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司

司(司)是什么意思

  • 上司←→下司 部下-反义词词典

    上司←→下司 部下shàngsī-xiàsī bùxià

    【词性】:名

    上司:上级。

    下司:下级。

    部下:下级。

    【例】 县委高书记,是我家老二。他是我的老上司——过去他当区委书记的时候,我是初级社主任;他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我是高级社主任;现在,他是县委第一书记,我是公社副主任。(马烽:《太阳刚刚出山》) 李鸿章和刘铭传都没有立即回答。曾国藩叹口气说:“僧王部下骄横,原在意料之中,寻衅生事更是常态,如今闹到淮军头上……”(凌力:《星星草》) 他对下司非常关心、爱护。

  • 厨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厨司chú sī

    【释义】:

    厨师。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成都薛氏家土风甚美,厨司以半瓠为杓。”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筵会假赁》:“喫食下酒,自有厨司。”

  • 司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司庖sì páo

    【释义】:

    厨师。主持厨房烹饪之事的人。司,主持,负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饬举蟹投水。”饬(chì),下令,命令。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学·立义学》:“堂东为侧为庖,两侧为厕,更须隙地建仓为蔬圃,司阍、司庖者各一人。”

  • 司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司晨sī chén

    【释义】:

    雄鸡异名。以其能报晓,故称。唐·李益《闻鸡赠主人》诗:“佼佼司晨鸣,报尔东方旭。”宋·陆游《新买啼鸡》诗:“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

  • 冥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冥司míng sī

    【释义】:

    本指阴间的长官,亦指阴间。《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生前不曾修移,死堕阿毗地狱。永属冥司,长受苦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君诚多情,妾当极力。然闻投生有地矣,不知尚在冥司否?”

  • 上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上司shàng sī

    【释义】:

    汉时对三公的称呼。《后汉书·郎传》:“金精之变,责归上司。”李贤注:“上司谓司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清·钱大昕《恒言录·士官》:“汉人称三公为三司。《后汉书·刘恺传》:‘今上司缺职,未议其人。又云:皆去宰相,复序上司。’《杨震传》:‘吾蒙恩居上司’,皆谓三公也。”后泛指高级官吏。

  • 台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台司tái sī

    【释义】:

    指三公等宰辅大臣。司,三司(司徒、司空、司马)的简称。羊祜《让开府表》:“臣昨出,优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李善注:“台司,三公也。”唐·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 冢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冢司zhǒng sī

    【释义】:

    丞相的别称。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今兹首夏,将亚冢司。”李善注:“《梁书》曰:‘天监元年,云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唐·独孤及《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诗:“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旧唐书·宗璟传》:“遂使再升台座,三入冢司,进阶开府,增封本郡。”

  • 司巧-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司巧sī qiǎo

    【释义】:

    指织女星,以其负责巧技(织云锦),故名。司,主管;巧,精巧技艺。唐·沈亚之《为人撰七巧文》:“恭闻司巧之多方,妾修馨以奉见。”

  • 上司-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上司shàngsi

    上级,上峰——部属、僚属、下属、下级(在旧的官僚机构中,~对上司必恭必敬,丝毫不敢怠慢。)

  • 司空见惯-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司空见惯sīkōngjiànguàn

    表示事情常见,不足为奇。语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相传唐朝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刘禹锡喝酒,席间有歌伎劝酒,刘在席上作了一首诗:“(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见所未见(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也许在我们国家司空见惯;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司空见惯的,也许在我们国家却是~。)

  • 人体司令部-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体司令部

    喻指人体活动的指挥系统,占据生命的最高位置,担负着对自己发号施令的重职。也叫“人体最高统帅部”。

  • 打笔墨官司-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笔墨官司

    婉指通过写文章为自己辩解或参加辩论。喻指。

  • 司-孙子兵法词典

    司sī

    【释义】:

    掌管;主宰。《作战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 司命-孙子兵法词典

    司命

    【释义】:

    主宰生命者。《虚实篇》:“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王晳注:“微密则难窥,神速则难应,故能制敌之命。”

  • 司公-敬谦语小词典

    司公sīgōng

    敬称。古代用来称上司。元·高文秀《遇皇上》二折:“[正末迎风上云]自家赵元,谁想本处司公臧府尹强娶我浑家为妻,着我京都递送公文。误了一日假限,杖四十;误了两日假限,杖八十;误了三日假限,处斩。”

  • 触目惊心 司空见惯-反义词应用词典

    触目惊心 司空见惯

    触目惊心 chùmùjīngxīn

    司空见惯 sīkōngjiànguàn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例句〕

    1.烟花爆竹伤人,真是触目惊心。眼科医生呼吁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应高度重视。

    2.唐山地震的惨景,令人触目惊心。

    3.鲁迅不断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触目惊心地摆在我们的眼前。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亦作“见惯司空”。

    〔例句〕

    1.幸亏洋提督早已司空见惯,看他磕头,昂不为礼。

    2.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 百司-古文观止词典

    百司bǎi sī

    【词性】:名词

    朝廷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2)。《谏太宗十思疏》:代百司之职役哉?——代替百官的职务去干他们所干的事情吗?《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以及百司之执事。——以及百官所执掌的政事。

  • 大司马-古文观止词典

    大司马dà sī mǎ

    【词性】:名词

    官名。掌管全国军政(2)。《子鱼论战》:大司马固谏曰。——大司马公孙固规劝说。《亲政篇》: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皇帝接见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等官员叫中朝。

  • 大司徒-古文观止词典

    大司徒dà sī tú

    【词性】:名词

    官名。东汉时改称司徒,主管教化(1)。《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我要告诫大司徒〔伏湛〕消除这个仇怨。

  • 都指挥司-古文观止词典

    都指挥司dū zhǐ huī sī

    【词性】:名词

    官署名,即都指挥使司。掌一方军事(1)。《送天台陈庭学序》:有功,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使司照磨。

  • 官司-古文观止词典

    官司guān sī

    【词性】:名词

    官吏(1)。《臧僖伯谏观鱼》: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官吏的职守,不是君主所要过问的。

  • 桓司马-古文观止词典

    桓司马huán si mǎ

    【词性】:名词

    指桓魋。春秋时宋国大夫,向姓,因封邑在桓,故称。司马是官名,掌管军事(2)。《有子之言似夫子》:见桓司马自为石椁。——看见桓司马为自己做石椁。《有子之言似夫子》: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死了要快些腐烂,是为桓司马的事说的。

  • 司-古文观止词典

    司sī

    【词性】:名词

    官署(3)。《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若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何必亲自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行各官署的职务呢!《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从东都留守、河南尹直到各官署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政务有不能通晓之处,案件有可疑之点,到什么地方去商量处理呢?《亲政篇》: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各官署有事请求裁决,皇上就根据看到的实际情况决定它。

  • 司-古文观止词典

    司sī

    【词性】:动词

    主管(2)。《争臣论》: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耳目对于人身,耳朵主管听,眼睛主管看。

  • 司法参军-古文观止词典

    司法参军sī fǎ cān jūn

    【词性】:名词

    官名。州(府)官的属员(1)。《赠黎安二生序》: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不久,黎生补授江陵府司法参军。

  • 司户参军-古文观止词典

    司户参军sī hù cān jūn

    【词性】:名词

    官名。州(府)官的属员,掌户籍(1)。《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璋,真州司户参军。——许璋任真州司户参军。

