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執

執(執)是什么意思

  • 援 执(執) 秉 把 操 持 握-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援 执(執) 秉 把 操 持 握

    [援yuán 执(執)zhí 秉bǐng 把bǎ 操cáo 持chí 握wò]

    同 都是关于手的动作,都有“用手拿”的意思。

    异 【援】 ①用手拉,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右抚剑,左援带”。《孟子·离娄上》:“嫂溺,援之以手”。(溺:掉在水里)又“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②拿,拿过来。《楚辞·国殇》:“援玉桴兮击鸣鼓。”《韩非子·十过》:“援琴而鼓”。(鼓:弹奏)

    【执】 ①捉拿,拘捕,擒获。《左传·昭公十一年》:“醉而执之”。《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讯:俘虏。连连:不绝貌)《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卫君欲执孔子”。《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②握,持,拿住。《左传·成公十六年》:“文子执戈逐之”。《荀子·哀公》:“上车执辔”。(辔:音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控制,掌握。《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又执民柄”。(掌握对百姓的赏罚)《韩非子·扬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圣人:君主。要:关键。效:效劳)

    【秉】 ①用手拿着。《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诗·邶风·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②掌握,主持。《诗·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均:通“钧”,指政权)《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共秉朝政”。

    【把】 握持,攥。《战国策·秦策四》:“(商人)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铫:音yáo,大锄)王充《论衡·龙虚》:“手把其尾,拽而出之”。范仲淹《岳阳楼记》:“把酒临风”。

    【操】 ①拿住,握在手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使割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楚辞·九章·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②操纵,驾驶。《列子·黄帝》:“津人操舟若神”。 ③控制。《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

    【持】①拿,拿着。《孟子·公孙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忘持度”。(度:尺子) ②把着使不动摇或坠落。《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③托着。《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孟子·滕文公上》:“疾病相扶持”。 ④掌握。《韩非子·五蠹》:“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王充《论衡·骨相》:“持国秉”。(秉:柄。国秉:国家的大权)

    【握】 ①执持。《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瑾、瑜:都是美玉) ②掌握,控制。《左传·闵公二年》:“握兵之要”。《韩非子·主道》:“谨执其柄而固握之”。(柄:国柄,指政权。固:牢固)

    辨 “援”的用手“拉”、“拽”,其余六个词都没有这种意义。“执”的“捉拿”、“拘捕”、“擒获”,多指捉拿罪人或捕捉动物;其词义特点,总是把东西拿紧,把事物掌握牢固。“秉”的词义特点,在于表示一只手从旁边拿着一把东西,而不在于是否拿得紧,这正是他同“执”的区别。“把”的词义特点与“秉”相同。从古音、义上看,“秉”是较古的词。“把”是从“秉”演变而成的后起词。汉代以后,“秉”逐渐被“把”所代替,但“秉”的引申义“权柄”、“执掌”和“掌握”是“把”所没有的,有些习惯用法如“秉承”、“秉公”等,也是“把”不能替换的,而“把”的一些用法如“把酒”、“把握”等,也是“秉”所不具备的。“操”与“执”的意义相近,但“操”的重点不在拿得紧,掌握得牢固,而是拿得稳,掌握得熟练。“持”的词义特点重在“维护”、“保持”,而不在掌握得是否牢固或熟练,其使用最广泛。“握”同其他几个词的区别最明显,侧重把较小的东西攥在手中,词义特点与“执”的意思很相近。

  • 三代執金-汉语大词典

    三代執金

    【1】指{唐}{赵道兴}与父{才}﹑子{晈}三人。均曾任执金吾之职,故称。《旧唐书·郭孝恪赵道兴等传论》:“{士貴}﹑{道興}逢時立効﹐得盡義勇﹐以觀厥成;而繼父風概﹐三代執金﹐不亦美乎!”

  • 三世執戟-汉语大词典

    三世執戟

    【1】{汉}之{扬雄}于{成帝}﹑{哀帝}﹑{平帝}三世为郎官,故称。{明}{高启}《将进酒》诗:“君不見{揚子雲}﹐三世執戟徒工文。”

  • 中執法-汉语大词典

    中執法

    【1】即中丞。《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七年》:“{安中}之爲中丞也﹐一日﹐請對﹐曰:‘臣起諸生﹐蒙陛下親擢﹐備員中執法﹐懼無以報。’”{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天子狱》:“讎家寘{亮}({陳亮})父于州囿﹐又囑中執法論{亮}情重﹐下廷尉。”《汉书·高帝纪下》:“御史中執法下郡守。”{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中執法﹐中丞也。”

  • 主執-汉语大词典

    主執

    【1】固执己见。{宋}{程大昌}《演繁露·答人问九江说》:“{胡氏}亦既設辭自疑﹐而不敢主執矣。”

  • 九執-汉语大词典

    九執

    【1】见“九曜”。

  • 仗義執言-汉语大词典

    仗義執言

    【1】伸张正义,激昂陈词。《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爲}﹐仗義執言﹐救民水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 侍執巾櫛-汉语大词典

    侍執巾櫛

    【1】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东观汉记·鲍宣妻传》:“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汉}{刘向}《列女传·晋赵衰妻》:“〔姬曰:〕君棄此三者﹐何以使人?雖妾亦無以侍執巾櫛!”亦省作“[侍執]”。《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家私干。”

  • 侍執-汉语大词典

    侍執

    【1】见“侍執巾櫛”。

  • 修執-汉语大词典

    修執

    【1】培养并保持。{汉}{王逸}《远游章句序》:“上爲讒佞所譖毁﹐下爲俗人所困極﹐章皇山澤﹐無所告訴。乃深惟元一﹐修執恬漠。”

  • 保外執行-汉语大词典

    保外執行

    【1】办理取保手续,并经批准后实施的监外执行。是罪犯在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如患严重疾病﹑怀孕等)下,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场所执行刑罚,而暂时采取的特别执行方法。保外执行期间计入刑期。保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如刑期未满,应将罪犯收回监狱或者其他场所执行。参见“監外執行芋C

  • 俘執-汉语大词典

    俘執

    【1】俘获擒捉。《南史·梁武帝纪下》:“{東魏}將{慕容紹宗}大敗{蕭明}于{寒山}﹐{明}被俘執。”{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序》:“其君長已降﹐及就俘執﹐道路勞問﹐迎致使者﹐相望既至﹐罪不數辱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三·前知》:“兩人不得已﹐趨去﹐道遇鐵騎絡繹﹐竟免俘執。”

  • 倒執手版-汉语大词典

    倒執手版

    【1】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谓惊惶失态。{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還政事堂。”《晋书·谢安传》:“〔{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於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温}﹐{坦之}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亦作“[倒持手板]”。

  • 偏執狂-汉语大词典

    偏執狂

    【1】一种极少见的精神病。又称妄想狂。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固定的妄想,内容多为猜疑别人对他有恶意。除妄想外,其他表现均无异常。

  • 偏執-汉语大词典

    偏執

    【1】片面而固执。{元}{刘壎}《隐居通议·前朝科诏》:“毋苟且﹐毋偏執。”{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有拂意者﹐瞠目争辯﹐偏執一己之見。”{宋}{苏轼}《罢详定役法札子》:“所見偏執﹐罷詳定役法。”{巴金}《谈<新生>及其他》:“今天我还珍惜这份感情﹐可是我不能不责备自己的偏执﹑软弱﹑感伤﹐孤僻和近视。”

  • 僻執-汉语大词典

    僻執

    【1】偏僻固执。{宋}{无名氏}《道山清话》:“天資僻執﹐好勝不曉事。”

  • 公執-汉语大词典

    公執

    【1】指可为公证的凭据。{後蜀}{何光远}《鉴诫录·神口开》:“{唐}{大中}初﹐有{任士元}與{宇文錯}争田﹐俱無公執﹐雖經檢勘﹐難定是非。”【2】谓公正而坚持原则。{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下:“{劉后}垂簾聽政﹐{利用}({曹利用})自以親承顧托﹐庶事公執。時中官依{劉氏}之勢﹐多求徼幸﹐{利用}屢抑其請﹐由是讒嫉日至。”

  • 典執法-汉语大词典

    典執法

    【1】太平天囯的高级法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或各家有争訟﹐兩造赴兩司馬﹐兩司馬聽其曲直;不息﹐則兩司馬挈兩造赴卒長﹐卒長聽其曲直;不息﹐則卒長尚其事於旅帥﹑師帥﹑典執法及軍帥﹐軍帥會同典執法判斷之。”

  • 允執厥中-汉语大词典

    允執厥中

    【1】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孔颖达}疏:“信執其中正之道。”{明}{方孝孺}《夷齐》:“聖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聖人爲萬世法﹐一‘允執厥中’也。”{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学务大人〕足下一双短筒半新洋皮鞋﹐露着本地蓝市布家做的袜子。乍看使人觉得有些光线不调﹐看惯了更显得‘新旧咸宜’﹑‘允执厥中’。或者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调和的先声。”亦作“[允執其中]”。《论语·尧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後汉书·陈宠传》:“陛下探幽析微﹐允執其中。”

  • 允執其中-汉语大词典

    允執其中

    【1】见“允執厥中”。

  • 交執-汉语大词典

    交執

    【1】交友;结交。《後汉书·宣张二王传论》:“夫利仁者或借仁以從利﹐體義者不期體以合義……{王丹}難於交執之道﹐斯知交矣。”{宋}{范仲淹}《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祥符}紀號之初載﹐某薄遊至止﹐及公之門﹐因與君交執。”

  • 争執-汉语大词典

    争執

    【1】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果然有此﹐即使萬金﹐亦是兄弟的﹐小人并不敢争執。”{宋}{司马光}《议可札子》:“若群臣猶有固争執者﹐則願陛下更加審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孽海花》第十九回:“呀﹐可了不得﹐早知是{金老伯}﹐就是尊價逼人太甚﹐也不該給他争執了。”

  • 劫執-汉语大词典

    劫執

    【1】犹劫持,挟持。《新唐书·陆贽传》:“委疲羸者以守要衝﹐寇至而不支﹐則劫執芟蹂﹐恣所欲得。”《後汉书·桥玄传》:“{玄}少子十歲﹐獨游門次﹐卒有三人持杖劫執之﹐入舍登樓﹐就{玄}求貨﹐{玄}不與。”

