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吐)是什么意思
吐←→吞 纳 含-反义词词典
吐←→吞 纳 含tǔ-tūn nà hán
【词性】:动
吐:使东西从咀里出来。
吞:咽下肚里。
纳:收进来。
含:把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去。
【例】 驾辕的马,哼哧哼哧地吞吐着一团团的白气,信步走着。(杜鹏程:《工地之夜》) 因出已虫,纳比笼中。(清·蒲松龄:《促织》) 含哺而熙。(《庄子·马蹄》)
吞吞吐吐-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吞吞吐吐tūn tūn tǔ tǔ
〈成〉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说或说话含混不清。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我问了他半天。他一直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你有话就直说吧,不要这么吞吞吐吐的|他这些吞吞吐吐的话,听着真费劲|“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要是写得吞吞吐吐,自己又觉得没意思
倾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倾吐qīngtǔ
把心里话完全说出来——倾听
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吐tǔ
使东西从咀里出来,比喻大量出去——吞(~吐港/~吐量)
吐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吐故tǔgù
本指人体呼吸,吐出碳酸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东西——纳新(无产阶级政党要不断吐故~,清除废料,吸收新鲜血液。)
吐口-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吐口tǔkǒu
说出实情或要求等——封口(几个走私分子订攻守同盟,死死~,经过交待政策,有的人已经吐口了。)
吞吞吐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吞吞吐吐tūntūntǔtǔ
形容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能直截了当痛快地说出——畅所欲言(开会时希望大家~,不要吞吞吐吐。)
扬眉吐气-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扬眉吐气yángméitǔqì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忍气吞声(人民群众在旧社会受尽欺压,~;解放后扬眉吐气,做了主人。)
倾吐 倾诉-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倾吐 倾诉
倾吐qīngtǔ 倾诉qīngsù
动词。表示把心里的话完全说出来。
“倾吐”强调把深藏在心底的意思尽情吐露。例如:“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人们的情绪还是那样兴奋,心里的话好象永远倾吐不完似的”(峻青:《秋色赋》):“她也把他看作自己最可信赖的亲人,常常向他倾吐一一些内心的苦闷”(刘心武:《醒来吧;弟弟》);“轻轻的浪拍着船身,倾吐着谁也猜不透的秘密”(郑文光:《夜渔记》)。
“倾诉”强调把自己的思想、感受全部告诉别人。例如:“如果他不是……纯真直率地倾诉他的遭遇和胸障,他的诗就不可能给人以这样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了”(秦牧:《艺海拾贝》);“我们看到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倾诉了自己看《二十四孝图》时的感受”(秦牧:《花城》);“那优美的旋律啊,有时象在倾诉哀怨和痛苦,有时又象在寻求美好的未来”。
吐肝露胆-实用委婉语词典
吐肝露胆
喻指彼此以诚相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明李贽《复邓石阳》:“二十余年倾盖之友,六七十刚皓皤之夫,万里相逢,聚首他县,誓吐肝胆,尽脱皮肤。”也作“披露肝胆”。
倾心吐胆-实用委婉语词典
倾心吐胆
喻指两人之间倾诉衷肠,赤诚相见。
喷吐铁钉-实用委婉语词典
喷吐铁钉
欧美婉指发脾气骂人。“铁钉”,喻指子弹等。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实用委婉语词典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意为倾吐花一样美好的语言,无非离不开自己的情感、性情。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倾吐 倾诉-近义词应用词典
倾吐 倾诉
倾吐 qīngtǔ 倾诉 qīngsù
【倾吐】倾诉。如:
1.来自鄂豫皖根据地的战士和陕北的战士,都倾吐着渴望会见老大哥的心情。
【倾诉】(心里话)完全说出。如:
2.呵,我是多么想即刻向你倾诉一段我所经历的故事,这一段关于父亲、关于女儿、关于人间的爱与恨的故事。
辨析:“倾吐”,不自主地从嘴里吐出心里话。“倾诉”,叙说。它们可通用,如倾吐(倾诉)别怀。但指知己、亲爱者的别后重逢,尽情而真诚地诉说离怀衷曲时用“倾诉”。
吐-古文观止词典
吐tǔ
【词性】:动词
一、口中出物(2)。《宫之奇谏假道》:神其吐之乎?——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方一食,三吐其哺。——吃一顿饭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
二、说出(1)。《进学解》:吐辞为经。——说出话就成了经典。
吐哺握发-古文观止词典
吐哺握发tǔ bǔ wò fà
形容为招致人才而操心忙碌(2)。《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哪里只是吐哺握发这样的勤劳就够了呢!《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现在您即使不能像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应该引进他们。
吐握-古文观止词典
吐握tǔ wò
吐哺握发的略语。即吐出口中吃着的食物握住正在梳洗的头发。形容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待求见的人。后形容大臣为招致人才而操心忙碌(1)。《与韩荆州书》:躬吐握之事。——亲自实行吐哺握发的美德。
扬眉吐气-古文观止词典
扬眉吐气yáng méi tǔ qì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1)。《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您为什么一定要爱惜阶前一尺大的地方,不让我李白扬眉吐气,昂首青云之上呢?
骨梗在喉,不得不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骨梗在喉,不得不吐
【释义】:
骨梗:骨鲠。鱼刺,骨刺。骨刺、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出来,十分难受。比喻心里有话,不说出来不痛快。《吴三桂演义》四:老夫只以敌患方深,国事已危,许大责任在将军身上,窃恐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必足以误将军,误将军即误国家耳,如骨梗在喉,不得不吐。
骨鲠在喉,欲茹不得,欲吐为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骨鲠在喉,欲茹不得,欲吐为难
【释义】:
骨鲠:骨刺,鱼刺。茹:吃,咽。鱼刺卡在喉咙里,想咽咽不下去,想吐吐不出来。比喻心里有话吐咽两难。《红楼梦补》八:湘云瞧着,把邢岫烟的嘱咐,一时口头留不住的话,好比骨鲠在喉,欲茹不得,欲吐为难。
百口不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口不吐
【释义】:
形容人缄口不语。《续金瓶梅》十一:刑厅又使长随来问吴典史要金子,他百口不吐。
半含半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半含半吐
【释义】: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金瓶梅词话》五五:说着,只是低了脸,半含半吐。
吃人不吐骨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人不吐骨头
【释义】:
比喻贪婪凶残。《飞跎全传》六:离此不远有坐愁山,山上许多没毛大虫,吃人不吐骨头。《冷眼观》三:还有几个形容枯槁,似人似鬼的人,都一家旁边坐着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粉脸夜叉。
⊙吃人不吐骨
《禅真后史》四:皮廿九是一泼皮,又添上那裘五福是吃人不吐骨的元帅。我看瞿先儿柔懦,怎与他做的敌手?
弗得相谢,反得吐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弗得相谢,反得吐泻
【释义】:
吐泻:呕吐排泄。意谓做了好事得不到感谢反而落了埋怨。《何典》三:那时连肚肠根几乎急断,千算万计……弄你出来,倒要怪东怪西的,真是弗得相谢,反得吐泻!