  • 司空-古文观止词典

    司空sī kōng

    【词性】:名词

    官名,掌管土木工程与道路工程(3)。《子产环晋馆垣》: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宾馆墙壁。《单子知陈必亡》:司空不视涂。——司空不察看道路。《单子知陈必亡》:司空视涂,司寇诘奸。——司空察看道路,司寇查问奸盗。

  • 司寇-古文观止词典

    司寇sī kòu

    【词性】:名词

    官名。掌管刑狱(3)。《单子知陈必亡》:司空视涂,司寇诘奸。——司空察着道路,司寇查问奸盗。《有子之言似夫子》: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从前,夫子丢掉鲁国司寇的官职,准备到楚国去。《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周朝政治衰败,孔子任鲁国司寇。

  • 司里-古文观止词典

    司里sī lǐ

    【词性】:名词

    官名。为管理宅里客馆的小官(3)。《单子知陈必亡》:司里不授馆。——司里不招待客人住宿。《单子知陈必亡》:火之初见,期于司里。——火星刚出现,大家就在司里那里集会。《单子知陈必亡》: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里接待住宿,司徒调派仆役。

  • 司马-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sī mǎ

    【词性】:名词

    一、即大司马,掌军政和军赋的官吏(1)。《子鱼论战》: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大司马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没有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

    二、官名,掌管养马刍牧等事(1)。《单子知陈必亡》:司马陈刍。——司马摆好牲口吃的干草。

    三、官名。唐代为州刺史的佐官(2)。《柳子厚墓志铭》: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还没到任,又照例贬为永州司马。《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假使子厚在御史台、尚书省任官时,自己约束自己,已能像做司马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斥。

  • 司马错-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错sī mǎ cuò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秦惠文王时人,秦将,曾建议秦惠文王攻取巴、蜀,为秦最后统一中国准备了物质条件(3)。《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欲伐蜀。——司马错想攻打蜀国。《司马错论伐蜀》:司马错曰:“不然”。——司马错说:“不是这样。”

  • 司马督-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督sī mǎ dū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楚灵王时楚国大夫(1)。《子革对灵王》: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王在州来冬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带领军队包围徐国,以便使吴国害怕。

  • 司马季主-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季主sī mǎ jì zhǔ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末楚国大夫。曾在长安卖卜。详见《史记·曰者列传》(1)。《司马季主论卜》: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东陵侯被废黜以后,去访问司马季主,请他占卜。

  • 司马迁-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迁sī mǎ qiān

    【词性】:名词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曾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著有《史记》等,开创了纪传体史书先河,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影响(2)。《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仆人太史令司马迁再拜敬陈言词。《送孟东野序》: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汉朝的时候,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特别善于抒发议论的人。

  • 司马喜-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喜sī mǎ xǐ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时宋人,传说他在宋国受膑刑,后逃到中山国,做了宰相(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到膑刑,终于做了中山国的宰相。

  • 司马相如-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相如sī mǎ xiàng rú

    【词性】:名词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工辞赋,著有《子虚》、《上林赋》等(1)。《送天台陈庭学序》: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成都是四川的要地,又是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居住过的地方。

  • 司马子反-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子反sī mǎ zǐ fǎn

    【词性】:名词

    人名,即公子侧,春秋时楚国大夫(8)。《宋人及楚人平》: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司马子反说:“你的国家怎么样?”《宋人及楚人平》: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司马子反说:“嗯,努力去吧!”《宋人及楚人平》:司马子反曰:“惫矣!”——司马子反说:“疲惫不堪啦!”

  • 司命-古文观止词典

    司命sī mìng

    【词性】:名词

    星名。亦名“文昌星”,传说文昌星主管人们的文运,借指品评文章的权威(1)。《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当今天下却认为您是品评文章的权威。

  • 司事-古文观止词典

    司事sī shì

    【词性】:名词

    主管官员(1)。《单子知陈必亡》: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秉持天子的命令,作为一个过路客人经过陈国,主管官员却没来接待,这是瞧不起先王的官员呀。

  • 司徒-古文观止词典

    司徒sī tú

    【词性】:名词

    官名。掌管教化(1)。《展禽论祈爰居》:契为司徒而民辑。——契担任司徒,人民和睦。

  • 司业-古文观止词典

    司业sī yè

    【词性】:名词

    官名,国子监的副长官(1)。《送杨少尹序》: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国子监司业杨君巨源,正用诗歌来教导后辈。

  • 司载-古文观止词典

    司载sī zǎi

    【词性】:名词

    官名。掌管天文(1)。《敬姜论劳逸》:少采夕月,与太史、司载纠虔天刑。——〔穿着〕三采的衮服,去祭祀月亮神,和太史、司载恭敬地观看天象。

  • 通政司-古文观止词典

    通政司tōng zhèng sī

    【词性】:名词

    官署名。明代始设,负责收转内外奏章、封驳及臣民申诉之件(1)。《亲政篇》: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通政司官员引领上奏,皇上只是看一下。

  • 有司-古文观止词典

    有司yǒu sī

    【词性】:名词

    官吏的通称。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8)。《太史公自序》: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主上圣明而仁德不能传扬,是官吏的过错。《进学解》: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你们只怕业务不能精通,不要怕主管官吏不能明察。《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董生应考进士科,接连没有被主考官录取。

  • 掌司-古文观止词典

    掌司zhǎng sī

    【词性】:动词

    主管(1)。《驳复仇议》:调人,掌司万人之仇。——调入主管调解百姓的怨仇。

  • 州司-古文观止词典

    州司zhōu sī

    州官(1)。《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州官上门敦促,急如星火。

  • 左司-古文观止词典

    左司zuǒ sī

    【词性】:名词

    官府名。是中书省下的一个司(1)。《送天台陈庭学序》: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凭中书省左司中一个属官的身份,屡次跟随大将北征。

  • 司马错论伐蜀-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错论伐蜀

    【原文出处】:国策

    【说明】:

    这是一篇记载秦国内部就对外军事方针进行论辩的文章。张仪倡伐韩之说,以为这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审时度势,主张先取巴、蜀,理由是这样既可收“富国”、“强兵”、“广地”的实效,又不至于激起六国的合力反抗,也不会落个“劫天子”的恶名。二人唇枪舌剑,辩论至为激烈。秦惠王权衡利弊,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取得“秦益强富厚”的实际效果。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名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原文出处】:西汉文

    【说明】: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汉代著名辞赋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因病免官,为梁孝王门客,武帝时曾出使通西南夷,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司马相如的散文较质朴,而辞赋则极力铺陈排比,对后代有重要影响。

    本文选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是司马相如劝谏汉武帝应该珍惜自己,不要冒险打猎的一篇奏章。因为“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文章从武帝安全着想,既有“悚然可畏”之辞,又有“委婉易听”之语,故武帝读后“称善”。

    【原文】: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曰: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株朽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 司马季主论卜-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季主论卜

    【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元末进士,曾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后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1360)以后,协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为开国功臣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他是元末明初著名诗文作家之一。诗风质朴通俗,有一定现实意义。文章也能反映社会动乱,揭露压榨剥削的黑暗现实及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说明】:

    本文选自《郁离子·天道篇》,主要反映的是物极必反的观点,宣扬的是“人灵于物”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即认为盛衰循环,无往不复,人只要安分守己就行了。文章取法《楚辞·卜居》,采用对话形式,使用铺张排比,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原文】: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磷萤火,昔日之金缸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获,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 白面伤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白面伤司

    【释义】:

    伤司:鬼卒。常指外表和善、内心凶恶的人。《何典》九:(饿杀鬼)便叫催命鬼领一群白面伤司,到荒山里去捉鬼。

  • 本司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本司院

    【释义】:

    指妓院。《警世通言》二四:有钱便是本司院,无钱便是养济院。

    ⊙本司三院

    《金瓶梅词话》十:第二个姓应,双名伯爵,原是开绸绢铺的应员外儿子,没了本钱,跌落下来,专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

  • 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

    【释义】:

    歇后语。兵马司:古代主管京城治安的机构。兵马司的墙倒塌,关在那里的盗贼乘机逃跑了。喻指人狡猾地溜走了。《金瓶梅词话》七六:那郑爱月儿就知今日有王三官儿,不叫李桂姐来唱,笑道:“爹,你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

  • 吃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官司

    【释义】:

    被控告而受官府处罚或监禁。《水浒全传》二二:今番不是朱仝相觑,须吃官司,此恩不可忘报。《警世通言》二〇:许宣道:“你却走了去,叫我吃官司。”《蜃楼志》一九:隔壁竹家,因去年吃了官司,后来中黄递解回籍,弄得寸草无存。

  • 打岔头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岔头官司

    【释义】:

    岔头:岔子,不顺,引申指错误。指打错误的官司。《续济公传》一六七:济公被他说了一阵,暗道:好一个淫贼,他倒有点假场面呢!世界上本有一句俗语,叫做打岔头官司,俺就先同你打一个岔头官司罢!想罢,便用手敲了一敲那和尚的头。

  • 官司多一日不拘,少一日不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官司多一日不拘,少一日不吃

    【释义】:

    意谓人的牢狱之灾是命里注定的。《欢喜冤家》一六:卜昌道:“兄且放心,自古牢狱之灾,命中犯着,一日也少做不得的。”又说:“官司多一日不拘,少一日不吃。准准的该晦气,脱了自然消释。”

  • 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太医院药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太医院药方

    【释义】:

    翰林院:官署名,唐时选文学士为翰林学士,专掌制诰;明清时掌秘书图书。武库司:官署名,明代设,属兵部。太医院:官署名,朝廷内廷掌医疗,宋称太医局,元明称太医院。喻有名无实的东西。□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二四:京师向有谚语云:“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放也。比喻华而不实的东西。《豆棚闲话》一〇:即使开着几扇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挨次铺排,倒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俗语说得甚好: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太医院药方。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料,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

  • 尖头丑妇蹦到毛司墙上--齐头故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尖头丑妇蹦到毛司墙上--齐头故事

    【释义】:

    歇后语。毛司:厕所。齐头:并头。尖头蹦到又臭又硬的毛司墙上,会碰平了脑袋,变成“齐头”。齐头故事:江浙俗语,指恰巧的事儿。意谓丑女人和脏男人恰巧是一对宝货。《金瓶梅词话》二〇:(玉箫)因问:“俺爹到他屋里,怎样个动静儿?”金莲接过来道:“进他屋里去,尖头丑妇蹦到毛司墙上--齐头故事。”

  • 毛司火性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毛司火性儿

    【释义】:

    毛司:厕所。臭火性儿。比喻急躁爱发火的臭脾气。《金瓶梅词话》六四:虽故俺大娘好,毛司火性儿。一回家好,娘儿每亲亲哒哒说话儿。你只休恼恨着他,不论谁,他也骂你几句儿。

  • 没头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头官司

    【释义】:

    指找不着被告的案子。也指长期难以查办纠缠不清的官司。《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众人齐发起喊来,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却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初刻拍案惊奇》一四:丁戍自做差了事,害了好汉,须与吾辈无干,今好汉若是在这船中索命,杀了丁戍,须害我同船之人不得干净,要吃没头官司了。《二刻拍案惊奇》二:家里打了两年没头官司,他却在此!

  • 屈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屈官司

    【释义】:

    冤枉官司。《水浒全传》六二:因被梁山泊贼人掳掠前去,逃得回来,倒吃了一场屈官司。《喻世明言》一:因罗家近来屡次遭了屈官司,家道消乏,好几年不曾走动。《金瓶梅词话》二六:两位哥在上,我打了一场屈官司,身上分文没有,寸布皆无。

  • 人命官司两家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命官司两家穷

    【释义】:

    指打人命官司原告被告两家都会被折腾得贫穷。《梼杌闲评》一六:儿道:“我家是原告,他们反来我家需索,吵得不耐烦,人已死了,还要花钱。”永贞道:“早哩!俗说人命官司两家穷,若问到成招时,你也得好些钱用哩!”

  • 人命官司,救生不救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命官司,救生不救死

    【释义】:

    人命官司,应设法挽救生者而不管死者。死者已死,无可挽救,应为生者多开脱。《官场现形记》一六:文七爷道:“人命官司,救生不救死,这是我们做州县官的秘诀。”

  • 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

    【释义】:

    迷信传说人世一天一夜,相当于阴间的十二年。《韩湘子全传》一六: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人间一昼夜,阴司十二年。我无事不来冥府。

  • 三国全归司马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国全归司马懿

    【释义】:

    司马懿:晋朝的实际建立者。他的孙子即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魏、吴、蜀三国争了半个多世纪,最后被司马氏把江山篡去了。比喻人们辛苦赚来的东西白白地送给了别人。《闽都别记》二九二:谁知三国全归司马懿,五个银贴卖蛋弟去娶美妻,开大店,成家立业。

  • 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

    【释义】:

    罨:覆盖。像天那样大的官司来了,只要用磨盘那样大的银子盖过去也就了了。意谓不怕官司打得大,只要有银钱就能平安无事。《醒世姻缘传》九:但俗语说得好:天大的官司倒将来,使那磨大的银子罨将去。怕天则甚?只是人心虽要如此,但恐天理或者不然。

    ⊙天大官司,磨大银子

    《醋葫芦》九:二位员外都不必慌,古人说得好:天大官司,磨大银子。成员外巨万家计,拚得用些银子,怕有何事做不出来?