  • 友執-汉语大词典

    友執

    【1】知心好友;朋友。《晋书·王导传》:“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宋}{叶適}《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自事君父﹐從友執﹐待妻子﹐馭下使人﹐臨財當事﹐余默考之﹐無一不合﹐使之治民﹐必爲仁牧。”《宋书·礼志二》:“逮{江左}初﹐{元帝}崩後﹐諸公始有謁陵辭陵之事﹐蓋由眷同友執﹐率情而舉﹐非{洛京}之舊也。”

  • 堅執-汉语大词典

    堅執

    【1】犹坚持。{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議者必謂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故勸陛下堅執不顧﹐期於必行。”{茅盾}《子夜》六:“她坚执要回家了--虽然到了家里﹐她亦未必感到愉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林善甫}堅執不受﹐如此數次相推。”《红楼梦》第十九回:“他母兄見他這般堅執﹐自然必不出來的了。”

  • 執-汉语大词典

    “[执]”的繁体字。《廣韻》之入切,入緝,章。【1】拘捕。《诗·大雅·常武》:“舖敦{淮}濆﹐仍執醜虜。”《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是時{柳彦璋}又取{江州}﹐執刺史{陶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鄂}爲人謹訥﹐年十九歲﹐見人羞澀如處子。被執﹐駭絶。”【2】拿;持。《诗·邶风·简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嘗辛苦。”{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文清}站起执酒壶﹐{思懿}随后向{曾皓}身边走来。”【3】持守。《礼记·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執大節﹐精貫白日。”{明}{何景明}《固权篇》:“故勢有執于累歲而不能保一日之命﹐威有行于四海而不能全一姓之族。”{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命之士﹐文學之儒﹐無不建義旗抗仇敵者﹐下至販夫子﹐兒童走卒﹐執志不屈。”【4】主持;掌管。《周礼·天官·小宰》:“執邦之九貢﹑九賦﹑九式之貳﹐以均財節邦用。”{唐}{韩愈}《送穷文》:“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羣言﹐執神之機。”{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齊}之{國}{高}﹐{周}之{劉}{尹}﹐世執政權。”【5】控制;统御。《淮南子·主术训》:“故法律度量者﹐人主之所以執下﹐釋而不用﹐是猶無轡銜而馳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御圓者不以信誠率衆﹐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6】操持;从事。《诗·豳风·七月》:“我稼既同﹐上入執宫功。”{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因为所执的业﹐彼此不同﹐在《新青年》时代﹐我虽以他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却并未留心他的文章。”【7】行;施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以{騶子}重於{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唐}{白居易}《平百货之价》:“今國家行挾銅之律﹐執鑄器之禁﹐使器無用銅。”【8】固执;坚持。《庄子·人间世》:“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距可乎?”《新唐书·裴佶传》:“詔用{盧杞}爲{饒州}刺史﹐與諫官執不可。”【9】依据;遵照。《墨子·经上》:“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三国 魏}{嵇康}《释私论》:“執其辭以推其理﹐察其情以其變。”{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序》:“不盡於言而執其言以求之﹐宜其失之不及也。”{鲁迅}《集外集·流言和谎话》:“撒谎和造谣﹐即在局外者也觉得。如果是严厉的观察和批评者﹐即可以执此而推论其他。”【10】判断。《礼记·中庸》:“發强剛毅﹐足以有執也。”{孔颖达}疏:“執﹐猶斷也。”《礼记·乐记》:“{師乙}曰:‘{乙}﹐賊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11】结成。参见“[執讎]”。【12】朋友;至交。《礼记·曲礼上》:“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宋}{范仲淹}《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某於祠部﹐同年之執也。”{元}{揭傒斯}《奔清甫墓志铭》:“君平居孝友﹐凡見父之執﹐母之族﹐必敬之如父母。”【13】通“[縶]”。《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則執騰駒﹐班馬政。”{陆德明}释文:“執如字﹐{蔡}本作縶。”《逸周书·大匡》:“明執於私﹐私回不中。”{朱右曾}校释“執讀爲縶……拘也。”【14】通“[慹]”。参见“[執服]”。【15】通“[蟄]”。《史记·天官书》:“執徐歲。”{司马贞}索隐引{李巡}曰:“伏蟄之物皆敦舒而出﹐故曰執徐。執﹐蟄也﹔徐﹐舒也。”【16】通“[摯]”。{殷}代的世家大族。《逸周书·商誓》:“{幾}{耿}{肅}{執}﹐乃{殷}之舊。”{朱右曾}校释:“執摯通。”【17】通“[墊1]”。陷下。《书·召诰》:“夫知保抱持厥婦子﹐以哀籲天﹐徂厥亡﹐出執。”{曾运乾}正读:“執讀爲墊。《説文》:‘下也。’《益稷》:‘下民昬墊。’{鄭}注:‘墊﹐陷也。’”【18】姓。{殷}{祖己}之后迁于{挚},分为{挚}{执}二姓。《随巢子》有{执无鬼}。

  • 執務-汉语大词典

    執務

    【1】操持;担任。《後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晩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私事﹐不辭劇易。”

  • 執鞭-汉语大词典

    執鞭

    【1】持鞭驾车。多借以表示卑贱的差役。《水浒传》第五八回:“親承天語浄狼烟﹐不著先鞭願執鞭。”《史记·管晏列传论》:“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爲之執鞭﹐所忻慕焉。”《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少年苦執鞭﹐恒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2】执教。

  • 執而不化-汉语大词典

    執而不化

    【1】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庄子·人间世》:“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詎可乎?”{郭象}注:“故守其本意也。”{王先谦}集解引{成玄英}云:“自以爲是。”

  • 執柯-汉语大词典

    執柯

    【1】《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以“執柯”指作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出﹐浼女舅執柯。媪議擇吉贅生。”{明}{沈受先}《三元记·托媒》:“你聘財若出銀百兩﹐管教今夜便成雙﹐與你執柯﹐期取弄璋。”

  • 執要-汉语大词典

    執要

    【1】掌握要害;抓住关键。《管子·君臣上》:“道也者﹐萬物之要也。爲人君者執要而待之﹐則下雖有奸僞之心﹐不敢殺也。”《韩非子·扬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 執行主席-汉语大词典

    執行主席

    【1】开会时由主席团在成员中推举的轮流主持会议的人。《人民日报》1986.3.25:“今天的会议通过了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 執熱-汉语大词典

    執熱

    【1】谓手执灼热之物。《诗·大雅·桑柔》:“誰能執熱,逝不以濯。”{毛}传:“濯所以救熱也。”{郑玄}笺:“當如手執熱物之用濯。”一说,谓苦热。{段玉裁}曰:“執熱,言觸熱﹑苦熱。濯,謂浴也……此詩謂誰能苦熱,而不澡浴以潔其體,以求涼快者乎?”见《<诗>“执热”解》。{唐}{韩愈}《答张籍书》:“今乃大得所圖﹐脱然若沈痾去體﹐灑然若執熱者之濯清風也。”《孟子·离娄上》:“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朱熹}集注:“言誰能執熱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南朝} {梁}{周兴嗣}《千字文》:“骸垢想浴﹐執熱願涼。”

  • 執異-汉语大词典

    執異

    【1】谓持不同的主张。{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 執履-汉语大词典

    執履

    【1】指操守和行为。《南史·袁湛袁粲等传论》:“{粲}執履之迹﹐近乎仁勇﹐古人所謂疾風勁草﹐豈此之謂乎?”

  • 執挣-汉语大词典

    執挣

    【1】见“執争”。

  • 執劫-汉语大词典

    執劫

    【1】犹劫持。《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欲望生耶?”{汉}{荀悦}《汉纪·高后纪》:“若{寄}父爲功臣而又被執劫﹐雖權賣{吕禄}以安社稷﹐義存君親可矣。”{唐}{权德舆}《王公神道碑铭》:“吾嘗被冕服﹐近天子之光﹐不能酬恩刷耻﹐而遭罹執劫﹐得正而死﹐猶生之年。”

  • 執粗井竈-汉语大词典

    執粗井竈

    【1】谓操持家务。喻为人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女笑曰:‘身既無託﹐願執粗井竈。’{王申}即日賃衣貰禮爲新婦。”

  • 執詞-汉语大词典

    執詞

    【1】犹立论。{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愈}固弗習二氏之書﹐尤未聞君子之道﹐故執詞發難﹐局蹙不寧。”

  • 執訊-汉语大词典

    執訊

    【1】后代指接谈,通讯。{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辛亥冬﹐從{京口}執訊來﹐自稱女弟子﹐以詩受業。”{章炳麟}《陆机赞》:“與弟{雲}頻頻執訊﹐悉密如兒童安語。”{宋}{王安石}《谢范资政启》:“竊陶大化﹐瞻若重霄。執訊隆堂﹐近修於堂禮;占辭記室﹐屢致于尊光。”【2】谓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诗·小雅·出车》:“執訊獲醜﹐薄言還歸。”{郑玄}笺:“執其可言問所獲之衆。”{陈奂}传疏:“謂所生得敵人﹐而聽斷其辭也。”后以为称美战功之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雖《詩》美執訊﹐《易》嘉折首﹐{周}之{方}{召}﹐{漢}之{衛}{霍}﹐豈足以談?功軼古人﹐勳超前世。”【3】古时掌通讯的官吏。《左传·文公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杜预}注:“執訊﹐通訊問之官。”

  • 執箕箒-汉语大词典

    執箕箒

    亦作“[執箕帚]”【1】指做奴仆。{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箕箒。”【2】谓持簸箕扫帚从事洒扫。多指做妻妾。《三国演义》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願獻{甄氏}爲世子執箕帚。”《国语·吴语》:“一介嫡女﹐執箕箒以晐姓於王宫。”{汉}{刘向}《说苑·修文》:“草茅之産﹐未習於織紝紡績之事﹐得奉執箕箒之事﹐敢不敬拜。”

