道:“足下来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闻之,为吾之羞也。”……正是: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释义】:

    山倒:言其迅猛;抽丝:言其缓慢。形容疾病发作快而猛,疾病痊愈缓而慢。《红楼梦》五二: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样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好了。《东游记》八九:疾病已深,安能愈?俗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但愿人知悔改恶,莫虑灾病不能消除。

  • 伯劳东去雁西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伯劳东去雁西飞

    【释义】:

    伯劳:鸟名。比喻分离。□《乐府诗集·东飞伯乐歌》:东飞伯乐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儿女英雄传》八:况且你我如浮萍暂聚,少一时伯劳东去雁西飞,我这残名贱姓,竟不消提起。

    ⊙伯劳东去西飞燕

    《二刻拍案惊奇》四〇:本是连枝并头铁石坚,到做了伯劳东去西飞燕。

  • 不敢捏石头,只去捏豆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敢捏石头,只去捏豆腐

    【释义】:

    比喻欺软怕硬。《西湖二集》二四:因王家舅爷有御史之尊,谁敢惹他?俗语道:“欺软怕硬,不敢捏石头,只去捏豆腐。”便拿住周必大并邻比五十余人,单单除出王家诸人,尽数下在狱中。

  • 不要与人争,只去与命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要与人争,只去与命争

    【释义】:

    不与世人争强斗胜或争名夺利,只和命运抗争。《警世通言》一五:嗳,不要与人争,只去与命争。是这样说,明日就是你阄着便好;若不是你,连这几句话也是多的,还要算长。

  • 财去身安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财去身安乐

    【释义】:

    犹言破财消灾。谓花了钱财,就可保得身心安乐。《何典》三:还亏钱可通神,方能泥补光鲜。尚不能财去身安乐,接连又是一场瘟大病,就免不得抛妻弃子,一双空手见阎王。《官场现形记》二八:有什么出头不出头,你连财去身安乐一句话还不晓得吗?《中国现在记》九:算了吧,你这个叫做财去身安乐。若再闹时,钱是还要罚的,人是还要办的。

    ⊙财去人安乐

    《瞎骗奇闻》二:然而终究不是件好东西,要是肯破费几个钱,祈禳一下,也就好没事了。俗话说的,财去人安乐,那就好养了。

    ⊙财去心安乐

    《闽都别记》三〇:三日外着人进报:“江西有人来,银都取去了。”尚杰闻报喜曰:“财去心安乐。”

  • 财来奔我三分上,我去寻财万丈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财来奔我三分上,我去寻财万丈深

    【释义】:

    该发财时,钱自己就跑上门来了;不该发财时,哪怕刻意寻求也难上加难。《清风闸》二三:忙乱到次日中饭时,才把五窟银忙清,放在套房内,散堆着。正是满地元宝泼泼撒撒的,正所谓财奔大处,子奔多处;财来奔我三分上,我去寻财万丈深。

  •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释义】:

    歇后语。老鸹:乌鸦。该有的人没有,不该有的人反倒有。比喻找错了对象。《红楼梦》六一: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的,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 插翅也飞不出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插翅也飞不出去

    【释义】:

    多形容封锁极严,无法逃脱围困或追捕。《二刻拍案惊奇》一一:众人道:“衙门封锁,插翅也飞不出去。况且房里兀自关门闭户的,打从那里走得出来?”

    ⊙插翅难飞

    《西湖二集》三四: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桶一般,插翅难飞。

    ⊙插翅也难飞

    《欢喜冤家》一六:院君叫船连夜送你归去。你可快快收拾,若员外一知,插翅也难飞了。

    ⊙插翅难逃

    《说岳全传》三七: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释义】:

    谓心性要淡泊,行为要谨慎。勤学方能赢得人敬重,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劝人寡欲慎行,勤学忠厚。《喻世明言》三八:你道事有凑巧,物有偶然,正所谓: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金瓶梅词话》一三:两个隔墙酬和,窃玉偷香,又不由大门里行走,街坊邻居怎得晓的暗地里事?有诗为证: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入话: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释义】:

    赤条条:一无所有。意谓出家人一无所有,四大皆空,没有尘世的烦恼。也比喻一个人无亲无故生活,独来独往没什么顾虑。《红楼梦》二二: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又二二: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村在骨中挑不去,俏从胎里带将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村在骨中挑不去,俏从胎里带将来

    【释义】:

    村:笨拙、粗俗。俏:灵活,机灵。意谓笨拙粗俗是包含在人的品质中的,无法剔掉;俊俏灵活也是天生的,想学也没法学。《隋史遗文》二〇:也有踢过彩门,赢了彩缎银花去的;也有踢不过,遗笑于人的。正是:村在骨中挑不去,俏从胎里带将来。

  • 打劫得来,失火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劫得来,失火里去

    【释义】:

    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还要被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夺去。《鸳鸯针》四:大家动手,将一条大麻索,背剪绑了。剩下几篓干鱼,人抱个罄尽。这正是:打劫得来,失火里去。只有人算差,天眼何曾恕。

  • 打发他上他姥姥家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发他上他姥姥家去了

    【释义】:

    隐语。指已经杀掉了。《小五义》八二:呵,三哥你上哪里去了?我们等急了你了!那几个贼,我们全打发他上他姥姥家去了。你这一个可拿住了没有?

  • 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释义】:

    形容人或物非常好,十分难得。多指女子才貌兼具,十分难得。《红楼梦》一〇: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儿,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打着灯笼还没处寻

    《补红楼梦》一一:这可是打着灯笼还没处寻呢,多谢婶娘的怜爱,就感谢不尽了。

    ⊙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去

    《儿女英雄传》九:况且俗语说的“过了这个村儿,没这个店儿”,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你走遍天下,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去。

    ⊙打着灯笼找不着

    《施公案》一七〇:吴沛说:“我的爷,可不是玩的,敢私放他么?这个人打着灯笼找不着。”

    ⊙打着灯笼找不到

    《瞎骗奇闻》三:这是你发财的日子近了,真是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机会,你还要生气,这可是奇不奇呢?

    ⊙打千条火把只怕还没处寻着

    《大明奇侠传》一〇:等晚生来做媒,若是许了刁二爷,倒是门当户对,可谓十二分美满姻缘。俗语说:虽打千条火把只怕还没处寻着呢!在晚生看,十分之喜。

    ⊙点着灯儿,那里寻去

    《金瓶梅词话》六七:造化他了。他就点着灯儿,那里寻这人情去?你不受他的,干不受他的。

  • 大水漫不过船桅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水漫不过船桅去

    【释义】:

    船桅:船上的桅杆,挂船帆用。船在水上面,水再大也漫不过船上的桅。比喻身份低的人超越不过身份高的人。《济公全传》一六:那穿白员外让道:“贤弟先写。”那员外道:“大水漫不过船桅去,还是兄长先写。”参见“水大漫不过鸭子去”。

  • 大丈夫合则留,不合则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丈夫合则留,不合则去

    【释义】:

    意谓有志气的男子汉与人相处投缘就留下来,合不来就自己离开,决不勉强。《隋史遗文》五三:叔宝道:“这所在我愿不欲来,既来了,却又要似他们谋杀他,却也非理。……大丈夫合则留,不合则去,我你只走身子罢了。”

  •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释义】:

    有胆量的人到处都敢闯,胆小怕事的人什么也做不成。《警世通言》二一: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俺赵某一生见义必为,万夫不惧。《初刻拍案惊奇》八:我的儿,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苏州到南京不上七八站路,许多客人往往来来,当初你父亲、你叔叔都是走熟的路。你也是悔气,偶然撞这两遭盗,难道他们专守着你一个,遭遭打劫不成?