狗舐热油铛--吞吐两俱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狗舐热油铛--吞吐两俱难
【释义】:
歇后语。舐:舔。铛chēng:烙饼用的平底锅。比喻贪图的东西难以到手,又不愿放弃,进退两难。《清夜钟》一四:分付:“以后有方外异人,不妨禀明,容见则见。”却早把个杨总督弄得似:狗舐热油铛--吞吐两俱难。一念要撇了这担子,这圣上英明,托词陈请不得,不若且到明年,再图机会。
噙着冰凌——一点水儿吐不出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噙着冰凌——一点水儿吐不出来
【释义】:
歇后语。噙:含着。嘴里含着冰凌(水)却吐不出“水”来。比喻人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也比喻人不善言辞,有话表达不出来。《歧路灯》八五:女儿愚蠢,说是女儿厚道,俺家这个女儿,是噙着冰凌——一点水儿吐不出来。女婿想着欺降,叫族间几个小舅子,抬起来打这东西。
☉满口衔冰,说不出个水字来
《飞跎全传》七:开眼一看,但见两个和尚。跎子此刻满口衔冰,说不出个水字来。
不吐口-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吐口bù tǔ kǒu
①谓不说出秘密。《环球时报》2000.1.21:“圈子外边越猜得起急冒火,圈子里边越不吐口。”②谓不表态。《人民日报》1995.6.24.“去年,张秀芹大哥也来方正认妹妹,并劝妹妹回国,张秀芹仍不吐口。”
吐苦水-汉语惯用语辞典
吐苦水tǔ kǔ shuǐ
见“倒苦水”。
含珠不吐,谁知有宝-佛源语词词典
含珠不吐,谁知有宝
比喻胸怀才智但不表露出来,外人是无法知道的。《祖堂集·卷十一·睡龙和尚》:“问:‘古人有言:含珠不吐,谁知有宝?含珠则不问,便请吐。’师云:‘看者甚多,弁者甚少。’”
伸眉吐气-佛源语词词典
伸眉吐气
眉头展开,口舒长气。形容愿望得到满足或意志得以实现时的得意神态。《虚尚和尚语录》卷八:“次日上堂:‘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东海鲤鱼,鼓腮振鬣;南山鳖鼻,伸眉吐气。唯有赵州老儿没意智,拖个破席日里睡。’”中古汉语的另一形式为“扬眉吐气”,语出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现代汉语承中古“扬眉吐气”形式,作成语使用。例:自己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心里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非常愉快舒适。
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吐tǔ
①吐出。《荀子·赋》:“食桑而~丝。”《后汉书·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丸。”②说出,发出。《论衡·变动》:“其时皆~痛苦之言。”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哀音。”③露出,显现。岑参《青木香丛》:“六月花新~,三春叶已长。”
另见tù。
【吐蕃】我国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
【吐哺】①吐出口中的食物。《汉书·高帝纪上》:“汉王辍饭~,曰:‘竖儒,几败乃公事!’”②形容殷勤待士。曹操《短歌行》:“周公~,天下归心。”
【吐辞】发表言论,也指写作诗文。《论衡·问孔》:“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也。”
【吐握】“吐哺握发”的省称。为接待贤士,吐出口中的食物,挽起正在洗着的头发。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吐谷浑】(—yùhún)古代鲜卑族的一支,曾在西北地区建国。泛指敌军首领。王昌龄《从军行》之五:“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
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吐tù
呕吐。《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黑血数升而愈。”
另见tǔ。
一吐为快-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吐为快yī tǔ wéi kuài
【释义】: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谌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
不吐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吐气bù tǔ qì
【释义】:
语音学上指不送气。
半吞半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半吞半吐bàn tūn bàn tǔ
【释义】:
说一半留一半。形容说话不直截了当。巴金《雨》:“高志元起初微笑,后来却半吞半吐地说:‘当心点,不要被熊智君迷住了。’”
倾心吐胆-现代汉语大词典
倾心吐胆qīng xīn tǔ dǎn
【释义】:
形容待人竭尽诚心。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我们一般都是中国将来的主人翁,虽是初见,尽可倾心吐胆。”
倾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倾吐qīng tǔ
【释义】:
畅所欲言,尽量抒发意见或感情。叶圣陶《倪焕之》:“他一直独住一间屋子…靠着纸笔对意中人倾吐衷曲。”
催吐剂-现代汉语大词典
催吐剂cuī tù jì
【释义】:
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如吐根、硫酸铜等。
谈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谈吐tán tǔ
【释义】:
指说话时的措词和风度。茅盾《清明前后》:“从她的谈吐中就看得出她是一个好胜心颇高而且也颇有决断的人。”
谈吐风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谈吐风生tán tǔ fēng shēng
【释义】:
谈话机敏风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区上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扬眉吐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扬眉吐气yáng méi tǔ qì
【释义】:
形容被压抑者一旦得到舒展而快活得意的神情。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扬眉吐气了!”
吐1-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1tǔ
【释义】:
①使物从口中出来。康濯《水滴石穿》:“不管你手上提的,嘴里吐的,奶头上挤的,能喝的我都要。”②口说,陈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晚上请到我房里头畅谈半夕,彼此吐吐心事何如?”③呈露,呈现。如:吐白。①从口儿或缝隙里露出或长出。鲁迅《风筝》:“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⑤散发;发出。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天空中也有明星,闪现在这里那里,吐出光辉。”⑥抒发;抒写。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正是:活龙王笑吐万行诗,妙诗绝句满田流。”⑦武术用语。亮出;摆出。如:他吐个蜻蜓点水势。
吐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口tǔ kǒu
【释义】:
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浩然《石山柏》:“那时候,领导上很器重他,他石山柏只要要求脱产,出去就是区委书记,如今当个县长没问题;他呀,就是不吐口。”
吐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水tǔ shuǐ
【释义】:
植物未损伤的叶尖或叶缘向外流出液体的现象。大多发生在春夏潮湿的夜间或清晨。能吐水的植物有300种以上,如水稻、小麦、凤仙花、番茄等。渗出的液体中含微量的糖、无机盐和氨基酸。农业上,常把庄稼有无吐水现象作为长势强弱的标志。
吐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气tǔ qì
【释义】:
①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孙中山《民族主义》:“闽粤向多各姓械斗的事,起因多是为这一姓对于那一姓,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凌辱侵占,便不惜牺牲无数金钱生命,求为姓中吐气。”②语音学上指送气。
吐气扬眉-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气扬眉tǔ qì yáng méi
【释义】:
同“扬眉吐气”。克非《春潮急》:“穷苦老百姓自己起来当家作主,个个吐气扬眉。”
吐火-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火tǔ huǒ
【释义】:
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鲁迅《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吐火罗语-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火罗语tǔ huǒ luó yǔ
【释义】:
二十世纪初在我国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有两种方言。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遂将吐鲁番、焉耆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龟兹语。但也有学者主张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将前者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1974年又发现了长达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Maitreyasamitinātaka),虽仍不全,但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的一部该语言的文献。
吐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白tǔ bái
【释义】:
呈露白色。如:东方吐白。
吐司-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司tǔ sī
【释义】:
[英toast]烤成棕褐色的或油炸而成的热面包片。
吐舌-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舌tǔ shé
【释义】:
①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②惊奇或惊恐的样子。如:他听了直吐舌。
吐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字tǔ zì
【释义】:
指发音咬字。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从事吐字,实际在做两件事:一是发音,作发韵母;一是阻擦已发之音,造作声母。”
吐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芽tǔ yá
【释义】:
发芽。如:柳枝吐芽。
吐谷浑-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谷浑tǔ yù hún
【释义】:
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为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后为吐蕃所并。
吐诉-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诉tǔ sù
【释义】:
向人说出(心里的话);倾诉。杨沫《我爱上了珠海》:“仙女悲伤地向海鸥吐诉了自己的身世。”
吐词-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词tǔ cí
【释义】:
见“吐辞”。
吐纳-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纳tǔ nà
【释义】:
①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也泛指呼吸。鲁迅《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清末,而大抵长于民国,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②犹吞吐。吐出与吞进。比喻贸易,买卖。吴晗《朱元璋传》:“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吐放-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放tǔ fàng
【释义】:
犹放射。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你们非如俄罗斯无产专政一样,把一切的陈根旧蒂和盘推翻,另外在人类史上吐放一片新光。”
吐泄-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泄tǔ xiè
【释义】:
犹发泄。蒋光慈《弟兄夜话》:“此时江霞又动了乡情,心中的情绪如乱麻也似地纷扰,要想找一个方法吐泄一下。”
吐故纳新-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故纳新tǔ gù nà xīn
【释义】:
①道家养生之术。指吐出浊气,吸纳清气。②人体的呼吸过程,指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张贤亮《土牢情话》:“为了一点凉意而狠命地吸氨;氨气又使肺部更加灼热。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进行吐故纳新。”③比喻扬弃陈旧的,吸收新鲜的。如: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才能朝气蓬勃。
吐咬-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咬tǔ yǎo
【释义】:
指吐音咬字。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这就不是其它的如吐咬、顿歇等方法所能做到的了。”
吐音-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音tǔ yīn
【释义】:
指发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他又须是能够将规定的话,讲得明白而且有力;这就是‘口齿清楚,抑扬有致’,对于吐音、咬字、念白有研究。”
吐艳-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艳tǔ yàn
【释义】:
发出艳丽色彩。也指放射光辉。如:百花吐艳。
吐根堡山羊-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根堡山羊tǔ gēn bǎo shān yáng
【释义】:
著名乳用山羊品种。原产瑞士吐根堡谷地,现广布世界各国。公母羊都无角,颈下有肉垂,乳房发达。毛色浅褐至深褐色,四肢下部、腹部和尾部两侧灰白色,颜面两侧有灰白色条纹。年产乳达600千克以上。
吐铁-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铁tǔ tiě
【释义】:
贝名。也叫土铁,俗称泥螺。壳卵圆形,体肥,略带黄色。生活于浅海泥滩上,我国沿海各地均产,肉可供食用。
吐绶鸟-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绶鸟tǔ shòu niǎo
【释义】:
即吐绶鸡。
吐绶鸡-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绶鸡tǔ shòu jī
【释义】:
又称火鸡。家禽。身体高大,头颈部裸露,有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繁殖季节雄鸟火红色。食植物和昆虫等。原产北美洲南部,现各地都有驯养。
吐绿-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绿tǔ lǜ
【释义】:
呈现翠绿色。如:柳枝吐绿。
吐番-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番tǔ bō
【释义】:
见“吐蕃”。
吐焰-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焰tǔ yàn
【释义】:
吐出火焰;发出光焰。理由《扬眉剑出鞘》:“这一连串娴熟细腻的剑法,伴随着力度、幅度、深度、精度,刹那间爆发出来,如灵蛇吐焰,银光一闪,正中对方的腹部。”
吐属-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属tǔ zhǔ
【释义】:
作文;谈吐。洪深《五奎桥》:“(周乡绅)颀长身材,瘦狭脸庞,一双清秀中含着锐利的眼睛;而且吐属文雅,气度大方。”
吐絮-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絮tǔ xù
【释义】:
①棉桃成熟裂开,露出棉絮。碧野《在葱岭下》:“棉田里的棉桃又大又密,有的已经开始吐絮了。”②指柳树、芦苇等植物开花后结子。因所结的子带有絮状白色绒毛,故称。《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绿柳吐絮,白杨飞花。”
吐锦鸡-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锦鸡tǔ jn jī
【释义】:
即吐绶鸡。
吐辞-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辞tǔ cí
【释义】:
也作“吐词”。发言。也指写作诗文。如:此人吐辞不俗,举止大方。又如:吐词痛快,无所顾忌。
吐翠-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翠tǔ cuì
【释义】:
露出青绿色。如:杨柳吐翠。
吐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蕃tǔ bō
【释义】:
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全部,盛时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其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统间改称乌斯藏。
吐噜-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噜tǔ lu
【释义】:
①方言。褪。徐怀中《西线轶事》:“要领是脚脖上可以紧些,到了腿肚松紧要适当。松了往下吐噜,太紧走起来腿疼。”②象声词。多形容子弹连梭发射声。也指子弹连梭发射。峻青《海啸》:“小马高高地擎着他的大肚匣子说:‘满满一梭子子弹,全都吐噜在了那老狗的身上。’”
吐穗-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穗tǔ suì
【释义】:
指谷物长出穗儿。高玉宝《高玉宝》:“苞米一吐穗就拔来吃,等到秋天也耗吃完了。”
吐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露tǔ lù
【释义】:
①说出(实情或真心话)。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②显露。鲁迅《致青木正儿》:“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实有不胜寂寞之感,创作的新芽似略见吐露,但能否成长,殊不可知。”
吐2-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2tù
【释义】:
①呕吐。曹禺《日出》:“张先生说十分对不起您,喝醉了,跑到您房里来,吐了您一床。”②唾弃,抛弃。如:吐弃。③喻被迫退还(侵吞的财物)。沙汀《航线》:“还要命么?他把钱吐出来就是了呀!”
吐血-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血tù xiě
【释义】:
内脏出血从口中吐出。巴金《秋》:“枚少爷已经停止吐血,他在他妻子的腿上伏了一阵。”
吐红-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红tù hóng
【释义】:
吐血。鲁迅《在酒楼上》:“(阿顺)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她早就像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
吐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弃tù qì
【释义】:
唾弃。茅盾《子夜》:“(屠维岳)又像吐弃了什么似的说道:‘咄,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吐沫-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沫tù mo
【释义】:
唾沫。丁玲《法网》:“张宗荣好像比顾美泉还气愤不过,红着脸,喷着吐沫,把顾美泉也说动了。”
吐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法tù fǎ
【释义】:
用药物促使呕吐的治疗方法。《科学画报》1983年第9期:“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应用一些催吐的药物,使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吐出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吐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泻tù xiè
【释义】:
呕吐与腹泻。
吐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吐药tù yào
【释义】:
促使呕吐的药物。
吃人不吐骨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吃人不吐骨头chī rén bù tǔ gǔ tou
【释义】:
也作“吃肉不吐骨头”、“吃死人不吐骨头”。比喻极端贪婪、凶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朱老虎这个吃死人不吐骨头的坏家伙,他说的到就做的到,啥坏事都做得出来的。”魏巍《东方》:“光荣不光荣,只要打倒那些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就行!”又如:这些军阀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吃死人不吐骨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吃死人不吐骨头chī sǐ rén bù tǔ gǔ tou
【释义】:
见“吃人不吐骨头”。
吃肉不吐骨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吃肉不吐骨头chī ròu bù tǔ gǔ tou
【释义】:
见“吃人不吐骨头”。
吞刀吐火-现代汉语大词典
吞刀吐火tūn dāo tǔ huǒ
【释义】:
传统杂技和戏法之一。鲁迅《铸剑》:“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吞云吐雾-现代汉语大词典
吞云吐雾tūn yún tǔ wù
【释义】:
《梁书·沈约传》:“始飡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形容道家的绝谷养气。后以“吞云吐雾”形容吸鸦片或吸烟,多寓讥讽。许世友《万源保卫战》:“那些一支烟枪、一支步枪的川军正在吞云吐雾的时候,我们便束装出发了。”
吞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吞吐tūn tǔ
【释义】:
①吞进和吐出。比喻出纳、隐现、聚散等变化。赵光荣《里湖纪游》:“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②言语支吾,含混不清。老舍《赵子曰》:“作官的时候出锋头是心里的劲儿,越吞吐掩抑越见长处。”
吞吞吐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吞吞吐吐tūn tūn tǔ tǔ
【释义】:
形容有话不直说或说话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鲁迅《〈三闲集〉序言》:“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
呕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呕吐ǒu tù
【释义】:
胃和部分小肠内食物经食管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症状。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和肠液。晕车、晕船、脑膜炎、胃炎、食物中毒、肠梗阻、妊娠反应等,都会引起呕吐。
咬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咬吐yǎo tǔ
【释义】:
咬字吐音,发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演员欲练习声母的咬吐,最好得请一位国语教师领导着。”
咳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咳吐ké tù
【释义】:
咳而吐出。郭沫若《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人的生命,说坏些时,就好像慢性气管枝炎的积痰,不是容易可以咳吐得掉的。”
唾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唾吐tuò tǔ
【释义】:
唾液。葛琴《罗警长》:“他想说话,可是话跳到舌尖上,又连着唾吐咽了下去。”
喷云吐雾-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云吐雾pēn yún tǔ wù
【释义】:
形容抽鸦片烟或吸烟的情景。安正福《敌后插刀》:“我从门缝往里一瞧,不由得火钻头顶:屋里翻得一塌糊涂,地下站着几个土匪…炕上还斜躺着几个,正在喷云吐雾抽大烟。”
喷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喷吐pēn tǔ
【释义】:
①指东西从口中喷出来。杨朔《征尘》:“胖子一刻都不停止吃喝,菜屑伴随着唾沫星子从他的嘴里喷吐出来。”也借喻喷涌。杨沫《青春之歌》:“傍晚,欢笑着的海洋喷吐着白沫敲打着松软的沙滩。”②犹散发。康濯《水滴石穿》:“第一批野花早已无影无踪,那千年古槐上喷吐着浓香的槐花也结束了自己一年的贡献。”
嘴乌目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嘴乌目吐zuǐ vvū mù tǔ
【释义】:
方言。形容气极的样子。《花城》1981年第5期:“刘富贵气得嘴乌目吐:‘好,你不听我,他疯不死,我——自己怕先疯死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现代汉语大词典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gǒu zuǐ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巴金《秋》:“‘还有嘞,我替你说出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淑华调皮地笑道。”
猪嘴里吐不出象牙-现代汉语大词典
猪嘴里吐不出象牙zhū zuǐ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柳青《铜墙铁壁》:“猪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他对成娃娘的造的谣,还叫他朝众人宣传啦?”