  • 執見-汉语大词典

    執見

    【1】固执己见。《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媽媽道:‘孩兒休如此執見!爹媽單生你一人﹐並無兄弟。你嫁得人時﹐爹媽也得半子之靠。’”《天雨花》第六回:“當初原來是你父親執見﹐若肯投降﹐便與我一般富貴﹐他反抗拒辱駡﹐所以被我殺了。”【2】谓根据已显现的事物。《韩非子·八经》:“執見以得非常。”{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執見在之物以察陰情。”

  • 執咎-汉语大词典

    執咎

    【1】《诗·小雅·小旻》:“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郑玄}笺:“謀事者衆,訩訩滿庭,而無敢決當是非,事若不成,誰云己當其咎責者。言小人争知而讓過。”后以“執咎”称敢于建言,不怕任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希尹}自太祖舉兵﹐常在行陣﹐所至有功……及爲相﹐有大政﹐皆身先執咎﹐時人稱之。”{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策》:“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鮮執咎之臣﹐自國及家﹐寖而成俗。”

  • 執掌-汉语大词典

    執掌

    【1】掌管;掌握。{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三折:“偌大的個家當﹐俺娘女每怎生執掌的住。”{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五:“这三位小角色再加上秘书长的{张厉生}﹐事实上执掌着政治部内政大权。”{清}{李渔}《巧团圆·买父》:“况且爲父的人﹐就是一家之主﹐銀錢入出﹐都該是爲父的執掌﹐所以就煩爹爹代收。”

  • 執録-汉语大词典

    執録

    【1】逮捕。《南史·宋巴陵哀王休若传》:“中兵參軍{京兆}{王敬先}勸割據{荆楚}。{休若}執録﹐馳使白{明帝}﹐{敬先}坐誅。”

  • 執勇-汉语大词典

    執勇

    【1】谓可驾驭勇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爲{蒲}大夫﹐辭{孔子}。{孔子}曰:‘{蒲}多壯士﹐又難治。然吾語汝:恭以敬﹐可以執勇;寬以正﹐可以比衆。’”{裴駰}集解:“言恭謹謙敬﹐勇猛不能害﹐故曰‘執’也。”

  • 執奏-汉语大词典

    執奏

    【1】持章表上奏君主。《晋书·贾谧传》:“{謐}重執奏{戎}{華}之議﹐事遂施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詔:‘内降指揮﹑百司執奏毋輒行;敢因緣干請者﹐諫官﹑御史察舉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當{和珅}聲勢熏灼﹐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曹錫寳}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

  • 執蓋-汉语大词典

    執蓋

    【1】道教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唐}{陆龟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龚美》诗:“執蓋冒花香寂歷﹐侍晨交佩響闌珊。”自注:“執蓋﹑侍晨﹐皆仙之貴侣矣。”

  • 執迷不醒-汉语大词典

    執迷不醒

    【1】犹执迷不悟。京剧《白蛇传》第九场:“{许官人}休得要执迷不醒﹐她本是{峨眉山}千年的蛇精。”《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寶釵}雖不言語﹐遇事試探﹐見他執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淚。”

  • 執怨-汉语大词典

    執怨

    【1】抱怨,结怨。{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你莫听人家的闲话﹐便是大娘往日不会做人﹐亏待了你﹐也莫执怨。”

  • 執憑-汉语大词典

    執憑

    【1】凭证;官府的证件。《水浒传》第二二回:“太公既有執憑﹐把將來我们看﹐抄去縣裏回話。”

  • 執圭-汉语大词典

    執圭

    亦作“[執珪]”【1】以手持圭。《战国策·韩策三》:“{申不害}與{昭釐侯}執珪而見{梁}君。”古代大夫始得执圭﹐因以指称仕宦。《论语·乡党》:“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清}{陈梦雷}《李葆甫传》:“至夫棲遲泉石﹐樂其天真﹐較世之執圭膺組而俯仰趦趄者﹐世必有能辨之﹐又奚俟予言。”【2】{先秦}{楚国}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吕氏春秋·知分》:“{荆王}聞之﹐仕之執圭。”《战国策·楚策一》:“{楚}嘗與{秦}構難﹐戰於{漢中}﹐{楚}人不勝﹐通侯﹑執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漢中}。”【3】泛指封爵。{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執珪之賞﹐是足下材力自致﹐非聚族而謀者﹐所敢與其巧也。”

  • 執牛耳-汉语大词典

    執牛耳

    【1】后世以称人于某方面居领导地位。{明}{张煌言}《复卢牧舟司马若腾书》:“儻老祖臺肯執耳{齊}盟﹐則元老臨戎﹐軍聲克振。”{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論文采﹐天仙吏﹐謫人間。好教執牛耳﹐主騷壇。”亦省作“[執耳]”。【2】指主持盟会的人。古代诸侯会盟,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盘盛牛耳,主盟者执盘,使与盟会者以血涂口(歃血),以示诚信不渝。《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汉}{郑玄}注:“合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執之。”《左传·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杜预}注:“執牛耳﹐尸盟者。”

  • 執著-汉语大词典

    執著

    亦作“[執着]”【1】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茅盾}《关于<遥远的爱>》:“对于人生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这也是对的。”《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執着﹐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没個做圓活處。”【2】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唐}{白居易}《传法堂碑》:“凡夫無明﹐二乘執著。”《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

  • 執役-汉语大词典

    執役

    【1】服役的人;工作人员。{汉}{崔瑗}《司隶校尉箴》:“使臣司隸﹐敢告執役。”{清}{马建忠}《適可斋记言·铁道论》:“各職之下﹐以站之等第定執役之名數。”【2】服役;担任劳役。{明}{梁辰鱼}《浣纱记·放归》:“願主公夫人勿圖歡樂﹐要報大仇﹐三年執役之羞﹐不可忘也。”《清史稿·食货志一》:“甚有兩姓丁口村莊相等﹐而此姓爲彼姓執役﹐有如奴隸﹐亦諭開除。”{廖仲恺}《答胡適论井田书》:“{欧洲}中古封建时代人民对于君主有执役的义务。”

  • 執文害意-汉语大词典

    執文害意

    【1】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二:“此皆執文害意﹐信經廢傳之過也。”{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文害意﹐謂非貧乏不在此數。”

  • 執憲-汉语大词典

    執憲

    【1】司法,执行法令。《北史·外戚传·常英》:“後{員}與{伯夫}子{禽可}共爲飛書﹐誣謗朝政。事發﹐有司執憲﹐刑及五族。”《汉书·丙吉传》:“廷尉{于定國}執憲詳平﹐天下自以不寃。”{唐}{李嘉祐}《送崔侍御入朝》诗:“十年猶執憲﹐萬里獨歸春。”【2】执法者。《文选·曹植<责躬>诗》:“違彼執憲﹐哀予小臣。”{吕向}注:“言天子不忍刑我﹐暴尸於朝市﹐故違執法者﹐哀憐我也。”

  • 執夷-汉语大词典

    執夷

    【1】持平;主持公道。《晋书·孙惠传》:“執夷正立﹐則取疾姦佞。”【2】兽名。《尔雅·释兽》“貔﹐白狐﹐其子豰”{晋}{郭璞}注:“一名執夷﹐虎豹之屬。”

  • 執鞚-汉语大词典

    執鞚

    【1】谓牵马。鞚,马勒。指因仰慕其人,愿为执贱役。{唐}{黄滔}《与薛推先辈书》:“所以耻不游門﹐勇於執鞚。遂投鄙拙﹐上瀆精奇。”

  • 執質-汉语大词典

    執質

    【1】犹执挚。《尚书大传》卷五:“吾於天下豈卑賤也﹐豈乏士也﹐所執質而見者十二﹐委質而相見者三十﹐其來執質之士百﹐我欲盡智得情者千人﹐而吾僅得三人焉。”{汉}{刘向}《说苑·建本》:“有昭辟雍﹐有賢泮宫﹐田里周行﹐濟濟鏘鏘﹐而相從執質﹐有族以文。”

  • 執壺-汉语大词典

    執壺

    【1】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你抱着執壺﹐在席上與娘斟酒﹐這回不見了壺兒﹐你來賴我。”《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迎春}道:‘此是上邊篩酒的執壺﹐你平白拿來作甚麽?’”

  • 執失-汉语大词典

    執失

    【1】复姓。{唐}有{执失思力}。见《旧唐书·突厥传上》﹑《新唐书·诸夷蕃将传》。

  • 執輿-汉语大词典

    執輿

    【1】谓执辔驾车。《论语·微子》:“{長沮}曰:‘夫執輿者爲誰?’{子路}曰:‘爲{孔丘}。’”

  • 執喪-汉语大词典

    執喪

    【1】《礼记·檀弓上》:“{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后以“執喪”为奉行丧礼或守孝之称。{清}{魏源}《赵汝愚拥立宁宗论》:“{孝宗}崩﹐羣臣疏請執喪﹐而{光宗}不成服﹐不執喪。”{唐}{元稹}《李珝监察御史制》:“以爾{珝}文學周敏﹐操行端方﹐執喪有聞﹐俯以就制。”《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其執喪﹐哀戚甚悼。”

  • 執幹-汉语大词典

    執幹

    【1】犹主持,总管。{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憐汝家中紛紜﹐無執幹者﹐故不惜愛女送來祗奉。”

  • 執搏-汉语大词典

    執搏

    【1】捕捉。《朱子全书》卷二八:“略有縫罅﹐如可鈎索﹐略有形影﹐如可執搏﹐則遂極筆模寫以坿於經。”{汉}{应劭}《风俗通·祀典·画虎》:“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鋭﹐噬食鬼魅。”

  • 執政-汉语大词典

    執政

    【1】执正,主持正义。《後汉书·桓典传》:“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回避。”【2】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叶圣陶}《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左传·襄公十年》:“晨攻執政于西宫之朝。”{宋}{王安石}《沈内翰墓志铭》:“平居閉門﹐雖執政﹐非公事不輒見也。”【3】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国语·晋语五》:“寡君使{克}也﹐不腆敝邑之禮﹐爲君之辱﹐敢歸諸下執政﹐以憖御人。”{韦昭}注:“執政﹐執事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張}後至﹐立于客間。執政禦之﹐適客後。”{杜预}注:“掌位列者。”【4】掌管国家政事。《新唐书·朱敬则传》:“及執政﹐每以用人爲先﹐細務不省也。”{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叔姪相繼執政﹐俱死事﹐士論所嘉。”《左传·襄公十年》:“有災﹐其執政之三士乎?”【5】{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樞密之職如舊﹐與三省長官通謂之執政矣。”《金史·苏保衡翟永固等传赞》:“{金}制……右右丞﹑参知政事﹐是謂執政。”【6】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 執抶-汉语大词典