    ⊙天大的官司,只要地大的银子,就没事了

    《七剑十三侠》二:俗语说得好:天大的官司,只要地大的银子,就没事了。所以那李文孝更加胆大,看得人命如儿戏,强抢如常事。

  • 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

    【释义】:

    歇后语。惜薪司:掌管柴炭的内官府衙。惜薪司的人挡住路儿,当然是柴多了。有人多碍事之意。《金瓶梅词话》二三:西门庆道:“你今日不出去,在后边,咱晚夕好生耍耍。”老婆摇头说道:“后边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咱不如还在五娘那里,色丝子女。”(色丝子女:“绝好”二字的拆字。)

  • 下民易虐,上司难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下民易虐,上司难欺

    【释义】:

    下面的老百姓容易欺虐,却难以欺瞒上级官员。劝诫官吏少作威作福,以免上司察问追究。《绣球缘》五:太爷为朝廷命官,不是权门鹰犬,理应锄强扶弱,保护小民,今凶手不追,证人夹死,虽则下民易虐,只怕上司难欺。百容拼此微躯,势必沥情上控,看太爷能作威福否。

  • 要恶做个媒人,要好打头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要恶做个媒人,要好打头官司

    【释义】:

    要得罪人就去做媒人,要与人维持关系就去打场官司。指做媒人若婚姻双方不谐,自己就成了双方仇家;有矛盾争斗打场官司了断反好相处。《醋葫芦》一〇:吏书当堂收了前项银子,领了回收札子,又将些分与众书门皂甲。已毕,各各上轿而回,倒也都放心欢喜。正是:要恶做个媒人,要好打头官司。

    ⊙要好打场官司

    《连城璧》申:那五位佳人,起先甚是水火,及至相见之后,就合着俗语一句:要好打场官司,大家合力同心,把水火变成胶漆,真是手足不啻,骨肉相同。

  • 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

    【释义】:

    意谓打一场官司就像发生了一场火灾,家里会被弄得一干二净,任凭你再厉害也躲不过去。形容打官司非常花钱,弄不好会倾家荡产。《瞎骗奇闻》三:常言道的好,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不论多大的家私,碰着这两种事,都要尽的。但是碰到这样事,不但破财,还要受惊吓。所以人家都求天祷神,免了灾星。

  • 有钱便是本司院,无钱便是养济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钱便是本司院,无钱便是养济院

    【释义】:

    本司院:指妓院;养济院:收养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之人的地方。意谓有钱便到妓院,没钱便到养济院。指无钱别赖在妓院。《警世通言》二四:老鸨对玉姐说:“有钱便是本司院,无钱便是养济院。王公子没钱了,还留在此做甚!”

  • 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

    【释义】:

    指犯罪事发后,逃走的没事,还在的就被抓起来顶罪吃官司。指官府糊涂,敷衍了事。《水浒全传》四九:若是伯伯不肯去时,我们自去上梁山泊去了。如今朝廷有甚分晓,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

  • 吃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吃官司chī guān si

    谓被控告受处罚或关进监狱。元无名氏《鸳鸯被》“便吃官司我也拼得替你官司死。”聂绀弩《韩康的药店》“从此韩康吃官司去了,他的最后的一个药店抄没归官。”也说“吃官事”。《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道‘你却走了去,教我吃官事!’”

  • 打笔墨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笔墨官司dǎ bǐ mò guān si

    谓在书面文字上辩明是非。鲁迅《不是信》“或是在矫正‘打笔墨官司的时候,谁写得多,骂得下流,捏造得新奇就是谁的理由大’的恶习之故罢。”

  • 打肚皮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肚皮官司dǎ dù pí guān si

    比喻有话只闷在心里,不说出来。《新华月报》1980年6期:“不行。你我多年的老规矩,有话当面说,不兴打肚皮官司。”

  • 打公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公司dǎ gōng sī

    合股开公司。茅盾《子夜》“我们三人打公司,我只能服从多数。”

  • 打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官司dǎ guān si

    诉讼的俗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朱温与刘文政商量‘咱若久留此处,必定带累刘崇打官司,不如落草闪避。’”吴晗《况钟和周忱》:“遭到冤枉要打官司。”也说“打官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瑞悬梁,莺莺觅死,法聪连忙救。‘你死后教人打官防,我寻思着甚来由?’”

  • 顶门上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门上司dǐng mén shàng sī

    见“顶头上司”。

  • 顶头上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顶头上司dǐng tóu shàng sī

    指直接领导自己的人或机构。《荡寇志》“叔叔所说的汪往然,他有个亲叔,是戊子科举人,现在曹州府里办刑名,府尊最契重他,且喜是巨野县顶头上司衙门。”沈从文《会明》“在连长帐篷前,遇到了他的顶头上司。”也说“顶门上司”。《官场现形记》“我们老爷又不是上海道的什么顶门上司,不过是隔省的一个同寅,况且人家是实缺,咱们又是候补。”

  • 翻牌公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翻牌公司fān pái gōng sī

    指由行政部门或国营企业改换而来的,仅变形式、不变机制的经济实体。《人民日报》2001115“如果是翻牌公司,叫什么都没有意义。”

  • 光杆司令-汉语惯用语辞典

    光杆司令guāng gǎn sī lìng

    ①比喻无下属、无相应配备的负责人。《法苑》2001年第9期:“原公司法定代表人不再承担责任,而新董事长张永万则是一个分文没有的光杆司令。”②比喻唯一在支撑局面的人或物。《华西都市报》2001.3.17.“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光杆司令’俞斌今日守‘孤城’。”

  • 没头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头官司méi tóu guān sī

    指无线索可查的诉讼。《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却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盗了妇女,同往他乡。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

  • 在肚皮里打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在肚皮里打官司zài dù pí lǐ dǎ guān si

    指做事不光明磊落。艾芜《秋收》“我就顶不喜欢在肚皮里打官司的人!”

  • 枕头官司-汉语惯用语辞典

    枕头官司zhěn tou guān sī

    比喻夫妇间的争论或诉讼。古华《芙蓉镇》“当他打‘枕头官司’似地把‘绝密’透露给‘王爪辣’听时,‘王爪辣’竟像身上装了弹簧似的,一下子蹦下了床。”

  • 盎司-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盎司àngsi

    名量词。英文ounce的音译。英美制重量单位。主要用于计量金、银或某些药物:十盎司黄金/白金五盎司/六盎司蛇胆液∥斐济1980年产金25000盎司。/据说1盎司蝎子毒液价值高达270000美元。

    “盎司”旧称英两,或作唡。常衡1盎司=28.3495克。1金衡、药衡盎司=31.10克。

  • 勒克司-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勒克司lèkèsī

    名量词。〈科〉英文lux的音译。照度单位。1勒克司等于流明光通量均匀地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适宜于阅读和缝纫的照度约为60-100勒克司。

  • 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司sī

    ①主持,掌管。《吕氏春秋·孟春》:“乃命太史,奉典守法,~天日月星辰之行。”《韩非子·扬权》:“使鸡~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②官吏。《左传·桓公十三年》:“训诸~以听。”李密《陈情表》:“州~临门,急于星火。”③官署。李商隐《上翰林肖侍郎启》:“图书之府,鼎鼎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三~发运使,按簿书促期会而已。”

    【司晨】①雄鸡报晓。陶潜《述酒》:“流泪抱中叹,倾耳听~。”②报晓的雄鸡。李益《闻鸡赠主人》:“胶胶~鸣,报尔东方旭。”

    【司空】官名。西周始设,主管土建工程。西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左传·襄公十年》:“子耳为~。”

    【司寇】官名。西周始设,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国语·国语上》:“~协奸。”

    【司马】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从隋代始,为州刺史的属官。《左传·桓公二年》:“孔父嘉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青衫湿。”

    【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韩非子·喻老》:“(疾)在骨髓,~之所属,无奈何也。”

    【司牧】①管理,统治。《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之。”②官吏。《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之主,欲一而专,一则官任定而上下安,专则职业修而事不烦。”特指州郡地方长官。江淹《柳仆射为南兖州诏》:“河、兖冲要,维捍中畿;~之任,宜详其授。”