孕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孕吐yùn tù
【释义】:
孕妇在妊娠初期食欲异常、恶心、呕吐的现象。
格格不吐-现代汉语大词典
格格不吐gé gé bù tǔ
【释义】:
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鲁迅《做文章》:“因为要推倒旧东西,就要着力,太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
一飯三吐哺-汉语大词典
一飯三吐哺
【1】谓一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喻求贤殷切。《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勿以國驕人。’”{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廣﹐不以初交見嫌﹐不以觸犯見罪﹐雖興{周}之{姬旦}﹐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無以過也。”
一吐爲快-汉语大词典
一吐爲快
【1】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谌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
一吐-汉语大词典
一吐
【1】比喻尽情说出。{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今去{李中丞}五千里﹐何由致其身於其人之側﹐開口一吐出胸中之奇乎?”《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莫若直捷痛快的盡情一吐﹐便是有干嚴怒﹐也合受一場教訓。”{况}《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既承諄問﹐敢不傾忱一吐于執友之前。”
三吐三握-汉语大词典
三吐三握
【1】《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周公}流言東征﹐《詩》不頌其多才多藝之敏﹐三吐三握之周。”
不吐不茹-汉语大词典
不吐不茹
【1】《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 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高祖}臨朝﹐諫舞胡鳴玉﹐懷不吐不茹之節﹐存有始有卒之規﹐可謂危矣。”{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達於事理﹐不吐不茹﹐{蕭}規{曹}隨﹐必獲同心之濟﹐故用{陳}公。”
再吐-汉语大词典
再吐
【1】谓进餐时再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而频频接待宾客。古时用以形容统治者为延揽人材而忙碌。《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南朝}{梁元帝}《上忠臣传表》:“三握再吐﹐夙奉紫庭之慈;春詩秋禮﹐早■丹扆之訓。”
半吐半露-汉语大词典
半吐半露
【1】见“半吞半吐”。
半吞半吐-汉语大词典
半吞半吐
亦作“[半吐半露]”【1】说一半留一半。形容说话不直截了当。{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倣{王}{孟}以爲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巴金}《雨》七:“{高志元}起初微笑﹐后来却半吞半吐地说:‘当心点﹐不要被{熊智君}迷住了。’”《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賈母}尚未説明﹐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親就没了。’”
占吐-汉语大词典
占吐
【1】言谈,谈吐。《南史·王铨传》:“〔{王琳}〕長子{銓}﹐字{公衡}﹐美風儀﹐善占吐。”
供吐-汉语大词典
供吐
【1】招供,说出真实情况。《宣和遗事》前集:“{王平}……付吏{張大年}勘問因由﹐{花約}依實供吐。”{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盗》:“須要聽其口詞﹐辨其虚實﹐俟其供吐﹐以爲駁詰。”《天雨花》第八回:“須當據實來供吐﹐若有虚言即動刑。”
催吐劑-汉语大词典
催吐劑
【1】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如吐根﹑硫酸铜等。
傾心吐膽-汉语大词典
傾心吐膽
【1】形容待人竭尽诚心。《水浒传》第六十回:“三個見了{宋江}﹐没半點相疑之意﹐彼此傾心吐膽﹐訴説平生之事。”{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我们一般都是{中國}將來的主人翁﹐雖是初見﹐儘可傾心吐膽。”{元}{李行道}《灰闌记》第二折:“我每買不轉的﹐都是傾心吐膽説真實的話。”
傾吐-汉语大词典
傾吐
【1】谓畅所欲言,尽量抒发意见或感情。{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先生憂國傷時﹐一腔忠憤﹐不禁借題傾吐矣。”{叶圣陶}《倪焕之》十七:“他一直独住一间屋子﹐这非常适宜于静心息虑﹐靠着纸笔对意中人倾吐衷曲。”{宋}{韩维}《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诗:“高文大論日傾吐﹐響快有類鐘應撞。”{宋}{叶適}《刘公墓志铭》:“其在侍從﹐而故與周旋傾吐無間者﹐方居中用事﹐提將相與人如反手﹐然公從是絶矣。”
傾吐-汉语大词典
傾吐
【1】全部呕吐出来。{清}{无名氏}《壶天录》卷下:“毒發時﹐家人延西人救治﹐傾吐黑水﹐得無恙。”
出言吐詞-汉语大词典
出言吐詞
【1】见“出言吐氣”。
出言吐氣-汉语大词典
出言吐氣
【1】犹言谈吐。指说话。{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與國夫人{盧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訝而訊之﹐曰:‘此中有樂人{孫子}﹐多出言吐氣﹐甚令人笑。’”{明}{李贽}《寒灯小话》:“你看他威儀禮貌﹐出言吐氣﹐好不和美!”亦作“[出言吐語]”﹑“[出言吐詞]”。《水浒传》第一〇三回:“{王慶}聽他兩個人出言吐氣﹐也猜着是{黄達}了﹐假意上前來勸﹐只一枷﹐望{黄達}膀上打去。”{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戒浮泛》:“無論生爲衣冠仕宦﹐旦爲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雍容之度。”《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見{冷絳雪}出言吐語伶牙利齒﹐先有三分懼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出詞吐氣-汉语大词典
出詞吐氣
【1】犹谈吐。{宋}{苏轼}《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經百家説爲歌詩﹐與{揚州}豪俊交遊﹐頭骨磽然﹐有古丈夫風。其出詞吐氣﹐亦往往驚世俗。”《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贊}又問起家世﹐{錢青}一一對答﹐出詞吐氣﹐十分温雅。”
出言吐語-汉语大词典
出言吐語
【1】见“出言吐氣”。
剛吐-汉语大词典
剛吐
【1】谓不畏强暴。语出《诗·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唐}{司空图}《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一:“强欺自天禀﹐剛吐信吾徒。”
吐-汉语大词典
吐
《廣韻》湯故切,去暮,透。【1】呕吐。《後汉书·方木传下·华佗》:“又有一郡守篤病久,{佗}以爲盛怒則差……留書駡之。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佗},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數升而愈。”《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呕吐哕总括》:“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吐之徵,無物有聲噦乾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咬鬼》:“伏而嗅之,腥臭異常,翁乃大吐。”{曹禺}《日出》第一幕:“{张先生}说十分对不起您,喝醉了,跑到您房里来,吐了您一床。”【2】指吐出之物。《魏书·元子华传》:“{子華}母{房氏},曾就親人飲食,夜還大吐,人以爲中毒,甚憂懼,{子華}遂掬吐盡噉之,其母乃安。”【3】喻被迫退还(侵吞的财物)。{沙汀}《航线》:“还要命么?他把钱吐出来就是了呀!”