    執抶

    【1】谓持鞭督责。语本《左传·襄公十七年》:“{子罕}聞之,親執扑,以行築者,而抶其不勉者。”{清}{钱谦益}《戏为拂水筑台歌赠嘉定夏生华甫》:“不煩執抶争用命﹐日旰奮迅逾亭午。”

  • 執競-汉语大词典

    執競

    【1】谓竞相举起。{晋}{左思}《蜀都赋》:“羽爵執競﹐絲竹乃發。”【2】谓自强不息。《北史·高允传》:“{季才}之性﹐柔而執競。”{晋}{潘岳}《西征赋》:“旋{牧野}而歷兹﹐愈守柔以執競。”《诗·周颂·执竞》:“執競{武王}﹐無競維烈。”{朱熹}集传:“競﹐强也。言{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競。”

  • 執膰-汉语大词典

    執膰

    【1】谓古代于祭祀后向参祭者分祭肉。《左传·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 執操-汉语大词典

    執操

    【1】持守节操。{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於乎﹐貞明執操﹐其丈夫女哉!”《韩非子·显学》:“立節參民﹐執操不侵﹐怨言過於耳必隨之以劍﹐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爲自好之士。”{晋}{皇甫谧}《高士传·韩顺》:“{地皇}四年﹐{漢}起兵於{南陽}﹐{順同}縣{隗囂}等起兵﹐自稱上將軍﹐西州大震﹐唯{順}修道山居﹐執操不回。”

  • 執伐-汉语大词典

    執伐

    【1】谓为人作媒。{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临海令》:“有女窺見一生韶美﹐悦之。一賣婆在傍曰:‘此吾鄰家子也﹐爲小娘子執伐﹐成佳偶矣。’”{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拒婚》:“紅樓此日招鳳侣﹐遣妾每特來執伐﹐望君家殷勤首肯﹐早諧結髮。”

  • 執事-汉语大词典

    執事

    【1】差事;工作。《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王慶}五更入衙畫卯﹐幹辦完了執事﹐閑步出城南﹐到{玉津圃}游玩。”{李广田}《没有太阳的早晨》:“甚至想到叫孩子也在老爷家里找一份执事﹐可是孩子還太小。”《西游记》第五回:“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晩好生在意。”【2】仪仗。《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傳齊轎夫﹐也不用全副執事﹐只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買了副執事﹐刻了封條﹐順便回家到任。”{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船舱门外摆着‘迴避’‘肃静’虎头牌和各种执事。”【3】对对方的敬称。{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階也……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與言殿下﹑閤下﹑執事之屬﹐皆此類也。”《明史·徐一夔传》:“僕素謂執事知我﹐今自審終不能副執事之望。”《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杜预}注:“言執事﹐不敢斥尊。”【4】有职守之人;官员。{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新熟之時﹐豈宜無備﹐乃詔執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實倉廪。”《汉书·王莽传下》:“朝之執事﹐亡非同類。”《书·盘庚下》:“嗚呼!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有隱哉。”{孔颖达}疏:“其百執事謂大夫以下﹐諸有職事之官皆是也。”【5】从事工作;主管其事。{宋}{苏辙}《梁惟简供备库使诰词》:“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執事之勞﹐而有不被其賜者乎?”《史记·蒙恬列传》:“及{武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沉於{河}﹐曰:‘王未有識﹐是{旦}執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閒民﹐無常職﹐轉移執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閒民﹐謂無事業者﹐轉移爲人執事﹐猶今傭賃也。”【6】指供役使者,仆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令執事准備﹐{紅娘}辭去。”{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盐商》:“左右執事﹐類皆綺歲俊童。”

  • 執共-汉语大词典

    執共

    【1】保持恭敬。共,通“恭”。《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

  • 執道-汉语大词典

    執道

    【1】遵守正道。《孔子家语·观周》:“吾比執道﹐而今委質以求當世之君﹐而弗受也﹐道於今難行也。”

  • 執服-汉语大词典

    執服

    【1】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汉书·陈咸传》:“下吏畏之﹐豪彊執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見廢。”

  • 執結-汉语大词典

    執結

    【1】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字据。{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若里長有業户不到﹐而朦朧量報者﹐許人告首﹐處以重罪﹐亦要取業户連名執結。”{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若共{胡敬德}草草的鞭鬭槍﹐分明立了執結並文狀﹐則他家自賣弄伶俐半晌。”《西游记》第七四回:“問他個詳細﹐教他寫個執結﹐開個花名。”【2】犹证实,对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你若進了狀﹐我鄰里人家﹐少不得要執結人命虚實﹐大家有些油水。”

  • 執虎子-汉语大词典

    執虎子

    【1】《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蟬右貂,本{秦}丞相史,往來殿中,故謂之侍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后因以“執虎子”戏称侍中。《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於是乃止”{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舊儀﹐侍中親省起居﹐故俗謂之執虎子。始{則}同郡{吉茂}者﹐是時仕甫歷縣令﹐遷爲散。{茂}見{則}﹐嘲之曰:‘仕進不止執虎子。’”

  • 執拗-汉语大词典

    執拗

    亦作“[執抝]”【1】拦阻。《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裏執抝得他住。”《明史·杨廷和传》:“{江}左比歲不登﹐中官請遣官督織造……{廷和}等不奉命﹐因極言民困財竭﹐請毋遣。帝趣益急﹐且戒毋瀆擾執拗。”【2】坚持己见,固执任性。{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荆公}〕又曰:‘有{伊尹}之志﹐則放其君可也;有{周公}之志﹐則誅其兄可也;有{周}后妃之志﹐則求賢審官可也。’似此議論﹐豈特執抝而已﹐真悖理傷道也。”{清}{李渔}《蜃中楼·龙战》:“當初是令姪女執拗﹐不肯與小兒成親。”{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什么话?”

  • 執志-汉语大词典

    執志

    【1】坚持素志,不改变其操守。{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之末世﹐五遭傾覆﹐一命之士﹐文學之儒﹐無不建義旗以抗仇敵者﹐下至販夫子兒童走卒﹐執志不屈而仰藥剚刃以死者﹐不可勝計也。”《後汉书·逸民传·高凤》:“{鳳}年老﹐執志不倦﹐名聲著聞。”{唐}{张九龄}《敕勃律国王书》:“知卿忠赤﹐輸誠國家﹐外賊相誘﹐執志無二。”

  • 執巾櫛-汉语大词典

    執巾櫛

    【1】古时为人妻妾的谦辞。《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杨伯峻}注:“《禮記·曲禮下》云:‘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巾爲拭巾﹐櫛乃梳篦之總名。侍執巾櫛﹐當時謙語。”{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妾得執巾櫛以侍王﹐非不欲專貴擅愛也。”

  • 執板-汉语大词典

    執板

    【1】执拗刻板。《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因他凡事執板﹐狷介忤俗﹐邑中的輕薄後生都以怪物名之。”《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欲待將此事與娘子説明一句﹐又恐他情性執板﹐事決不諧。”

  • 執籌-汉语大词典

    執籌

    【1】方言。抓阄儿。《羊城晩报》1984.3.31:“区领导部门无法应付﹐最后只好通过‘执筹(抓阄)’的办法来解决。”

  • 執幡-汉语大词典

    執幡

    【1】旧时葬仪,父母之丧,子持纸幡导柩而行。{梁斌}《红旗谱》二三:“出殡的时候﹐{严志和}跟{涛}他娘穿着大孝﹐执幡摔瓦。”

  • 執本-汉语大词典

    執本

    【1】把握根本。《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君者執本﹐相執要﹐大夫執法﹐以牧其羣臣。”《汉书·艺文志》:“知秉要執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 執據-汉语大词典

    執據

    【1】遵照;依据。{宋}{宋祁}《赠尚书右仆射孙奭谥议》:“執據聖道﹐洮汰羣疑。”【2】谓据理争论。《北史·寇祖礼传》:“〔{祖禮}〕畏避勢家﹐承顔候色﹐不能有所執據。”《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大將軍以其尚幼﹐謂當改心爲善﹐殷勤執據。”

  • 執竿-汉语大词典

    執竿

    【1】谓垂钓。{三国} {魏}{嵇康}《卜疑》:“爾乃思丘中之德士﹐樂川上之執竿也。”《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楚}聘{莊周}﹐非不廣也﹐執竿不顧。”

  • 執策-汉语大词典

    執策

    【1】持鞭。{明}{高启}《寓感》诗之十三:“駑馬放田野﹐志本在豐章。偶遇執策人﹐驅上千里道。”《仪礼·聘礼》:“司馬執策立于其後。”【2】执持简册。《穆天子传》卷六:“内史執策。”{郭璞}注:“所以書贈賵之事。内史﹐主册命者。”

  • 執薪-汉语大词典

    執薪

    【1】谓举行火化。{明}{陶宗仪}《辍耕录·与妓下火文》:“妾死在旦夕﹐卿須自執薪。”

  • 執念-汉语大词典

    執念

    【1】犹执着。{冯至}《帷幔》诗:“我情愿消灭了一切执念﹐冰一般凝冻了我的心肠。”{郭沫若}《残春》:“我们对于生的执念﹐却是日深一日。”

  • 執筆法-汉语大词典

    執筆法

    【1】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鈎﹑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鈎”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 執契-汉语大词典

    執契

    【1】谓手持凭证,以相验对。{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契者﹐結也。上古純質﹐結繩執契。”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五引《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衆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2】谓把握契机。{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又見陛下以爲執契則羣下用情﹐躬親則庶官無黨。”{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執契之道﹐垂衣不言。”《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可以執契而居簡﹐無爲而不宰。”