  • 大风刮了颊耳去了--嘴也赶不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风刮了颊耳去了--嘴也赶不上

    【释义】:

    歇后语。颊:脸蛋。嘴赶不上:风刮走了人的脸蛋,嘴本在脸上,却赶不上脸。喻跟不上吃喝。意谓经济拮据,吃喝顾不过来。《金瓶梅词话》三七:李瓶儿道:“妈妈子,你做了石佛寺里长老,请着你就是不闲!成日撰的钱,不知在那里。”婆子道:“老身大风刮了颊耳去了--嘴也赶不上在这里。撰什么钱?”

    ⊙大风里吊了下巴--嘴也赶不上

    吊:掉。《醒世姻缘传》二六:道士师徒两个往时出去与人家念一日经,分的那供献、馍馍、点心、灯斗里的粮食、师徒两个的衬钱、藏在袖里的茶饼,辛苦一日,三四日还快活不了。自从有了这麻从吾,大风里吊了下巴--嘴也赶不上的。

    ⊙风吹了下颏去--嘴也赶不上

    下颏:下巴。《姑妄言》一九:俗话说:风吹了下颏去--嘴也赶不上,一碗饭还奔波不过来,如何帮得起这些银子?

  •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释义】:

    歇后语。汤:开水。即水。豆腐由豆浆澄水后制成,即从“汤里来”。又翻到了大海里,即“水里去”。比喻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也比喻怎么样得来,还怎么样失去。《西游记》六一:八戒道:“这正是俗语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如今难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师父过山?”

  • 带着铃铛去做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带着铃铛去做贼

    【释义】:

    喻事情未做,已先暴露了机密。□语本唐·刘知幾《史通·书志》:掩耳盗钟,自云无觉。《新中国未来记》五:如今要办的实事,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不过是叫那政府加二的猜忌提防。

  • 丢在爪哇国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丢在爪哇国去了

    【释义】:

    爪哇国:也作“爪洼国”。古代南洋群岛中的爪哇岛,古人视为渺远之地。意谓扔得远远的。也指彻底打消念头。又指忘得无影无踪,一干二净。《初刻拍案惊奇》二:元来汪锡只是拐人骗财,利心为重,色上也不十分要紧,恐怕真个做出事来,没了一场好买卖。吃这一惊,把那一点勃勃春兴,丢在爪哇国去了。《红楼梦》一〇: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哇国去了。

    ⊙丢到爪洼国里去了

    《红楼梦补》二六:二爷说暂挪个窝儿,如今丢到爪洼国里去了。

    ⊙丢入爪哇国里去了

    《文明小史》五二:饶鸿生自经两次惊吓,这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思想早丢入爪哇国里去了。

    ⊙丢向爪洼国去了

    《雪岩外传》九:正待发作,瞥回头见是偶儿,便把一腔火丢向爪洼国去了。

    ⊙抛向爪哇国去了

    《冷眼观》一一:我再看他望见那人,犹如老鼠遇见猫一般,脸上登时红一阵,白一阵,把适才那副骄傲的面孔,连根都抛向爪哇国去了。

    ⊙抛到爪哇国去了

    《大马扁》九:那时节康有为因为谋大官,要先荐同党,故官瘾更大,把从前称圣称贤的念头抛到爪哇国去了。

    ⊙撇向爪哇国里去了

    《三遂平妖传》五:一眼睃着婆子背后,遮遮隐隐站个俊俏的女儿,心肠就软了,把这股热腾腾的气,撇向爪哇国里去了。

    ⊙钻入爪洼国去了

    《金瓶梅词话》二:那人见了,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已钻入爪洼国去了。

    ⊙忘在爪洼国了

    《歧路灯》一九:希侨上在椅子上站着看那关目,早已把盟弟谭绍闻忘在爪洼国了。

    ⊙落向爪哇国去了

    《金瓶梅词话》五四:西门庆一个惊魂落向爪哇国去了。

    ⊙化入爪哇国中

    《野叟曝言》六〇:小躔一段不平之气,俱化入爪哇国中。

    ⊙化在爪哇国去了

    《负曝闲谈》一二:转念一想,把一腔怒气都化在爪哇国去了。

    ⊙飞到爪洼国去了

    《孽海花》一八:听她哭得凄惨,不要说一团疑云自然飞到爪洼国去了,倒更起了怜惜之心。

  • 东手来,西手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东手来,西手去

    【释义】:

    形容花钱大手大脚,一手来,一手去,无计划,无节制。也指人不肯聚财。《品花宝鉴》四三:我想回去,手内又没有钱,你兄弟在日,是东手来,西手去。

    ⊙东手接来西手去

    《楼中月》五二:惜乎漏卮太大,时为淫欲所迷,以致费用浩繁,如俗语所云:东手接来西手去,所积无多。不然,生涯如此之茂,得钱如此之易,再过数载,岂不俨然做一个雌胡雪岩吗?

  • 冬瓜拉到茄子地里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冬瓜拉到茄子地里去了

    【释义】:

    比喻胡乱拉扯。《补红楼梦》二:这都是鸳鸯姐姐亲眼见的事,这会子旨意上说是什么缁衣托钵,这不是冬瓜拉到茄子地里去了么?

  • 豆腐里去寻骨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豆腐里去寻骨头

    【释义】:

    比喻无事寻事,无中生有。《醒世奇言》七:那有好好的儿子媳妇,却只管到豆腐里去寻骨头?

  • 赌钱不去翻,那个送来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赌钱不去翻,那个送来还

    【释义】:

    翻:翻本,把输掉的钱赢回来。怂恿人继续赌博的话。意谓赌输了自己不去翻本,没有人会把你输掉的钱送还回来。《生绡剪》一七:观保想想道:“譬如罢了,袖中之物,左右是蹻起皮儿,索性买了筹儿翻翻看,古人说得好:赌钱不去翻,那个送来还。”

  • 翻来覆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翻来覆去

    【释义】:

    指睡在床上来回翻动身体。也指多次重复做某种动作或事情。《龙图耳录》一〇:韩生那里睡的着,仿佛入魔的一般,翻来覆去,胡思乱想。《新中国未来记》五:黄君翻来覆去,一夜睡不着,天大亮,方才朦胧合眼。

    ⊙番来覆去

    《警世通言》二四: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叚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覆去,一夜不曾合眼。《醒世恒言》一三:即将这皮靴番来覆去,不落手看了一回。

  • 烦恼不寻人,自去寻烦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烦恼不寻人,自去寻烦恼

    【释义】:

    意谓烦恼是人自己招惹来的。《飞龙全传》一四:心下着实烦恼了一回,没法奈何,只叹了口气,抽身投东回去了。正是:烦恼不寻人,自去寻烦恼。又二三:回至里边,拍案打凳,号啕大哭了一回。这正是:烦恼不寻人,自去寻烦恼。《常言道》一一:他领了一支兵,离了独家村,望前进发。正是烦恼不寻人,自去寻烦恼。

    ⊙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

    《天豹图》一〇:少爷,这叫烦恼不寻人,人自去寻烦恼,从今不必苦追求,免得兄妹不和好。

  • 放着现成不吃,却去等另做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放着现成不吃,却去等另做饭

    【释义】:

    比喻眼前现成的东西不知利用,却空费时间去等非现成的。《歧路灯》一一:只要多读时文,俗话说:“好诗读下三千首,不会做来也会偷。”读的多,多就会套。“砍的不如镟哩圆”,放着现成不吃,却去等另做饭?这大相公聪明的很,他是看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 飞去了三魂,走掉了七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飞去了三魂,走掉了七魄

    【释义】:

    古人以为人有三魂七魄。即指人的精神灵魂。形容因害怕或惊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二:只见来到肆前,果然一个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点指划脚教人下棋。小道人见了,先已飞去了三魂,走掉了七魄,恨不得双手抱住了他做一点两点的事。

  • 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

    【释义】:

    风吹鸭蛋壳:比喻事情容易。意谓事情好解决,不过是破财消灾。《忠烈全传》三九:春香道:“原来二夫人害的是银子病。”兰娘笑道:“蠢丫头,岂不闻俗语云: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风月梦》一〇:魏璧看见巧云鬓发蓬松,还未梳头。遂说道:“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所少的首饰,我明日办了来,你欢喜什么样式?”