吐-汉语大词典
吐
《廣韻》他魯切,上姥,透。【1】使物从口中出来。《荀子·赋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唐}{曹松}《南海》诗:“文魮隔霧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宋}{孔平仲}《观瀑》诗:“鯨嘘鼇噫蛟吐涎,龍呼其儔相後先。”《水浒传》第六回:“只見樹影裏一個人探頭探腦,望了一望,吐了一口唾,閃入去了。”{康濯}《水滴石穿》第一章:“不管你手上提的,嘴里吐的,奶头上挤的,能喝的我都要。”【2】唾弃;抛弃。{马总}《意林》卷一引《管子》:“烏合之衆,初雖有懽,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3】口说,陈说。《汉书·刘向传》:“宜發明詔,吐德音,援近宗室,親而納信。”{唐}{孟郊}《老恨》诗:“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這個郎君,也早合當倒運,就吐實話泄機與他,到吃婆娘哄賺了。”{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晚上请到我房里头畅谈半夕,彼此吐吐心事何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六:“愣了好会儿,他才结里结巴吐出了他那主意。”【4】呈露,呈现。{宋}{孙觌}《梅花》诗:“夢斷酒醒山月吐,一枝疎影卧東窗。”{清}{黄景仁}《鹊踏枝·寄龚梓树》词:“三五冰輪簷際吐,爲問驚烏,今夜棲何處?”【5】长出,生出。{汉}{王逸}《九思·守志》:“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觉寺》:“至於春風動樹,則蘭開紫葉;秋霜降草,則菊吐黄花。”{唐}{雍陶}《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四:“疏篁抽晚筍,幽藥吐寒芽。”{鲁迅}《野草·风筝》:“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6】散发;发出。《文选·班固<东都赋>》:“嶽脩貢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雲,寳鼎見兮色紛紜。”{吕延济}注:“景,光也。言鼎之光色歊然出雲而紛紜焉。”{唐}{李白}《明堂赋》:“含佳氣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宋}{刘光祖}《江城子·梅花》词:“暮雲黄,月微茫,只有梅花,依舊吐幽芳。”{艾芜}《红艳艳的罂粟花》:“天空中也有明星,闪现在这里那里,吐出光辉。”【7】抒发;抒写。{晋}{左思}《吴都赋》:“其奏樂也,則木石潤色;其吐哀也,則淒風暴興。”{宋}{智圆}《送庶幾序》:“道既得之於心矣,然後吐之爲文章。”{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正是:活龙王笑吐万行诗,妙诗绝句满田流。”【8】亮出;摆出。《水浒传》第一〇二回:“{王慶}也吐箇勢,唤做蜻蜓點水勢。”《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見那瘦子緊了緊腰轉向南邊,向着那女子吐了個門户,把左手攏住,右拳頭往上一拱,説了聲‘請’。”【9】姓。{隋}有{吐万绪}。见《隋书》本传。
吐飯蜂翔-汉语大词典
吐飯蜂翔
【1】见“吐飯成蜂”。
吐論-汉语大词典
吐論
【1】发议论﹑评论或作辩论。{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南史·王思远传》:“見{明士}蓬頭散帶﹐終日酣醉﹐吐論從横﹐唐突卿宰﹐便復憶見{思遠}。”{唐}{黄滔}《赠怀光上人》诗:“過午休齋慣﹐離經吐論高。”【2】指写作论说﹑辩论文字。{宋}{蔡襄}《士伸知己赋》:“{非}五難而吐論﹐{和}再刖而處窮。”
吐肝露膽-汉语大词典
吐肝露膽
【1】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明}{李贽}《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亦作“[吐肝膽]”。{明}{李贽}《复邓石阳》:“二十餘年傾蓋之友﹐六七十歲皓皤之夫﹐萬里相逢﹐聚首他縣﹐誓吐肝膽﹐盡脱皮膚。”
吐嚕-汉语大词典
吐嚕
【1】蒙语。可惜。{元}{阿公主}《愁愤》诗:“吐嚕吐嚕{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原注:“吐嚕﹐可惜也。”【2】方言。褪。{徐怀中}《西线轶事》三:“要领是脚脖上可以紧些﹐到了腿肚松紧要适当。松了往下吐嚕﹐太紧走起来腿疼。”【3】象声词。多形容子弹连梭发射声。亦指子弹连梭发射。{峻青}《海啸》第四章:“{小马}高高地擎着他的大肚匣子说:‘满满一梭子子弹﹐全都吐噜在了那老狗的身上。’”
吐沫-汉语大词典
吐沫
【1】呕出白沫。《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噎膈翻胃总括》:“二證留連傳導隘﹐魄門應自澀於行﹐胸痛便硬如羊糞﹐吐沫嘔血命難生。”【2】唾沫。《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被人做一萬個鬼臉﹐啐乾了一千擔吐沫﹐也不爲過。”{丁玲}《法网》:“{张宗荣}好象比{顾美泉}还气愤不过﹐红着脸﹐喷着吐沫﹐把{顾美泉}也说动了。”{钱锺书}《围城》七:“{鸿渐}吐口吐沫道:‘真不要脸!’”
吐口-汉语大词典
吐口
【1】从口里吐出。{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血人于牙﹐不肯吐口。”【2】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多方説合﹐始得從傍勸解﹐而屍親仍未嘗吐口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籠﹐這事他絶不吐口應許。”{浩然}《石山柏》:“那时候﹐领导上很器重他﹐他{石山柏}只要要求脱产﹐出去就是区委书记﹐如今当个县长没问题;他呀﹐就是不吐口。”
吐氣-汉语大词典
吐氣
【1】发出声气。《庄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爲修而已矣”{唐}{成玄英}疏:“發辭吐氣﹐則語及仁義﹐用兹等法爲修身之本。”{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氣﹐頌曰:盛哉乎斯世!”{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一年﹐遇生於{靖安里}中﹐相其吐氣出詞﹐落然有正人風骨。”{宋}{文彦博}《过燕川渡》诗:“諸公共遊不知疲﹐長吟吐氣如虹蜺。”【2】呼出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喘吁吁吐氣不齊﹐戰兢兢驚神未定。”【3】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唐}{李白}《梁甫吟》:“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中:“其記汙辱宫闈﹐至不忍讀﹐葢必{宋}人借此吐氣耳。”{清}{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诗:“十年吟苦霜鬢絲﹐一編吐氣今其時。”{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闽}{粤}向多各姓械斗的事﹐起因多是为这一姓对于那一姓﹐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凌辱侵占﹐便不惜牺牲无数金钱生命﹐求为姓中吐气。”【4】散发元气。《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水曰内景。”【5】显现生机。{南朝} {梁}{陶弘景}《与梁武帝启》:“夫以含心之荄﹐實伺夾鍾吐氣。”【6】散发烟气。{汉}{李尤}《薰炉铭》:“上似{蓬萊}﹐吐氣委虵。”【7】语音学上指送气。
吐發-汉语大词典
吐發
【1】犹焕发。《魏书·元澄传》:“{文明太后}引見{澄}﹐誡厲之﹐顧謂中書令{李沖}曰:‘此兒風神吐發﹐德音閑婉﹐當爲宗室領袖。’”【2】犹谈吐。《北史·元彧传》:“{彧}姿制閑裕﹐吐發流美。”
吐文-汉语大词典
吐文
【1】写作。{汉}{王充}《论衡·效力》:“則賢者有雲雨之知﹐故其吐文萬牒以上﹐可謂多力矣。”
吐輝-汉语大词典
吐輝
【1】发出光辉。{三国} {魏}{嵇康}《杂诗》:“光燈吐輝﹐華幔長舒。”{晋}{陆机}《演连珠》之十三:“朗璞蒙垢﹐不能吐輝。”
吐吸-汉语大词典
吐吸
亦作“[吐噏]”【1】犹吞吐。{南朝} {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吐噏芳華﹐懷抱日月。”{南朝} {梁}{陆倕}《新刻漏铭》:“靈虬承注﹐陰蟲吐噏。”{南朝} {陈}{张正见}《山赋》:“森羅辰象﹐吐吸雲霧。”《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顧指維極﹐吐吸風雲。”{唐}{王湾}《登终南山》诗:“辭處若輕飛﹐憩來惟吐吸。”
吐谷渾-汉语大词典