  • 執心-汉语大词典

    執心

    【1】谓心志专一坚定。{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一》:“{彭}爲郡吏﹐執心堅守﹐是其節也。”{唐}{顾况}《瑶草春》诗:“執心輕{子都}﹐信節冠{秋胡}。”【2】犹秉性。{汉}{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父子不同﹐執心各異。”《北史·赵肃传》:“{肅}久在理官﹐執心平允﹐凡所處斷﹐咸得其情。”

  • 執戟-汉语大词典

    執戟

    【1】{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名。《史记·滑稽列传》:“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清}{龚自珍}《籴保阳》诗:“掌故二百年﹐身先執戟老。”{明}{沈采}《千金记·夜宴》:“我如今授你執戟郎官﹐你權知職事﹐待後有功﹐重行陞賞。”

  • 執鈞-汉语大词典

    執鈞

    【1】犹掌权。亦指掌权的人。《晋书·愍帝纪》:“選者爲人擇官﹐官者爲人擇利﹐而執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十數。”《周书·静帝纪》:“今四海寧一﹐八表無塵﹐元輔執鈞﹐垂風揚化。”《北史·刘昉柳裘等传论》:“{隋文}肇基王業﹐{劉昉}實啟其謀﹐于時當軸執鈞﹐物無異論。”

  • 執柄-汉语大词典

    執柄

    【1】拿着器皿的柄。《礼记·祭统》:“尸酢夫人執柄;夫人授尸執足。”{孔颖达}疏:“尸酢夫人執柄者﹐爵爲雀形﹐以尾爲柄。”【2】掌权;掌权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故人臣執柄而擅禁﹐明爲己者必利。”《商君书·算地》:“身有{堯}{舜}之行而功不及{湯}{武}之略﹐此執柄之罪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可知》:“官吏相蒙﹐奴僕執柄﹐是非倒置﹐惟利是圖﹐一國之事可知矣。”

  • 執籥-汉语大词典

    執籥

    【1】持籥。《诗·邶风·简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朱熹}集传:“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2】掌管锁钥。指看守门户。{汉}{蔡邕}《表太尉董公可相国》:“在他署﹐抱關執籥﹐以守漏刻。”

  • 執梃-汉语大词典

    執梃

    【1】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宋}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衆”。三司副使“唯乘紫絲暖座,從人隊長持破木梃。”《宋史·南汉世家》:“臣率先來朝﹐願得執梃﹐爲諸國降王長。”

  • 執正-汉语大词典

    執正

    【1】谓驳正,纠正。《隋书·骨仪传》:“時刑部尚書{衛玄}兼領{京兆}内史﹐頗行詭道﹐輒爲{儀}所執正。”{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上》:“臣下懦弱﹐莫敢執正{夏侯}之議。”【2】谓秉公处治。《新唐书·张镒传》:“遂執正其罪﹐{縱}得流﹐{鎰}貶{撫州}司户參軍。”《明史·唐龙传》:“吏坐獄不窮竟去者數十人﹐{龍}獨執正{東山}罪。”【3】主持公道。《南史·王镇之传》:“後爲御史中丞﹐執正不撓﹐百僚憚之。”《淮南子·主术训》:“使人主執正持平﹐如從繩準高下。”

  • 執勞-汉语大词典

    執勞

    【1】犹操劳。{唐}{皇甫冉}《送陆邃潜夫》诗序:“今齒髮向暮﹐執勞無力﹐衆雛嗷嗷﹐開口待哺。”《宋书·谢瞻传》:“恐僕役營疾懈倦﹐躬自執勞。”

  • 執御-汉语大词典

    執御

    【1】犹掌事。{唐}{杨炯}《隰川县令李嘉墓志铭》:“將軍{李牧}﹐人主願其同時;{河}尹{李膺}﹐天下思其執御。”【2】驾车。《论语·子罕》:“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吾執御矣。’”{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本當執御以侍{晏嬰}﹐非敢泛舟而希{范蠡}。”

  • 執定-汉语大词典

    執定

    【1】犹坚持。《红楼梦》第六九回:“若只管執定主意﹐豈不怕……死無葬身之地。”{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所思少窒﹐仍放過﹐且閲他篇﹐不可執定﹐復酌酒酣卧﹐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2】牢牢地拿着。《水浒传》第六十回:“{項充}﹑{李衮}得令﹐各執定蠻牌﹐挺着標槍飛劍﹐只等{樊瑞}作用。”

  • 執炊-汉语大词典

    執炊

    【1】掌管炊事;做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既歸﹐益自韜晦﹐讀書不出﹐一跛嫗執炊而已。”{刘半农}《学徒苦》诗:“暇当执炊﹐兼锄园圃。”

  • 執議-汉语大词典

    執議

    【1】谓坚持某种意见。{明}{李东阳}《杨南里传》:“徒以口舌執議﹐匹夫結釁﹐至終身不復用。”{苏曼殊}《岭海幽光录》:“妾{湛氏}女也﹐非君執議﹐遊魂無依矣。”

  • 執威-汉语大词典

    執威

    【1】谓施行刑罚。《管子·幼官》:“發善必審於密﹐執威必明於中。”{尹知章}注:“執威﹐謂行刑。”

  • 執守-汉语大词典

    執守

    【1】犹操守。亦指保持节操。《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上無執守﹐爲汝輩所惑。”{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權爲良策﹐吾嘗斥之﹐以爲執守未堅﹐而淪没於富貴之中﹐則鮮不毁方而合矣。”{吴晗}《论晩明“流寇”》:“廷臣则善私而不善公﹐善结党而不善自立﹐善逢迎而不善执守。”{唐}{赵璘}《因话录》卷五:“{裴公}曰:‘公誠佳士﹐但此官與公不相當﹐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綱紀……’其執守如此。”【2】持守;坚持。{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顧瞻禮義﹐執守規矩﹐不猶愈于學非而博者乎!”{章炳麟}《代议然否论》:“余固非執守共和政體者。”《参同契》卷下:“棲遲僻陋﹐忽略令名﹐執守恬淡﹐希時安平。”

  • 執殳-汉语大词典

    執殳

    【1】《诗·卫风·伯兮》:“伯也執殳,爲王前驅。”{毛}传:“殳,長丈二而無刃。”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明}{唐顺之}《书王氏传家录後》:“其斬馘自一級以上﹐至於執殳樵爨﹐亦莫不授武功爵。”{清}{昭槤}《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如使{芳}執殳效命﹐早裹屍馬革矣。”{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餽餉人推輅﹐誰何吏執殳。”

  • 執職-汉语大词典

    執職

    【1】专司某事;服役。《穆天子传》卷六:“執職之人﹐倍之。”{郭璞}注:“執職﹐猶職事也。”【2】持旗。職,通“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幟’。”

  • 執秩-汉语大词典

    執秩

    【1】主管爵秩的官名。《孔子家语·正论》:“{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禮﹐作執秩以正其官。”{杜预}注:“執秩﹐主爵秩之官。”{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内之幅員萬里﹐以執秩拱稽﹐時聽教命。”

  • 執索-汉语大词典

    執索

    【1】犹捕捉。{明}{王廷相}《<石龙集>序》:“雲之變化﹐湍之噴激﹐窅無定象可以執索。”

  • 執作-汉语大词典

    執作

    【1】操作;劳作。{南朝} {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身無執作之勞﹐口餐香積之飯。”

  • 執轡-汉语大词典

    執轡

    【1】谓手持马缰驾车。《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信陵君}爲{侯生}執轡﹐{張子房}爲{圯上老人}納履﹐後來興王定霸﹐做出許多事業。”《韩诗外传》卷一:“{子貢}執轡而問曰:‘……今{陳}之修門者衆矣﹐夫子不爲式﹐何也?’”《後汉书·北海靖王兴传》:“{顯宗}之在東宫﹐尤見幸待﹐入侍諷誦﹐出則執轡。”【2】引申为驾驭能力。{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觀其體贍而律調﹐辭清而志顯﹐應物掣巧﹐隨變生趣﹐執轡有餘﹐故能緩急應節矣。”

  • 執梢-汉语大词典

    執梢

    【1】掌舵;操舟。{唐}{尉迟枢}《南楚新闻》:“生少小素涉江湖﹐頗熟風水間事﹐遂與往來舟船執梢﹐以求衣食。”

  • 執古-汉语大词典

    執古

    【1】固执。《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你就這們執古性兒﹐就真個一口價兒?”《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二娘好執古﹐俺衆人就没些分上兒?”【2】坚守古道。语本《老子》:“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晋}{左思}《魏都赋》:“過以以剽之單慧﹐歷執古之醇聽。”

  • 執脩-汉语大词典

    執脩

    【1】行束修礼。意谓拿着干肉,作相见的礼品。《礼记·少仪》:“陳酒執脩以將命。”

  • 執斲-汉语大词典

    執斲

    【1】指木工。《左传·成公二年》:“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公衡}爲質﹐以請盟。”{杜预}注:“執斲﹐匠人。”{清}{黄遵宪}《逐客篇》诗:“酒人率庖人﹐執鍼偕執斲。”

  • 執手-汉语大词典

    執手

    【1】亦称“[執手禮]”。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相见时的一种礼节。《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延宗}見士卒﹐皆親執手陳辭﹐自稱名﹐流涕嗚噎。”《北史·可朱浑元传》:“{元}至﹐〔{神武}〕引見執手。後拜{并州}刺史。”《辽史·国语解》:“執手禮:將帥有克敵功﹐上親執手慰勞;若將在軍﹐則遣人代行執手禮。優遇之意。”【2】犹拱手。《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説罷﹐便向姑娘執手鞠躬行了半禮。”【3】犹握手;拉手。{宋}{柳永}《雨霖铃》词:“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诗·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郑玄}笺:“言執手者﹐思望之甚也。”{清}{吴伟业}《别维夏》诗:“正逢漉酒登高會﹐執手西風歎落暉。”