  • 浮来暂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浮来暂去

    【释义】:

    形容人来去匆匆。《红楼梦》八八:姨太太这几天浮来暂去,不能过来回老太太,今日饭后家去了。

  • 妇去夫无家,夫去妇无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妇去夫无家,夫去妇无主

    【释义】:

    去:离开。一旦妇人离去,丈夫也就没有了家,丈夫离开了,妇人也就失去了依靠。指家庭中妻子、丈夫都不可或缺。《醒世姻缘传》引起:妇去夫无家,夫去妇无主。本是赤绳牵,雎逑相守聚。

  • 盖的过脸儿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盖的过脸儿去

    【释义】:

    意谓遮掩得过去,应付得过去。《三侠五义》五六:卢爷、展爷听了,更觉为难,道:“似此如之奈何?我们岂不白费了心么?怎么去见相爷呢?”丁二爷道:“这倒不妨。还好,幸亏将三宝盗回,二位兄长也可以交差,盖的过脸儿去。”

  • 干净去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干净去处

    【释义】:

    指佛门净土。《红楼梦》三三: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 胳膊扭不过大腿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扭不过大腿去

    【释义】:

    比喻力量小、地位低的拗不过力量大、地位高的。《林兰香》三八:井氏道:“正是,恐怕西院的不出。”海氏道:“胳膊扭不过大腿去,又都不是吃奶的孩子,难道连天日亦不知?”《龙图耳录》一九:就是我们大人,虽然奉皇上的圣旨,也不敢违背太后的懿旨,俗语说的好,胳膊扭不过大腿去,老娘娘若是翻了脸,慢说我们大人,就是皇上大约也未必惹的起罢。

  • 羹里来的饭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羹里来的饭里去

    【释义】:

    羹:肉汤。比喻钱财怎么样得来,还怎么样失去。多指不义得来的财物,也同样会被别人以不义的手段弄走。《二刻拍案惊奇》二〇:贾廉访昔年设心拐去的东西,到此仍旧还与商家用度了。这是羹里来的饭里去,天理报复之常,可惜贾廉访眼里不看得见。

  •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释义】:

    满月:形容弓拉得圆。流星:形容箭矢飞行的快捷。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速度很快。《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妨景耀龙取出弓矢,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正中李彪,金盔倒卓,两脚腾空。《水浒全传》一三:左手如托太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时迟,那时快,一箭正中周谨左肩。

    ⊙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

    《说岳全传》一二:谁知这岳大爷却不慌不忙,立定了身,当天下英雄之面,开弓搭箭,真个是“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飕飕的一连射了九枝。

    ⊙弓开满月,箭发流星

    《野叟曝言》六〇:真个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满月,箭发流星,连三箭,俱穿入银钏中去了。

    ⊙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承运传》二:言毕,拈弓在手,搭箭当弦,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喝声“着!”正中那虎。

  • 过意不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过意不去

    【释义】:

    心中不安,感觉抱歉。《红楼梦》七二:(鸳鸯)心下料定是二人惧罪之故,“生怕我说出来,方吓到这样。”因此自己反过意不去。又八八:心上时刻想着,总过意不去。

  • 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释义】:

    指有作为的人应四海为家,扬名天下。《西游记》七六:行者道:“我何为小辈?”三怪道:“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你出来,我与你赌斗,才是好汉。怎么在人肚里做勾当?非小辈而何?”

  •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释义】:

    纥干山:地名,又名纥真山,在山西大同县东,山头终年积雪。纥干山头冷得连鸟雀都要冻死,为什么不飞往别处去求生存快乐呢。比喻人处在穷愁窘困中应当另求生路。《二十四史演义》二七:馆于兴德宫,谓侍臣曰:“鄙语云: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 恨不得插翅飞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恨不得插翅飞去

    【释义】:

    形容渴望迅速达到某地的急切心情。《金云翘传》七:又听跟随的人道:“家里等人久矣,急早收拾回去。”彼失言道:“正是哩,我心中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去。”

    ⊙恨不得身生两翼

    《喻世明言》一六:每日早起赶程,恨不得身生两翼。行了数日,到了山阳。问巨卿何处住,径奔至其家门首,见门户锁着。

    ⊙恨不能立时插翅回去

    《文明小史》一九:原来是他夫人生产,已经临盆,但是发动了三日,尚未生得下来,因此家里发急,特地写信追他回去。现在不知吉凶如何?急得他走投无路,恨不能立时插翅回去。

  • 恨没个地洞钻了进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恨没个地洞钻了进去

    【释义】:

    形容事情使人羞愧或窘迫得无地自容。也形容无处躲藏。《初刻拍案惊奇》一八:一鞭打去,小娘子闪过了,哭道:“我原说做不得的,主人翁害了奴也!”富翁直着双眼,无言可答,恨没个地洞钻了进去。

    ⊙恨没地缝儿钻不进去

    《红楼梦》四七:薛蟠羞的恨没地缝儿钻不进去,那里爬的上马去。

    ⊙恨无地缝儿可入

    《红楼梦》八〇:无奈宝蟾素日最是说嘴要强的,今遇见了香菱,便恨无地缝儿可入,忙推开薛蟠,一径跑了,口内还恨怨不迭,说他强奸力逼等语。

    ⊙恨无地洞可入

    《杀子报》一七:他在桌帏之下张看,一见是两个公差模样,一想:不好了。吓得浑身发抖,那时恨无地洞可入。

    ⊙恨不得一头钻入地缝里去

    《绘芳录》一六:(祝自新)说着,伸开两手意将搂抱。兰姑急的恨不得一头钻入地缝里去,退了两步,高声大喊。

    ⊙恨不能钻入地底里去

    《绘芳录》一四:二郎忽闻穆氏一番言语,又见小黛如此模样,兼之穆氏口中诸多不逊之语,气得四肢冰冷,十分惭愧,恨不能钻入地底里去

    ⊙恨不能要钻地窟窿是的

    《狐狸缘》二一:这九尾狐见周公子,不觉形相带愧,就似恨不能要钻地窟窿是的。

    ⊙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

    《红楼梦》七四:这王家的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凤姐只瞅着他嘻嘻的笑。

    ⊙没地缝可钻

    《儿女英雄传》三七:登时急得他脸皮儿火热,手尖儿冰凉,料想没地缝可钻。

    ⊙没有个地缝可钻

    《醒世姻缘传》九二:(儿子)教训父母,倒也不肯姑息,把爹娘推两个跟斗,时常打几下子,遇衣夺衣,遇食夺食。后又生了儿子,渐渐长大,做了帮手,越发苦的老两口子没有个地缝可钻。

  • 恨不得就抢过来,一口水咽下肚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恨不得就抢过来,一口水咽下肚去

    【释义】:

    形容贪爱之极。多指贪嗜美色。见了俊男美女,情不自禁想立刻占有。《醒世恒言》三九:有一僧人,……一日在街坊上行走,遇着了一个美貌妇人,不觉神魂荡漾,遍体酥麻,恨不得就抢过来,一口水咽下肚去。

    ⊙恨不得一口水吞他下肚

    《一片情》一:新玉情窦既开,趣味已谙,见了俊俏后生,恨不得一口水吞他下肚。

    ⊙恨不得一口水吞下去

    《风流和尚》五:那虚空见了妇人雪白仰在那里,恨不得一口水吞下去,便一把搂住道:“我的心肝。”

    ⊙恨不得一碗水吞他在肚里

    《欢喜冤家》九:二官把上下一看,恨不得一碗水吞他在肚里。想道:“卦上分明说非常之喜,若与他搂一会也值了千金。”

    ⊙恨不得就吞在肚里

    《雨花香·老作孽》:自此以后,二姐看见俊俏后生,恨不得就吞在肚里。

  • 呼来喝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呼来喝去

    【释义】:

    形容随意驱使。《西游记》四二: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 火烧到身,各自去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火烧到身,各自去扫

    【释义】:

    比喻情势危急时,各人设法保全自己。《水浒全传》一七:古人有言:“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若还杨提辖在这里,我们都说不过;如今他自去的不知去向,我们回去见梁中书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

  • 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

    【释义】:

    歇后语。鸡没有撒尿器官,尿和粪便一起排出。比喻各人都有各人能去的地方。《金瓶梅词话》七五:玉箫道:“前边老大只娘屋里。六娘又死了,爹却往谁屋里去?”金莲道:“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死了一个,还有一个顶窝儿的!”