吐谷渾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后为{吐蕃}所并。《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吐谷渾王}{伏連籌}事{魏}盡禮。”{胡三省}注:“吐﹐從暾入聲。谷﹐音浴。”【2】{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五:“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4】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旧唐书·音乐志二》:“北狄樂﹐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皆馬上樂也……{北周}{隋}世﹐與{西凉}樂雜奏。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部落稽》﹑《鉅鹿公主》﹑《白浄王太子》﹑《企喻》也。”《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唐鼓吹铙歌》:“《吐谷渾》﹐言{李靖}滅{吐谷渾}於{西海}上也。”
吐談-汉语大词典
吐談
【1】犹谈吐。{宋}{罗烨}《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其中諸妓﹐多能文詞﹐善吐談﹐亦評品人物﹐應對有度。”
吐珠於澤, 誰能不含-汉语大词典
吐珠於澤, 誰能不含
【1】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後汉书·翟酺传》:“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故{孔子}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李贤}注:“《春秋保乾圖》曰:‘臣功大者主威侵﹐權并族害己姦行﹐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必競取以爲己利﹐猶珠出於澤中﹐誰能不含取以爲己寶也。吐猶出也。”
吐絲自縛-汉语大词典
吐絲自縛
【1】喻人作了某事反使自己受困。《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十四科颂》:“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吐暈-汉语大词典
吐暈
【1】散发光彩。{清}{查慎行}《谢赐玻璃眼镜》诗之一:“明珠吐暈泥沙外﹐爝火分光日月邊。”
吐綬雞-汉语大词典
吐綬雞
【1】鸟名。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产于{巴}{峡}及{闽}{广}山中,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附吐绶鸡》:“出{巴峽}及{閩}{廣}山中﹐人多畜玩。大者如家雞﹐小者如鴝鵒。頭頸似雉﹐羽色多黑﹐雜以黄白圓點﹐如真珠斑。項有嗉囊﹐内藏肉綬﹐常時不見﹐每春夏晴明﹐則向日擺之。頂上先出兩翠角﹐二寸許﹐乃徐舒其頷下之綬﹐長闊近尺﹐紅碧相間﹐采色焕爛……此鳥生亦反哺。行則避草木﹐故《禽經》謂之避株﹐《食物本草》謂之吐錦雞﹐《古今注》謂之錦囊﹐《蔡氏詩話》謂之真珠雞﹐《倦游録》謂之孝鳥﹐《詩經》謂之鷊。”{清}{赵翼}《题岭南物产图六二韵》:“帶箭鳥拖尾﹐吐綬雞贅肉。”
吐哺捉髮-汉语大词典
吐哺捉髮
【1】见“吐哺握髪”。
吐下-汉语大词典
吐下
【1】呕吐下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陰所至爲中滿霍亂吐下。”《晋书·蔡谟传》:“{謨}初渡江﹐見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百喻经·倒灌喻》:“即便以餘藥服之﹐方得吐下﹐爾乃得瘥。”{章炳麟}《中华民国解》:“人有病而啜粥者﹐於吐下之後可也。未吐下時而先啜粥﹐非直滋病﹐亦歐惡不能下噲咽。”
吐剛-汉语大词典
吐剛
【1】比喻畏惧强暴。{汉}{王符}《潜夫论·潜叹》:“夫賢者之爲人臣……不墮公以聽私﹐不撓法以吐剛。”{宋}{王禹偁}《送王旦序》:“昔我{鄭}邦﹐厥守不良﹐厥佐吐剛。吾相疾之﹐吾君竄之﹐我民用康。”
吐火-汉语大词典
吐火
【1】发出火光。《文选·扬雄<羽猎赋>》:“霹靂烈缺﹐吐火施鞭。”{李善}注引{应劭}曰:“火﹐電照也。”{晋}{陆机}《演连珠》之十九:“鑽燧吐火﹐以續{湯谷}之晷;揮翮生風﹐而繼{飛廉}之功。”【2】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雲霧杳冥。”{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其人有數術﹐能斷舌復續﹑吐火……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唐}{王棨}《吞刀吐火赋》:“吞刀之術斯妙﹐吐火之能又玄。”{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吐綻-汉语大词典
吐綻
【1】犹裂开。{明}{唐寅}《川泼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綻。”
吐退-汉语大词典
吐退
【1】犹出让;退还。《元典章·户部五·官田》:“體知{德一}等農民﹐將見種官田地私下受錢﹐書私約吐退轉佃。”《元代白话碑集录·虚仙飞泉观碑一》:“照得:{浮屠山}已在吐退内。”《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向來欺心﹐换人珠寶﹐賴人質物﹐雖然勢難吐退;發心喜捨﹐變賣爲修橋補路之費。”【2】指退还财物的字据。《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你哥聽着人説﹐受了原價﹐寫過吐退與他。”
吐哺輟洗-汉语大词典
吐哺輟洗
【1】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於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輟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會{高歡}東出﹐{元忠}乘露車﹐載素筝濁酒以奉迎﹐{歡}聞其酒客﹐未即見之。{元忠}……謂門者曰:‘本言公招延俊傑﹐今聞國士到門﹐不吐哺輟洗﹐其人可知﹐還吾刺﹐勿通也!’”{胡三省}注:“以{周公}﹑{漢祖}之事責{歡}也。”
吐藥-汉语大词典
吐藥
【1】促使呕吐的药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吐藥之苦寒者﹐瓜蒂﹑巵子﹑茶末﹑豆豉﹑黄連﹑苦參﹑大黄﹑黄芩。”{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昂地謀牛瑠璃十四兩七錢﹐一匣﹐係吐藥。”
吐嘍-汉语大词典
吐嘍
【1】狒狒的别名。《逸周书·王会》:“{州靡}狒狒﹐其形人身﹐反踵﹐自笑﹐笑則上脣翕其目﹐食人﹐北方謂之吐嘍。”
吐字-汉语大词典
吐字
【1】谓发音咬字。{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从事吐字﹐实际在做两件事:一是发音﹐作发韵母;一是阻擦已发之音﹐造作声母。”
吐火羅語-汉语大词典
吐火羅語
【1】二十世纪初在我国{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有两种方言。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遂将{吐鲁番}﹑{焉耆}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龟兹语。但也有学怚D张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将前者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1975年又发现了长达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虽仍不全,但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的一部该语言的文献。
吐燄-汉语大词典
吐燄
【1】见“吐焰”。
吐絢-汉语大词典
吐絢
【1】焕发光彩。{唐}{王勃}《乾元殿颂》序:“金壇紫露﹐映銀籀而翻華;瑶林白雪﹐藻瓊章而吐絢。”《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雩祀乐章二》:“紺筵分彩﹐寶圖吐絢。”
吐絮-汉语大词典
吐絮
【1】棉桃成熟裂开,露出棉絮。{碧野}《在葱岭下》:“棉田里的棉桃又大又密﹐有的已经开始吐絮了。”【2】指柳树﹑芦苇等植物开花后结子。因所结的子带有絮状白色绒毛,故称。{唐}{吴融}《汴上晩泊》诗:“柳寒難吐絮﹐浪濁不成花。”《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绿柳吐絮﹐白杨飞花。”
吐華-汉语大词典
吐華
【1】见“吐花”。
吐逆-汉语大词典
吐逆
【1】谓呕吐而气逆。{汉}{华佗}《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病甚則腹脇脹滿﹐吐逆不入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時當五六日﹐頭如針刺汗微微﹐吐逆黏滑全沈細。”{宋}{范仲淹}《与中舍书》:“更多酒傷着脾胃﹐復可喫食﹐致此吐逆。”{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砒霜毒者﹐吐逆﹐腸腹絞痛不可忍。”
吐蚊鳥-汉语大词典
吐蚊鳥
【1】水鸟名。又名蚊母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蚊母鳥﹐形如青鷁﹐嘴大而長﹐于池塘捕魚而食﹐每叫一聲﹐則有蚊蚋飛出其口﹐俗云采其翎爲扇﹐可辟蚊子。亦呼爲吐蚊鳥。”{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江}東有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于蘆荻中。”{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蚊母鸟》〔释名〕:“吐蚊鳥﹑鷏。”〔集解〕引{陈藏器}曰:“此鳥大如雞﹐黑色。生南方池澤茹蘆中﹐{江}東亦多。其聲如人嘔吐﹐每吐﹐出蚊一二升。”