  • 執紼-汉语大词典

    執紼

    【1】泛称为人送殡。{明}{何景明}《祭岳母文》:“今母之亡﹐我適來鄉。臨風釃觴﹐臨河執紼。死生俯仰﹐哀來慟哭。”{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出殡那天﹐{剑平}亲自走来执绋。”{唐}{黄滔}《祭崔补阙文》:“方俟彈冠﹐仰修程於霄漢;誰云執紼﹐悲落景於桑榆。”【2】谓丧葬时手执牵引灵柩的大绳以助行进。《礼记·曲礼上》:“助葬必執紼。”{郑玄}注:“葬﹐喪之大事。紼﹐引車索。”《後汉书·独行传·范式》:“{式}因執紼而引﹐柩於是乃前。”

  • 執丈-汉语大词典

    執丈

    【1】对年长友人之称。《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此中羣仙别館﹐諸執丈皆游戲於兹﹐來日當集吾舍﹐將其詩文﹐送汝歸去。”

  • 執靮-汉语大词典

    執靮

    【1】握马缰。借指骑马。{清}{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傅爾丹}〕率{滿洲}﹑緑營等五萬兵討之﹐諸{蒙古}藩臣皆執靮以從。”{宋}{王安石}《祭马龙图文》:“始逢君之執靮﹐屢顧我而回鑣。”{唐}{韩偓}《病中闻复官》诗之一:“抽毫連夜侍{明光}﹐執靮三年從省方。”

  • 執業-汉语大词典

    執業

    【1】谓持书诵习。业,书册,书板。《礼记·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手執業則投之﹐食在口則吐之。”【2】谓持以为业。{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將應有的家私都與{李阿陳}永遠執業。”【3】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猶恨{小倉山}遠﹐大雅堂高﹐執業有心﹐望塵無分。”《後汉书·桓荣传》:“乘輿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几杖﹐會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及{榮}門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每言輒曰‘大師在是’。”【4】从事的行业。{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蛋户﹑樂户﹑丐户之别異流品﹐不過以其執業過賤而抑之耳。”

  • 執囚-汉语大词典

    執囚

    【1】拘捕囚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2】指被拘捕囚禁。{汉}{桓宽}《盐铁论·世务》:“身執囚而國幾亡。”

  • 執將-汉语大词典

    執將

    【1】主将。{俞樾}《诸子平议·管子六》:“執將﹐即主將也。”《管子·轻重乙》:“誰能聽旌旗之所指而得執將首者﹐賜之千金。”

  • 執火-汉语大词典

    執火

    【1】螃蜞的别称。{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蟚蜞﹐小蟹也……其有一螯偏大者﹐謂之擁劍﹐亦名執火﹐以其螯赤﹐故謂執火也。”

  • 執雌-汉语大词典

    執雌

    【1】谓保持柔顺之德。《孔子家语·观周》:“温恭慎德﹐使人慕之;執雌持下﹐人莫踰之。”{章炳麟}《箴新党论》:“學生能善體虜酋之志﹐執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於是乎在。”

  • 執馭-汉语大词典

    執馭

    【1】驾驭车马。《後汉书·百官志二》:“天子每出﹐奏駕上鹵簿用;大駕則執馭。”

  • 執信-汉语大词典

    執信

    【1】秉持信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三国} {魏}{嵇康}《家诫》:“若夫{申胥}之長吟﹐{夷叔}之全潔﹐{展季}之執信﹐{蘇武}之守節;可謂固矣。”

  • 執鞭墜鐙-汉语大词典

    執鞭墜鐙

    亦作“[執鞭隨鐙]”【1】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宋江}云]假似哥哥上馬呵。[正末唱]上馬處與他執鞭墜鐙。”《三国演义》第二八回:“願將軍不棄﹐收爲步卒﹐早晩執鞭隨鐙﹐死亦甘心。”《水浒传》第六七回:“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願爲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爲萬幸。”{明}{陆采}《明珠记·激礼》:“今請太尉入朝﹐共成大事﹐小將情願執鞭隨鐙。”

  • 執持-汉语大词典

    執持

    【1】握持;掌握;控制。{宋}{程大昌}《演繁露·古爵羽觞》:“蓋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執持﹐如屈巵然。”{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必發揮自性﹐而脱觀念世界之執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諸侯拘迫{漢}制﹐牧相執持之也。”【2】操守。《明史·唐胄传》:“{胄}耿介孝友﹐好學多著述﹐立朝有執持﹐爲{嶺南}人士之冠。”{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王东皋》:“{湯陰}{王東皋}﹐官文選郎中﹐清介有執持﹐爲本朝吏部第一。”【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三·大臣被论》:“又彈{李晉江}諸疏﹐往往指其學問之僻﹐執持之拗﹐全是{王介甫}。”【4】谓拘泥,固执。{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沾沾於用﹐甚嫌執持。”

  • 執馘-汉语大词典

    執馘

    【1】《诗·大雅·皇矣》:“執訊連連,攸馘安安。”{毛}传:“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郑玄}笺:“執所生得者而言問之,乃獻所馘,皆徐徐以禮爲之。”后以“執馘”为杀敌献功之称。《孔子家语·致思》:“攘地千里﹐搴旗執馘﹐唯{由}能之。”{唐}{杨乘}《甲子岁书事》诗:“武士日曳柴﹐飛將競執馘。”

  • 執獲-汉语大词典

    執獲

    【1】捕获,被捕。《北史·齐纪上》:“其文武之士﹐盡節所事見執獲而不罪者甚多﹐故遐邇歸心﹐皆思効力。”

  • 執泥-汉语大词典

    執泥

    【1】拘泥;固执。{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此又各當求其故﹐不可執泥一端。”{清}{魏源}《圣武记》卷八:“而議終不成﹐皆由封疆諸臣﹐執泥削髮登岸﹐彼此齟齬。”

  • 執命-汉语大词典

    執命

    【1】掌握政权。语本《论语·季氏》:“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继承着奴隶宗主{周}室的衰落和‘世卿制’之逐渐废除﹐应运而起的‘执命’的‘陪臣’与‘横议’的‘处士’﹐不外是皂舆之流的高级者﹐或地主化了的皂舆。”【2】追查凶手偿命。《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關文行到{雲南}﹐兩個秀才知道{楊僉事}已在獄中﹐星夜赴{成都}來執命。”《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老員外與大娘子﹐須索去走一遭﹐與{劉官人}執命。”

  • 執禁-汉语大词典

    執禁

    【1】执行禁令。《礼记·王制》:“凡執禁以齊衆﹐不赦過。”

  • 執證-汉语大词典

    執證

    【1】对证。《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知娘子是神是鬼?我等奉{臨安}大尹鈞旨﹐唤你去與{許宣}執證公事。”《水浒传》第三六回:“本州官吏亦有認得{宋江}的﹐更兼他又有錢帛使用﹐名唤做斷杖刺配﹐又無苦主執證﹐衆人維持下來﹐都不甚深重。”

  • 執笏-汉语大词典

    執笏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晋}{陆机}《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執笏{崇賢}内﹐振纓層城阿。”《晋书·舆服志》:“笏﹐古者貴賤皆執笏﹐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仪礼·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見以羔”{唐}{贾公彦}疏:“常朝及餘會聚皆執笏。”【2】称臣。{三国} {魏}{锺会}《与吴主书》:“執笏之心﹐載在名策。”

  • 執意-汉语大词典

    執意

    【1】坚持自己的意见。{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俄而棺至﹐{李}尚冀其悔﹐喻之如初﹐婦人執意彌堅。”《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嬸母雖十分不肯﹐無奈{賈母}執意不從﹐只得帶着{李紋}﹑{李綺}在稻香村住下了。”《後汉书·宦者传·曹节》:“{節}弟{破石}爲越騎校尉﹐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破石}從求之﹐五百不敢違﹐妻執意不肯行﹐遂自殺。”{柯岩}《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四:“{高士其}同志执意不肯﹐紧紧攒着儿童剧院给他送去的票﹐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取出。”

  • 執相-汉语大词典

    執相

    【1】执著于形相。{明}{李贽}《金刚经说》:“蓋〔{朱子}〕見世人執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遺棄君親之恩而自畔於教﹐故發此語。”

  • 執經-汉语大词典

    執經

    【1】手持经书。谓从师受业。《汉书·于定国传》:“{定國}乃迎師學《春秋》﹐身執經﹐北面備弟子禮。”{清}{钱谦益}《谕祭赠礼部右侍郎冯有经文》:“於戲!涕泗何從﹐言念春宫之舊事;話言猶在﹐追懷青殿之執經。”{唐}{韩愈}《答殷侍御书》:“八月益涼﹐時得休假﹐儻矜其拘綴不得走請﹐務道之傳而賜辱臨﹐執經座下﹐獲卒所聞﹐是爲大幸。”

  • 執性-汉语大词典

    執性

    【1】犹秉性。{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 》:“{宋}({宋璟})善守法﹐故能持天下之政。{姚}({姚崇})善應變﹐故能成天下之務。二人執性不同﹐同歸於道;協心翼贊﹐以致於治。”《後汉书·刘平传》:“臣竊見{琅玡}{王望}﹑{楚國}{劉曠}﹑{東萊}{王扶}﹐皆年七十﹐執性恬淡﹐所居之處﹐邑里化之﹐脩身行義﹐應在朝次。”【2】犹固执,任性。《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這位{安公子}是那女孩兒一般﹐百依百順的人﹐怎麽忽然這等執性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太太既然這麽執性﹐也不可不防備着。”《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這娘子點酒不聞的﹐他執性不喫﹐也難十分强他。”

  • 執謙-汉语大词典

    執謙

    【1】保持谦逊。{宋}{叶適}《除吏部侍郎谢表》:“乃欲安分﹐匪云執謙。”《隋书·礼仪志七》:“且{周氏}執謙﹐不敢負於日月。”{明}{宋濂}《题北山先生尺牍後》:“{北山}平日執謙特甚﹐人有來學者﹐雖誨之無不傾盡﹐而未嘗受其北面之禮。”

  • 執固-汉语大词典

    執固

    【1】犹固执。{明}{宋濂}《苍云轩铭》:“爾宜則之﹐勿執固以違。”【2】犹坚持。《吕氏春秋·士容》:“執固横敢而不可辱害。”{高诱}注:“所搏執堅固。”《吕氏春秋·论威》:“深痛執固﹐不可摇蕩﹐物莫之能動。”