  • 嫁出去的女,卖出去的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嫁出去的女,卖出去的地

    【释义】:

    嫁出去的女儿,就像卖出去的地一样,由不得娘家做主。指姑娘嫁出去以后,娘家父母就再也管不了。比喻事情不由自主,或彼此不相干。《醒世姻缘传》四八:薛教授通红了脸说道:“素姐,你休这等的!这们不省事,不贤惠,是替娘老子装门面么?”素姐说:“嫁出去的女,卖出去的地,不干你事。”

    ⊙嫁了的女儿,卖了的田

    《韩湘子全传》二五:林尚书道:“嫁了的女儿,卖了的田,怎么还由得我做主?你们且去说看,我若见时,一定撺掇。”

  • 将的军去,将的军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将的军去,将的军来

    【释义】:

    将:带领。原指把军队带出去,又完整地带回来。泛指把人带出去,又要好好地把人带回来。引申指办事有始有终。《金瓶梅词话》一三:嫂子这里分付,早辰一面出门,将的军去,将的军来,在下敢不铭心刻骨,同哥一答里来家。非独嫂子耽心,显的在下干事不的了。

    ⊙将得将军来,将的将军去

    《飞跎全传》三:跎子将得将军来,富家郎将得将军去,两人还事和局。

    ⊙既将军来,还要领军去

    《醒世姻缘传》七六:我没的恋你这等好人。我还不改嫁了,离了你的眼睛!但我原是京师人,你既将军来,还要领军去。你着人送我回京师,任我嫁人便罢;你要我嫁在这边,我至死不依。

  • 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

    【释义】:

    与人绝交时,不讲难听话;离开君主的臣子不发怨言。指绝交或辞职时要保有君子风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六: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

  • 九牛去得一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九牛去得一毛

    【释义】:

    九:虚数,形容多。许多牛掉了一根毛。比喻极小的数目,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二刻拍案惊奇》四:张廪生自道无遗策,只费得五百金,巨万家事一人独享,岂不是九牛去得一毛,老大的便宜了。

    ⊙九牛之亡一毛

    《荡寇志》九五:即或害了,梁山少了兄弟,如九牛之亡一毛,军师岂可轻动!

    ⊙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活地狱》二九:那边的家当总在十几万。果真成了,三四千银子也有限,不过是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 空里来,巧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空里来,巧里去

    【释义】:

    指靠不劳而获得来的东西,不由自主的碰巧又会失去。《鼓掌绝尘》一四:夏兄,这样看起来,毕竟财短情长。空里来,巧里去,你一千五百两银子尽皆消散,却不晓得那匹青骢马端然仍为我有。正所谓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空里得来巧里去

    《西湖二集》二〇:此等之人决有报应,冤魂缠身,定生好嫖好赌的子孙,败荡家私,如汤浇雪一般费用,空里得来巧里去。

  • 来千去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千去万

    【释义】: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续金瓶梅》一八:这上船的来千去万,那里找玳安去?

  • 来情去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情去意

    【释义】:

    指前后情况。《水浒全传》三八: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又一一一:张顺都问了备细来情去意,一刀也把吴成剁下水里去了。

  • 来三去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三去四

    【释义】:

    来了三人倒走了四人,指来得少走得多。《何典》三:那形容鬼虽说至亲莫若郎舅,到底远了一步,来三去四的不甚便当。

  • 来路即是去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路即是去路

    【释义】:

    指怎么样来就还怎么样去。《西游补》一〇:行者便叫:“新恩人,你可晓得青青世界如今打那里去?”新古人道:“来路即是去路。”

  • 来如箭,去如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如箭,去如风

    【释义】:

    形容行动迅捷。《三遂平妖传》一:倘跳跃起来,能于百万军中,横行直撞,来如箭,去如风。

  • 来的容易去也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的容易去也快

    【释义】:

    指东西得来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多指得来容易的钱财不珍惜,很快浪费掉了。《十把穿金扇》二:论钱财,谁不爱?公道取之人不怪,若用百计强求来,来的容易去也快。

    ☉来得易,去得易

    《警世通言》三一:以后但是要用,就将假银换出真银,多多少少都放在春儿处,凭他使费,并不检查。真个来得易,去得易。

    ☉来得容易,去的容易

    《鼓掌绝尘》三五:今日花街,明日柳巷,没有一个娼妓人家不曾走到。你看,不上两三年内,把父亲上万家赀,三分里败去了一分。这也是他父亲损人利己,刻众成家,来得容易,去的容易。

  • 来时有路,去时无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时有路,去时无门

    【释义】:

    来时容易,想要离开却找不到门。指来了要想离开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飞龙全传》七:我只愁他不追,他既来追,管叫你来时有路,去时无门。《乾隆巡幸江南记》五:你既来做替死鬼,何必多言!管教你来时有路,去时无门!

  • 来有来源,去有去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有来源,去有去路

    【释义】:

    水流有来源有去路,不阻塞。《镜花缘》三五:吾闻禹疏九河,这个“疏”字,却是治河主脑;疏通众水,使之各有所归,所谓“来有来源,去有去路。”

  •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释义】:

    来:招致。去:消除。意谓由谁招来的是非,还得由谁去解决。《金瓶梅词话》八六:月娘便道:“老王,无事不请你来。”悉把潘金莲如此这般,上项说了一遍,“今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一客不烦二主,还起动你领他出去,或聘嫁,或打发,教他吃自在饭去罢。”《红楼梦》六八:我还有个主意,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这事还得我了才好。

  • 来也不认得爷,去也不认得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也不认得爷,去也不认得娘

    【释义】:

    爷:爹。意谓六亲不认,不讲情面。《水浒全传》三七:你说甚么闲话!饶你三个!我半个也不饶你。老爷唤做有名的狗脸张爷爷,来也不认得爷,去也不认得娘,你便都闭了鸟嘴,快下水里去!