吐翕-汉语大词典
吐翕
【1】呼吸。{南朝} {梁}{江淹}《赤虹赋》:“視鱣岫之吐翕﹐看黿梁之交積。”{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春﹑秋分時吐翕嚥津﹐存想腹胃﹐則有丹砂自腹中下﹐璀然耀日﹐術家以爲丹藥。”
吐屬-汉语大词典
吐屬
【1】作文;谈吐。《三国志·魏志·阮瑀传》“軍國書檄﹐多{琳}﹑{瑀}所作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又其辭云:‘他人焉能亂’﹐了不成語。{瑀}之吐屬﹐必不如此。”《南史·张畅传》:“{暢}隨宜應答﹐吐屬如流﹐音韻詳雅﹐風儀華潤。”{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挽对》:“制軍{孫平叔}一聯云:‘解脱拈花剛佛日﹐證明因果在仙霞。’{韓公}見而嘆曰:‘畢竟名士吐屬﹐自與人不同也。’”《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太傅正在請不着先生﹐又見他雖是寒素﹐吐屬不凡﹐心下早有幾分願意。”{洪深}《五奎桥》:“〔{周乡绅}〕颀长身材﹐瘦狭脸庞﹐一双清秀中含着锐利的眼睛;而且吐属文雅﹐气度大方。”
吐哺-汉语大词典
吐哺
【1】吐出嘴里食物。《汉书·高帝纪上》:“{漢王}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颜师古}注:“哺﹐口中所含食也。”{宋}{洪迈}《夷坚甲志·资州鹤》:“〔{何}〕嘗蔭大木下﹐望其顛紅鶴巢甚大﹐數雛啾啾然。已而其母歸﹐方憩枝上﹐銜食向巢立﹐{何生}彍弩射之﹐中其腹。勢且墜﹐猶忍死引頸吐哺飼其子﹐乃墜地。”{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阿阿》:“乃命婢索點心﹐啖之頗美﹐及入喉﹐覺蠕蠕動﹐嘓啅有聲﹐急吐哺視之﹐則盡疥癩小蛙也。”【2】亦作“[吐餔]”。极言殷勤待士。《後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周公}吐餔之勞﹐服{大禹}惡酒之戒。”{明}{吾邱瑞}《运甓记·诸贤渡江》:“小生輩雖無遠略﹐願執鞭弭﹐況今{瑯琊王}尊禮賢豪﹐{王茂弘}吐哺下士。”{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卧薪天子正焦勞﹐吐哺宰臣方怵惕。”【3】鱼名。{明}{冯时可}《雨航杂录》卷下:“吐哺魚﹐名土附﹐以其附土而行也。或曰:食物嚼而吐之﹐故名吐哺。”
吐咬-汉语大词典
吐咬
【1】谓吐音咬字。{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这就不是其它的如吐咬﹑顿歇等方法所能做到的了。”
吐珠-汉语大词典
吐珠
【1】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宋}{欧阳修}《<归田录>自序》:“曾不聞吐珠銜環﹐效虵﹑雀之報。”
吐奇-汉语大词典
吐奇
【1】出奇谋。{晋}{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昂昂{子敬}﹐拔跡草萊﹐荷擔吐奇﹐乃構{雲臺}。”{晋}{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變通隨時﹐英逸者貴於吐奇撥亂。”《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臨危吐決”{元}{胡三省}注:“吐決﹐謂吐奇決策也。”【2】发出异采。{刘师培}《文说·耀采》:“{趙至}《入關》之作﹐{鮑照}《大雷》之篇﹐{叔庠}擢秀於{桐廬}﹐{士龍}吐奇於{鄮縣}﹐遊記之正宗也。”
吐棄-汉语大词典
吐棄
【1】唾弃。《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毁壞﹐顔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明}{张苍水}《祭海神文》:“若陳牲列俎而羅拜於下者﹐皆髠髮左衽之人﹐知神之必憤然而起﹐吐棄而不享。”{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魏泰}譏{山谷}:‘得機羽而失鵾鵬﹐專拾取古人所吐棄不屑用之字﹐而矜矜然自炫其奇。’”{茅盾}《子夜》七:“〔{屠维岳}〕又象吐弃了什么似的说道:‘咄﹐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吐穗-汉语大词典
吐穗
【1】谓谷物长出穗儿。{晋}{葛洪}《抱朴子·守塉》:“陸無含秀之苗﹐水無吐穗之株。”{唐}{王勣}《游北山赋》:“石菌抽葉﹐金芝吐穗。”{高玉宝}《高玉宝》第三章:“苞米一吐穗就拔来吃﹐等到秋天也耗吃完了。”【2】喻指露出穗状之物。{明}{朱有燉}《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絳蠟燼清光吐穗﹐紙窓明素色生輝。”
吐膽傾心-汉语大词典
吐膽傾心
同“[吐肝露膽]”【1】《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小將{建州}人﹐實姓{范}。’”《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屏去從人﹐與{劉推官}吐膽傾心﹐備述少年設誓之意。”{明}{无名氏}《绛都春·四时怨别》套曲:“情濃乍别﹐爲多才寸心千里縈結。吐膽傾心﹐將海誓山盟曾共設。”
吐白-汉语大词典
吐白
【1】呈露白色。{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诗:“翻黄桐葉老﹐吐白桂花初。”{明}{黄汝良}《玉壶冰赋》:“夜光含輝﹐截脂吐白。”【2】陈说,宣告。{明}{洪璐}《白知春传》:“每歲天子將頒曆﹐輒先以消息吐白人間。世以其知春候﹐故名之。”
吐捉-汉语大词典
吐捉
【1】吐哺捉发。《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文馆词林》卷一五六引{晋}{郑丰}《答陆士龙·鸳鸯》诗序:“其勞謙接士﹐吐捉待賢﹐雖{姬公}之下白屋﹐{洙}{泗}之養三千﹐無以過也。”{唐}{韩愈}《和李相公呈一二知旧》诗:“勿憚吐捉勤﹐可歌風雨調。”
吐溜-汉语大词典
吐溜
【1】涌出水流。{三国} {魏}{嵇康}《琴赋》:“蒸靈液以播雲﹐據神淵而吐溜。”《文选·潘岳<射雉赋>》:“天泱泱以垂雲﹐泉涓涓而吐溜。”{李善}注:“溜﹐水流貌也。”{唐}{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诗:“玉池初吐溜﹐珠樹始開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報東方兩星使﹐靈山吐溜爲糧船。”
吐漱-汉语大词典
吐漱
【1】犹吞吐。漱,同“嗽”,吮吸。{南朝} {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吐漱興雲雨﹐呼噏下霜露。”
吐音-汉语大词典
吐音
【1】谓发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二:“他(演员)又须是能够将规定的话﹐讲得明白而且有力;这就是‘口齿清楚﹐抑扬有致’﹐对于吐音﹑咬字﹑念白有研究。”
吐沫-汉语大词典
吐沫
【1】吐出沫子。{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晉太元}中﹐{東陽}西寺七佛屋龕下有一物﹐出頭如鹿﹐有{法獻道人}迫而觀之﹐於是吐沫噴洒﹐氣若雲霧。”《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唐}{成玄英}疏:“洎乎泉源旱涸﹐鱣鮪困苦﹐共處陸地﹐頳尾曝鰓﹐於是吐沫相濡﹐呴氣相濕。”{宋}{苏轼}《蜜酒歌》:“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吐渾-汉语大词典
吐渾
【1】即{吐谷浑}。{唐}{张说}《拨川郡王碑》:“{聖曆}二年﹐以所統{吐渾}七千帳歸于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吐渾}﹐本號{吐谷渾}﹐或曰{伏乾歸}之苗裔。自{後魏}以來﹐名見中國﹐居於{青海}之上。當{唐}{至德}中﹐爲{吐蕃}所攻﹐部族分散﹐其内附者﹐{唐}處之{河西}。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連}等族。”
吐花-汉语大词典
吐花
亦作“[吐華]”【1】开花。{汉}{徐幹}《中论·考伪》:“夫名之繫於實也﹐猶物之繫於時也。物者﹐春也;吐華﹐夏也;布葉﹐秋也;凋零﹐冬也。”{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得之則排冰吐華﹐失之則當春彫悴。”{唐}{李白}《古风》之二五:“所以桃李樹﹐吐花竟不言。”【2】放射光华。{汉}{崔駰}《刀剑铭》:“龍淵太阿﹐干將莫邪﹐帶以自禦﹐燁燁吐花。”
吐泄-汉语大词典
吐泄
【1】犹发泄。{蒋光慈}《弟兄夜话》:“此时{江霞}又动了乡情﹐心中的情绪如乱麻也似地纷扰﹐要想找一个方法吐泄一下。”
吐曜-汉语大词典
吐曜
亦作“[吐耀]”【1】发出光辉。亦借指能发光的日月星。{三国} {魏}{曹叡}《山阳公赠册文》:“乾精承祚﹐坤靈吐曜。”{南朝} {齐}{孔稚圭}《为王敬则让司空表》:“蟬佩之暎﹐則左右交暉;龜組之華﹐則縱横吐耀。”{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唐}{冯真素}《灯赋》:“遇曉韜暉﹐乘昏吐耀。”
吐誠-汉语大词典
吐誠
【1】谓说出真心话。{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爲難;交疎吐誠﹐今人以爲難。”