    【司南】①我国古代一种辨别方向用的仪器。《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以端朝夕。”《论衡·是应》:“~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②指导。杨齐宣《晋书音义序》:“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

    【司业】官名,国子监的老师。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 一脑门子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脑门子官司yī nǎo mén zi guān si

    【释义】:

    方言。形容心情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刘绍棠《蒲柳人家》:“老头子阴沉着脸,哼哼哈哈,一脑门子官司。”

  • 上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司shàng sī

    【释义】:

    上级长官。老舍《二马》:“老马先生坐着的姿式,正和小官儿见上司一样规矩。”

  • 专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专司zhuān sī

    【释义】:

    专门掌管。吴玉章《辛亥革命》:“至1905年后,这种暗杀活动更为扩大了,同盟会特地组织了一个专司暗杀的部门。”

  • 两合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两合公司liǎng hé gōng sī

    【释义】:

    经济组织形式之一,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在两合公司中,无限责任股东代表公司管理业务,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一般不管理业务,对公司债务的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

  • 厨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厨司chú sī

    【释义】:

    厨师。沪剧《白毛女》:“你拿手里的绸缎交给张妈,再去叫厨司开张菜单来。”

  • 人命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命官司rén mìng guān si

    【释义】:

    指有关杀人或因故使人致死的事件的诉讼。洪深《赵阎王》:“老李:这银子我是吃定啦…今天不成不散,(恶狠狠地)豁着吃人命官司吧!”

  • 保险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保险公司bǎo xiǎn gōng sī

    【释义】:

    经营各种保险业务的企业组织,属金融机构。保险范围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等。规定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须按期交纳保险费,并与保险公司订立契约。契约包括:保险期限、保险金额等;保险公司负责按契约的规定以经济手段补偿因自然灾害或各种事故造成的损失。

  • 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司gōng sī

    【释义】:

    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我国在建国后曾对私营公司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工、商、建筑、运输等部门中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营管理组织和某些城市中按行业划分的专业管理机构,也通称公司。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享有法人资格的各种公司纷纷设立,按章程从事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 公司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司法gōng sī fǎ

    【释义】:

    调整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公司的种类、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及股东权利、义务等内容。

  • 公司债券-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司债券gōng sī zhài quàn

    【释义】:

    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债券执有人可定期获得利息,债券期满时可收回本金。但无权参加公司经营管理。

  • 总司令-现代汉语大词典

    总司令zǒng sī lìng

    【释义】:

    军队中最高军事统帅。一些军种和战略区域最高统帅也称总司令。王西彦《人的世界》:“他举出很多例子,他的长官有从小兵升作总司令的。”

  • 光杆司令-现代汉语大词典

    光杆司令guāng gǎn sī lìng

    【释义】:

    ①比喻没有助手的领导人。蒋子龙《今年第七号台风》:“这个研究所就剩下老缪一个光杆司令,下边统着我这一个兵。”也比喻孤立无援的领导人。浩然《艳阳天》:“光剩下马大炮这个光杆司令还在跟焦克礼揪扯。”②喻指单身汉,没有家室的人。可华《渔庄里的喜剧》:“(我)十五岁就跟着部队,现在还是个光杆司令呢。”③比喻不体验生活,文思枯竭。梁斌《笔耕余录》:“没有生活基础的笔,是光杆司令。”

  • 警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警司jǐng sī

    【释义】:

    指旧时巡捕房。鲁迅《略谈香港》:“港报上所谓‘政府’‘警司’之类,往往是指英国的而言,不看惯的很容易误解,不如上海称为‘捕房’之分明。”

  • 阴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阴司yīn sī

    【释义】:

    阴间,阴曹地府。

  • 阴司倒阳-现代汉语大词典

    阴司倒阳yīn sī dǎo yáng

    【释义】:

    阴阳怪气。沙汀《青棢坡》:“有些人显然磨洋工,阴司倒阳的‘一角五’最为显著。”

  • 阿司匹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司匹林ā sī pǐ lín

    【释义】:

    又称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药。白色结晶或粉末,稍带酸味,微溶于水。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肌肉痛、月经痛、关节痛和风湿病。同非那西汀和咖啡因制成复方阿司匹林,又称APC片,是一种止痛药。

  • 土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土司tǔ sī

    【释义】:

    元、明、清时期于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也指被授予这种官职的人。

  • 打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公司dǎ gōng sī

    【释义】:

    合股开公司。茅盾《子夜》:“我们三人打公司,我只能服从多数。”

  • 打肚皮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肚皮官司dǎ dù pí guān si

    【释义】:

    指有话只闷在心里,不说出来。《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不行。你我多年的老规矩,有话当面说,不兴打肚皮官司。”

  • 打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官司dǎ guān si

    【释义】:

    诉讼的俗称。吴晗《况钟和周忱》:“遭到冤枉要打官司。”

  • 控股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控股公司kòng gǔ gōng sī

    【释义】:

    以掌握某公司一定数量股票来控制该公司的公司。控股后往往能操纵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负责人选和经营方向。

  • 藩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藩司fān sī

    【释义】:

    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参见“藩台”。

  • 寿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寿司shòu sī

    【释义】:

    日本食品名。种类很多,通常以海味为主。常见的有将鱼(或生鱼片)、虾、鸡蛋卷等置于大米做的饭团上;也有将饭团铺放在紫菜上,中间夹以鱼松、虾、鸡蛋等,卷成饭卷,再切成段。一般用手捏着蘸调味料食用。

  • 开司米-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司米kāi sī mǐ

    【释义】:

    ①山羊的绒毛。原指克什米尔地方所产的山羊绒毛。现泛指纤维细软的山羊绒。是高级的毛纺原料。②指用这种绒毛制成的毛线或织品。陆文夫《一路平安》:“修长、苗条,穿一件白泡泡纱的旗袍,上面罩着淡蓝色开司米的外套。”

  • 大司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司马dà sī mǎ

    【释义】:

    我国古代武官名。春秋战国时为掌军政、军赋的高级军职。汉武帝时设大司马大将军,职权甚重。明、清时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

  • 大司务-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司务dà sī wù

    【释义】:

    厨师。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每天大司务买菜以前要来向她请示,买来以后又要请她过目。”

  • 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sī

    【释义】:

    ①主管;职掌。柯灵《阿波罗降临人世》:“四季更迭,各司其事,各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色彩和丰姿。”②官署;政府机构。现用以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如外交部有礼宾司,教育部有高教司。③姓。

  • 司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马sī mǎ

    【释义】:

    复姓。

  • 司马昭之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马昭之心sī mǎ zhāo zhī xīn

    【释义】: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昭继其兄司马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司马昭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 司公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公子sī gōng zǐ

    【释义】:

    方言。巫师。周立波《山乡巨变》:“‘你要冲锣,我替你请司公子去。’李主席还是笑着。”

  • 司书-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书sī shū

    【释义】:

    从事公文、书信等文书工作的人员。张天翼《皮带》:“司书。女同志总是当司书,不晓得何解。”

  • 司号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号员sī hào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杨成武《飞夺泸定桥》:“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

  • 司仪-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仪sī yí

    【释义】: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吴晗《哭公朴》:“拿了通电宣言的底稿,到处奔走,邀约签名的有公朴,办印刷、分发的有公朴,主持《民主周刊》的有公朴,有些会场中当司仪的还是公朴。”也指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陈残云《山谷风烟》:“他代表工作队,按着主席团的布置,负责大会的司仪。”