  • 老婆是墙上的泥坯,去了一层又一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老婆是墙上的泥坯,去了一层又一层

    【释义】:

    谓老婆非血缘之亲,就如墙上泥块一般,掉了可以再抹上。比喻老婆死了可以再娶,不要紧。《金瓶梅词话》七五:平不答请什么任医官,随他去!有命活,没命教他死,才趁了人的心。什么好的,老婆是墙上的泥坯,去了一层又一层。我就死了,把他扶了正就是了。

  • 礼貌衰则客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礼貌衰则客去

    【释义】:

    意谓主人礼貌简慢,客人就会离开。《麟儿报》三:他又不是娃子家,难道看不出人的嘴脸。古语说得好,“礼貌衰则客去。你们的嘴脸,就是有些难看。”

    ☉礼貌衰则去之

    《鼓掌绝尘》三七:又云:“礼貌衰则去之”,今日虽承太府款留,明日终被一场讥诮,反为不美。

  • 利不极不兴,弊不极不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利不极不兴,弊不极不去

    【释义】:

    极:高点。意谓利益不是很高就不去兴办某事物,弊端不是很大就不要轻易废除已有之事物。多指法规条例不应轻易兴废。《带印奇冤郭公传》二五:夫抽厘助饷,本属不得已之举,而胡、曾诸巨公久已痛为作俑。语云:利不极不兴,弊不极不去!真阅历有得之言。

  • 卖豆腐点了河滩地--汤里来,水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卖豆腐点了河滩地--汤里来,水里去

    【释义】:

    歇后语。点:撒。豆腐由汤水里来,又撒在了河滩里,意即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多指由不正当手段弄来的钱财,还要被人用同样的方法弄去。《醒世姻缘传》九六:素姐道:“怎么!使了他卖地卖房子的钱了?脱不了是没天理打着人要的!‘卖豆腐点了河滩地--汤里来,水里去’呀,怎么!”

    ☉卖酒的淹坏了溪边田--汤里来,水里去

    《禅真逸史》四:韩回春道:“不怕二哥笑话,小弟这桩事应了两句俗言:卖酒的淹坏了溪边田--汤里来,水里去。”

  • 没有上不去的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有上不去的涯

    【释义】:

    涯:水岸。比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指总有办法可想。《唐钟馗平鬼传》一一:天下没有上不去的涯,就是天塌了,还有四个大汉撑着哩。

  • 面孔有佛不去拜,枉去西天拜罗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面孔有佛不去拜,枉去西天拜罗汉

    【释义】:

    面孔有佛:指佛在面前。比喻行事舍近求远,舍本求末,舍高求低。《闽都别记》三七二:今之人竟事神佛,不以父母为事,犹将长班、矮八、鸡头、鸭嘴之鬼,供奉在家。奉养双亲都不讲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圣人早言矣!俗语有“面孔有佛不去拜,枉去西天拜罗汉”,此之谓也。

  • 明中舍去暗中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明中舍去暗中来

    【释义】:

    明处施舍的钱财,暗地里又回到自己身边。指神佛会暗中使乐善好施的人重新得到他施舍的钱财,乐善好施终不吃亏。《初刻拍案惊奇》三八:都念道:“明中舍去暗中来,真叫做今朝那管明朝事!”那刘员外分咐:大乞儿一贯,小乞儿五百文。

    ☉明中舍,暗中来

    《济颠语录》:若得发心,不愁无钞,佛语云:明中舍,暗中来。

  • 拿八人轿也抬不出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拿八人轿也抬不出去

    【释义】:

    八人轿:由八个轿夫抬的轿。比喻决心很大,再大的外力也动摇不了。《红楼梦》一九:袭人笑道:“再也没有了。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情的就是了。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

  •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

    【释义】:

    来言:提问;去语:对答的话。形容人善于应对。《儿女英雄传》四〇:这等一个“扛七个打八个”的何玉凤,“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张金凤,这么句“嫁而后养”的话,会闹得嘴里受了窄,直挨到这个分际,还是绕了这半天的弯儿。

  • 爬上高枝儿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爬上高枝儿去了

    【释义】:

    比喻依附上了地位高的人。《红楼梦》二七: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

    ☉爬到高枝上去

    《绘芳录》六六:他究竟出身微贱,好容易爬到高枝上去,不知怎么才好呢!我看他断不敢有意挺撞姑娘,后来想起陪礼还来不及呢!

    ☉往高枝上去了

    《金瓶梅词话》二三:耶,嫂子,将就着些儿罢。对谁说?我晓的你往高枝上去了。

  •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家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家去

    【释义】:

    指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是两个槛儿年份,老人易死亡。《林兰香》五七:自此,棠夫人卧病不起,臣巫罔效,延至夏末秋初,正应了一句俗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家去。遂于景泰五年七月命终。享年八十四岁。

  •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

    【释义】:

    主人的“请”字尚未说出声来,客人“去”字就连忙答应出来。讥诮客人迫不及待地盼望人家邀请前往。语出王实甫《西厢记》。《醒世姻缘传》八七:卜问礼又将周相公的话说与戴奶奶。那戴奶奶推推就就的腔调,合权奶奶再没二样。看来臭肘一对,临时都是“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的主顾。

  • 去住无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去住无门

    【释义】:

    进退两难。《水浒全传》一九:非他不留林冲,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不想今日去住无门!

  • 去了牛身上一根毛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去了牛身上一根毛毛

    【释义】:

    比喻所损微不足道。《醒世姻缘传》一:若说到念经发送,这只当去了牛身上一根毛毛。

  • 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

    【释义】:

    人情:情面,情谊,恩惠。分离时留点人情,以后再会时便见面。指和人交往要讲情谊,留余地。《隋史遗文》一六:柳氏道:“丈夫,好话都是古人说尽了: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当初我叫你不要这样炎凉,你不肯听我说,如今没面目见他。你躲了罢。”

  • 去年贫,犹立锥;今年贫,锥也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去年贫,犹立锥;今年贫,锥也无

    【释义】:

    意谓去年贫还不算真贫,还有立足之地,今年贫,已经一无所有了。指贫穷更加一层,穷到绝顶。《红楼梦》二二:脂评: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亦如谚云:去年贫,犹立锥;今年贫,锥也无。其理一也。

  • 让了甜桃,去寻酸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让了甜桃,去寻酸枣

    【释义】:

    比喻丢弃好的,反去寻找差的。《金瓶梅词话》三八:让了甜桃,去寻酸枣,不合今日教你哄了。奴将你这定盘星儿错认了。

    ☉辞甜桃而寻苦李

    《风筝配》七:圣上赐婚的时节,我为甚么不依,到如今弄成辞甜桃而寻苦李,真是哑子吃黄莲——苦处难言。

    ☉辞了甜桃,反吃苦李

    《野叟曝言》四二:妾身想起,朝政浊乱如此,几个有骨气的人,那里不容得下?当不起辞了甜桃,反吃苦李。我们这样下场,算是第一等了!

    ☉弃甜桃而寻苦李

    《隋炀帝艳史》二六:朕非不恋西苑,这也是天意如此,偶然思想江都,要去游赏。只要你好好看守,不要差池了,被人笑朕弃甜桃而寻苦李也。

  • 人去不中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去不中留

    【释义】:

    中:适宜。指人决意要离开,就不宜挽留。《红楼梦》四六:老太太虽不依,搁不住他愿意,常言人去不中留,自然就妥了。

  • 肉馒首打狗——有去无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肉馒首打狗——有去无来

    【释义】:

    歇后语。馒首:馒头。比喻东西放出去后就无法收回来。也指人一走就再回不来。《飞跎全传》二七:跎子暗暗取出云旦,一连托散了他几个,那狗只认做肉馒首打狗——有去无来。《风月梦》一九:你不知在婊子那里一连住了几夜,也不知欠下多少银子,家里来扯谎,想将银子赚哄出去,好做大老官。就算是姓陆的借钱是实,这般肉馒首打狗——有去无来的银子,我也不借。

    ☉肉馒头打狗——难回转

    《十把穿金扇》一:如若是今日去到陶相府,小奸贼七天里掉了魂!这才是肉馒头打狗——难回转,怕只怕去时有路转无门。

  • 如此得来如此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如此得来如此去

    【释义】:

    怎么样得来怎么样失去。比喻不义之财以怎么样的手段得来,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手段骗去。《九尾龟》二:自家拐骗的邪财,迟早原被那戏子、马夫,一齐骗去。如此得来如此去,依旧是一双空手,蓄积毫无。

  •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

    【释义】:

    比喻无论是什么人,都要讲理。《红楼梦》六五: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语说的‘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了。”

    ☉三人抬不过理字儿去

    《儿女英雄传》三〇:却正是“三人抬不过理字儿去”,人家的话真说的有理,这一发作,父母回来一定晓得。

    ☉三个将军抬不动一个“理”字

    《歧路灯》一〇六:旧令便要锁拿书办,说他们舍旧媚新。这书办那里肯服。本来三个将军抬不动一个“理”字,旧令只得又认些须。

    ☉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

    《红楼梦》六五: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这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

    ☉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

    《活地狱》三二: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难道大老爷不问情由,只听他一面之词么?