  • 執柔-汉语大词典

    執柔

    【1】谓持宽柔之道。《书·洪範》“高明柔克”{孔}传:“臣當執剛以正君﹐君亦當執柔以納臣。”

  • 執争-汉语大词典

    執争

    亦作“[執挣]”【1】坚持己见,不妥协。《明史·李贤传》:“帝難之。{賢}執争數四﹐同列皆懼。”【2】口角;争吵。{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看着我生辰面﹐不和你相執挣。”

  • 執綏-汉语大词典

    執綏

    【1】谓持绳索登车。《论语·乡党》:“升車﹐必正立執綏。”{孔颖达}疏:“綏者﹐挽以上車之索也。”【2】借称陪帝王乘车的侍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輅上御座﹐惟近侍二人﹐一從官傍立﹐謂之‘執綏’﹐以備顧問。”

  • 執引-汉语大词典

    執引

    【1】谓牵引灵车上的绳索。为古代送葬的一种礼节。《礼记·檀弓下》:“弔於葬者必執引﹐若從柩﹐及壙﹐皆執紼。”{郑玄}注:“示助之以力。車曰引﹐柩曰紼。”{孔颖达}疏:“引﹐柩車索也。弔葬本爲助執事﹐故必相助引柩車也。”

  • 執綍-汉语大词典

    執綍

    【1】执绋。《礼记·杂记下》:“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四綍皆銜枚。”

  • 執迷-汉语大词典

    執迷

    【1】固执不悟。{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我員外好是執迷也﹐將親兄弟教他另住﹐受着饑寒﹐今日上墳也不等他一等。”《旧唐书·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奉正朔﹐惟公執迷﹐獨阻聲教。”{孙中山}《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如果{滿}人始終執迷﹐仍然把持政權﹐制馭漢族﹐那就漢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視的。”《封神演义》第九四回:“吾今奉天征討而誅獨夫﹐公何得尚執迷如此﹐以逆天時哉!”【2】执著;着迷。{鲁迅}《坟·灯下漫笔》:“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她为什么这样任性﹑这样幼稚地执迷于某种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呢?”

  • 執辭-汉语大词典

    執辭

    【1】谓话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先是({封川}){李相}遷閤長﹐會有名郎出牧{九江郡}者﹐執辭之際﹐屢以文柄迎賀公。”

  • 執杖-汉语大词典

    執杖

    【1】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執杖”。{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斑衣罷想﹐縱然歸去﹐又怕帶麻執杖。”湘剧《琵琶上路》:“为儿子的不能够披麻执杖。”

  • 執剛-汉语大词典

    執剛

    【1】谓持刚正之道。《书·洪範》“高明柔克”{孔}传:“臣當執剛以正君。”

  • 執料-汉语大词典

    執料

    【1】操持;照料。《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中年寡居﹐心貪安逸﹐又見兄弟能事﹐是件周到停當﹐遂把内外大小之事﹐多托與他執料﹐錢財出入﹐悉憑其手﹐再不問起數目。”{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大姐﹐你在家執料﹐我去請那一輩兒老姊妹去來。”

  • 執友-汉语大词典

    執友

    【1】志同道合的朋友。《礼记·曲礼上》:“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郑玄}注:“執友﹐志同者。”{宋}{王禹偁}《哭罗三》诗序:“故署作郎直史館{羅君}﹐諱{處約}﹐字{思純}﹐僕之執友且同年生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有執友令{天臺}﹐寄函招之。”

  • 執事人-汉语大词典

    執事人

    【1】主管具体事务者;仆役。《水浒传》第一回:“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红楼梦》第十七回:“剛至園門﹐只見{賈珍}帶領許多執事人﹐旁邊侍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公司執事人聽得督辦夫人要開船﹐不知是何等大事﹐那裏敢違拗。”

  • 執生-汉语大词典

    執生

    【1】犹摄生。谓保护自身。{三国} {魏}{嵇康}《宅无吉凶摄生论》:“是以善執生者﹐見性命之所宜﹐知禍福之所來。”《老子》:“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兵革。”

  • 執筆-汉语大词典

    執筆

    【1】引申为记录或写作。{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玄奘}法師翻譯梵本經論﹐時{薛元超}﹑{李義府}問古今譯義如何。師曰:‘{苻堅}時{量瞿}譯﹐中書侍郎{趙整}執筆;{姚興}時{鳩摩羅什}譯﹐安城侯{姚嵩}執筆。’”{鲁迅}《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魏书·山伟传》:“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後人執筆無所憑據。”【2】持笔。{汉}{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關吏執筆書劾﹐不能就一字。”{蔡元培}《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然執筆按紙﹐畫雞畫牛﹐有何用乎?”【3】书法术语。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沈尹默}《学书丛话·几个问题的回答》:“我对于执笔﹐是主张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法。”详“執筆法”。

  • 執教鞭-汉语大词典

    執教鞭

    【1】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 執箕帚-汉语大词典

    執箕帚

    【1】见“執箕箒”。

  • 執徐-汉语大词典

    執徐

    【1】古时以干支纪年,岁在辰为执徐。《汉书·礼乐志二》:“天馬徠﹐執徐時﹐將摇舉﹐誰與期?”《尔雅·释天》:“〔太歲〕在辰曰執徐。”{陆德明}释文引{李巡}云:“執﹐蟄也。徐﹐舒也。言蟄物皆敷舒而出﹐故曰執徐也。”{明}{唐顺之}《雁训》:“執徐之歲﹐有雁集于{顧舍人}第﹐{舍人}筮之得《小過》焉。”

  • 執節-汉语大词典

    執節

    【1】坚守节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宋}{元嘉}中﹐右將軍{到彦之}﹐留建威將軍{朱脩之}守此城﹐{魏}軍南伐﹐{脩之}執節不下。”{清}{孙子余}《与郭筠仙书》:“下至匹夫匹婦﹐執節守義﹐臨難不苟免者﹐所在而足。”{明}{屠隆}《綵毫记·救主出围》:“下官{李白}﹐因執節不從{永王}助亂﹐被他拘囚在此。”【2】拿着符节。《史记·龟策列传》:“及猛將推鋒執節﹐獲勝於彼﹐而蓍龜時日亦有利於此。”《周礼·秋官·脩闾氏》:“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唯執節者不幾。”【3】谓执板击节。{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以上樂府相和歌。案相和而歌﹐並{漢}世街陌謳謡之詞﹐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

  • 執方-汉语大词典

    執方

    【1】按照常规办事。{明}{汤显祖}《牡丹亭·诊祟》:“師父不可執方﹐還是診脈爲穩。”《金史·董师中传》:“凡正人多執方而不通﹐獨{師中}正而通。”{隋}{王通}《中说·周公》:“子曰:‘通變之謂道﹐執方之謂器。’”【2】{隋}时纠察朝仪者持方木,谓“執方”。《隋书·百官志上》:“元會﹐廷尉三官﹐與{建康}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監{東}﹑{西}﹑{中華門}。手執方木﹐長三尺﹐方一寸﹐謂之執方。”

  • 執權-汉语大词典

    執權

    【1】操秤锤。《汉书·魏相传》:“東方之神{少昊}﹐乘《兑》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坎》執權司冬。”{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水爲智﹐智者謀﹐謀者重﹐故爲權。”【2】掌握权柄。《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運長}等又慮帝晏駕後﹐{休仁}一旦居{周公}之地﹐其輩不得執權﹐彌贊成上使害諸王。”{康有为}《大同书》丁部:“有皇族﹐極貴而執權。”

  • 執用-汉语大词典

    執用

    【1】使用。《前汉书平话》卷上:“{陳豨}造反﹐多因爲寡人與{陳豨}軍屯衣甲器物﹐是他{韓信}執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

  • 執把-汉语大词典

    執把

    【1】把持;掌管。《元代白话碑集录·荥阳洞林圣旨碑四》:“屬{雪堂}總統的{鄭州}{大覺禪寺}裏住持的{瑋長老}﹑{祥提點}﹑{福監寺}﹑{璨監寺}四個執把。”《元典章新集·朝纲·纪纲》:“〔諸司〕或爲僧道護持﹐或與權豪執把。”【2】拿着。《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懸帶弓箭﹐執把鎗刀鐵尺﹐將路行客旅攔截。”《元典章·兵部五·围猎》:“{漢}兒人執把弓箭圍獵。”

  • 執獄-汉语大词典

    執獄

    【1】治狱;审判案件。《北史·宋世轨传》:“執獄寬平﹐多所全濟。”

  • 執迷不反-汉语大词典

    執迷不反

    【1】见“執迷不返”。

  • 執扭-汉语大词典

    執扭

    【1】坚持己见,固执任性。{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不过{左贤王}也实在是太执扭了。”

  • 執耳-汉语大词典

    執耳

    【1】见“執牛耳”。

  • 執盟-汉语大词典

    執盟

    【1】谓充当盟主;领导。{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杨慎》:“前後七子執盟騷壇﹐海内附和﹐翕翕成風。”

  • 執贄-汉语大词典

    執贄

    【1】犹执挚。《明史·冯恩传》:“出勞兩廣總督{王守仁}﹐遂執贄爲弟子。”{章炳麟}《箴新党论》:“然執贄上官﹐以師生相稱者﹐其醜又甚于座主。”{汉}{刘向}《说苑·尊贤》:“{周公}攝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執贄所師者十二人。”

  • 執帛-汉语大词典

    執帛

    【1】{楚}官名。亦为孤卿(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史记·曹相国世家》:“{楚懷王}以{沛公}爲{碭郡}長﹐將{碭郡}兵﹐於是乃封{參}爲執帛﹐號曰{建成君}。”{裴駰}集解引{张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唐}{王维}《汧阳郡太守王公夫人成氏墓志铭》:“曾祖休寧﹐某官;祖某﹐某官﹐封常山公﹐貳公執帛﹐調護儲闈。”

  • 執着-汉语大词典

    執着

    【1】见“執著”。

  • 執紖-汉语大词典

    執紖

    【1】手持缰绳。《礼记·少仪》:“牛則執紖﹐馬則執靮。”后以为牵牛之典。{唐}{黄滔}《误笔牛赋》:“手捫而執紖罔殊﹐衣惹而飾繒奚異。”【2】谓牵引灵车的绳索以助行进。古代送葬的一种礼节。{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令姓異縣﹐謫任遐藩﹐升堂不及﹐執紖空敦。”