  • 司令-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令sī lìng

    【释义】:

    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萧华《通过大凉山》:“凭着头一天亲身的经历,彝族人民已经相信红军司令与他们的首领结盟是真诚的。”

  • 司令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令员sī lìng yuán

    【释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负责军事方面各项工作的主管人员。阎长林《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贺龙同志先来了,他是陕、甘、宁、晋、绥的联防司令员。”

  • 司令部-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令部sī lìng bù

    【释义】:

    军队首长实施作战指挥、管理训练等工作的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均设有司令部。巴金《灭亡》:“李冷从旁边的人底谈话里才知道坐车的人是戒严司令部秘书长。”借指首脑机关,指挥中枢。李凯等《五亿农民的方向》:“指导办社的司令部——建社筹备委员会组织起来了。”

  • 司令塔-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令塔sī lìng tǎ

    【释义】:

    旗舰上司令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于舰只甲板前方最高处。

  • 司务-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务sī wù

    【释义】:

    对手艺工匠的尊称。周立波《山乡巨变》:“这位支书是贫农出身,年轻时候,当过槽房司务。”泛指一般佣人。茅盾《委屈》:“张太太在这里四年多了,总有一些随政府西迁的下江司务来伺候她的差使。”

  • 司务长-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务长sī wù zhǎng

    【释义】:

    连队中主管装备、物资、经费、伙食、卫生等后勤工作的干部。沈从文《灯》:“还是做他的司务长,驻扎在一个古庙里,大清早就同连上的火夫上市镇去买菜。”

  • 司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机sī jī

    【释义】:

    ①管理机器。引申为驾驭、操纵。《向导》第35期:“何以这北洋军阀又有这么大的恶势力呢?那就要知道英美资本帝国主义者在其中司机,教北洋军阀来惨杀我们,和抢夺我们的衣食哟!”②火车、汽车和电车等交通工具上的驾驶员。如:火车司机;轮船司机。

  • 司伦-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伦sī lún

    【释义】:

    藏语。达赖下面最高行政官,位在噶伦之上。达赖十三世于1912年始设此职。

  • 司库-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库sī kù

    【释义】:

    团体的领导机构中主管财务的人。《人民日报》1972.9.14:“出席闭幕式的还有…亚乒联盟名誉司库。”

  • 司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事sī shì

    【释义】:

    主管官吏。后用以指官署中低级吏员或公所。会馆等团体中管理帐目或杂务的人员。王统照《旗手》:“即时有一张墨笔写的小布告从司事手中贴到布告牌上去。”

  • 司的克-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的克sī dí kè

    【释义】:

    [英stick]英语手杖的音译。叶圣陶《倪焕之》:“看他挺胸凸肚,一手执着司的克,这边一挥,那边一指,一副不可一世的气概,他还是一伙里的头脑呢!”

  • 司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命sī mìng

    【释义】:

    指掌管生命的神。民间称为“司命菩萨”。周立波《山乡巨变》:“他的东西不容易到手。我心里运神,既然送上门来了,收了再说。不收,司命菩萨也要见怪的。”

  • 司炉-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炉sī lú

    【释义】:

    烧锅炉的工人。杨朔《秘密列车》:“他们十六个人一齐出动,都到了机车上。老范司机和司炉去扒拉好煤烧。”

  • 司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法sī fǎ

    【释义】:

    指检察机关或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

  • 司法权-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法权sī fǎ quán

    【释义】:

    国家行使的审判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权主要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可以行使部分司法权。狭义专指审判权。

  • 司法鉴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法鉴定sī fǎ jiàn dìng

    【释义】:

    司法机关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有关事和物作鉴别与判断。鉴定完毕要签署鉴定书。

  • 司空-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空sī kōng

    【释义】:

    ①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宜。后代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②复姓。

  • 司空见惯-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

    【释义】: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因以称事之常见者。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至于华侨被殴辱、房屋被烧毁等等,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

  • 司春-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春sī chūn

    【释义】:

    指掌管春令。刘大白《再造之群》:“当群花齐放的时候,司春的神,在花丛中徘徊着。”

  • 司南-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南sī nán

    【释义】:

    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 司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药sī yào

    【释义】:

    医院药房里负责按处方配药、发药的人。如:她一直在这家医院的药房当司药,对病人的态度非常和善可亲。

  • 司配令-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配令sī pè lìng

    【释义】:

    [英spring]英语弹簧的音译。借指弹子门锁。叶圣陶《逃难》:“李先生从皮包里掏出钥匙,插进后门上的‘司配令’,手势很熟练。”

  • 司钻-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钻sī zuàn

    【释义】:

    操纵钻机的工人。海陆《铁人传》:“一九五五年,王进喜从一个先进队调到一个后进队当司钻。”

  • 司铎-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铎sī duó

    【释义】:

    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也称司祭。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单数作Sacerdos)。我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的说法,改为“司铎”。

  • 司造-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造sī zào

    【释义】:

    负责制造。郭沫若《中国史稿》:“在出土的楚国铜器铭文中…产品常标出督造机构、司造的各级官工和生产者的名称。”

  • 司徒-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徒sī tú

    【释义】:

    复姓。

  • 司理-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理sī lǐ

    【释义】:

    ①主持;掌管。洪深《五奎桥》:“‘五奎’,一般乡下人迷信是司理命运的天上的星宿。”②管事;董事。欧阳山《苦斗》:“‘我的意思,这司理的职位,非他担当不可。’大家都赞成麦荣当司理。”

  • 司阍-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阍sī hūn

    【释义】:

    ①看门的人。萧乾《往事三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沙皇的那些王公贵族挟着细软纷纷逃到巴黎或维也纳去当寓公了,他们的司阍、园丁、厨子和仆奴糊里糊涂地也逃了出来。”②看门;守门。郭沫若《行路难》:“庭园真是很冠冕的,门次还有司阍的人守门。”

  • 司寇-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寇sī kòu

    【释义】:

    复姓。

  • 司掌-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掌sī zhǎng

    【释义】:

    执掌;掌管。《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假如上帝派我司掌人间的分配权,我便是这样地独断专行——给向往光明者以艳阳、皓月,给追求进步者以迅疾的车轮。”

  • 司傅-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傅sī fu

    【释义】:

    对有技艺的工匠、长工的尊称。邹韬奋《萍踪寄语》:“那里坐着等候的已有七八人,剪发司傅只有两个。”歌谣《老板吩咐除牛栏》:“长工司傅做事难,餐餐吃的红薯干。”

  • 司禄-现代汉语大词典

    司禄sī lù

    【释义】:

    道教神名。掌司人间禄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道教的司命、司禄之神及泰山府君,也见于密宗经文。”

  • 吐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司tǔ sī

    【释义】:

    [英toast]烤成棕褐色的或油炸而成的热面包片。

  • 吃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吃官司chī guān si

    【释义】:

    旧时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进监狱。聂绀弩《韩康的药店》:“从此韩康吃官司去了,他的最后的一个药店抄没归官。”

  • 多国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多国公司duō guó gōng sī

    【释义】:

    即跨国公司。《经济日报》1986.3.22:“跨国公司,或称多国公司。”

  • 没头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头官司méi tóu guān si

    【释义】:

    无线索可查的官司。如:强盗杀了人,拐了钱财,已逃走。这一场没头官司怎么了?