    ☉三人抬不过理字去

    《续金瓶梅》二〇:三人抬不过理字去,院内工程是我派的,你又不管事,与你何干?怎么该给你银子?

  • 上坟的羊——任凭他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上坟的羊——任凭他去了

    【释义】:

    歇后语。跑进坟地的羊,不好吆喝,怕惊吵了祖先魂灵。意谓随他的便,没什么可怕的。《林兰香》三八:我是上坟的羊——任凭他去了。那像你们捧着卵子过河。

  • 稍瓜打驴——去了半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稍瓜打驴——去了半截

    【释义】:

    歇后语。稍瓜:细长而脆的菜瓜。用又细又脆的菜瓜去打驴,一下子就会断去半截。意同“凉了半截”。比喻极度的失望。《醒世姻缘传》一:谁知晁大舍道这班人肩膀不齐了。虽然也还勉强接待,相见时,大模大样,冷冷落落,全不是向日洽浃的模样,一把椅朝北坐了,一双眼看了鼻尖,拿官腔说了两句淡话,自先起身,往外一拱。众人看了这个光景,稍瓜打驴,不免去了半截。又五三:这其余的族人见晁思才去了,稍瓜打驴——去了半截,十分里头,败了九分九厘的高兴。

  • 舌头伸出来缩不进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舌头伸出来缩不进去

    【释义】:

    形容人惊呆的样子。《瓦岗寨演义》一八:元霸回手抽住天锡勒甲条,把天锡抛向空中再跌下来。元霸两手接住,两腿扯开,两边众反王看见,把舌头伸了出来,缩不进去。《闪电窗》五:不料钱鹤举有心,他便跑出来,还怕花二姐说闲话,遂倚了屏门口儿,听那婆子说得利害,吓得舌头伸了出来,也缩不进去。

    ☉伸出了舌头缩不入

    《石点头》一一:惊动周迪,出来观看,吓得伸出了舌头缩不入。这泥马,原来是昨日乘的神马,可知一个时辰,扬州忽到洪州。那说的,正是那三闾大夫显圣了。

  • 石头上踏猛子——踏不进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石头上踏猛子——踏不进去

    【释义】:

    歇后语。踏猛子:浸猛子,即游泳时,猛地潜入水中。在石头上浸猛子,当然浸不进去。比喻钻不进去,无机可乘。《醒世姻缘传》六八:谁知这薛教授的夫人更是个难捉鼻的人,石头上踏了两个猛子,百当踏不进去。

  • 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

    【释义】:

    人时运来时会碰上有益的朋友,运气不济时偏遇上美人。指好友于人有益,是人时来运转的象征,美色使人沉迷,是人运退的象征。《西游记》八〇:唐僧骂道:“泼猴头!你笑怎的?”行者道:“我笑你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

    ⊙时来逢益友,运蹇遇佳人

    《狐狸缘全传》三:常言说:时来逢益友,运蹇遇佳人。况周生自与玉狐相遇,已被他幻术拢住。莫说无人指破,即此有人说他是个妖精,见此等美貌多情,公子亦不相信。

  •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释义】:

    滕王阁:唐时建在江西南昌赣江边上。因王勃曾在此写了《滕王阁饯别序》而名扬千古。传说王勃赴南昌途中,有神风相助,才赶上了洪州牧阎伯屿在滕王阁举行的盛宴。荐福碑:荐福寺的碑,在江西波阳县荐福山上。有唐人欧阳询写的《荐福寺碑》碑刻,其拓本甚贵。传说宋人范仲淹拟拓一千份给书生张镐作路费。但碑却在当天夜里被雷击碎。□事见清·阮葵生《茶馀客话》一八,谓为谚语。时运来时有神风送你上滕王阁,运气退时,连拓碑救急都做不成。比喻人时运一来,百事趁心,时运一退,处处做事不顺。《警世通言》一七:问那表叔,刚刚十日之前已病故了。随到德清县,投那个知县时,又正遇这几日为钱粮事情,与上司争论不合,使性要回去,告病关门,无由通报。正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石点头》一二:那仆人害怕,也不往古田,复身转来,一溜烟竟是逃了。申屠娘子眼巴巴望着回音,那里见个踪影。正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鼓掌绝尘》一三:当初是这样做生意,如此趁钱。如今也是这样做生意,又会折本。休怨着孩儿,古人云: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退雷轰荐福碑

    《初刻拍案惊奇》三五:从此衣食艰难,索性把这所房子卖了,复是三口儿去洛阳探亲。偏生这等时运,正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退雷轰荐福碑。那亲眷久已出外,弄做个满船空载月明归,身边盘缠用尽。《韩湘子全传》二:正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退雷轰荐福碑。有日蛟龙得云雨,春风得意锦衣归。《品花宝鉴》一八:就有全了十样本领,也有弄不出好处来,连那七个字没有的,也会寻出机会来,总之各人的缘法。从来说:时来风送滕王阁,运退雷轰荐福碑。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金钟撒碎声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三:自古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金钟撒碎声。王明一会儿福至心灵,应声道:“吾乃大明国征西统兵招讨大元帅郑爷麾盖下大将王明。”说了这一声不至紧,连众人都服了他。

    ⊙时来风送滕王阁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〇:二公子遂出门登船而去:正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起凤腾蛟上紫霄。

    ⊙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

    《喻世明言》九:唐璧喜不自胜。当夜与黄小娥就在店中,权作洞房花烛。这一夜欢情,比著寻常毕姻的,更自得意。正是: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今朝婚宦两称心,不似从前情绪恶。

  • 时来易觅金千两,运去难赊酒一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时来易觅金千两,运去难赊酒一壶

    【释义】:

    赊:赊欠;欠款。人在时运好时要寻找黄金千两也容易办到,到了背时倒运时,连一壶酒也赊不出来。慨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隋史遗文》一六:官知道也不责备他二人,分付库吏:“动本府项下公费银一百两,包封送罗老将军令亲秦壮士为路费。”正是:时来易觅金千两,运去难赊酒一壶。

  • 赢来三只眼,输去一团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赢来三只眼,输去一团糟

    【释义】:

    三只眼:本指厉害,这里是兴奋、高兴的意思。意谓赌博赢了就精神抖擞,兴高采烈;输了就垂头丧气,心慌意乱。《飞龙全传》一六:一家赢了三家,共赢了五十三锭。……一时间银钱堆满,匡胤见了,心中暗自欢喜,正是合着那古语二句,说道:赢来三只眼,输去一团糟。

  • 水里得来水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里得来水里去

    【释义】:

    比喻钱是怎样得来的还会怎样失去。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算来的钱财会被别人用同样的手段谋算去。《续金瓶梅》二九:翻巧弄拙,依旧赤手空拳;财散人离,只为负心忘义。水里得来水里去,被人欺处为人欺。

    ⊙水里来,水里去

    《官场现形记》二三:河工上赚的银子,水里来,水里去,就拿到京里,拜上两个老师,再走走老公的路子,放一个缺也在掌握之中。

    ⊙水来汤里去

    《醒世姻缘传》五三:凶德儿多般,更是悭贪,欺人寡妇夺田园,谁料水来汤里去,典了河滩。

    ⊙汤里得来水里失

    《鼓掌绝尘》一四:循环天理断无差,汤里得来水里失。

    ⊙汤里来,水里去

    《续金瓶梅》一三:应花子油舌巧嘴,哄不过潼关;蒋竹山卖药摇铃,那里寻活路?汤里来,水里去,依然瓮走飘飞;小处偷大处散,还是空拳赤手。

    ⊙汤里来一定是要水里去的

    《施公案》三五八:太爷不必说了,打个倒算盘罢!只当从前少赚了几个。而且俗语说得好,“汤里来一定是要水里去的”。看破些罢!