吐耀-汉语大词典
吐耀
【1】见“吐曜”。
吐賀-汉语大词典
吐賀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姓。{北魏}有{吐贺真},见《魏书·蠕蠕传》。
吐辭-汉语大词典
吐辭
亦作“[吐詞]”【1】发言。亦谓写作诗文。{汉}{王充}《论衡·问孔》:“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謂{孔子}不能吐辭也。”{晋}{曹毗}《对儒》:“吐辭則藻落{揚}{班}﹐抗心則志擬高鴻。”{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吐辭又炳焕﹐五色羅華星。”{明}{杜濬}《嵇康》诗:“吐辭薄{湯}{武}﹐千載有生氣。”{明}{汪道昆}《五湖游》:“那漁翁吐辭不俗﹐想他是江湖散人。”{清}{方文}《宋遗民咏·郑所南思肖》:“吐詞惟痛快﹐忌諱所不顧。當時文網密﹐肝膽向誰訴。”
吐故納新-汉语大词典
吐故納新
【1】道家养生之术。谓吐出浊气,吸纳清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吐故氣﹐納新氣也。”{南朝} {宋}{朱昭之}《难夷夏论》:“道法則……呼吸太一﹐吐故納新﹐大則靈飛羽化﹐小則輕强無疾。”{明}{吴宽}《汤媪传》:“〔媪〕善養氣﹐能吐故納新﹐延年不死。”{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杂记》:“{丁}素究心神仙之事﹐精於導引﹐每澄心枯坐﹐吐故納新。”【2】人体的呼吸过程,谓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二章:“为了一点凉意而狠命地吸氨;氨气又使肺部更加灼热。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进行吐故纳新。”【3】比喻扬弃陈旧的,吸收新鲜的。{鲁迅}《集外集·说鈤》:“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红旗》1968年第4期:“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才能朝气蓬勃。”
吐食-汉语大词典
吐食
同“[吐哺]”【1】{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公雖勳參締搆﹐位揔班條﹐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宋}{叶適}《送陈子云通判》诗之二:“臨餐吐食嗟無餘﹐幽情慘鬱時一舒。”
吐鶻-汉语大词典
吐鶻
【1】{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金史·舆服志下》:“{金}人之常服四:帶﹐巾﹐盤領衣﹐烏皮靴。其束帶曰吐鶻……吐鶻﹐玉爲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明}{袁华}《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崖先生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诗:“瑞玉龍環四帶巾﹐柘袍吐鶻裝麒麟。”
吐芽-汉语大词典
吐芽
【1】发芽。{唐}{温庭筠}《懊恼曲》:“{廬江}小吏朱斑輪﹐柳縷吐芽香玉春。”{唐}{薛能}《柳枝词》之二:“晴垂芳態吐芽新﹐雨擺輕條溼面春。”
吐飯成蜂-汉语大词典
吐飯成蜂
【1】古代一种幻术。{吴淑}《事类赋·蜂赋》注引《葛仙公别传》:“仙公與客對食,客曰:‘當請先生作一奇戲。’食未竟,仙公即吐口中飯,盡成飛蜂滿屋,或集客身,莫不震肅,但皆不螫。良久,仙公乃張口,蜂飛入口,悉復成飯。”《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葛仙翁}作戲術﹐吐飯成蜂。”亦作“[吐飯蜂翔]”。{唐}{王棨}《吞刀吐火赋》:“且夫神仙兮不常﹐變化兮多方﹐或漱水而霧含﹐或吐飯而蜂翔。”
吐懣-汉语大词典
吐懣
【1】发泄内心的愤懑。《後汉书·章帝纪》:“朕思遟直士﹐側席異聞﹐其先至者﹐各以發憤吐懣﹐略聞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於左右﹐顧問省納。”{明}{高攀龙}《武林游记》:“{汝定}持巨石擊{檜}賊頭﹐聲硜然﹐稍爲吐懣。”
吐款-汉语大词典
吐款
亦作“[吐欵]”【1】吐露真情。《宋书·范晔传》:“{熙先}望風吐款﹐辭氣不橈﹐上奇其才﹐遣人慰勞之。”{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長戈仰關來﹐吐款受羈縻。”{元}{刘壎}《隱居通议·杂录》:“{璡}急吐款云:‘三十頭牛是外甥牸牛所生﹐非盜得也。’”{清}{毛祥麟}《三略汇编》卷五:“當{上海}陷時﹐有邑豪數輩望風吐欵﹐陰致書與賊。”
吐鳳-汉语大词典
吐鳳
【1】《西京杂记》卷二:“{雄}({揚雄})著《太玄經》,夢吐鳳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鳳”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詞庭吐鳳﹐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閲蟲文於夏閣。”《旧唐书·文苑传序》:“門羅吐鳳之才﹐人擅握蛇之價。”{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和答云:‘……二賦人間真吐鳳﹐五年溪上不警鷗。’”{清}{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懷龍温昔夢﹐吐鳳理新編。”亦作“[吐白鳳]”。{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
吐陠-汉语大词典
吐陠
【1】土附鱼的别称。
吐法-汉语大词典
吐法
【1】用药物促使呕吐的治疗方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如引涎漉涎﹐取嚏追淚﹐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科学画报》1983年第9期:“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应用一些催吐的药物﹐使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吐出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吐露-汉语大词典
吐露
【1】谓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唐}{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塵瀆皇鑒﹐吐露赤誠。”{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蓋急于吐露﹐而忘其裁制也。”《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焦榕}初時抵賴﹐動起刑法﹐方纔吐露真情。”{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2】显露。《朱子语类》卷七一:“尋常吐露見於萬物者﹐盡是天地心。”{鲁迅}《书信集·致青木正儿》:“{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实有不胜寂寞之感﹐创作的新芽似略见吐露﹐但能否成长﹐殊不可知。”{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只有偶尔闪亮的手电光和炊事员做饭的灶房里吐露出的灯光﹐才划破了这漆黑的夜。”
吐車茵-汉语大词典
吐車茵
【1】《汉书·丙吉传》:“{吉}馭吏耆酒,數逋蕩,嘗從{吉}出,醉歐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后因谓醉后过失为“吐車茵”。{唐}{白居易}《长斋月满戏赠梦得》诗:“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宋}{范成大}《次韵太守出郊》:“聞道將軍寬禮數﹐不辭酩酊吐車茵。”亦省作“[吐茵]”。{唐}{白居易}《得丁乘车有醉吐车茵者丁不科而吏请罪之丁不许判》:“且恕當及物﹐察貴用情:絶纓繼淫﹐醉而猶捨;吐茵及亂﹐誤豈不容?”{清}{赵翼}《秋帆制府挽诗》:“虚煩爲我高懸榻﹐不及從公醉吐茵。”
吐茵-汉语大词典
吐茵
【1】见“吐2車茵”。
吐餔-汉语大词典
吐餔
【1】见“吐哺”。
吐緑-汉语大词典
吐緑
【1】呈现翠绿色。{三国} {魏}{曹植}《芙蓉赋》:“絲條垂珠﹐丹榮吐緑。”{唐}{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高閤翔雲﹐丹巖吐緑。”
吐火羅-汉语大词典
吐火羅
【1】{中亚}古国名。亦用为地名。我国古代也译作{兜佉勒}﹑{兜呿罗}﹑{兜沙罗}﹑{吐呼罗}﹑{土豁罗}﹑{覩货罗}等。在{葱岭}西,今{阿姆河}南一带。公元八世纪为{阿拉伯}所灭。《隋书·西域传·吐火罗》:“{吐火羅國}﹐都{葱嶺}西五百里﹐與{挹怛}雜居……{大業}中﹐遣使朝貢。”《新唐书·西域传下·吐火罗》:“{吐火羅}﹐或曰{土豁羅}﹐曰{覩貨邏}﹐{元}{魏}謂{吐呼羅}者。居{葱嶺}西﹐{烏滸河}之南﹐古{大夏}地。”
吐心吐膽-汉语大词典
吐心吐膽
同“[吐肝露膽]”【1】{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只如此﹐更無回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