  • 泡立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泡立司pào lì sī

    【释义】:

    见“泡立水”。

  • 派力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派力司pài lì sī

    【释义】:

    [英palace]用混色不匀的精梳毛纱制织成的平纹毛织品。质地轻薄挺爽。常为灰色、米色、淡棕色等较浅的色泽,适宜于做夏季服装。

  • 派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派司pā si

    【释义】:

    [英pass]①指通行证、出入证、护照等。樊天胜《阿扎与哈利》:“我翻阅了他的水手派司,原来他曾当过水手长的。”②传递;通过。王鲁彦《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足球踢得最好…有头顶脚滚球不离身善作派司的左右卫。”郭沫若《脱离蒋介石以后》:“走,走,车在外边等。这里可以‘派司’吗?”③指扑克牌。

  • 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官司guān si

    【释义】:

    ①指诉讼。赵树理《催粮差》:“这几年在地方上当士绅,给别人包揽官司,常到城里来。”引申为不同意见的争论。胡适《〈尝试集〉自序》:“但是我若没有这班朋友和我打笔墨官司,我也决不会有这样的尝试决心。”②方言。指不耐烦不高兴的神色。老舍《四世同堂》:“她不高兴蹲在家里,接受或发作脾气——东阳这两天老一脑门子官司,她要是不发气,他就必横着来。”又《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我看见过不少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

  • 家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家司jiā sī

    【释义】:

    家什,器具。艾芜《我的青年时代》:“等会长走了以后,我到屋里去打整那些烧烟的家司。”

  • 密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密司mì sī

    【释义】:

    [英miss]也译为“密斯”。意为小姐。鲁迅《致韦丛芜》:“密斯朱来访过一次,我还无暇去回看她。”

  • 密司忒-现代汉语大词典

    密司忒mì sī tè

    【释义】:

    [英mister]也译为“密斯脱”。意为先生。茅盾《锻炼》:“密斯脱赵,你应当知道,这是不良分子故意造出来破坏政府威信的。”

  • 通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通司tōng sī

    【释义】:

    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称译员或译员兼向导。旭明《丽尕》:“连长把我介绍到贸易公司,当了翻译员,就是通司。”陈其通《万水千山》:“带路的通司,迷失了方向。”

  • 红派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派司hóng pā si

    【释义】:

    [派司,英pass]红色证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是资方代理人,别说选不上工会,连工会的红派司也领不到的。”按,此指工会会员证。

  • 无限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限公司wú xiàn gōng sī

    【释义】:

    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的,对公司所负的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这种责任不受出资额大小的限制。

  • 板司呢-现代汉语大词典

    板司呢bǎn sī ní

    【释义】:

    用精梳毛纱织成的一种毛织物。弹性足,抗皱性好。

  • 枕头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枕头官司zhěn tou guān si

    【释义】:

    比喻夫妇间的争论或诉讼。古华《芙蓉镇》:“当他打‘枕头官司’似地把‘绝密’透露给‘王爪辣’听时,‘王爪辣’竟像身上装了弹簧似的,一下子蹦下了床。”

  • 有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司yǒu sī

    【释义】:

    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吴晗《朱元璋传》:“几十年来的元君荒淫,有司毒虐,天下兵起,中原之民,久无所主。”

  • 有限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限公司yǒu xiàn gōng sī

    【释义】:

    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所负的责任以其认定的股本为限。

  • 股份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股份公司gǔ fèn gōng sī

    【释义】:

    集股经营的企业。公司获得的利润按各个股东拥有的股票额分配。

  • 火姆司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火姆司本huǒ mǔ sī běn

    【释义】:

    [英homespun]即钢花呢。

  • 祭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祭司iì sī

    【释义】:

    古代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

  • 祭司长-现代汉语大词典

    祭司长jì sī zhǎng

    【释义】:

    古犹太教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地位崇高。鲁迅《复仇(其二)》:“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 番茄沙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番茄沙司fān qié shā sī

    【释义】:

    由番茄、洋葱、大蒜、砂糖、食盐及辛香料制成的调味料。鲜红色糊状酱体,通常为瓶装或罐装。是西餐中常用的调味料,可用于鱼、肉、蔬菜等调味,增加色彩。

  • 罗曼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罗曼司luó màn sī

    【释义】:

    [英romance]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或惊险故事。原为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中的一种长篇故事诗。我国或意译为“传奇”。

  • 盎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盎司àng sī

    【释义】:

    [英ounce]也叫安士,旧称英两。①英制中计量重量和质量的单位。1盎司(常衡)=1/16磅(常衡);1盎司(常衡)=28.3495克,1盎司(金、药衡)=31.1035克。②英、美制容量单位。英制:1盎司=1/160加仑=0.0284升;美制:1盎司=0.02366升。

  • 皮包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皮包公司pí bāo gōng sī

    【释义】:

    主要从事咨询业务或起经纪人作用的商业组织。现多指在商品的流转过程中依靠转手买卖获取利润的小型商业组织。因这种组织多挂着公司的名义,没有固定资产、固定经营地点及定额人员等,只提着皮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故称。《文汇报》1984.10.7:“企业有什么问题,如技术、设备需要引进,某项商品需要推销,皮包公司凭借自己‘消息灵通’的特点,就能提供单项服务。”

  • 职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职司zhí sī

    【释义】:

    ①职务。傅彬然《“五四”前后》:“祭孔的仪式很隆重,有职司的人都要穿上像道袍那样的制服。”②主管;执掌。郭沫若《天才与教育》:“凡是职司教育的人,凡是养育儿女的人,不可不加以注意。”

  • 顶头上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头上司dǐng tóu shàng si

    【释义】:

    指直接领导自己的人或机构。沈从文《会明》:“在连长帐篷前,遇到了他的顶头上司。”

  • 笔墨官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笔墨官司bǐ mò guān si

    【释义】:

    指书面上的争辩。马南邨《昭君无怨》:“如果我们陷到那些材料中去,必然引起无谓的纠纷,打不尽的笔墨官司,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帮助。”

  • 跨国公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跨国公司kuà guó gōng sī

    【释义】:

    又叫多国公司。指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让等活动,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的国际性公司。《经济日报》1986.3.2:“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已把跨国公司作为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条重要渠道。”

  • 一腦門子官司-汉语大词典

    一腦門子官司

    【1】方言。形容心情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曹禺}《日出》第二幕:“这个家伙怎么一脑门子的官司?”{刘绍棠}《蒲柳人家》:“老头子阴沉着脸﹐哼哼哈哈﹐一脑门子官司。”{董一丁}《家庭交响曲》:“说实在的﹐平常我一走进这个拥挤而混乱不堪的单元﹐就一脑门子官司。”

  • 二十四司-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司

    【1】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宋}{高承}《事物纪原·三省纲辖·二十四司》:“{隋}有天下﹐尚書有六曹二十四司﹐即今都省列曹是也。其制自{隋}始也。”【2】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北史·后妃传上序》:“時又增置女官﹐準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 二司-汉语大词典

