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小學

小學(小學)是什么意思

  • 兩等小學堂-汉语大词典

    兩等小學堂

    【1】{清}末设小学堂,分初等和高等,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初等七岁入学,修业五年,后改四年,高等修业四年。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

  • 初級小學-汉语大词典

    初級小學

    亦称“[初等小學]”【1】学校教育制度中最低一级,修业年限为四年。{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半年后家中母亲相信了一个亲戚的建议﹐以为应从城内第二初级小学换到城外一小学。”亦省称“[初小]”。{杨宏}《是金子终会发光》:“{王佳}捧出她上初小时就买了的攒钱罐。”

  • 初等小學-汉语大词典

    初等小學

    【1】见“初級小學”。

  • 大小學士-汉语大词典

    大小學士

    【1】指{明}{沈度}及弟{粲}。{沈度}﹑{沈粲}皆善书﹐同官翰林﹐时号“大小學士”。见《明史·文苑传二·沈度》。

  • 小學堂-汉语大词典

    小學堂

    【1】{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清}{孙诒让}《周礼政要·广学》:“今西國定制﹐無論城鄉﹐三十户而設小學堂一。”

  • 小學生-汉语大词典

    小學生

    【1】比喻对某方面要从头学起的人。多用作自谦之词。{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2】旧指在国子监童科和民间蒙馆﹑私塾读书的学生﹐今指在小学读书的学生。{宋}{叶適}《孺人周氏墓志铭》:“將别﹐小學子翹敏者﹐懷以果餌﹐儲以方筆﹐或總其角﹐或束其帶﹐顧戀依依。”{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二月》:“小學生以葱繫竹竿上就窗内鑽出窗外﹐謂之開聰明。”亦称“[小學子]”。《文献通考·选举八》:“{徽宗}{政和}四年﹐小學生近千人﹐尚有繼至者﹐分十齋處之。增教諭俸﹐不許受束脩。自八歲至十二歲﹐率以誦經書字多少差次補内舍上舍。”

  • 小學-汉语大词典

    小學

    【1】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西周}即有小学﹐此前则名曰下庠﹑西序﹑左学等﹐其后亦名称不一。官学如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如书馆﹑乡塾。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民}四我进了新式小学。”{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北周}{卢辩}注:“小學﹐謂虎闈師保之學也……《白虎通》曰: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是也。此太子之禮。《尚書大傳》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學﹐見小節而履小義;二十而入大學﹐見大節而踐大義。此世子入學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學﹐十八入大學者﹐謂諸子性晩成者﹐至十五入小學﹐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學。《内則》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者﹐謂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2】犹小道。谓琐屑之学。《陈书·傅縡传》:“頃代澆薄﹐時無曠士﹐苟習小學﹐以化蒙心﹐漸染成俗﹐遂迷正路。”【3】{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汉书·艺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研究文字﹑训诂﹑音曃菃@备于小学。{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

  • 小學子-汉语大词典

    小學子

    【1】见“小學生”。

  • 完全小學-汉语大词典

    完全小學

    【1】指设有初级和高级两部的小学。{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一章:“各乡的六年制完全小学﹐为了庆祝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新年﹐在街道上扎起了柏叶牌坊。”亦省称“[完小]”。{马烽}《三年早知道》:“有一个儿子在镇上完小里念书。”

  • 高級小學-汉语大词典

    高級小學

    【1】我国实施过的后一阶段的初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