  • 執簡-汉语大词典

    執簡

    【1】手持简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后以指任史官﹑御史之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爰及太史{談}﹐世惟執簡;{子長}繼志﹐甄序帝勣。”{唐}{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執簡皆推直﹐勤王豈告勞;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明史·李世祺传》:“簪筆執簡之臣﹐接跡囹圄;考槃薖軸之士﹐抗聲鴻舉。”

  • 執行-汉语大词典

    執行

    【1】坚守节操。{汉}{刘向}《列女传·黎庄夫人》:“{黎莊夫人}﹐執行不衰﹐{莊公}不遇﹐行節反乖。”{宋}{范仲淹}《王公墓志铭》:“嘗有交遊﹐以言事被謫。朝之貴人皆切齒﹐公特率昆弟﹐祖宴都門﹐謫者拒之曰:‘無爲子之累乎!’公曰:‘吾願爲黨人﹐從而貶之﹐光矣!’此公之執行﹐不亦方乎!”【2】实施;实行。{李準}《耕云记》四:“我反正不理他﹐我想你总得执行决定。”{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郭祥}知道﹐团长是再一次提醒自己﹐按照原定计划严格执行。”【3】承办;经办。{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追得所没莊宅﹑奴婢文案﹐及執行案典{耿琚}﹑{馬元亮}等檢勘得實。”{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右﹐臣准前月日追得文案﹐及執行案典{趙明之}檢勘得實。”

  • 執迷不悟-汉语大词典

    執迷不悟

    【1】固执己见,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宋}{岳飞}《奉诏移伪齐檄》:“如或執迷不悟﹐甘爲叛人﹐嗾{桀}犬以吠{堯}﹐詈獵師而哭虎﹐議當躬行天罰。”{巴金}《秋》四:“他暗暗地在责备这个年青人执迷不悟。”《梁书·武帝纪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衆一臨﹐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爺太太原爲是要你成人﹐接續祖宗遺緒﹐你只是執迷不悟﹐如何是好?”

  • 執拘-汉语大词典

    執拘

    【1】拘捕;拘管。《书·酒诰》:“群飲﹐汝勿佚﹐盡執拘以歸于{周}﹐予其殺。”{宋}{曾巩}《福州上执政书》:“一則上諭招納﹐一則戒以剪除﹐既而其悔悟者﹐自相執拘以歸﹐其不變者﹐亦爲士吏所係獲。”《韩诗外传》卷六:“百姓劫則致畏﹐怠則傲上﹐執拘則聚﹐遠間則散。”

  • 執法-汉语大词典

    執法

    【1】执行或执掌法令。《汉书·哀帝纪》:“至今有司執法﹐未得其中。”《周礼·春官·大史》:“大喪﹐執法以涖勸防。”{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公遷侍御﹐僕忝起居﹐執法記言﹐連行供奉﹐舉目相見﹐爲歡益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2】星名。《後汉书·王允传》:“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執法﹐彗孛仍見。”《史记·天官书》:“南四星﹐執法。”{唐}{杨炯}《浑天赋》:“執法者﹐廷尉之曹﹐大臣之象。”【3】执法的官吏。{王莽}时曾改御史为“執法”。{宋}{苏辙}《再催行役法札子》:“臣昨自蒙聖恩擢任執法﹐即嘗首言其事。”《史记·滑稽列传》:“執法在旁﹐御史在後。”《後汉书·伏湛传》:“〔{伏湛}〕至{王莽}時爲繡衣執法。”{李贤}注:“{王莽}改御史曰執法。”

  • 執玉-汉语大词典

    執玉

    【1】执玉圭。古以不同形制之玉圭区别爵位,因以指称仕宦。《孔子家语·三恕》:“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衮冕而執玉。”{清}{姚鼐}《南唐》诗:“帝都執玉才嫌後﹐天塹浮橋已架空。”【2】手捧玉器。《礼记·祭义》:“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勝﹐如將失之。”{孔颖达}疏:“言孝子對神﹐容貌敬慎﹐如執玉之大寳﹐如奉盈滿之物。”【3】谓持玉祭神。{宋}{苏辙}《免南郊加恩表》:“及夫晝漏盡而天宇肅清﹐月幾望而雲物晏燦。執玉而進﹐如將弗勝;受福以歸﹐謙不自有。”

  • 執備-汉语大词典

    執備

    【1】谓守备。{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内空府庫之藏﹐外乏執備之用。”

  • 執迷不返-汉语大词典

    執迷不返

    亦作“[執迷不反]”【1】犹执迷不悟。{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书》:“彼若請封貢﹐宜令{順義}爲之代請﹐如其執迷不反﹐則宜姑置之度外﹐不必苦要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每思公之所以執迷不返者﹐其病在多欲。”

  • 執珪-汉语大词典

    執珪

    【1】见“執圭”。

  • 執鍼-汉语大词典

    執鍼

    【1】指从事缝纫的女工。《左传·成公二年》:“{楚}侵及{陽橋}﹐{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公衡}爲質﹐以請盟。”{杜预}注:“執鍼﹐女工。”{清}{黄遵宪}《逐客篇》诗:“酒人率庖人﹐執鍼偕執斲﹐抵掌齊入{秦}﹐諸{毛}紛繞{涿}。”

  • 執仇-汉语大词典

    執仇

    【1】见“執讎”。

  • 執披-汉语大词典

    執披

    【1】古代丧仪,殡时于棺之两侧系披,使人夹柩车秉持而行,以防路险倾覆。《周礼·夏官·司士》:“大喪﹐作士掌事﹐作六軍之事執披。”{郑玄}注:“披﹐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鄭司農}云:‘披者﹐扶持棺險者也。’”{贾公彦}疏:“{先鄭}意蜃車行﹐恐逢道險者有傾覆﹐故云扶持棺險也。”

  • 執摯-汉语大词典

    執摯

    【1】古代礼制,谒见人时携礼物相赠。执,持;挚,所携礼品。《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汉}{郑玄}注:“摯﹐所執以至者﹐君子見於所尊敬﹐必執摯以將其厚意也。”《礼记·檀弓上》:“{魯}人有{周豐}也者﹐{哀公}執摯請見之。”摯﹐{陆德明}释文作“贄”。

  • 執義-汉语大词典

    執義

    【1】坚持合理的该做的事。{明}{陈子龙}《杂诗》之二:“履榮豈永存﹐執義恒在兹。”《汉书·贾捐之传》:“{興}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堅固﹐執義不回﹐臨大節而不可奪﹐國之良臣也﹐可試守{京兆}尹。”《诗·曹风·鳲鸠》“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汉}{郑玄}笺:“儀﹐義也。善人君子其執義當如一也。”

  • 執吝-汉语大词典

    執吝

    【1】谓悭吝不化。{明}{李贽}《寄答耿大中丞书》:“今不知己而但言捨己﹐不知人而但言從人﹐毋怪其執吝不捨﹐堅拒不從﹐而又日夜言捨己從人以欺人也。”

  • 執讎-汉语大词典

    執讎

    亦作“[執仇]”【1】结仇。《国语·越语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切不可因一句話就記上書﹐執仇爲恨也。”

  • 執禮-汉语大词典

    執禮

    【1】赞礼;执守礼制。《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汉}{桓宽}《盐铁论·崇礼》:“賢良曰:‘昔{周公}處謙卑士﹐執禮以治天下。’”{唐}{白居易}《太常博士王申伯可侍御史等三人同制》:“某官{王申伯}:學優行茂﹐飾以詞藻﹐執禮定議﹐多得其中。”【2】指对人的礼节。{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列子·汤问》:“{造父}之師曰{泰豆氏}。{造父}之始習御也﹐執禮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執禮愈謹。”

  • 執鞭隨鐙-汉语大词典

    執鞭隨鐙

    【1】见“執鞭墜鐙”。

  • 執刺-汉语大词典

    執刺

    【1】谓持名片进谒。{唐}{黄滔}《与侯博士启》:“故其接踵望塵﹐駢肩執刺﹐争爲秤挂﹐互作鏡窺。”

  • 執問-汉语大词典

    執問

    【1】拘留讯问。《史记·刺客列传》:“乃變名姓爲刑人﹐入宫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

  • 執袂-汉语大词典

    執袂

    【1】拉住衣袖。形容分别时依恋不舍。亦借指送行者。{唐}{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迴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仇兆鳌}注:“執袂﹐送行者。”

  • 執色-汉语大词典

    執色

    【1】指作仪仗用的器物。《水浒传》第七二回:“{燕青}接了手中執色﹐{柴進}邀入閣兒裏相見﹐各施禮罷﹐{王班直}看了{柴進}半晌﹐却不認得。”《水浒传》第七二回:“帶了花帽﹐拿了執色。”

  • 執略-汉语大词典

    執略

    【1】被掳;掳掠。《後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羌蠻}。”《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乃者{蜀}將{姜維}寇鈔{脩}郡﹐爲所執略。”

  • 執衣-汉语大词典

    執衣

    【1】皂隶的别称。《新唐书·罗士信传》:“{士信}以執衣﹐年十四﹐短而悍﹐請自効。”{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下》:“執衣﹑白直皆皂隸之類。”

  • 執德-汉语大词典

    執德

    【1】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论语·子张》:“執德不弘﹐信道不篤。”《汉书·成帝纪》:“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清}{姚鼐}《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姊獨于其間遭離荼苦﹐執德秉節數十年﹐其亦可謂君子之女。”

  • 執縛-汉语大词典

    執縛

    【1】逮捕;捆绑。《水浒传》第七一回:“{宋江}道:‘休要執縛﹐好生叫上關來。’没多時﹐解到堂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見臣﹐縣令者迎臣執縛﹐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豫具武士﹐見{信}至﹐即執縛之﹐載後車。”【2】犹约束,束缚。{明}{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先生詩文如《錦帆》﹑《解脱》﹐意在破人之執縛。”

  • 執柯作伐-汉语大词典

    執柯作伐

    【1】为人作媒。《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