  • 水大漫不过鸭子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大漫不过鸭子去

    【释义】:

    比喻地位低的人盖不过地位高的人。《济公全传》一六:那穿白的员外拿过笔来,又让那面三百多人:“众位写缘簿。”众人道:“水大漫不过鸭子去,还是员外爷先写。”

  • 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

    【释义】:

    水高:浪高。沙陷:沙丘塌陷。浪高船行得快,沙陷马行得慢。比喻人的行动总受客观条件制约。《西游记》五五: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

  • 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释义】:

    比喻愿赴汤蹈火,冒死报效。《水浒全传》一五: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醒世恒言》三七:我杜子春贫乏了,平时亲识,没有一个看顾我的,独有老翁三次周济。想我杜子春若无可用之处,怎肯便舍得这许多银子?倘或要用我杜子春,敢不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初刻拍案惊奇》二九:去年受了小娘子尊赐,至今丝毫不曾出得力,又且张官人相托,随你分付,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尽着老性命,做得的,只管做去,决不敢泄漏半句话的!

    ⊙水里就水里去,火里就火里去

    《梦中缘》三:俺四人蒙兄厚意,无以报补,兄既有命,除上天之外水里就水里去,火里就火里去,有甚不肯,但不知却是何事?

    ⊙水里水去,火里火去

    《醒世恒言》三六:那时报仇之时,水里水去,火里火去,包在我身上,一个个缉获来,与你出气。

    ⊙水里去,火里去

    《品花宝鉴》四〇:那老二道:“要与兄弟报仇,就到水里去,火里去,我肯的。”

    ⊙水里火里

    《忆莲梦》二:众人道:“我们受大师大恩,就要使我到水里火里去,也是愿的。”

    ⊙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金瓶梅词话》一六:比来相交朋友做甚么?哥若有使令俺们处,兄弟情愿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 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

    【释义】:

    比喻客观条件很好,一点也不妨事。《乐田演义》三:苏代道:“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变由他诈,机自我乘,鹿君何过虑也!”

  • 送到西方路上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送到西方路上去

    【释义】:

    送上死路。《何典》八:遂把一个如花似玉的绝世佳人,送到西方路上去,岂非作尽灵宝孽哉?

  •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事

    【释义】:

    意谓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再大的事也总会过去。安慰人的话。《歧路灯》六六:家兄性急,言语戆些。谭爷不必挂心,日后慢慢商量,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事。

  • 天下没有上不去的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下没有上不去的涯

    【释义】:

    涯:山崖。比喻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唐钟馗平鬼传》一一:人生在世,何必忧愁,买不来有钱在,卖不出有货在,天下没有上不去的涯,就是天塌了,还有四个大汉子撑着哩。

  • 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

    【释义】:

    罨:覆盖。像天那样大的官司来了,只要用磨盘那样大的银子盖过去也就了了。意谓不怕官司打得大,只要有银钱就能平安无事。《醒世姻缘传》九:但俗语说得好: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怕天则甚?只是人心虽要如此,但恐天理或者不然。

    ⊙天大官司,磨大银子

    《醋葫芦》九:二位员外都不必慌,古人说得好:天大官司,磨大银子。成员外巨万家计,拚得用些银子,怕有何事做不出来?

    ⊙天大的官司,只要地大的银子,就没事了

    《七剑十三侠》二:俗语说得好:天大的官司,只要地大的银子,就没事了。所以那李文孝更加胆大,看得人命如儿戏,强抢如常事。

  • 剜去眼前疮,安上心头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剜去眼前疮,安上心头肉

    【释义】:

    眼前疮:意同眼中钉。心头肉:比喻心爱的人。比喻把怨恨的人从眼前除掉,才能把心爱的人安排进来。《金瓶梅词话》九四:这春梅才待使张胜请他到后堂相见,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口中不言,心内暗道:“剜去眼前疮,安上心头肉。眼前疮不去,心头肉如何安得上?”

  • 未来休错过,已去莫留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未来休错过,已去莫留连

    【释义】:

    未来的机会不要错过,已过去的事情就不必留连。《鸳鸯针》一:自扫门首雪,休贪上濑船。未来休错过,已去莫留连。

  •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释义】:

    要朝帝王,必须先拜见宰相等执掌朝政的人。又泛指欲见在上者,先要疏通笼络他手下的人。《警世通言》三:东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任满,朝京,作寓于大相国寺内。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常言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分付左右备脚色手本,骑马投王丞相府来。《封神演义》二: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醒世姻缘传》三三:却不知这等好事之中,大有不好之处:第一件,你要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你要结识官府,先要与那衙役猫鼠同眠,你兄我弟,支不得那相公架子,拿不出那秀才体段。

  •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释义】:

    指为人处世温和忍让可以走遍天下,反之会处处碰壁。《西游记》八二:行者道:“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他们是此地之怪,我们是远来之僧,你一身都是手,也要略温存。你就去叫他做妖怪,他不打你,打我?‘人将礼乐为先’。”

  • 无论什么人,抬不过个理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无论什么人,抬不过个理去

    【释义】:

    指不管谁都得讲道理。《糊涂世界》一一:这个真是从前人说的一句话,无论什么人,抬不过个理去。

  • 西去的日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西去的日头

    【释义】:

    偏西的太阳。比喻走下坡路。《飞跎全传》五:正走之间,已是西去的日头。

  • 小心天下去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心天下去得

    【释义】:

    指小心谨慎走到哪儿也没事。《说岳全传》八:自古道:“小心天下去得。……有这许多行装,倘然稍有疏失,岂有不被人耻笑么?”

  • 小钱不去,大钱不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钱不去,大钱不来

    【释义】:

    意谓舍不得花出小的代价,就不会获得大的利益。《十二楼·萃雅楼》:小钱不去,大钱不来,领官府的银子就像烧丹炼汞一般,毕竟得银子才变化得出,没有空烧白炼之理。门上不用个纸包,他如何肯替你着力。《无声戏》三:小钱不去,大钱不来。你也拼些资本,买张票子出去走走,自然有些兴头。终日捏着空拳等差,有甚么好差到你。《好逑传》三:小钱不去,大钱不来,这些小事,我们不去料理,明日怎好受她的财礼与家私?

    ⊙小钱不去大不来

    《型世言》二三:小钱不去大不来,一遭折本一遭翻。今日被我翻了转来,还赢了他许多银子。

    ⊙小本不去,大利不来

    本:本钱。《姑妄言》九:古语说,小本不去,大利不来。老爷也要破费几文,与他相与得情孚意合。

  • 心去意难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去意难留

    【释义】:

    意谓心意已飞向别处,难留其身于此。《弁而钗》五:摘凡欲辞去,众人固留。摘凡曰:“心去意难留矣。”谢了一声,飞身上鹿。

  • 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

    【释义】:

    人心里想离开就很难留得住,勉强留下来反而会结冤仇。《玉燕姻缘全传》二:我想那人心上既有风月才子吕昆,那里还看得上我!正是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既与他失散多时,不必题他。罢了!纵然接得他来,是勉强,何必作此无益之事?