    二司

    【1】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汉书·叙传下》:“民具爾瞻﹐困于二司。”{颜师古}注:“二司者﹐司隸校尉{王尊}劾奏{衡}追奏{石顯}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臣﹐司隸校尉{王駿}劾奏{衡}專地盗土也。”【2】指司徒﹑司空。《後汉书·刘恺传》:“頻歷二司﹐舉動得體。”{李贤}注:“二司爲司徒﹑司空。”《後汉书·袁绍传》:“太尉{楊彪}﹐歷典二司﹐元綱極位。”{李贤}注:“{彪}代{董卓}爲司空﹐又代{黄琬}爲司徒。”

  • 三司-汉语大词典

    三司

    【1】指三公。《後汉书·顺帝纪》:“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李贤}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淵明}從父太常{夔}嘗問{耽}:‘君若在﹐當已作公不?’答云:‘此本三司人。’”{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铭》:“故坐而論教﹐則位比三司;動而具贍﹐則儀型六列者矣。”【2】{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爲鹽鐵﹑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续通志·职官四》:“三司起於{唐}末﹐{五代}特重其職﹐至{宋}而專掌財賦﹐皆以重臣領之。”【4】{宋}代于{广州}﹑{明州}﹑{杭州}置市舶司,主对外贸易,合称三司。《宋史·食货志下八》:“〔{熙寧}〕九年﹐{集賢殿}修撰{程師孟}請罷{杭}﹑{明}州市舶﹐諸舶皆隸{廣州}一司。令{師孟}與三司詳議 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九七一年﹐{太宗}灭{南汉}﹐即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合称‘三司’﹐是{北宋}主要的对外贸易港。”【5】{明}代各省设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明史·职官志一》:“外設都﹑布﹑按三司﹐分隸兵刑錢穀﹐其考核則聽於府部。”

  • 三法司-汉语大词典

    三法司

    【1】{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明史·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這一篇章疏奏上﹐天子重瞳親照﹐憐其冤抑﹐倒下聖旨﹐着三法司嚴加鞫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本应拿问﹐交三法司从严议罪。”

  • 上司衙門-汉语大词典

    上司衙門

    【1】上级官府。{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大爺何不乘未借之先﹐自己到上司衙門動一張呈子﹐也倣{卜式}的故事﹐捐幾萬銀子去助邊。”《红楼梦》第八五回:“就在那裏訪一個有斟酌的刀筆先生﹐許他些銀子﹐先把死罪撕擄開﹐回來再求{賈}府去上司衙門説情。”

  • 上司-汉语大词典

    上司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清}{钱大昕}《恒言录·仕宦》:“{漢}人稱三公爲上司。《後漢書·劉愷傳》:‘今上司缺職﹐未議其人。’又云:‘皆去宰相﹐復序上司。’《楊震傳》:‘吾蒙恩居上司。’皆謂三公也。”《後汉书·郎顗传》:“金精之變﹐責歸上司。”{李贤}注:“上司謂司馬也﹐{建武}二十七年改爲太尉。”【2】指天神。{晋}{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赍文》:“今故賚爾香鑪一枚﹐熏陸副之﹐可以騰煙紫閣﹐昭感上司。”【3】用为高级官职的通称。{三国} {魏}{钟会}《檄蜀将吏士民文》:“往者{吴}將 {孫壹}舉衆内附﹐位爲上司﹐寵秩殊異。”【4】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革}又將{何縣尉}停泊中途﹐詐稱拒捕﹐以致上司激怒等因﹐説了一遍。”{老舍}《二马》第二段五:“{老马先生}坐着的姿式﹐正和小官儿见上司一样规矩。”《晋书·华谭传》:“又在郡政嚴﹐而與上司多忤。”

  • 上風官司-汉语大词典

    上風官司

    【1】能胜诉的诉讼。《何典》第九回:“只可渾同三拍的告了﹐等他去緝訪着實﹐這才是上風官司﹐贏来輸弗管。”《醒世姻缘传》第十回:“{晁大舍}千恩萬謝﹐感不盡他的指教﹐得打了上風官司。”

  • 五司-汉语大词典

    五司

    【1】{宋}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予爲{鄜}{延}經略使日﹐新一廳謂之五司廳……五司者﹐經略﹑安撫﹑总管﹑節度﹑觀察也。”【2】{宋}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万州}{白太保}……任莊宅使時﹐權五司﹐兼水北巡檢。”原注:“五司者﹐莊宅﹑皇城﹑内園﹑洛苑﹑宫苑也。”

  • 兩合公司-汉语大词典

    兩合公司

    【1】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之一,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在两合公司中,无限责任股东代表公司管理业务,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一般不管理业务,对公司债务的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参阅《新华月报》1951年1月号“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 兩司-汉语大词典

    兩司

    【1】{明}{清}两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称。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两司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天下者﹐州﹑縣之所積也﹐内而六部﹐外而兩司﹑道﹑府諸官﹐皆考察此州﹑縣者耳。”《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時值萬壽聖節將近﹐兩司裏頭例該一人賫表進京朝賀。”

  • 兩司馬-汉语大词典

    兩司馬

    【1】{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均以文章著称,后世合称“兩司馬”。{罗惇曧}《文学源流·总论》:“{西京}巨子﹐溯兩{司馬}。{子長}原出《左》﹑《國》﹐俊宕其神;{長卿}系出《詩》﹑《騷》﹐麗密其體。”又今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说。【2】官名。管理二十五个士兵的军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兩司馬管五個伍長﹐共管二十五人。”《周礼·夏官·司马上》:“二十五人爲兩﹐兩司馬皆中士。”

  • 兩合股份公司-汉语大词典

    兩合股份公司

    【1】即两合公司。{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生活日报》原在{上海}发起﹐原定资本三十万﹐系两合股份公司性质﹐承各处读者踊跃投资﹐不到一个月已凑集资本十五万元以上。”详“兩合公司”。

  • 中司-汉语大词典

    中司

    【1】御史中丞的俗称。{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宋史·句龙如渊传》:“‘即擢{如淵}中司。’中司者﹐御史中丞也。此流俗之稱﹐不當用之正史。”{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蔣八座}{猷}﹐賢者也。嘗爲中司﹐有端直聲。”

  • 主司-汉语大词典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宋}{欧阳修}《论葬荆王札子》:“皆爲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緣以爲姦爾。”《唐律疏议·卫禁·宫内外行夜》:“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覺﹐减守衞者罪二等。”《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規取贏息……侵蠹貧下﹐莫知紀極。”【2】主管。《西游记》第四一回:“{行者}道:‘你是四海龍王﹐主司雨澤﹐不來問你﹐却去問誰?’”《山海经·西山经》:“{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注:“日西入﹐則景反東照﹐主司察之。”【3】科举的主试官。{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康熙}丁卯科﹐{江}南主司乃{北平}{米漢雯}也。”《新唐书·选举志上》:“舉人既及第﹐綴行通名﹐詣主司第謝。”{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诗:“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 州司-汉语大词典

    州司

    【1】犹州官。{宋}{苏轼}《论高丽第一状》:“臣欲於此僧狀後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國又無來文﹐難議投進。執狀歸國。照會。’”{晋}{李密}《陈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 九司-汉语大词典

    九司

    【1】九卿。{北周}{庾信}《周祀圆丘歌》之十一:“六典聯事﹐九司咸則。”详“九卿”。《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碩生。”{李善}注:“九司﹐九卿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