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大比)是什么意思
大比-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比dà bǐ
【释义】:
科举时代称乡试为大比。明清时乡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凡举行乡试之年,也称大比之年。
大比-汉语大词典
大比
【1】{周}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則大比。”{郑玄}注:“大比謂使天下更簡閲民數及其財物也。”{唐}{独孤及}《谢加司封郎中赐紫金鱼袋表》:“亦冀俗稍務本﹐人漸足食﹐使貢賦之入﹐歲增月長。三歲大比﹐以版圖歸於有司。”【2】{隋}{唐}以后泛指科举考试。《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唐}{白行简}《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詔應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3】{周}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興賢者謂若今舉孝廉﹐興能者謂若今舉茂才。”【4】{明}{清}亦特指乡试。《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爲舉人。”《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趙}的便送孫子去趕大考。”《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在{杭州}倏然三年﹐又逢大比﹐{舜美}得中首選解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