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幹戈)是什么意思
干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干戈gān gē
【释义】:
泛指兵器。因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故称。《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
干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干戈gān gē
【释义】:
本指武器,借指兵士。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王墓。’”金·黄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又指“战争”、“兵器”,见各该条。
干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干戈gān gē
【释义】:
本指兵器,借指战争。如:化干戈为玉帛。《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备,《韶》《夏》作,则文儒起。”宋·王安石《处难忘酒》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清·黄宗楷《〈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
干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干戈gāngē
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玉帛(化干戈为~)
干戈-古文观止词典
干戈gān gē
盾和平头戟。泛指兵器,引申为战争(4)。《祭公谏征犬戎》:载戢干戈。——收起兵器。《李陵答苏武书》: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剩下的士兵不满一百人,而且都带着病,拿不动兵器。《丰乐亭记》: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滁州在五代战争的时候,是作战的战场。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释义】:
倒拿着枪矛,把枪柄交给别人。比喻措施不当,把决定命运的权力交到别人手里。《三国演义》二: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他要做文王,你就施礼乐,他要做桀纣,你就动干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他要做文王,你就施礼乐,他要做桀纣,你就动干戈
【释义】:
文王:周文王。曾制礼作乐。桀纣:夏桀殷纣,分别是夏、商二代末世暴君。意谓他来文的,你就用文来对付,他来武的,你就武力相对。《醒世姻缘传》二:他高大爷先鬼头蛤蟆眼,你先虎背熊腰的个婆娘。他要做文王,你就施礼乐,他要做桀纣,你就动干戈。他高大爷先不敢在你手里展爪。就是你那“七大八”,像个豆姑娘儿是的,你降他像钟馗降小鬼的一般。
tà
踏浑水
意即占便宜。指在别人通奸时,乘机去要挟占便宜。《欢喜冤家》一:花林有一朋友,名叫李二,要去他要做文王,你就施礼乐,他要做桀纣,你就动干戈。二娘不肯,后来被他撞破了。
动干戈-汉语惯用语辞典
动干戈dòng gān gē
比喻战争。王丕震《秦始皇》“过去我不向外动干戈,只是为了这些缘故。”
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佛源语词词典
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
文王,西周有名君主,为殷商的诸侯,强调以仁义治国;桀、纣是夏商两朝末代暴君。比喻遇见好人就以礼貌对待,遇见坏人就应该惩处。《五灯会元·卷十八·崇觉空禅师》:“淫坊酒肆,瓦合舆台,虎穴魔宫,那吒忿怒,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逞干戈。”
化干戈为玉帛-现代汉语大词典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释义】:
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国与国之间交好时互相作礼物赠送。续范亭《忠告国民党当局及其画策者》:“化内战为合作,化战场为工场,化干戈为玉帛…正在今日。”老舍《茶馆》:“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干戈-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戈gān gē
【释义】:
①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代指战争。如:化干戈为玉帛。②指兵士,武力。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后来又一想,不像,两个孩子男女私情的事,警察署不用动这么大干戈的。”
大动干戈-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释义】:
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或兴师动众地做某事。如:这点小事,你何必大动干戈。
化干戈爲玉帛-汉语大词典
化干戈爲玉帛
【1】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续范亭}《忠告国民党当局及其画策者》:“化内战为合作﹐化战場为工場﹐化干戈为玉帛﹐化煩恼为菩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在今日。”
倒持干戈-汉语大词典
倒持干戈
【1】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後汉书·何进传》:“大兵聚會﹐彊者爲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爲亂階。”
倒戢干戈-汉语大词典
倒戢干戈
【1】见“倒2載干戈”。
倒載干戈-汉语大词典
倒載干戈
亦作“[倒戢干戈]”亦作“[倒置干戈]”【1】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唐}{元稹}《奏制试乐为御赋》:“大道既移﹐則舞行象成於倒載;小戎或駕﹐則琴音決勝於騶歌。”《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爲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晋书·华谭传》:“倒戢干戈﹐苞以獸皮。”《礼记·乐记》:“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爲諸侯﹐名之曰建櫜﹐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兵也。”{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爲軒﹐倒戢干戈﹐示不復用武。”{宋}{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載干戈﹐萬國而混同文軌。”亦省作“[倒載]”。
倒置干戈-汉语大词典
倒置干戈
【1】见“倒2載干戈”。
干戈-汉语大词典
干戈
【1】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雲擾。”{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之一:“賦斂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興則武夫奮﹐《韶》《夏》作則文儒起。”【2】古代武舞。{宋}{曾巩}《相国寺維摩院听琴序》:“然習其射御於禮﹐習其干戈於樂。”《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孙希旦}集解:“干戈﹐武舞。”【3】指兵士,武力。{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權術﹐立退干戈。”{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孫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平王}墓。’”{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后来又一想﹐不象﹐两个孩子男女私情的事﹐警察署不用动这么大干戈的。”【4】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诗·周颂·时迈》:“戴戢干戈﹐載櫜弓矢。”{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設而不試﹐干戈閉藏而不用。”《说唐》第一回:“金鼓喧天﹐干戈耀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