    ⊙心去最难留,留下结冤仇

    《歧路灯》八〇:依我说,相公回去自己酌度,他们可留,磕了头留下他,把今日的事,只宜丢开为妙;不愿留的,趁这宗无礼,开发了他,也省的家中养活。俗话说,心去最难留,留下结冤仇。

    ⊙心去意难留

    《封神演义》一八:弟妇既不同你去,就写一字与他。贤弟乃奇男子,岂无佳配,何必苦苦留恋他。常言道:“心去意难留”,勉强终非是好结果。《初刻拍案惊奇》三三:两纸合同各自收,一日分离无限忧。辞故里,往他州,只为这黄苗不救。可兀的心去意难留。《绘芳录》九:若一定你要么,俗云:心去意难留。罢罢!

  • 信步行将去,从天分付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信步行将去,从天分付来

    【释义】:

    指照自己的心愿行动,成功与否任凭天命安排。《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二:信步行将去,从天分付来。不觉的开船以后,已经走了十数多日。

  • 袖里来袖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袖里来袖里去

    【释义】:

    暗地带来,暗地带去。形容做事极其秘密。《小五义》四五:你只当可怜可怜我,把铜网这个事咱俩袖里来袖里去,我绝不告诉别人。

  •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释义】:

    扬汤: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以此来制止水的沸滚,不如把锅底下的柴火去掉来得彻底。比喻对于问题与其用凑合的办法应付,不如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演义》三: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之痛,胜于养毒。

  • 羊腿上拔去一根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羊腿上拔去一根毛

    【释义】:

    比喻遭受极少的一点损失。《海公大红袍全传》二八:想他们不知诈了人家的几万亿数,我却弄他三五百,可就似羊腿上拔去一根毛,有什么相干。

  • 一来二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来二去

    【释义】:

    ①渐渐,逐渐。《红楼梦》八三:林丫头一来二去的大了,他这个身子也要紧。《三侠五义》八一:一来二去我也大些了。常听见人说:“知情不举,罪加一等。”②相互交往接触(而逐渐产生某种情况)。《红楼梦》八八:你不过是爱惜他的意思,他那里懂得,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又五八:往常时,他们扮作两口儿,每日唱戏的时候,都装着那么亲热,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了,倒像真的一样儿。

  • 一句来,一句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句来,一句去

    【释义】:

    指斗嘴或争吵。《金瓶梅词话》五四:那时伯爵已是醉醺醺的,两个妓女又不是耐静的,只管调唇弄舌,一句来,一句去,歪斯缠,倒吃得冷淡了。

  • 一杨去,百杨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杨去,百杨出

    【释义】:

    一株杨树倒下去了,会有百株杨树生发出来。形容后代兴旺繁茂。《歧路灯》一〇八:周视杨树,俱已丛茂出墙。俗语云:一杨去,百杨出。这坟中墙垣周布,毫无践踏,新株分外条畅。

  • 硬骨头里蛆虫——钻不进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硬骨头里蛆虫——钻不进去

    【释义】:

    歇后语。意谓过不去,无隙可乘。《豆棚闲话》一〇:整整候了两日,犹如热锅灶上蝼蚁扒不上来,硬骨头里蛆虫——钻不进去。

  • 贼去关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贼去关门

    【释义】:

    贼偷了东西走了,主人才想起关好门窗。比喻出了事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水浒全传》五:周通道:“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隋唐演义》一八:却说城门口众豪杰去后,才得关门,正所谓贼去关门。那街坊就是尸山血海一般,黎民百姓房屋烧毁不知其数。《红楼梦》一一二:天已二更。不言这里贼去关门,众人更加小心,谁敢睡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外面看着是德政,其实骨子里他在那里行他那贼去关门的私政呢。

  • 毡上去得一根毫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毡上去得一根毫毛

    【释义】:

    比喻损失微不足道。《金云翘传》一四:宦夫人道:“我府中使女不下三百余人,你若死了,不过是毡上去得一根毫毛耳。”

    ⊙毡上去下一根毛

    《海公大红袍全传》二九:想你自从投在严府十有余年,诈的银子盈千累万。今日里付我三百,只如毡上去下一根毛,有什么相干?

  • 丈母心疼去灸那女婿的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丈母心疼去灸那女婿的腿

    【释义】:

    丈母娘害了心疼病,医生却去针灸女婿的腿。比喻治学、做事误入歧途,抓不住要害,摸不着门径。《续金瓶梅》三八:这首词单说禅宗易误,佛理难参。……就是念完了四十八万卷全藏,只当做老鼠偷佛灯的香油,盲禅瞎棒,与成佛作祖,总是望风捕影。到了上得讲堂,说两句禅宗的语录,度世的口头禅,你参我应,打两个冷哈哈,好似隔靴挠痒,丈母心疼去灸那女婿的腿。

    ⊙丈母牙疼,当针女婿的脚后跟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八〇:灵明道:“我便请教针灸先生,比如丈母的牙疼,却如何用针。”针灸道:“丈母牙疼,当针女婿的脚后跟。”灵明笑道:“想是胡乱迷这会在你肚中怒了。”

  • 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招之即来,麾之即去

    【释义】:

    意谓叫来就来,叫走就走。《梼杌萃编》二:况且平素看这些教书先生本觉得可以招之即来,麾之即去的,还有甚么顾惜呢。

  • 自家去照照镜子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家去照照镜子看

    【释义】:

    意谓自己去拿面镜子照照看自己是个什么模样。讥人没有自知之明。《海上花列传》三一:我搭耐无娒讲闲话,挨勿着耐来说!耐自家去照照镜子看,像啥个样子,覅面孔个小娘仵!

  • 自掩其目,去捕燕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掩其目,去捕燕雀

    【释义】:

    自己蒙上眼睛去捉小燕雀。比喻自欺欺人。也用以比喻不研究客观情况盲目行事。《三国志通俗演义》一:(陈)琳曰:“俗说自掩其目,去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其可诈立乎?”

  • 自己的兔儿不打,倒送与别人吃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己的兔儿不打,倒送与别人吃去

    【释义】:

    比喻到手的东西怎能轻易让与别人。《隔帘花影》一六:咱有这些宝玩,又有员外送他的一千两银子,还愁甚么过不得日月?若送你到扬州去,天下也没有这样呆子了。如今做了十年私商勾当,还打不着这个大鱼哩!今日肯把自己的兔儿不打,倒送与别人吃去?

  • 走了进来,爬了出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释义】:

    意谓被击倒在地,狼狈而逃。是蔑视对手的话。《飞龙全传》二:岂不知俺赵匡胤,是个打光棍的行手,凭你什么三头六臂,伏虎降龙的手段,若遇了俺时,须叫他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 嘴头上皮也磨了半边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嘴头上皮也磨了半边去

    【释义】:

    比喻费了许多口舌。《金瓶梅词话》二一:还亏我把嘴头上皮也磨了半边去,请了你家汉子来。就不用着人儿,连酒儿也不替我递一杯儿,自认你家汉子。

  • 左来右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左来右去

    【释义】:

    翻来覆去。《金瓶梅词话》七五:他再记的甚么成样的套数,还不知怎的拿班儿。左来右去,只是那几句《山坡羊》、《琐南枝》,油里滑言语,上个甚么台盘儿也怎的?

  • 左手来右手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左手来右手去

    【释义】:

    形容钱物来得容易,去得快。《官场现形记》四七:左手来右手去,看得的钱是早已用完了。

  • 做熟了饭,吃人掇了锅儿去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做熟了饭,吃人掇了锅儿去了

    【释义】:

    做熟了饭,却被别人连锅端走了。比喻自己眼看就要做成功之事,被别人抢占了去。《金瓶梅词话》一八:兀得大人还问甚么好也!把个见见成成做熟了饭的亲事儿,吃人掇了锅儿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