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駮(封駮)是什么意思
封駮-汉语大词典
封駮
亦作“[封駁]”【1】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此制{汉}时已有﹐但无专职掌管。如{西汉}{哀帝}益封{董贤}﹐丞相{王嘉}“封還詔書,因奏封事”﹐见《汉书·王嘉传》。{东汉}{明帝}时﹐{锺离意}为尚书仆射﹐亦“獨敢諫争﹐數封還詔書”﹐见《後汉书·锺离意传》。至{唐}始由门下省掌管﹐对有◣y诏敕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五代}废。{宋}{太宗}时复{唐}旧制。{明}罢门下省长官﹐诏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给事中驳正。{清}代给事中与御史职掌合并﹐此制遂废。{唐}{白居易}《郑覃可给事中制》:“給事中之職,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駮正之。”{宋}{司马光}《合两省为一札子》:“蓋以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駮﹐日有争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後奏聞。”{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初﹐始合三省。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清}{顾炎武}《日知录·封驳》:“{明}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